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说课稿>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06-03 10:54:5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推荐】说课稿模板汇总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说课稿模板汇总7篇

说课稿 篇1

  大家好!我是xx幼儿园的教师xxx,今天我说的教育活动是大班韵律活动《啄木鸟》。

  【设计意图】

  这是一首三段体式的意大利民歌,乐曲节奏鲜明、形象具体、特点明显、结构易于区分。A段乐曲节奏平稳,犹如啄木鸟在为生病的大树检查身体;B段音乐节奏跳跃,仿佛啄木鸟在“笃笃笃”地为大树捉虫;C段音乐优美流畅,可理解为啄木鸟为大树治好病,围绕大树欢快地跳舞。《纲要》中明确提出:应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自由与教育内容相适应的环境,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表现自己的体验。所以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渠道,运用直观教具和情境表演的手段,充分让幼儿感受和欣赏音乐,选择听觉(耳听音乐)、视觉(眼看图谱)、运动觉(创编动作)同步开放的参与方式,使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乐曲的内涵及旋律的美,同时激发幼儿爱护关心他人的情感,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说活动目标】

  《纲要》在目标定位上注重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喜爱,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使幼儿真正地喜欢艺术教育,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独特价值。韵律活动是幼儿园音乐艺术表现中最通俗、最普及、最易于幼儿理解和喜爱、最富有感染力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因此,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从三个方面设计了本次的活动目标:

  1.认知方面:能感知乐曲的三段体结构。

  2.能力方面:能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的内容。

  3.情感方面: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说重点和难点】

  1.活动重点:能感知乐曲的三段体结构。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动作和方式来感受乐曲的不同节奏,如:A段想象啄木鸟给大树检查身体的动作;B段做啄木鸟捉虫的动作;C段则是大树恢复健康,快乐跳舞的动作,这样既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又使幼儿明显的区分三段音乐的不同,非常容易的理解了乐曲的三段体结构。

  2.活动难点:学习跳音。对于难点的处理则是运用了图谱,用三个树洞帮助孩子理解跳音,加上动作和模仿捉虫的声音,孩子可以很快找到跳音的位置。

  【说教法、学法】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因此,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我采用了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如:体验法、电教演示法、启发联想法、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情景教学法等一系列方法,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独立获取知识,从而对韵律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并通过以上使用的教法为依据,在学法指导中本着“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遵循了“幼儿是通过自由观察,积极探索进行学习的。”这一认知发展规律,使幼儿在体验乐曲美的同时,达到艺术性、教育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说活动准备】

  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孩子们由于受到年龄、生活经验等方面的限制,缺乏各种必要的感性经验,使他们不可能用成人的思维去理解或再加工那些复杂的音乐材料。这时,图谱就起到了把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的作用,图谱的运用是一种视觉参与。它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内容和旋律风格,同时,又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等等,让孩子主动愉快的学习,让孩子们的音乐活动不再枯燥,也让老师们的教学方法不再单调。同时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还制作了精美的PPT课件。

  所做准备工作如下:

  物质准备:PPT课件、音乐CD、教学图谱、啄木鸟、大树的头饰。

  经验准备:课前进行过有关于树木生病了该怎么办的问题讨论。

  空间准备:活动前将幼儿的位置摆成半圆形。

  【说教学过程】

  好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目标和教材,我设计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1 .谈话导题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来了?(出示啄木鸟和图谱)它还带来一首好听的乐曲,请小朋友听…(欣赏音乐)

  【创设情景,谈话导题,激发幼儿完整欣赏乐曲的兴趣。】

  2.完整欣赏

  (1)完整欣赏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旋律。

  教师: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你觉得啄木鸟医生好像在干什么?

  (2)教师播放PPT课件,讲述故事《苹果树找医生》为幼儿理解乐曲做好铺垫。

  【我用简洁的提问,引出学习内容:“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啄木鸟会怎样为苹果树检查身体?可以做什么样的动作?” 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用动作自由表现啄木鸟为大树检查身体、捉虫的动作,教师要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并给予及时的鼓励。】

  (3)结合图谱和教师动作,复听乐曲。教师:请小朋友听听乐曲有什么样的变化?可以分几段?每段都讲什么事?

  【在复听乐曲时请幼儿把刚刚自己发表的想法用动作表现出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倾听、模仿和想象能力,帮助孩子对音乐的理解。】

  3.分段欣赏

  教师:音乐分为三段,哪段乐曲是啄木鸟给大树检查身体?哪段是啄木鸟捉虫子?哪段是苹果树感觉很舒服的音乐?

  【分段欣赏音乐环节,感知乐曲的结构,创编不同的表演动作,帮助幼儿学习跳音。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我采用了让幼儿不断反思学习的方法,提供孩子创编表达的机会,关注个别差异,尤其是能力较差、胆子较小的幼儿更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机会,请他们上来表演,肯定他们的想法和意见。】

  4.角色表演

  (1)请幼儿分角色表演。

   教师:谁愿意当“大树”?谁来当“啄木鸟医生”?每只“啄木鸟”找一棵“大树”结伴,两人面对面站好。听着音乐表演自己创编的动作,教师以幼儿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

  【幼儿再次欣赏音乐,随音乐完整的进行角色表演。这一环节主要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2)引导幼儿知道要互相帮助。

  教师:啄木鸟医生帮助大树治好了病,大树可高兴了,它会对啄木鸟医生说些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大树对啄木鸟医生的感激,“谢谢你啄木鸟医生,以后你累了也请你到我的树枝上休息。”)

  【这个环节主要激发幼儿爱护关心他人的情感,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培养幼儿互相帮助的良好品德。】

  活动延伸:教师:森林里还有许多大树需要检查身体,现在我们出去帮助啄木鸟医生给大树检查吧。(教师和幼儿随着音乐走出教室)可在表演区创设森林情景,投放头饰继续表演。

  【说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幼儿音乐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能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韵律活动对于大班幼儿而言,仍然具有一定难度。在幼儿毫无所知的情况下,让幼儿欣赏这段音乐,他们很难听出什么,更不用说达到预想目标了。因此在本活动中我首先以提问导入,引出主角;然后播放PPT讲故事,让幼儿知道是啄木鸟给大树治病的故事;接着让幼儿欣赏音乐,他们便可以慢慢说出自己听到和感受到了什么。听音乐时,到了音乐段落转折处再加上手势和简单的肢体动作,帮助他们分辨旋律的变化。在活动中我注意到提问的技巧性。让幼儿通过提问能说出“寻找”——“捉虫”——“高兴”等关键词,在此基础上表演便会得心应手。在活动中,我充分的重视了幼儿的艺术感受和表现,引导幼儿感受乐曲的优美,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积极表现,创编简单的动作并用肢体表现啄木鸟为苹果树捉虫、治病的一系列过程,让幼儿在快乐的气氛中通过游戏的方式轻松学习。整个活动孩子们都非常感兴趣,孩子们通过亲身参与、主动探索、自我体验,尽情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充分释放自己的兴趣和情感。活动中我设计的提问都是开放性的,给孩子大胆思考、想象和发现的空间,让孩子充分表现,对孩子们表现出来的种种创意我都给予了赞赏,孩子们自始至终都保持着良好的情绪,体验自主活动的乐趣。我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地运用了图谱和道具,帮助幼儿形象地感受音乐,解决了活动中的重点、难点。生动形象的ppt课件激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和表现欲望,使孩子的内心情感自然宣泄出来,充分激起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了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我想,好的韵律活动应该是一种艺术享受,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E-mail的使用》是《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三节收发电子邮件。《E-mail的使用》是在学生熟知了www中的常见术语,IE的基本设置以及熟练掌握了通过关键词,利用搜索引擎方便快速地查找资料的基础上展开的第1课时的教学。在本课时中,学生通过完成对特定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巩固上一节中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理解从因特网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同时也有机地形成了学生对现有的信息进行管理和与他人进行分享的能力。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了解电子邮件的初步知识,了解申请与使用电子信箱的方法;

  能力目标:基本掌握用Outlook Express收发电子邮件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在学习中探究规律,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管理信息的能力

  重点:掌握利用电子邮件软件Outlook Express收发

  难点:为电子信箱设置帐号

  二、说教法

  教师在占用课堂时间较少(大约是30%)的情况下,采用演示法、讲解法、指导法,以任务驱动模式来达到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教法中适时地给予学生启示。

  三、说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本人利用“小组制”,目的是考虑到整个班级水平差异,分4个小组,在每组中设立一位电脑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这组学生的答疑和管理这组的纪律等,这样不但能分担教师的负担,而且更能让更多的学生当堂掌握知识,并且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5-6分钟)

  首先,在屏幕上展示展示已经制作好的幻灯片来对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提问。紧接着就创设一个情景:为欢庆北京申奥成功,学校决定举办一个有关奥运会的知识展览但因为人手有限,现要求全体师生能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并将相关资料发电子邮件给校长的电子信箱(xiaozhang@ralx.com)。(这样导入新课的目的主要是考虑到如果纯粹地教学生下载的方法显得比较机械而带有程序性,创设情景之后,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内在的潜力)

  问:对于奥运会,大家了解多少呢?——引出上网查找资料和资料的保存整理。

  (二)新课(10-12分钟)

  1、用展示几封准备好的信封,上面有收信人地址和发信人的地址,电子邮件同理。介绍电子邮件地址的规则

  2、具体使用Outlook Express及收发邮件

  (1)设置帐号

  (2)新邮件:收件人地址,主题、信件内容、附件。

  (3)收邮件。

  (4)回复邮件。

  *教师演示动手配置自己的信箱,理解SMTP和POP3协议的作用和配置方法。

  3、学生上机操作(20-25分钟):收发、回复邮件

  要求:(1)、收邮件;

  (2)、给老师回复邮件。

  主题:班级+学号+小组序号

  内容:1、“有关奥运会知识”小报的主题

  2、对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评价及要求

  (3)、同学之间相互发信问候

  4、总结:公布收到邮件的数量、质量,归纳收发邮件过程中普遍出现的问题等。

  5、思考:信箱里有这么多邮件一定要加强管理,我们该如何利用OE对其进行管理以及基于WEB页收发邮件和利用OE收发邮件的不同。

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五都镇中学的语文老师李敏,今天很荣幸和大家共同来交流网络教学模式下的语文教学思路和具体做法。我说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蜡烛》的教学设计。下面我将从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深入地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法和学法以及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新课标中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以战争为主题的叙事性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两个极端,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蜡烛》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位在炮火中挣扎的老妇人几乎耗尽所有的心力埋葬苏联红军,并将一对凝结着爱的蜡烛点在红军战士的坟头的故事。学习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理解超越国界的母爱,欣赏文章悲壮的意境,明确非正义战争必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教学目标分析

  新课程目标定位是三个维度合一,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合一。新课程要求由原来的以文本为主转到以学科课程发展为主,以理解内容为主转到语文能力发展为主。以前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静态的分析和训练为主,结果必然导致无效重复,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转到动态的体验感受为主逐步达到个性化鉴赏,动态的四个层次:沉浸——体验——感悟——思辩。因此,我给本节课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a、理解积累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

  b、了解文章中“蜡烛”故事的写作背景,了解通讯这种体裁

  c、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从互联网获取有用信息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体验感悟课文中超越国界的母爱并主动与他人利用网进行交流分享。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战争带给人类的痛苦,解读世上最宽厚的母爱,明确非正义战争必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我给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体会文章深厚的思想感情,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三、学习者分析

  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通过初中一年的学习,对记叙文的文体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但他们是第一次接触通讯这一文学体裁,要让他们自己去通过互联网查找这一相关信息。八年级的同学已经初步具备利用网络的能力,但上课时不能信马由僵,老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来查找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另外,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感知、体验、欣赏、评价文章的能力,只要激起他们的兴趣,他们一定有很多的感想。老师要鼓励他们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分析

  这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诗情画意导入法,自主阅读教学法、心灵体验阅读教学法,学习方法主要是自主合作学习以及网上讨论法。诗情画意导入法其实就是创设一个学习情境,为学生沉浸到课文意境中去做一个铺垫。自主阅读教学法就是组织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实践,由整体感知到深入地品味文章的意蕴。心灵体验阅读法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体会语言的深邃的内涵,体验作品展现的生活,体验作品震撼人心的意境。自主合作学习和网上讨论法基本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在自主阅读和心灵体验的过程中都要用上,主要是让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生成思想的火花。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始终都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究

  五、教学过程设计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课堂教学中心从教师转向学习者,核心在于学习者主动将新的信息和经验与其原有的知识基础相融合的过程,因此网络教学正是适应了建构主义理论的需要。网络教学模式有两种形式:即集体教学模式和自主教学模式。我这节课采用的是网络教学模式中的集体教学模式。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环节是: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在课间和预备铃时间里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听歌后的感受。老师随即深情地告诉学生:在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也有一位“妈妈”,有妈妈的地方就有烛光,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一片温暖的烛光里。由此引出课题《蜡烛》。这是老师为学生创设的学习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和情感,并为下面课文的意境营造氛围。

  之后是提出任务:登陆局域网,利用网络搜索《蜡烛》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西蒙洛夫的简介。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战争的惨烈,这与前面老师创设的烛火的温馨情境形成极大的反差,了解作者也能为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打下基础。要求在3到5分钟内解决这个问题。也可以在老师的课件上浏览相关资料,老师要及时监控这个过程,对学生的认知起一个保障作用。

  第二环节是:自主阅读,交流体验。

  (1)引导学生听读课文配乐朗诵,这是老师利用网络为学习提供的学习资源,要求积累生字词,快速把握文章基本内容。听完之后口述故事梗概。

  (2)再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复习并运用记叙要素这一知识点。

  (3)自由精读,品味细节。组织学生大声诵读出令自己感动的文段,并将自己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以评论的方式发表。并与同学交流。在自由精读细读品味这一小环节里,我设计的是传统教学形式与网络相结合,可以口头发表,也可以发挥网络的交互作用,在网络上进行评论,写下自己的真切而深刻的感悟。

  (4)通览全文, 理解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让学生学会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我设计用利用网络来帮学生突破这个难点。在这一小环节里,我设计是小组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每个小组同学的搭配是自由搭配,因为在网络教室了是不受空间限制的。先学习课文动作心理活动的写法,然后让学生结合平时实际观察写一个片段,在小组内先交流,并把同学认为不错的片段提交的公共平台上供大家欣赏学习。对写得好的同学是一种极大的鼓励,对其他同学也提供了一个现场学习的机会。

  我设计这一环节大致用时25分钟,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体验文章深厚的感情,并交流相互的体验,相信学生会体验到炮火的疯狂,战争的残酷,体验到老妇人对红军情同母子的爱与尊敬,感受到生命的美和爱的力量,从而树立和平的信念。并利用网络突破这节课的难点,学会用动作心理刻画人物的方法。

  第三环节,质疑创新,拓展延伸

  这个环节同样是小组讨论学习,小组同学有比较简单的问题,小组内先行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上来,大组讨论解决。老师也可以参加进同学的讨论中并及时地进行指点。老师预设的疑问,看学生有没有提出,没有提出的话,老师也可以将问题提交,让大家来讨论。我预设了这样的两个问题:1、文章为什么要反复写炮火、蜡烛、围巾?2、文末为什么说“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在深入讨论了这两个问题,再探究文章主旨升华感情就水到渠成了。

  在网络环境下的交流,有学生个别对个别的交流,有学生对老师的个别交流,还有公共平台上的共同交流。最后老师对整个过程要有个点评,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对全班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有多少学生积极参与 谈论,问题回答是否正确;有多少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高,问题回答不很恰当,学生是否最终完成了对所学 知识的意义建构。在这一环节里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探究创新的精神。

  这一环节里,我给学生准备的创新作业是:如果那位年轻的军人的亲生母亲后来读到了这篇通讯,她会有怎样的感想?请你以她的口吻给玛丽育乞西写一封信。相信同学对这个作业会比较感兴趣的,也能让学生思维更加开阔,并且学习设身处地的考虑问题。当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上网查找本课相关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最后老师总结本课,并在《祈祷》的歌声中祝福世界和平发展结束本课。这个设计我觉得和开课时的歌声呼应,并且是在不自觉中提升学生的价值观,使整节课余韵悠悠。

  总之,我这节课是充分尊重了网络作为工具,网络作为资源,网络作为环境的三大特点来设计的。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4

  一 教材分析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位于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期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本单元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是今后学习万以内的进位加法和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孩子们掌握了“20以内进位加法”和“10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既注重了口算,又继续介绍竖式计算,体现了计算方式和方法的多样化。

  二 说学生

  一年级下期的孩子已经能熟练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并且会用多种方法计算100以内的不进位加,能正确地进行竖式的书写与计算。

  本班的孩子在学习中对自己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收集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能积极参与操作,观察等数学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和孩子已有的认知水平,我拟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弄清“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参与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获得克服困难的成功体验,深化积极的学习情感。

  3、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有关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体会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由于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本课的重点确定为: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由于“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这一知识非常抽象,难以理解,因此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法成为了本课的难点。

  本节课我准备了以下教学具: 小棒 课件 实物投影仪

  四 说教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情景教学法操作实验法发现法成为了我本节课的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五、说学法

  一年级的孩子在数学学习中,他们更喜欢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形象具体的直观操作,丰富多彩的游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激起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孩子们在这节课中将通过操作实践,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一论述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所具有的激励因素,让孩子明确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以此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动机.

  因此 第一个教学大环节是

  一、 情景引入 激发兴趣

  1、出示情景图

  课本中例1的情景图呈现的是两个孩子在停车场收集到的27和8这两个数据,来揭示新知,而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对情景图进行了大胆的处理,增添了一个新的数据11,让孩子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把这些算式根据已有认知基础进行了分类板书,在已经学过的算式中选择11+8和27+11来谈谈自己的算法。接着让孩子尝试算27+8,在孩子尝试后,询问孩子:你在算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新问题吗?我认为这样处理的好处是让孩子在情景中,自然地复习旧知,并引出新知,既为今天的学习作了铺垫,又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一年级的孩子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而这一数学知识的抽象概括性与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之间的矛盾,而教学手段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孩子们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在操作实践,观察分析的活动中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

  二、操作实践 探索算法

  在这个环节中,我安排了3个教学活动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1、摆小棒

  孩子遇到了27+8个位相加满十这个新问题,该怎么处理呢?请孩子用

  用小棒边摆边思考并说一说,7和8相加满十了,你是怎么办的?

  接着四人小组交流摆小棒的方法。

  然后请孩子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摆法,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可能会出现这样一些摆小棒的方法

  (1)先拿出27根小棒,在摆出8根。然后从8根里拿出3根和7根合起来。捆成一捆。

  (2)先拿出27根小棒,在摆出8根。然后从7根里拿出2根和8根合起来。捆成一捆。

  在孩子展示后,向他们提出问题刚才我们的摆法不同。但有一个相同的做法,是什么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孩子们通过摆小棒自主探究解决了遇到的新问题,建构了数学知识的意义,接着又让他们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共享学习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枯燥的计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形象直观了.)

  这一环节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好机会,并且充分的发挥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及时快捷的优势。让课堂成为展示思维过程的平台,成为学生积累财富、资源共享的“加油站”

  活动2、展示算法

  这个活动主要研究竖式计算.

  (2)竖式计算 27+8 我询问孩子:当个位7+8相加满十了,在竖式该怎样表示?让孩子结合孩子摆小棒 的过程自己总结出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计算方法.进位后十位上的数该怎样加?

  我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让孩子在知识的建构中,理解并形成数学的思考,这种数学化的思想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活动3、小结

  在计算27+8的时候,遇到了十位相加满十,我们是怎么办的呢?

  在孩子们通过自我小结以后揭示课题 并进行板书

  活动4巩固练习:课堂活动1 圈一圈 算一算

  让孩子圈了以后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圈?然后根据圈的过程算出每题的得数.让孩子明白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的算理,并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再通过计算练习来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

  三、自主尝试 发散思维

  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学家费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孩子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是引导和帮助孩子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

  因此,在教学例题2时9+75。我放手让孩子自己尝试计算9+75,鼓励孩子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然后交流汇报。并根据孩子的汇报板书计算方法。这也有助于促进孩子迁移学习能力的培养.展示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体现求异思维。

  四、主要是处理练习题

  1、巩固练习课堂活动2 摆一摆 说一说 :你是怎样算37+6的?

  边摆边说37+6的计算方法与过程,再与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重点突出”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深化练习课堂活动3说一说 和的十位上是几?

  这里主要是要孩子通过独立思考,集体交流,说一说和的十位是几?是怎么得出来的?

  五、小结:你今天学习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六、游戏:抢答赛 巩固今天所学知识,提高孩子计算兴趣。形成课堂高潮。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没有把计算方法简单教给孩子,而是在生动的情景中让每个孩子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加以建构,亲身探索了算法的过程,理解了“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

  中山路小学 胡蓉

说课稿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立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练习朗读。

  难点:从读中领悟小鸭和小鹰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自、己、吧”等9个生字,会写2个字。

  2、初步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第一段,小鸭学游泳,理解鸭妈妈的爱。

  【课时重难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昨天森林里举行了一场热闹的动物运动会,很多动物都来参加,经过激烈的比赛,小鸭和小鹰分别获得游泳和飞翔的冠军,厉害吧?为它们鼓鼓掌吧!这样的好本领是怎么练就的呢?这还得从它们的小时候开始说起。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14课。

  2、(课件出示)自己去吧

  谁会读课题?(指名读)[你真会学习,“吧”读轻声。]谁再来读?(指名读)[“自”的平舌音真好听。](齐读)

  二、指导写字

  1、“自己”在哪?用手指一指。“自己”这两个字是要写的字。

  2、写“自”“自”很简单,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撇加目、白加横)(师接过学生的话边说边板书:先写一撇在竖中线线上,再写一个目。真是好办法,老师相信这个字你们都能写好!)

  3、写“己”“己”有点难,亮起眼睛,仔细观察,“己”的笔顺是怎么样的?(横折、横、竖弯钩。学生说一笔师写一笔,写到竖弯钩时插话:竖弯钩在哪里起笔?竖弯钩与横要相接。写完后问:一共有几画?——三画)指名书空。

  4、请大家把书翻到113页,这两个字描一个写一个。老师提醒你,先仔细看清楚再写。注意脚放平,身要正,做到一拳、一尺、一寸。

  5、反馈:师写“己”上半部分过大,引导学生评议,师用红粉笔修改。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自己刚才写的字,然后再写一个。相信这一次会更好。

  对照两个字,第二个字比第一个字漂亮的就在第二个字上打一个五角星。

  三、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老师发现好多同学都得到了五角星,都进步了,真能干!让我们回过头来再读读课题——生:自己去吧。自己去干什么呢?赶快翻开课本111页,自由读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得字字响亮,句句正确。

  2、圈生字读课文。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课文中还藏着好多生字呢,让我们把它们都找出来,好吗?快!拿出笔来,注意!一边读一边圈生字,难读的字多读几遍,看谁认识的生字朋友多。

  3、同桌互读,认读了生字,又再次读了课文,相信你一定读得不错了。那么,同桌同学你一段我一段赶紧互相读读课文吧,同桌小伙伴可要认真听哦,读得好就夸夸他,如果读错了就帮帮他。开始吧。

  4、逐段读课文,刚才同桌你一段我一段,你发现课文一共有几段?我请配合最默契的同桌来读课文,指名。其他同学拿好书本,仔细听,后面还有问题要考考你们呢!

  5、读得认真,听得也很专心。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了:小鸭妈妈要小鸭自己去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好,说简洁),这是课文的第几段,用手势表示。小鹰妈妈要小鹰自己去干什么呢?这是课文的第几段,用手势表示。

  四、细读课文

  1、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自然段——小鸭学游泳。同学们请看,就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鸭妈妈带着可爱的小鸭到来到了河边。(问学生)亲爱的小鸭,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这时候,你最想干什么呢?会怎样对鸭妈妈说呢?师指名:你说!

  2、学习句子

  小鸭的话:

  (1)读正确

  师:谁来读读?(指名读)(师:你的声音响亮、你读得很正确、很流利、很通顺)[指名1或2人]

  学习“带”:“带”是个生字,谁再来读?(指名读)你在哪里见过它?(腰带、磁带)把“带”字送回课文,谁再来读读。

  (2)读感情

  师:看看课文的插图。谁能读得更好?

  指名读。评价:态度多么诚恳啊!

  再指名。评价:哦,你在跟妈妈商量呢!

  再指名。评价:多么急切地想去游泳啊!

  学习“您”

  1、引出三种情况:

  ①学生朗读时,没有特别突出您。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鸭?(有礼貌)怎么知道的,从这句话中找找看,要让别人信服。教学“您”。指名读:谁有礼貌地来读读。引导读好。

  ②读得好的你有一个字念得特别好,谁发现了?(您)教学“您”。指名有礼貌地读,引导读好。

  ③把“您”念成“你”谁听出问题来了?(您)教学“您”。指名有礼貌地读好。

  您的教学:1、小鸭对妈妈说话用“您”,还有什么时候用“您”?2、、你现在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你+心)是呀,把你放在心中就是“您”,小鸭真有礼貌。

  指名读后的评价:真有礼貌!嗯,有礼貌极了!你简直就是这只可爱的小鸭!

  鸭妈妈的话:

  (1)随机范读。

  师:我就是鸭妈妈,小鸭子们,问问我吧!(学生齐读小鸭的话)

  教师范读“鸭妈妈”的话,强调读“不深”“自己”。

  (2)感情朗读

  A、师:这句话不难,自己读吧!

  B、谁能当好鸭妈妈?(你是一只严肃的、温柔的、热情的、可爱的鸭妈妈。)

  (3)学习生字“深”

  A、直接出示生字:来,读读看!(要求把前鼻音读准)

  B、师:“不深”就是——-(浅)是的,深的反义词就是——都跟水有关系,所以是三点水旁。(做字卡)

  (4)明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鸭妈妈的话,你懂了吗?指名多人讲。【如果学生讲得不够深入。可以引导:如果你是这只小鸭子,你会怪妈妈吗?指名多人讲,让学生充分讲,相信学生会讲到“水不深”不会有危险,而且小鸭天生会游泳。如果学生只停留在妈妈是为了小鸭好这个层面上时,你可以这样引导:那你就不怕遇到危险吗?从文中找依据:水不深。】

  再次齐读。

  3、分角色读。

  现在我们同桌合作来演一演小鸭和鸭妈妈,一人当小鸭,一人当鸭妈妈,看哪一对同桌演得最像。提醒:可以看看课文的插图。

  谁来当小鸭?谁是鸭妈妈?(不要请同桌,挑选表演好的学生。)评议。如果不好可再请一对。如果好:让我们像他们那样一起来演一演,好吗?你们是小鸭,我就是鸭妈妈,一起来试试。【看时间,如果时间还很多,师生合作前可以安排小组之间的合作,男女生之间的合作等。】

  4、小鸭听了妈妈的话,马上就去练习游泳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出示: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这句话中藏着两个生字“学会”师:小鸭学会了游泳,你学会了什么?祝贺你们,像小鸭一样学会了那么多本领。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全体高兴地读第三句。(做字卡)

  五、复习生字

  小朋友,小鸭自己学会了游泳。在运动会上取得了冠军,很多动物都还对鸭冠军表示祝贺,你们想不想知道有那些动物向它们表示祝贺,只有读对了词语,他们才会现身,我们把他们请出来吧!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复习本课生字新词。

  与爸爸妈妈合作演一演这个故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去、吧”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时重难点】

  书写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检查认读12个生字。

  2、检查读课文,讲解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

  (2)再读第一段,领会鸭妈妈的良苦用心

  (3)师小结:小鸭子在妈妈的鼓励下,克服了种种困难,每天坚持练习游泳,几天后它终于学会了游泳,它多高兴啊!谁再把小鸭子学游泳的故事读一读?

  二、学习第二段

  1、故事中的小鹰是怎么说的?(指名说)

  (1)怎样才能读好小鹰的话?小朋友们自己试试,哪个同学带大家读读?(指名读)

  (2)鹰妈妈是怎么回答的?(自己小声读)怎样才能读好鹰妈妈的话?(指名读)

  (3)从鹰妈妈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

  师小结:小鹰也和小鸭一样,每天认真、刻苦地练习,几天后,小鹰也终于学会了飞翔。现在你就是小鹰,当你展翅飞到山那边

  时,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生自由发言)

  2、分角色朗读、表演

  (1)对话朗读

  (2)表演对话

  3、练习背诵

  三、指导写字

  1、师让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东、西”。

  2、让学生边写边对照田字格的范字,认真书写。

  3、师重点指导书写

  4、生练写

  四、扩展活动

  说说你自己最近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

  五、作业布置

  1、认真书写学会的生字。

  2、背诵课文。

  帮爸爸妈妈干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说课稿 篇6

  学生分析:

  由于传媒信息常侧重于西方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宣传,学生对传统文化不太容易感兴趣,加之对于石窟艺术、佛教知识知之甚少,所以要理解和感悟到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以极其赋予的审美感情和审美理想,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要准备大量的相关信息,并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有所收获。

  设计理念:

  1、强化本节课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将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培养其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

  2、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串联知识内容,发展学生认知、分析、理解、总结的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飞天艺术,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收集资料,讨论、分析,欣赏作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

  3、 道德情感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优秀美术传统。

  教学重点:

  了解飞天的艺术特点,掌握飞天的基本的创作技法,并试着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教学难点:

  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课前准备:课件、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欣赏导入。

  1. 欣赏《敦煌》片断。

  2. 提欣赏要求:师提问:飞天美吗?美在那?

  3、学生边看教师边介绍飞天:

  飞天是从古印度传来的佛教艺术形象。飞天在我国石窟艺术中,他们是优雅、美好的化身,千百年来一直为大家喜闻乐见。 敦煌飞天,经历了千余年的岁月,展示了不同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许多优美的形象,欢乐的境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至今仍然吸引着人们,不断地给人们以启迪和美的享受。

  4.学生谈飞天的美。

  5.教师总结:是呀,我们中国的飞天是不带翅膀,不生羽毛,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而是凭借人物的动态,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的。飞天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古代艺术家到底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现人物飞翔的样子的。

  二、欣赏和思考(小组交流):

  1、课本中的飞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画中人物飞翔的姿态是如何表现的?

  3、飘带与人物动势有什么关系?

  4.学生汇报研究结果,边汇报边欣赏课件,分析飘带与人物动态的关系。

  5.师总结:飞天的飞动的表现就是靠几条临风飞舞的彩带,灵动轻盈的身躯,才显得飞翔与空中的人形是这样自然生动。同学们假如你是飞天,你会怎样飞?

  6.学生摆人形纸模,提醒学生注意动态。

  四.做画步骤:

  1、画飞天的大形。

  2.添画飘带衣裙。

  3.添画背景。

  4.上色。

  四、学生做业,教师巡视指导。

  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五、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欣赏学生作品,感受飞天的美感以及线条的感染力,鼓励学生继续练习,画出更好的作品。

  六、拓展;

  1.课件欣赏:奥运会开幕式的飞天、08年春节晚会节目飞天、油画家曾浩的油画作品。

  2.师提问:设计灵感来自哪里?生:飞天。

  3.今天老师从你们的作品中也看到了你们的创意,看到了各种现代派的飞天,老师想说你们的创意让我自豪。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叶子的启示——线与造型》叶片上的脉纹线条清晰,粗细变化有规律,适宜用线造型的方法来表现。感受叶脉深浅粗细的变化,体会粗细叶脉之间丝丝不断的特点,增强观察描绘能力。本课教学时正逢落叶缤纷的秋季,不同种类的叶片的形状、姿态各异,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又富有变化;而叶脉好似神奇的网,由从粗到细的种种线条构成。通过描绘叶片,提高学生用线造型的基本能力,并感受构图的均衡美感。

  本单元着重让学生了解“线”这一元素在造型中得作用和用“线”造型的方法。儿童的线条大胆随意,具有稚拙的涂鸦美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将学习线条的多种形态和不同的表现效果,从而进一步认识线条这一重要的造型元素,能动地掌握线条、运用线条。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拟定如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知道“线”在叶片上美妙的排列,掌握“线”的自然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观察“线”的排列和分布规律,用“线”的不同排列方式表现叶片上的纹理,通过“线”的分布规律描绘出叶片的美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体验到叶片上“线”的美感,感受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水平。

  教学重点:用“线”的不同排列方式表现叶片上的纹理。

  教学难点:通过“线”的分布规律描绘出叶片的美感。

  二、说教学过程

  (一)渲染情感,导入课题。

  先展示一段短片视频《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请同学们欣赏观看

  故事情节:小村庄的人们不注意保护树木,任意地乱砍乱伐,村庄的土地没有了树木的保护,被洪水冲得一无所有了。

  故事意义:用斧头砍来的树木制成犁、家具、工具、房子以及生火用的柴等生活中得一切,给人类生活创造了财富,但不久,带来了洪水这一灾难,淹没了村庄。毁坏自然人类可以换得一时的快感与享受。人类破坏自然,自然就要惩罚人类。

  (二)揭示课题,领悟自然

  叶子镶嵌在城市,乡村的道路上,给它们披戴绿装,使它们更加瑰丽多彩,为人们创造了一个生机勃勃、色彩丰富优美的环境。

  提问: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叶子和人类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的回答,再给予一点暗示指导。根据他们的回答,再总结梳理叶子与人类的关系。叶子跟人类的关系:

  (1)生活环境:叶子为人类提供优美的自然环境

  叶子的光合作用能提供净化空气,提供氧气

  (2)衣食住行:原始社会人们用树叶来遮风避雨,采集树叶食用。现在生活叶子被我们广泛应用:如茶叶、食用的蔬菜、药用价值等等。

  (三)表现叶片,认识叶片

  认识叶片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若是不了解叶片的组成结构,是不会用线条造型来绘画出叶片的。为帮助学生正确清楚的了解叶片的组成以及叶脉的特点,我利用课件清楚展示:

  叶片的脉纹就像人类身上的血脉,主次分明,排列流畅有序。

  说明: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图文结合,学生讨论,作品展示等形式,并借助于现代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发挥想象力,从相似的事物中进行丰富的联想,并能创造出美的形象来。

  叶子的组成结构:叶子有表皮、叶脉、叶肉组成

  叶脉的特点:叶脉分主脉、侧脉和细脉;叶脉布满整个叶片;排列规则具有肌理美感

  叶脉的作用:支撑叶片;输送养分

  (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寻找叶片上的脉纹产生的变化生动的美感。

  (3)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说还有那些奇特的叶片。如松针

  (四)表现叶片,懂得构图

  学习构图的一般知识,了解叶片在纸面的大小位置。学生一般能掌握对称式构图方法。

  先让同学们了解何为构图,构图在美术作品中得重要性。构图:就是组织画面,把画面上要表现的内容摆布的好看,符合美感要求,或称布局,也称章法。就是要解决好物象在画面上的合理位置、大小比例、前后主次、疏密均衡、对比统一等多种关系。

  (1) 画单片叶子时要注意叶片大小合理,姿态变化。

  (2) 画一盆植物时,要把主体形象安排在设置的井字框架线上,使主体突出,但不呆板。

  (3) 每片叶子有大小、偏斜、分合的变化,使画面结构有前后透视变化、疏密排列合理的美感。

  (五)倡导环保

  展示抗洪救灾图片,讨论表达了些什么内容。体现了抗洪救灾精神,不畏艰险,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叶子的启示——倡导保护环境,珍爱自然环境

  讨论应该怎么保护环境,写环保口号,以小组形式回答一条环保小口号。

  (六)尝试体验

  画一片叶子,要求:

  (1)构图合理

  (2)灵活运用线条造型

  (3)组织画面物体之间的层次关系

  鼓励学生作画,对造型能力弱的学生,可参照书本上的范画进行临摹,学习叶脉排列的方式。对造型能力较强的学生,可直接写生描绘。

【【推荐】说课稿模板汇总7篇】相关文章:

1.【推荐】说课稿模板汇总六篇

2.【推荐】说课稿模板5篇

3.说课稿模板汇总八篇

4.【推荐】说课稿模板汇编5篇

5.【推荐】说课稿模板合集6篇

6.【推荐】说课稿模板集合六篇

7.【推荐】说课稿模板汇编九篇

8.【推荐】说课稿模板合集8篇

上一篇:说课稿 下一篇:音乐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