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7-26 11:56:16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精华(7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数学教案精华(7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相邻数,理解并能说出自然数列中每一个数比它前面一个数大1。比它后面一个数小1。

  2、初步学写数字1、23、养成安静、独立完成活动的习惯。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过1-10的数字,并理解1-10的数序物质准备:

  教具:新房图片,1-10的数卡学具:《幼儿用书》p3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一、欢迎数字宝宝

  1、欢迎数字教师(依次出示1-10的数字):数字宝宝要搬家了,想请小朋友帮助,我们大家一起拍手欢迎数字宝宝好吗?

  2、感受数序教师:数字宝宝是怎么排队来到我们班的/请幼儿认一认、读一读数字。

  二、帮数字宝宝搬家

  1、教师(出示新房图):谁愿意来帮它搬家?请幼儿将数字按数序放入新房中,并依次说说每个数旁边的是几。如:1住第一个,2住在1的旁边,3住在2的旁边……

  2、找朋友教师:数字6想找住自己旁边的`朋友一起玩。住它旁边的朋友是谁呢?请幼儿找出数字6的相邻数,并说说为什么是5和7。

  3、数字比大小教师:数字5住在6的前面还是后面?5和6谁大谁小?数字7住在6的哪儿?6和7谁大谁小?

  三、根据幼儿情况,教师再引导幼儿说说其它数字的相邻数四、小组操作活动

  1、给西瓜涂颜色。教师出示幼儿用书,请幼儿说一说:图上有什么?有几块西瓜?想一想:上面应该给几块西瓜涂色?下面应该给几块西瓜涂色?鼓励幼儿边涂色边说。如:4比5少1,6比5多1,4和6都是5的好朋友。

  2、应该画几个。观察图片上实物的数量,启发幼儿在空格中画出相应的邻数。

  3、学习写数字1、2五、活动评价1、重点评价涂色游戏,请个别幼儿说说,他是如何进行操作活动的,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材料,表扬操作正确、书写整洁的幼儿。

  2、表扬能够安静、独立完成活动的幼儿。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1在游戏活动中理解两位数加法的含义。

  2巩固两位数多笔直加减的珠心算印象。

  3激发幼儿参与珠心算、手指数算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玩具柜布置成商品柜台,商品若干,计算题卡若干,算盘。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小朋友,知道今年是什么年吗?(虎年)在虎年里,老虎想为大家做点事,它想干什么呢?它想开一家百货店,今天老虎百货商店要开业了,它邀请我们小朋友去帮忙,小朋友想去吗?(想)想去帮忙我们就要在家练好本领,现在我们来练习一下对听令:

  你拍1,我拍9,,1和9补成10。

  你拍2,我拍8,,2和8补成10。

  你拍3,我拍7,3和7补成10。

  你拍4,我拍6,4和6补成10。

  你拍5,我拍5,5和5补成10。

  你拍6,我拍4,6和4补成10。

  你拍7,我拍3,7和3补成10。

  你拍8,我拍2,8和2补成10。

  你拍9,我拍1,9和1补成10。

  还有很多好朋友打来电话,为老虎祝贺,小老虎把电话号码都记下来了,请小朋友记一记,(看数拨珠,数译珠)

  372469541576424572876…………

  还有一些号码小老虎也记不起来了,我们一起来帮它记好吗?(教师在算盘上拨数,幼儿念出,并用手指表示)(珠译数)

  26924758399086………

  二、讲授新课

  1、下面我们就去老虎百货店帮忙,请幼儿听音乐参观老虎百货店,老虎百货店的商品摆放的很不整齐,我们来帮忙整理一下吧,引导幼儿分类摆放。

  把商品分类:文具类、交通工具类、动物类。

  2、出示老虎百货店商品示意图:

  书包(25元)小车(6元)小熊(21元)书(10元)小狗(11元)

  小飞机(12元)船(50元)笔(4元)小鸭(2元)小兔(5元)

  3、小朋友来到百货店想买一些商品吗?请一名幼儿选择商品,选择了商品需要多少钱呢?用什么办法来计算?

  幼儿尝试拨珠,教师演示

  如:25、10、4,先拨25,再加10怎么拨,最后4怎么拨?

  剩下的题目继续实拨。答案都等于39元,为什么?

  4、再请一名幼儿购买商品,需要多少钱?快来试一试吧。

  幼儿实拨,算出答案。

  5、请幼儿继续买商品,小朋友继续算价格。

  小结:在多笔两位数直加题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档位上的'数和珠要对齐》

  三、游戏活动:(手指数算)算一算,比一比

  今天老虎的百货店卖出了很多商品,请小朋友帮忙给算一算,今天赚了多少钱呢?教师念题,幼儿用手指数算算出得数,请两名幼儿把得数用算盘都加起来。

  四、活动延伸:

  小朋友今天高兴吗?(高兴)你们今天帮助小老虎做了很多的事情,小老虎非常感谢你们,你们帮助了别人,也就帮助了自己,因为你又多了一位好朋友,有了朋友我们就更快来了,小老虎今天也非常高兴,它为了感谢大家,它邀请我们玩具paty,我们一起去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认识时钟,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2、能够大胆尝试,积极动手操作来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 3、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1、示范用的一口大时钟。2.每小组两只可以拨动的小时钟。

  【活动过程】

  一、猜时钟谜语,激发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谁?仔细听:滴嗒滴嗒, 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2、师:今天老师请来的朋友就是时钟。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时钟?那里为什么要有时钟?小结:时钟可以告诉我们时间,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方便。

  二、观察活动 通过观察活动认识时钟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1.仔细看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 3.钟面上的有几个数字?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三、认识整点1.师:今天老师要来幼儿园和大家见面,可是早早起床了呢,看看老师是几点起床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把钟拨到700)2.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整点时,分针总是指在哪里?3.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尝试自己拨拨时钟。老师报一个时间,幼儿拨一个。

  四、幼儿自己探索半点规律1.老师今天到教室的时间是7点半,小朋友可以讨论一下,猜猜看7点半怎么拨?2.请小组发表讨论的结果,示范。3.老师归纳半点时,时针指在两个数字的中间,分针指在6上。 4.幼儿再次尝试练习按老师的`要求拨半点;

  五、进行改变版的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师现在小朋友都知道了整点和半点怎么拨,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新的“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大家不需要走动,只要在位置上一起问“老狼老狼几点钟?”,我说几点,你们马上把小钟拨到几点,拨错的小组就要被老狼吃掉喽?

  六、总结小朋友认识了钟,也知道了整点和半点,那我们以后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午饭,钟的用处可大啦。

  最后老师会给每个小朋友一面小钟,上面可以画上你起床的时间,然后和别的小朋友说说,也可以提醒自己每天准时起床来上幼儿园。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名称及特征。

  2、能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动中提高对认识立体图体的兴趣。

  活动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制作材料纸若干张,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块。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观察两张制作材料,讲述异同。“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两张纸,请你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有6个图形组成。不同点:一张纸上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还有一张纸上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

  2、幼儿操作活动。

  “今天老师就要请小朋友用这两张纸来变魔术,怎么做呢?”

  (1)介绍制作形体的方法。

  出示示意图,教师简单讲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讲述异同,介绍形体名称。(正方体、长方体。)

  “你们做的'两件东西像什么?“(积木、盒子)“它们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还有长方形。

  老师手指正方体的一面,这就叫面。我们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这6个面都是怎样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形体它的名字就叫正方体。“请你把你做的正方体找出来,说说它是什么样的?”现在请你们拿出 你制作的另一个形体,数数上面有几个面?每个面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6个面里有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长方体。

  归纳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体的6个面,有的都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有的4个面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2 个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标记将正方体与长方体分类。

  出示贴有正方体与长方体标记的两个篮子。“这里有两个篮子,篮子上分别贴有什么样的标记?”(正方体、长方体。)请你们把桌子上的各种形体送进带有特征标记的篮子,并说说你送的是什么形体。

  4、搭积木游戏

  数一数我用了几块积木来搭,数的时候要考虑到看不到的积木,提高观察能力与空间知觉能力。

  大班计算活动:比较轻重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简便的方法区别和记录物体的轻重,初步了解轻重与大小、多少、材料等的辨证关系。

  2、培养幼儿好探究、敢实践的科学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两、三个小件物体、一张记录单、一张操作单、一支水彩笔。

  2、分组材料:用裤架改制的“天平秤”、一次性透明水杯、牛皮筋若干。

  3、音乐磁带“大桶与小桶”。

  活动过程:

  一、教师表演哑剧 “举重”,引出课题:

  1、我在干什么?举了几次?每一次的结果怎样?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

  2、说明:物体、人都有轻重之分,轻重是相对而言的,需要进行比较。你们知道平常都有哪些比较轻重的方法吗?如果没有秤,你会用别的方法代替吗?如果将“轻重”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怎么表示?怎样表示最简单、最清楚?

  二、幼儿尝试用各种日常的材料比较物体的轻重并加以记录。

  介绍操作方法和记录要领:

  1、请大家先看一看、猜一猜自己盆子里两个物体的轻重,并把结果记在对应方法栏的下面;然后到后面的.桌上选择一种或几种材料,试试:用它能不能比较物体的轻重?结果又是怎样的?请你也将结果记在相应的方法栏下面;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你几次比较的结果是否一致?

  2、幼儿尝试用目测和其他各种简便的方法比较盆中物体的轻重并加以记录。

  3、汇报并交流:

  你用了什么材料、怎样比较物体的轻重的?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的结果是否一致?你觉得问题在哪里?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为什么?

  4、操作练习:

  印章宝宝也想玩跷跷板比轻重的游戏,请根据纸上跷跷板的平衡情况在两边敲上一定数量的印章。

  三、听音乐“大桶与小桶”想象搬很重或很轻的东西自然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幼儿对轻重已经有一点了解所以本次活动我把重点放在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并在探索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验证问题。使幼儿在不断的探索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体验采用不同方法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和成功感。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这里选编的活动反映了日本幼儿园教育的几个侧面,其中有些内容是我国幼儿园很少涉及的,有些内容尽管我国幼儿园也有,但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认为这些活动体现了这样几个特点:①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②重视幼儿的操作与实践。③重视幼儿经验的积累。④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这与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提倡的是一致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在组织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时,应立足于为幼儿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更加关注幼儿的实际与幼儿园的实际,在生活中,在多姿多彩的世界中,充分发现、挖掘、创造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一、活动前幼儿状态

  幼儿离园排队时经常会说:“我排第一。”“我排第二。”这其实就是序数的学习。幼儿往杯子里倒水,看看倒多了还是倒少了,这其实就是量的学习。幼儿的计多活动都包含着数量关系。如何让幼儿更加关注这些数量关系?教师在“帽子战斗”游戏中作了一些尝试。

  二、活动由来

  “帽子战斗,”一般在大班初期玩。幼儿分成两个小组,两组人数一样多,以猜拳决定哪一组先去抢对方的帽子。多次反复后,抢到帽子多的一组获胜。

  三、活动目的

  幼儿园数学教育最重要的是让幼儿对周围生活中的数量关系产生兴趣,在游戏中认识数量,从而感知数的存在和数的必要。

  四、活动的展开

  1.猜拳决定谁先抢帽子。两组幼儿各推选一人猜拳,赢者所在的'小组可以先去抢另一组幼儿戴的帽子。这时,教师只让幼儿按小组抢帽子,不要求他们数帽子。

  2.数小组的帽子数。当幼儿对组的意识有所增强时,抢帽子就开始了。决出胜负后,幼儿数帽子数。当出现一组抢了20顶,另一组抢了18顶时,幼儿只认帽子多的一组为胜者,而对于两组人数不加考虑,也一无所知,

  3.数小组的人数。幼儿自由组合,玩了一会儿,乙组输了。这时,乙组的一个男孩子发现两组人数有多少。教师便让两组幼儿分别排成一路纵队,两队幼儿一一对应手拉手,结果甲组比乙组多出10名幼儿。怎么办呢?大家一起讨论。教师建议10名幼儿全加入到乙组去,甲组幼儿不同意:“这样,我们人少了。”一个幼儿说:“每组加5人。”这样两组人数是否一样多了呢?大家一起数起来。确定两组人数相同以后,游戏继续,最后乙组获胜。这以后,只要玩“帽子战斗”,幼儿总要先通过一一对应的方式确定人数。

  五、指导要点

  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包含的数量要素应心中有数,以便随机指导。教师应考虑以下几种数量要素:①数数。②对应――物与物的对应,数词与物的对应,声音、动作与数词的对应,集合与集合的对应。③集合。④长短。⑤宽窄。⑥轻重。⑦大小。⑧多少。⑨高矮。⑩顺序。

  六、反省评价

  在日常生活中,可让幼儿学习数量关系的机会很多,教师应将引导幼儿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有趣当作重要事情来对待。“帽子战斗”游戏说明,当活动中出现的数量要素与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自身的发现相一致时,幼儿对数量的认识、兴趣及关心程度相对较高。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以自身为中心,尝试辨认左右位置关系。

  2.感知对称,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发展空间知觉。

  活动准备:

  1.提供对称的实物,图片若干,展示在活动区域。

  2.纸、笔、剪刀每人一份。

  3.事行画好游戏场地,提供会跳的动物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以握笔绘画,拿筷子吃饭、敬礼等引出活动主题。

  2.游戏活动:看谁点得快又准。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区域的对称实物,说一说它们共同的.特点。

  4.倾听幼儿的发言,从中选择有价值的观点,组织幼儿交流,讨论。

  5.请幼儿找一找自己身上什么地方是对称的,如眼睛,耳朵等。

  6.游戏:动物跳方格。

  7.引导幼儿两人一组,以猜拳的形式,决定角色。请扮演小动物的幼儿戴好头饰,站在格子中间的方框内,听口令跳入前后左右四个相应的方格中。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10-23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6

关于大班数学教案02-28

[热]大班数学教案07-23

【荐】大班数学教案07-23

大班数学教案【精品】07-21

大班数学教案(荐)07-22

大班数学教案[集合]07-22

大班数学教案【精华】07-22

大班数学教案【荐】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