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学计划>数学教学计划

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1-04-10 18:26:23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实用的数学教学计划模板汇编6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翻开新的一页,何不赶紧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如何把教学计划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学计划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的数学教学计划模板汇编6篇

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基本情况:

  成都市棕北中学初中20xx级3班,现有学生48人,小学升初中毕业考试数学成绩:最高分100分,最低分82分,及格率是100%,优生率是100%,其中90-100分有37人,80-89分有6人。入学考试数学成绩:最高分是99分。最低分是45分,及格率是94.3%,优生率是71.4%,其中90-100分有7人。80-89分有18人,70-79分有7人,60-69分有1人,50-59分有1人,40-49分有1人(参考人数为35人)

  二、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

  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努力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教书型教师为教育科研型教师。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教书育人.

  三、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奋斗目标:

  搞好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与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的衔接教育,树立信心,培养兴趣,因材施教,严格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成长为优秀学生,尽力避免出现差生。在期末的全区统一考试中,各项指标都力争取得较好成绩.

  四、本期落实教育教学工作“六认真”的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认真看书学习,学大纲,学教材,学优秀教案,学经验文章.备课时注意备大纲,备教材,备学情;备学法指导,备方法技巧,备拓广加深。

  2、认真上课;随时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努力追求课堂语言的准确、规范、生动、有趣。讲练结合,加强常规训练,及时反馈,力戒出现两级分化。厚积薄发,循序渐进;积极铺垫,滚动前进;注重实质,追求实效;引导读书,培养能力。

  3、认真布置作业:注意作业布置中的层次性问题,作业分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其主要的途径是:认真备课,认真讲清、讲活每一个数学知识点,加强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能力。

  4、认真批改作业:坚持全批全改学生的作业,发现问题,及时归纳、分析、小结,及时纠正,及时强化训练。

  5、认真辅导:由于没有专门安排的数学辅导课,因此更要充分利用上课时间多安排课堂练习,多进行个别辅导,培养兴趣,指导学法,利用课间或自习课,活动课时间给需要帮助的同学以必要的个别辅导。

  6.认真组织考查和检测:及时分析,认真总结;增添措施,完善计划,以利于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五、加强学习,深化认识;积累素材,总结经验;坚持教研,提高能力;注意练笔,厚积薄发;以自学促教学,以科研带教学.用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渊博的知识去教育学生。

  六、教学进度:

  1、根据学校的计划和教务处的安排,本期工作20周,其中新课授课时间为16周。每周开设数学课5节,能够按时完成本期的数学教育教学任务。

  2、代数教科书第一册(上)各章的授课时间(每周5节)大致分配如下:

  第一章代数初步知识约10课时第二章有理数约28课时

  第三章整式的加减约11课时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约28课时

  机动约3-8课时

  3、具体安排如下(周次,章节,单元,课题;计划课时;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预备周:通读教学大纲,联系小学内容;一周;了解教学目标,进行总体构思;努力进入角色,浏览教科书

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二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上的推广,是以后学习“空间向量”等内容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探索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方法,进一步体会数学概念、方法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2. 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与点的坐标的意义,掌握由空间直角坐标系内的点确定其坐标或由坐标确定其在空间直角坐标系内的点,认识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坐标的关系。

  3.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确定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的确定。

  四、教学难点: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点的坐标来确定点在空间内的位置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1. 确定一个点在一条直线上的位置的方法。

  2. 确定一个点在一个平面内的位置的方法。

  3. 如何确定一个点在三维空间内的位置?

  例:如图,在房间(立体空间)内如何确定一个同学的头所在位置?

  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明确:确定点在直线上,通过数轴需要一个数;确定点在平面内,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需要两个数。那么,要确定点在空间内,应该需要几个数呢?通过类比联想,容易知道需要三个数。要确定同学的头的位置,知道同学的头到地面的距离、到相邻的两个墙面的距离即可。

  (此时学生只是意识到需要三个数,还不能从坐标的角度去思考,因此,教师在这儿要重点引导)

  教师明晰:在地面上建立直角坐标系xOy,则地面上任一点的位置只须利用x,y就可确定。为了确定不在地面内的电灯的位置,须要用第三个数表示物体离地面的高度,即需第三个坐标z.因此,只要知道电灯到地面的距离、到相邻的两个墙面的距离即可。例如,若这个电灯在平面xOy上的射影的两个坐标分别为4和5,到地面的距离为3,则可以用有序数组(4,5,3)确定这个电灯的位置(如图26-3)。

  这样,仿照初中平面直角坐标系,就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从而确定了空间点的位置。

  (二)、建立模型

  1. 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先由学生对空间直角坐标系予以抽象概括,然后由教师给出准确的定义。

  从空间某一个定点O引三条互相垂直且有相同单位长度的数轴,这样就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点O叫作坐标原点,x轴、y轴、z轴叫作坐标轴,这三条坐标轴中每两条确定一个坐标平面,分别称为xOy平面,yOz平面,zOx平面。

  教师进一步明确:

  (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让右手拇指指向x轴的正方向,食指指向y轴的正方向,若中指指向z轴的正方向则称这个坐标系为右手坐标系,课本中建立的坐标系都是右手坐标系。

  (2)将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画在纸上时,x轴与y轴、x轴与z轴成135°,而y轴垂直于z轴,y轴和z轴的单位长度相等,但x轴上的单位长度等于y轴和z轴上的单位长度的 ,这样,三条轴上的单位长度直观上大致相等。

  2. 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点的坐标。

  思考: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空间任意一点A与有序数组(x,y,z)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

  在学生充分讨论思考之后,教师明确:

  (1)过点A作三个平面分别垂直于x轴,y轴,z轴,它们与x轴、y轴、z轴分别交于点P,Q,R,点P,Q,R在相应数轴上的坐标依次为x,y,z,这样,对空间任意点A,就定义了一个有序数组(x,y,z)。

  (2)反之,对任意一个有序数组(x,y,z),按照刚才作图的相反顺序,在坐标轴上分别作出点P,Q,R,使它们在x轴、y轴、z轴上的坐标分别是x,y,z,再分别过这些点作垂直于各自所在的坐标轴的平面,这三个平面的交点就是所求的点A.

  这样,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空间任意一点A与有序数组(x,y,z)之间就建立了一种一一对应关系:A (x,y,z)。

  教师进一步指出: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任意点A的坐标的概念

  对于空间任意点A,作点A在三条坐标轴上的射影,即经过点A作三个平面分别垂直于x轴、y轴和z轴,它们与x轴、y轴、z轴分别交于点P,Q,R,点P,Q,R在相应数轴上的坐标依次为x,y,z,我们把有序数组(x,y,z)叫作点A的坐标,记为A(x,y,z)。

  (三)、例 题 与 练 习

  1. 课本135页例1.

  注意:在分析中紧扣坐标定义,强调三个步骤,第一步从原点出发沿x轴正方向移动5个单位,第二步沿与y轴平行的方向向右移动4个单位,第三步沿与z轴平行的方向向上移动6个单位(如图26-5)。

  2. 课本135页例2

  探究: (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平面xOy,xOz,yOz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2)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x轴、y轴、z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解:(1)xOy平面、xOz平面、yOz平面内的点的坐标分别形如(x,y,0),(x,0,z),(0,y,z)。

  (2)x轴、y轴、z轴上点的坐标分别形如(x,0,0),(0,y,0),(0,0,z)。

  3. 已知长方体ABCD-A′B′C′D′的边长AB=12,AD=8,AA′=5,以这个长方体的顶点A为坐标原点,射线AB,AD,AA′分别为x轴、y轴和z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这个长方体各个顶点的坐标。

  注意:此题可以由学生口答,教师点评。

  解:A(0,0,0),B(12,0,0),D(0,8,0),A′(0,0,5),C(12,8,0),B′(12,0,5),D′(0,8,5),C′(12,8,5)。

  讨论:若以C点为原点,以射线CB,CD,CC′方向分别为x,y,z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那么各顶点的坐标又是怎样的呢?

  得出结论:建立不同的坐标系,所得的同一点的坐标也不同。

数学教学计划 篇3

  【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学情分析】

  一、任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本班本学期有任教的四(1)班和四(2)班共有学生102人。他们从中年级过渡到高年级,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两班学生总体上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纵观全体学生,他们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差别很大,如计算速度、参与讨论的能力,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能力等。课堂中教师虽尽力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班中学生数多,个别学生的知识断层点,无法弥补,优等生的潜能也没能充分挖掘出来,无法面面俱到,这也是本学期需要解决的教学难点之一。

  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

  大多数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存有知识断层,学习的自律性比较差,学习能力弱,接受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在他们当中有的是单亲家庭,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关心,指导,督促不够;有的是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过于迁就;有的是由于不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上述原因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失去信心,致使形成后进生。也有几位学生是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

  【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数学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继续深化“高效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课题研究,提倡高效课堂教学,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培养师生主动探究的精神。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师教学质量。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三、班级情况简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

  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

  3、解决问题方面:

  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读写20以内的数。

  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4、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数学教学计划 篇5

  一、抓基础 基础知识,是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中最根本的基石。

  我认为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归纳和梳理教材知识结构,记清概念,基础夯实。数学≠做题,千万不要忽视最基本的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的记忆。特别是选择题,要靠清晰的概念来明辨对错,如果概念不清就会感觉模棱两可,最终造成误选。因此,要把教材中的概念整理出来,列出各单元的复习提纲。通过读一读、记一记等方法加深印象,对容易混淆的概念更要彻底搞清,不留隐患。从现在起每天10题选择,10题填空让学生把知识更熟练,更加准确。

  二、精做精练 多做精选模拟试题,

  做几套精选的模拟题,或者做几套往年真题,因为这些试卷的知识点的分布比较合理到位,这样能够使得整个知识体系得到优化与完善,基础与能力得到升华,速度得到提高,对知识的把握更为灵活。通过模拟套题训练,掌握好答题方法和答题时间,在做模拟试卷时就应该学会统筹安排时间,先易后难,不要在一道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平时就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和良好的心态,这样可以在小升初实战中得以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同时平时训练别用计算器,解题时审题要慢,题意分析清楚,再动手快做。提高速度也是复习要强化的训练,小升初的竞争是知识与能力的竞争,也是速度的较量。会的一定答对、答全,切忌平时训练使用计算器。还有,要重视课本中的典型例题与习题,不少试题源于课本。大题重要步骤不能丢步、跳步,丢步骤等于丢分。

  三、查漏补缺 在做题的同时,会有许多错题产生。

  此时整理、归纳、订正错题是必不可少,甚至订正比做题更加重要,因此不仅要写出错解的过程和订正后的正确过程,更希望能注明一下错误的原因。比如,哪些是知识点掌握不够,哪些是方法运用不当等。同时进行诊断性练习,以寻找问题为目的。你可将各种测试卷中解错的题目按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放在一起比较,诊断一下哪类题容易出错,从而找出带有共性的错误和不足,及时查漏补缺,才能将问题解决在考前。事实上,这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反思过程,也是不少高分考生的经验之谈。

  四、强化训练,提高能力

  选择能覆盖小升初知识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经典题目,标准难度的试卷,让学生熟悉考试的内容,题型,时间安排,表达等,找出下一阶段的问题从而解决。

  五、复习时间安排:

  分类复习第一阶段:

  1.数和数的运算:重点在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

  2.代数的初步知识:重点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3.解决问题:重点在问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商,难点是分数的实际应用。

  4.量的计量:如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单位,各种类型名数的改写。

  5.几何初步知识:对公式的应用以及思维拓展。(平面图形的认识如三角形三边关系、有关角的关系等)、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等。

  6.简单的统计: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阶段:模拟训练

  1.四则混合运算、简算、解方程、解比例的强化训练。

  2.几何公式的实际综合应用。

  第三阶段: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数学教学计划 篇6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二(3)班共有学生人,其中男 人,女人, 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有很多差异,还需一段时间来适应新同学和新老师。由于人数都很多,在上课时不能做到生生到位,改作业也不能做到很迅速,因此平时打算采用生生互帮互助的方法,来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各方面能力。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 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五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

  4、第六单元“时,分,秒”。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

  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地读出中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二) 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 统计与概率

  1、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数据中《分类》。结合日常生活中必须进行的分类活动,感受分类的必要性,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并在这些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节日广场”、“月球旅行”、“趣味运动会”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小调查”活动和贴近生活形式多样化的应用性问题,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操作,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下面结合具体学习内容,阐述本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

  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动手操作与抽象概括相结合,体验乘除的含义,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1、关于乘除法的含义

  第一单元的标题为“数一数与乘法”,第四单元的标题为“分一分与除法”,体现了教材要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帮助学生体验乘法除法含义的设计思路。在学习乘法之前,教材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3个3个地数,4个4个地数,……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可以用乘法表示的问题。而学生只学过加法,将感受到用相同数连加的方法进行计算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体会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通过“儿童乐园”“有几块积木”“动物聚会”等情境,由几个几个地数,抽象出用乘法算是表示的模型,使学生具体地体验乘法的含义,而不是背诵乘法的结论。在学习除法之前,突出除法的本质是“平均分”。在大量的“平均分”活动中,抽象概括出除法算式。学生在活动中逐步体验除法的含义。教材不要求学生背诵除法的结论,也不分“等分除”“包含除”。

  2、关于乘法口诀

  乘法口诀是我国小学生提高基本计算能力的有趣工具。本册教材分两段进行,“乘法口诀(一)”是2~5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二)”是6~9的乘法口诀,共81句。教材采用“大九九”的形式,并分成两段展开教学。其目的是为了分散记忆的难度,由于2~5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小,相对好记一些,所以教材先安排熟记2~5的乘法口诀,然后再进行6~9的乘法口诀的教学,6~9的乘法口诀的数目比较大,但是有新学的口诀越来越少,而旧的口诀又得到相应的巩固。除此之外,教材在乘法口诀的设计上还有以下特点:

  (1)每一部分口诀都是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情境引入的。

  (2)以5的乘法口诀作为其始内容进行编排。

  (3)在编制乘法口诀的设计上,逐步扩大学生探索的空间。

  (4)口诀编排设计上注意体现一定的规律性,启发学生找联系、找规律,以便于学生来记忆口诀。教材安排了形式多样的练习,有利于保证学生的基本计算技能。

  3、关于表内除法的应用

  本册教材把表内除法的运算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首先乘除法的认识都是从实际情境引入的,本身就是应用问题的学习,另外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加强乘除法知识的应用。

  (1)练习中配有富于童趣的、图文结合的、或有多种信息,有是答案不唯一的问题,有时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进行解决。

  (2)通过数学故事、数学游戏、实践活动等栏目,应用所学的知识。

【实用的数学教学计划模板汇编6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数学教学计划模板汇编九篇

2.【实用】数学教学计划模板汇编7篇

3.实用的数学教学计划模板汇编十篇

4.【实用】数学教学计划模板汇编七篇

5.实用的数学教学计划汇编5篇

6.【实用】数学教学计划汇编7篇

7.【实用】数学教学计划汇编5篇

8.实用的数学教学计划模板集锦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