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学反思>《比尾巴》教学反思

《比尾巴》教学反思

时间:2020-10-21 20:12:1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比尾巴》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比尾巴》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比尾巴》教学反思

《比尾巴》教学反思1

  《比尾巴》这篇课文是在共同备课中完成的,一开始是大体参照备课手册将课文的第一、二小节作为第一课时的内容,并以趣味性为主,设计了很多情境和游戏环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问题——课时安排不够合理、游戏较多导致时间利用效率不高。所以在听取了孔老师的意见后我作出了一些调整:第一课时设计整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放在识字、朗读上;将冗余的情境直接删除,只保留“森林比尾巴大赛”这一情境;删减颁奖杯等游戏环节,同时增加多种形式的朗读。从效果来看应该这样的增改应该是可取的,但是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随文识字”的方法上。

  对于如何随文识字我一开始是没什么章法的,平时教到有该字的一句话时就把这个字卡拿出来,带领大家读,最多通过男女生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很多方式来读,也就是说在随文识字这个方面我还是将重心放在了朗读上,想要通过学生看、读,眼到心到的方式来记住这个字,但往往学生眼到了心未到,常常是“小和尚念经”。

  比如这次《比尾巴》中“最好看”的“最”字的教学,我一开始是想给孩子们解释这个字的意思,想换一种方式让学生从字义到字本身,这样不就能记住了吗。但我却没有想到一个合适的内容,百度也只有“极”这样的解释,难道要和孩子们说“第一”吗?好像也不恰当,所以在本课我还是沿用了朗读识字的方式,效果果然不理想。而在随后的评课中,孔老师就指出了我的这个“最”字教学问题——没有分析和释义。“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是我在教学这个‘最’的时候,我会把问题‘抛’给孩子,‘我想看看哪个孩子读这个字读的最准确’、‘哪个孩子读的最响亮’,其实对这种意会的字孩子自己本就是懂得,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课堂中唤起他们的体验,让孩子们真正去体会这个字的意思。”经过这个“最”字教学,我想我对于随文识字有了更多的了解,有的汉字我们可以“追根溯源”,去带领学生从字形、字义来分析并识记汉字,而对于有的“生活味儿”很浓的汉字其实真不必要过多去纠结怎么让孩子知道它的确切意思,反而越解释越混乱,倒不如创建一个情境,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唤起孩子们的生活体验,也许这样真的会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呢!

《比尾巴》教学反思2

  一、激情导入

  师:小朋友,你喜欢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今天咱们教室里来了好多可爱的小动物,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

  生:想

  师:这些小动物也急着跟小朋友们打招呼呢。如果认识,就大声叫出他们的名字好吗?(快速出示六种动物图片,依次贴在黑板上)

  师:小动物们要来干什么呢?看老师写课题(10、比尾巴)。认识这三个字吗?谁来读一读?学生读课题,师强调尾巴是轻声词,师范读、领读。

  (反思:教学开始,通过生动形象的小动物图片,创设了一个把学生领入意境的学习情趣,利用儿童的好奇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师:这些小动物是怎样比尾巴的呢?赶快读读课文吧。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

  生1:拼拼音。

  师:对呀,拼音可是我们识字的好工具呢。

  生2:可以问同学,问老 师:

  师:真是个好学的孩子,老师也很愿意帮助你呀。老师今天再教给小朋友一个好办法,就是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停下来多读几遍。下面请小朋友们开始读课文吧!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识记生字。

  师:小朋友读得很认真,今天,小动物们不仅要来比尾巴,而且还要来考考小朋友,看你们认不认识文中的生字宝宝。(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谁会读呀?

  指名认读。如果他读对了,大家就跟着拼读两遍,如果读错了,我们就一起帮帮他好吗?

  生:好。生教读。

  师:小老师当得真不错,谁还想当小老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拼读两遍吧。

  师:生字宝宝要和大家交朋友了,他们有礼貌地把拼音帽子摘去了,你还能认识他们吗?

  生:能。

  师:课件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先齐读两遍,会读的大声读,不会读的小声读。

  师:谁想自己来读?这么同学都想自己来读,下面,就让你的同桌小朋友检查一下吧,如果小伙伴有困难,你帮帮他好吗?开始检查吧。

  师:小朋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认识了这么多的字,真了不起。能说说你是用什么巧妙的办法记住他们吗?会说哪个就说哪个。

  生1:把左边是扌,右边是巴,组合在一起就是把字。

  生2:我记住了松字,左边一个木,右边是个公。

  师:说得真好,瞧,左边的木与小朋友认识高兴地脸都红了,这就是我们要认识的新偏旁朋友,跟老师读:木字旁,跟教师一起书空写木字旁。生3:尾字,因为动物的尾巴都有毛,所以尾下面有个毛字。

  师:真会观察。

  生4:我是用甲和鸟组合在一起来记住鸭字的。师指导认识鸟字旁。

  师:同学们真会学习,加一加,利用偏旁加熟字、组词、说一句话等都是我们记字的好方法。

  师:生字宝宝多高兴呀,瞧,他们把朋友也带来了呢!出示词语卡片。请小朋友们先不出声地读词语。出示卡片。

  师:我们来开一辆小火车吧,如果他读对了,我们就一起跟他读好吗?

  生:好。

  师:一、二、三,我们的火车开起来生读。

  (反思:识字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注意变换各种方式认读生字,使学生对生字的接触处于一种常识常新的状态,也使学生无形中接受了由字到词的训练,并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表现欲,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但在交流识字方法时控制不当,有点零散,占用的时间稍多了点。)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师:小朋友认识了生字,再读课文可就轻松了。刚才呀,小动物们悄悄地告诉我说,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它们要邀请我们当裁判呢。当裁判可要把课文读好了。有信心吗?

  生:有。

  师:真自信。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比赛项目有哪些呢?请小朋友看大屏幕。(课件出示6个问句。)请各位小裁判先认真读一读。

  (生读六个问句)

  师:你觉得你哪句话读得最拿手?

  生:选择读,读六个问句。

  师:他读得怎么样呢?

  生评价。

  师:我也想来读读了。可要注意问句的读法,请大家仔细听,好吗?听听教师读出了问的语气了吗? (师选择一句读)。

  师:老师读出问的语气了吗?

  生:读出来了。

  师:那你们想不想再试一次,读好这些问句呢?

  生:想。

  再指两到三名学生读。

  四、学习答句

  1、师:小裁判们,比尾巴大赛的评比结果怎样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到吗?

  生:能。

  师:那就赶快找一找吧。

  生:猴子的尾巴长

  兔子的

  (生一边说,师一边将长、短、好象一把伞、扁、弯、最好看等词语卡片贴在对应图片的旁边。)

  2、指导朗读

  师:现在各位小裁判的观点一致啦,下面我们就一起把评选的结果汇报给大家吧!(师指着黑板的贴图和学生一起读,并指导朗读。)

  师:下面我们男女同学一问一答的读吧,男同学问,女同学答好吗?

  师:读得真不错。谁来说一说,你喜欢哪种小动物的尾巴?你为什么喜欢这种动物的尾巴?

  生:我喜欢猴子的尾巴,长长得可以让它从这棵树跳到另一棵树上。

  生:我喜欢孔雀的尾巴,因为真漂亮。

  生:我喜欢鸭子尾巴,因为可以让它在水里游泳呢。

  生:我喜欢松鼠的尾巴,可以当降落伞呢。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从书上看到的。

  师:真是个好学的孩子,知道的知识可真多呀。

  师:(指着图片)是呀,这些小动物太可爱啦!老师跟小朋友一样,也很喜欢这些小动物。那我们一起带着喜欢的感情再来读读课文,好吗?这一次是老师问,你们答。读的时候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象,也可以拍手呀,做动作呀。

  师生一问一答地读。

  (反思:在朗读感悟这一环节,我比较注重学生读书语气的指导。使学生通过读文,自己明白比尾巴大赛的结果,使学生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喜悦,并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朗读训练,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内化。交流喜欢的动物尾巴一环节,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增长了学生的知识,记住了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喜爱之情。但在指导学生评价方面尚不到位,只是形式而已,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升华。)

  师:小朋友读得真好,老师要奖励大家一个有趣的游戏了。(出示没有尾巴的小动物的图片和他们的尾巴)瞧,这些贪玩的小动物丢失了尾巴,都有谁呢?(猴子、兔子、公鸡)你能帮它们把尾巴找回来吗?

  生:能。

  师: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贴,其他同学在书上画,看谁画得最正确最好看。

  集体订正。

  师:与同桌比一比,如果你觉得同学画得不错就奖给她一颗小星星。

  (反思:以游戏的形式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在记住并巩固六种小动物尾巴特点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赞赏别人,互相鼓励。此处如果时间许可,可以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画得不错的学生的作品,效果会更好)

  三、拓展迁移

  师:同学们,这次比尾巴大赛还吸引了很多小动物,他们也从四面八方赶来了,请看大屏幕?

  师:这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呢:与同桌合作学习吧。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呢?

  生:牛的尾巴细,牛的尾巴长

  生、狗的尾巴向上弯

  生:鱼的尾巴像一把扇子

  师: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你们也可以来编儿歌了。指导学生编。

  谁的尾巴( )?

  ( )的尾巴( )。

  (反思:拓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维发散的空间,让更多的孩子有发言的机会,并且也让孩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受时间限制,我想如果有更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来想来说,会有更多更理想的答案。)

  四、总结延伸

  师:小朋友的儿歌编得真不错!我们都已经编出一首新的《比尾巴》啦!小朋友,世界上的动物还有好多好多,他们的尾巴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作用,所以我们要从小好好学习,去探索大自然更多奥秘好吗?

  生:好!

  五、指导写字

  师:动物的尾巴有妙用,我们小朋友的小手作用也大呢。下面我们来学习写字吧,看谁的小手写的字最漂亮:

  师:(大屏幕)我们来学习写松字。同学们先自己观察一下松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来写吧。板书示范。

  师:先描红,再自己练习写两个,看谁写得最漂亮。可要注意写字的姿势呀。

  (反思:通过板书示范,使学生一目了解地看清松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掌握要领,使写字训练落到了实处。)

  【总的反思】

  本篇课文内容浅显,生动有趣,学生读起来也是琅琅上口。在教学中,我基本上是按预先的设定完成了各环节的教学目标,突出了识字这一教学重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并适当地进行了指导,使学生掌握并理解了课文内容,还是比较顺利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识字教学时间控制不好,在引导学生朗读及指导学生评价方面还是有缺欠的,尤其是教学机智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是新形势下一名年轻教师应具备的最重要的专业素质之一,也是本人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今后将积极学习一些新的教学理念,钻研新的教学方法,吸取精髓化为己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趋完善完美。

《比尾巴》教学反思3

  本课是看图学词学句,我利用课前收集的教学课件,在教学中有选择的使用,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让学生看录像,观察比较尾巴的特点。直观地理解了“长”、“短”两词。理解“弯”

  一词时,让学生看录像后用手比划了一下。为理解“扁”一词,我让学生比较两个盒子,再看录像,观察鸭子的`扁尾巴,进而观察它的扁嘴巴。

  我凭借录像,不但帮助学生理解了“长”、“短”、“好像一把伞”之后,又让学生观察

  “牛、羊”的尾巴;观察燕子的尾巴,用“好像”造句;观察孔雀的尾巴,用”有的……有……还有的……”句式造句。这样既理解了词句,又掌握了句式,培养了说话能力。

  总之,教学中,只要能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形象直观,训练扎实,效裹还是比较显著的。

《比尾巴》教学反思4

  在孩子们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比尾巴》一课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那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

  我在教学《比尾巴》的第一课时,目标是在认读生字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理解其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

  年幼的孩子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兴趣盎然。在学前教育中大多数孩子们都接触过有关动物尾巴的故事或儿歌,生活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常识。这些有利因素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低年级的每一课识字教学都是重点,所以生字的学习应该贯穿始终。比如在本课一开始,让学生先说说动物的名称,这样可以复习学过的部分生字。然后,我通过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对学习本课生字的兴趣,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并利用集体的智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一编”)从而使学生相互交流,畅所欲言。生字学习贯穿课堂始终,在大量复现、说话中落实会读会认的生字学习目标。无论是识字、记字,还是课文学习大多是孩子用自己的方法得到的,或合作学习,或两人讨论,或独立思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整堂课我还加入写字的环节,学写一个字,而不是把写字放到另一课时去完成,这样可以分散写字的难度,每节课都动笔写一两个字,孩子们能更加轻松地把字记牢、写好。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反馈也反应出了一些问题。其中,关于朗读尤其促发我深思。怎样才能读得深入,怎样才能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学生的朗读水平一次比一次有所提高。对此我做了如下反思:在指导学生读好一句话时,首先不要急于要求他们读出感情。如指导“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在不加字、不漏字、不错字的前提下,让学生在自读中体会句中的停顿之处,形成一定语感之后再试着读出问的语气。如部分学生仍没有读好,千万不能着急,或是就此草草结束进入下一个环节。而是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继续进行耐心的指导,同时注意保护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这时仍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问答对话的语气等方式,通过范读、赛读等形式,反复练习把句子读好。

  整节课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运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赏识学生,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地读和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整堂课中,穿插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如师生、生生引读、对读;加上动作表演读:小组内评读、推荐读、“比尾巴”表演赛)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实现真正一样上的自主实践,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比尾巴》教学反思5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动物的尾巴。

  2、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3、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歌曲《小画家》磁带、故事《神奇的尾巴》磁带,各种动物身体和尾巴分开的图片(金鱼,松鼠,猴子,燕子,老牛,壁虎)

  【活动过程】

  一、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咱们来一起听一下吧!(歌曲《小画家》)

  提问:

  1.歌曲中的小画家是谁啊?(丁丁)

  2.丁丁画的什么?画的怎么样啊?(螃蟹四条腿,鸭子小尖嘴,兔子圆耳朵,大马没尾巴)

  3.丁丁是不是一个优秀的画家?

  教师小结:丁丁做事不认真,没有认真观察,只说大话,所以没有画好,我们小朋友可不要向他学习。

  二、找尾巴: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个“宝盒”呢!你们来猜猜里面有什么?(教师故作神秘状)“宝盒宝盒魔力大,里面到底都有啥?”孩子们,猜出来了吗?现在我让一个小朋友来把宝物拿出来!

  出示动物尾巴:(一个小朋友拿一个)

  金鱼的尾巴:什么颜色?像什么?(嘴唇,花瓣)金鱼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啊?

  松鼠的尾巴:什么颜色?像什么?(桃子,雨伞,小船)

  燕子的尾巴:像什么?(剪刀,岔子,牛角)

  猴子的尾巴:像什么?(蛇,蚯蚓,绳子)

  老牛的尾巴:像什么?(勺子。气球,蝌蚪)

  出示每种动物尾巴的时候给幼儿讲讲尾巴的用处。

  师:“魔法盒里还有啥,让我再来摸摸她”,幼儿继续摸出动物的身子。

  咦?这是谁啊?它怎么了?(引出尾巴没有了)它的尾巴去哪了?我们来帮它找找吧!(让幼儿自己去帮各种动物找到尾巴,把它们连起来)

  最后出示壁虎的尾巴:咦?这是谁的尾巴呀?它的身子去哪了?(课前把壁虎的身子藏好)咱们来帮它找找吧!这时放故事《神奇的尾巴》

  三、欣赏故事:

  提问:

  1、故事里都有谁啊?

  2、它们发生的什么事?

  3、它们的尾巴断了怎么办了?(知道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长出新的尾巴,蚯蚓的尾巴断了,可以长成新的蚯蚓)

  【活动延伸】

  游戏《揪尾巴》

  动物的尾巴可真神奇,现在我们也来变成小动物,一起来玩揪尾巴的游戏吧!

  教学反思

  1在生活中,可以扩展幼儿对动物尾巴的认识和了解。启发幼儿积极探索。

  2在 讲解动物尾巴的作用时还应该讲清楚一些。

《比尾巴》教学反思6

  课堂上,我和孩子们正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当讲到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时,孩子们都觉得太有趣了。此时,我相机教学问:“孩子们,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途,大胆地来说说吧!”孩子们纷纷举手,有的说松鼠的尾巴可以躲雨,也可以保持身体的平衡;有的说兔子的尾巴可以辨别方向;有的说鳄鱼的尾巴可以攻击别的动物……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我也配合孩子们的回答给学生讲得兴味盎然。一个学生举手了,他站起来说:“老师,壁虎的尾巴能够再生,那蛇的尾巴可以再生吗?”

  轰的一下,我脑袋大了,是呀,蛇和壁虎都是爬行类的动物,那蛇的尾巴具有再生功能吗?我该不该回答学生的这个问题,虽然自己从未听说过蛇的尾巴具有再生功能,可自己也从未查过资料证实呀!脑子里迅速地转了一下,我及时地对这个学生给予肯定:“你提了一个非常棒的问题,不过老师现在只能告诉你蛇要蜕皮,至于它的尾巴能不能再生老师还要查查资料才能告诉你准确的答案。同学们愿意和我一起去查查吗?”那个孩子顺从地坐下了,我的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当学生满怀希望地提出问题,自己却无言以对,将来我该在他们的心目中是什么形象呢?

  尽管他提的这个问题与语文学科的关系不是很大,可他却让我深深地自责:一个教师没有足够的、多方面的知识是远远不能胜任这份工作的;一个教师没有充分的课前备课、资料查阅是无法在课堂上立足的,面对你的学生提问,你只能搪塞或敷衍了事,你还配做学生学习上的引路人吗?

《比尾巴》教学反思7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图学文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讲了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处。课文较为简单、易懂,在教学中采取了我为辅,学生为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们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还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完成了一节课的教学。

  一、由扶到放,授学生以渔

  这篇课文有以下两个明显的特点:文章的3、4、5段是并列段式,并且以小壁虎和小鱼、黄牛、燕子的对话展开。针对这两个特点,教学中采用,由扶到放,授学生以渔。指导第三小节,用符号划小壁虎和小鱼的话,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演读相结合,培养孩子们边读边想象的阅读能力,和感受语言文字美的感染力;然后由扶到放,让学生自主学习第4、5小节。在自学的时候,也让学生学着划一划,圈一圈,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让学生在边读边划中逐步掌握了读书的方法。

  二、以读为本,训练语感

  阅读训练离不开理解,也离不开朗读。因此,教学中,采取不同的朗读方法,让学生进入角色,充分练习朗读,多种方式的朗读,然后交流评议,读中感悟小壁虎的有礼貌,着急,伤心。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三、以演促读,理解文本

  表演是孩子们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按小组针对课文第三、四、五小节的内容进行演示排练。在这一个环节中,孩子们通过表演和声情并茂的朗读去积累语句,内化语言,再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演反馈。这样,不但培养了孩子们的语感和想象能力,也起到了积累语言的目的,为说话、写作打下了结实的奠基。

  四、拓展延伸,培养表达能力

  上课前,让学生查找关于“动物的尾巴”的资料,以增进学生对动物尾巴功能的了解和兴趣。学生带来了很多资料,比如:猴子的尾巴能调节体温,松鼠的尾巴可当被子……学生兴致高涨,不断地交流自己的收获,太有意思。在学生兴趣依旧时,让学生仿照范文。然后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仿照课文的结构进行续编故事。这样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知道了更多动物尾巴的作用,又学会了表达。

  在课堂上,在“扶放”结合的教学中,学生能在发现文章的结构特点上仿说仿写,看来孩子已经理解课文。但在小组学习中的效率低,没有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作用。今后还要多加引导,让孩子们真正高效的进行合作。

《比尾巴》教学反思8

  进入识字阶段已经有一个半月的时间了,对于识字教学的思考,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听取了各位老师前辈们的建议,一直以来,在识字上均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基本上都是在初读环节中,当孩子进行初读反馈、逐段读好课文后,我再提取该部分课文里出现的生字,正音,记形,逐个识记。

  通过教学实践,也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1、识字不够有侧重,几乎是字字落实,用力均匀。2、尽管听取了师傅和陈老师等几位前辈的探讨,初步得知了随文识字的基本操作步骤,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初读后还是“正音、记形、运用”一股脑儿同时进行,没有分散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个人认为,这也可以算是没有侧重的体现吧。3、识字教学花费时间较长,一般都要花费一个课时的时间来进行这一环节。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识字兴趣似乎也不能很好的调动起来。在最近的教学中,我也常常反思我的识字教学环节,力求能逐渐改善我的教学行为,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上《比尾巴》这篇课文之前,我对该课的生字进行了分析。这篇课文是一篇十分有趣的文章,里面的主角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物朋友。而本课要求识记的12个生字中,有近一半的生字与小动物有关,藏在这几个小动物的名字里面。根据这一特点,我舍弃了一直以来沿用的“初读检查时识记生字”的操作,将这几个生字放在了初读之前,与导入环节进行有机结合。

  在导入时,我创设了一个小动物在森林王国里参加比赛的情境,然后,有目的、有侧重的逐个请出这些带有生字的参赛小动物,“邀请”的方式也十分与众不同—— “猜谜语”,利用这一方式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同时每请出一位动物朋友,便出示该动物的图片,就让孩子们记一记这一新朋友的名字,目的也就是对本字进行识记。

  尽管识记方法和之前的操作大同小异,都是正音、记形,再适当的组词运用,但是不难发现,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始终都比较高涨,由于创设的识字情境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孩子们乐于接受,在孩子们自主识记字形的过程中,很明显的感觉举手的孩子多了,积极思考的孩子多了,这显然都是孩子的学习兴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正面作用。

  轻松愉快的识字情境,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气氛活跃,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二、字不离词,提高识记效果

  低段识字教学提倡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这样能进一步提高识字效果。

  在以上的教学片断中,我是先以词语的形式,出示动物的名称,再对里面的生字进行识记,这样,让每一个生字的出示都有了一个确定的语境,如公鸡的“公”,松鼠的“松”等字。从孩子们课后的生字过关率来看,这样进行的识字教学,效果要比初读完课文后再提取出单个的生字让学生识记更好一些。

  始终觉得,生字的识记要和字义的理解联系起来,只有理解了字义,生字才能记的更加牢固,不至于“回生”。很多生字单个出现时,由于没有具体的语境,语义不甚明确,孩子们对字义理解不清,可能也是导致识记的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将生字放入词语中,尤其是这类孩子们非常熟悉的动物词语,也无需教师过多解释,孩子读着读着便能理解词义,然后以词带字,建立起语义的联系,有助孩子提高识记效果。

  本次的识字教学权作一次识字教学的新尝试,不过也仅仅只是教学形式上的转变,在识字的教学方法和步骤上,仍然是引导学生从正音、记形再至组词运用,没有太大的变化,在今后的教学中对教学方法和识字的侧重点上这一块还需多摸索多探究。

《比尾巴》教学反思9

  本课,我通过观察图片、讲解壁虎的相关知识导入。再书写课题时,通过尾巴一词,引导孩子们复习上学期学过的课文《比尾巴》,使孩子们很快的进入情景。

  初读课文。我首先范读课文,然后出示一些学习要求。学生们有了目标的明确,在读文时就会注意这些问题。让孩子们带着要求读文,主要是标明课文小节号和本课的生字、新词。让孩子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发挥小组团结协作的精神,在小组间交流、讨论,汇报成果。

  初读课文后,孩子们对课文内容有了了解,再次带着新的要求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这部分充分利用书中的图画,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学习,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二课时,我领孩子们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并用板书示图的方式表示出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再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种简易的示图可以帮助孩子们记忆课文的内容,也可以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上完本课,充分的认识到孩子们在口语表达方面的有欠缺。学语文、用语文,口语表达是重要部分,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着重训练,让孩子真正学以致用。

《比尾巴》教学反思10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篇科技小品文,文章运用大胆的想象,合理的推导,层层展开,把“如果人类也有尾巴”的设想写得很有趣味。大胆而奇特的想象是开启文本思路的钥匙,我在上这节课时正是紧扣想象进行合理安排,给学生创造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学中,我觉得处理得较好的地方有如下几点。

  1、教学设计清晰精当。首先总体感知文章内容,然后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提炼词语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再进入文本的学习。在第一课时,很好地落实了文章大意的概括,文章整体的把握,并学习了人类想象尾巴的样子和人们对尾巴的装饰。在第二课时则是尾巴的功能(作用)的学习。教师的教路清晰,学生的学路自然清晰。

  2、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在学习了人们对尾巴的装饰后,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有尾巴,你会怎样装饰它?在学习了尾巴在生活中的作用后,再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尾巴还可能有什么功能?在理解“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会有许多好处的情况下,又对学生进行了求异思维的想象训练:“假如人类真的有尾巴会给我们带来哪些麻烦?”学生思维活跃,有了正确解读文本的基础,这时的学生想象奇特而又合情合理,课堂**迭起。因此说,这节课符合《课程标准》“阶段目标”的要求,在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注重了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训练,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落实了《课程标准》“发展思维”、“培养想象”的教学要求。

  3、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差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刘老师这节课能注重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发展,尤其对学困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鼓励。“抬起头,举起手,大胆地说出你心中的想法,要相信自己,给自己一次锻炼的机会”、“不错,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有很大进步”等真诚的赞美、和蔼的微笑,使学困生获得了充分的自信,课堂上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均获得了不同层次的心理满足与成就感,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4、注重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这节课,我能以新的教学理念,借助文本,发挥语文课特有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注重了对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与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体现了文以载道的教育功能,而且整堂课的教学与文本的文化内涵、语言形式一脉贯通,浑然一体。

  在教学中,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的差异性,创设一种自由、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学生会越来越爱语文课。

《比尾巴》教学反思11

  《小壁虎借尾巴》这篇童话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通过小壁虎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事,让学生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各有用处,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本课生动有趣,语言优美,具有浓重的感情色彩,适合有感情地朗读。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使学生在较轻松的课堂气氛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一、学生读通课文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朗读、齐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在开始教学时,我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比较个体的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最后,女生齐读,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二、学生表演课文

  表演是语文学习的实践,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积累。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我让学生按小组针对课文第三、四、五小节的内容进行演示排练。其间我深入小组,与组员共同探讨。在这一个环节中,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并不急于表演交流,而是给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语句,把它们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在这基础上,再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反馈给我看。这样,不但起到了积累的目的,也揣摩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法,为说话、写作打下了结实的奠基。

  三、学生表达课文

  表达是培养学生思维、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减去了教材中重复的环节,留出时间空间进行扩展阅读,让学生自己去悟。首先,在教学中让学生悟出课文是用童话的形式把知识写出来的,积累了语言表达方式;然后,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课外阅读――《尾巴的妙用》,通过填表格,书面表达出动物的尾巴形形色色,和各种作用;最后,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自由选择方式进行表达,在此基础上我创造各种表达的机会,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这样学生就会乐意表达,而且有内容可说。

  四、学生交流课文

  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有充足的交流时间,围绕课文的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由于学生思维的不同,对问题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就得通过讨论、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我针对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还是自己挣断的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读文、演示,取得共识。这样交流,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我尽力创造出一种氛围,使孩子们能自然而然地将情感释放于朗读中,使他们的感情在朗读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宣泄。

【《比尾巴》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比尾巴教学设计

2.《比尾巴》教学设计

3.《比尾巴》教学设计15篇

4.《比尾巴》教学设计(15篇)

5.《比尾巴》说课稿

6.比尾巴教案

7.《比尾巴》精品教案

8.《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