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04-03 13:19:34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大班教案集锦八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大班教案集锦八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会根据画面背景,讲述小蚂蚁飞上天以及在天上看见的事物。

  2、在讲述画面的基础上,能大胆想象出各种让小蚂蚁上天的方法,并能运用已有经验连贯地讲述。

  3、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能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

  活动过程: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教学挂图一张。

  活动过程:

  1、通过语言引出话题。

  教师,在花丛中,住着一只小蚂蚁,她非常想上天去旅行,可是她不会飞怎么办呢?

  2、出示教学挂图,让幼儿看图自己讲述画面。

  教师:图上有谁?小蚂蚁是怎样上天的?小蚂蚁在天上能看见什么?

  3、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看图讲述故事,建议教师这样提问:

  (1)小蚂蚁住在什么地方?小蚂蚁有什么想法?

  (2)是谁帮助小蚂蚁飞上天的?

  (3)小蚂蚁在天上看见了什么?

  (4)小蚂蚁飞上了天,心里感觉怎样?

  4、教师连贯地讲述故事,使幼儿对讲述的内容有一个完整地认识,然后带领全班幼儿讲述,在讲述的过程中,采用等待的方式,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

  5、帮助幼儿理解讲述内容,丰富幼儿相应的词汇。提问:“小蚂蚁飞上天,它心里很高兴,除了用‘高兴’这一词外,还可以用哪些词来说呢?”启发幼儿说出:快乐、幸福、兴奋等词语。

  6、采用提问方式,指导幼儿仿编故事情节。

  教师:小蚂蚁想上天去旅行,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它呢?

  启发幼儿想出各种能帮蚂蚁飞上天的办法。(例如:飞机、蝴蝶、蜻蜓、气球、树叶……)教师提醒幼儿运用原有的讲述思路,连贯地讲述自己是如何帮助小蚂蚁飞上天的。

  活动反思:

  在这一活动中我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开放式的提问,既关注了故事的本身,又为幼儿创设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使幼儿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语言的创造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不再是单一的老师灌输知识,而是幼儿在自主活动中获取知识 ,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潜能。孩子们想到了许多帮助小蚂蚁飞上天的办法,也说得很好。由此我开始让孩子们看看我们的故事当中谁帮助蚂蚁实现了愿望。由此孩子们知道了原来蒲公英叶能在空中随风飘舞,是蒲公英帮助蚂蚁实现了愿望。故事讲述后,我让孩子们学习仿编故事,孩子们的'思路也一下子打开,把刚开始给蚂蚁项的办法用到了自己的故事里面。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对于故事的后半部分,蚂蚁在空中看到了什么,孩子们的故事后半部分就大同小异了。

  活动后我想导致这一原因可能与幼儿缺乏从高处往下看的经验有关。其实,当时我可以根据季节,适当的给孩子们提示:春天来了,小草、小花怎样了?太阳公公怎样?风儿怎样?相信孩子们的思路会打开得更广一些。

大班教案 篇2

  一、游戏目标

  1.让幼儿感知音的轻重变化。

  2.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小动物在鼓上跳跃的形象,训练幼儿思维的独创性。

  二、游戏准备

  打鼓一个,黄豆若干。

  三、游戏规则或玩法

  1.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兴趣。

  (1)鼓面上放一些黄豆,老师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观察黄豆变化。

  (2)放音乐,老师根据音乐的强、弱击鼓,重点感受:音强则黄豆跳得高,音弱则黄豆跳得低。

  2.幼儿学做小黄豆,听音乐的强弱跳动,老师敲鼓提示。老师让幼儿表现音乐轻重及动作有创造性的幼儿示范表演给大家看。

  3.鼓励幼儿想想,除了黄豆会在鼓上跳,还有什么动物也会在鼓上跳?怎样跳?造型、动作怎样?

  (1)一名幼儿击鼓,其他幼儿创编小动物在鼓上跳,并能表现出轻、重音及动物独特的动作,音乐一停,即定格某种动物造型。先让一名设计者带领全班幼儿听音乐表演。

  (2)教师评价:请刚才表演有创新的幼儿击鼓,其他幼儿继续创编动物在鼓上跳舞。

  (3)请幼儿三人、四人、五人成一组设计不同的动物跳的动作,鼓一停,即摆出各种造型定格。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听音乐打节奏、听音乐做肢体动作。

  2. 通过节奏练习发展幼儿手脑一致、身体的协调性。

  活动难点:

  肢体各节奏的配合。

  活动准备:

  节奏条、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入教室 教师弹前奏复习节奏歌《谁在说话》

  1、 教师提问:这是一首什么歌曲? 幼儿:节奏歌

  2、 教师:在节奏歌里你都听到那些打击乐器? 幼儿:铃鼓、碰铃、木鱼。。。。。。

  3、 教师:真聪明,那么我们就用打击乐器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己。

  4、 教师先介绍自己—— × × ∣× × 我 叫 王 馨 请幼儿逐一介绍自己。 打破以往的模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5、 教师:小朋友们的名字还有三个字的那用什么节奏呢? 幼儿争先恐后的练习,请幼儿模仿。

  6、 教师出示节奏条:× × ×× × 请幼儿模仿打节奏 幼儿依次介绍自己。。。

  7、 教师:“咱们一起说欢迎来做客,但是要求小乐师用好听的节奏说。” 幼儿自由练习。

  8、 教师出示节奏: 设置疑问! × × × × × × × × 0 欢 迎 来 做 客 大 家 好 重点强调空拍

  二、复习节奏 重点强调空拍,复习空拍

  1、 教师:“啊,今天还有好多小动物坐着火车来参加音乐会,我们一起来听听看看都有谁?请你仔细听一听.(教师播放带有小动物录音的磁带) 请幼儿模仿节奏。

  2、教师:“你们都听到谁来了?” 幼儿争先恐后的回答:青蛙、布谷鸟、乌鸦 教师:那请小朋友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并用手拍打节奏。 设置疑问激发幼儿思维。 幼儿练习。教师出示节奏条。

  (1)×××× ×— 呱呱 呱呱 呱

  (2)× × × × 布 谷 布 谷

  (3)× × × × 哇 哇 哇 哇 请幼儿拍打节奏,教师指导。

  三、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打节奏喜欢用打击乐器,今天我们要学一个新的本领用身体上面的打击乐器来拍打节奏,小乐师你都知道身体上有哪些打击乐器呢? 幼儿:拍手、拍腿、跺脚、拍肩、舌……

  教师小结:“小朋友的打击乐器真棒,还有舌响、唇响、捻指都可以用啊。” 幼儿练习。教师:“我们把刚才的节奏就用咱们的身体打击乐器来拍打。 这一环节的设计打破原有的拍手、跺脚,利用其它器官如舌响、唇响。 请幼儿用舌响、拍肩、拍腿分别打(1)~(3)根据情况幼儿多练习几遍。

  教师:咱们的音乐会真热闹,现在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还有谁来参加音乐会了?

  1.播放乐曲 欣赏乐曲:大灰狼 幼儿兴趣很高效果很棒。 提问:你听了这段音乐后你有什么感觉?你想到了什么? 幼儿:凶猛的狮子、大象、老虎、狼…… 教师请幼儿随意表演

  2.教师依次出示练习过的节奏(并将其组合)交代幼儿就是大狮子、狼……的音乐节奏,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打节奏。与幼儿练习几次。 利用欣赏乐曲,请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

  3.加肢体节奏。 提问:小朋友身上可以用身体上的打击乐器拍打节奏? 教师出示节奏条:与幼儿共同为节奏配肢体节奏

  (1)× × × ×× × 重点是与音乐配肢体节奏。 捻指 击掌 拍腿 捻指 交代幼儿×就是用捻指,××用拍腿× ×用击掌

  (2) × × × × 要求:分别用拍头、拍肩、跺脚拍打。 教师示范。 发展幼儿手脑一致,身体各个器官的协调性。 幼儿自由练习。将两小节连起来共同完成。 × × × ×× × × × × × 捻指 击掌 拍腿 捻指 拍头 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成。 锻炼并发展幼儿的思维反应能力。

  四、教师与幼儿共同随音乐拍打节奏

  教师:“小乐师们真棒,又学到了新的本领,让我们共同听音乐演奏”。 根据幼儿的兴趣反复几次。

教师小结:“小乐师们成功地将今天新的任务完成非常棒,让我们共同做《节奏拍拍》去休息。

  五、结束、律动《节奏拍拍》

  教学反思: 每一次的`公开课都让我受益匪浅,虽然节奏训练不是第一次上,但相对来说难度增加,每次的节奏都是有规律的,这首乐曲缺乏规律性,经过几次的反复修改形成了最后半规律性的节奏乐。 节奏乐调动的是些运动,而人的动作也是运动,人类的一切活动离不开节奏,没有节奏的人类活动是不存在的。大到对四季变幻的感受,小到日常生活的洗脸、刷牙、穿衣、都离不开节奏,甚至与人脑意识的思想,严格上讲也有节奏。

  奥尔夫认为:一切音乐的开始和基础,便是节奏。因此,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在这千千万万种节奏中,有的是有规律的,有的却没有。即使是同一事物,其节奏也既有普遍规律,又有特殊意义。 因此,我在编配节奏的时候充分的考虑到节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在课程的进行中,我还发现只要孩子将节奏弄懂,整个乐曲的节奏不要总是翻来覆去的练习(在没有配乐的前提下),虽然教师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掌握,但反复的次数多了反倒失去了更好的效果。

  孩子们经过打节奏、利用立体节奏拍打后、在进行打击乐器分工训练、到最后的配合音乐;虽然在配乐的时候有些慢,但经过几次的练习后效果很好,比单拍节奏效果要好。 节奏不是单一的,以后还要加强练习,例如:让幼儿找一找生活中都有哪些节奏、自然界中都有哪些节奏等,为幼儿日后良好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重点:让幼儿能够边听音乐边做肢体动作。

大班教案 篇4

  一、主题游戏背景

  幼儿的兴趣是确定主题内容的主要依据。这提醒老师要在幼儿生活的范围内选择可以形成其经验的素材。在一次集体备课中,我们翻阅到了由许卓娅老师主编的主题活动《蚂蚁王国》,一下子被《蚂蚁王国》强盛的主题生命力所深深吸引。确实,在幼儿园经常会看见孩子们聚在一起看看蚂蚁搬家的身影。我们怎么没有想到小小的蚂蚁也能作为促进幼儿发展的主题呢?既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又是孩子感兴趣的焦点。

  《蚂蚁王国》是以探究蚂蚁生命历程,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为侧重点的主题。幼儿通过深入探究蚂蚁的生活方式、沟通方式,在感受蚂蚁王国的奇妙的过程中,可以从蚂蚁这种社会性很强的昆虫身上,感受、学习、体验蚂蚁身上所具有的勇敢顽强、团结合作。这对幼儿来讲是主题要求和幼儿发展相融合的一个契机。

  《蚂蚁王国》的主题分成四个小主题来实施"蚂蚁大搜索"、"小蚂蚁大世界""可爱的小蚂蚁"、"我来做蚂蚁"。在"蚂蚁大搜索"中,孩子们惊奇于蚂蚁的生存环境,对蚂蚁的群居生活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在"小蚂蚁大世界"系列活动中,孩子们走进蚂蚁王国、感受蚂蚁神奇的本领、认识蚂蚁的朋友和敌人。认知经验的丰富为孩子开展各种游戏活动提供了多种素材。

  随着主题的深入,教师和幼儿共同把对蚂蚁的感知外化为对环境的创设。美工区被命名为蚂蚁工作室,语言区被命名为小蚂蚁图书室,而我们的建构区则被孩子用来构造蚂蚁的窝。神奇的雄蚁、独一无二的蚁后、好忙好忙的蚁兵们等,各种蚂蚁的角色成为幼儿游戏中模仿和想象的对象。借着假想和扮演,幼儿在角色游戏区里开始尝试表演蚂蚁家族,从最初学蚂蚁爬,到有的演蚁后产卵,有的演兵蚁在守卫,其中扮演工蚁觅食、运粮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事情。蚂蚁的所有生活被幼儿一点一滴地呈现在出来,教室里多了蚁后产房和育婴房、储藏室和蚂蚁餐厅。

  随着对蚂蚁的深入了解,师生开始了对环境的构建。它发挥着幼儿对蚂蚁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一种外化想象和创造。我们发现蚂蚁的生活几乎都是孩子的体验兴趣所在,随着孩子对蚂蚁的了解深入和角色扮演内容的丰富,在这样的特定角色氛围中,老师也会用小蚂蚁身上隐含的行为规范来暗示孩子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互动交往。孩子们常会说:"我们是一群团结的小蚂蚁!""我会象蚂蚁一样排队!"孩子们眼中各种各样的蚂蚁生活剧场就这样慢慢地被拉开了序幕。

  二、主题活动网络

  三、主题游戏目标

  1.能逐渐丰富角色假想行为,和同伴有体验角色的语言、行为交流。

  2.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协商和合作,想出并实施合理的解决搬运大物件的办法。

  3.享受角色表演带来的游戏乐趣。

  四、环境材料准备

  1.经验的准备:幼儿对蚂蚁的探索和模仿就是他们经验积累的过程。

  2.物质材料的准备:环境在内的相关材料的积累:教室里师生改装成了蚂蚁王国,墙面上到处留有幼儿学习的痕迹,丰富的主题网络,美工区改装成的'蚂蚁工作室,蚂蚁生活必备的储藏室,蚂蚁餐厅……

  3.游戏假想材料:蚂蚁徽章、工蚁道具、蚂蚁食物材料等、各个区域中操作用的材料野外蚂蚁生活剧场提供大小和外形不一的"蚂蚁食物"。音乐《蚂蚁在说话》《好朋友》

  五、主题游戏活动流程

  (活动基本环节和组织过程实录描述)

  (一)游戏导入,感受蚂蚁课间操的快乐,会找朋友一起参与运动。

  小蚂蚁们躲在野外蚂蚁洞中,听音乐爬出找朋友跳蚂蚁操。

  T:小蚂蚁们,又到了我们野外生活剧场的时间了,你们开心吗?

  S:开心T:找到你的好朋友了吗?我们一起出去锻炼身体,做做蚂蚁操吧!

  (二)小蚂蚁运粮,在第一环节的运动基础上,幼儿体验独立运送粮食的过程。

  T:让我们分成两队爬过草地,钻过山洞、爬过小桥到对面的草地上去玩一玩吧!

  排好队哦,小心点,可别掉到河里去了哦!后面的小蚂蚁们快点爬啊,加油哦。找到你的好朋友一起跳蚂蚁操啊!

  T:(蚂蚁们有躲了起来)啊,小蚂蚁们都躲起来了啊!我们一起到草丛里去找找看有没有食物啊?

  S:好的

  T:我找到一袋粮食喽,小蚂蚁们,你们都找到了吗?

  S:我找到了。我也找到了。

  T:你们拎的动吗?,一只手拎一拎,换只手再拎拎。我看见一只小蚂蚁它拎了两袋粮食哦,谁愿意帮帮它呢?你们能把它举起来吗?我发现一只小蚂蚁把它陀在了背上,我们一起来试试看,你陀的动吗?

  S:陀的动

  T:每只小蚂蚁都找到粮食了吗?

  S:我找到了两袋T:你真棒!谁来说说看我们搬回去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S:注意安全;不要掉到河里;要一个跟好了一个走

  T: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哦,我们的粮食袋上还有颜色标记,一样吗?

大班教案 篇5

  主题说明: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帮助孩子做好准备,顺利渡过这一转折,是幼儿园与家长的责任和义务。

  学龄前期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时期,孩子对父母和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性。如在幼儿园,无论集体教育活动,户外活动,还是吃、喝、拉、撒、睡等生理活动,都是在老师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指导下进行的,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快乐地玩耍,伴随着游戏成长。进入小学后,孩子们以正规的课业学习为主,同时,小学的管理模式、生活制度、学习方法、人际交流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对孩子的任务意识,规则意识,独立性,主动性及与学业相应的运算能力、理解能力和用符号的能力等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果这方面孩子没有很好准备,将会造成人学后的诸多不适应,甚至造成孩子在学习中没有成功感,没有自信心,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导致厌学的恶果。选择本主题的主要目标是为幼儿向小学过渡做好生理、心理、智力、能力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准备,以帮助幼儿顺利进入人生的新历程。

  本主题从幼儿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和自身发展需要出发,选择有利于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内容,如“要毕业了”、“做个小学生”、“学校什么样”、“小学生的生活”等,让幼儿感受自己长大了,越来越能干了,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了;知道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小学生要会自己管理自己、照顾自己,要遵守纪律,用心学习等等,为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打好基础。

  主题目标: 1、初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活动,向往当个小学生。

  2、熟悉了解如何爱护和正确地是哟偶那个学习用品。

  3、模拟小学生的生活,初步感受小学生的学习活动。

  4、体会我们已经长大,以愉快的心情迎接毕业。

  优秀教案名称:我的同学

  活动目标: 1、辨别人物特征及位置并进行记忆,增强方位知觉感。

  2、向往小学生活,对结交新同学感兴趣。

  活动准备:逻辑狗板、卡片3234-5

  活动过程: 一、聊聊同学、表达自己的感受

  出示“同学”字样:什么是同学?你有几个同学?你最要好的同学是谁?

  小结:在你们身边有你最要好的同学、有你觉得最有趣的同学、同学们在幼儿园里一起生活、学习,有了很深的感情。

  二、记忆游戏,引发认识新同学的愿望

  1、交流已有经验

  到了小学,你会认识许多新同学。有什么办法能很快认识新同学呢?

  小结:先了解你的新同学,比如用心记住新同学的名字,记住他们的特点,然后再主动和他交流,这样他就会愿意和你做朋友了。

  2、游戏:认识新同学

  (1)出示图片,这里有好多新同学

  有几个新同学?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

  你有什么好方法能记住他们的名字吗?

  小结:把新同学的长相特点和名字联系起来,会记得更牢。

  (2)老师给大家安排了座位,你有什么方法记住他们每个人的位置?

  小结:可以按照左右前面方向记、可以先记住一个人的位置,再记住其他人在这个人的什么位置……

  3、幼儿操作卡片。

  4、验证、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他们的座位?

  小结:当你想要认识新同学,先要了解他,然后和他多交流,就能做朋友了。

  主题反思: 《我要上小学》这一活动是以幼小衔接为主,情感为主线的一系列生动的活动。我们以幼儿参观小学掀开主题活动的帷幕,到对小学的好奇、想要上小学,再到对幼儿园的依依不舍、对老师朋友的分别,都体现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情感发展。与此同时,一系列活动中教师、家长的参与也是我们作为成人参与者心灵受到了孩子们的触动,萌发了想要为孩子留住幼年回忆的想法。

  “走近小学”——我们组织孩子参观了回民小学,观摩了小学的.环境、操场、实验室等场景,并通过小学教师的见面、解疑,消除了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担心自己没有办法适应小学生活的无安全感,通过对小学生活、学习、交往的了解,逐渐萌发了孩子们“我想上小学”的崇敬、兴奋的心理。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为孩子提供了一系列小学的材料、背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歌曲、画面等等为孩子做了入学前的心理适应工作。

  “了解小学”——我们以墙饰创设为载体来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孩子自己提出有关小学的问题,自己设计“了解小学”的方案,并大胆实践,通过墙饰设计来表达丰富的情感,来解答心中的各种疑惑。孩子在利用各种途径寻求知识、丰富经验的过程中,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他们以主人的身份参与了整个环境的改变,满足了探究的需求,也对小学生的生活、学习有了更多的了解。当墙面作为作品展示空间出现在孩子面前时,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这种信息作用于幼儿头脑中碰撞出新的生活经验,看到自己的成果能够与更多的小朋友分享,他们是多么激动和开心,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离园时刻”——随着上小学的兴奋渐淡,离园的忧伤逐渐提升,对幼儿园的不舍:滑梯、操场、玩具、乃至桌椅,都是那么的依恋;对老师的笑容、声音、亲切,都是那么的难以忘怀;对朋友的嬉戏、玩笑、生活,都是那么的难舍难分,孩子们开始从对小学的模拟到一次次认真地模拟幼儿园的生活,他们想要把幼儿园深深的刻在脑海,作为幼时最美好的回忆。这时的我们,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尽力得想要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带着对孩子们的不舍,我们准备了大量的活动:设计名片、离园纪念册……都以情感、友谊、亲情为主线的,家长们更是积极参与,给孩子们准备了离园小礼物、拍照、摄像,通过多样的方式为孩子留住这一切的美好。

  通过这次主题活动的开展,给了我们不少启示。孩子的兴趣与需求是活动的生长点。作为教师,我们要满足孩子的兴趣与需求,并为孩子提供展示的物质条件和实现想法的精神空间。主题是孩子积累经验,学习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活动的主导,对于孩子表现出的愿望想法给予积极回应,并将活动的目标与孩子的需求相结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丰富孩子的经验,使活动深入开展。相信孩子,将孩子作为主体,老师要真正成为孩子活动的观察者、倾听者、提问者、合作者,并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一切可能性。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对认识过的蔬菜(西红柿、苦瓜、莲藕、黄瓜、八棱瓜、茄子和胡萝卜)进一步复习巩固。

  2、训练幼儿基本掌握"切"和"拼"的技能,安全用刀。

  3、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及创造想象能力。

  4、丰富词汇:蔬菜拼盘。 活动重点难点: 幼儿掌握"切"、"拼"蔬菜的技能。

  活动准备:

  学具:切刀35把,拼盘35只,丁板35块,厨师帽35顶,小围兜35条,蔬菜(西红柿、苦瓜、黄瓜、茄子、八棱瓜、胡萝卜及莲藕)若干。

  教具:魔术盒1只,切刀1把、丁板1板,厨师帽1个及围兜1条;谜语山洞1个;大篮子6只;教学录相带及录音带。

  活动过程:

  1、幼儿听《快乐的小厨师》音乐入教室坐成半圆状,教师以玩魔术的形式进入课题,引出蔬菜。

  2、复习认识过的蔬菜。(西红柿→苦瓜→黄瓜→茄子→胡萝卜→ 八棱瓜→莲藕)

  ① 师:看!变出了什么?(西红柿)它是什么颜色 的'?(红色)什么形状的(圆形)?看起来像什么(苹果)?它可以怎样吃(生吃和熟吃)?吃起来味道怎么样(又酸又甜,营养好)!

  ② 师:还变出了什么(苦瓜)?它是什么颜色的(绿 色)!我们把苦瓜切开,这一颗一颗的是苦瓜的什么(籽)?它不能吃,但可以做种子,苦瓜煮熟后吃味道怎么样(苦)?

  ③ 师:这是什么(黄瓜)?它的形状怎么样(又细又 长)?黄瓜的皮上有什么(刺)?像一个一个的小疙瘩,摸起来有点刺手。

  ④ 师:还变出了紫色的什么(茄子)?小白兔最爱吃 什么?(胡萝卜)?还有八棱瓜,我们把八棱瓜切成一块块的,小朋友看看像什么(齿轮)?还有一节一节的什么(莲藕)?我们把莲藕切开,看看有什么(小洞、丝)?

  ⑤ 提问:这些菜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思想品德 教育:多吃蔬菜身体好。

  ⑥ 过渡:老师用这些蔬菜做成了什么呢?请小朋友瞧 一 一瞧。

  3、幼儿看录相,认识蔬菜拼盘,了解其做法。

  (1)讲清看录相的要求。

  (2)丰富词汇:蔬菜拼盘→将各种不同的蔬菜切好,在盘子里摆成漂亮的图案。

  (3)引导幼儿观察录相中的小厨师是如何做拼盘的,着重讲做拼盘的两大要素:图案和颜色搭配。

  (4)激起幼儿动手欲望。

  4、以坐火车钻山洞的形式让小朋友考关做小厨师,通过猜谜语进一步复习巩固认识过的蔬菜。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感受迷宫的乐趣。

  2、发展幼儿钻、爬等基本技能,锻炼幼儿身体的协调性。

  3、引导幼儿在迷宫中体验立体空间关系,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20个挖有不同洞口的废旧纸箱,手绢叠的小老鼠30个,老鼠窝一个,蛋糕模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玩箱子,引出活动

  1.活动场地上散放着许多箱子,引导幼儿自由玩箱子。

  师:“孩子们,看!我们这有许多箱子,每个箱子上都有洞,咱们一起玩一玩吧?”

  2.教师引导幼儿合作玩箱子。

  师:“孩子们,你们除了可以一个人玩以外,还可以找小伙伴把你们的箱子拼在一起玩。”

  教师小结:这些箱子可以用来钻,也可以用来爬。箱子越多,拼在一起就爬得越远,钻的洞越多。

  二、迷宫乐——游戏:小猫找老鼠窝

  幼儿第一次玩迷宫,初步激发幼儿探索迷宫的欲望,体验迷宫中蕴含的立体空间关系。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动手把所有的箱子拼起来,就变成一个大迷宫,会更好玩的。”

  师:“老师听说在迷宫的出口处有一个特别大的老鼠窝。迷宫内有的`通道能过去,有的通道过不去。如果你发王现通道堵住了,赶紧再回头寻找其他通道,到达老鼠窝。现在,我们都来做小猫,静俏俏地从入口进去,寻找出口处的老鼠窝,抓老鼠,好吗?”

  三、迷宫乐——游戏:小猫找老鼠

  幼儿第二次玩迷宫,再次引导幼儿探索迷宫的奥秘,体验迷宫的乐趣。

  师:“哎呀,老鼠窝里的老鼠怎么这么少?哦,原来是小老鼠们听到了猫的脚步声,它们都逃到迷宫里了,怎么办?”

  幼:“我们回去找。”

  师:“好,抓到老鼠后送出来,放到这个老鼠窝里。比一比看谁抓的老鼠多。”

  四、迷宫乐——游戏:小猫抓老鼠

  教师通过对箱子摆放位置的调整,拉长了迷宫的距离,使洞口变得更多,为孩子的钻、爬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游戏规则:教师把幼儿分成猫和老鼠两组。游戏开始后老鼠从迷宫内的老鼠洞里钻出来寻找食物。猫躲在迷宫的外围,发现老鼠钻出洞后,就立刻进入迷宫,抓住老鼠,送到迷宫外的老鼠窝里,直至把老鼠抓完。被抓到的老鼠不能再返回老鼠洞。如老鼠一直停留在老鼠洞里不出洞,则出示蛋糕引诱老鼠出洞。

  教师将游戏角色互换,再次玩小猫捉老鼠的游戏。

  此游戏使孩子们对迷宫的兴趣达到了高潮。游戏中孩子们的钻、爬、躲闪能力得到了发展,思维得到锻炼,情绪愉快。

  五、与迷宫留影,结束游戏

  师:“孩子们,今天迷宫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我们到迷宫中找一个箱子,摆个造型合影留个纪念吧!

  活动反思:

  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本次游戏活动利用孩子对组合迷宫的喜爱,将游戏的快乐性与发展性相结合,使孩子们在游戏中利用迷宫锻炼了钻、爬等技能,孩子的反应能力与思维的敏捷性得到了提高,真正实现了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发展。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扮演壮族娃娃,充分感受对山歌的乐趣。

  2.加深对领唱和对唱的理解。

  活动准备

  壮族服装及首饰;绣球、花伞、扇子、秀才帽、扁担等道具;音乐《什么水面打筋斗》。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什么水面打筋斗》。

  2.《对山歌》游戏。

  引导并鼓励幼儿利用投放的道具、壮族服饰等,把自己打扮成壮族娃娃,进行自我即兴表演,也可用乐器作即兴伴奏。

  “对山歌”的表现形式可分为:

  (1)齐唱,要求用自然的`声音唱出山歌优美的旋律。

  (2)教师领唱,幼儿集体齐唱。

  (3)幼儿分男女进行对歌,要求对歌衔接紧凑,并要求在“(众)嗨,打筋斗”“(众)嗨,起高楼”等处,唱得有力、整齐。

  (4)也可把幼儿分成男女队玩《对歌》游戏:先按原歌曲进行对歌,唱对的一方挂上一绣球,然后两队创编歌词进行对唱。当A方唱出问题,B方对不上歌时,A方可加一个绣球,最后决出优胜队。

  活动延伸

  在区角活动中,幼儿穿上民族服饰,自由组合进行小组对唱或两人对唱,还可到美工角绘画民族小娃娃。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03-14

大班韵律教案04-02

大班综合教案03-19

大班冬季教案03-19

大班购物教案02-14

大班《西瓜》教案03-09

大班礼仪教案03-25

大班讲述教案03-23

大班跳绳教案03-24

大班唱歌教案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