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师说教案

师说教案

时间:2022-03-05 15:35:32 教案 我要投稿

师说教案集锦六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师说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师说教案集锦六篇

师说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一、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三、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四、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五、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针砭时弊的作品,因而教师应对写作缘由作简单介绍,可用柳宗元当时说的话来说明。同时本单元有两篇“说”文体的课文,因而就要联系初中学过的课文,归纳“说”的文体知识。

  二、明确本文的教学重点:第二段用三种人进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三、教给学习方法。除有关字词句的学法外,把本文与《捕蛇者说》作比较,教给比较阅读方法,并为学生学习下一课《问说》进行课内自读(将《问说》与《师说》比较阅读)在方法上作准备。

  四、引导学生注意文言实词的单音词和双音词、古今异义等现象。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一、本文的教学目的;二、作者介绍、解题;三、有关词的读音、单音词和双音词、古今异义、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四、分段;五、意动用法。

  教学过程

  一、讨论本文的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于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丈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譁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五、解题。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下面一篇课文《问说》就是解说关于学习中“问”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六、指导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

  1.读准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读音:

  2.找出课文中合成的双音词:学者句读百工六艺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

  4.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作“姓”讲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师说..-教学教案标签:高三下册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师说..-教学教案,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么)

  5.分段:写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填表如下:

  段数 段意 论点

  1 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2 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感也难矣

  3 用具体事实进一步阐明谁可为师的道理 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4 说明写本文的原因 结论:向后学号召1.不拘于时;2.能行古道。照应以上两个分点

  七、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宾+为+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相师为耻

  八、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九、布置作业:1.结合注释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2.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习”三。

  3.预习思考题:(l)本文是怎样论述中心论点的?

  (2)在第二段中作者怎样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一、论证方法;二、语言特点;三、借鉴意义;四、与《捕蛇者说》作比较阅读。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二、研读课文(结合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及疑难词句)。

  学生试译、讨论,教师重点点拨。

  1.本文运用怎样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

  (1)分析第一段: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

师说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名作动、形作名、意动), “其、而、之”等虚词以及判断句、被动句和宾语前置等。

  2、培养学生自渎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文章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说理方法。

  2、理清文章的逻辑层次,以诵读贯穿整个课堂。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

  2、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学习《劝学》之后,已经基本形成了高中文言文学习的框架和思路。《师说》的学习,教师旨在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探究的学习模式。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字词的梳理与课文的背诵。

  2、掌握文章对比论证的说理方法。

  四、教学难点:

  1、品位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2、把握师道的内涵。

  五、教学方法:探究法、诵读法、讲授法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新课导入

  《论语》中有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从师而学应该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唐代大文豪韩愈就以一篇《师说》流传千古。

  2、新课教学

  (1) 作者介绍(可先由学生谈谈对韩愈的了解情况,再多媒体课件展示)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本文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

  (2)古文运动(多媒体课件展示)

  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韩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师说》可看作是提倡古文的庄严宣言。

  (3)写作背景(多媒体课件展示)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做《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4)解题

  指出“师说”不是“说说老师”,“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5)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其余同学帮助正音。教师点拨停顿。(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6)文本研读

  分析第一段:

  明确:本段可采取多种方式,灵活讲解。主要以教师讲解和学生质疑相结合。

  需落实的字词(学生能点出即可,教师适当点拨):学者所以解惑 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庸 道之所存

  重点拓展:判断句、所以(所谓)、所、意动用法

  判断句:

  判断句:

  1、常见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者,……也。/……,……也。 /……者,……。 /……者也。/……,……)

  2、用副词“乃” “即” “非”等帮助表示判断。

  梁父即项燕。/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3、文言中也有“是”“为”作判断动词的,但较为少见。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广陵》)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

  所以/所

  “所以”是常见的凝固结构,主要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方式、手段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等。

  1、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荀子·议兵》)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三国志》)

  3、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出师表》)

  所

  1、处所。

  2、代词。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事物/地方等)”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辞》)

  3、为……所……,表被动。

  术怒攻布,为布所破。(《三国志》)

  4、表大概的数目。

  父去里所,复还。(《史记·留侯世家》

  5、假若,如果。

  余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

  意动用法:

  是指用做谓语的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里所谓的“用做谓语的动词”,专指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和形容词。(“使动用法”即“使宾语干什么”)

  1、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孟子·梁惠王下》)(使动,使……小。 客观)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等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意动,认为……小。主观)

  名词的意动用法:

  A、吾从而师之。(《师说》)

  B、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A、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冯谖客孟尝君》)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理清层次:提出中心论点——师的作用——从师的原因——从师的标准

  集体诵读第一段

  分析第二段:

  明确:本段教师按照层次分别请五位学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然后再请这五位同学串起来翻译。

  需落实的字词(学生能点出即可,教师适当点拨):师道之不传 而耻学于师 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 其皆出于此乎 句读

  句读之不知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其可怪也欤

  重点拓展: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宾语通常是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有时候,为了强调宾语,而把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这就叫“宾语前置”。

  A、疑问句中(谁、何、胡、奚、曷、安、恶、孰)

  (1)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2)大王来何操?(司马迁 《史记·鸿门宴》)

  B、否定句中

  (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2)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C、用“之”“是”等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1)句读之不知(韩愈 《师说》)

  (2)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

  理清层次:师道之不传(分论点)

  古之圣人—今之众人

  于其子—于其身(对比论证)

  巫医乐师百工—士大夫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结果)

  集体诵读第二段

  分析第三段:

  明确:本段由一个学生来翻译,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需落实的字词(学生能点出即可,教师适当点拨):孔子师郯子 术业有专攻

  理清层次:圣人无常师(分论点)

  孔子从师—事例论证

  孔子曰—引用论证

  集体诵读第三段

  分析第四段:

  明确:本段由一个学生来翻译,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需落实的字词(学生能点出即可,教师适当点拨):六艺经传余嘉其能行古道

  理清层次:赠李蟠(写作原因)

  集体诵读全文

  给学生5分钟提问。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疏通了文章的字词,需要大家课后去巩固。韩愈的《师说》是一篇兼具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议论文带表作。无论在论说和语言上都具有其独特的方法,需要我们反复诵读,仔细品味。

  课后作业:

  1、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诵读全文。

  2、整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名作动、形作名、意动), “其、而、之”等虚词以及判断句、被动句和宾语前置等。

  3、思考作者是怎样论述中心的。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检查背诵(先全班背诵,再请三名同学分别背诵一、二和三四自然段)

  二、推进新课

  韩愈的《师说》之所以能流传千古,显然有其独到之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篇文章具有高度的说服力。从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也已经知道,《师说》主要论述的是师道的必要性,批判士大夫不能尊师重道的不良风尚。整篇文章从立论到论证到结论,环环紧扣,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下韩愈是怎样论述“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个中心的。

  (1) 分析第一段

  明确:本段从理论上阐明师道的重要性,从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性,从师的标准几个角度来加以阐明,并以此作为全文的基本论题。

  (2) 分析第二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明确:该段一开始就掀起一道波澜,本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又从反面论证了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性。

  2、本段文字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已,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第二层:针砭时弊,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作者用三层笔墨,一层深一层地揭露和批判当时人们对待师道的错误态度。这三层文字作者抓住内在的本质联系,步步展开,有理论有事实有分析。文章如剥笋,一层接一层越剥越深,越说越透。

  (3) 分析第三段

  明确:这是从正面论证,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用孔子的言和行来进行事例论证。

  (4) 分析第四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明确: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赞扬李蟠倡导从师。“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照应以上论点。点明了写本文的原因。

  (5) 小结论说文的写作方法(本文的借鉴之处)

  说理不仅要从正面说,也要从反面说;说理文总要靠对比;运用整齐和对仗的句式也是必要的。

  (6)韩愈的《师说》锋芒棱角,有破有立,有论有证,篇幅短小而精悍,实为上乘之作。这其中也不能排除其语言上的润色。

  明确:本文语言上的特色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7)文中提到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可由学生讨论)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8)补充阅读

  学记三则①(其一) 《礼记》

  虽有嘉肴②,弗食不知其旨③也;虽有至道④,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⑤。知不足,然后能自反⑥也;知困,然后能自强⑦也。故曰:教学相长⑧也。

  注释:

  ①节选自《礼记·学记》。《礼记》主要记录秦汉以前儒家关于礼(包括典章、制度、仪节等)方面的言论,传说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三传弟子记录,后由西汉戴圣编辑成书。《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关于古代教育的论文。

  ②〔嘉肴〕美味的熟鱼、熟肉之类。嘉,美好。

  ③〔旨〕味美。

  ④〔至道〕最好的道理。

  ⑤〔困〕困惑,理解不清。

  ⑥〔自反〕反回来要求自己。

  ⑦〔自强〕自己不倦地钻研。

  ⑧〔教学相长(zhǎng)〕教和学互相促进。指通过教学,学生得到进步,教师自己也得到提高。长,增长。

  (9)小结全文:

  韩愈的《师说》立论鲜明,中心明确,全文以“学必有师”为中心论点。文章出言破题,抓住中心,高屋建瓴。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阐明中心。思路开阔,思想深刻,富有气势,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作为现代人,我们依然可从中获取新知与感悟。

  板书设计

  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

  |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无长无少

  师道之不传 于其子——于其身其智反不能及道之所存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师之所存

  圣人无常师 孔子言和行

  赠李蟠

  (9)课后作业及补充资料

  (10)教学反思

  《师说》这一篇古文备课良久。在实习指导老师徐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本人也试着从新课程的角度出发,将时间留给学生,努力展开多重对话,有意识地培养高一学生学习浅易文言文的兴趣与习惯。

  本次教学也突出了几个语言知识点,着重引导学生如何积累。在判断句、宾语前置、被动句以及“所以”“所”等点上,教师花费了较多时间。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也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此外针对古文的背诵,教师从结构分析着手,进行了指导。学生对此反应良好。

  当然由于自身初为人师,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有待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与优化。比如如何利用好教材中的注解,从而有效地去处理教学过程中的讲解;如何在与个别学生的交流中顾及到其他学生;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如何使自己的.发音足够的响亮

师说教案 篇3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 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2、 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 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

  1、 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设想:

  1、 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三维目标。

  2、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法、激情诵读法、问题探究法、分析讨论法、点拨启发法、、拓展延伸法。要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文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多媒体展示】

  通过课件出示一些重点字词,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出示内容见教案后附件部分)

  二、情境导入

  教师由视频《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出示课题】

  三、作者简介、解题

  1、作者简介

  【多媒体展示】

  三个关键词:唐宋八大家古文运动韩潮苏海

  【点拨】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① 明人将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

  ②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③ “韩潮苏海”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2、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比“论”要自由一些。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这类文体。

  四、文本内容研习探究

  1、朗诵点拨

  (1)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2)教师简要点拨朗读时的注意事项

  注意读准字音,适当停顿;注意课文第二段的语气重音变化,要读出韩愈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充沛的特点,读准作者蕴含的感情。

  2、共同研习课文内容

  (1)设疑讨论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研习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在研讨的过程中感受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要抒发的情感)

  【多媒体展示问题】

  【问题一】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明确】“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从课文的最后一段可以得出答案,韩愈的这篇《师说》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十七岁小伙子的。

  【问题二】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

  【明确】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

  ① 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② 他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 能行古道

  【教师点拨】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原因,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其它的,为何只选择了李蟠?“学于余”,我们说向韩愈这样一个文坛领袖学习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事,韩愈有必要为他写文章吗?所以说根本的原因是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

  【问题三】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的“古道”指的是古人从师之道,古人从师之道是什么?课文体现在哪里?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三两段,相互讨论完成答案,教师总结明确)

  【明确】古人从师之道――古之学者必有师且无常师

  【点拨分析】

  课文的一、三两段中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可以总结它的核心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同时古代的圣人不仅向老师学习,还“无常师”,向各种人甚至一些远不如他的人请教和学习,自然让我们想到了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且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问题四】古人如此的注重从师学习,那么择师的原则是什么?(原文语言回答)

  【明确】择师的原则:

  ①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点拨分析】

  韩愈阐述古人从师之道,其真正的意图是引出对择师原则和标准的阐述,作者认为择师的原则是不分高低贵贱,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老师,同时,作者打破传统观念,认为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强,学生也不一定比老师差,只要他有我比不上的地方,他就是做我的老师,详细地展现了择师的原则。

  【延伸小结】

  以上是古人的从师之道,也是韩愈对于从师的观点,许许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于这种古道,才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相信这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启发的。

  【问题五】前面说过,韩愈为李蟠写文章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不拘于时,即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所拘束。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二段,讨论明确)

  【明确】

  ①社会风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耻学于师

  ②作者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从三个方面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总结表格如下:

  对象 从师的态度 结果 观点

  1 “今众人” “耻学于师” “愚益愚”

  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古圣人” “从师而问” “圣益圣”

  2 于其子 择师而教之 小学

  于其身 耻师 大遗

  3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群聚而笑之

  【点拨分析】

  作者在课文的第二段给我们展示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并通过三组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此段中韩愈用了大量强烈语气的句子,来表明了自己的对“耻学于师”这一社会风气的不满和痛心,如:“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等,朗读时注意语气。

  (2)引导学生体味收获,教师小结课文内容

  全文通过对师的讨论,表达了作者对古人从师之道的赞扬,对“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的无情批判。我们深切体会到作者那因“师道不传”而痛心疾首的情感的同时,也为这位伟大文豪非凡的斗争勇气和正直的品行所倾倒。

  五、思绪拓展

  【问题设计】虽然文章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可是读到这里我们还会只是这样看吗?他还是写给谁看的呢?

  【点拨】这个问题可以从韩愈《师说》一文当时的现实意义及长远影响来谈,学生可以展开思维,拓展想象空间。

  【明确】可以说,韩愈的文章还送给以下的两种人:

  ① 写给当时那些不愿学习的士大夫阶层看的。提醒他们改掉这种坏习惯,否则后果会很严重。再读文章最后一段文字,我想我们就不难理解韩愈写这篇文章的感情了,那种社会风气造成的忧心如焚是远远超过李蟠个人勤学好问带给自己的喜悦的。(再读课文最后一段)

  ② 120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比比皆是:家长袒护孩子,辱骂老师;学生课堂和老师顶嘴甚至围攻老师;学生在路上碰见老师却形同陌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的呢?

  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使这篇文章历久弥新,成为经典。同学们,反思自己吧,让中华民族的美德在我们身上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六、作业布置

  1、 背诵全文

  2、 试说说作者的观点在当时有哪些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什么借鉴作用。

  【附录】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的意思

  古之学者必有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无贵无贱()

  今之众人()师道之不传也矣()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则耻师焉()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士大夫之族()吾从而师之()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作《师说》以贻之()

  ●解释下列多义词的义项

  (1)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③或师焉,或不焉()

  ②吾师道也()④吾从而师之()

  ⑤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⑥十年春,齐师伐我()

  (2)之:①择师而教之()③古之学者()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⑤句读之不知()⑥蚓无爪牙之利()

  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其: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于: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③不拘于时,学于余()()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师说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韩愈阐明全新师道观念的斗争精神和“尊师重教”的观点;

  2、学习借鉴本文事理结合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议论文写作方法;

  3、积累掌握“传”“师”“道”“受”“固”“从”“也”“则”“于” “乎”“所以”等词的用法;

  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介绍背景材料,疏通文字障碍,正确理解课文。

  2、归纳“所以、师、于、则、传、从、也、夫”等词的义项。

  3、培养学生的背诵激情。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作业(背诵《师说》)

  三、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祖籍河北昌黎),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又称“韩吏部”(晚年担任吏部侍郎)又称“韩文公”(谥号“文”)。

  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3、写作背景:

  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一文中足可看出:“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饮不暇熟,有挈挈而动,如是这数矣。”

  4、文体:“说”,议论文的一种,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如初中《马说》、《捕蛇者说》。

  5、学生通读课文,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注意以下部分字的读音。

  句读 谀 经传 郯 苌弘 蟠 贻 巫

  ②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③全文中的四个段落,各从那些方面来阐述观点?

  第一段:正面阐述从师的重要性。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

  第三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四段:说明写作的缘起。

  6、小结全文。

  四、作业:

  1、背诵第一段。

  2、思考(或略作书面整理有关文言实词、虚词和文章结构)。

  第二课时

  一、检查上堂作业:

  1、背诵第一段。

  2、结合练习一导入新课。

  二、内容结构:

  第一段:正面阐述 ①老师的职责

  ②为什么从师

  ③ 以什么人为师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古之圣人――从师 圣益圣

  今之众人――不从师 愚益愚

  爱其子――择师 惑矣,未明也

  于其身――耻师

  巫医乐师百公之人――不耻相师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士大夫之族――耻相师 其可怪也欤?

  第三段:以圣人孔子从师的例子,再论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段;本文的写作缘由。

  论证方法:

  ⑴对比论证(1、2段)(让学生找出来,讨论确定)

  ⑵例证法:(3段)孔子师郯子……

  ⑶引证法:(3段)“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附:第二段论证方法简表

  第二段分论点 士大夫之族耻师之风是错误的

  论 据(三个对比) 对 比 作者议论抒情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论 据(1)(纵 比)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其皆出于此乎

  论 据(2)(自相矛盾)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与其身也,则耻师焉 惑矣,吾未见其明也

  论 据(3)(横 比) 巫医乐师百工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位卑,官盛 呜呼,师道之不复……其可怪也欤

  分论点与总论点关系 批判中阐明总论点

  三、重点词

  1、实词

  ①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有很高学问的人

  ②受――授 ③知――智

  ④众人: 古义:一般的人

  今义:大多数人

  ⑤下:低下。

  ⑥惑: A、疑难问题。 B、糊涂

  ⑦不齿:看不起。

  不足挂齿:指事情小,不值得挂在嘴上。

  ⑧嘉许:赞许。 ⑨贻:赠送。 ⑩攻:研究。

  ⑨道: 道理。 传道受业解惑也。

  风尚。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⑩师 以……师:我从而师之

  学习:不耻相师

  从师:则耻师焉

  老师:弟子不必不如师

  四、作业

  1、翻译课文

  2、背诵第二段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作业:

  1、背诵第二段(方式:2人上黑板默写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句读之不知……段尾)

  2、默写填空并翻译:每人一句,默写出原文并翻译:

  ①作者阐述老师职责的是:

  ②韩愈认为从师的原则的是:

  ③作者对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对从师的态度后发表了什么感慨?

  三、词句

  1、活用:

  ① 吾从而师之:名――意动。

  ② 吾师道也:名――动。

  ③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形――名。

  ④ 耻学于师:形――意动。

  ⑤ 圣益圣,愚益愚:形――名。

  ⑥ 小学而大遗:形――名。

  ⑦ 不耻相师:形――意动。

  ⑧ 孔子师郯子:名――意动。

  2、虚词:

  ① 之: 古之学者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道之所存

  句读之不知

  人非生而知之

  ② 其: 其为惑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与其身也

  其皆出于此乎

  ③ 乎: 在 生乎吾后……

  比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④ 所以: 用来…… 例:

  ……原因 例:

  ⑤ 乃:竟。 例句:

  ⑥ 无:无论。例句:

  3、 句式: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

  ②不拘于时 (被动句)

  ③学于余 (状语后置句)

  四、相关文学常识:

  六艺:经书:《诗》《书》《礼》《易》《乐》《春秋》。

  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五、作业

  1、基础训练有关题目。

  2、背诵第三段。

师说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2.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自渎、分析、思考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重点、难点分析

  1.有关疑难词句的解释。

  2.“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3.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课时设计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二)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

师说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语文教案-师说 教学设计示例(二)。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

  1.第1段

  (1)补充注释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古今异义,今指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指求学的人。

  ②生乎吾前。

  乎,在。

  ③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师,动词的意动用法,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师说 教学设计示例(二)》。

  ④吾师道也。

  师,从师学习。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 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 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 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 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 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 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 (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 (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课文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结论:“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

【师说教案集锦六篇】相关文章:

1.师说教案模板集锦9篇

2.语文师说教案

3.实用的师说优秀教案4篇

4.高一师说教案

5.《师说》教学设计

6.《师说》教学反思

7.师说教学设计

8.莫泊桑拜师说课稿

9.师说教学设计 15篇

上一篇:爱莲说教案 下一篇:安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