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09-06 08:18:33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热门)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热门)

美术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系列,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根据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的添画方法,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训练和提高学生动手制作(剪、画、贴)能力,掌握图片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的添加。

  2、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三、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

  难点:使内容与环境尽可能统一。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参与,享受劳动所带来的'乐趣。

  六、材料准备

  风景图片一张(可以使用旧挂历)、剪子、胶水、彩色笔。

  七、教学过程

  1、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准备好学习用具。

  2、组织学生欣赏图片,分小组交流。

  了解图片内容,为添画做铺垫。

  (介绍、分析、欣赏图片内容)

  3、教师讲解,出示课题----添画

  4、出示图片,组织同学分析画面情境,讨论问题:

  (1) 如果以这幅画为背景添画,你认为可以添加什么内容?说一说理由。

  (2) 你认为根据画面情境添画,应该注意什么?

  5、播放教学课件,根据图片内容选择适当内容进行添加。

  学习如何使添画内容与图片情境相统一,解决教学重点。

  6、看教材第2页、第3页,分析书中作品:

  (1) 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2) 说一说制作方法。

  7、组织师生共同演示:在前一张展示图片中完成添画内容。

  8、作业:

  要求:根据你自己选的图片内容进行添画练习,注意图片情境与添画内容的统一。

  老师辅导要点:

  (1) 能否巧妙图片。

  (2) 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是否统一。

  (3) 添画构图是否美观。

  (4) 注意近大远小的关系。

  9、组织展示、讲评作业。

  布置、展示作品。

  10、通过本课教学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课后记

  如果让学生把自己的图片交换给别人制作添画,更能反映他们每个人的应变能力,也许作业效果会更好,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美术教案 篇2

  《苍松翠柏》是一节绘画技法课。在教学时,我觉得单纯按技法课的教学程序来进行教学,效果不一定好。因为初中学生由于受中考的影响,对美术课的学习已经没有足够的热情,对于美术学习中的学具疏于准备,对于美术学习中的技法学习也没有什么兴趣可言。怎样才能使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来学习这一课呢?我认为应该在此课进行之前安排一个前奏,那就是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欣赏。

  首先要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脉络有一定了解,其次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辉煌成就要有深入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的画家所创造出的山水画技法是多么神奇与伟大。那么,如何使学生能对中国古代山水画产生兴趣并能够认识与理解呢?我特别设计了欣赏课《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对于这节课的内容选择,我做了精心的研究。从历代的名画中筛选出有代表性的山水画,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脉络与成就有一定的了解,对山水画的绘画技法有初步的了解,为下一节课做好认识准备。

  具体流程:

  首先,我利用学生所熟悉的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作为引子,从这幅画带给读者丰富的文化与社会风俗等信息,激发起学生对山水画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绘画作品不仅能带给人们愉悦的视觉享受,同时还能够传达出时代气息,包括当时的社会人文习俗,涵盖面极其广泛。在学生们兴致来临之时,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大量的古代山水画,使学生的视觉受到强有力的冲击,得出古代山水画的成就已经相当成熟与辉煌,我们如何进一步发扬光大?这样使学生产生画画的欲望,为技法课的进行埋下伏笔。

  其次,在欣赏古代名画的同时,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让学生认识与理解古代山水画家们是如何利用山水画的绘画技法进行创作的,使学生对山水画的基本技法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这些这种情况之下,学生们可以说是跃跃欲试。这时,我安排学生带学具,学生们都非常踊跃。

  在进行下一节课时,学生兴趣高涨,主动积极尝试各种技法,画出了自己的作品。我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教室里,他们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都希望再有一节课来进行创作。

  通过这节课的设计与教学,我认识到,作为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可以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补充与引申,使得教学更加深入学生的心理。在教学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学习。这样的教学,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教学效果也明显改善。

  教学反思:

  一方面,通过对教材中相关资料的选择,选出相关内容之后,对教材内容的做了梳理,自己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脉络又进行了一次学习,从中再次领略到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成就,加深自己对山水画的热爱。

  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对于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从对古代名作的欣赏,提高了学习兴趣,激发了创作欲望;通过学生的技法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创作表现力,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遗憾的是,没有提前安排学生自己查找相关的资料与信息,如果让学生也去查阅资料,可能这节课会更加丰富多彩。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学习制作家到幼儿园的路线图并用它来邀请朋友来家作客。

  2.通过谈话、绘画的方法来制作自己家到幼儿园的地图。

  3.增进与同伴间的感情。

  活动准备:

  幼儿园附近的地图、事先布置(幼儿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仔细观察回家的路线)、幼儿学习过一些有用的标记。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根据幼儿园附近的地图,说一说自己的家在什么地方。

  1. 出示幼儿园附近的地图,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家在哪里?

  设计意图: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引入主题,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活动实录:我问道:“你能找到自己的家吗?”孩子们兴奋不已。都大声回答到:“能!”

  2.先回想从自己家来幼儿园经过了哪些地方,过了几个斑马线?经过了哪些建筑物?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激发幼儿讲述自己家的.路线图。

  活动实录:我问道:“从你家来幼儿园时经过哪些地方?”孩子们努力的回忆。小贝说:“从我家到幼儿园经过“武装部”、“雨花实验小学”。

  二、幼儿绘画:“我家的地图”,并请好朋友分享自己的地图。

  1.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用标示,画出特别的地方,如:转弯处该注意的地标。

  设计意图:通过提醒幼儿使用标示来画自己家到幼儿园的地图。

  活动实录:我问道:“我们在“有用的标记”那节活动中学过哪些标记的?”孩子们极积举手发言说:“有注意斜坡、左拐、右拐等”。我说:“请你们在画自己家到幼儿园的地图时注意正确的使用这些有用的标记”。

  (2)幼儿用纸笔根据幼儿园附近的地图和自己的回想,来画一画从自己家到幼儿园的地图。

  设计意图: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到幼儿的地图。

  活动实录:我现在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回忆和幼儿园附近的地图,来绘画自己家到幼儿园的地图,幼儿绘画地图。

  2.请绘画好的幼儿用手指模拟出行进路线,再让其他幼儿试着用手指走走看。

  设计意图:幼儿边展示自己绘画的地图边模拟行走路线,帮助其他幼儿用手指尝试行走。

  活动实录:谁绘画好了,请把画好的地图带上台来给大家欣赏一下,并模拟一下行走的路线,有兴趣到他家作客的小朋友也请拿出小手一起来走一走。于是,陈子航举手并带绘画好的地图,来模拟行走路线图,班上的小朋友都拿出小手和他一起模拟行走了,大家都要到陈子航家作客,陈子航见状也很开心!

  三、制作好的地图后,可以送给自己的的好朋友邀请他到自己家作客。

  请幼儿把制作好的地图,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并邀请他到家里作客。

  设计意图:幼儿通过送好朋友自己家到幼儿园的地图,从而达到邀请好朋友到自己家作客的目的,从使近同伴间的友谊得到升华。

  活动实录:我说现在请小朋友把自己,画好的地图送给好朋友,并邀请好朋友到自己家来作客,于是班上一下子,被浓浓的友谊之情渲染了,也热闹了起来

美术教案 篇4

  出自: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美术试用课本《教学参考用书》(上册)

  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结构 初一美术(第六、七、周)

  课时:2 课时教学目的:通过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结构,进一步学习以线造型的作画方法 ,加强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培养形体结构的观察能力。作业要求:用线条正确表现物体的结构。教学重点:1、 观察、分析、概括物体的形体2、 用线条正确地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 教学难点:如何用线条来正确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1分钟)按中学美术常规进行。

  二、引入新课: (2分钟)总结上一节课--用线生动地描绘物象,并展示优秀学生作品。

  三、讲授新知识: (15分钟)1、 分析物体的结构,树立形体结构的观念。(1) 体的形成:演示。(2) 体的构成结构 :分析几何形体的长、宽、高。(3) 如何将复杂的物体用几何形体加以概括。2、 讲解和演示用线条表现物体结构的方法。

  四、学生实践,教师视导: (22分钟)1、作业要求:(1) 临摹课本第二页学生的作品。(2) 学习作品中用线表现结构的方法和步骤。3、 辅导要点:(1) 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所临摹作品。(2) 要求学生按方法步骤临摹。(3) 引导学生注意各部分的比例关系。

  五、课堂小结: (5分钟)

  肯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临摹掌握了一些表现方法,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了准备。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 (1分钟)

  二、引入新课: (2分钟)上一节课通过临摹,学习了用线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这一节课进行实物写生。

  三、讲授新课: (15分钟)写生一组静物,用线表现物体的形体演示写生的方法和步骤:1、 用辅助线定出物体的大体轮廓,找出对应的中轴线。2、 勾出物体结构的轮廓线,比较各部份比例关系。3、 从形体结构出发,进一步画出具体形象结构特征。4、 用肯定的线条深入描绘。

  四、学生实践,教师巡视指导。 (20分钟)

美术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蘸颜料在纸上画披萨饼。

  2、在制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制作出各种品位的披萨。

  二、活动准备:

  1、卡纸做的锅若干、颜料、各色纸彩纸片

  2、抹布、披萨饼的图片、围裙、厨师帽

  三、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律动《开汽车》。

  1、听说森林公园里,新开了一家披萨店,那里的披萨可好吃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2、好我们开着汽车出发吧!

  (二)图形刺激:

  1、组织幼儿观察讨论,了解披萨的外形和品种。

  (1)哇什么地方到了?(披萨店到了)

  (2)你去吃过披萨吗?披萨好不好吃?你吃过的`披萨是什么样的?是什么味道的,饼上面有些什么?(鼓励孩子自由说一说)

  2、学习制作披萨饼的方法。

  (1)听说森林披萨店的生意可好了,一会儿饼就买玩了,所以他们想请一些小厨师来帮忙,那小朋友想不想来当小厨师?

  (2)我们来看看这个披萨饼是怎么做的?

  先拿好一只锅,接着在锅里放入香喷喷的鸡蛋面粉。用食指蘸一下颜料,然后涂在锅里,像绕圆圈一样,从里往外绕,越绕越大,把整个锅底都涂满。面粉涂好后,在上面放上你自己喜欢吃的蔬菜、海鲜(彩色的小纸片)等即成。

  (三)想象创造。

  1、好小厨师们穿上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开始工作吧!

  2、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喜欢的披萨饼,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制作出各种不同品种的披萨来。

  (四)作品赏评:

  你做的是什么批萨?我们把做好的披萨饼送到森林披萨店去吧!

美术教案 篇6

  教材简析:

  本课要向学生展示的是祖国的壮美景色,使学生在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等游戏式活动中产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设计方面,第一节主要是通过网络欣赏做过各地的风光,第二节主要以“开火车”到各地旅游的方式,集体合作画一画、做一做各地的景色。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画、撕、剪、拼贴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2、通过集体作业,培养学生同他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并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引导他们感受、寻找美的事物。

  教学难点:

  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抒发出自己对祖国独特的感受。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收集祖国各地的图片资料,并请家长介绍一下自己到各地区旅游的感受。

  教师准备火车头的头饰。

  本课第一节通过电脑网络进行。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一、引导过程:

  请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图片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去过的.或听家长讲的外地的风土人情。

  请几位同学到前面来戴上火车的头饰跟老师一起“乘上列车”到各地去看一看。“我是小小火车头,整天东跑又西忙,瞧见祖国可真大,各地风情不一样。”

  二、认识过程:

  1、利用电脑网络观看各地景色:

  进入人民画报网网址

  点击“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表演:现在我们的火车要在黄山站停靠,请大家下车游览。

  (点击“黄山”出现黄山的页面,当鼠标指向哪一幅图片,就会同时出现关于这幅图片的介绍。这时请一位识字多的同学当“导游”,为大家念一念介绍。教师在讲述时应做到突出风景的美,为学生做好范例。)

  表演:我们的火车又要开动了,请游客们坐好。(学火车开动的样子)

  下面火车要在苏州停靠,请游客下车参观。(点击“苏州园林”)

  用同样的游戏参观国内各大景点。在介绍中可穿插学生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说出自己在旅游过程中感受到的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悠久,劳动人民富有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欲望。

  3、让我们当个小画家,画出你在旅途中的见闻,好吗?

  先说说你想画哪里?画什么?(鼓励学生找出各地最适合用绘画方式表现的情景。)除了画,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现各地的景色?(本课时主要来设计,下节课主要来绘画和制作。)

  构思自己准备表现的景色。

  第二节

  一、引导阶段:

  1、回忆上节课坐“火车”出去“旅游”的见闻,说说自己准备表现什么?

  2、(在大白纸上贴上火车)让我们把旅途中的见闻画下来好吗?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添加人物和景物。(最好分配给各合作组具体的任务,如:1组负责画人贴到火车上,2组负责画北京的风土人情……)

  二、发展阶段:

  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通过画、撕、剪、贴等造型手段表现出自己对人物、景物的想象。在作业过程中鼓励学生无拘无束的大胆、自由的表现。热情的与同学交流、分工合作。

  2、作业完成后布置在教室里,同学们扮成火车和导游,继续玩开火车旅游的游戏。“导游”向大家介绍时主要谈自己对祖国悠久历史的热爱及自己收集的祖国近几年来的巨大变化。

  三、收拾整理。

  课后拓展:

  让学生回家把本课学到的祖国的悠久历史、改革开放伟大成就跟父母讲一讲。要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能注意自己身边的美感。

  札记:

  我在上这节课时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便利,节约了时间,而且网络上的图片不但清楚、全面,还配有相应的文字介绍,使学生沉浸在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眷恋之中。这促使学生在交流时有话可说,爱国主义教育自然渗透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是在这种“看电影”式的教学方式的启发之下,学生作业时也不再缩手缩脚,学生抒发感情的表现方式也不再受限制:学生有的用彩纸剪贴,有的撕贴,有的画完后再剪贴,甚至有的将自己找到的图片剪贴到集体作业上;有的独立完成,有的选择与伙伴合作完成……学生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情绪高涨,进行着灵感的撞击、美的交流,体验审美的愉悦。作品完成后,效果令我十分满意,也使我深深体会到,新课标放开了教师长期被束缚的双手,只有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才可能放开自己。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解放了学生的大脑,解放了学生的双手。”让学生放飞自己的想象,放飞情感,才能在快乐学习中完善自己。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一)利用不同色彩、材料、粗细的线或绳子粘贴线画作品,制成具有装饰美的工艺品。(了解)

  (二)通过“绳子粘贴画”的制作,培养学生创作新意识和动手制作能力,培养审美情趣。(练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硬纸板、各种各样线绳。

  教学步骤

  (一)展示示范作品,激发学生制作兴趣、揭题。

  (二)介绍强子粘贴画制作方法。

  i.在硬纸板上先画出草图;

  ii.按设计在底版上涂底色;

  iii.按设计要求选择出相应色彩的线和绳;

  iv.按所描的线涂上胶水;

  v.粘贴线或绳;

  vi.调整,

  vii.使粘上去的线与所描的线吻合;

  viii.压上一本书或几本书在画面上,

  ix.使粘上的线粘得牢固、平正。

  x.待胶水干后,xi.将盖上的书揭去,

  xii.一幅“绳子粘贴画”便完成了。

  (三)一幅作品的成功有诸多因素,但最主要的是两条:一、作品的题材;二、工艺质量。

  如何指导学生选创作的主题,是辅导的重点;开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实现从再造思想向创造思维的跃进,大胆地表现童心、童趣,创造出反映现实,充满精神美和形式美的好作品。

  粘贴是工艺中的难点。不走样、粘得牢并保持绳与底版的洁净,这是件不容易做到和事。要在制作的过程中既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作风,又培养体味创造甘苦,锻炼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出色的表现能力,提高鉴别和审美能力。

  (四)对制成的工艺品处理,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放松的一环。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与智慧的结晶。

  1、组织一次展览,

  2、互相学习;

  3、将自己制作的作敬赠亲友,

  4、增进友谊;

  5、用亲自制作的确良作品布置居室美化环境。

  (课后录:注意要培养学生的童趣)

美术教案 篇8

  大轮船(大班)

  一、活动主题:大轮船(绘画形式)

  二、活动对象:大班(6-7岁幼儿)

  三、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画出主体的轮廓,认识的'船的结构以及组成部分。难点:对于细节和色彩的描绘和调节,需要耐心且细致。

  四、活动目标:

  1.能流畅地画出线条,学会用几何图形画出轮船的主体形

  象。

  2.让幼儿自由发挥,创出新意。

  3.丰富画面,培养审美意识。

  五、活动准备:A4纸张若干,彩色笔

  六、活动过程:

  1.创作指导:

  (1)展示轮船样子(轮廓)

  (2)出示范画

  (3)提出具体要求,画出船大概的主体形象

  (4)提醒画画顺序:船身→船杆→细节绘画,再根据幼儿的想象力所结合进行细致绘画

  (5)注意上色的边缘线

  2.作业指导:提示幼儿可根据几何图形或线条进行绘画

  3.作品评价

  七、活动延伸:手工折纸(船),在船上进行装饰。

  八、作品展示

  九、示范画

  手工成品图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经典】08-30

[精选]美术教案08-19

美术教案(经典)08-18

(精选)美术教案08-27

美术的教案02-28

美术教案07-20

[经典]美术教案07-20

美术教案[精选]07-31

(经典)美术教案08-03

美术教案(精选)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