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说课稿>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03-12 14:58:5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说课稿汇总五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课稿汇总五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共分三部分:食物中的七类主要营养成分;通过实验掌握鉴别蛋白质,淀粉,脂肪等营养成分的方法;了解食物中添加剂对人体的影响。这节课是在学生前一节课调查、统计一天中吃过什么食物的基础上,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进行探究教学的。为此教材在编写时更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将食物的图片直接呈现给学生,以便了解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接下来的两课是指导学生探讨食物在人体中的消化和设计科学合理的营养食谱,因此这节课是承上启下的一节课,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课。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大胆好问,但毕竟这类的知识有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食物营养方面的知识是零碎的,模糊的,肤浅的。所以课前还需要查阅资料来帮助他们。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年龄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指导学生认识食物中的七种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淀粉、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

  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实验方法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培养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探究所吃食物中的营养搭配。

  四、教学重难点

  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用实验的方法鉴别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

  五、说教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游戏激趣法、问题讨论法,实验探究法进行教学。以游戏激趣展开这节课的教学,暗示引导;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的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实验探究法,指导学生掌握食物中的各类营养成分,并能通过实验加以鉴别。

  六、说学法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力,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为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

  观察发现法

  动手操作法

  自主探究法

  合作交流法

  让他们在看一看、议一议和做一做一系列活动中感知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

  七、教具学具准备

  脂肪鉴别实验器材

  教师准备:棉签、水。

  学生准备:白纸、肥肉、花生。

  淀粉鉴别实验器材

  教师准备:滴管、试管、碘酒。

  学生准备:熟蛋白、米饭、淀粉。

  蛋白质鉴别实验器材

  教师准备:镊子、酒精灯。

  学生准备:鸡蛋白、瘦肉。

  八、说教学流程

  一、设景激趣,导入新课

  叶圣陶先生说:入境始于亲。一个好的开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我通过做游戏的方法自然的导入新课。是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也是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来自于生活,达到我们生活中处处充满科学的目的。

  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今天来玩个游戏好不好?游戏的名字叫《蹲萝卜》”,学生可能会踊跃参加,那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也为了下一个环节做下了铺垫。

  当学生还在回味刚才游戏乐趣的时候,我会抓住这个机会话锋一转继续问:“刚才呀,在做游戏的时候发现同学们都非常的累,那老师就要有个问题问你们了,我们每天都在做大量消耗体力的活动,但是什么支配我们的身体呢?”在此引出今天的新课,并板书课题《食物中的营养》。(用时5分钟)

  师讲解:科学研究发现,食物里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淀粉、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蛋白质是人体肌肉、皮肤、头发、指甲、内脏、血液等的主要成分,是构成人体细胞、促进生长的基本材料。(板书七类主要营养成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是食物的能量和营养支配着我们的身体。可能有的学生回答的还不够完整或正确,但我也不会当时就给他们总结或指出。反而,为他们刚才精彩的回答“奖励”他们一些丰富的食物。“同学们刚才总结的都非常好,为了奖励你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好多好多好吃的东西。你们看……!”出示几组图片,吸引学生。让学生边看边想对于这些食物他们还想知道哪些信息,在他们回答的时候,我会着重抓住“营养”二字进行教学。

  二、指导实验,深入了解(实验共用时30分钟)

  实验1、检验“蛋白质”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蛋白质吗?我们又该怎样鉴别它们呢?请各小组讨论并制定检验蛋白质的方案。”

  (1)小组汇报并确定实验方案(要求学生说出方案设计的理由)

  (2)师指导:“请各位同学用镊子夹起一块瘦肉或鸡蛋白,然后点燃酒精灯用火烧,闻闻有什么气味?(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安全)”

  (3)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现象。

  实验结束后,先让学生说说他们自己的发现和总结出来的结论。在他们原有的结论上加以指导和纠正。

  (4)师生小结:在烧蛋白或瘦肉时,能闻到一股像烧鸡毛一样的气味,这就是蛋白质燃烧时特有的气味。所以,我们可以用烧、闻气味的方法来检验食物中是否有较多的蛋白质。

  实验2、检验脂肪

  师:“刚才呀,同学们做的非常好。但我们知道不同的食物含的营养成分都不同,那你们能不能再用不同的方法检验出食物中含有脂肪的营养成分呢?”

  (1)小组汇报并确定实验方案(要求学生说出方案设计的理由)。

  (2)师指导:“请同学将花生米放在白纸上,用铅笔压碎,观察白纸上有什么出现?用手摸一摸这个地方有什么感觉?”(可能有的学生认不清这是水还是油?所以我会让学生用棉球蘸水在白纸的另一端涂抹,并将白纸举起对着亮光,观察有什么不同现象?)

  (3)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现象。

  (4)师生小结:我们把花生米放在纸上挤压,纸上会留下油迹,颜色发黄,摸着油乎乎的,不容易干,而且透光,与水迹完全不同。所以我们可以用挤压的方法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

  实验3、检验淀粉

  师:“同学们非常的棒,我们用了不同的方法检验出了食物中含有不同的两种营养,那么下面请你们再试着去检验食物中含有淀粉的营养成分,好吗?”

  (1)小组汇报并确定实验方案(要求学生说出方案设计的理由)

  (2)师指导:“将试管中加入一些干淀粉加水配制的淀粉液,然后往试管中加入2至3滴碘酒,摇晃试管,观察到淀粉遇到碘酒变成了蓝黑色。所以我们可以用滴碘酒的方法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较多的淀粉。”

  (3)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现象。

  (4)师生小结:学生在汇报时可能会发现,馒头、米饭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淀粉,滴入碘酒成蓝黑色。而鸡蛋遇到碘酒不变颜色,说明鸡蛋中不含淀粉。这也是我为什么会让学生在用蛋白做一次实验的目的。

  设计意图:实验是科学的生命线,倡导实验和探索性学习,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过程,是当前小学科学课改的理念。理解营养成份的名称并牢固掌握实验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这里,我让学生先猜想,再进行小组讨论汇报,要求他们说清楚方案设计的理由,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探究。在学生汇报时,我引导他们对实验现象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作出合理的解释,形成结论。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动手之后也动脑,给他们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探索空间,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在这一环节中,我采用启发引导法,实验观察法,交流讨论法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始终处于引导地位,

  三、提问巩固,加深理解(用时5分钟)

  师提问:

  1、谁能概括的说一说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检验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

  2、食物中的营养对人体有什么样的影响?

  这一环节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巩固新授知识,以加深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掌握。

  九、说教学板书

说课稿 篇2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互换角色,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注重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教学,以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学会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使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且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和发扬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课以远撑前滚翻为主教材,这一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是小学教学内容前滚翻的延伸和中学教学内容鱼跃前滚翻的基础,这一教学内容的开设,为鱼跃前滚翻的教学打下铺垫,有利于学生克服学习过程的惧怕心理,另结合初中生对竞赛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性,通过把远撑前滚翻技术结合到竞赛中,营造有序、活跃的教学氛围,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并在竞赛过程中体会滚翻在身体失去平衡时缓冲和保护的作用,减少损伤。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身体正处快速发展阶段。在心理上渴望求新、求异、求趣,但又怕伤害,既希望获得他人的注意与肯定,又缺乏一定的自信心。而且该阶段的学生学习兴奋点分散,不喜欢单调的课,所以在安排教材时,要力求新颖,学生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通过了解,大部分学生都见识过前滚翻,但还是有很多学生不自信、不熟练。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安排了这一节技巧课。

  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及年龄特点制定以下三个个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前滚翻的动作技术结构以及在生活中如何运用滚翻保护自己。

  (二)技能目标:使80—9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前滚翻动作,20%的学生完成动作圆滑优美,具有明显的过程,并学会保护和帮助。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集体的环境中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维、自我评价能力,提高审美和鉴赏美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蹬地有力。

  难点:撑蹬结合。

  设置教学重难点是依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难掌握的技术部分。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主要运用直观演示法、语言激励法、竞赛法、评价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观看、模仿其动作技术结构,同时简化技术难点,降低技术规范,使学习更贴近学生实际,使全体学生都有条件参与这项运动。

  学法:采用观察法、模仿法、小组讨论学练法、保护与帮助法、自我评价法等,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营造合作探究,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多练习,多思考,不断提高动作质量,体验成功的乐趣。

说课稿 篇3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肖长江,是宣化第一寄宿制双语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 我说课的课题是:《神奇的放大镜》。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冀教版《信息技术》小学第三册第七课的内容《神奇的放大镜》,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

  学生前面已学习过Flash最基本动画原理,能制作出简单动画,并对帧、图层有了初步了解,所以本节课的新知识点学生很容易接受。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遮罩动画的.工作原理,理解遮罩层与被遮罩层之间的关系;

  (2)掌握放大镜效果的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自主实践,去完成放大镜效果的动画,使学生能够迅速掌握遮罩效果的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运用Flash动画软件创造作品的乐趣;

  (2)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

  (3)体验作品创作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激发学习flash的兴趣。

  3、教学重点:

  Flash中的遮罩层。

  4、教学难点:

  Flash中的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关系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分别采用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去帮助学生学习、消化和掌握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学习到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

  本课是动手实践操作为主的一节课,每个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水平差异较大,为了能使大家共同进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因此,在学生进行学习操作的过程中,我允许邻桌的学生相互交流、探讨,小组进行合作创设一个和谐、愉快、活跃的氛围,以学生为主体,始终引导他们“自主学习、相互协作”,让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望去进行学习和操作。

  四、说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让学生亲自体验Flash游戏——“小孔探物”的玩法,这里我运用了大家比较熟悉的图片,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游戏中的动画效果。明确本节课目标。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导出本课教学内容,然后马上进入下一个环节——欣赏放大镜效果,制作神奇的放大镜。

  2、讲授新课

  掌握“放大镜”效果的制作方法。教材分为三步:

  第一步比较简单,主要是运用了以前的知识,同学们在任务驱动下,自主探究去完成。

  第二步是本节课的重点,首先通过课件初识遮罩动画的基本原理,其次让同学们分组探讨Flash中的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关系,然后我演示了整个示范操作过程,最后再给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练习。这些操作过程的不同现象都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再加上老师适当的语言说明,学生是可以非常轻松地掌握“制作放大镜效果”的方法。

  第三步的设置是为了使这个动画更加真实,增加趣味性和生活性。这一步是前两步的拓展,有余力的同学可试着去完成,本节课其他同学完成前两步即可,这一步体现了分层教学。

  3、评价、交流、提高

  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感受成功、分享喜悦。

  交流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就行,最后教师可以做总结概括。

  通过五个实例的展示,使学生对遮罩动画产生浓厚兴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遮罩的理解,让学生明白利用遮罩效果不仅仅是制作放大镜一种,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Flash软件。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师生之间进行了有效的互动,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很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比较成功环节有:

  1、课的导入能够很好的抓住学生的兴趣。

  2、知识的展现不是直接通过教师的讲,而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从而老师轻松带入新的知识,这样既让学生复习了旧知识,也让学生觉得新知识也并不难,容易接受。

  3、教学素材的准备比较充分。让学生选择素材的空间比较大,而不是千篇一律,能够以学生为中心,这样学生在接受知识完成任务的时候更能够有热情。

  4、本节课的任务设置任务的设置也能够照顾到大部分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事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并且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探究空间。

  存在的问题是:

  1、对于学生的了解不够,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现状,最好事先跟学生进行沟通。

  2、对于突发状况还缺乏应变能力,须加强。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有些地方还很肤浅,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说课稿 篇4

  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四章第三节一一《输送血液的泵一一心 脏》下面,就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程序 等方面说说本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人体体内物质的运输是依靠人体循环系统来完成的。人体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两部分。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组成。其中心脏是推动血液在体内循环流动的动力结构,所以本节的重点是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这节课的内容为学习血液循环奠定了知识基础,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人体心脏的位置。

  2、理解人体心脏的活动规律。

  3、掌握人体心脏的结构特点,以及与其相连的血管。

  (二)能力目标:

  (1)识图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识别人体心脏的外形图,解剖图和图示的方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2)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新鲜的猪心脏,观看课件的有关内容,使学生掌握观察心脏结构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心脏瓣膜与心脏内血液流动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思想教育:通过有关内容的学习,说明体育锻炼对心脏的有利影响,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心脏潜力,增强体质。

  (四)教学重点分析:人体心脏结构和与其相连的血管关系复杂,它们共同构成血液流动的管道,心脏是促使血液在这个管道中流动的重要动力器官,掌握这部分知识为下一节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因此,心脏的结构及其相连的血管是本节课的重点。

  (五)教学难点分析:血液在心脏内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即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这是由于心脏内具有瓣膜,心脏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开启,从而控 制血液在心脏内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且,心脏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是比较抽象和复杂, 是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那么如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

  二、说教法

  1、自学导思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2、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新鲜的猪心脏,媒体动画演示,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逐步将学生从感性的认识引导到理性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三、说学法

  1、指导观察新鲜的猪心脏,图片和媒体动画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随着老师的设问,学生自学教材,主动思考,小组讨论,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发现并掌握知识内在的联系,总结出生物学的“统一”原理,并学会运用这种原理指导学习。

  下面通过教学程序来谈谈教法、学法的具体运用。

  四、教学程序

  首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展示,学生观察课件内容,老师举例说明汽车开动要用发动机,抽水要用水泵,人体内血液流动也需要动力,这就是心脏。设问:那么心脏有什么样的结构和功能使它能起到动力作用呢?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引入新课。

  其次,新知识传授(约35分钟)

  1、学生活动:要求学生把右手放到左胸,感受自己的心脏搏动,初步了解心脏的位置。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胸腔透视图,心脏的位置。展示人体心脏外形图,观察心脏的形态,识别人体心脏的各个方位。

  2、识别心脏的各个方位后,通过观察猪心脏的挂图结合课件,讲授心脏的结构。首先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厚薄。再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同时设问: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与心室有什么不同?左心室与右心室又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讲出心脏的组成及心脏壁的厚薄。然后结合人体心脏解剖的课件,分部观察人体心脏的四个腔,使学生明确左心房与左心室相通,右心房与右心室相通,左右两边不相通。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新鲜的猪心脏,找出与心脏相连的几条大血管。同时教师边讲边画出心脏结构简易黑板图,肯定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最后用课件展示心脏解剖图,要求学生写出心脏四腔及连通的大血管加以巩固。这样,由分解到综合最后形成整体概念,重点突出,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人体心脏的结构。

  3、在学生掌握心脏的结构及其相连血管知识的基础上,讲授心脏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为突破难点,我准备利用多媒体手段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68页,通过指导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然后,课件展示人体心脏瓣膜纵剖放大图,指导学生观察人体心脏瓣膜的位置与开关方向;紧接着课件展示人体心脏瓣膜横剖面放大图引导学生观察心脏瓣膜的分布及组成。设问: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什么特殊的结构?通过观察与提问使学生明白心脏中有房室瓣和动脉瓣,房室瓣位于心房与心室之间,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能朝向动脉开。在此基础上,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心脏瓣膜控制血流方向的作用,课件展示血液在心脏内流动的动画图,显示血液在心脏内流动的方向与心脏瓣膜开闭的关系,同时设问:同学们,从图中我们看到血液在心脏中是如何流动的?心脏瓣膜在血液流动中起什么作用?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从而归纳出瓣膜的开闭与血液流动的关系: 即心脏瓣膜能控制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也就是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

  倒流。这样通过多层次,多方向的反复观察和教学,难点被逐一突破。

  4、通过以上的学习,教师接着可提问:“人体心脏的功能是什么?”从而归纳出人体心脏的功能是推动血液在血管中循环流动。然后又问:“体育锻炼和适宜体力劳动对心脏有何好处?”对学生进行卫生保健的教育。

  最后是课堂小结:课件展示心脏解剖放大图,结合板书设计,请学生自己归纳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总结概括,我的板书设计见附表,这种板书设计突出重点,突出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简洁明快,体现了板书设计的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与艺术性。

  附板书设计: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一一心脏

  左心房一一连通肺静脉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左心室一一连通主动脉

  右心房一一连通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一一连通肺动脉

  2、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 房室瓣一位于心房与心室之间

  动脉瓣一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

  五、教学思想

  下面我简要地说明一下这节课教学设计的优点,以及理论依据。

  1、注重生物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充分利用模型、实物、特别是现代多媒体教学等直观手段,动与静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形象生动,突出重点,易化难点。

  2、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教学设计中有大量的学生活动,充分给予学生表现的空间、活动的空间、思维的空间,通过启发式教学,逐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维,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说课稿 篇5

  说教材:

  《信客》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信客》出自声名显著的学者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讲述的是民国时一位老信客因失信于人,自感“名誉糟蹋了”,干不下去了,找到年轻人,年轻人最终不好回绝,当了第二代信客。他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受到人们的敬重的故事。

  说教学目标:因为 本单元阅读教学要求学生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形形色色的“爱”,从而陶冶自己美的情操,并在诵读的过程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如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感知课文内容,概括人物性格、领悟秋雨散文的质朴而典雅,提高语言鉴赏水平。过程与方法:情景创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信客的风雨生涯中,感悟人生。

  说教学重难点:余秋雨的散文,把感性的生命体验和理性的思考相融合,内涵丰富,打动人心;而感性和理性相融洽的语言之舟,又负载着思想的重量,把现代散文推向了一流.因此我把理解本文深刻的思想内涵体味学者厚重的语言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懂得关爱和敬重社会上这类平凡而伟大的人。教学难点:揣摩质朴、典雅而又警辟的语言。

  说教法学法:

  为了调动每位同学的学习热情,体现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我制定了如下的“教法学法”.教法:情境创设法、诵读品味法、合作探究法。学法:通读感知文意、品读赏析语言、精读探究拓展

  教学过程:

  包括“解题导入”“探究感悟”“品读赏析”“拓展延伸“总结感言五个环节.下面,我具体讲一讲本课的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俗话说:“科技改变生活,知识改变世界。”当今电信业的迅猛发展,给忙碌的现代人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而在20世纪初的浙江余姚乡间,对外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人----信客.很长时期内,信客沉重的脚步成为乡村和城市联系的纽带.“他们为远行者们效力,自己却是最困苦的远行者”.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余秋雨的“信客故事”,去解读信客的平凡人生.(此导语的设计,使学生从感性上对信客生涯有一个整体印象。)

  二.探究感悟:

  此环节是通过三个逐层推进的小组活动,来完成对整篇文章思想内涵的感悟.(我利用早读布置学生充分预习,解决了生字、词,熟读了课文,初步感知文意,为活动的进行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活动一:“焦点访谈”要为信客做一期特别节目,题目暂定为“平凡人生”。请同学们客串编导,速读课文,小组交流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两位信客的人生历程。

  附:老信客的一生:有信 → 失信 → 后悔弥补

  信客的一生: 从业缘起 → 信客生涯 → 转行之后(此活动使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感知文意,并把握了全文的脉络。)

  活动二:“创意大比拼”——人 生 “焦点访谈”栏目组对“平凡人生”这个题目不太满意,请同学们伸出援助之手,再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出最佳创意。要求: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

  (师提供事例,抛砖引玉)苦涩 人 生;工作劳苦:终年跋涉;生活贫苦:收入微薄;心灵痛苦:蒙受怀疑、欺凌、憎恨 (此活动使学生立足文本,抓住典型事例,对人物形象进行多角度把握,并为揭示信客品质做好必要的铺垫。)

  活动三:“小人物-----大精神”由两个问题引出:1.如果时光倒转,你会做信客吗 ?2.你认为信客应具备哪些品质?小组讨论发言,教师作结,归纳“信客品质”:任劳任怨 、 诚信无私 、 待人宽容、 善良厚道(此活动使学生不仅感悟到信客精神品质,而且也能审视自己,达到德育的目的。)

  (此环节三个活动,可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轻松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交流,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品读赏析:

  品味语言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一)我选了臧克家的《老马》做比较阅读。(播放配乐朗诵《老马》)比较:两篇文章在主题上同为赞美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美德,但语言风格不尽相同。除了《老马》语言的朴实,《信客》的语言又多了些什么?我重点指导学生从本文中画出佳句、诵读佳句、点评佳句,并作必要的点拨:不同的题材、不同的作者个性气质、不同的语言习惯决定着不同的语言风格,我们可以从表达(记叙、描写、议论等)和修辞等多方面赏析语言,看看课文是如何通过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来表现人物精神和性格的,又是如何通过精彩的句子提升文意的。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秋雨散文“质朴而典雅”“警辟而畅达”的语言风格。(比较阅读可让学生了感受到不同的语言风格,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

  (二)“学以致用”,接下来我趁热打铁,请同学模仿本文语言,为两信客写“墓志铭”。全班展示交流后,师出示“墓志铭”示例。 写“墓志铭”既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拓展延伸:

  为了引导学生向课外阅读延伸,我还提供了余秋雨的相关资料及作品,编排作品名,连接如下:“《行者无疆 》,从书房《出走十五年》,进行了一次漫长的《文化苦旅》。在渡《霜冷长河》时,无意捡拾到一些《文明的碎片》,不禁发出《千年一叹》。后来他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进了《山居笔记》”。特别是《文化苦旅》,推荐学生阅读 ,扩展视野,并巩固本课所学。

  五.总结感言:

  苍凉孤寂原是生命的一种底色,信客的人生充满了坎坷磨难,但历史的沧桑演绎着一个不变的真理:好人终有好报!祝天下所有任劳任怨、宽厚善良、默默奉献的人们一生平安!

  本课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过程,教师仅作点拨引导,而以学生的自主阅读、讨论探究为主,旨在实践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培养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阅读欣赏水平!

【说课稿汇总五篇】相关文章:

1.说课稿汇总8篇

2.说课稿汇总5篇

3.【精选】说课稿汇总10篇

4.【精华】说课稿汇总7篇

5.精选说课稿汇总6篇

6.【精品】说课稿汇总10篇

7.【精品】说课稿汇总6篇

8.关于说课稿汇总九篇

上一篇:说课稿 下一篇: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