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说课稿>语文说课稿

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1-07-16 10:57:5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有关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6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说课稿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6篇

语文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我的“长生果”》。希望各位老师多指教。本单元以“创造的乐趣”为主题,所选文章处处迸发出思想的火花,或引导学生体验创造的乐趣和感悟创造力的来源,或引导学生认识创造力的表现和掌握创造的方法,或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它们带给学生的不仅是思想观念上的冲击和思维方式上的转变,还有耳目一新的情感体验。

  我所说的我将本文的说课按照:说教材地位及教学目标---说教材的重难点---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评价---说教学设计,这六个环节来展开说课。

  一. 说教材地位及教学目标

  《我的“长生果”》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以一种娓娓交谈的方式,用朴实的话语,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经历和读书收获,真诚抒写了阅读和写作带给自己的愉悦。字里行间融注了作者对生活,对人生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给人思考和启迪。它位于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创造的乐趣”中的第一课,其激发学生创造欲望的“广告”作用,地位可见一斑。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据标志性的词句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内容要点,在听说双方互动过程中,增强知识的筛选能力。

  2)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体味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实感,感受散文“形散神聚”的魅力。

  3)通过删减,调序,改换,勾连等方法,引导生学自主品析,并在一定基础上进行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2.情感目标:

  1)联系自己阅读,写作经历和生活实际,畅谈感受和收获。感受到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2)体悟阅读与写作对于个人的成长,社会人生的价值意义,借以激发学生提升心智,丰富生命,完善自我。

  二. 说重点难点

  本单元的主题是“创造的乐趣”,叶文玲在本文中娓娓讲述了创新写作给她带来的乐趣。编者其意,旨在希望让阅读带给学生一点思想观念上的冲击,一些思维方式上的转变。故而,结合单元目标和本文特点,我将本文的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味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实感。

  难点:结合自身体验,畅谈学习本文的感受和收获。理解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的道理,并能进行创造性的写作。

  三.说学情

  我们的学生是山区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尤其体现于学法方面、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前面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初具赏析和品读一般文学作品的能力,并能结合文本谈自身的阅读体验。但能否将体验升华进行创造,这又是本单元一个挑战。

  四、说教法和学法

  《纲要》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根据我们学生情况、本课文的特点,按照初中生的认识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决定采用以下教法:

  诵读法:“三分散文七分读”,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按要求听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意蕴,到交替运用轮读、个读、齐读和品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欣赏、领悟短文的优美语言和意味,借此落实教学目的。

  提问法: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对短文整体的把握能力,我设计了若干个问题在学生反复朗读中适时抛出,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最后又通过互动设计板书表现出来。

  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练习法:控制论告诉我们,“要实现有效控制”就必须“要有反馈”,而且反馈越及时越好。因此我设计一些课堂练习,运用练习教学法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课标》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叶圣陶先生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因而,学法方面我采用“导—思—讨论—练”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学法具体如下: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朗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4.练习法:主要是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口语和写作)。

  五.说教学评价

  主要用语言和软件对学生进行评价。

  1、从语言上评价:采取这种评价相对及时,以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对学生的优点作出肯定,如:“我们班又多了一位文学家!”“你的回答有创意!”“大家鼓掌欢迎,希望你再接再厉!”对学生回答的不足之处加以提点和修正,使其能扬长避短,更有利于学习。

  2、软件上评价:我将《小组擂台积分榜》的评价软件放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小组答辩评比,这样不仅使小组间产生竞争意识,并带动了学习积极性。

  六.说教学设计:

  一)趣味引入,悬念入题。(从学生喜爱的神话故事人物轻松导入,激起学生兴趣,调动全体进入学习氛围)

  二)自读自悟,整体把握。(《课标》中明确提出,学生要“要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此环节的设置意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齐读,明确“长生果”的喻意。

  2.个读,理清文章思路(“我”的读书经历和读书收获)。

  3. 轮读,积累优美词句

  4.范读,重点品读1,2节。

  三)批注精读,体会情感。(重点突出,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

  讨论和圈点勾划:

  1.作者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文中哪些词句(字里行间)体现出我对书的喜爱?请把你的理解或感受批注在旁边。

  2.书对作者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信息的归纳整合)

  3.对此,你是怎样理解文题的?那把它更换为“我爱读书”,或“阅读对我的帮助”。。。好不好,为什么?

  4.作者由阅读而获得了怎样的写作体验(创造的乐趣)?你有过同感吗?请你也谈谈。

  四)能动创造,享受乐趣(难点突破,创新精神的培养)

  1.联系自己阅读,写作经历和生活实际延伸体验,畅谈学完本文后的感受和收获。(再次体悟作者的感受,提升对阅读,写作及人生的认识)

  2.“我也能!”仿写:

  书,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书,是-----------

  3.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4.创造性表达:

  ①.口头创作故事:“有一天,我在街头漫步,突然看到**同学(男)穿着一条裙子,---------”

  ②.小作文:《由“男子汉穿裙子”想到-----》

  五)板书设计:

  (见教学案例中)

语文说课稿 篇2

  《小小的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美妙精巧的儿童诗。这首诗描述的是在晴朗的夜晚一个小朋友仰望一弯明月所看到的情景,展现了孩子飞上月亮、遨游太空的美好愿望。全诗共两句,第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月儿"弯弯""尖尖"那种惹人喜爱的形象;第二句由"小小的船"展开想象,写小朋友坐上月亮这条小船所看到的无边的蓝天和天空中闪烁的星星。全诗形象优美,韵律和谐,充满了儿童情趣。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与新时期对语文教学的新形势,,坚持低年级识字教学为重点,树立大语文观,在第一课时里,设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中的9个生字。2、初读课文,了解作者。3、巩固掌握旧的识字方法,学会新的认字方法。本课时的教学重点:识字,并运用汉字。教学难点为:由古字猜今字。教学准备为课件、生字卡片等。

  “文似看山不喜平”,课亦如此。一节好课,必定是推陈出新,有所创造,有所新的探索与发现的。因此,在开课伊始,就要如同一块磁石,牢牢地吸引着学生。因此,我是这样导入的:

  1、温故知新,一猜二读:师: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我们今天学习新课之前,先来复习一下前面学过的古诗。请读:

  (1)师朗读《看月亮》的童谣,让学生猜童谣里写了什么。(月亮)

  (2)学生齐读有关月亮的诗歌。《静夜思》、《古朗月行》。接着教师巧妙过渡:是啊,月亮是我们的好朋友。在诗人的笔下,月亮是一首诗;在画家的笔下,月亮是一幅画。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幅画,请大家欣赏: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通过诗意的语言,建构诗意的语文教学情境,让语文课堂上处处皆语文,耐人寻味。

  2、出示课文插图,引导观察和想象,请学生发言。低年级孩子喜欢形象直观的画面,同时又非常善于想象,此时让学生说话,能够激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又能巧妙吸引学生注意。接着教师相机总结:同学们既善于观察,又善于想象,还很会说话,一定会越来越聪明的!

  3、导入课题,师正音,读好课题,师示范写课题,学生手腕书写跟写。低年级孩子模仿能力非常强,所以教师平时的一笔一画非常重要,教师利用书写板书时指导学生书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接着,第二步是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这是本节课的重要部分。生字的学习是本课时,也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但语文课堂又并非是单线的,因此,在学习生字之前,先会引导孩子们认识叶圣陶先生。叶圣陶先生是知名的作家、教育家,他的作品影响了很多人,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不能忽视对作者的介绍。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师应当有课程意识。不少专家和学者也反复呼吁,“语文课本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应当用教材来教,而不是单单只教教材”。因此在引导孩子认识叶圣陶先生时,还会重点推荐他的一些童话作品,终点推荐童话《稻草人》,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在完成作者介绍环节后,就进入生字词的学习,这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点所在。为此,本人精心安排了如下环节:

  (1)第一环节:生字拼读比赛

  第一轮:开火车读,教师正音。

  第二轮:检查读,重点检查困难学生,给予帮助。

  第三轮:去掉拼音读词语比赛。

  此环节设计层层推进,意在巩固汉语拼音,同时为后面的学习铺垫。

  (2)第二环节:生字大闯关

  第一种方法:给生字组词记生字。

  第二种方法:用生字说句子记生字。

  第三种方法:猜谜语记生字。

  此环节设计,是根据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采用多种识字法展开教学,用生字组词、造句更好地让学生运用生字,通过运用生字以更好地巩固生字。通过猜谜语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与创造,又更增添了汉字学习的趣味性。通过闯关学习的方式激活课堂,让课堂充满竞赛的意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小组合作与团结。

  (3)第三环节:古字猜今字比赛。此环节的设计,拓宽了汉字学习深度与广度。中华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宝藏,内容博大而精深,每一个汉字,都渗透着祖先的智慧与汗水,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应当用严谨的态度来学习的知识。让学生去追溯汉字的本源来进行,更富智慧,同时,识字教学也因此变得有深度、有广度、更有厚度。

  在一轮又一轮的生字学习后,进入本节课最后一个环节,那就是引导学生读通课文,一切就迎刃而解了。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识字方法,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为下一节课铺垫。

  一节好课,应当如一篇好文章,要讲究“起承转合,谋篇布局”,道法自然,松弛有度。一节好课,也应当如一座精美的园林,亭台楼阁,别具匠心。既可远观,又可走近,细细品味。愿我们在追求好课的路上,多思考、多实践,早日达到炉火纯青之境界!

语文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小小的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美妙精巧的儿童诗。这首诗描述的是在晴朗的夜晚一个小朋友仰望一弯明月所看到的情景,展现了孩子飞上月亮、遨游太空的美好愿望。全诗共二句,第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月儿弯弯尖尖那种惹人喜爱的形象;第二句由小小的船展开想象,写小朋友坐上月亮这条小船所看到的无边的蓝天和天空中闪烁的星星。全诗形象优美,韵律和谐,充满了儿童情趣。

  本课的教学就是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把美丽的星空移到黑板上,把月亮搬进教室,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使他们走入情境学习,让他们坐上月亮船,面对美丽的星空自由想象,自由表演,自由体验,自由诵读。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明确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结合,是学科课程目标的框架,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根据这一基本理念,我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田字格内4个生字,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认不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图文结合,体会诗句所描写的夜晚的天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获得阅读的乐趣和美的熏陶。

  (三)教学重点难点

  以识字、朗读、背诵为重点,以借助画面,通过想象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获得阅读的乐趣与美的熏陶为难点。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五)课时处理

  根据本课的学习目标和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我安排二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习课文中9个生字,会认会读;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图文结合,体会诗文意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学习田字格内的生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法分析

  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及儿童诗的特点,教学时应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采用以情境教学法、激趣引读法为主,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互评等合作形式,达到情景的统一与交融,使学生在互助中学习,在合作中发展。

  三、学法分析

  小学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明显优势,学习诗文有一定的难度。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交给学生一些学法:讨论学习法、尝试自学法、自主学习法、表演学习法等。

  四、教学程序

  下面我主要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交往、沟通合作、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这一新的理念,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有针对性地设计这节课的教学程序,安排以下四个学习步骤: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晴朗的夜空吗?(学生可能会说喜欢)那你们知道夜空有什么呢?(生自由说)你们喜欢月亮吗?你们看,今天老师把月亮带进了教室。(播放课件)有时候月亮是这样的(出示圆月的夜空)有时候月亮又是这样的(再出示新月的夜空)我趁机提问:这是什么样的月亮?弯弯的月儿像什么?课文中小朋友为什么觉得弯弯的月亮像小船?你们看着这弯弯的月儿,想不想上去呢?今天,我们就把它当成小小的船,一起来学习第7课《小小的船》(板书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我与学生朋友般的交流,把天上的月亮搬进教室,蓝蓝的星空移到孩子们的面前,通过设置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将会看得认真,听得专注,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快地进入到诗文的意境。

  第二步: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学生是阅读主体,应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地位。因此,我设计以下阅读环节。

  1、一年级学生的朗读往往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我先范读课文。这样,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学生就能以情悟情,以心契心,以神会神,真正受到熏陶和感染。

  2、再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可以自找学习伙伴,组成小组。告诉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借助汉语拼音、请教同学和老师等办法读准字音

  3、多媒体出示带汉语拼音的生字(船、弯、坐、只、看、见、闪、星、蓝)学生认读,教师及时纠正读不准的字音。

  4、多媒体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

  5、教师打乱生字卡片排列顺序,学生认读。

  这一环节由扶到放,符合认知规律,意在反复强化认读,巩固识字,逐渐建立字形与字音之间的联系。同时,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克服困难的信心,相信学生的认读兴趣会更加浓厚。

  第三步:感情朗读,体会感悟

  ㈠学习诗文,引读激情

  1、现在,谁再来说说弯弯的月儿像什么?(简笔画板书月儿,板书弯弯、船)这条小小的船真特别。你们看它的两头(让学生观看课件理解尖尖的,这时,学生可能会说小小的船两头尖。板书尖)哪位小朋友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教室里的这个月亮?(学生自由说)再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诗。

  2、小朋友,谁想来坐一坐这小船呢?你坐上后会怎么告诉大家已经坐上了小船?(引导学生自由表演说:我在小小的船里坐板书:坐)那坐上小船要上哪儿去呀?(学生可能会说太空)好呀,小朋友坐稳了,我们现在就出发,可要注意看呀,你在航行中看见了什么?(播放课件,学生兴趣盎然,)我伺机指导说: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简笔画板书星星,板书闪闪、蓝蓝)指导学生读好第二句诗。

  这样设计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现课文情景,指导学生朗读,培养学生语感,学生将会受到情感熏陶。

  3、接着,我启发学生:弯弯的月儿除了像小船之外,它还像什么?(学生小组讨论,想象说话,创设更大的思维空间)我再启发学生:你坐在船里除了看见星星和蓝天,还看到什么?(学生可能说如果往下看会看到夜景中的城市和乡村等)

  这样不会把学生的思维定位,诱发学生的多向思维,大胆放飞学生的想象,从而使思维动起来,体验真起来,语言活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㈡多形式朗读,体会感悟

  1、以读为本,即兴表演。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表演是儿童思考、再现生活的基本方式。因此,我设计这样的演读方式:自由演读、个别演读、全体演读。具体做法如下:

  小朋友,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吧!大家可以站起来,先想象你就是文中的小朋友,再美美地读一读,最好能用上你喜欢的动作来演一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习)再请个别学生上台演读,学生互评。最后全班一起模仿较优秀的学生边读边演,教师也作为其中一分子,这样,教师角色转化为学习伙伴角色,师生互动来带动生生互动,学生将会入情入境,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2、激趣演唱,情感升华。

  如果现在是夜晚,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抬头看天空,蓝天上有星星、月亮,这弯弯的月亮多像一条小船呀!(放音乐)现在大家闭上眼睛,随着音乐轻轻摇摆。想想你是不是好像飞上蓝天,坐在月儿上了呢?(播放课件,让学生睁开眼睛)我们好像已经飞上蓝天,坐在小船里了,让我们轻轻唱起《小小的船》(放歌曲)伴随歌声,学生将会进入美妙的境界,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促发他们欲飞上月亮船的美好心愿。

  3、在太空中飞行的感觉真好,看到这样的夜空,你想用什么话来说说你的感受呢?(学生此刻将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体验夜空的美丽和心情的愉快)是啊,大自然的美使我们心情这么愉快,我们可得热爱它,才会有更多美的享受。(这样来渗透思想教育)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理解内容、体验情感,都要以学生的充分阅读为前提,因此,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尝试读好的基础上对文中的情感因素有着各自不同的体验,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第四步:鼓励质疑,拓展延伸

  1、质疑: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还有哪些不懂?提出来在小组中讨论,合作解决。(照顾中下层生)

  2、小结:今天的收获真不少,大家向课本、同学和老师学到了不少知识。在生活中,到处蕴藏着知识和智慧的宝藏;在大自然中,到处蕴藏着科学的`奥秘。我们应从小热爱科学,长大后不断发现大自然中更多的奥秘。

  3、拓展延伸:课后抓住月儿星星蓝天这几个词用自己的话把你想象中的美景说给你的家人听,或把它画下来。

  感悟体验诚可贵,迁移运用价更高。这样不失时机地总结和拓展知识,也拓展学生的思维,强调了新课标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体验、感受、情感,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引路人。

  五、教学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将自己定位于各学生平等的合作者,在充分尊重学生及其独特体验的基础上,使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得轻松、愉快,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达到教学目的。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备课和说课的过程中,仍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专家同行给予指正,谢谢!

  附板书设计:

  7、小小的船

  尖

  闪闪

  月

语文说课稿 篇4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课《胖乎乎的小手》,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我重视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想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在设计胖乎乎的小手这课时,我注意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教材,包括利用自读、互读、评读来完成这一目的,我还通过想象、感受、课件展示、搜集信息等形式来达到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能力这一目的。

  二、说教材

  《胖乎乎的小手》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组教材的一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着“家庭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旨在教育学生孝敬长辈、关爱家庭的每一个成员。这篇课文小中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文中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情感,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朗诵课文,难点是在交流感悟中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三、说教法:

  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途径之一是设计合理的教法。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讲授法、启发式结合的教法,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具进行思维。动手触摸让学生手脑想象,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因此,我将遵循直观性、抽象性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采取课文扶、生字半扶半放的教法,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

  四、说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学习的主体始终是学生,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真正做到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4点:

  1、在具体的情景中动手触摸、进行大胆合理想象,学习体会人物的想法,读出感受,加上评读,体验朗读有语气的成功及快乐弥补不足。

  2、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讨论、交流完善自己的想法,学习识字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如:利用识字比赛巩固识字,如:自读、指名读、等提高朗读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解理解人物语言,培养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

  五、说教学目标

  根据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及课文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认知(知识)目标:

  (1)认识“胖”等13个生字,会写“看”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1)继续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培养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针对课后的“说说做做”)

  3、情感目标:

  培养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懂得要孝敬长辈,主动帮长辈做事,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读好疑问句和感叹句,以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六、说教学过程:

  (一)、活动激趣,导入新课:上课开始就用谜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片刻激起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揭示课题,在揭示课题的同时板书手,然后在通过活动,看手、画手、夸手等活动引出胖乎乎的,接着板书胖乎乎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胖乎乎的小手》,请大家一起读一遍。(齐读课题)这时学生开始齐读课题。然后在紧扣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1、看手:请学生伸出小手,看看谁的手是胖乎乎的。

  2、画手:请学生上台,把手压在黑板上用粉笔画轮廓。

  3、夸手:说说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夸夸自己的小手。

  4、揭示课题,学习“胖”字。

  5、扣题目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使他们在无意中转入正题;扣题目质疑设置悬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自主识字

  1、黑板上的这双小手是XXX的,我们课文中的小手是谁的呢?全家人为什么会喜欢这双小手呢?请同学们自己轻轻地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你认为比较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刚才提出的两个小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读准字音,对生字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三)合作交流

  在学生读完课文之后,在进行识字交流,向同学展示自己的识字成果,分享成功的喜悦。但传统的卡片抽读式的生字交流往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采用猜字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最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结合游戏“摘苹果”,更增强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还有一些比赛读的形式更加激励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这个环节中,我先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然后去掉拼音读,在进行游戏读,然后再把生字放回到课文中,认真读一读,标上自然段的序号。在学生识记生字之后,学生比较累,开始有些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我穿插了《拍手歌》,既符合本次教材《胖乎乎的小手》这个内容,也活动了学生的手脚,又能让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可谓一举三得!

  设计意图: 在这个环节里,学生对生字的学习,由词到字,再回到课文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渐建立字形与字音之间的联系。)

  (三)、细读课文,揣摩感知

  1、请六名同学分别读一个自然段。

  过渡:通过读,大家了这双小手是画在了一幅画上,全家人都喜欢这幅画,他们是怎么做的呢?请一个同学读1、2段。

  2、反馈:他们看了又看,把画贴在了墙上。

  3、爸爸把画贴在了墙上,为什么全家人都喜欢呢?自己读一读3-5段,边读边想。在学生汇报的时候紧接着就板书帮、替、给等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边读边想,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朗读感悟、教师点拨来解决问题。既教给学生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又培养了学生初步质疑、解疑的能力。)

  4、说一说手能干什么?再读读3-5段。

  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在读中体会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再读给大家听,然后引导全班进行评议(举例说明)。这种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的方法,能逐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5、把上面的句子改换为用“因为……所以……”来说一说家人喜欢兰兰的画的原因。

  6、想一想,兰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7、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想想,课题上的“胖乎乎”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8、分角色朗读课文。谁愿意来扮演爸爸、妈妈、姥姥来读一读他们的话。

  分四人小组演一演这篇课文。

  (四)、巩固延伸:

  出示课后练习:我替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给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帮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为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替、给、帮、为”几个字能表达相同的意思,同时,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提升。)

语文说课稿 篇5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一剪梅》,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作业四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说教材:

  一、第三册语文主要是诗词,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诗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原因如下:

  1、在这一部分,高考时直接题和间接题都很多,关键是直接题较多,如:

  (1)作家作品、作家的姓名字号、并称及文坛地位等;

  (2)风格流派、文体;

  (3)名句填空;

  (4)对相关背景的了解、对主要内容和重点字词的理解;

  (5)对写作特点及艺术手法的鉴赏。

  2、诗词教学从培养人文素养提高文化品味来谈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到人生态度,小到言谈举止,都有影响。

  二、这首词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

  李清照是一个大家,就像讲诗经要讲《氓》,讲楚词要讲到屈原,讲魏晋诗要讲到陶渊明,讲唐诗要讲到李白杜甫,讲宋词不能不讲到李清照,他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诗词对后代文人影响极大。

  三、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背诵本词

  2、熟记作家作品地位

  3、把握婉约词的意境及特点

  说教法

  一、上片以讲授为主,用语言再现当时场面,引导学生去想象李清照积满苦涩忧怨的情景,尽可能使其有如临其境之感。

  原因是:我们的学生阅历浅,学生几乎没有跟自己亲人分隔两地的经历,更不可能有过结婚后深切思念自己另一半的体会,如不引导,很难体会面对冷月凉席,深切思念自己的丈夫。但李清照又不同于苏轼辛弃疾,她倾向于写深闺体会的婉约词。

  二、下片以讨论为主,启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因为有了上片学习的基础,把握全词意境问题不大,讨论更能深入领会到情景交融的写法;更能领悟到李清照用词的精妙,如“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我安排的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正体现了上述认识和想法。

  说教学过程:

  一、在导课时,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后面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婉约词与豪放词的区分打下基础。

  二、在作者简介中,介绍得稍多了一点,有些内容似乎与本课内容联系不大,原想舍去,但又想到高考要考,所以就罗嗦了点,希望各位老师指正。

  三、范读正音

  朗读是诗词教学的重中之重。朗读有利于记诵,朗读有利于理解,朗读有利于把握意境,朗读好了甚至可以以读代讲,朗读时要把握诗词不同风格、不同基调。这是一首婉约词,应读得语调低缓,情感深沉。

  至于将字词板书,我个人认为在高中教学中依然必要,字词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语文教学中极重要的部分,传统教学在这一点上做的很好,相反,近年来流行的所谓“素质教育”对字词教学有点忽视。平时时间充足时,我会在一单元学完后叫学生听写字词并注音,开始学生不以为然,以为是小学生的事,慢慢地倒引起了重视。

  四、赏析部分

  一是把握对字词的赏析;二是把握意境,尽可能地再现当时的情景;三是对一些艺术手法赏析穿插其中。

  五、至于延伸比较部分,以李清照的另外两首词为例比较不同,是为了把学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性差异上升到理性,使这种感性更加深刻、明晰。

  说板书及作业

  一、板书基本上是按行文思路来安排的,这样安排一是便于总结写作特点;二是便于学生按思路记忆背诵—本来还安排尽可能课堂背诵。

  二、在指导检查作业时可以强调评价和鉴赏同一个人的作品,应从实际出发,我们所强调的风格流派不过是就其主要成就或主要方面来谈,不能一概而谈。

  自己的缺点有时是自己清楚的,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背面,旁观者更清楚,所以希望各位老师多提意见,畅所欲言,给我们年轻人一个不断进步的机会!

语文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确立目标、重点和难点

  微型小说《窗》是高教基础版第三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它通过描写发生在两位病人之间的故事,在虚无与存在、利已与利人、生存和死亡矛盾冲突中,展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批判了狭隘自私的阴暗心理,意味深远,发人深省。

  本文是中职二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在第一册第二册的基础上,由理解能力上升为欣赏能力乃至探究能力的训练内容本单元的重点是创造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的活动中心与接受性阅读的活动中心不同接受性阅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作者身上,注意的是作者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提出了什么,怎样论证的创造性阅读的活动中心集中在读者身上,读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感悟作品给予我们的生活观和人生哲理创造性阅读的过程中包括探究性的活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发展思辩能力和想象能力等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现代文阅读的要求中有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正确领会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提高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中外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窗》这篇小说的语言精练、含蓄;人物形象丰满,故事情节很短但完整且有波澜;内涵丰富,表达了深刻而有普遍意义的主题教材选入这篇文章意在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从对“人与人对待生活截然相反的态度”的叙述中,启发学生在“人性的美与丑”、“是非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作出深入思考

  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赏读文章凝练含蓄的语言,探究对比及结尾艺术

  2. 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探究的合作者学会关注生活,有意识地感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形成正确的审美标准②启发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③读写一体,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识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生死观

  以上三个目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具体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并重的教学理念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描写,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透过对优美句段含蓄凝练语言的欣赏,领悟作品的深刻内涵

  二、教法与学法的思路与分析

  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确定了,还需与之相适应的教法与学法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智慧,这种习惯对一个人的未来生活是一种灾难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旱娜萜鳎而是一束需要点燃的火把”新课标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唤起他们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中整体把握课文,从而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对本课我主要采用这样的教法:“读——赏——议——悟——究”这个方法符合学生特别是职高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获得跨越障碍,获取知识,解决疑惑,提高能力的成功感

  (1)读—熟悉本文 ,整体感知在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这是一节课最基础的部分,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筛选有关信息,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人性的美与丑

  (2)赏—品味语言,感受魅力本文词汇丰富,对环境的描写精当、传神,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及时积累、总结,以丰富学生的语言仓库同时,“对比”手法的运用也是本文的一个亮点本课巧用对比,从不同的角度挖掘人物的性格内涵,我们不难从中体会人性的善恶和灵魂的尊卑

  (3)议—互动合作,拓展思路学生就“人与人”的关系和做人要“长善抑恶”等话题展开议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个环节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涵,并进行课外延伸,锻炼了学生说和议的能力

  (4)悟—发挥想象,体验情感由学生总结自己的感悟与心得,积累阅读方法,丰富自身情感

  (5)究—合作探究,品析美文对比阅读,启发学生对“窗”多种含义的探究

  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我们应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途径由于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多数偏差,而且程度参差不齐,他们更需要一个宽松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在学法指导上,以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以认可、赞赏、宽容、鼓励去激活他们的学习欲望,使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在愉悦的状态中成长,从而达到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实现学生的知识、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共同发展

  我所采用的教法有助于学生掌握如下学法:

  1.养成阅读习惯,追求高尚情趣2.赏析优美语段,理解意境美3.合作讨论学习,体会寓意美 4.总结积累方法,领悟情感美5.探究文本、拓展思维,增强创意美

  适当的教法与学法是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的,我对教学过程做了如下设计:

  三、关于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指导预习

  这一步骤利用早读、自习等时间完成这种指导在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就会掌握了预习的方法,自己制定预习方案

  指导目标:根据课文导读和课后思考练习题,与学生共同制定本课的学习重点、难点,完成预习方案,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预习建议:思考困惑的问题,然后把学习效果与同学交流,取长补短,在合作互助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另外,要鼓励、指导学生对预习中的疑问查找资料,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增多、更新,如上网搜索等因为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每时每刻都面临着如何运用信息的问题信息素质是中职学生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学会收集与处理信息是每个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发展的必备能力之一

  (二)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课我决定从有关“窗”的诗句入手,引发学生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故设置导语如下:

  一位诗人说:“打开窗户,阳光不止一种颜色”我们透过窗户欣赏五彩缤纷而又美丽丰富的世界,所以我们常说“窗户是房屋的眼睛”我们又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看到外界,同时也让人看到我们的内心今天,就让我们推开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窗》,走进两位病人的内心世界

  (三)复述故事,把握小说情节

  1.复述故事,提示要注意语言的简练,情节的完整

  2. 把握小说的情节与环境通过对小说知识的回忆和复习,掌握了本文的故事情节,整体感知精巧的构思高尔基说过“情节的发展史就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情节的一步步发展就是为了展示人物形象的,这个环节为突破重点和难点打好了基础小说的环境描写并不是本文的学习重点,但这个极为省俭笔墨又具体可感的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却是不可忽略的,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多元化,是学生思维训练的一个结合点

此处的设计既能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四)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有效完成课本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学情出发,首先把握三个原则,(1)注意高视角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逐一攻破;(2)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3)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

  总的方法是:提出问题,引学生的思维上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紧扣教材,由浅入深地设置一连串有内在逻辑性的问题,一环紧扣一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深入理解教材,经过独立思考,共同讨论的合作探究,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这里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 设置问题,激发思维,突出重点

  “再读课文”中,通过对情节发展和情节高潮的分析所提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意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学生搭建知识的台阶;“深入分析课文”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学会在分析中运用创造性阅读的方法面对两位病人之间的矛盾,“生存”和“死亡的矛盾”,找到解决的问题的多种答案,甚至超越作者本意的答案;结尾的空白,成功地“填补”了,那就是一次思维的飞跃,一个创造的过程在教法上,第一部分的问题由学生稍作思考即回答;第二部分问题讨论后回答,回答过程中,实现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的多元互动、教学相长,提倡、鼓励学生有不同见解、有创新,答案不要求完全一致,进而完成本课教学重点

  对于教学重点中,学生未能注意的方面,我则适时适当的点拨、评价、引导、控制,使教学活动健康高效的运行

  例如:当学生基本能分析出描述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后,提出:“我认为描述者是高尚的,因为他能够在自己重病时,鼓励病友战胜病痛,大家认为我说的对吗?”

  再如:提示学生,在描述者死去的那个夜晚,作者多次描写了另一个病人的眼神,但同样的眼神表现的是不一样的心态,仔细揣摩一下,他此时心里在想什么?

  (1)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

  (2)他的同伴大声咳嗽着……他两手摸索着,在找电铃的按钮……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

  (3)病人终于停止了呼吸,另一位病人继续盯着天花板

  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让学生在联想和想象中,丰满人物形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巩固联想式、空白式的创造性阅读方法

  第二步 问题中渗透德育,分析评价中突破难点

  中等语文课程的教学与实施,要着眼于提升未来劳动者的全面素质,我们今天面对的中职学生,将成为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他们不仅要有一定的文化,而且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品位,即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成为有文化品位的劳动者这些问题的设计,结合生活实际,来看待“不靠窗病人”的所想所为,让学生有个心理的道德行为的底线在学生共同讨论,总结主题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我们自己是否有过与“不靠窗病人”类似的心理过程?如果有,你认为该怎么办?如果没有,该如何避免?然后进一步思考:如果我们周围的人中,有类似“倾听者”的人你该怎么办?从而达到学生自我教育,德育透渗的目的

  (五)课堂训练,总结升华

  训练题目:最后,当即将离开病房时,让我们一起关心不靠窗的病人,每一位同学写一句话或一段话作为礼物送给他,希望他在我们同学的帮助下也能看到最美的风景,能够好好地生活下去

  ……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要做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接受美学的理论中,读者是接受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独特的心得这个环节的设计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想象能力,也是对教学的一种反馈,这个过程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是议析理解性评价和练习形成性评价的反映,实现了难点知识的突破,又可以使重点知识落到实处小小的一扇窗,折射出人性的光辉与阴暗,窗里窗外,美丑分明我们个人都应该反思,用我们的心灵去关爱他人,去鄙视那些丑陋的行为这样打开心灵的窗户,我们定会看到湛蓝的天空、飘逸的白云、潺潺的流水、青青的远山和灿烂的阳光

  ( 六)练笔阅读,拓展思维

  1. 发挥想象,续编故事练习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同时把读与写结合起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想象能力

  2. 第二个关于语言的作业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美好语言的感受力,训练学生正确有效地运用优美的语言文字同时,强化了对难点的掌握

  3. 亨利的小说《最后的长春藤叶》学生在有目标的阅读与鉴赏活动中,能够发展独立阅读能力,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四、教学反思

  反思《窗》的课堂教学,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成功的地方:1. 由于重视学情,方法适当,所以整个教学过程比较流畅,2.导语和结束语设计是这篇课文教学的一个亮点,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束语既是对本课的总结,也是对课文内容的升华,精美而智慧的语言定会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1. 对教材的挖掘还不够深入、透彻课堂上注意了课文的一些大问题,但课文中些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好,挖掘欠细、欠深

  2.课堂教学机智还欠灵活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在课堂上,一是未能及时抓住学生发言中的有关信息深入挖掘课文;二是“放”学生之后不能及时地“收”回,致使课堂后半部分重复现象比较严重,浪费了时间,课堂节奏拖沓

  3.教师语言欠精练,板书不够适时 这些,将激励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

【有关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6篇】相关文章:

1.有关语文说课稿汇总六篇

2.有关语文说课稿汇总7篇

3.有关语文说课稿范文合集五篇

4.语文说课稿初中范文汇总9篇

5.有关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合集5篇

6.语文说课稿模板汇总6篇

7.有关说课稿范文汇总七篇

8.有关说课稿汇总六篇

上一篇:说课稿 下一篇: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