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3-05-04 09:10:27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小班教案范文集锦6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必备】小班教案范文集锦6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名称,并理解故事内容。

  2、懂得要爱清洁、讲卫生,才能受到别人的欢迎。

  3、感受故事中的幽默、诙谐。

  活动准备:PPT 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一、出示灰灰先生,激发幼儿兴趣

  你们认识灰灰先生吗?难道是灰太狼先生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听完了你们就知道了。

  二、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1、从开始讲到“因为灰灰先生家真脏”,并提问。

  ①师:大家为什么叫他灰灰先生呢?(灰灰先生,因为他浑身上下都是灰)

  ②师:灰灰先生想请朋友来家里玩,他的朋友愿意去灰灰先生家里玩吗?(不愿意)

  ③:那灰灰先生会想出什么办法呢?我们来听听看。

  2、讲述故事从“灰灰先生想请朋友来家里玩”到“灰灰先生又气又急,哭了起来”,并提问。

  ①师:灰灰先生想了一个什么办法让朋友来家里玩呢?(买吸脏机)

  ②师:那吸脏器洗了哪些东西呢?(苹果核儿、糖纸、巧克力包装袋)

  ③师:最后为什么会把灰灰先生也吸了进去?(因为灰灰先生也很脏)

  ④师:那灰灰先生被被吸进去后是怎么向吸脏器请求的呢?(我不是脏东西,我是灰灰,请把我放掉)

  ⑤师:吸脏器有没有把灰灰先生放掉呢?(没有)

  ⑥师:灰灰先生被倒到垃圾筒里了,被垃圾车运走了,这时候谁回来救他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讲述故事从“这时候灰灰先生家的洗衣机听见了”到最后,并提问。

  ①师:是谁救了灰灰先生?它是怎么救的`?(洗衣机八灰灰先生扔进自己的嘴里,不一会儿,就送出来一个干干净净的灰灰先生)

  ②师:最后灰灰先生的家变成什么样子了?(屋子亮堂堂、香喷喷)

  ③师:灰灰先生变成什么样子了?(干干净净)

  ④师:最后大家都说:“灰灰先生要改名字啦”!大家都到灰灰先生家来玩了。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四、活动结束

  1、师:小朋友,最后灰灰先生变的干干净净了,我们一起来帮他改一个名字吧?(师幼共同为灰灰先生改名字)

  2、师:小朋友要不要当灰灰先生啊?我们要做一个爱清洁的好孩子。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能和家人配合完成章鱼的制作。

  2.在活动中体验亲子制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剪刀、饮料瓶、印泥、圆形印章、彩色纸、双面胶、塑料眼睛、嘴巴

  活动过程:

  1.课前准备活动

  (1)跟听课的老师召唤

  (2)感谢爸爸妈妈

  2.引题章鱼城堡没有任何标志,有很多小鱼以为没人住,经常游来筑巢,弄坏了我们的`家园,所以章鱼国王发布了一条消息,要求章鱼们每家每户都要在自家门前做一个章鱼标志提醒那些鱼儿们。今天章鱼们要跟着章鱼老师一起来制作章鱼标志,拿我们长什么样啊。(演示课件)

  3.学习章鱼制作方法(演示课件)

  (1)认识制作材料

  (2)学习制作方法(看视频)那章鱼怎么做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首先请爸爸妈妈和宝贝们一起数出八张彩色纸条做章鱼的爪,请宝贝们给章鱼爪印上许多的吸盘,要求从纸条的一头开始印,吸盘要一个接一个,不能重叠,印完后要放在旁边晾干,记得八只爪子都要印上吸盘,同时爸爸妈妈们将爽歪歪的瓶子中间鼓鼓的地方拦腰剪下,撕掉外围的图案塑料纸,做章鱼的头和身子;接着请爸爸妈妈给章鱼的每一条爪贴上双面胶,撕下胶布白纸部分,指导宝贝们将爪子粘在瓶子的内侧;第三步,请宝贝和爸爸妈妈一起卷卷章鱼的爪子;最后在瓶子的下端,靠近爪子的地方贴上眼睛,章鱼就做好了。如果喜欢卡通一点的章鱼,还可以用彩色卡纸剪个自己喜欢的嘴巴贴上去,记得这个时候要把眼睛贴在上半部分小结回顾步骤。

  4.提出要求

  (1)宝贝们在制作过程遇到困难可以找爸爸妈妈帮助;

  (2)宝贝们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要跟随爸爸妈妈进行活动;

  (3)活动中,爸爸妈妈不要当心孩子不会而一味包办,要多给宝贝们动手的机会;

  (4)制作过程要保持环境卫生,纸屑要放进篮子里,不乱扔。

  5.亲子制作,教师指导。

  6.展示、欣赏亲子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7.结束。

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秋天是金色的,是舞动的。秋叶飘落是大自然赋予秋天的礼物。午后,我带孩子们散步,秋叶飘在孩子们的头上、身上、眼前,他们欢呼着,舞动的秋叶和孩子们跃动的心灵天然地契合着。在树叶飘飘的这个主题活动中,我想到了教材上的儿歌《小树叶,飘呀飘》。它很好诠释着秋天的树叶,意境也很美。针对小班孩子形象思维为主、认知、表达局限性等方面,设计了让幼儿在看看、玩玩、说说的形式让孩子们感受活动的有趣性,体验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激发幼儿热爱秋天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学念儿歌并学习简单的仿编。

  2、培养小班幼儿大胆地表达表现的能力。

  3、激发幼儿热爱秋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

  2、小树叶每人两片

  活动过程:

  一、兴趣导入

  1、播放课件,师:什么东西离开了大树妈妈?(树叶宝宝)那是什么季节到了?(秋天到了)秋天到了,风一吹,小树叶离开了大树妈妈,飘了下来。你们想做小树叶吗?

  2、老师做风阿姨,小朋友做树叶宝宝,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大风和树叶的游戏。

  3、你们都是可爱的小树叶。大树妈妈的树叶宝宝离开了树妈妈,飘呀飘,会飘到哪里去呢?

  幼儿自由讨论。

  二、学念儿歌

  “老师也有几片小树叶,你们知道老师的树叶会飘到哪里?我们一起来看看。”

  1、完整地欣赏课件。

  提问:小树叶,飘呀飘,飘到我的什么地方?

  2、再次完整的欣赏课件。

  3、师:小朋友也有树叶,我们也让小树叶飘到这些地方,好吗?

  教师带领孩子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

  三、创编儿歌

  1、幼儿与幼儿一起讨论:小树叶还会飘到哪里呢?

  2、幼儿尝试对儿歌进行简单的仿编。

  四、活动延伸

  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看看,小树叶还会飘到哪里?我们也把它编到我们的儿歌里。带领幼儿离开活动室。

  附:

  儿歌 :小树叶飘呀飘

  小树叶,飘呀飘,飘到我的头顶上。

  小树叶,飘呀飘,飘到我的小手上。

  小树叶,飘呀飘,飘到我的小脚上。

  小树叶,飘呀飘,飘到地上睡大觉。

小班教案 篇4

  小班科学标志会说话教案学习目标设计图书区的规则标志,进 一步理解标志的'作用。

  活动准备《故事屋》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8- 9页。图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形式:小组

  1. 教师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8-9页,请幼儿描述图画中的内容。

  2. 请幼儿观察第8页左边三个标志,说说标志的意思。(不要破坏书籍、不准吃东西、爱护书籍。)

  3. 向幼儿提问:·为什么要设立这些标志?(提醒大家遵守规则。)·为什么狐狸先生不把规则写下来?(小朋友还看不懂文字。)·你认为还可以增加什么标志?(自由回答,例如保持安静,把看完的书放回原位等。)

  4. 与幼儿讨论在图书区要遵守的规则,然后设计和制作标志。在幼儿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给予适宜的指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5. 将标志贴在图书区的适当位置,提醒大家遵守。

  活动评价· 能设计标志。· 能遵守图书区的规则。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大胆使用颜料进行手指点画。

  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能获得愉悦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好吃的葡萄》。

  2、操作画纸、紫色颜料(吸附在海绵上)、擦手的毛巾。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葡萄

  教师出谜面,请幼儿猜谜。教师播放课件【谜语葡萄】。

  二、观察葡萄,引起兴趣。

  1。教师向幼儿出示葡萄图片,介绍葡萄,观察葡萄外形特征。

  2。提问:你喜欢吃葡萄吗?它是什么味道的?(葡萄是酸酸甜甜的)请幼儿回忆并简单描述葡萄的外形特征。(葡萄宝宝有紫有绿,圆圆的,一颗一颗紧紧地挤在一起。)

  三、教师示范手指作画。

  伸出食指哥哥,亲亲颜料宝宝,点个葡萄娃娃。(教师用食指蘸紫色由下向上竖按葡萄,直至连接到画纸上的葡萄藤。)

  四、交待作画要求,幼儿操作。

  1、一颗颗葡萄要紧紧地靠在一起,一直点画到葡萄叶下面

  2、作画前先长袖变短袖,不要让颜料粘在自己和别人的身上。

  3、注意桌面的清洁。

  五、展示幼儿作品,引导评价。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因此,正确掌握幼儿年龄阶段目标和幼儿近期发展情况,是每位教师设计和组织活动的必要前提,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绪,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根据这些精神,在美术活动中我选择了让幼儿易于表现的棉签画“葡萄”,没有特别难的技能技巧需要掌握,大部分幼儿都能通过动手操作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在轻松自由的创作中,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体验。

小班教案 篇6

  一、教案设计:

  学生设计:我班的孩子都是9月份新入园的小班孩子,经过2个多月的适应,孩子们已经很少出现哭的现象。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小班的孩子对于小动物非常感兴趣,并且对小动物的饮食习惯有一定的了解。

  目标设计:

  1、通过“饲养”小动物,了解一些常见小动物爱吃的食物。

  2、加深对小动物喜爱的情感。

  资源设计:

  小鸡、小猫、小狗图片,手工纸若干、教学课件

  过程设计:

  一、引起兴趣

  1、出示课件图片:你喜欢这些小动物吗? 为什么?

  2、你知道它喜欢吃什么吗?

  3、欣赏课件内容。

  t:看看还有哪些小动物,它们都喜欢吃什么?

  游戏:小动物吃什么?

  二、喂养小动物

  游戏:喂养小动物

  t:小动物们在进行吃东西的比赛,我们来看看谁吃的东西最最多?

  游戏:排排队

  三、动手制作

  1、t:你想做哪些好吃的东西喂小动物?

  2、提供材料,让幼儿通过简单的撕纸制作食物。

  3、幼儿把制作好的食物喂小动物吃食。

  4、重点关注:喂食的情况,引导幼儿边喂边和小动物说说话。

  四、互相交流

  1、小动物们吃饱了吗?

  2、请幼儿说说喂小动物吃了些什么?

  3、教师帮助幼儿适时调整小动物的食物。

  评价设计:

  小班新入园的孩子还是对于幼儿园的环境有一定的排斥心理,特别是当老师开展集体活动的时候,孩子们的反抗行为会表现地更加的明显。这个月,我们正好开展“小动物”的主题,而小动物是小年龄的孩子们最最喜爱的话题。所以我选择了小鸡、小猫、小狗这三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孩子们非常了解这几种小动物的饮食习惯,并且也对喂养小动物有一定的兴趣。

  二、课堂实录:

  一、引起兴趣

  1、出示课件图片

  师:你喜欢这些小动物吗? 为什么?

  幼:喜欢,我家的小狗会舔我。

  幼:我觉得小动物很可爱。

  2、师:你知道它喜欢吃什么吗?

  幼:小狗喜欢吃肉骨头。

  幼:小鸡喜欢吃虫。

  幼:小猫最喜欢吃鱼。

  3、欣赏课件内容。

  师:看看还有哪些小动物,它们都喜欢吃什么?

  幼:小鸭喜欢吃蚯蚓,还喜欢吃水草和螺丝。

  游戏:小动物吃什么?

  师:小猫还喜欢吃什么?

  幼:老鼠

  师:小狗还喜欢吃什么?

  幼:还喜欢吃肉、鱼

  二、喂养小动物

  游戏:喂养小动物

  师:小动物们在进行吃东西的比赛,我们来看看谁吃的东西最最多?

  游戏:排排队

  幼:小兔子吃萝卜,小松鼠吃松果,小熊吃蜂蜜,小鸡吃虫子,小老鼠吃饼干

  三、动手制作

  1、t:你想做哪些好吃的东西喂小动物?

  2、提供材料,让幼儿通过简单的`撕纸制作食物。

  3、幼儿把制作好的食物喂小动物吃食。

  4、重点关注:喂食的情况,引导幼儿边喂边和小动物说说话。

  四、互相交流

  1、小动物们吃饱了吗?

  2、请幼儿说说喂小动物吃了些什么?

  3、教师帮助幼儿适时调整小动物的食物。

  三、专家点评:

  1、活动的重难点不明显

  2、活动引用了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来激发幼儿兴趣,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3、幼儿的相关经验没有提升

  4、环节之间出现重复的现象

  四、自我反思:

  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还是很高,因为小班的孩子对于小动物有很大的好奇感。当我提出“这些小动物喜欢吃什么”的时候,他们还是很容易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正确的判断。但是第三环节,我觉得显得有些多余,使环节与环节之间出现了相互重复的现象,我应该准备一些孩子不经常看到的小动物,让他们了解一下这些小动物喜欢吃什么,以提高孩子们的知识经验,不至于出现活动的重难点不明显的现象。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的教案06-12

小班教案03-24

小班轻轻的教案04-06

小班西瓜教案04-02

小班眼睛教案04-02

小班水果教案04-02

小班教案范文04-01

声音小班教案11-05

雪花小班教案11-05

小班教案《圆》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