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大班社会教案

大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3-06-04 11:30:45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大班社会教案合集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热门】大班社会教案合集8篇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

  2、培养专心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词卡:“三心二意”、“一心一意”。

  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入

  幼儿自主阅读幼儿用书中的故事,通过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故事里都有谁?它们去小河边做什么呀?你们猜猜故事内容是什么?

  2、幼儿阅读后回答。

  3、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能看着这个图来编一个故事吗?(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编故事。)

  4、教师:小朋友们变得故事可真精彩呀,可是我们书上的故事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深入理解

  教师带领幼儿共同阅读故事《小猫钓鱼》,并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1、教师讲故事。

  2、教师:小朋友可要认真听哦!等下老师会提出问题考考你们的。

  教师:故事中都有谁呀?它们在做什么?小猫开始钓到鱼了吗?为什么没有钓到鱼?﹙因为小猫钓鱼时它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做什么事总是三心二意的。﹚

  3、教师:后来小猫钓到鱼了吗?为什么?﹙钓到了,因为它听了妈妈的话,一心一意去钓鱼。﹚

  三、帮助幼儿理解“三心二意”和“一心一意”的意思。

  1、引导幼儿理解“三心二意”的意义。

  ①教师出示词卡。教师:你们知道什么是三心二意吗?

  ②幼儿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教师小结:“三心二意”就是形容做事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忙那个,结果什么事都做不好,什么事都完成不了。就像有些小朋友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讲,上课做其他事,这样的小朋友就像小猫一样三心二意。

  2、引导幼儿理解“一心一意”的意义。

  ①教师出示词卡。教师: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一心一意”吗?

  ②幼儿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教师小结:“一心一意”就是形容一次只做一件事,做事很专心,不受其他事物的影响,注意力不集中,事情往往完成的比较好。就像我们班很多小朋友一样上课认认真真的`,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这样的小朋友就是一心一意的。

  四、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做事的经历。

  1、教师:小朋友们有没有像小花猫一样做事三心二意的经历呢?结果是怎样的?

  2、教师:你有没有像小猫一样做事一心一意的经历呢?结果又是怎样?

  五、引导幼儿养成做事专心的好习惯。

  1、教师:小朋友们,我们是学习小猫的“三心二意”还是学习小猫的“一心一意”呢?

  2、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对,我们以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做到一心一意,只有专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完、做好。

  附故事:《小猫钓鱼》

  在树林旁边,有一条小河,河里有许多鱼在游来游去。

  一天早上,猫妈妈带着小猫到小河边去钓鱼。

  一只蜻蜓飞来了,蜻蜓真好玩,飞来飞去像架小飞机。小猫看了真喜欢,放下钓鱼竿,就去捉蜻蜓。蜻蜓飞走了,小猫没捉着,空着手回到了河边,一看猫妈妈钓了一条大鱼。

  小猫又坐到河边钓鱼,一只蝴蝶飞来了,蝴蝶真美丽,小猫看了真喜欢,放下了钓鱼竿,又去捉蝴蝶。蝴蝶飞走了,小猫又没捉着,空着手回到河边,一看,猫妈妈又钓了一条大鱼。

  小猫说:“真气人,我怎么一条小鱼也钓不着?”

  猫妈妈看了看小猫,说:“钓鱼就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你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怎么能钓着鱼呢?”

  小猫听了猫妈妈的话很难为情,从此就一心一意地钓鱼了。

  蜻蜓又飞来了,蝴蝶也飞来了,小猫就像没有看见一样,一步也没走开。不一会儿,嗨!钓竿上的线往下沉,钓竿也动起来啦,小猫使劲把钓竿往上甩,“哎哟!”一条大鱼钓上来啦。小猫高兴地喊了起来:“我钓到大鱼啦,我钓到大鱼啦!”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辨认自己或他人的姓氏,对汉字感兴趣,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

  2、感知自己名字的与众不同,大胆交流名字的由来,体会家长对自己的期望。

  活动准备:

  1、事先请幼儿向家长了解自己名字的写法、含义及小故事。

  2、孩子姓名的字卡、《百家姓》视频及挂图、地震中出生的孩子照片。

  活动过程:

  1、导入

  出示老师的姓氏"孔"字字卡,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知道"孔"是老师的姓氏,也是"孔子"的"孔"。

  2、新授

  (1)游戏:开火车。了解幼儿姓氏,请同姓的幼儿握握手。

  (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姓氏?

  教师总结:中国有十多亿人口,姓氏也有很多。(引出百家姓)

  (3)看课件《百家姓》视频,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

  出示《百家姓》前一百位的姓氏,让幼儿观察了解:前一百位的姓氏有几行?每行有几个姓氏?你的姓氏排第几?大声地念出来。

  你还认识其他的姓氏吗?排第几位?

  (4)提问:你的姓氏和爸爸一样还是和妈妈一样?爸爸姓什么?爷爷姓什么?

  教师总结:我们中国的姓氏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我们都是随爸爸的姓,也有跟妈妈姓的;有一个字的姓,也有两个字的姓,这是我们中国特有的'。

  (5)出示只显示姓的名字请幼儿猜。

  教师总结:中国人同姓的很多,光看姓不能知道是谁,还要有名。

  将写有全班幼儿姓名的字卡贴在黑板上,请幼儿找找自己的名字在哪里?大声地念出来。

  你还认识其他小朋友的名字吗?你知道你们老师的名字吗?

  (6)老师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请挨着的两个小朋友互相交流自己名字的故事。

  (7)请幼儿讲述自己名字的含义和故事。

  教师总结:我们的名字都有特殊的含义和故事,包含了父母对我们的爱和期望,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孝顺和懂得感恩的人。

  活动延伸:

  1、看课件:地震中出生的婴儿照片,讲述婴儿名字的由来,引出我们共同的名字--中国人。

  2、鼓励幼儿爱祖国,长大报效祖国。请幼儿签上自己的名字(音乐《相亲相爱一家人》)。

  3、教师总结。(音乐《大中国》)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结合幼儿的经历,通过观看PPT讲述,使幼儿了解自己在不断地成长,引发幼儿对自身发展变化的兴趣。

  2、鼓励幼儿找出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3、帮助幼儿初步认识自己的不足,增强自我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了解自己小时候和现在在身体的生长发育上有哪些主要的变化。

  2、PPT、幼儿小时候的衣服、鞋子、裤子等。

  3、记录表、一些简单的技能标志图:如扫把代表自己会扫地、抹布表示自己会擦桌子了、衣服表示自己会穿衣了、话筒表示自己会唱歌了、图书表示自己会安静地看书了、铃鼓表示自己会跳舞或打击乐了……

  活动过程:

  一、通过PPT对比讲述,使幼儿了解自己小时候和现在的变化。

  1、引导幼儿观看PPT,让孩子们知道从妈妈肚子里来到这个世界上慢慢长大慢慢学会了很多本领,来激发幼儿知道自己长大后的变化。

  2、幼儿参观孩子们带来的小衣服小鞋子小裤子等,让孩子们自己选择一样来试穿,看看结果会是什么样的?然后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达。

  3、请幼儿谈一谈:"我们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又是什么样子的?"(可以启发幼儿从外部的变化。如:身高、体重等。)

  4、请小朋友互相讨论自己长大后的变化,然后用标志图来表示自己长大后学会了哪些本领。可以从自己学会的本领。如:念儿歌、画画等方面谈谈)。

  小结:你们现在长高了、变重了……,更重要的是你们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本领,学会画画、顺倒数数等,那么,你觉得哪些本领学得最好?

  二、鼓励幼儿找找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1、教师和幼儿共同找找教师的优点,并且将与优点相对应的图片贴在照片旁边,引发幼儿兴趣,激发他们说一说自己的优点。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优点,并且勇敢地在集体面前展示。

  ①请幼儿朗诵儿歌

  ②请幼儿上来拼图

  ③展览幼儿的绘画作用(教师平常应有意识地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

  ④椅子操的表演

  ⑤打击乐表演

  ⑥请。幼儿平时关心集体的行为用录像录下来,再放出来给幼儿看,引起幼儿对其行为的赞扬。

  ⑦进行叠被子、系鞋带比赛,通过竞赛形式看到别人的优点。

  ⑧关心同伴,通过录像形式表现出来。

  小结:每个小朋友都说了自己的优点,有的…有的…有的,并且能够勇敢地将自己的优点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三、找找自己的不足,鼓励幼儿今后努力。

  ①请幼儿谈谈自己在关心集体、参加体育活动、画画等方面还要向哪些小朋友学习?

  ②鼓励幼儿今后继续努力,争取不断的进步,特别是在关心他人尊敬长辈这方面。

  教学反思:

  亮点

  1.目标提的比较全面合理,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2.充分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以幼儿为活动主体的思想,在本活动中设计多出师幼,幼幼谈话的环节,围绕谈话主题,给幼儿充足的发言权。

  3.最后延伸活动不仅是教师进一步了解了幼儿在家的表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幼儿的上进心理。

  不足:

  难点部分教学效果不太好。让幼儿看视频资料不能深入到幼儿的心里,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用现实的例子或情景表演让幼儿深切的体验长辈的辛苦和不易。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促进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

  2. 提高幼儿的.反应能力;

  3. 增强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培养;

  4. 体验在集体运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皮球1个、长的红布4条、遥控汽车1辆。

  活动过程:

  (一)游戏:看谁变得快

  教师将红布举过头顶,幼儿站立红布下,完成下列动作:

  . 及时调整步伐跟随红布左右移动方位变化;

  . 及时调整步伐跟随红布上下移动方位变化。

  (二)游戏:球儿滚滚

  幼儿站立于红布两侧拉起红布形成通道,并互相协作完成下列动作:

  . 教师将球快速滚动过红布,提示幼儿将红布拉开并保持平整;

  . 教师将球放置于红布一侧,提示幼儿利用站立姿势的变化,将球滚动到另一侧;

  . 教师进一步提升难度,在红布上开遥控汽车。

  (三)游戏:跨越彩虹

  幼儿站立于红布一侧:若干幼儿拉起红布形成四条横向通道,并互相协作完成下列动作:

  . 在红布上跑动

  . 在红布上爬行

  (四)游戏:舞龙

  幼儿将红布至于头顶,并用手臂拉开,形成长龙,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

  . 直线走

  . 曲线走

  . 变速走

  . 转向走或跑

  (五)放松游戏:同心协力

  . 幼儿排成一列横队,手持红布按节奏前进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认识蒸笼和蒸锅,能区别它们的外形特征。

  欣赏、理解故事,了解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分享好东西,感受分享的快乐。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角色游戏中有用蒸笼的游戏

  (材料准备)新童易软件,蒸笼一个

  教学过程:

  一、认识蒸笼和蒸锅:

  1、出示蒸笼,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丰富词——蒸笼)

  2、播放新童易软件(蒸笼和蒸锅),引导幼儿分别欣赏蒸笼、蒸锅的图片,能认识区分。

  3、了解蒸笼和蒸锅的'不同之处:

  蒸笼大部分是柱子编成的,它能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我们经常用来蒸包子等点心。蒸锅则是一种在原来蒸笼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直接清蒸各种美食的锅子,它的外形像一个锅子,一般两边有柄。

  4、今天,蒸笼和蒸锅都给对方带来了礼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播放新童易软件(看图说话),引导幼儿依次观察画面,提问:

  1、画面中的是谁?他做了什么?

  2、蒸笼派盘子去干什么?

  3、蒸锅做了一个什么?他让盘子去做什么?

  4、蒸笼请盘子们去超市买来了什么?他送给蒸锅什么礼物?

  5、这回,蒸锅请盘子们去买了什么?他送给蒸笼什么礼物?

  6、最后,蒸笼、蒸锅各自扛着什么相见了?

  引导幼儿观察后用比较完整的语句讲述,再点击“喇叭”,分别欣赏相应的故事内容。

  三、完整欣赏,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播放新童易软件(故事欣赏),请幼儿完整欣赏。

  2、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世界上顶顶大的糖包子是谁做的?那么豆沙包是谁做的呢?

  3、讨论:蒸笼和蒸锅为什么要互相送包子?

  小结:蒸笼和蒸锅真是一对好朋友,有好吃的东西会和好朋友分享。

  4、如果你有好吃的东西愿意和别人分享吗?你想请谁吃?和朋友分享时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快乐……)

  四、结束活动。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摩擦,面对同伴的过失,我们会鼓励幼儿原谅他人,却往往发现简单的说教并不能为所有幼儿接受。因为原谅他人的重要意义幼儿很难体会。因此,我设计了礼物这个活动,希望通过故事引发幼儿的共同讨论,让他们通过移情体会别人有过失时的心情,从而学会原谅他人。理解原谅他人在交往中的重要性,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智能。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引导幼儿初步懂得原谅他人的过失。

  2.发展幼儿的人际智能,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3.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礼物故事书、表情图谱及各种表情卡若干、统计表、录像。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你们收到过礼物吗?什么时候我们能收到礼物呢?

  (小结:过节日、生日、一些特殊的纪念日,我们都能收到礼物。)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故事书,名字就叫《礼物》。

  二、看图讲述引发幼儿讨论

  师:(出示第一幅图)这是贝贝,这是小豆子,今天是贝贝的生日,贝贝把爸爸送给他的一份生日礼物带到幼儿园,要和小朋友教师一起分享,是什么礼物呢?

  师:小豆子看见了很喜欢,也很想玩,贝贝自己还没玩过,又是新玩具,贝贝该怎么做?(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说明理由。)

  师:贝贝还是决定把玩具借给小豆子玩,可是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请幼儿观察第二幅图)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了?(鼓励幼儿用语句描述图片上发生的事。)

  师:玩具被小豆子不小心弄坏了,现在贝贝和小豆子的心理会怎样呢?

  (先鼓励幼儿用丰富的词汇描述故事人物的心理,再请幼儿根据心情选择相应的表情脸谱,并鼓励他们用语言说出自己放的贝贝和小豆子的表情。)

  师:(请幼儿第三幅图)看看贝贝和小豆子究竟怎么了。

  (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图片上故事人物的表情。)

  师:这是什么火?(大火、生气的火)我们可以用什么好听的词来说?(怒火)这火冒呀冒呀一直到了天上,有个四字成语知道吗?(怒火冲天、火冒三丈)

  师:小豆子怎么样了呢?为什么小豆子会害怕?(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小豆子的脸色。)

  师:贝贝气得火冒三丈,小豆子又急又害怕,该怎么办呢?有什么好办法吗?

  (用展示幼儿想出的各种各样的办法;请幼儿观看录像里的幼儿想出了什么办法,鼓励幼儿说说他们最喜欢的办法。)

  师:就在贝贝气得火冒三丈的时候,教师悄悄地给了贝贝一封信。信里有什么呢?(打开信封,出示“原谅”两个字)原谅是什么意思呢?谁能告诉大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解释“原谅”一词的意思。)

  师:贝贝要原谅小豆子,可贝贝怎么说、怎么做才能表现“原谅”呢?

  (教师就扮演小豆子,鼓励幼儿通过语言或用动作表现原谅他人。)

  师:(小结)贝贝学你们的办法笑一笑、抱一抱、握握手、说句“我们不生气”,效果可真灵,贝贝头上的怒火不见了。接着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师:(出示第四幅图)他们俩成了好朋友,贝贝又收到一份更大的礼物,是一匹修好的小斑马,还有好多好多的爱心,谁爱贝贝了?(教师与幼儿一起看爱心:教师爱贝贝、小豆子爱贝贝、爸爸、妈妈爱贝贝、许多小朋友们都爱贝贝。)

  师:(小结)原谅多么美好啊!当别人不小心做错了事,我们就该原谅他。

  活动反思

  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与幼儿的有效互动,为了提高互动的有效性,同一节课我前后尝试了四次教学活动,不断反思自己的语言回应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逐步改善。

  第一次试教活动效果不佳。我发现,幼儿只会站在某一方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而不像我预期的'那样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而我对此进行回应的提问提升性不够、递进不明显,“是不是”“好不好”等单一性提问偏多。另外,活动中完全没有体现对大班孩子的语言要求,如用完整的语言表达等。

  第二次试教虽然没有完全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但我突然明白了活动中哪些地方该重点引导幼儿讨论,哪些地方教师应注意引导。因为“礼物”这个教学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通过移情体验他人的心理,因此,贴表情谱的目的应是帮助幼儿揣摩他人的心理。而我在试教时只是让孩子贴了表情图,却没有引导他们将表情代表的心理活动说深说透。另外,有些孩子描述表情的词汇较单一,有时甚至词不达意,这些都需要教师想办法激发幼儿使用准确而又有变化的词汇。

  第三次试教基本达到了移情环节说深说透的目标,难点也有突破。不小心弄坏同伴的玩具该怎么办?每次活动一到这个环节就容易冷场,这次我用了激将的语言:“刚开始想办法比较容易,越到后面就越难,看看哪些小朋友不怕困难,还能想出好办法来。” 既体谅幼儿又富有挑战性的语言果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前三次教学的基础上,第四次时我又做了一些微调,教学效果比较满意。

  总结四次教学,自己采用的有效回应策略包括:

  1.提醒

  如一开始问幼儿有没有收到过礼物时,有些幼儿可能因为没有注意收到过的礼物或认为礼物就是指教师图片上展示的包装精美的礼物,就不暇思索地回答“没有”。幼儿的回答让我有点出乎意料,但一想,首先,幼儿没收到礼物的可能性很小;其次,这个问题很必要,能激发幼儿联想到他自己收到礼物时的快乐心情,可以为后面体验礼物被弄坏后的心理做必要的情感铺垫。于是我提醒幼儿说:“生日蛋糕、玩具有没有收到过呢?”这样一提醒,幼儿马上想起来自己是收到过礼物的。

  2.鼓励

  前几次听到幼儿用“给生气的幼儿一杯水喝”“给生气的幼儿吃颗糖”等方法时,我觉得这些办法太一般,没有给予积极回应,结果课越上就越没劲。后来当幼儿说“喝杯水就不生气”时,我大声肯定了他的说法:“真正的水是能灭火的,喝杯水也许能灭了心理的怒火,是一个好办法。”有的幼儿说“弄坏了同伴的玩具,可以先告诉妈妈,再卖个玩具给他”时,我马上说:“我很欣赏你的办法,我们做错事时通常是不敢向妈妈说的,这位小朋友能主动承认错误,真了不起。而且当我们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时,真的应该求助大人,听听他们的主意。”几次鼓励式回应激发了幼儿的自信心,也调动了更多的幼儿的积极性。其实,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教师的激励,如果教师能使幼儿所说的不起眼的办法提炼变成了不起的想法,幼儿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

  3.提升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提升幼儿的经验。在这次活动中我使用追问的方法使幼儿进一步思考,促使幼儿自我提升。如当幼儿说“生气了,火,好多好多火”时,我在肯定他们“观察仔细”的同时,追问“这是什么火”,鼓励幼儿用更恰当的词汇来描述,帮助幼儿在说出大火、生气的火、狂火的基础上用怒火这个词来描述。而当幼儿说出一个成语“火冒三丈”时,我又以“还有一个相似的成语知道吗”来追问,激发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继续突破。

  4.挑战

  第三次教学中打破冷场局面时使用的体谅式语气加激励式语言就是这种策略,当问题更有挑战性时,一些幼儿的思考热情又会被激发出来。

  附:故事《礼物》

  有个幼儿名叫贝贝,这天贝贝过生日,他把爸爸送给他生日礼物带到学校,要与教师和朋友们一起分享。打开礼物盒一看,是一匹漂亮的玩具小斑马,贝贝真喜欢他的新玩具。朋友小豆子看见了也很想玩,问贝贝借,这可怎么办呢?贝贝想来想去:还是决定与朋友分享,还是将玩具借给了小豆子玩。

  可是,不久,贝贝听到“啪”的一声,转头一看,“不好”,小豆子不小心打破了小斑马,贝贝心理又气又急,脸涨得通红,这可是新玩具,越想越气的贝贝,怒火从他的头上一大团一大团往上冒,一直冒到了天上,看着火冒三丈的贝贝,小豆子吓得脸色苍白。这么大的怒火怎么才能熄灭呢?正在这时教师悄悄的给了贝贝一封信,信中有一枚心形,心形上写着两个字“原谅”,聪明的贝贝马上明白了,教师是让我爱小豆子,要原谅朋友的不小心。贝贝拥抱了又紧张又害怕的小豆子,说也奇怪,他头上的一大团怒火一下子就熄灭了,两个朋友又握手言和了。

  正在贝贝高兴的时候,一个更大的礼物在等着他,贝贝打开礼物盒一看,是修好的小斑马和许多的爱心,贝贝知道他得到了一份最珍贵的礼物,那就是教师的爱、爸爸妈妈的爱、小豆子的爱,还有许多朋友们的爱。

大班社会教案 篇7

  内容与要求:

  1.有了解自己身边的各种新事物的兴趣。乐于主动收集新的信息。

  2.关心周围生活的变化,为我们的生活越过越美好而感到高兴。

  集体教学活动:静安公园快乐游

  幼儿年龄:果果班5—6岁

  执教者:南西幼儿园 罗琳

  活动目的:

  ● 回味游玩静安公园的快乐,师生共同交流静安公园半日游过程中的所见所闻。

  ● 乐意用连贯、完整的语言大胆表达对静安的.积极情感。

  活动准备:

  多媒体、幼儿的绘画。

  活动过程:

  ● 教师引出活动内容:我们一起游玩了第一站——静安公园

  ● 师幼共同回忆、交流静安公园周围的建筑,了解静安寺附近的一些主要建设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交流引导幼儿讨论:你去上海市中福会少年宫吗?你最喜欢什么游戏?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交流引导幼儿讨论:你上过高架桥吗?车子行驶在高架桥上的感觉怎样昵?

  ● 游戏:静安公园快乐游

  师幼一起念“游、游、游,静安公园“快乐游”儿歌,边念儿歌边依次手指点数每个幼儿,最后手指指到哪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来告诉大家“我喜欢静安公园的小秘密!”

  ● 引出新的讨论

大班社会教案 篇8

  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观察与体验活动,让幼儿对怀孕这一现象有初步的认识;学习表达爱的技能,激发幼儿对他人的爱。

  2、为幼儿创设多项交流活动,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在分组活动中,巩固幼儿有规律的排序,同时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四维彩超录象、图片。

  2、袋子若干,材料纸、笔、珠子等。

  活动过程:

  一、 感受爱。

  1、情景设置:我来帮助你。

  老师提问:“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出示想的图画)我为什么要帮助朱老师呢?”

  老师:“你们还没有出生之前也是在妈妈的肚子里的,那么想知道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吗?”

  2、看四维彩超录像,让幼儿了解胎儿在母亲怀里的生长过程。

  幼儿看完后向朱老师提问,朱老师解答,同时请幼儿触摸、听她的肚子。

  老师提问:

  (1)朱老师,你吃饭和睡觉还和以前一样吗?

  (2)你的.宝宝什么时候出生?

  (3)你为她准备了什么?

  二、 体验爱。

  1、体验母亲怀孕的感受,幼儿分别做不同的事。

  老师:“朱老师的肚子,她走路和做事时什么样的感觉呢?那我们把袋子系在腰间来体验一下吧。”

  幼儿分成四组体验:

  (1)小朋友在座位上脱鞋、穿鞋。

  (2)请幼儿到楼下去取东西。

  (3)请幼儿帮助整理衣物、图书、玩具。(4)请幼儿 扫地。

  2、引导幼儿进行多项交流活动。

  (1)老师:“那么有什么感觉?做事方便吗?朱老师你怀孕有多久了?体重增加了多少?”教师与朱老师、幼儿交流体验后的感受。

  (2)幼儿与周围的老师进行交流,问她们怀孕时的感受。

  (3)引导幼儿与“自己的宝宝”对话。

  活动反思:

  爱离孩子们已经越来越远了,孩子们被大人的爱包得水泄不通,不懂得怎样去同情、关心别人,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在生活中也缺乏谦让、友爱、团结的精神,常常为了玩具你争我夺,不会谦让。可孩子们总会长大,总会离开父母筑造的窝,他们要生存,不仅靠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同情、关爱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幼儿教师,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幼儿教育目标之一,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把握教育的契机,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小百科:爱是指喜欢达到很深的程度,继而人为之付出的感情。是指人类主动给予的或自觉期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教案12-08

大班社会教案03-14

大班社会游戏教案03-09

大班社会认识地球教案06-21

大班社会走迷宫教案06-22

大班社会认识调料教案06-10

大班社会认识日历教案06-23

大班社会常用的标志教案03-24

大班社会教案秋天04-01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