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说课稿>运算说课稿

运算说课稿

时间:2022-11-21 10:55:5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四则运算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则运算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四则运算说课稿

四则运算说课稿1

  一、创设情境,明白为何而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我想在这节课中,这个价值的体现,无非就是让学生明白这个四则混合运算学了以后有什么用,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学习。针对这一点,我就创设了跳绳比赛这个情境,意在通过学生列式解答,比较后发现,综合算式和分步计算虽然都能达到目的,可谓是殊途同归,但是,很明显两条路是不一样的,综合算式显得更简洁、更概括,体现了它的优越性,说明我们今天的学习是有价值的,是有意义的学习,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要用到的,这样设计为后面的继续学习的必要性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自主探索,明确运算顺序。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四则运算: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中括号的出现是第一次,从这个符号的名称到它的作用,有一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了,还有一部分可能还没有听说过。根据这样的学习实际,我就安排了让学生自己来想办法解决问题的题目,目的是想让已经知道的学生用中括号来体现它的作用,让还不知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想办法来使原来的题目跟现在的运算顺序符合。就像课堂中出现的情况那样,有一个学生就用了大小不同的小括号以表示区别,通过比较发现,可是可以,但区别不明显,有时候甚至会搞错,而形状不同的中括号,用在这里比较合理。这样的安排,使已经知道中括号的学生进一步明白它的作用,使还没有听说过的学生从这里更明确了,它只是改变运算顺序的一个符号、一个记号而以,它的作用和小括号是一样的。在这样的比较中,学生对运算的顺序就更加明了了。

  三、角色换位,培养逆向思维。

  平时的课堂上,我们一般都是老师出题考学生,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生还是被动的。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更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在最后,我安排了考考老师的题目,让学生当老师,来考老师,因为每个学生都有想把老师难倒的心理,所以积极性非常的高,个个参与,小手举得高高,而在这参与中,无形地训练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四、时时提醒,注意有效阅读。

  “阅读”一词,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用得很多,特别是高段,老师都很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其实,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时时刻刻都含有阅读,如何使学生会阅读、能阅读,提高有效阅读的能力,也是我们数学老师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提高有效阅读来帮助解答问题,在本节课中,我特意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

  1、在情境中,看完题目后,我就让学生说说“你认为在哪个地方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由此来引起学生通过阅读概括要点,为问题的解决搭桥铺路。

  2、在计算118+1536÷12×63—59118+1536÷12×(63—59)两个题目中,我有意让学生说说怎么样会做得更快?你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阅读题目,比较两个题目的异同,发现在做第二个题目时可以“偷懒”,把中间的.答案抄过来就可以了,这样的安排,学生明白了仔细阅读、认真看题的必要性,给解题速度带来了方便。

  3、错例分析,提高阅读的能力。在完成了题目后,我安排让学生在数学小家庭中交流,并要找出成员错误的原因。这里的意图一是概括存在错误的主要原因,以提醒大家注意;二是培养学生的有效审题的能力,判断做得对或错很简单,但要看出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就不简单了,这需要非常认真地去看、去观察才能完成的,这给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又起了很好的作用。

  不足之处:

  题目的难度有所偏大,导致时间紧张。

  因为考虑面面俱到,重点突出不到位。

四则运算说课稿2

  一、教学资源整合与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是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例1和例2整理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材主题图创设了“冰天雪地”为学生展示了雪地里活动的场景。从活动区域示牌上可以看出滑雪区,滑冰区和冰雕区,场景还给出了三条信息: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这些信息给学生提问题的提供了数据,由些引出相应的例题。例1和例2是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2、学情分析

  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有日常生不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四年级的学生在第一学段己接触到了相关内容,有关混合运算,学生己经学习了从左到右依次运算的混合式题,以及小括号的作用,在本单元中学生则要通过解决现实问题情境,抽象概括出混合运算的顺序,进一步加强对运算顺序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新课标三维目标的要求,我设立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和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演绎发现,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爱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4、教学重难点

  依据教材特点,学情,确定教学重点是:归纳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是: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5、教学内容及相关教学资源整合:

  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实际,我除了利用了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等课程资源,还开发和利用了多媒体设备,网络等课程资源与教材整合,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乐学,易学。

  二、教学策略

  1、教学理念与设计思想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简的问题。四则混合运算是计算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地进行混合运算,不仅丰富了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理解混合运算的作用,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规律的科学思维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提问题,解决问题,并有意识地寻求依据来解释说明自己思路的能力,在理解,掌握运算顺序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2教法与学法指导

  本单元在教学混合运算顺序时,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在教学中将探究解题思路和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又可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学生学习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的学习方式抽象概括出混合运算的顺序,并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三、教学实施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铺垫。

  出示口算卡,并回忆以前学习的运算顺序。这样“温故而知新”,为本节课的教学打下基础。

  第二环节:引导新课。

  利用多媒体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画中画的是哪儿,人们在干什么,并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怎样解决?学生会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只要合理,都要予以肯定。

  把数学问题情境化,解四则运算题就是解另一种形式的情境问题,从情境图入手,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第三环节:新课学习

  媒体展示情境出示例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组织学生根据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再比较解答过程,发现知识,体验计算过程,理解只有加减法计算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根据自己日常生活经验经验纺出一些类似例1的实际问题,如:乘公交车时上车下车,图书借书还书等等,使学生用加减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算式中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的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媒体展示情境出示例2 “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学生读题后,重点理解“照这样计算”的含义?再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独立解题后,再交流汇报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一种思路是先算1天接待多少人,再算6天接待多少人?另一种思路是先算出6天里有几个3天,再再出接待的人数?

  鼓励学生积级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算式中没有括号,只有乘除法的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这样,在新课学习环节中,避免了将四则混合运算视为单纯的计算问题,产生数学与生活脱接现象,将数学问题生活化,从现实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运用,从而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四环节:多层训练、拓展创新。

  此环节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挖掘并提供创新素材:设计有针对性、代表性的练习题组(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开放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

  一是巩固练习,完成做一做。请同学们认真看题,弄清楚题中的信息和问题,分析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再列式计算。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交流反馈

  二是变式练习。把两个分步算式,列成一个综合算式。三是辨析练习。身边的小马虎,判断并改错。这样分层练习,巩固知识,强化重点、突破难点。第五环节:归纳小结。

  对于今天的学习,归纳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由学生总结全课,引导学生概括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四则运算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学内容为第4、5页的例1、例2及相应的练习。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计算的试题,并能够进行同一类型题的简单口算,本节课把理解同级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解决问题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数量之间的真正含义。同时体会到同级四则运算规定的必要性、合理性,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同级四则运算的方法并进行应用。让学生学到系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计算的能力,也为往后进一步学习复杂的四则运算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根据以上分析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题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说重、难点分析:

  1、重点:理解掌握四则运算的方法并能够进行应用。

  2、难点:归纳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通过多媒体资源的展示,能很好的让学生理解数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实现了数到量之间的过渡,突破了知识的重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以创设情境导入,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冰雪天地”主题图让学生发现有关数学信息,进而提出相对应的数学问题。通过探究解决问题,提升学生认知与思维层次。进而整理出四则运算的方法。并能够进行熟练的计算,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展示观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的整体教学思路,符合了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同时情境的创设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说教学过程:本着创设情境,学生自主探究,在体验中获得新知的思想指导下,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谈话引入主题图。问学生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让小组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再个别回答。这环节体现了课堂的开放对话与动态生成,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及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利用主题图探讨、解决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算式的运算顺序。这个环节的教学,教师的“导”起着关键的作用,多媒体的展示也为学生的比较、分析、归纳出四则运算的方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分散了教学的难度,挖掘了教材的深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接着小结方法,先由学生探讨发现,然后教师做出小结。

  3、巩固练习。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解题的方法和计算步骤。

四则运算说课稿4

  一、创设情境,明白为何而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我想在这节课中,这个价值的体现,无非就是让学生明白这个四则混合运算学了以后有什么用,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学习。针对这一点,我就创设了跳绳比赛这个情境,意在通过学生列式解答,比较后发现,综合算式和分步计算虽然都能达到目的,可谓是殊途同归,但是,很明显两条路是不一样的,综合算式显得更简洁、更概括,体现了它的优越性,说明我们今天的学习是有价值的,是有意义的学习,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要用到的,这样设计为后面的继续学习的必要性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自主探索,明确运算顺序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中括号的出现是第一次,从这个符号的名称到它的作用,有一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了,还有一部分可能还没有听说过。根据这样的学习实际,我就安排了让学生自己来想办法解决问题的题目,目的是想让已经知道的学生用中括号来体现它的作用,让还不知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想办法来使原来的题目跟现在的运算顺序符合。就像课堂中出现的情况那样,有一个学生就用了大小不同的小括号以表示区别,通过比较发现,可是可以,但区别不明显,有时候甚至会搞错,而形状不同的中括号,用在这里比较合理。这样的安排,使已经知道中括号的学生进一步明白它的作用,使还没有听说过的学生从这里更明确了,它只是改变运算顺序的一个符号、一个记号而以,它的作用和小括号是一样的。在这样的比较中,学生对运算的顺序就更加明了了。

  三、角色换位,培养逆向思维

  平时的课堂上,我们一般都是老师出题考学生,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生还是被动的。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更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在最后,我安排了考考老师的题目,让学生当老师,来考老师,因为每个学生都有想把老师难倒的心理,所以积极性非常的高,个个参与,小手举得高高,而在这参与中,无形地训练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四、时时提醒,注意有效阅读

  “阅读”一词,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用得很多,特别是高段,老师都很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其实,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时时刻刻都含有阅读,如何使学生会阅读、能阅读,提高有效阅读的能力,也是我们数学老师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提高有效阅读来帮助解答问题,在本节课中,我特意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

  1、在情境中,看完题目后,我就让学生说说“你认为在哪个地方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由此来引起学生通过阅读概括要点,为问题的解决搭桥铺路。

  2、在计算118+1536÷12×63-59118+1536÷12×(63-59)两个题目中,我有意让学生说说怎么样会做得更快?你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阅读题目,比较两个题目的异同,发现在做第二个题目时可以“偷懒”,把中间的答案抄过来就可以了,这样的安排,学生明白了仔细阅读、认真看题的必要性,给解题速度带来了方便。

  3、错例分析,提高阅读的能力。在完成了题目后,我安排让学生在数学小家庭中交流,并要找出成员错误的原因。这里的意图

  一是概括存在错误的主要原因,以提醒大家注意;

  二是培养学生的有效审题的能力,判断做得对或错很简单,但要看出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就不简单了,这需要非常认真地去看、去观察才能完成的,这给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又起了很好的作用。

  不足之处:1、题目的难度有所偏大,导致时间紧张

  2、因为考虑面面俱到,重点突出不到位。

【四则运算说课稿】相关文章:

《雷雨》说课稿11-19

绿毛龟说课稿11-18

荷花的说课稿11-16

《硫酸》说课稿11-15

精品说课稿11-14

《爱莲说》说课稿11-14

《村居》说课稿11-09

足球说课稿11-07

《下雨了》说课稿11-04

《风筝》说课稿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