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学反思>《10的认识》教学反思

《10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21 13:30:2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10的认识》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10的认识》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0的认识》教学反思

《10的认识》教学反思1

  一、本节课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应用了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熟悉活动。在一开始,利用故事引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既复习了9以内数字的大小,又引起了新的数学思考:用什么办法不让9这么骄傲,帮一帮伤心的0,很自然的引出了今天要学习的新数“10”。

  二、在正确认识了10之后,我设计了找找主题图中的10,动手数出10朵小红花,再找找生活中的10。这个环节给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可以从生活中找出许许多多跟10有关的事情,让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感受到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中。

  三、在教学10的组成时,我采用了同桌合作、实际操作等方法进行教学。因为学生在学习2到9的认识时,已经对数的分解有一定的方法了,所以,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学习,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这也是对初入学的小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一次培养。在汇报完答案之后,又让学生说说看到什么,就能想到什么,找出各个分解式之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四、创设生活中的游戏,吸引学生参与,巩固新知。

  民主和谐的气氛加上分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组织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学习。爱玩爱动是孩子的天性。日常生活中的游戏各种各样,可以创造性的把游戏移植到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在数学游戏中长知识、长智慧。在练习的环节我设计了有关10的组成的歌谣,师生伸手指对口令,动手涂色等活动。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游戏中得到了学习和练习,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

  课后我及时做了反思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

  1、课堂讨论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有效的讨论,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投入自我探索,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尤其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虽然本课学生课堂上的讨论交流较多,但我发现有时讨论的并不充分,过早停止讨论,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组织效率也不高,往往只有十几个学生参与,部分中差生积极性不高且很少有发表意见和提出问题的机会。我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明确讨论的目的,给予充足的讨论时间,重视讨论的组织和引导,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课堂讨论的独特作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对学生活动指导的不够。

  每次讲一次公开课,我觉得自己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学校组织这样的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锻炼也是一次提高,给老师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这样的活动虽然会让人觉得有点累但是在品味自己进步的时候又是一种快乐。

《10的认识》教学反思2

  设计思想:

  在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多少的基础上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学生通过比较操作在具体情境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

  教学目标:

  1、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学习“〉、〈、=”三种符号。

  2、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3、能够比较1—5各数,能够运用三种符号。

  4、初步体验到结论的不确定性。

  5、培养学生做文明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件)

  游泳馆里要举行游泳比赛了,红队和蓝队排好了队伍,站在旁边的小猫咪着急了,不能比赛,不能比赛,为什么不能比赛呢?

  二、新授

  1、两组学生进行拔河比赛:第一次,3人一组和4人一组进行拔河比赛,

  学生说出理由,人数不一样。

  2、谁大谁小?学生发现4大于3,3小于4,所以比赛不公平。

  3、用大于号连接,教读法

  5、还可以怎样表示?怎样用符号表示?(象这样较小数在前面,较大数在后面我们用小于号连接)

  6、再来几人可以比赛?如何表示(小组讨论)(如果两部分同样多,就可以用等号连接)

  7、书写指导〈、〉号书写,要注意笔画斜着点,重点指导起笔收笔

  8、如何使比赛公平?学生说理由,3=3或者4=4。

  9、书写指导=。

  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填一填

  注:教学生学会看懂题意(横看竖看)

  2、填数

  3、比较大小

  4、多个数比较大小?

  注意指导学生方法的运用

  5、里可以填几?

  6、猜猜图中共几人?说想法。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把今天学的知识讲给家长听。

  板书:例题图

  4>33<44=4

  教学反思:学生能够在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多少的基础上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但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的语言的训练,个别学生在练习中没有理解题意,无从下手。

《10的认识》教学反思3

  《快乐的校园》主要是认识10以内的数。它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虽然内容比较简单(大多数孩子经过学前教育,对数有一定的了解。),但它却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学生学习数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信息图是选取的孩子们即将开始的校园生活《科技小组活动》为素材,让学生在一连串的.现实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10以内的数。

  《科技小组活动》这幅信息图一出示,就吸引住了孩子,发言的积极性很高,这一点,作为一年级的教师,应该鼓励、保护。其实每个刚上小学的孩子,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但同时,我也发现,孩子对图的观察缺乏细致性和系统性,因此,我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让学生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去观察,力求观察得全面。数数时,我注意发现,有的孩子们能够利用实物有序地去数,我就请这样的同学起来做示范,给别的孩子树立榜样,这样别的孩子就会跟着学,帮助孩子们准确地数数。经过这样的努力,孩子们对看图、数数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从中我也体会到,孩子们还小,对于他们来说,一切都是新的,都需要学习,更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我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尽量从小孩子处着眼,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的方法。

《10的认识》教学反思4

  [片断一]: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

  生1:0—9

  生2:0、1、2、3、4、5、6、7、8、9

  师:今天,老师把这几个数字娃娃一同请来了。(电脑出示0—9数字娃娃)。看看这些数中哪个最大?

  生:9

  师:听老师下面的故事:有一天,0—9这几个数字娃娃做排队的游戏,9最大,理所当然当上了队长,于是,他就骄傲起来,看不起别的数字娃娃,它神气地对0说:“你呀,没头没脸的,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和我比起来真是太小了。”0听了,圆圆的眼里流出了眼泪,于是悄悄地走掉了。0走后,1又成了最小的,1也随之走掉了,可是不一会儿娃娃“1”牵着“0”的手走回来。(动画显示0、1走掉,又一起回来的情景)。娃娃“1”对队长说:“队长,如果我和0站在一起,比你还要大。”9听了非常的吃惊。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数字娃娃1说的话对么?我们来看看数字1和0站在一起这个数怎么读?10是不是比9大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的认识”

  出示课题:10的认识

  评析:以童话故事引出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师必须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问题出发,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数字9见到数字10的疑问引出数学问题,引发了学生要思考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内在学习动机,为他们探索新知做了有力的铺垫。)

  [片断二:]

  师:同学们,10月1日是什么日子?

  生:国庆节

  师:,这天,小朋友们约到一起到动物园去玩,我们看到他们都看到些什么?(电脑出示动物园的情景),请同学们数一数。

  生1:10只鸽子

  生2:10只熊猫

  生3:10棵翠竹

  (师强调:大家数了9以后再添上一个就是10,10是9后面一个数。)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数量是10的物体?

  生1:我有10支铅笔

  生2:我家种了10盆花

  生3:我有10个手指头

  ……

  评析: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创生了教材中的主题图,把和平广场改为参观动物园,主要是考虑到农村学校中和平广场与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改为参观动物园后,使创设的数学问题与学生生活情景紧密联系起来,为学生的观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片段三]

  师:老师这儿有10朵智慧花,准备分成两份,一份奖给今天表现好的男同学,一份奖给今天再现好的女同学,同学们想一下有有几种分法?同学们可拿出自己的小棒动手分一分。

  (同学们开始动手分小棒,摆出不同分法)

  师:谁想把自己的分法说给大家听?

  生1:我认为男女同学都表现好,各分5朵。

  (生答时,师板书)

  生2:我认为男生表现好分6朵,女生分4朵。

  生3:我认为女生发言

  积极应分7朵,男生分3朵。

  ……

  (学生说出不同的分法,师一一进行板书)

  评析:

  学生的自主操作,提问,热烈地讨论,解答,使他们不仅参与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掌握了基础知识,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同时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一:师生对口令,师说1,同学们说1和9组成10。

  活动二:同桌做游戏,伸手指。同桌互伸手指,伸出的手指数合起来是10。

  活动三:找朋友,把1—9卡片发给学生,再请9位学生上台来,让他们到学生中去找朋友,使自己的卡片号与找的朋友卡号和为10。

  评析:

  这三个反馈练习活动的设计,教师把“学”寓于“玩”中。使学生在体会了“做数学”后,还可以高兴地“玩数学”,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课堂气氛中不知中不觉地吸取数学养分,亲自经历运用数学解决问题、设计活动的过程,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10的认识。《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在这节课中:

  1、体现“数感”教学的主要内容,能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会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等。

  2、在数概念数学中重视数感的培养。在教学中使学生“旧”的'概念形成经历了一个过程:通过参观动物园回忆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使学生更深刻地把握数概念、建立数感。

  3、《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所以课堂上通过帮“老师分智慧花”这个活动的创设,给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历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与他人的想法。

  4、教师把游戏引进活动,也成为游戏的参与者,寓教学于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一定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节课中与老师对口令,与同桌互伸手指,自己在《找朋友》歌声中“找朋友“这三个活动具有恰当的衔接性、针对性,使练习的目的不仅关注了知识的教学,更关注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10的认识》教学反思5

  案例一的设计是严格尊重教材的编排顺序,亦步亦趋进行教学设计,不顾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教师牵扯着学生往前走,带来的学生厌学。

  案例二的教学设计打破了过去传统的认数模式,对10的认识与10的加减法进行了整合与重组,教学效果非常显著。这充分证明有效的教学设计应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突出教学活动的主体化。

  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实现以人为本。首先考虑的就是学生怎样学习?他们想到哪里

  去?而不是教师想要学生到哪里去?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一张白纸,而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只有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的教学,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真正达到教学有效的境界。

  案例一的教学是管束下的学生活动,教师围着教材转,学生围着教师转,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只能囿于教师和教材划定的圈子里,做着无味地、重复性的练习。案例二的.教学则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活动。

 2、突出教学过程的动态化。

  当代教学设计理论家和教学心理学家梅里尔教授在其《首要教学原理》一书中提出教学的五项基本原理,实际上是五个要素、五个阶段——以“问题”为中心,教学要围绕着“激活”、“展示(论证)”“应用”和“整合”这样一个循环圈展开。也就是要创设问题情境,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经历探索思考的过程。

  案例二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流动、动态的过程,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精心设问,有效引导,引领学生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学生对10的抽象过程、10的基数、序数、含义及10的组成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教师采用压缩此过程,而将认知的方向延伸到更高的地方,即通过10的组成自然而然学习10的加减法,将10的组织与加减法充分联系起来,达到知识整合的目的,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生成下的“做数学”中建构了数学模型,获得了成功的情感体验。

  3、突出教学交流的民主化。

  4、突出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10的认识》教学反思6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学的根本目标。新的教学理念师认人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的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根据这一总体目标,首先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精神。因此,我首先创设问题环境,为学生探索学习进行铺垫。上课一开始,我就用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并讲有关“10”的故事。这样既可以复习9以内数大小的比较,又可以引起学生新的数学的思考:1和0用什么办法使9无话可说?很自然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新数“10”。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树干的道理充分的发展。由于这样步步引导,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新授教学部分中,我设计了个教学环境即动手操作、探究新知:让学生边动手操作边纪录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10是怎样组成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我还坚持两个原则: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引:学生能自己会的,教师不教。我在教学中,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学”来教,把课堂变成“学”堂。另外,我还努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着、合作者和点播者。数学语言师数学思维的载体,学生的创新成果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达。教师必须用规范的语言进行示范,这样才在能使学生的思维和信息进行再加工。本节课,我的数学语言欠规范,土话太多,所以学生的`语言就不规范了,长期下去就造

  成了不良的后果。另外,还要继续培养学生分组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落实到实处。

  通过这次的教学活动,是我清楚认识到: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接受再教育,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使自己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才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0的认识》教学反思7

  6~10的认识及其加减法是全册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而6~10的认识又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建立初步的数感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重要的意义。这部分的内容是在认识0~5各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是一次对数的扩展,教材编排与前面基本相同,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理解6~10各数的意义以及规范地书写数字6~10。因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设计本节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上课伊始,我从谈话引入,问孩子们“喜欢春天吗?春天是植树的好季节,有一群环保小卫士正在山坡上植树”把孩子们带入主题图,引出新课学习,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进入新授部分后,我先请学生在情景图中找6~10,并体会6~10各数意义;再让学生用画圆圈的方式表示6~10,老师在黑板上摆圆片表示6~10,边摆边说5个添上1个是6个,6个添上1个是7个,……,9个添上1个是10个,体会相邻数相差1;然后学写数字朋友6~10,学生观看写法,书空,再跟着写,循序渐进学会规范的书写6~10;在每个教学环节我都精心设计了相应的练习,边学边练,内化新知。另外,通过“环保小卫士”植树这一情境,引导学生理解6~10各数的意义,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联系学生生活做一些课堂练习

  根据书上的编排,我一共做了3个课堂练习。第一个是“填一填”,感受数序,体会前面和后面的意义;第二个是按顺序连线,学生对连完后的图形充满期待。第三个是火箭发射时的倒数计时,学生兴趣很高,加深他们对数的理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不足之处

  1、对“6~10的认识”这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的教学编排不够理想。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并不是很难,我没有充分认识到厌静好动的低龄儿童的特点,因此对课堂的把握不够理想。

  2、6~10的写流于形式,没落到实处。

  4、组织教学需要加强。

  5、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够丰富多彩。

  6、在课堂练习的教学中,对题目的多种解法没有考虑全面。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选择儿童身边最熟悉的事或感兴趣的事,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便于理解和接受。另外,在教学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

《10的认识》教学反思8

  民主和谐的气氛加上分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组织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学习。爱玩爱动是孩子的天性。日常生活中的游戏各种各样,教师可以创造性的把游戏移植到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在数学游戏中长知识、长智慧。如在教学10的组成的时候,设计了“给鸽子找家”的游戏,改变了以往的数字的组成的教学方法,而是采取了将知识溶入到游戏中,因为我认为学生在学习2—9的认识时,已经对数的分解有一定的方法了,所以对于10的教学我就尝试的开放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学习,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在新授中,有如在练习中设计了给鸽子找朋友的.游戏。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游戏中得到了学习和练习,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

  教学形式、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对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本质上是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实现了教学相长。新课程下提倡多样化的,现实的、主动探索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获得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才是具有应有价值的、终身受用的知识。

  综观整节课的教学来看,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我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学形式有分有合,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10的认识》教学反思9

  《10的认识》教学反思10的认识和组成,是在认识了9以内的数和组成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动力,但兴趣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为此,在新课开始时,我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参与的动机,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做拍手游戏。紧接着提问9的后面是几,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的认识。这种设计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达到学习的最佳境界。

  二、结合课本,认识10,并学会按照顺序去数结合课本先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并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与8、9的.认识主要有两点不相同:

  一是没有安排10的序数意义,因为学生对自然数的序数意义已比较熟悉了;

  二是将10的组成提前到写数前面,这样既有利于在教学中利用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去更好地突出10的组成。

  三、摆小棒,学习10的组成让孩子们亲身尽力,通过按照数序把小棒分成两堆来让孩子们理解10的组成。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10的组成里理解和记忆,更是培养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当然这节课不足之处及以待改进的地方也有很多:

  1.数学培养学生的是一种思维,一种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模仿,记忆,浮于表面的东西。在教学由形抽象到点的过程中,我纯粹的让学生看着10只鸽子,10个人画出相对应的圆点,而没有深层次的去培养学生的一种数感。我应该再增加一个估点子数的环节,让学生估这是不是10个圆点。先画个两个圆点,让学生感知,这比10个圆点少了很多,画20个圆点,让学生感知这比10个圆点多了很多,从这样的一个比较中,让学生更好的领悟到10个圆点。

  2.对“10”的基数和序数的教学编排不够理想。这里的着眼点是让学生明白第10只有一个,10表示10个。我在出题的时候应该给出的数量不一,随时变化,让学生灵活运用,而不是机械的出示两道类似的珠子图和大象图。

  3.在10的组成教学时,我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动手分小棒。我的想法是,一年级的孩子比较好动,拿实物小棒去分会出现部分孩子玩小棒,而且分完一种之后,不能把分法保存下来,到最后到底分了几种方法可能学生并不清楚。所以这部分的处理,应该再细致点。比如让学生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只有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学生才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始终保持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样,作为教师,在营造轻松愉悦教学氛围的同时,也要积极探索让学生从直观认识走向深刻理解,不断增强教学的层次和深度。

《10的认识》教学反思10

  《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因此,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另外,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选择儿童身边最熟悉的事或感兴趣的事,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便于理解和接受。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并不是很难,但是知识点多,容量大,面对厌静好动的低龄儿童,我力求为学生营造一个怡人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取新知。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我用儿童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去组织学习。反思本节课我体会比较深的是:

  一、创设孩子们喜欢的情境,引入新知。

  上课伊始,我让孩子聆听了《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把孩子带入主题图,引出新课学习,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

  进入新授部分后,我先请学生在情景图中找6——10,并体会6——10的基数意义;再用小棒摆6——10,边摆边说5根添上一根是6根,6根添上1根是……,体会相邻数相差1;然后学写数字朋友6——10,学生观看写法,书空,再跟教师写,循序渐进学会规范的书写6——10;最后让孩子自己动手把10根小棒分成两堆,体会10的分成与组成,学会有序的分和记忆。在每个教学环节我都精心设计了相应的练习,边学边练,内化了新知。例如出示尺子图,通过填尺子图上的空缺的数考查学生对6——10的掌握情况,并与1——5连起来,让学生掌握1——10各数。

  三、联系学生生活、游戏感知。

  在学生初步掌握10的分成与组成后,我和孩子做了一个岀数游戏,我们所出的数合起来是10,学生兴趣很高,下课还接着做,很享受学习的快乐。还有就是把10分成两堆的'活动,学生也很喜欢,下课后争着到黑板上演示,这样会加深他们的理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不足之处:

  1、对“6——10的认识”这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的教学编排不够理想。虽然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并不是很难,但是知识点多,容量大,我没有充分认识到厌静好动的低龄儿童的特点,因此对课堂的把握不够理。

  2、6——10的写流于形式,没落到实处,教师书写不够规范。

  3、10的分成与组成在黑板上的展示没按预期设想的做,效果不好。

  4、组织教学需要加强。

  5、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够丰富多彩。

  6、教师个人数学素养还需加强,让教学更适合一年级儿童的身心特点。

《10的认识》教学反思11

  在教学中,我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即: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本着这一思想,在教学认识10的这节课上,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并对该课做一个简单的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让数学回归生活。

  让学生在广场上数出鸽子的数量和学生老师的数量后再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与10有关的例子,这个活动的设计给每一个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活动平台,学生在充分的活动空间中可以举出许许多多与10有关的例子,让学生打开了思维的门锁,举出意想不到的好例子,如:人有10个手指头,左边5个脚趾加右边5个脚趾就是10个脚趾,10个同学可以组成一组,一桌酒席坐满刚好是10人等。通过让学生举例,动一动、说一说、数一数,知道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感悟到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以“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寓教于乐。

  民主和谐的气氛加上分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组织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学习。爱玩爱动是孩子的天性。日常生活中的游戏各种各样,教师可以创造性的把游戏移植到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在数学游戏中长知识、长智慧。如在教学10的组成的时候,设计了“给鸽子找家”的游戏,改变了以往的数字的组成的教学方法,而是采取了将知识溶入到游戏中,因为我认为学生在学习2—9的认识时,已经对数的分解有一定的方法了,所以对于10的教学我就尝试的开放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学习,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在新授中,有如在练习中设计了给鸽子找朋友的.游戏。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游戏中得到了学习和练习,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

  3、重视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本质上是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实现了教学相长。新课程下提倡多样化的,现实的、主动探索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获得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才是具有应有价值的、终身受用的知识。

  综观全课的教学,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我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的培养。

《10的认识》教学反思12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始,我通过愉快的情景启发学生初步认识6-10各数。在导入部分,选用了小朋友喜欢的数字人物,并用课件一一的出现,有前面认识过的05,还有今天认识的610。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悟到数的顺序。

  然后,出示主题图:在数数的时候,指导学生有序的数:可以按上下数;也可以按左右数;还可以以数的大小顺序来数。同时,再结合教室的实物来数,比如:数桌子、数椅子、数同学、数铅笔等内容都是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教学效果很好。在认识了这些数后,为使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并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选用6-10中的任意一个自己喜欢的数说一句话或做一个动作,也很好地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

  最后,用自己的小计数器拨数,先拨上6个,然后逐一的添加一个小珠子,在体会后继数的同时也感受到数和数之间是有联系的。并在此引发学生进行了深度的思考:6个添上一个是7个,还可以怎么得到7呢?让学生自己试着拨拨,在拨的同时孩子们会想到:5个添上2个是7个;4个添上3个是7个同时,也为组成做了铺垫。

  整节课,孩子们的情趣很高涨。总之,本节课,我尽量使课堂做到生活化、活动化和趣味化,尽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且结合孩子好玩、好动的生理天性,让他们在观察、比较、操作的学习过程中体验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的发展,个性得到的张扬,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玩数学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用数学过程的指导,让他们明确大括号和问题所表示的意义、重视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选择有用条件和恰当的方法计算的过程,以此让学生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1.对于大括号的作用的很好体现。在引入大括号时我让大家,体会大括号表示把两个或几个物体合起来,让学生用手势来演示,再让学生来说说你觉得大括号有什么作用,突出大括号的作用,体会大括号的意义。

  2.在对进行加法和减法的对比中,我逐个出示,练习,再让学生观察对比这两组题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让他们自己发现其中的不同,再通过他们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情况下用加,什么情况下用减,教师这时做一个总结,这样教学效果较好。

  3.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一组生活中表示数量是8和9的数据,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活动,亲身感受到了8、9的基数和序数含义,同时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已经掌握了数数的一般方法。因此,在教学主题图时我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找出数量是8、9的物体,并说明数量是8的物体用数字8来表示,数量是9的物体用数字9来表示,学生不仅初步了解了数字8、9的形成过程,而切培养了学生有序观察的能力。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大小,已经掌握了比较的方法,在比较7、8、9的大小时,我没有讲怎样进行比较,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直接用、表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6-10的`数学的组成是学生在学生了2-5的数的组成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学会通过操作学习数的分解和组成,而且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幼儿园中已经知道了2-10的组成。怎样教学这部分的内容才能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原来的基础的有所提高,同时让学生的迁移类推和归纳分析能力得到培养。

  加强操作,把操作与思考结合起来。操作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基本方式,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对实物、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摆,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建立起6~10的数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知识表象。如教学8、9的组成,我让学生把8个圆片分成两部分,学生马上按摆也了一种分解。这时我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把所有的分分法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来。学生们经过思考、讨论、交流,联系前面学习的经验,按照一部分依次加1,另一部分依次减1的规律摆出8的组成。因为学生对摆学具找数的组成这样的操作活动已经不太感兴趣,所以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让他们操作的愿望。同时在交流讨论中,全体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并在自己所参与的观察和操作活动过程发现问题、探索规律。

《10的认识》教学反思13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已有一定的数学经验和知识积累,特别是10的认识这一内容,大多数学生在幼儿园或在家里已接触过。因此教学中不能让学生被动汲取、模仿、记忆和反复训练,而是创设了动手时间、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体现知识形成过程,体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一、从动手操作让孩子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10个一是1个十是建立新旧计数单位联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为孩子后续学习所需要的至关重要的内容。教学时我让孩子数小棒,边数边摆当数到9时停顿以下在摆一个,问孩子:有几根小棒?孩子很容易回答10根,这是马上指导孩子把10根小棒用皮套捆成一捆,让孩子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跟着教给孩子10个一是1个十,有了直观的小棒及捆小棒的过程作依托孩子很容易的理解了。而后又用计数器,知道孩子边拨珠边数数,进一步巩固满十进一的十进制关系。但从孩子的操作情况来看,孩子对数为的`理解还有待提高,同时让我深深的感到孩子确实不是很聪明,也是我信心满满的完成实验的任务而有所动摇了。

  二、通过实际让孩子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学生在从分得活动空间列举了很多与10有关的例子,如:10个手指、10个脚趾、10个同学站一队、一捆小棒有10根,等通过让学生距离动一动说一说数一数指导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指导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学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适时调整。也就是要充分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基础,一切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才会让孩子学有所得。

《10的认识》教学反思14

  这次的教研活动内容是大班数学活动《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我在想,这样的一个活动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能提高我们多少的能力?不由对这个活动充满了期待。

  教学流程是这样的: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找朋友,感知单双数——交流讨论,理解单双数——操作、游戏,巩固单双数。

  首先是找朋友环节,第一个活动中教师先演示怎样进行游戏“找朋友”,第二个活动中教师也是先演示圈一圈,直接把卡片覆盖在相应的钱上。幼儿在圈一圈完成后直接可以进行,减少了幼儿的等待时间,使环节更加紧凑。这个环节中两位老师的处理都是教师先示范,幼儿再操作。我在想的是教师是否可以再放开些,让幼儿操作在前,教师提升总结在后呢?

  在交流环节,一个活动中老师先让剩下一个果子的幼儿逐一说,老师逐个出示相应的数字并按顺序排列。另一个活动中老师用的策略——剩下一个的'放上边,没有剩的放下边,让幼儿一下子把果子分成了两组排列,然后教师再进行小结出示汉字“单数”、“双数”以及相应的小孩图示。这个“小孩”图示也是为接下来的幼儿操作活动打下了基础。给我的启示是同样的一个环节,教学效果会因设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教师要更加关注环节的紧凑和有效,避免重复和冗长。

  在感知单双数排列规律上,用了两种颜色的卡片来写单双数,也都是按照顺序进行了排列,但第二个活动中幼儿很快就能发现排列的规律是一个单数、一个双数。我想原因是由于第一个活动中的卡片既有数字又有图示,使幼儿的视线受到干扰。从中我得到的启示是教具的设计使用要尽量减少干扰因素。

  另外我还有一个想与大家探讨的是幼儿分组操作后的交流环节是否一定需要?我感觉这样的操作活动在当时的效果不是很大,因为大家的材料不同,纠错也只是该组幼儿的参与,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是没有效果的;其次是导致教学活动时间过长,幼儿注意力无法很好集中。我想解决的办法是教师可以在课后进行批改,看看孩子是否掌握。对于个别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个别辅导的方法,而对于大家都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针对该问题再次集体教学。

  教研活动结束了。这样的研讨活动使我们关注的重点不在于一节课的成与败,而是引发我们思考怎样更好地上好一节课!它留给我们思考的很多,如幼儿记录经验的积累问题,孩子操作快慢的问题、教师提问语言的指向性问题等等。还有,教研活动中幼儿的人数都只是班级中的少数,而且一般还是能力较好的幼儿。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面对全班全部幼儿教学时对个体幼儿的关注和指导问题,班级中剩下的能力更差的孩子的指导问题等等,都将引发我们的思考、研讨和实践,期待着这样扎扎实实的教研活动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收获。

《10的认识》教学反思15

  这节课围绕课标体现趣,新,活三个特色。

  趣:

  1以趣激情,突破难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动力,但兴趣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为此,在新课开始时,我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参与的动机,利用听音乐,配以学生喜欢的动画,在引导学生观察参与的同时,适时激疑9的后面是几,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的认识。这种设计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达到学习的最佳境界。

  2.以游戏形势结束,寓教于乐。

  练习的设计,也充分体现了趣味性。学完10的组成后,在找朋友与拍手组10的游戏中巩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情绪高涨,不仅巩固了学习内容,而且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结束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寓教于乐。

  新:课堂上,教师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优越性,这种“自主——合作”式的探究模式新。

  1. 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材料,使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

  为了让学生动起来,我为每人准备了小棒,要求学生先数出10根小棒,再用这些小棒拼出漂亮的图案。这样既巩固学生对10的序数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的美感。提供了人人动手研究的机会。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并用,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过程之中,使课堂有了生机,充满了活力。由于学习材料的充足,激发了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

  2.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留下自主探索的空间。

  学生的探索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做保证。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也不能简单地以成人的眼光对学生的解答做出判断,要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尊重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本节课一系列活动的设计,教师都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就使学生有了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提高了自主探索的时效性。

  活:

  1激活内容,调动学生。

  课前我比较深入的钻研教材,科学地运用教材,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许多小问题,使每个问题既围绕重点,又围绕难点来进行。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研究汇报内容,灵活地驾驭课堂,既能将问题“放”出,又能逐步地“收”回,从而将有关于10的知识全部呈现在学生面前。

  3. 评价灵活,鼓励学生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上,注意运用丰富的评价语言,例如,你们是了不起的设计师,你们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团结力量大让我们共同寻找答案等。采用趣味性的评价方式,注意听讲的奖励金耳朵,积极发言的奖励金花筒,团结互助的奖励合作花。这样的评价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设计上的一些理念,但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 缺少追问。

  在课程开始阶段,学生在回答图上有些什么,它们的数量是多少时。有一个学生很

  快说出图上有10只鸽子。对于学生的回答我很快给予了肯定,但我没有追问下去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这么快就数出结果。其实这里也是突破教学重点的一个有利契机,如果我让这个孩子到前面数一数不仅能让学生巩固10的数法同时也教会了学生数物体个数的方法。由此我想到一名好的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具有主持人的机智,面对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学会追问。

  二.没有打破思维定势

  在练习设计时,如果能强调一题多说,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在解题时,学会运用转化的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观察直尺回答()比()大,( )比()小,如果不仅仅让学生说10和9的大小关系,更多的关注10以内的数的大小关系,这样既巩固了以前学习的知识,又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模式。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简短的反思,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力求做到:丰富学生玩数学的经历,丰富学生做数学的经历,丰富学生用数学的经历。

【《10的认识》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认识10教学反思11-25

10的认识教学反思04-16

10的认识教学反思15篇04-16

认识教学反思02-20

《线段的认识》教学反思11-21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09-17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09-18

《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09-19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