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报告体会>心得体会>语文教研听课心得体会

语文教研听课心得体会

时间:2020-04-16 20:01:34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语文教研听课心得体会

语文教研听课心得体会1

  12月11日对于我们丰登坞小学语文教师来说真是不平凡的一天,因为我们丰润区语文教育界的高启山、张宏伟、周雅慧等三位知名领导亲自来到我镇,对我们这些青年教师进行了深入透彻地指导。我非常感谢教育局领导对我们的关心与培养。

语文教研听课心得体会

  昔日我们只是在UC或呱呱视频中与他们进行交流,虽能闻其声见其貌但总觉得彼此间距离太遥远。今天能如此近距离的接触那些仰慕已久的名人,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异常兴奋。他们今天的到来,犹如一场春雨,浸润了大家干涸许久的求知的心田。通过一天的听课评课,我觉得自己收获颇多。下面将我感受深的一点: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指导述说几点。

  一、课前不预习的原因:一是教师有布置,无检查;二是教师只布置,无指导。

  二、课前预习的意义:1、学生要掌握好教师所教的知识,就必须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有些学生,教师在讲台上讲得绘声绘色,生动感人,他们在台下却不知所云。这些学生,因为没有做好课前的预习,因此听课效果极差。相反,有些学生课前预习做得好,在课堂上就能质疑问难,大胆发言,积极参与。这样,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听课效果就能达到最佳状态。2、做好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预习中不仅要动口、动脑,还要动手。他们要通过默读或朗读来了解课文内容,要自己动脑筋完成预习提示或教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由此可见,课前预习非常重要。那么,高年级学生如何自己预习课文呢?

  (一)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一读课文,遇到生字词查字典,把它学懂;二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讲了什么,练习用简练的语言叙述出来;三读课文,联系课后练习中有关内容的问题,看看文中的重点,想想自己会不会回答;把内容初步弄清以后,再考虑根据什么理由分段(难度大的也可先不分段);然后看看有什么问题;这样的学习步骤要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养成有步骤的阅读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必须坚持。

  (二)懂得使用工具书。预习课文时,往往会遇到没有学过的生字、新词,或以前学过现已回生的字词。要了解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或用法,就要运用字典、词典这些无声的老师。现在小学生最常用的工具书有《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学生预习课文时通过自己查阅工具书,就能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较牢固地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

  (三)做好预习笔记。预习课文不只是读读、想想,同样要注意多动笔。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写画画,圈圈点点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的句子画上线,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做上这些记号,等到上课的时候,再特别加以注意,把自己觉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彻底弄明白。同时把重点的字、多音字,重点词以及词义可记录在预习笔记上,把主要内容可归纳在本子上,甚至可以摘抄重点语段和自己的感悟、体会等。

  (四)及时检查预习情况。有布置就要及时检查、督促、评价学生的预习情况,不断的促进优等生预习的更扎实,监督指导学困生认真进行课前预习。

  预习课文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预习各种体裁课文的方法,让学生在预习中培养自学能力,使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最后我祝愿我们丰润区的教研活动越办越好!

语文教研听课心得体会2

  今天,我和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一起听了陈洁婷老师执教的《爱之链》这一课。这是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章通过乔伊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乔伊妻子这两件事情,告诉人们爱是可以延续,可以传递的。课文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好风尚:人人都需要帮助,人人都应该帮助别人,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会更美好。

  教学这一课时,陈老师注重引导学生抓住细节,体会人物性格。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并且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来掌握新知,整堂课陈老师紧紧抓住人物细节描写的语句,分析人物的心理、揣摩人物的性格、提升人物的形象,归纳文章的主旨,是一节完整的课。其闪光点在于:

  一、注重积累运用,重视学法指导,抓住细节描写,走进人物内心。

  陈老师一开始就让学生朗读有关“爱”的诗句,并进行一些“爱”的名言警句的积累,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会更美好”,然后出示自读要求,让学生轻声朗读课文,归纳课文所讲的两件事。陈老师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第一件事,学生默读课文之前,先作学法提示,找出表达老妇人内心感受的词语,然后围绕“乔伊是怎么帮助老妇人的”来开展教学活动,尤其注意细节的描写,接着引导学生反复读、悟乔伊说的话。抓住这些细节,很顺利地引领学生深入文本,走进了人物的内心。

语文教研听课心得体会3

  近期,我参加枞阳县教育局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学教研公开课活动,聆听不同年级、不同老师的课,收获良多。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当我听着教师们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带领学生重温校园生活片段,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有的老师在教学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思绪。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烘托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课堂语言简洁,准确,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 ,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

  三、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 几位教师由教学的主宰、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有老师的组织下进行共同学习的义务,而且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权利。

  四、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自主合作。这些课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式,这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探究是基础,合作学习是重要的方式,教师的指导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由领悟学习方法、运用学习方法到将学习方法融会贯通,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专题性、综合性学习引起重视,加强这一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这类学习更具综合性、探究性,也更富于挑战性。学生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综合运用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这些课教育学生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素质教育之首。这些课能关注学生的生活,教育学生做真人。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 。

语文教研听课心得体会4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科学性说明文,文章的内容虽然浅显易懂,但是紧跟时代步伐,洋溢着时代的气息,让学生在思想上热爱科学,认识到科技的力量之强大。纵观赵君华老师的整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堂扎实、自主的语文课。赵老师的课如一缕春风吹进我们的心田,是那样的清新自然。教师娴熟流畅的语言,巧妙大气的教学环节无不体现了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没有太多的修饰,没有层出不穷的新花样,就如海边的风一样朴实。

  其一:语文味浓,理念超前。什么是语文意识?王崧舟是这样定义的:所谓语文意识,就是关注文本“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的意识。“怎么写”是“话语形式”问题,“为什么这么写”是“话语意图”问题。“话语形式”涉及什么呢?“话语形式”涉及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语法结构等问题,简言之就是语感问题。而“话语意图”又涉及什么呢?“话语意图”涉及言语动机、交际目的、语言环境、文体特征、语言风格等问题,概言之就是境感问题。光有语感没有境感,那是小语文;光有境感没有语感,那叫空语文。所以,一个称职的语文老师应该既有良好的语感素养,又有良好的境感素养,既能够关注话语形式又能够关注话语意图。这才是圆融的、完满的语文意识。

  赵军华老师所执教的《呼风唤雨的世纪》语文意识极为强烈。在课堂上,他老师始终都在强调“语文意识”这四个字,而这也是我们语文课的一个宗旨。在课的一开始,赵老师就把语文意识这四个字书写在了黑板上,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在后来的词语教学和句子教学中,赵老师也都在渗透这个语文意识,如教学词语时,他出示了上下两组词语:

  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

  程控电话、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

  然后让学生读读这两组词语,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通过老师的点拨,学生发现这两组词语都是四个字组成的,第一组是动词加名词,是人们发现的,第二组是人们发明的。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知道了20世纪有哪些发现和发明,更让学生从语文的角度学习了词语。在句子教学时,也着重引导学生从句子的言语形式上去关注、体会,从而让学生得出这是一句排比句,并进一步提出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让学生体会排比句的作用。而课的结尾更是简洁明了,引用了唐朝诗人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样的诗句不但概括了20世纪的发明与发现之多,更让学生感受了祖国语言的精妙。

  其二:目标明确,落实到位。本课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的特点用词准确,赵老师在教学中,在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很自然地渗透说明文用词特点,突出教学重点。教学中,赵老师带领学生深入感悟课文,如剥笋般层层深入,学生通过朗读激发了对二十一世纪的赞美和热爱,实现情感目标。听了赵老师的课,能够明显觉察到这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三维目标明确,落实到位。如第一课时的认知目标是: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新词的意思。读通读顺课文,对课文有初步了解和感受,提出有疑问的地方。第二课时的认知目标是深入理解课文,感悟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能区别“发现”与“发明”,并能运用。过程与方法的指导这一目标赵老师也体现得很明显,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与同学老师交流等方法理解词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情感与价值观的落实更是巧妙。这是一篇科普文章,骆老师带领学生深入感悟课文,如剥笋般层层深入,学生通过朗读激发了对二十一世纪的赞美和热爱,在学生情感的高潮处抓住契机引用居里夫人的格言,然后问学生:“我们小学生要实现梦想,要做些什么?”仿佛把学生从遥远的梦境中拉到现实中,从而让学生明白自己现在要做的是什么,把理想、空谈化为动力和实际行动。

  其三,把握精确,轻松驾驭。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熟悉教材才能把握对每个环节都把握精确,轻松驾驭课堂。如板书的形成,当学生学习了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后,汪老师问“是什么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这么大的改变?”学生说是发明、发现。教师很自然的把科学、人类与“发明、发现”之间的关系板书展示给学生,简单明了。又进行“发现”与“发明”的区别教学。先让学生说说两词的区别,然后选词填空运用,最后结合板书汪老师让学生先在黑板上找找,你认为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这一环节从具体到抽象,从生动到概括,从理解到运用,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丰厚扎实。

  其四,设计巧妙,朴实无华。

  这是一篇科普文章,赵老师却能把它上得生龙活虎,情感饱满。如在揭题后理解“呼风唤雨”一词时,教师问学生:“看到‘呼风唤雨’你们想到了谁?”学生马上说想到了神仙,想到了法力。教师问:“都有哪些神仙?”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纷纷举手发言。接着教师让学生说说在课题中“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马上让学生查字典理解意思,培养了学生利用工具书的好习惯。又如在理解“因特网、程控电话、原子核”等词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让学生更能形象地理解,印象深刻。在品读课文时骆老师抓住“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中心句以点带面,环环相扣。让学生深入感受二十一世纪确实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把朗读结合起来,通过美读来进一步感悟课文所蕴藏的情感。在品读课文时赵老师抓住“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中心句以点带面,环环相扣。特别值得学习的是,随着学生的思路在学第四段的同时,以点带面方式推进教学,学习第三段内容。另外,汪老师在注重课文知识学习的同时也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填动词:( )月球,( )天体,( )深海,( )奥秘。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用词的准确性。真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啊!另外,赵老师在注重课文知识学习的同时也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明白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表达的,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布局谋篇的能力。真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啊!总之,赵老师的这堂课相当成功。如果说有什么缺憾的话,我感觉赵老师与学生的亲密度不够,。其实有时要深入学生中,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时摸摸孩子的头都是对他们最好的鼓励和表扬。另外,学生发言的总是那么几个,教师关注的面还不够广。

【语文教研听课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1.小学语文听课心得体会

2.小学语文听课心得体会(15篇)

3.小学语文听课心得体会15篇

4.关于语文课听课心得体会

5.小学语文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6.小学语文教师听课心得体会15篇

7.听课心得体会

8.听课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