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05-18 19:19:57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美术教案模板汇编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美术教案模板汇编7篇

美术教案 篇1

  第一课大脚丫

  教学目标:

  1、用对称的方法画出一对鞋垫,并学习在鞋垫上装饰图案。

  2、体验在鞋垫上绘画的愉悦情趣。

  教学重点:制作鞋垫外形,能用多种图案或花纹装饰鞋垫。

  教学难点:注意图形图案的对称,而且要颜色、大小也要有对称性学习方法:示范讲解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比较法、自主尝试法、辅导练习法、作业评价法、行为指导法

  教学准备:实物课件,白卡纸,记号笔,油画棒。

  导学过程:

  一、(师)激发兴趣,导入新课(3分钟):

  1.鞋垫的作用:垫鞋子、装饰。

  2.形状特征——对称

  (1)师:看图上的鞋垫哪一双是正确的,哪一双是错误的?

  (2)师:小朋友们,看一下自己穿的鞋的鞋底,图案是怎么样的啊?(请幼儿仔细观察自己鞋底上的图案有什么样的规律,再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判断)师:怎么样,观察好了没?图上的哪双鞋垫是正确的?

  (3)教师总结:鞋垫上的对称图形,不仅形状一样,大小,颜色也是一样的,而且所对称的地方所在的方位也是一样的。

  二、(生)自主学习(自学材料,组内探究)交流展示(5分钟):1、师扮演小兔子开商店,设置情境:小朋友们好,我的铺子里有好多种鞋垫就是没有画上画的,你们能帮我做一些吗?

  2、如何快速地制作出一双鞋垫?

  生:用复印纸、用鞋垫比着画??

  请学生上台完成示范。

  (1)小助手脱掉一只鞋子,脚踩在垫有复写纸的纸上;

  (2)师沿着学生的脚轮廓画出一只鞋垫的形状(一笔完成),打开画

  纸后一双鞋垫完成。

  3.学生以2人/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双鞋垫的形状。

  三、(生)交流展示(师)点评解惑(6分钟):

  1、还少了什么?

  生:颜色、花纹、图案。

  2、学生观察鞋垫实物,思考:

  什么材质?——布、线

  有什么花纹?——花、叶子??

  3、师总结图案:花朵纹、羊角纹、云朵纹等等,

  4、师:你们发现这两只鞋垫上的画怎么样?鞋垫上的图案哪些地方一样?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鞋垫上图案对称的关系,并重点讲述。如颜色,大小,形状的对称)

  5、出示示意图(图上有装饰正确和错误的'两双鞋垫,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对称的含义)

  6.师示范:给鞋垫加花纹

  (1)画中心图案

  (2)画周围花边

  (3)和底色注意对比

  (4)左右脚注意对称

  四、课堂实践(22分钟):

  1、剪鞋垫,师示范提示:

  (1)留下1cm的白边

  (2)用勾线笔再勾一次花纹,强调图案。

  2.生完成。(注意一支左脚,一支右脚。)3、学生添花纹,师指导。

  (1).怎样用最快的方法把一双鞋垫上的花纹画好?

  学生探究得出结论:用复印纸勾轮廓,颜料瓶浸染或者用油画棒涂色快些。

  (2)注意底色课图案的对比,以及适当留白

  4.学生给制作的鞋垫上色,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对称的关系。

  五、教师反馈,作业展评(5分钟):

  1、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评价

  选一双装饰正确的,一双错误的,让学生评价。根据同伴的作品从所装饰的图案的大小、颜色等方面进行评述。(引导学生注意正确和错误装饰方法,强调对称)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摄影知识。

  2.指导学生模仿记者进行采访活动,了解美术记者的工作内容和具体的工作流程。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策划、采访、编辑和展示活动,感受美术记者工作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是否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过程,敢于进行拍摄和采访实践,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2.是否能够掌握照相机的基本*作方法,拍出符合采访内容,有初步构图意识的作品。

  3.是否对资料整理、编辑、展示工作产生兴趣,能在某一环节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必要的摄影和采访工具,图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

  2. 学生分组准备采访的内容以及相应的器材。

  教学方法:讲授、欣赏、演示、练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1)做好学生分组采访的组织工作。

  (2)导入此课的内容,传授美术记者的工作过程和具体要求。

  (3)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图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兴趣。

  2.发展阶段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组员共同拟订采访内容及活动计划。

  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采访活动。

  按照计划内容对采访记录资料进行整理编辑。鼓励学生通过集体构思设计,选定喜爱的色彩和排版形式,利用各种材料工具,制作出一幅生动有趣的,图文并茂的主题性展示作品。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制作。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四、 收拾与整理指导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五、课后拓展

  1.鼓励学生积极地寻找进行拍摄,采访实践的机会,去创作更生动有趣的形象,报道展示更有意义的事物

  2.利用模拟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具体能力的方法研究。

  3.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某一主题或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

美术教案 篇3

  第一课 美术概说 课型:单一型

  1.教学方法:讲解,2.欣赏

  3.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懂得美术的概念。

  (2)通过各种图画的展示和讲解,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分类,并理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和现代设计的概念和分类。

  4.教学难点、重点:

  难点:美术的作用。

  重点:绘画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是美术课,那么到底什么是美术呢这就是咱们今天要一起来初略讨论学习的问题--美术概说(板书课题)

  三)新授:

  美术的概念:

  展示小型雕塑一个,绘画作品一幅。讲解美术的概念,特别强调“物质材料”、“造型手段”、“空间”、“审美价值”。

  美术的分类

  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现代设计

  绘画:使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表现手段,创造艺术形象。(绘画的分类略加讲解。)

  展示作品或图片资料若干,(由于缺乏美术教学挂图及相关的幻灯片,所以应找些较大的图片,如单幅单页画、挂历中的画页等,同时应选用较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另外,展示一部分自己的原作,如《女同学头像》、《临“太阳很足的晌午”》、《藏族妇人》,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感受,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一位名符其实的教师。讲解绘画的概念,同时强调绘画的作用: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

  现代绘画《钢水汗水》:反映了我国当代钢铁工人的社会生活,“钢水的产量和工人的汗水是成正比的”。表达了对钢铁工人的一种敬仰敬佩之情,从刻画细微的画面中,咱们似乎听见有人在说:“工人兄弟们,你们辛苦了!”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

  雕塑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圆雕、浮雕。

  举例:茶陵一中进校门处的雕塑(圆雕)。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周的`雕像(浮雕)。

  C、工艺美术:指实用品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性美术。

  分类:A、日用工艺(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等)

  B、陈设工艺(象牙雕塑、装饰绘画)

  D、建筑艺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结构方式、内外空间组织、装饰、色彩等各方面的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公共建筑:

  分类:民用建筑:

  纪念性建筑:

  现代设计: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艺术。

  美术的社会作用

  美术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具有三大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

  (组织同学们以讨论的方式,谈谈对美术及美术的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学生的发言:

  美术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建筑、商业、工业等领域

  三、作业:

  运用抽象或变形的表现手法表现自己的某种情感。

  要求:用少量文字概括作业表现的情感。注意造型的基本要素的运用。

美术教案 篇4

  学科:美术

  年级:五年级

  设计教师:陈华晓

  课题:墙报报头(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认识墙报报头在墙报中的作用,经过小组合作设计班级的墙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报头的作用及其基本的组成要素.

  教学难点:报头的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同学们,美术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亮丽的色彩,增添了许多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术,你们曾经利用我们学过的.美术知识设计过些什么吗?比如说,你们有没有尝试过设计手抄报或墙报?设计时有些什么内容?其中设计的美术图案是想表达什么?

  大家回忆并跟其他同学相互交流一下(学生自由交流,并总结出交流结果).

  教师对学生的交流结果进行小结:大家设计的手抄报或墙报的内容有些诗歌,名人名言,成语解释,小作文,还有一些卡通画以及其它图画,而这些图画是为了使版面更丰富多采,甚至还能让人看了图画就了解小作文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探究学习

  1."六.一"国际儿童节快到了,学校要求各班出一版墙报,你们打算怎样设计?打算设计一些什么样的图画并通过图画来让别人了解墙报的内容呢?可不可以给大家谈谈你的想法,你的设计思路呢?

  学生自己表达,老师从中穿插新课的知识点.

  教师小结:我们要设计一版墙报,首先应该让版面引人注目,要做到这点,就要靠报头的设计来突出墙报内容的主题,刚才同学们所说的一些"图案","标题"的设计,我们把它称为"报头设计"(板书课题).报头的内容包含一些能美化墙报的图案,突出墙报内容的标题和鲜明夺目的色彩.而图案还要和标题统一并能互相补足.

  2.教师出示各类报头设计的作品

  现在我们一起欣赏一下以下的报头设计,看它们是怎样使图案、标题、色彩统一的结合,达到使墙报内容的主题鲜明突出的效果的.(教师引导欣赏并做简单的讲解)

  三.合作创作

  提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为设计班级迎"六.一"的板报合作创作一幅报头,合理分工,画面要有创意,色彩鲜明,主题突出.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进行设计.

  四.作品展示,学习评价

  1.自评:小组中推荐一名同学给大家介绍小组设计的意图.

  2.互评:如果你是班主任老师,你会选择哪一幅作为你们班的报头,为什么?

  五.课堂总结.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太阳的温暖,激发学生对太阳的热爱之情,激发学习兴趣。

  2、向学生们提供丰富的资料,增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3、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去感受形状、色彩、材质、声音所带来的乐趣,从而使学生们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去感受,使学生们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的图片、资料(学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察学具。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激趣:体会太阳

  选一个下了几天雨后放晴的日子,领着学生们来到室外,问,太阳出来了,你高兴吗?你为什么高兴呀?你喜欢太阳吗?学生们会很兴奋,七嘴八舌地告诉我各种理由,“太阳出来了,可以玩喽!”“太阳带给我们温暖。”“没有太阳,我们不能生存的。”让他们在阳光下自由自在地转圈,蹦跳,体验太阳的温暖,充分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自然地进入了学习状态。

  2、探索太阳

  ①提问:你知道有关太阳的知识吗?你能把课前收集的有关图片、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吗?(太阳是个大火球、太阳有黑子、太阳是太阳系中最大的星球)

  ②师:“你们知道得可真多,想不想知道更多的知识?”

  ③多媒体播放《蓝猫三千问》中有关太阳的动画片,让孩子们交流收获新信息。

  3、想象太阳

  ①播放《种太阳》,播种太阳就是播种希望,每个人心目中的太阳都不一样,请你想象一下你心目中的太阳是怎样的?

  ②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讨论。

  ③反馈:“太阳象***脸,很亲切。”“太阳可以象我家的小狗,很可爱。”“太阳应该是个年纪很大的老爷爷,有白白的胡子”。

  ④从三方面入手,自由地想象属于自己的太阳:(学生说,教师在黑板上示范)

  A、太阳的外形。大胆地想象,太阳可以是你喜欢的人或动物甚至其他物体的形状,然后再想怎样才把太阳的形状画得符合想象,又让别人看得出是太阳。

  B、太阳的光芒。太阳的`光芒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直线式,火焰式等等。

  C、太阳的颜色。你认为哪些颜色最能代表自己想象的太阳,就把它画出来,因为太阳本来就不是一种红色的,它的光其实是彩虹的颜色。

  4、布置作业:

  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太阳。

  5、教师巡视辅导,重点放在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上。

  6、教学小结:

  A、展评学生作业。

  B、总结本课的学习的内容。

美术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在我国古代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笔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古代能工巧匠的杰出创造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笔筒作品。它们大多是瓷制,也有用玉、石、竹、木雕刻而成的。

  本课学生的笔筒作品,大多彩塑料瓶设计和制作的。利用废旧瓶子剪去瓶口后变成筒状,再美化,装饰成笔筒,学生在造型活动中会体验其中的乐趣。

  本课教学,应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将学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应用在笔筒的设计制作之中,达到提高审美素养、培养设计能力与创造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和文房四宝一样,笔筒中蕴含着历史和变化,应引起同学们的关注。利用塑料瓶做笔筒,提醒师生共同关注塑料瓶的多种造型及如何利用彩色纸对瓶筒进行美化装饰。学会用彩色纸剪贴的方法装饰筒形。

  三、重点难点

  重点:用废旧塑料瓶制作、装饰实用的笔筒。

  难点:装饰设计的美感与创新。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六、材料准备

  塑料瓶、彩色纸、双面胶、剪子、即时贴。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游戏导入)

  猜一猜这里面藏着一件什么宝物?

  3、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做笔筒

  请把你们带来的笔筒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可以看出生活中的笔筒种类很多,各有各的特点。你最想要了解生活中笔筒的什么特征?

  (2)分析研究。(图片和课件同时出现)

  ①分成四个小组研究生活中的笔筒都有哪些特点?(结合图片和自己带来的笔筒进行研究)

  第一组研究笔筒的外形。

  第二组研究笔筒的.内部构造。

  第三组研究笔筒的颜色、图案。

  第四组研究笔筒的用途。

  ②研究用废旧材料制作出来的笔筒。

  A 看一看桌上摆放的这些笔筒是用什么做的?

  B 想一想用废旧材料制作出来的笔筒有什么好处?

  C 小组研究一下用废旧材料制作的笔筒有什么特点?怎么做的?最后每组挑选一个你们认为最有特点、最有新意的笔筒介绍给大家。

  D 拿出一个大个的笔筒,让学生进行研究:想一想怎么使剪刀、胶棒、尺子和各种不同类型的笔,摆放在里面不会很乱,拿起来还很方便?

  ③拿出自己带来的废旧材料,想一想用你手中的这个废旧材料能做成什么样子的笔筒?

  4、布置作业

  (1)可以做一个很有特点的笔筒,也可以做一个实用性很强的笔筒。

  (2)可以几个人合作完成,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5、展示作品

  介绍一下你的作品或你们的作品。

  6、拓展

  (1)了解一些古代笔筒的文化。

  通过课件演示出了解古代的笔筒或通过学生课下查找的资料来了解笔筒的文化。

  (2)想一想用废旧材料还能做成什么来美化、装饰我们的生活?

  课后记

  孩子们对笔筒也有丰富的历史感到很吃惊,对我国古代的不同材质、不同造型的笔筒赞叹不已。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老虎的基本形象特征,正确地画出不同形态的老虎。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画老虎,学生能掌握利用椭圆形动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圆椭形并用基本形画老虎。

  【教学难点】画出老虎的不同动态。

  【教学准备】

  1.老师准备:彩色粉笔、老虎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老虎在森林中活动画一幅。

  2.学生准备:塑料水彩笔、美术课本、图画纸。

  【教学过程】

  1、猜谜语游戏导入课题。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喜爱猜谜语,喜欢动物。所以我将学生较熟悉的兔子和小鸟的形象编成谜语让学生猜,再引出老虎的谜语,便自然过渡到课题学习了。

  2、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与想象。

  通过出示多媒体课件,出现歌曲《两只老虎》精彩的动画和音乐,让学生边欣赏片中拟人化的老虎形象,边引导学生进入老虎形象的想象之中,并伴随欢快的节奏来轻声哼唱而展开联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

  3、情境对话让学生欣赏与判断。

  为了把避免绘画技能的简单枯燥传授,我设计将范画的.出示用投影仪放出。并根据出现的老虎范画,教师扮演老虎角色来配音,与学生进行情境对话。学生在这种童话故事般的对话中,不知不觉地明白如何艺术表现老虎的形状,色彩,花纹等绘画技巧知识。

  4、音乐情境中的创造表现。

  学生在歌曲旋律《两只老虎》的轻声伴(转载于:

  师:有不一样的地方?

  3称的含义)

  (教师出示小兔子,并以小兔子的口吻与学生对话)

  师:小朋友们好,我的铺子里有好多种鞋垫就是没有你们这样画上画的,你们能帮我做一些吗?

  4、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对称的关系

  5、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评价

  选一双装饰正确的,一双错误的,让学生集体评价。同时根据同伴的作品从所装饰的图案的大小、颜色等方面进行评述。(引导学生注意正确和错误装

  饰方法,强调对称)

  6、学生互相欣赏作品。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02-28

美术教案范文04-18

大班美术教案09-10

小学美术教案10-09

小班美术教案06-09

幼儿美术教案02-25

小学美术教案11-13

大班美术教案12-20

美术教案模板10-04

中班美术教案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