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囚绿记》教案

《囚绿记》教案

时间:2023-03-01 08:37:51 教案 我要投稿

《囚绿记》教案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囚绿记》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囚绿记》教案6篇

《囚绿记》教案1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通过圈点关键词句概括行文脉络。

  2。能揣摩抒写绿的形象的句子,探究绿的内涵。

  3。能通过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说出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理解绿的内涵和写作意图。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作家巴金曾这样评价他,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这是多高的评价!这位作家是谁呢?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陆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拜读他的这篇代表作,去触摸他那高尚的灵魂。

  二、读“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阅读文题,质疑猜读:初读文题,你会生发哪些问题?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绿”具体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要囚“绿”?绿是怎样被囚的?囚绿的结果怎样?帮助学生删减意义不大的问题,让学生明确问题也有主次之分)

  2。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阅读过程中注意圈点生字词):作者叙述了一件怎样的事情?请用一句话作简要概括。

  (作者叙述自己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

  3。再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在横线上填字分别概括事情的过程。方法:快速阅读,划出关键词句,用规定符号圈点勾画填写。

  绿——绿——囚绿——绿——绿

  (遇绿→赏绿→囚绿→释绿→怀绿)

  学生思考交流,所填字只要符合文意即可。

  三、读“绿”——品读悟情,感受绿的形象

  (一)初步感受绿的形象(囚绿前)

  1。通过对文章内容由概括到具体的了解,可以看出作者对绿有着怎样的情感态度?

  (喜爱之情)

  2。朗读悟情:哪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找出来,读一读,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学生自由朗读,圈点批注。)

  3。作者为何对绿情有独钟?请你从文中找出表明原因的语句。

  明确:①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并不感到孤独,……(择绿的原因)

  ②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囚住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囚绿的原因)(齐声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4。创设情境,与绿对话:选用文中语句,以“我欣赏你,因为你是”的句式说话,表达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体会绿的形象。

  5。归纳总结绿的内涵:在这一阶段,作者心目中“绿”是的象征。

  (生命、希望、慰安、快乐)

  (二)深入感受绿的形象(囚绿后)

  1。“囚绿”后,作者对绿的认识又是怎样的?找出文段中描写囚绿后绿的形象的语句(用自己习惯的符号圈点批注)。思考:被囚的绿藤又是怎样的?其中你最有感触的是哪一处?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①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面长得更快。

  ②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③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④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2。深入探究绿的内涵:你对绿的形象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引导学生围绕最有感触处来感受绿的新形象。

  (总着朝窗外的方向)(可见绿具有“坚贞、执着、顽强不屈、向往自由、光明”的可贵精神。)

  3。总结归纳:在囚绿的日子里,绿藤所表现出的内在美震撼了作者。

  学生总批,教师总结:绿是自然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它是希望,是执著的使者。在作者的笔下,我们由浅入深,感受到了绿的自然之美、绿的执著之美,对绿的形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四、读“情”——品析悟旨,探究写作意图

  1。对“囚绿”的行为,作者自称为“自私”,是一种“魔念”。有人认为不可理喻,有人认为可以理解,对此你又是如何理解的?(引导学生辩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2。朗读文章最后一段,引发思考: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表达一种怀念之情吗?方法:结合文中反映时代背景的有关信息,和作者简介资料等理解写作意图。

  自由讨论,达成共识,明确:除了怀念之外,作者在写此文章时,还有一种懊悔、自责,更有一种祈祝之情。作者希望有一天能重见常春藤,其实是在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至此,“绿”不仅仅是指那棵普通的“常春藤”了,它是“向往光明、自由、坚强不屈的广大人民”的象征,作者由绿及人,以此表达自己的心声。

  3。对本文主题的理解有几种不完全一致的说法,通过对文章的解读,谈谈你的看法。

  讨论明确:三种理解既有同又有异。第一种的主题似乎包容太多了,第二种没有从特定的`写作背景去理解,第三种理解比较到位。

  五、读“人”——深情对话,抒写自我心声

  同学们,陆蠡,一个富有强烈爱憎的斗士,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时刻,借绿色呼喊出人民的心声,我们接触到了他那颗渴望光明、自由、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灵魂”。他确实有一颗——“黄金的心”。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呢?

  六、布置作业

  请你模仿绿藤的口吻,以“朋友,我想对你说……”的句式对作者写一段话,表达绿藤对作者囚绿的理解之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作者与绿藤的故事片段。

  2。能比较熟练地运用符号给文章作批注。

  3。能从多角度对文章进行美点赏析。

  4。能通过比较阅读体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妙处。

  教学重点、难点:

  多角度赏析课文;从比较阅读中体会不同作家不同的“绿情”。

  教学过程:

  一、讲述故事:“我”与绿藤

  1。情境导入:悲欢离合往往是人与人之间的故事,草木非人,但它们却永恒地在演绎着生命的故事。作者和绿藤间有着怎样动人的镜头呢?请选择一个镜头,用生动的语言(不看书本)向大家讲述一下作者与绿藤的故事。

  组织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回忆课文,以第一人称再现作者与绿藤相处的情景。

  邀请两三位学生上台讲述。师生共同评价。

  二、美点追踪:探寻文章之美

  (一)陆蠡在《囚绿记》序里说:“我用文字的彩衣给它穿扮起来,犹如人们用美丽的衣服装扮一个灵魂。”也有人评价:“读他的作品,不仅感受到作家爱国主义感情在流动奔涌,而且在诗情画意和清词丽句中得到美的享受。”请你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一个角度进行美点赏析。

  (用规定或习惯符号,在阅读过程中随时圈点勾画作好批注。)

  1。语言表达角度:

  ①文字美:从清词丽句探寻语言之美。如:攀、固执、舒开等

  ②句子美:从矛盾心理的语句感受语言的含蓄之美。(结合课文练习三)

  2。思想内容角度:

  ①结合背景探究“绿”的多重象征含义。

  提示:“绿”的一般象征含义:生命、希望、慰安、快乐

  “绿”的深层象征含义:对自由光明的追求。

  “绿”的最高象征含义:中华民族在日寇的铁蹄下不屈的精神

  ②从“囚”字看文章的取题之妙。

  3。情感态度:

  ①从对绿的称呼变化看作者对绿的情感之美。

  ②从直接抒情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绿的情感之美。(结合课文练习二)

  4。写作手法:

  ①从托物抒情看本文的写法之美

  ②从修辞角度看本文的写法之美

  …………

  教师巡视,学生圈点批注,交流评价。

  (二)。请你仿照《绿》这篇文章文后的“总评”,给本文写一段总批。

  三、关注生活:寻觅“身边之绿”

  同学们,绿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绿,而是缺少发现。课外,请大家去寻找一份让你感动的绿色,小到一片树叶,大到一片树林,用你的笔将它收藏起来(尝试多角度观察、多角度描写),可以是一首小诗,也可以是一篇文章,让我们时时享受绿色之美。

  四、推荐阅读

  《西湖漫笔》(宗璞);《五龙潭的绿》。

《囚绿记》教案2

  学习目标:

  1、能通过圈点关键词句概括行文脉络。

  2、能揣摩抒写绿的形象的句子,探究绿的内涵。

  3、能通过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说出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理解绿的内涵和写作意图。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作家巴金曾这样评价他,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这是多高的评价!这位作家是谁呢?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陆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拜读他的这篇代表作,去触摸他那高尚的灵魂。

  二、读“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阅读文题,质疑猜读:初读文题,你会生发哪些问题?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2、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作者叙述了一件怎样的事情?请用一句话作简要概括。

  3、再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在横线上填字分别概括事情的过程。方法:快速阅读,划出关键词句,用规定符号圈点勾画填写。

  绿——绿——囚绿——绿——绿

  学生思考交流,所填字只要符合文意即可。

  三、读“绿”——品读悟情,感受绿的形象

  (一)初步感受绿的形象(囚绿前)

  1、通过对文章内容由概括到具体的了解,可以看出作者对绿有着怎样的情感态度?

  (喜爱之情)

  2、朗读悟情:哪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找出来,读一读,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学生自由朗读,圈点批注。)

  3、作者为何对绿情有独钟?请你从文中找出表明原因的语句。

  明确:①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并不感到孤独。

  ②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囚住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囚绿的原因)

  (齐声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4、创设情境,与绿对话:选用文中语句,以“我欣赏你,因为你是”的句式说话,表达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体会绿的形象。

  5、归纳总结绿的内涵:在这一阶段,作者心目中“绿”是的象征。

  (生命、希望、慰安、快乐)

  (二)深入感受绿的形象

  1、“囚绿”后,作者对绿的认识又是怎样的?找出文段中描写囚绿后绿的形象的语句(用自己习惯的符号圈点批注)。思考:被囚的绿藤又是怎样的?其中你最有感触的是哪一处?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①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面长得更快。

  ②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③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④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2、深入探究绿的内涵:你对绿的形象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引导学生围绕最有感触处来感受绿的新形象。

  3、总结归纳:在囚绿的日子里,绿藤所表现出的内在美震撼了作者。

  学生总批,教师总结:绿是自然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它是希望,是执著的使者。在作者的笔下,我们由浅入深,感受到了绿的自然之美、绿的执著之美,对绿的形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四、读“情”——品析悟旨,探究写作意图,

  1、对“囚绿”的行为,作者自称为“自私”,是一种“魔念”。有人认为不可理喻,有人认为可以理解,对此你又是如何理解的?(引导学生辩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方面:作者把绿藤当作他的惟一的“朋友”,囚绿也是爱绿,是爱绿的一种极端的行为,表达了作者那份对绿的渴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最后,作者被绿那顽强的抗争性格,永向光明的执著精神所感染,不是又释放了它吗?择绿赏绿也好,放绿怀绿也罢,支撑这些行为的巨大的情感动力是作者对绿深沉不变的爱。

  另一方面:这是一种自私之举,是对绿的施暴之举,是对生命的一种遏制、一种摧残。

  如果真的喜欢这个事物,那就不能囚禁它,给它自由,让他在自然中求生存……

  2、朗读文章最后一段,引发思考: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表达一种怀念之情吗?方法:结合文中反映时代背景的有关信息,和作者简介资料等理解写作意图。

  教师出示陆蠡资料和写作背景。

  ①陆蠡其人:

  陆蠡,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抗日烈士,原名陆考原,幼时有神童之称。著有三本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陆蠡貌不轩昂,语不惊人,服装俭朴,不善交际;心地坦白,对朋友至诚至义;“不愿说好听的话,不肯做虚夸的事”,“喜欢埋头做事,不求人知”。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上海沦陷后,他留沪主持该社工作。1942年4月13日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日,受尽酷刑,英勇不屈,被日寇秘密杀害,年仅34岁。

  ②陆蠡其时其文

  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时值日寇入侵,华北人民陷于水深火热。本文写于1938年,即抗日战争爆发一年后,当时作者留居在已成“孤岛”的上海,被迫与广大文化战士隔离了开来。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国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烦,不能不生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于是他回顾了一年前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声。沉默、内向的性格,使他的行文含而不露,抒情深沉委婉。

  自由讨论,达成共识,明确:除了怀念之外,作者在写此文章时,还有一种懊悔、自责,更有一种祈祝之情。作者希望有一天能重见常春藤,其实是在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至此,“绿”不仅仅是指那棵普通的“常春藤”了,它是“向往光明、自由、坚强不屈的广大人民”的象征,作者由绿及人,以此表达自己的心声。

  3、对本文主题的理解有几种不完全一致的说法,通过对文章的解读,谈谈你的看法。

  ①以常春藤来象征作家以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权、追求光明的形象,从而表达自己渴求民族解放的执着的爱国主义情怀。

  ②因为爱一样东西至于极点,便想把它牢牢占据,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是人类的共性,可爱而愚蠢。对于那些有生命的东西来说,让它生活在最适合的环境,即是一种真爱、最爱,这也许就是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吧。

  ③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

  讨论明确:三种理解既有同又有异。第一种的主题似乎包容太多了,第二种没有从特定的写作背景去理解,第三种理解比较到位。

  五、读“人”——深情对话,抒写自我心声

  同学们,陆蠡,一个富有强烈爱憎的斗士,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时刻,借绿色呼喊出人民的心声,我们接触到了他那颗渴望光明、自由、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灵魂”。他确实有一颗——“黄金的心”。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呢?

  六、布置作业

  请你模仿绿藤的口吻,以“朋友,我想对你说……”的句式对作者写一段话,表达绿藤对作者囚绿的理解之情。

  六、课外延伸(见读本)

  阅读《陆蠡故居》,作适当的批注。

  陆蠡故居

  刘长春

  我在天台县县长任上的时候,曾经瞻仰过陆蠡的故居。

  那一天我到平桥镇检查工作,时间很充裕,便想起这儿曾是陆蠡的血地,他奇特的人生秉赋应该是来自周围的这片山水——这是我读黑格尔《历史地理》的一个启示。于是,我和陪同的一位朋友直奔岩下村而去。

  说陆蠡奇特,有一点儿根据。十岁时,他被人目为“神童”;上大学时读的是机械工程专业,身后却留下了“绝代散文家”的美名;同时,翻译了法国诗人兼小说家拉玛尔丁的.长篇小说《葛莱齐拉》与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罗亭》和《烟》等名著。第一次读他的《竹刀》,那位无名的年轻人为了山民的利益将竹刀深插进奸商的肚子里,在公堂上又将竹刀同样插入自己手臂的勇敢与坦然,就曾经让我十分惊异。扳指计算着陆蠡的年龄,感受的却是一个青年的强烈爱憎与勇于承担的刚烈。那时我就觉得如此写实的人生场景只能来自于生活,而无须什么深奥的技巧。一篇激动人心的散文,究竟需要多少技巧?我说不明白,然而我知道它来源于作家的那一颗心灵。陆蠡曾说:“世界上,应有更高贵的东西。”高贵的是心灵的性质。难怪李健吾先生作出这样的评价:“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玉般的心灵。”

  今天我终于走近了陆蠡,走进了这位作家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的空间。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让人觉得那样地亲切、熟稔而又充满神秘。

  这座始建于民国初期的三合院,属于典型的江南民居的建筑构架。推开大门,没有听到读书声,也没有听到孩子奔跑上气不接下气的喘息声与铜铃一样的笑声,昔日的喧闹在时间的河床里沉寂了,就像流水淹没了礁石。我忽而想起,陆蠡离开家门都已经数十年了,这里曾经有过的悲欢离合,如秋风掠过树梢的一阵叹息消失得无影无踪。走过杂草丛生瓦砾满地的天井,我忽然发现一株生长于石缝中的藤萝,它舒展开折叠的绿叶,有如倾泻的一道绿色瀑布,从东侧屋外的墙头飞流直下。我记得陆蠡是喜欢而且留恋于绿色的,他曾经写下的《囚缘记》,也就是为了在孤独中留住那片绿色和它对语,于是孤独随之消失在绿色生命的伸展里。由是,我也就了解了他的希望与快乐。一个内向与深沉的人,整日耽于思索,是不希望有更多的人惊扰他的。轻轻的,我把脚步放轻,然后走进厅堂、登上楼阁,一眼又瞥见窗外挺立的山岗与终年不断的溪流。当年,陆蠡就经常站在这里,眺望这山这水,相对无言,除了陶醉,还有在宁静中自由放飞的憧憬。在杭州读书,在厦门教书,在上海编书、写作,多年在外漂泊。他总是“如怀恋母亲似的惦记起故乡的山水”,在它面前“总是可以照见我自己。”——因为故乡的山水是进入他的灵魂与血液的东西。

  我在这空落与破败的院子里徘徊,墙外绿黄斑驳的枫树在风中摇曳,夕阳的余晖映着一角青苔暗长的高墙,又把它的影子投射于庭前。我不知道,七八十年来,也是在这条长长的围廊上,曾经走过谁?曾经有谁邂逅?曾经有什么样的抚今追昔?我进来时,大门早已紧闭,不,是虚掩着,人去院空。一切都留在了昨天,而昨天已经古老。走出陆蠡故居,我对身边的朋友说: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陆蠡?

  陆蠡是1919年初秋走出故居的,从此他就永远没有回来。

  有家不归的人,一定有他自己的追求。

  ……是1941年的夏天,丧偶五年多后的陆蠡在上海“孤岛”再婚。婚宴上,人们第一次看见他穿了新袍子,手里提着酒壶不怎么娴熟地为宾客斟酒。他本来是不喝酒的,可是他却丢下一句使人一想起来便不禁要流泪的话:“等抗战胜利了,我们要买大缸大缸的酒,排在门口,任过路的人随便痛饮!”八年抗战,终于如他瞻望的那样迎来了胜利,可是陆蠡却在他婚后的两个月后突然地失踪了。

  陆蠡的朋友巴金、黄源、柯灵、许杰等四处打听他的下落,登了广告寻人。听说他进了南京的监狱,天气冷了,怕他受冻,朋友又把棉袍子寄去,结果退了回来,退件的理由是:查无此人。

  有家不归的人,他到哪里去了?后来,我们才知道,他负责的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遭受了日本宪兵的大搜查并被抓去了两名员工,为了讨回一个“公道”,他竟上门说理去了,一去从此不返。他的朋友吴朗西说过这样一句话:“他的个性是死硬的,在任何强权的前面是不会低头的。”陆蠡的死,想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忽而,我又想起《竹刀》里的那个无名的年轻人,因为官府不相信竹刀能刺人,“他拿了这竹刀捏在右手里,伸出左臂,用力向臂上刺去。入肉有两寸深了,差一点不曾透过对面。复抽出这竹刀,掷在地上,鄙夷地望着臂上涔涔的血,说:‘便是这样’。”——表里如一,简白传神,一个反抗压迫者的形象,铁骨铮铮地站到我的眼前。

  陆蠡之文,一如陆蠡之人;陆蠡之人,亦如陆蠡之文。

  从陆蠡的故居走出,往事如水沿着记忆的裂缝流动起来……一抬头,眼前又见一条蜿蜒的清流,一条清澈的非常非常纯粹可以照见人面与眉目的流水,那是始丰溪——天台的母亲河。它从大山发源,曲曲折折,奔奔波波,流到了陆蠡故居的门前,然后又在这屹立了亿万年的岩岗峭壁下,绕了一个小湾,挟带着风声与豪笑,直奔东海而去……

  一晃八年,我没有再见陆蠡故居。难忘它,写信给天台的朋友让他给我拍张照片,以慰思念。照片里的陆蠡故居更加颓败了。它让我长留一个遗憾:我在县长任上时应该拨点款整修一下,派个人管理它,现在却难以办到了。在时间的风吹雨打下,在满地落叶无人扫的时候,陆蠡烈士的故居还能坚持多久?

  陆蠡的散文《囚绿记》,写作者在上海“孤岛”时期,怀念在北京的生活:窗外的两枝碧绿的长青藤被自己牵进迎窗的案头,然而这“囚进”屋里的绿藤,尖端仍朝着窗外的阳光,颜色却一天天变得萎黄,枝条也细瘦起来。直至抗战爆发,作者被迫南归,才将这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释放,并真诚祝福它繁茂苍绿。这篇散文写的是“囚绿”的故事,实际上是含不尽之意自在言外,他赞美“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歌颂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也是作者期望沦陷的祖国山河,早日摆脱日寇黑暗统治,重获光明自由的内心意诉之于外象。他的这种内心意诉没有赤裸裸的直说,而是采用“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借两枝绿藤的想象描写,而启人联想,让人寻味。正如黑格尔所说:“在具体的感性想象中显现普遍性的真实。”散文能写到这份上,也就有了深沉的意境。所以意境常用曲笔,用象征和暗示的手法,给人留下思维空白,把人引向一个高尚的精神境界。

  [教学后记]

  散文的阅读鉴赏,是学生感到有难度的,尤其是平常课余阅读文学作品较少的同学,更感到困难。

  经过一番思量,决定巩固强化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从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引导学生学会读散文。

  这是一篇用象征手法写的散文,读懂它的难度更高些,由于抓准了关键,在一个个教学思考题的引导下,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认识逐步深化,最后水到渠成,明确了本文的象征意义。学生也学会了该怎么读这类散文。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自然、流畅,且有深度,这得益于对作品特色和学生认知特点的准确把握和充分尊重。

  从充分加强学生主体地位角度看,教师语言多了一些,如能多引导学生小结,那么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将更有利。

《囚绿记》教案3

  教学目标:

  1、从解读题目入手,理清作者的感情线索。

  2、概括作者笔下绿的特点,理解绿的象征意义。

  3、多元解读文章主题,感受优秀作品恒久的生命力 。

  教学重难点:

  理解绿的象征意义,感受优秀作品恒久的生命力 。

  教学方法:

  诵读感知、读写品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顾城有诗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今天就让我们带着一双慧眼,一起去寻找那片绿,共同走进陆蠡的《囚绿记》。

  二、检查预习,积累字词

  请大家在文章中找出下列字词,并注音:

  陆蠡( lǐ )涸辙( zhé )淅沥( xī )猗郁( yī )移徙( xǐ )婆娑 ( suō )瞥见( piē )蕈菌(xùn)揠苗助长( yà )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题目为《囚绿记》,“绿”是指什么?“囚绿”是怎么回事?作者为什么“囚绿”?

  明确: “绿”指常春藤。

  “囚绿”是作者把常春藤的两条柔枝从窗子的破洞中牵进房间,让它垂在自己的书桌上,以便时时欣赏。

  “囚绿”是因为喜爱。

  2.课文哪几段是直接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请用与“囚绿”形式相同的短语概括。

  (赏绿)——囚绿——(释绿)——(念绿)

  四、细读课文,品味情感

  1. 找出文中对绿的前后不同的称呼,看看不同的称呼反映出作者对绿的情感前后有什么不同的变化。尽量使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提示:运用圈点批注符号)

  赏绿绿影喜悦满足欢喜留恋

  囚绿绿色喜悦不快可怜恼怒

  释绿绿囚珍重祝福

  念绿绿友怀念

  2.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常春藤的句子,并标上序号,品味作者笔下绿的特点。

  (1)囚禁前,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位绿友的精神风貌的?概括出这位绿友怎样的特点?(生命力旺盛蓬勃无拘无束)

  (2)囚禁后,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这位绿友的精神风貌的?此时的它又有什么特点?

  (柔弱而蓬勃向阳固执)

  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中,常春藤这位“绿友”活泼可爱,充满朝气;而囚禁后成了“病孩子”,但即使这样,它仍然十分固执,永不屈服。如此强烈的反差,如此鲜明的对比,作者仅仅是为了写“常春藤”吗?

  五、感知作者,深化主题

  1、知人论世

  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1931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后与友人创办泉州语文学社。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1938年创办科学、文化综合性杂志《少年读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联系作者简介,试从文中找出有关本文写作时代背景的句子。

  明确:13段

  2、齐读13段: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了。我们一起看看最后作者写了什么内容。这一段中最触动你的是哪一句话?

  (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我们回看课题,“囚绿”在这里发生变化了。

  变成了——“囚人”

  什么人?(中国人。)

  中国人有没有被屈服呢?(没有)

  请看这“绿”和“中国人”之间,作者是如何将二者联系起来的?

  (运用象征手法,绿其实象征了不屈服于黑暗,渴望自由、阳光的中国人。)

  蓬勃 ————希望、生命

  绿象征(托物言志)向阳 ————自由、光明

  固执 ————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

  (物)(志)

  小结:

  陆蠡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他不仅抒发了自己对绿的热爱,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精神,寄托了作家对民族未来的美好祝愿。 这种写作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托物言志。

  3、归纳主题:

  文章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抒发了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颂扬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表达了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之情。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

  六、再读课文,发散思维

  本文给你什么深刻的人生启示?

  (提示:从常春藤的身上和作者对绿的态度和方式上去思考。)

  1、困境中要坚强,冲破阻力才能成功。

  2、爱不一定要占有,真爱就应学会放手。

  3、世间的一切生命其实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尊重生命。

  八、布置作业,课后练笔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在寂寞中,常春藤不离不弃地陪伴着作者,这绿色的常春藤在作者的眼中已不是一株植物,而是一个老友,也许作者常常会与这位老友交谈。在“赏绿、囚绿、释绿、念绿”这几个部分中任选一部分,设计一组作者与常春藤的对话。

  要求:对话要符合作者在每个时段的心情。

  能体现绿的象征意义。

  语言要求生动形象。

  附板书设计:

  蓬勃 ————希望、生命

  绿象征(托物言志)向阳 ————自由、光明

  固执 ————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

  (物)(志)

《囚绿记》教案4

  【指导思想】

  《囚绿记》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必修模块2)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自读课文。本单元以中外散文名篇为主要内容,单元设置的意图是通过阅读这一类散文,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绘的美景,比如本文就是一小串能够激发人对自由、生命向往的“绿”,由此进入一种审美境界,逐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把“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作为语文教学阅读和鉴赏的总要求。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单元要求及课文特点,我确立了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作者感情的变化。

  ⑵学习象征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分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对“绿”的认识、感受和理解。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讨论总结时,可由文中的某些语句联系到本文的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对“绿”的认识,明白本文的主题。

  (2)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囚绿”后感情的变化,并且对于作者对绿的“爱”进行探讨,提出爱的正确方式。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囚绿”后情感发生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矛盾复杂的心态,理解爱的真谛,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上老师的适时引导和启发,学生完成一篇以此为话题的小作文,这一目标在课外能够实现。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篇文章语言自然朴素,音韵和谐,情感真挚而且长于变化,必须通过朗读来体会它的魅力,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因此,如何“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感情的变化”就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解决这一问题,我要求学生运用“复述

  法”和“圈点法”,复述作者“囚绿”的过程,圈点出表达作者爱绿的语句,再由老师总结。

  文章用笔细致入微,全文围绕“爱绿”展开,所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绿’的认识、感受,以及结合写作背景理解‘绿’的象征意义”既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解决这一问题我运用讨论点拨法,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加以点拨和总结,提出文章的主题。

  【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对抒情散文并不陌生,他们在初中即有涉猎,学习中能够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音乐美,了解抒情散文的抒情特点及其艺术表现手法。就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说,在学习第一模块古代散文和现代诗的时候,我就要求他们采用“问题探究”的学习方式解读文本,因此,对现代散文更易通过品味语言,赏析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同时,有关“绿”的散文他们在平时的课外拓展阅读中也读过不少,例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朱自清的《绿》等等,这些知识储备为感受这篇散文的思想感情和文化气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学生的鉴赏还停留在零散的层面,对于散文中的象征手法还比较陌生,需要老师进行一些必要的点拨和引导,而且文章中的“绿”的象征意义也是一个难点,必要时需要老师一定的介入和点拨。

  【教学方法】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这里我要求学生各自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将学生带入一种“爱绿”的情境之中,能够更深刻的了解作者对“绿”的`爱。

  2、讨论点拨法。讨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对于作者对绿的这种“爱”,学生畅谈看法,讨论“绿”的象征意义,老师在总结时结合相关背景点出文章的主题。讨论不仅能拉近学生与作者的心理距离,也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的点拨则在关键处点燃思维火花,给他们一些必要的提示,拓展学生思路,画龙点睛。

  3、启发体验法。阅读是从感受和体验开始的,但学生的阅历有限,体验比较浅,所以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老师一定的启发。

  【教学过程】

  我将本课设计为一课时,在这一课中我首先以朗读带动课文的理解,理清思路,抓住作者在“囚绿”后对“绿”的情感变化这条主线,层层深入,主要用讨论点拨法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文中作者“爱绿”的原因,引出文章的主题。再由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感受体验法

  联系他们自己以及身边人的相似的经历或者体验,谈一下他们对于这种“爱”的感悟。下面我就本文的这一课时谈谈教学的流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首先以《故都的秋》中对北平秋日美景的回顾导入本课,因为学生刚刚学完《故都的秋》这篇文章,学生还沉浸在北国清净、悲凉的秋色之中,所以以《故都的秋》导入对本课北平夏日之“绿”的学习,会让学生觉得顺其自然,学生的审美感受也比较容易调动,这也完全符合本单元的学习要求“体会作品所描绘的美景,由此进入一种审美境界”。

  导语设计:同学们,我们刚刚欣赏了北国的秋色,在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之后,大家一定意犹未尽,对于北方的风光,还恋恋不舍,尤其对于北京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还有很多期待。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篇同样是描绘北平景色的文章──《囚绿记》,体会一下作者深沉的“爱绿”之情。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朗读。

  教师范读时的语气、语调、表情、体态都能作为一种“情感”的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他们看得见、听得着,能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间接体验文章蕴涵的深刻的人生感悟,而学生的朗读作为一种个体性活动是对文本再创造的过程。

  2、理清思路:

  注意把握以下两个问题。

  (1)请学生复述“囚绿”的经过。

  (2)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注意圈点出表现作者对“绿”挚爱的语句。

  学生初读课文,一般只能对全文有大概的印象,而通过以上两个思考题,就能引导他们有目的地听读,集中注意力去梳理文章的内容。对于以上两个问题,学生在读完课文之后首先自己发表看法,同学之间互相补充。而学生的归纳不免零散,需要教师的整理和提炼,并作为板书,让学生清晰直观地了解行文的脉络,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感知。

  三、析读、教读

  如果由教师一个人教授,学生密密麻麻地做笔记,这就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与新课标提倡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是背道而驰的。但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也不可能用正确的方法有效地阅读。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我主要运用讨论点拨法。

  在“理清思路”这一环节,学生通过两个问题的解决,对全文的脉络已经熟悉了。为实

  现“学生把握对‘绿’的认识、感受和理解”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两个问题安排学生讨论:

  1、囚绿后,“绿”有哪些变化,作者的情感又有怎样的变化?

  2、作者为什么对“绿”如此挚爱?

  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在课文中很容易找到答案。而对于第二个问题,老师可以自己先做一个示范:

  作者在文中不吝笔墨地赞美了“绿”,比如说: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看到这里我就联想到欧亨利的一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不幸患上肺病的琼珊,心情低落。她说,等到那最后一片常春藤落叶的时候自己将死去。画家老贝尔曼为挽救她年轻的生命,在一个暴风雨之夜将象征着希望的“最后的叶子”画在了墙上,而他自己却因着凉死于肺病。老贝尔曼为了爱而死,为了生命而死,可算死得其所,而那最后一抹绿留给生者的是生活的希望,是战胜困难的勇气。

  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以类似的方式来讨论,可能出现的答案是:绿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它还象征着爱和幸福,是人们追求光明的象征,它代表着猗郁的年华等等,老师以板书的形式做好归纳。

  学生讨论后老师归纳时给出象征手法的定义: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

  老师总结:作者在释绿的时候提到的“卢沟桥事件”正是本文的写作背景,联系当时中国的现实情况,我们对“绿”的认识应该更进一步,它的不屈,它的顽强正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我们知道,作者正是因不屈于日本宪兵的迫害而遭酷刑逝世。作者对“绿”的歌颂正是对中国人民在敌人的铁蹄下不屈不挠精神的颂赞。一篇文章文质优美固然重要,但好的文章贵在立意,它一定是充满着时代气息,并结合了作者鲜明的写作个性,能够撩拨起人们的阅读兴趣的,它往往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洗礼。

  四、知识拓展、提升

  作者对“绿”的爱是真诚而美好的,然而在“囚绿”的过程中,作者的感情又是复杂的。“囚绿”后,作者发现“绿”病损后,有一些后悔和内疚,但仍不放走它。在这里,作者对“绿”既怨怒又爱怜,既欲开释又难舍的两难心态表现得很到位。然而学生的阅历有限,对于这种情感很难把握到位,所以我安排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一谈自己类似的经历,说说自己当时的想法。

  老师讲庄子的寓言故事:鲁国的郊外飞来一只很大的海鸟,鲁国国君很喜欢,就必恭必

  敬把这只海鸟迎进了太庙,演奏《九韶》这样庄严的音乐取悦它,准备了美酒给它喝,宰羊牛给它吃,每天用这样的礼节仪式供奉,结果呢?这只海鸟目光迷离,神色忧郁,郁郁寡欢,三天就死了。

  老师总结:面对人生百态,面对种种冲突,有多少时候我们站在了他人的立场考虑事情?很多的纷争往往就是因为站在自我的立场,用自己狭隘的眼光去判断评价,造成了诸多的格格不入。

  结合寓言故事,运用启发体验法来引起学生的思索,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他们对“爱”也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对于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很有帮助。

  五、课堂小结

  作者以他的生命唱出一曲绿色的歌,以不屈的意志去迎战敌人的刺刀。他通过对那一抹绿的歌唱,表达了对中国人民坚贞不屈精神的赞扬,同时引发了我们现实的思考,无论怎样的境遇,我们都要克服生活的困难,像作者一样,用自己的生命照亮民族的心灵。

  六、布置作业

  1、再读全文,用心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矛盾的心情。

  2、完成小作文:对于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的做法你赞同吗?为什么?字数要求300字以上。

  七、评价与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在本课中,我主要抓住了作者对常春藤感情变化这条主线来结构全文的。设计的问题也很简单,所有的问题都围绕作者“爱绿”展开的,几个问题的设计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由作者对“绿”的爱升华到对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赞颂,从而指向文章主旨。

  在这一过程中我把思考空间的都留给了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既注意挖掘文章本身的深刻内容,也能够做好知识的拓展延伸,尤其是最后关于“爱”的探讨,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我觉得一堂课最重要的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悟出了多少。并且,不管任何设计,都难以设计出学生的“精彩”,一旦他们的思想闸门打开,他们精神世界所迸发出的“深刻”、“独到”是远远超出老师的想象和设计的。在课堂上我们能够看到鲜活的思维,也要面临严格的考验,这需要我们老师不断的努力。

  【板书设计】

  遇绿──喜悦绿是生命、希望象征民族性格

  赞绿──留恋慰安、快乐看到民族希望

  囚绿──爱怜追求光明的性格赋予时代精神

  放绿──祝福永不屈服于黑暗寄托美好祝愿

  念绿──怀念

《囚绿记》教案5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把握作者情感脉络,进而分析文章主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来把握作者情感脉络。

  通过点拨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学生开放性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分析文章主旨,并引导学生分析它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教具、实验情况 多媒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课前导入

  1、引用顾城的《一代人》。

  2、调动学生想象题目“囚绿”的含义。一、课前准备

  1、想象题目“囚绿”的含义,为课文学习做准备。 引用《一代人》创设美的情境,引起学生学习探究本文的兴趣二﹑阅读课文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找出有关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二﹑阅读课文

  学生勾画出有关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课文大致意思。三﹑合作探究

  1、学生探究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重点研习课文第五至七段,并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2、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对“绿”的情感变化,重点研习课文第八至十二段,并朗读体会。

  (教师点拨学生分析具体语句,并指导学生的朗读。)

  (展示课件。)三﹑合作探究

  1、明确:作者喜欢绿是因为绿是生命、希望、慰安、快乐,绿色宝贵啊!

  示例:“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焦急的盼等着绿的心情,而绿对作者来说犹如涸辙里的鱼期盼雨水一样,是一种生命、希望。

  (学生朗读,体会那样一种焦急盼望的心情。由一人读进而全班齐读。)

  2、明确:因为喜爱绿所以想要“囚绿”,但“囚绿”带来的并不是欢喜,而是恼怒。

  示例:“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这些语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内心的矛盾痛苦,“损害了我的自尊心”说明这绿的执著深深刺伤了作者,他的满腔热情化为泡影,所以喜欢变成了恼怒。

  (学生朗读,学生互评。) 培养学生欣赏能力,尊重个性阅读。

  重视指导学生朗读,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通过朗读品味散文艺术之美,全体师生共同分享其中韵味。四、扩展延伸

  通过分析囚绿的过程,进而探究其中包含的现实意义。四、扩展延伸

  学生谈启发。

  示例:常春藤的执著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不要放弃。

  作者“囚绿”并没有带来快乐,一时的自私并不能带来长久的愉悦。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开放性的思维能力。五、主旨探究

  联系背景,作者想要通过“囚绿”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重点研习文章最后两段。

  (教师点拨学生分析重点语句,并指导学生的朗读。)

  (课件展示。)五、主旨探究

  明确:文中提示性语句是“卢沟桥事件发生了”,因此本文写作的大背景是在中华民族存亡的危机关头。“囚绿”之“绿”其实寓意深刻,它象征了不屈服于黑暗,渴望自由、阳光的中国人。

  (学生朗读最后两段。) 在扩展延伸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文章的主旨。六、总结全文

  通过这样的思路告诉同学们,同一个人面对同一篇文章,放在不同的背景中可以有不同的启示。背景知识对于我们把握文章主旨是很重要的。

  站在21世纪的我们从《囚绿记》中又收获了新的启示,这也是文章生命力所在。而70年前处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囚绿记》既是血泪之作,又是前行的动力所在,这是陆蠡留给后人的财富。【

《囚绿记》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分析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主旨。

  2、过程与方法:利用文题引导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品味文中的优美语句,注重审美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的歌颂。学习“绿”所象征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绿”的象征意义和文章的主旨,探究其现实意义。

  2、培养学生阅读散文的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对话、探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提到绿色,你会想到什么?生命、希望……(学生自由发挥)绿色是美丽的,绿色是美好的,我们喜欢,文人墨客也喜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现代散文家陆蠡的《囚绿记》,去感受这个有着“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的作家心中的那一抹“绿”。

  二、解题

  课前预习问题:文题中的“绿”是指什么?“囚绿”是怎么回事?

  学生解答——“绿”是指窗前的一株常春藤;“囚绿”是指“我”把常春藤的两条柔枝从窗子的破洞中牵进房间,叫它垂在我的桌前,以便时时欣赏。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学生朗读课文,完成两个任务:

  1、文章哪几个段落集中写了“囚绿”?这株常春藤在被囚之前和被囚之后与作者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2、依次找出文中作者对常春藤的不同称呼,体会其感情变化。

  四个同学分段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解答,明确——

  (1)写作思路:

  遇绿(第1-4段)—赏绿(第5-7段)—囚绿(第8-12段)—放绿(第13段)—念绿(第14段)。

  (2)对常春藤的称呼及感情变化

  称呼:“绿影”(第4段),“绿色”(第5—8段),“绿友”(第10、14段),“绿囚”(第12、13段)。

  分析:“绿影”“绿色”的称呼,作者还是把“绿”当作物来看,而“绿友”“绿囚”的称呼,说明作者已把“绿”当作有感情的人来看,这表明作者对“绿”的情感在不断的升温。

  学生根据行文思路,试着用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感情变化:

  一见钟情——日久生情——情不自禁——一往情深

  四、鉴赏语言,体会作者美好的情感

  1、学生有感情地自读课文,完成任务:给自己喜欢的语句做上记号。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3、教师点拨鉴赏语言的方法:(1)找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和形容词。(2)找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使用可使语言更优美生动,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作者的情感更真切动人。(3)找表达方式。散文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是抒情和议论,还有描写和记叙,多种表达方式的使用可使文章生动、形象、灵活,富有感染力。

  4、学生赏析句子,教师点拨,再读,感受语言的美。

  5、教师总结——言美,情切。

  五、感受“绿”的形象,理解其象征意义和文章主旨

  1、感受“绿”的形象特征

  问:作者用如此优美的`语言去表达对一株常春藤的喜爱,那么这是一株怎样的常春藤?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明确:蓬勃、向阳、固执、不屈服于黑暗。

  2、联系背景,理解“绿”的象征意义

  (1)学生找出文中能体现创作背景的语句,教师补充介绍背景和作者生平。

  文中语句:“卢沟桥事件发生了”,“烽烟四逼中的旧都”。

  补充介绍: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时值日寇入侵,华北人民陷于水深火热。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成为一座“孤岛”,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作者陆蠡当时就是自告奋勇留在上海的文艺工作者之一。1942年4月13日

  ,他被日本兵抓捕,在狱中他宁死不屈,被刑审数月,惨遭杀害,年仅34岁。

  (2)理解“绿”的象征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的形象特点来理解其象征意义,明确:“绿”象征着生命,希望;象征着向往光明、向往自由、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3、理解文章的主旨

  问:这么美好的“绿”,作者为何要囚禁它?

  教师引导,学生解答,明确:因为绿蓬勃向上,充满生机;因为绿永远向着阳光,固执,不屈服于黑暗;因为绿给予了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着绿——这一株常春藤。将它囚禁,是作者对绿的渴望,表现了他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结文章主旨:作者通过赞美一株象征着生命和希望的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了广大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抒发了自己对光明、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忠于祖国的情怀。

  六、学习“绿”的精神,探究作品的现实意义

  思考:作者心中的这抹“绿”给你什么样的人生启示?

  其实我们每个人就是一抹绿色,免不了要被生活的苦难和痛苦囚住。你能举出一些被人生的苦难“囚住”了但“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常春藤”吗?

  学生举例,分析、感受。教师补充简介夏达、艾水水,学生课后搜索两人资料,体会当代年轻人的坚强不屈。

  总结:当我们的生命之绿被囚住时,我们不能失去生机,更不能枯萎和凋落,要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勇敢地追逐生命的美丽和辉煌!

  七、布置作业

  请以“我心中的__(景物)”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囚绿记》教案】相关文章:

《囚绿记》教案04-08

《囚绿记》教案15篇02-23

《囚绿记》说课稿06-28

实用的《囚绿记》教案三篇08-15

《囚绿记》教学设计03-30

《囚绿记》教案模板汇编5篇10-31

《囚绿记》教学设计15篇11-15

《囚绿记》教学设计(15篇)12-06

九年级语文《囚绿记》说课稿(精选5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