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25 10:11:53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大班数学教案(汇总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大班数学教案(汇总6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根据现实情境,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根据现实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较熟练进行“5”以内的减法。

  教学重点:体会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培养有序的思维

  教学准备:小鸡卡片5张、

  食盘卡片2 张。

  小纸条板书:

  ⑴原来有 条鱼

  ⑵吃了 条

  ⑶还有几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我们继续研究减法问题。

  1、读“小猫吃鱼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引导:

  ⑴原来有 条鱼

  ⑵吃了 条

  ⑶还有几条?

  2、小组合作。可能有哪些情况,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先想一想,再跟同学说一说,最后把想到的听到的所有减法算式写在本子上。

  3、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4、观察吹泡泡图,从这组连环画里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三、应用实践

  1、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直接完成在书本上)

  2、算一算,指名学生说一说,这道题你看懂了么?怎么来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小鸡抢食。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小组交流后,独立完成题目。

  4、数学故事。

  (1)小组交流讲述故事 ,发现问题

  (2)小组汇报,提出问题

  (3)尝试解决问题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超市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场所,而“藏”在超市里的数字比比皆是,货品分类、排列、价格、买卖等。本活动旨在通过一种简单明了的方法把超市的物品进行分类,并使用立柱图表的方法进行统计,这对于大班幼儿是一种经验的提升。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运用立柱图表进行统计的方法,感受统计的便利。

  2、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学习运用立柱图表进行统计的方法,感受统计的便利。

  难点:学习运用立柱图表进行统计,并说出统计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小朋友去过超市吗?今天我们也来开一家超市,你们说,我在超市做什么呢?(总经理)你们来做我的小助手吧!

  (二)、初步感知立柱统计:

  1、开超市需要什么呢?(货架、购物篮、宣传画)

  2、这些我都准备好了,你们帮我看看,它们分别有几个?

  3、怎样才能清楚地知道什么东西多?什么东西少?

  4、今天总经理带来了一张立柱统计表,你们看,表上有什么?(数字,从下向上排列的;立柱图,是一格一格的)

  5、小助手们,你们可以和旁边的朋友讨论一下,怎么来统计呢?(先在立柱的下面画上要统计的`东西,可以画得简单一点;然后数数这个东西有几样,就在立柱图上画几个格子)

  6、该从哪里开始画呢?为什么?(从下往上画、因为旁边的数字是从下往上越来越大的)

  7、教师示范统计购物篮数量,个别幼儿统计货架、宣传广告数量。

  8、从图表中,你发现了什么?(立柱有高低、越高表示东西的数量越多)

  9、小结:立柱统计能使我们很清楚地知道什么东西最多,什么东西最少,使用起来真方便。

  (三)、学习运用立柱表统计商品数量:

  1、幼儿把商品分类:师:小助手们,超市就要开张了,送货员已经把货品送来了,有水果、蔬菜和学习用品,请你们帮忙把商品都放到货架上去吧。注意要轻轻拿轻轻放,一件一件地放整齐。

  2、幼儿运用立柱图表统计商品数量:师:商品都摆整齐了,哎呀,不好,粗心的送货员忘了告诉我,每种商品有几个了,那可怎么办呢?你们愿意帮我统计一下吗?请你们用立柱统计的方法,选择三种商品进行统计,看看分别有几样?哪个最多?哪个最少?

  3、交流汇总:统计好了吗?请你来告诉大家,超市里每一种商品分别有几样(由教师、幼儿共同在立柱图表上汇总商品数量)从立柱图表中可以看出,哪些商品最多?那些需要补货呢?如果补齐的话,要补几个呢?

  (四)、延伸活动:

  现在我马上去通知送货员,把这些商品补齐了。货品补齐了,我们的超市开张了,大家快去外面招呼客人来购物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在二等分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爱妈妈和长辈的情感。初步尝试把图形或物体等分成两份,知道部分小于原来的那一份,原来的那一份大于部分。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背景图、几何图形纸4张、剪刀浆糊、巧克力糕、糖、巧克力、笔、抹布。

  活动过程:

  老师讲述小朋友很喜欢自己的妈妈,妈妈也有自己的妈妈,妈妈的妈妈叫什么?爸爸也有自己的妈妈,爸爸的妈妈叫什么?爸爸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把自己的孩子养大。熊妈妈有两张圆形纸,两张圆形纸一样大。她拿一张给两只小熊,要小熊把圆形纸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一份给奶奶,一分给外婆。小朋友猜一猜,两只小熊用什么办法分这张纸?

  幼儿讲述讲解:小熊把纸对折后打开,中间有一根折线,沿着折线剪成两分,再放在一起比一比,两份是不是一样大?再拿其中的一份和原来的一份比,分出来的一份比原来的小。熊妈妈还有四张漂亮的纸片,熊妈妈请小熊把每张纸片都分成一样大小的.两分,一份送给奶奶,一份送给外婆。请幼儿示范剪好后粘贴在背景图上。小朋友想不想帮小熊一个忙。

  幼儿操作老师指导,动作快的幼儿在形上加根线再等分。熊妈妈又拿出小螃蟹的画,小螃蟹画了什么形?

  幼儿说一说熊妈妈请小熊用看一看加一根线的办法,把图形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熊妈妈有四粒糖,四粒糖怎么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熊妈妈有八粒巧克力,八粒巧克力怎么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熊妈妈有一块巧克力,一块巧克力怎么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

  幼儿讲述老师按照其中的一种方法切糕。熊妈妈把两块巧克力糕给小熊吃,两只小熊一起说,问小熊说什么?送给奶奶外婆吃。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背景: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灌输式”的教学不能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螳螂太太的新家》这本绘本是将数学元素融入故事情节,以形状为线索讲述故事,使幼儿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到各种图形及图形的变化,从而巩固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相对于传统的数学活动而言,从形式来说比较新颖、从内容来说比较有趣,能够激发起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

  活动目标:

  1. 在听听、说说、做做的过程中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2. 在尝试一刀剪的.过程中感受图形变化的神奇和乐趣。

  3. 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要介绍一位动物朋友给你们认识,它是螳螂青青。”

  二、阅读绘本,认识两种图形组合及变化。

  1、“青青它有一双能干的手,会用图形宝宝做出各种各样的东西。”

  重点提问:你们看它都做了些什么?这些东西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小结:原来图形宝宝待在一起能变成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2、同时出示图片:房子和电视机。

  重点提问:再看看这两个是用什么图形变出来的?(三角形和长方形)咦,它们都用了三角形和长方形,怎么变出来的东西不一样的?

  小结:原来图形宝宝在一起的时候如果位置不一样,变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

  三、阅读绘本,认识两种图形的多个组合。

  1、青青不但会做这么多东西,而且它还想到了要给好朋友们做东西。它给瓢虫做了一张椅子,谁能告诉大家都有哪些图形躲在这张椅子上?

  (1)幼儿讨论。

  (2)哦!它是用了1个圆形和5个长方形做了这张椅子。

  2、青青还给小蝈蝈儿做了一辆滑板车,这辆滑板车是用哪些图形变出来的?用完整的话来告诉大家。

  (1)幼儿讨论。

  (2)哦?青青用3个长方形和4个圆形做了这辆滑板车?哪3个长方形啊?这个也是长方形吗?它长的这么瘦也是长方形啊?为什么?哦,胖胖的长方形和瘦瘦的长方形它们都是长方形。

  4、小结:圆形有大大的圆、小小的圆,长方形有胖胖的长方形和瘦瘦的长方形、高高的长方形和矮矮的长方形,这些不同的圆形和长方形拼在一起可以变成许多许多的东西。

  四、幼儿操作探索,拓展经验。

  青青妈 妈的生日快到了,青青决定送给妈 妈一幢新房子。

  螳螂太太想请你们去她的新家做客,你能用图形给螳螂太太做一样礼物吗?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活动反思:

  以绘本来引出课题,孩子们比较感兴趣,在听听讲讲中,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在尝试一刀剪的过程中感受图形变化时,第一次操作和第二次操作要求没有更好的递进,要求不是很明确,老师对幼儿一剪刀剪直的方法应加以引导,这样孩子就能更好地把握图形的变化,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很主动。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名称:有趣的单双数

  设计思路:我们学校是围棋特色学校,“科学认读”是我们的研究课题,我在孩子们下棋前的“猜先”活动中发现,这个就是“单双数”,所以,我就把这个内容提前上,让孩子了解单双数。

  活动要求:1、结合围棋活动,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自由探索了解单数和双数。

  2、感受同伴间相互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围棋、记号笔、大数字卡片若干、一幅美丽的图片(各类动植物若干)单双数的汉字词组卡片

  活动过程:

  1、导入――游戏“猜棋”

  我们小朋友都会下围棋,今天老师就用围棋和小朋友一起做个猜棋的游戏好吗?(好)请小朋友每人抓一把棋子,数一数有几颗棋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并找出数字卡片。两个好朋友相互检查一下拿得对不对。

  2、探索单双数――游戏“找朋友”

  (1)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帮他们找好朋友,要2个2个做好朋友,看看他们能不能全都找到好朋友。全都能找到好朋友的,你把你的数字卡片放在这块有一个绿色磁铁的黑板上,不能全部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卡片放在2个红色圆点的黑板上。幼儿操作。

  (2)师生共同检验:小朋友看一看你们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3)小结:都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卡片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双数)不能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卡片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单数)出示汉字词组。

  (4)对啊!这些都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叫“双数”,不能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叫“单数”。那么,在我们下围棋的时候,哪里会用到单双数?(猜先),对了,在猜先的时候我们要用到单双数,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次“猜先”好吗?

  3、寻找单双数――游戏“捉迷藏”

  (1)单双数在围棋中要用到他,在其他很多地方都会出现单双数。现在他们就想我们做一个“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出示画面)单数和双数就躲在这幅美丽的画里,你们找找看画里的哪些动植物是双数,哪些动植物是单数,你可以用各种方法把它记录下来,等会来告诉大家好吗?

  (2)幼儿再次操作

  (3)谁先来介绍给大家听,你找到哪些动植物是单双数?(个别幼儿介绍)我知道小朋友都想介绍给大家听对吗?好,现在你可以找你的好朋友介绍一下你找到的单双数。(生生互动)

  4、结束:向你的好朋友介绍完后,可以向客人老师介绍。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3的加减法,感知三幅图的含义,继续学习列加减法算式。

  2、理解减法题中用"还剩下"表示少了的意思。

  3、在书写的过程中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学过2的加减,初步会看三幅图。

  2、物质准备—教具:每组雪花片若干—学具:幼儿用书、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大老虎吃点心—教师:大老虎可喜欢吃这个点心啦,瞧他吃得多开心。出示三幅图,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并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第一幅图—大老虎有3个面包圈;第二幅图—大老虎吃了1个面包圈;第三幅图—大老虎还剩下2个面包圈。引导幼儿了解"还剩下"表示吃掉面包圈后少了的意思。

  —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大老虎吃面包圈这件事吗?鼓励幼儿尝试列减法算式。

  —引导幼儿看算式说说数字和符号的意思,特别是"—1"的意思。

  2、小组操作活动—看图列3 的减法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幼儿用书上三幅图的变化,并学习运用"还剩下"的词语,大胆讲述三幅图的变化,并学习运用还剩下的词语,大胆讲述三幅图的含义。鼓励幼儿根据画面含义列出3的加减算式。

  —看图记录图形特征,看算式进行3以内的加减运算。

  —看算式写得数。读一读算式,并用雪花片演示算式数量变化过程,写出得数。

  3、活动评价—教师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操作材料,讲述画面内容和算式,其他幼儿对照自己的操作材料,集体进行评价。重点引导幼儿巩固正确使用"还剩下"的`词语。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10-23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6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8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01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30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03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03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06

关于大班数学教案02-28

大班数学教案(精)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