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说课稿>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1-08-16 21:50:4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有关四年级数学说课稿三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四年级数学说课稿三篇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一、教学内容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基础上学习的,但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计算的。为了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所以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理解混合运算顺序,这一内容的学习也为今后的小数、分数混合运算打下的基础。

  三、说教学法、学法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这节课要达到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认识综合算式,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脱式计算。

  (2)让学生经历由分步列式到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让学生在学生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结合教材的编写和本节课的特点我认为

  教学重点: 用递等式显示计算过程的格式。

  教学难点: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脱式计算。

  四、教具准备

  五、教学法、学法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节课我利用情境、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学生是学习是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总结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六、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让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习为立足点。将设计以下的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购物情境,自主解决问题

  情境是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首先用课件出示P30主题图)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来到商店,想买一些学习用品。让学生仔细观察,商店里都有哪些学习用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结合自己的购物经验,让学生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一个

  学生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口答。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首先呈现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探讨含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这段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

  为了掌握运算顺序,把混合运算的学习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激起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动发现方法、总结规律。分为五个步骤:

  1.课件出示: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你们能帮我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吗? ” 绝大部分学生 可能会进行分步列式,也可能会出现个别学生列出综合算式的情况。此时先让分步列式的同学汇报,我及时板书: 先算3本笔记本多少钱?出示算式

  5×3=15(元) 再算一共多少钱? 15+20=35(元)

  2、看图解决问题

  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先要算出什么? 你们能不能把刚才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呢?给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的时间和空间,允许讨论和交流,然后板书:5×3+20

  3、列综合算式:我手指5×3+20像这样的算式,它是由两个算式合在一起的一道两步算式,我们叫它综合算式。这个综合算式里,在计算时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这个得数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综合算式的意义。我再次总结指出: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向学生介绍递等式表示方式。接着让学生用递等式巩固联系。

  4、方法多样:如果我们把综合算式列成这样:20+5×3,可以吗?

  让学生明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就是把一个书包和3本笔记本的总价合起来,所以符合题意,是可以的。

  在这个综合算式里,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为什么也要先算5×3?

  让学生自己仿照上面的书写格式进行脱式计算,教师巡视,帮助困难生,捉错误资源。

  5、展评作业: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道综合算式的计算,让学生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里,无论乘法在前还是乘法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像这样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通常叫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进行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数学课是抽象的,有时甚至是乏味的,尤其是计算课。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本环节设计中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样学生参与的时间就多,学生发表的观点就多,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满足。】

  (三)、探讨合有乘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是本节 课的教学难点

  1.首先谈话:同学们真爱动脑筋,帮助小军解决了问题,小军谢谢你们。(同时课件出示:小晴说:我也想请你们帮忙,我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谁能帮我计算出“应找回多少元”呢?)

  让学生讨论准备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再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你们是怎样列出综合算式的?为什么?

  对比方法:此题与前面的综合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应该怎样计算?现在你能用脱式进行计算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捕捉错误资源。

  可能出现的脱式计算有:

  ①50-18×2 ②50-18×2

  = 50-36 =32×2

  =14(元) =64(元)

  ③50-18×2 ④50-18×2

  =36 =36-50

  =14(元) =14元)

  根据学生的计算情况,相应进行讨论评价。

  3.小结: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减法的混合运算中,我们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二、三两个教学环节中,把书中“想想做做”的第2题与学生脱式计算的错误资源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对错误资源的交流、比较、反思中,对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达成共识。这种经历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学生对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四)、应用巩固,提高能力

  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与生活,用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三个层次的练习:

  1. 首先让学生对混合运算的理解加以巩固,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在课本上写出计算的过程。要提醒学生注意每一步的书写格式,后交流计算结果。

  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学习的主要目的,是知识技能形成的重要手段。

  2、接着课件展示:小明去公园买门票场景儿童每张8元,用100元买12张门票,

  能找回多少钱?学生根据信息进行脱式计算。投影展示答案,共同订正。

  2. “算24点”游戏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它具有益智、怡情等功能,因而备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让学生用三张牌来玩“算24点;”的游戏

  第一次游戏:呈现三张扑克牌:2、4、10。

  待学生列出:2×10+4和4+2×10之后,教师追问:两道算式不同,都能算得24吗?为什么?

  小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第二次游戏:再呈现三张扑克牌:4、4、7。

  4×7-4的算式中,我们应该先算什么?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又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合为一体,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数学课因为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而拥有了生命力。】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吗【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所学,在交流反思中,意识到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数学内容的延续性,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欲望。

  整节课的设计我是通过五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我通过引导、对比、交流等形式 ,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过程。获得知识体验。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青岛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和倍数及2、5的倍数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因此,使学生熟练地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本节课的研究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活动,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并且能熟练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3的倍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及概括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探索数的特征的一些方法。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确定了本课的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难点:探索并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三、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

  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更好的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本节课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法:

  1.猜想验证讨论交流2、自主探究体验感悟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实物展示平台,实验表格

  2、学生准备:计数器计算器

  五、教学程序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小学面临的许多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教会儿童学习”。这里的学习指学习方法,3的倍数的特征,有规律可循,容易上成机械刻板,枯燥无味的课,学生能死套规律判断,但学生的能力没能培养,智力得不到开发。本课的设计旨在扬弃“满堂灌”的教学,取而代之以启发与发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点拨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去发现规律,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四个与学生的知识基础,个性发展紧密联系的活动。

  活动一 复习旧知 引发猜想活动二自主探究合作验证

  活动三 应用规律 体验感悟活动四反思总结自我提高

  活动一 复习旧知 引发猜想

  “3的倍数的特征”属于数论的范畴,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而2、5的倍数的特征是学生学习这一课的基础。我从学生的已有基础出发,先复习了2,5的特征,并通过教师的总结与引导把复习和导入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作猜想“3的倍数可能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充分表达各种各样的猜想,也许有些学生会不假思索地说出他的猜想:“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而有的学生却有与之不同的想法。进而引发认知冲突,创设了探究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感受新知的产生过程,明确新课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出课题。并板书:3的倍数的特征

  活动二自主探究合作验证

  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展示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和思维方式,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初步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在这里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教学:

  1、应用《百数表》,否定错误猜想。

  在学生得出猜想后,我便引导学生找出百数表中3的倍数去验证,并在验证中推翻了刚才的猜想,由此,使学生意识到已经不能用原来的方法(也就是从数的个位上的情况)来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而应该换个角度去思考。消除思维定势,否定旧迁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探究实验,发现特征。

  学生刚刚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从观察数的末尾数字到观察这个数的数字和,具有很大的思维跨度。学生很难通过独立的探究得出3的倍数的特征,这时,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教师采用让学生进行拨珠实验的教学策略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经历拨珠实验,填表观察,思考发现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对3的倍数的特征认识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而越来越清晰,他们在实验、探究、猜想、验证的过程中,建构起对3的倍数的特征的整体认知。本节课虽然没有生动的教学情境,但这样做巧妙地把学生推上了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始终沉浸在一种浓厚的探索氛围之中,他们被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所深深吸引。这样的数学学习活动,才是真正的、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认知过程。学生通过表象的累积,思维产生了飞跃,脑海中形成了清晰的数学模型。

  3、举例验证,总结规律。

  让学生在初步发现规律之后,举例验证,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为了验证这一结论,学生用最快的速度算出各位上的数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并且使用计算器看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并让学生汇报验证的过程,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不仅让学生初步学会了举例验证的方法,而且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活动三 应用规律 体验感悟

  在这一部分,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我设计了四个不同的练习。力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体现基础性、层次性、灵活性、生活性、趣味性。

  第(1)题是基本题,使全体学生都能对新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有可能的话可以让学生在快速判断中感悟把3的倍数先去掉的判断技巧;

  第(2)题以图的`的形式出示,引导学生利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3)题是在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 3的倍数。以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第(4)题旨在通过灵活的形式发散学生的思维。

  活动四反思总结自我提高

  这一环节通过师生交流的形式,使学生积极回忆,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把知识、方法再现的同时,亦体现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进一步反思总结,自我提高。

  整节课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操作—再次猜想—再次验证—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实现课程、师生、知识等多层次的互动。整个教学是把知识的传授、思维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机结合起来,取得教学效益和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一、 说教材

  《三角形边的关系》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先安排了一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情景图,导出所要研究的问题,接着介绍以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而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原理。教材篇幅简短,但思路清晰,要点突出,教法学法寓于其中,方便教师教学。

  分析教材可以看出,教材编写者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探索过程,自己发现和得出结论。为了让学生获得更深的感受和体会,我遵循编写意图,对教材还做了适当的扩充处理,增加了一些环节,让教学过程更显层次性和动态性。

  这一内容的教学,能使学生在已经建立三角形概念和知道三角形稳定性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另一个重要特性,丰富三角形的知识。同时,也为以后继续学习三角形与四边形及其它多边形的关系打下基础。

  经认真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本节课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分析、总结发现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3.加深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理解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增强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的重点是记住并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难点是自主发现并总结得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这种关系。

  二、说教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贯彻直观性、实践性、趣味性的原则。根据本课的内容特点,我将实践性原则摆在重要位置,将教学过程设置为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实验法、演示法、发现法等。教学中我将把这些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灵活运用,期望实现最佳效果。

  三、说学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化的过程。遵循这一理念,考虑与上述教法相适应,突出主体性和实践性,本节课我引领学生立足三自,主动学习,即:自由探究,自我总结,自主运用。安排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

  四、说程序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将整节课分为四个大环节,教学程序是: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二)动手实验,探究发现

  (三)反思明理,解决问题

  (四)自主运用,巩固深化

  以下对每个环节的具体做法展开说明。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上课开始,复习提问:我们认识了三角形的一个什么重要特性?请例举它的用途。学生说后转入话题: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

  接着对教材的情景图稍作改动并出示:

  让学生回答:小明上学应走哪条路呢?为什么?

  这是生活常识问题,四年级学生应该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但教学意图不在乎学生正确回答这个问题,而在于隐含在已知问题背后的未知问题。

  学生回答后,我反问:小明应走中间这条路,你能用数学知识来说明道理吗?学生这时也许会感到困惑。问题摆到了面前,我顺势引导: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二)动手实验,探究发现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本环节为学生搭建三个实验探究的平台。

 1:摆一摆,猜一猜

  我让学生拿出一根准备好的小棒,任意剪成三段,来摆三角形。

  学生操作后反馈情况。这时有的学生可能如愿以偿地摆成了三角形,有的学生却抓耳挠腮,左顾右盼,怎么也不能摆成三角形。

  于是我引导猜想:同学们,看来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能摆成三角形的,那么,用三根小棒能否摆成三角形,可能跟什么有关呢?

  让学生讨论交流意见,然后提出猜想:用三根小棒能否摆成三角形,跟小棒的长短有关。

  【设计意图:在这个实验,剪出小棒的长度没有规定,教学既无刻意安排,也未设置陷阱,力图真实自然,让学生积极主动。自然生成的结果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再思考。】

  实验2:摆一摆,想一想

  这次实验以4人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要求从214厘米长的若干根小棒中任选两根,与固定一根10厘米长的小棒摆三角形,看能否摆成。并边摆边填表记录结果,想一想,三根小棒存在怎样的长度关系能够摆成三角形。

  固定的小棒长

  (厘米)

  第一根小棒长

  (厘米)

  第二根小棒长(厘米)

  能否摆

  成三角形

  三根小棒之间的长度关系

  10

  10

  10

  10

  10

  这次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学生通过实验1对三角形边长的特点有了初步的感知和粗浅的认识,加之猜想和合作讨论,可能在表中填写如下数据(见课件)。此时,我着重请在实验1中用3根小棒没有摆成三角形的同学来谈一谈,这一次是依据怎样的想法来摆三角形的。

  学生可能会这样汇报:(配动画演示)

  老师,上次我没有摆成三角形,是因为较短两根小棒合起来比第三根短,所以中间连不起来。这次我把较短的一根换成稍长一些的一根,使得较短的两根合起来比第三根小棒长的时候,就可以摆成三角形了。

  也可能这样汇报:(配动画演示)

  老师,我刚才之所以没有摆成三角形,是因为较短两根小棒合起来刚好和第三根小棒一样长,这样中间都顶不起来了,这时只要把最长的这根换成较短一些的,就能摆成三角形。

  通过上述实验,学生可能会初步得到一个结论: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就能摆成三角形。

  为了引导学生验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我安排下面第三个实验。

  实验3:摆一摆,算一算

  本次实验,我用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再次动手操作和周密思考,促使学生获得正确认识和结论。

  问题1:是不是只要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就一定能摆成三角形?

  问题出来后,学生可能陷入了认知矛盾冲突,不置可否。此时,我及时从表中选出一组不能摆成三角形的数据(1、7、10)反问学生:10厘米的小棒和1厘米的小棒相加长度大于第三根7厘米的小棒,怎么还是摆不成三角形?这里面还隐藏着什么我们没有发现的秘密?然我们继续动手合作去发现吧!

  问题2:将你表中每组的3个数据,分别两两相加,再与第三个比较,看看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比较,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这个问题提出后,学生的好奇心可能再次被激发。我用课件举例一组数据的算法,如3+810, 3+108, 8+103。让学生照着做。

  最终学生在比较分析计算的数据和电脑课件的直观演示下,可能完整地得到结论: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小棒,这三根小棒就能摆成三角形。

  教学至此,难点得以突破,获得完整的认识。

  【设计意图:在问题引导的设计上我花了一些心思,力图扣住要害,抓准本质,用两个简洁的提问帮助学生搭建最终解决问题的脚手架。】

  通过以上三次实验,学生在操作、猜测、计算和思考中,对于用三根小棒摆三角形的问题有了比较深刻的体会,该到教学总结提升的时候了。这时我对学生说:在用小棒摆成的三角形里,小棒被看成了三角形的边,如果直接画出三角形,你知道三角形的边有怎样的关系吗?能从上面的探究中得到启发吗?

  让学生说一说,然后总结并板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继续谈话: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探究的知识三角形边的关系(板书课题)。

  (三)反思明理,解决问题

  我再次出示上课开始的情景图,重新亮出问题,启发思考:现在你能用数学知识说明小明上学应走中间一条路的道理吗?让学生互相交流,认识到:图中每连接三个地点的路线共有三条,刚好是一个三角形,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走中间的路相当于走三角形的一条边,而走其它路都相当于走了三角形的两条边,相比之下,走中间的路肯定最近。

  通过这个环节的反思明理,既让学生学会了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又深深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更爱学数学。

  (四)自主运用,巩固深化

  为了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我设计了有层次的训练,让学生在自主运用中达到熟练。

  1.辨一辨:哪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教材练习十四第4题)。

  2.写一写:自己写3组数,每组数有3个,构成三角形三边的长。

  3.想一想:李叔叔买回一根12米长的木料,准备截成三段,做成三角架,如果三角架的每条边正好是整米数,那么他做成的三角架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形式?

  【这道题目有一定难度,能够综合培养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学会有序思考、发展逻辑思维等多方面作用】

  附:板书设计

  三角形边的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a+bc

  a b a+cb

  b+ca

  c

  这是我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此板书把图形、文字和算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直观性和逻辑性强,能够显示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有助于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有关四年级数学说课稿三篇】相关文章:

1.有关数学说课稿四篇

2.有关数学说课稿范文汇编八篇

3.有关数学说课稿范文汇编6篇

4.有关数学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

5.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

6.初中数学说课稿

7.数学课堂说课稿

8.《天平游戏》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9.四年级数学说课稿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