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报告体会>读后感>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读后感

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读后感

时间:2024-03-02 07:38:4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读后感

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读后感1

  “杭州”“临安”“苏杭”,这些称呼是历史下来来往往的文人骚客对于当今“杭州”的称呼我认为最美的反而是“临安”,但现今的临安确实杭州的一部分。不再是代表杭州的称谓了在金庸的小说中,临安一词也是经出场,且风景优美,的确,我出生便在杭州现如今我逛过大大小小的地方,真的很美,宛若苏轼诗中“阿坚泽畔菰蒲节,玄德墙头羽葆桑”。

  当然杭州很大,我的时间对于它存在而言简直是沧海一粟罢了。在城北的财经图书馆中,我有幸看完了《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的记忆》他从几千年之前的良渚文化随着时间的脚步渐渐走到了隋朝伟大工程,唐朝盛世时的钱塘,辗转至宋王朝的陨落,新中国革命的时代,一点一滴向世人展现独属于杭州的一面景象,僻静,却又来的热烈深沉的美。一步步走向现代化化的发展建设,目前也承担起了国际赛事,亚运会。

  对于作者而言,他觉得在着与杭州四十多年的相处之中无处不存在自己强烈的感情,属于他个人,最私人的情感“偏安”成了杭州的宿命般使人沦陷义无反顾的。

  我曾经有个不切实际的幻想,骑上一辆自行车穿过大街小巷,繁华街道,穿过我心中的城市感受这场悄然声息的文艺复兴。“你就是我的文艺复兴”我实现了幻想,不能这么说,是实现了愿望,我骑上了自行车穿过大运河边的小道路过来来往往的人群,他们在岸边钓鱼散步有说有笑感受这几千年前的工程,是伟大的,是令人敬畏的工程。再次来到繁华的商业街感受属于现代化的部分,是发达的,是宏伟的,是古人不曾想象的.,是那样繁华热闹,这样我似乎穿梭、着经过了属于“临安”的几千年时光,悄然离去。

  古往今来,密密麻麻的人群都有独属于杭州的记忆。而我的是那份时间的流转,热烈又深沉时间,但他也慢慢向我走远。如吴晓波所说“人间的模样,其实就是命运的倒影,人间的意义,无非就是活着的趣味”。对于我觉得只有一句:“谢谢你带我来到这人间”。

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读后感2

  杭州,使我心向往之。

  与其他的古都相比,杭州似乎有更强的吸引力与更独特的魅力。吴晓波在《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杭州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真正内涵。

  全书一共有25个章节,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从这里起源,隋唐时期建造的京杭大运河为后世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无穷的活力。盛唐时期的白居易修建白堤,宋朝的苏轼为美丽的杭州写下数以百计的优美诗词。胡雪岩的败局之夜和冯根生作为革命者的反抗。到今天在数字经济与互联网的推动下,而形成的国际现代化城市。历史悠久的杭州在每一个历史片段中都活跃在这个世界上。

  对于杭州这座城市,吴晓波用了“偏安”这个词来概括。对于杭州而言,在历史的长河中,偏安作为这样一个独特的南方城市的'宿命。杭州所处的地理位置并不是一个国家的军事要塞,因此,中国历史上杭州并没有屠城这一说。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的人世间,杭州永远是江南繁华而富有的典型代表,杭州也就成为了江南地区最富有的地方。没有大起大落,风景优美的杭州终将成为更加科技化现代化的城市。

  通过这本书,我们开始通过阅读这条捷径来全面地了解杭州这座城市。我们行走在一座城市,感受城市的人情世故,感叹她5000年来的发展。在政治上的杭州也许是软弱的,但经济层面上的杭州在历史的熏陶与渲染下,一跃成为了数字化的现代大都市,在互联网科技的加持下大放异彩。

  如今,杭州已成为了举办亚运会的场所,杭州这座美丽的城市终于将在世界的注视下展现她的魅力。我们见证了亚运村的建立,亚运会场馆的建造。见证了地铁网络的日趋复杂,运动员在体育馆中训练的辛勤。我们感受到了自己与亚运会的联系,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我们与杭州的联系呢?

  相信在明年的九月,在亚运会开幕之时,这座富有生机与文化的古都一定会永久存活全世界的心中。

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读后感3

  翻开这本《人间杭州》,一座城5000余年的历史映入眼帘,一座城的兴盛与衰败如幻灯片一般在眼前播放,吴晓波将自身生活阅历融入叙事,上到杭州的历史地位,下到小巷里的婚嫁传统,尽在其中。

  作者的文笔也十分讲究,一个标题也值得人驻足思索。

  书中的第一章标题为“良渚:东方的城市之母”,之所以将良渚放在第一章,我想既是因为良渚历史悠久,同时也显示出良渚的地位重要,与标题中的“母”字相呼应,“母”,意为母亲,指良渚文化是后世杭州传统文化的奠基,良渚文化孕育了我们华夏文明。将良渚放在第一章,可见传统文化与历史积淀在我们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之尊。

  过往的历史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记录,更是那份文化自信的底气。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功夫、日晷、京剧、卷轴与华表等中国传统文化层出不穷,向全世界展示这中华文化的魅力,惊喜的“哇”声代表着各国友人对历史艺术的赞赏。时隔十四年,再回顾那场历史盛宴,内心仍是心潮澎湃。

  2023年的杭州亚运会中也满载着历史的厚重,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在设计上处处展示着杭州的传统特色,古老的`浪漫和诗意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吉祥物琮琮头顶的头饰是良渚出土的最著名的文物玉琮,周围的饕餮纹也是良渚古城遗址的代表性纹饰;吉祥物莲莲带着一顶荷叶“帽子”,它象征着我们杭州西湖的美景;最后是吉祥物宸宸,它是钱塘江潮的潮头,寓意杭州人敢于拼搏的精神。

  良渚文化的气息从远古走来,千年来的历史飘散在城市建造的每一处匠心。现如今,走在前面,值得肯定,回头望,那条厚厚的积淀大道才是我们继续向前走的底气。

  “人间杭州”,你,我,甚至杭州这座城,都活在人间,既在人间,必有传承。文化骄傲与自信之下,是那份对于传统与历史继承的使命与担当。

  “心心相融,爱达未来。”从亚运出发,却不止步于亚运,我将带着这份与历史相知的心,走向未来。

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读后感4

  阳光明媚时,她好似散发光芒的纯洁少女;细雨蒙蒙时,她宛如披上婚纱的美丽新娘。她,表现出我家乡的绚丽风彩——西湖美景;而我的家乡,正是美如天堂的杭州。有位现代作家——吴晓波把杭州的美用笔墨全面展现在一部神作中,那就是《人间杭州》。

  书中,杭州的景是美不胜收的。即便是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或湖光山色,在作者的笔下也成为了不可忽视的“胜地”。小到一草一木或一块装饰,大到连绵山脉或整栋建筑的模样,都被赋予存在的意义与独特的美。当然,最美的景还得是西湖。作为被历代文人墨客追捧的风水宝地,作者更是为她添上点睛之笔。断桥残雪的悲寂,雷峰塔的高耸。讲述西湖的凄美故事的同时,也不忘在字里行间表达自己对杭州的爱。历史悠久的建筑的背后,也蕴含着无数历史人物的悲与欢。

  书中,杭州的人是充满情怀的。白居易只在杭州待了两年多,却写下了两百多首关

  于西湖的诗。春日,他愉悦地行走在西湖边,瞧着湖边杨柳与古城,不由感慨“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到了晚年,白居易被派到离长安几千里的地方,也就是杭州,临别自己的长安好友,又含泪写出“虽未脱簪组,且来泛江湖”,以此寄托对友人的.思念,而又喜爱杭州的心情。杭州的安定与富足,使得杭州百姓的生活充满幸福,性格也是温柔而又大气,到处都充满人情味。

  杭州的景,杭州的人,共同构成了杭州的美。作为杭州人,我深深懂得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永远离不开祖国的安定与富强,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进步。而即将在杭州举办的亚运会,也一定会在祖国的呵护与期待中,以最好的姿态展现在亚洲人民甚至世界人民的眼前。让我们拭目以待,由杭州充满情趣的人文与风景构成的独一无二的完美亚运开幕式吧!她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成为杭州人的骄傲,成为亚洲那颗最闪耀的星星!而作为杭州一份子的我,也要为建设杭州做出一份贡献,见证祖国日益繁荣!

【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读后感】相关文章:

人间邂逅 邂逅从容 ----《人间邂逅》读后感01-08

《一座铜像》教案03-30

一座城池读后感04-07

《在人间》读后感03-12

在人间读后感07-21

《一座铜像》教案3篇03-30

《人间草木》读后感04-27

《人间之剑》读后感01-09

《人间告白》读后感01-30

《人间词话》读后感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