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总结范文>活动总结>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

时间:2023-03-06 19:00:37 活动总结 我要投稿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15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15篇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1

  区域活动的规则所承载的独有的教育价值,可以有机地将教育者的教育意图渗透其中;可以在活动中起着组织、约束、调整幼儿活动行为和相互关系,从而限度地保证幼儿的活动权利等方面的作用。这使得我们更深刻地意识到“抓好区域活动常规的建设工作,是保证区域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所以在这个学期我们采取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幼儿逐步养成自觉遵守区域规则的良好习惯,具体如下:

  一、通过各种标记、图示等来引导暗示幼儿自觉地遵守区域活动的规则,进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由于托班幼儿年龄小,思维特点又具有具体形象性,所以我们采用形象生动的标记和图示来引导暗示幼儿游戏的规则。如:我们在每个区域都贴上小脚丫。当每个小脚丫上面的鞋子都摆满后,幼儿就会自觉到没有摆满鞋子的区域去玩,这样就可以避免拥挤和争抢区域的情况出现,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区域中尽情地玩耍、创作、想象;当他们在喝水的时候,也不需要我们老师一遍遍地重复告诉他们“要排队”,因为地上的三个“排队”的小脚丫就可以引导帮助他们自觉形成排队的习惯。又如:我们为了让小朋友们在进入区域后就知道如何玩、怎么玩,便在每个区域都贴上了由大班哥哥姐姐操作时的照片步骤图,形象又生动地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二、教师在区域活动的过程中,采取各种不同方式的引导,以促进幼儿自觉形成良好的区域常规

  1、生动、形象、富有童趣的拟人化语言

  如:刚开学的时候,有许多小朋友以扔、踩玩具为乐趣,我没有严厉地批评说教、而是跟他们说:“老师刚刚听到了有许多玩具宝宝在哭,他们对我说‘他们很痛,不喜欢小朋友把他们扔到地上’,这时候有许多宝宝都马上把玩具从地上捡起来,放在框子里。

  2、通过教师的形体语言间接地引导幼儿

  如:有一次我们在“芽芽创意室”里为我们的南瓜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他们自己撕的小纸片用固体胶粘在南瓜宝宝的身上),在我示范的时候,我便把固体胶宝宝的“帽子”放在了框子里、用好之后又把它给盖好。当小朋友自己在操作的时候,我就发现有许多小朋友都会学着我的样子把“帽子”放在框子里,在完成之后,甚至有个别幼儿就开始帮助别人把固体胶宝宝盖上“帽子”。

  3、教师通过评价,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区域常规

  当幼儿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在必要和可能的情况下,可组织幼儿进行交流与评价,以促进幼儿巩固良好的`常规。这时,教师的评价可以是表扬性的,如“你把珠珠串得真长”,表扬幼儿专心学习,坚持学习,有始有终地完成一项任务,可以是勉励性的,如“你今天进步可真大,把袜子宝宝都打扮的漂漂亮亮了,下次记得把纸屑放进小纸篓里,那就更棒了”,可以是讨论性的,如“离开座位时为什么要把椅子靠进桌子”;通过讨论让孩子了解到,如果不这样做,很可能让别人走路时撞到而受伤,而且教室空间会变得很小等。这样,除了让幼儿有参与感外,也能让幼儿真正了解常规的意义,自然而然地认同教室常规,并且能够确实遵守。

  三、通过专门的集体教学活动,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常规

  如:由于托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很多时候他们都会有争夺玩具或游戏材料的现象产生。我们便通过语言活动《我的好朋友》、以及社会活动《大家一起玩》等告诉小朋友们之间应该学会谦让、互相帮助、大家一起合作,来共同操作各种玩具。

  四、通过家园配合,共同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区域常规习惯

  如果孩子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跟我们的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我们会经常以面谈、电话、QQ、成长档案等方式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一些情况,与家长形成合力、统一理念争取把幼儿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及时纠正,并对一些好的习惯给予及时的鼓励,加以巩固。

  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努力,我们芽芽二班的小朋友从当初玩具、材料铺满地、你争我抢闹翻天的情况,到现在大部分小朋友都能在没有我们老师的情况下进入到各个区域中去自由玩耍。真得让我们三位老师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2

  幼儿园区域活动以其独特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成为幼儿所喜欢的一种活动。一学期来,我园透过对区域活动中区域的设置、区域材料的投放、教师如何进行区域活动的导入和结束评价,区域活动中教师如何进行指导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其中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重视区域的创设,让区域成为幼儿自主活动的天地。

  我园场地小,条件有限,但自从开展区域活动的研究以来,幼儿园透过组织教师们进行有关知识理论的学习,认识到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性。各班教师能想方设法利用幼儿园的现有条件为幼儿创设活动的空间,把室内一切可利用的空间划分、布置成多个区域。

  《纲要》中提出:应“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潜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因此,幼儿园要求教师们必须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设区域,重视各区域的功能,挖掘区域活动的价值,同时还要求教师将现阶段各班的主题教育活动资料融入到区域活动中与区域活动结合,让区域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补充、延伸,让幼儿在区域中透过与同伴共同学习、共同操作、共同探索,得到发展和提高。另外,幼儿园还要求教师们充分利用户外场地为幼儿开设活动区域。户外的活动场地比室内的活动场地要大,能够减少幼儿间的相互干扰,有利于幼儿处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环境中活动,能充分发展幼儿的`个性,激发幼儿活动的主动性和用心性。户外活动环境还能更好地促进幼儿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让各区域都“活”起来,使之真正成为幼儿自主活动的天地。

  二、重视区域材料的投放,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幼儿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经验的。适宜的区域活动材料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潜力和自主性,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因此,材料对区域活动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材料的投放方面,教师们一向认为材料丰富就是东西要多,所以,大家总喜欢把材料同时一古脑儿全投放到区域中。结果造成因材料过多,幼儿无从下手,不知如何操作的现象。根据出现的问题,幼儿园组织教师们开展了“区域活动中材料就应如何投放的探讨与交流”活动,总结出:材料的投放要有计划、有目的、分期分批有层次地投放。透过实践:此刻,教师们在投放材料时不仅仅能思考到所投放的材料能发展幼儿的各种潜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欲望,而且能思考到所投放的材料的多用性、安全性和开发性。

  三、教师适当的指导,促进幼儿的发展

  《纲要》中指出:教师就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不当,或急于指导,将不利于幼儿的自主探索,使区域活动失去其价值。那么,在幼儿的区域活动中,教师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我园利用例会时间组织教师们学习了《学前儿童游戏》——“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透过学习,教师们明白:在幼儿区域活动中,教师既不能急于指导,也不能放任不管,要透过对幼儿的仔细观察,再采取适当的方式介入幼儿的游戏,给予幼儿适合的指导。

  在区域活动中,我园要求主班教师在每次的活动中要有重点指导的区域,配班教师、保育老师要协助主班教师组织其他区域的活动以及各活动区域的安全,教师要做到:随时观察、了解幼儿活动的状况。

  幼儿区域活动后,幼儿园要求教师要及时做好区域活动的反思,每周写一篇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让教师们透过及时的分析和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不断地发现区域活动的价值,促进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良好的常规是顺利开展区域活动的保证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幼儿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幼儿在活动中,透过操作、探索,透过与同伴的学习与交流,提高了语言表达、交往、表现等各种潜力,满足了个性发展的需要。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良好的游戏常规能保证游戏的正常、顺利地开展。所以,区域游戏中,幼儿也应具有良好的游戏常规。活动中需要幼儿遵守哪些规则,就应怎样做。在活动前,老师会和幼儿共同商讨,总结出活动规则,如:在活动中要学会和小朋友协商,谦让,轮流玩,不和小朋友争抢玩具;活动时要爱护操作材料,不随意摆放,不损坏材料;活动中要注意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取放东西轻;活动结束收拾时动作要轻要快等等。透过这些具体、明确的活动规则,幼儿在活动中就明白自己该怎样做。

  五、不足之处和努力方向

  虽然教师充分利用班级现有条件,为幼儿带给限度的自主活动的空间,但园舍还存在着活动空间不足的问题;除此之外,在开展区域活动中,由于教师队伍普遍年轻化,教师指导游戏有时比较粗浅,专业水平还有待提高。期望以后透过进一步改善办园条件和加强师资建设,从而促进我园区域活动水平不断提高,让幼儿更好地得到发展。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3

  我们班的孩子今年自小班升入中班,我发明他们开始喜欢为团体为同伴干事情,便在班级建立了值日生工作。全班幼儿分成五组轮流举行,每一天由6-7名幼儿共同做当天的值日工作,我主要按幼儿的本事以及来园的'早晚给他们分配值日项目。

  开始时,孩子们对值日生感到十分新鲜和洽奇,每一天都开心地早早来园,进取完成我分配的任务。可是过了不久,我就发明值日生来园总是你早我晚,有时候大部分幼儿都来园了,值日生还没到,当我询问缘故原由时,孩子却无所谓地说:"我忘了!"。尽管值日生都能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但时常出现干事不当真、坚持欠好,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醒。这时,小朋友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某一天,在我正准备安排值日生工作时,郭子豪小朋友说:"教师,今日我不想当卫生员了!","为啥子"我急切地想明白缘故原由,"今日我想当景象形象员!"孩子的回覆似乎提醒了我,原先对做值日生他们有本身选择的愿望,做啥子值日也有本身的设法。可是以前,值日生都是由我来安排孩子做的,从未思量他们的兴趣和需求。我们说要把属于孩子生活和选择的权力还给孩子,那么值日生工作为啥子不让他们自选呢!于是,我紧之后说:"能够呀,今日就由你们来选择做啥子值日生吧。"孩子们立刻又变得兴抖擞来,这个说:"我今日要当接待员!"阿谁说:"我要当监督员!"。那一天,我异常注重观察他们,发明孩子们对自选的值日项目充满兴趣,都能当真负责地做好各自工作。以后值日生我班开展起来了。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4

  区域活动是当前幼儿学习的一种途径,也是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教育活动新形式。区域游戏立足于幼儿,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也是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最佳手段。

  把区域活动视为分组教学的一种形式。重点在一个区域指导一组幼儿学习新资料,其余的幼儿或者在其它区域做自己喜欢的事,根据不同教学资料、知识层次及时变换与之相应的材料。在活动中要让幼儿持续新鲜感,乐于动手动脑,提高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要适应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开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给幼儿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现。我们常常在一旁无声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尽量不去打扰到他们,充分满足了幼儿表达和表现的需求,对幼儿的全方位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仔细观察幼儿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对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本学期,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班开设了巧手乐园区、数学区、结构区、诊所区、科学探索区,坚持每一天开展游戏活动,指导幼儿动手、动脑,用心地与材料相互作用。

  在美工区投放折纸材料,让幼儿练习能折双三角物体时。教师就能够投放利用双三角原理折叠的难易程度不同的多种物体,让幼儿自由选取。这样每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就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在数学区设计了“贴画排排队”和“图形拼拼看”的活动,贴画按规律排序,潜力较好的幼儿既能按照规则一个一个的拍起来,还能自己创出新的排列方法。;但是有几个幼儿不会玩,还有对活动不感兴趣,于是我们就针对这样的差异性作出调整。将形状颜色不一的图形拼出好看的小鱼,小鸡、太阳等让幼儿提高兴趣,自己拼出靠看的其妙的图案。添加了趣味的拼图游戏后,幼儿们都想到数学区里玩,还能自己拼出奇特的图形来。

  在结构区中主要设置两个:一个投放玩具、一个投放纸箱;结构区主要是锻炼幼儿的思维潜力,能够自己动脑创作,幼儿能够用纸箱或玩具随便搭建自己想要搭建的东西。

  让幼儿从小就懂得有个健康的心理和强壮的身体才是一个健康宝宝,并且能让幼儿了解一些疾病的预防知识,并会进行自我保护,在游戏中呢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设定的诊所区,首先让幼儿能明白去医院就医的基本步骤:挂号、就诊、交费取药、治疗;并明白医院并不是一个好的地方,从而让幼儿自己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要让自己生病了,并且学会了疾病的一些预防常识,会当医生,给大家打针看病。

  科学探索区主要是让幼儿用心地动脑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发幼儿智力,增强知识,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潜力,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幼儿的.交往潜力和解决问题的潜力。

  透过努力,虽然孩子的游戏水平有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着问题,如在手工区活动时,有的孩子会相互模仿,动脑不够;因此,在以后的游戏开展过程中,我们要组织形式各样的幼儿活动来激发幼儿游戏兴趣。我们准备把游戏展示、活动比赛等形式加入到幼儿活动中去,班与班之间能跟深入的交流活动,取长补短,让每个活动区能精致的呈现,也让孩子们都能尽情的游戏。让每个孩子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游戏水平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5

  为了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对幼儿的影响》课题研究的能力,我园于3月10日上午召集课题成员在会议室进行课题阶段性小结和研讨。本次共有30位课题成员参与了交流与讨论。

  首先教研主任介绍了前一阶段的课题研究情况,对一直以来所做的课题研究工作做了小结。包括分析还存在的问题,还思考了下阶段工作重点,并谈了关于下一阶段课题实施的设想。让老师们了解课题《幼儿园区域活动对幼儿的影响》是通过什么渠道干什么事,最终要达到怎样的目的。每位承担课题研究的老师应该研究,怎样才能让区域充分发挥影响幼儿的`作用。

  在此次课题研讨中,老师们针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及建议。经过这样的思考及讨论,相信课题组成员对课题实施的态度将更为积极主动,课题研究目标将更为明确,对幼儿园整体的教科研能力也有更大提高。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6

  区域活动是适合孩子又为幼儿所喜欢的活动,我们班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和爱好为幼儿创设了爱心医院、迷你书屋、手工DIY坊、科学探索区、美术画馆、建构区、娃娃银行。

  爱心医院:我们为爱心医院增加了医院规则,给药品进行了分类,为不同的主角制作了工作牌,为病床做了床单、枕头,收集了药盒并重新进行了布置。

  迷你书屋:为迷你书屋更换了新书架,增加了游戏规则和要求,带领幼儿自制了若干本小书,并制作了书签、借书卡等。

  手工DIY坊:为幼儿准备了橡皮泥、水彩笔、油画棒31份,纸杯、彩纸、纸杯、瓶子、刺绣、不织布、隔热垫等材料供幼儿手工制作。

  科学探索区:为幼儿准备了多米诺骨牌、搞笑的电话、灯泡亮了、滚滚轮、水的沉浮、磁铁、小鸟进笼、静电实验、旋转玩具、搞笑的纸桥为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带给了丰富的材料

  美术画馆:为“画家”准备了绘画材料,为开画廊的“老板”准备了“资金”。

  建构区:为幼儿准备了大插片、小插片、智力棒、插管、水管工等。

  娃娃银行:为幼儿准备了柜台、钱柜、各种钞票若干张、存折32份。

  透过努力,我班的.区域活动在园内评比中获得一等奖,虽然孩子的游戏水平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着问题,如在手工DIY坊活动时,有的孩子会相互模仿,动脑不够;在下学期的游戏开展过程中,我要对这些问题制订出针对性的计划和方案,让每个孩子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游戏水平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7

  在幼儿园各项教学活动中,区角活动有着它独特之处,它不仅仅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幼儿并且还使幼儿在其中得到发展。所以重视区角活动,合理开展丰富的区角活动,必将使每一位幼儿得到更深的发展。走进童心世界,不仅仅仅是尊重、了解、理解幼儿,还应努力促进其发展。然而“养料”从哪里来,仅仅靠在群众教育活动中汲取的那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是幼儿们对该教育活动资料不必须会充满兴趣;二是在群众教育活动中幼儿们动手参与的机会太少。这不免让他们觉得乏味,于是幼儿的用心性就不是很高,这就需要我们透过观察与分析,找到一种使幼儿得到发展与提高的途径,这种途径便是区角活动。因为区角活动有着它优越的条件:

  1、参与区角活动幼儿完全是自愿的,幼儿能够自主行为,不受控制,没有被强制之感;

  2、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发挥和体现。由此可见区角活动已成为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必然所在。

  对中班的孩子来讲,对事物的兴趣显得极为重要。因为这一年龄段幼儿的梦想、信念尚未构成,知识经验的积累来源于兴趣,兴趣能把幼儿的认知与行为统一齐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例如:我们的“想一想,之后串”活动区角,就很好的体现了认知与行为的和谐统一,幼儿在这个活动区角里幼儿在玩一玩,串一串的过程中,不仅仅能学会按规律排序、区别长短、认识颜色,还能使幼儿的手、眼、脑得到更好的协调发展。再如:我们的“夹一夹,数一数”活动区角,孩子们在练习夹豆子的过程中,自然的就练习了分类、数数,以及认知各种农作物的种子,同时孩子的专注力得到了培养,小手肌肉群也得到了协调发展。

  在观察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对区角活动往往是兴致很高,每次到活动结束时,仍有许多幼儿玩得乐此不疲,总是要求教师在玩一会儿,这就证明幼儿对区角活动充满兴趣。当幼儿对某一事物充满兴趣的同时,他们就会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也就是吸取养料,而这种学是用心的学,主动的学,欢乐的学。区角活动属自由的游戏活动,幼儿的自由度很高,在高度的自由活动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就又需要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熟练、灵活地运用技巧来解决问题。例如:有一次,两个小朋友在我们的“想一想,之后串”活动区角里玩儿,不一会他们俩境用我们为他们准备的操作材料小吸管拼摆起小房子来,由于小吸管长短不规则,拼出来的小房子歪歪斜斜,可是他们在那里拼摆得津津有味。并且他们还高兴地喊:“教师,教师快看看,我们摆得小房子多漂亮!”这时我顺着他们的兴趣加以引导,引导他们拼摆出一幅完整的画面。还有一次,几个小朋友在建构区里玩,他们商量着用废旧纸箱做的大型积木,搭建一个“小超市”。就在他们分配主角时争吵了起来。这时我们及时参与了活动中,由于我们的参与,孩子们的战争自然就结束了。并且很高兴得玩起了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学会了“您好,欢迎光临、欢迎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在区角活动中,我们需要研究教育对象,依据特定的教育对象的实际,主动创造适宜有效的指导方法。不断地发现问题,就不断的提高。例如:我们班的几个小朋友,由于他们的年龄比较小,理解问题的潜力比较差,所以在数学群众教育活动中,比较较抽象的问题不宜理解。于是,我们在区角里,专门为他们创设了数学操作区角,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来理解、来感知。在他们操作的过程中我们给于指导。记得有一次,在玩区角活动时,我们发现赵一舟小朋友对物体一一对应的点数还存在着必须的困难,于是我们针对这一实际状况,在区角活动中为他创设了“筛子”游戏区角,来激发赵一州对数的学习兴趣。在玩的过程中我们及时给与指导与帮忙。透过一周的区角游戏活动,赵一舟果然对数产生了兴趣,对一一对应的正确点数物体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随着区角活动发展的深入,我们使每个区角资料更加丰富起来,使他向纵深发展,让幼儿不断理解新的挑战,在获得成功的同时得到提高。例如:我们的“夹一夹,数一数”活动区角,让本来不会使用筷子的幼儿去夹数大的'粗造的东西,给他一个成功的体验。本来有的孩子会使用筷子了,我们会让他夹数更小更圆滑的东西,给孩子创造一个自我挑战的机会。

  我们开始创设区角活动的时候,难免会让家长们帮忙我们搜集一些废旧材料,为此还得到了家长们的不理解。可是透过我们的家园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们观摩了幼儿的区角活动状况。使家长们真正的了解了区角

  活动的好处所在。在家园半日开放活动观摩幼儿的区角活动时,我们班的家长感慨地说:“别说是孩子了,就连我们当家长的也想动手玩一玩”、“你们创设的这些区角,真正能挖掘孩子们的潜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们学习兴趣”、“孩子们在区角里,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一齐玩得这么开心,孩子在那里学会了交往、学会了合作。这正弥补了独生子女时常在家一个人独处的缺陷。”可见,我们创设的游戏区角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8

  区角游戏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局面,不是教师把知识告诉幼儿,让幼儿被动、静止地理解,而是教师经过设计、供给可供幼儿操作的环境异常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结合《纲要》中提出的“区域活动提议”,本学期我们班的教育区角游戏开展情景现总结如下:

  1、我们本学期教育区角游戏的设置是灵活的,我们依据主题活动的资料在多方面研究下进行了设置:美工区、科学区、阅读区、建构区、体育区、自然角六个区角。

  2、各个区角的创设也根据主题的具体情景而定。阅读区通常投放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图书、卡片、指偶、幼儿自制绘本、绘本等操作材料让幼儿根据自我的喜好来选择阅读;美工区投放的东西除一些常规的幼儿幼儿练习用品外,如剪刀、橡皮泥、彩纸、油画棒等,还投放一些纸盘、面具、一次性纸杯固体胶、双面胶、印章等创造性强的操作材料,同时鼓励幼儿粘贴自我觉得满意的绘画及其他的作品;在科学区通常供给一些幼儿操作材料:骰子、小木棍、七巧板多米诺骨牌、魔尺、放大镜等材料来培养幼儿探索意识,让幼儿在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体育区我们定期的.更换材料如高跷、毽子、皮球、报纸等材料让幼儿在玩中锻炼,在锻炼中玩。建构区是一个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区域孩子们及其的喜爱,每次的区域活动这个区的幼儿总是最进取。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9

  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地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我的意愿和潜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现将我园近几年来区域活动的开展做如下总结:

  一、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

  新《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透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区域设置的规划和环境创设要根据教育目标、教育资料的具体要求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做整体的安排,应一切从幼儿的水平和发展需求出发,要让幼儿做主,让幼儿成为区域的主人,由幼儿决定怎样布置是否会直接影响他们自由交谈展开的程度。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既要思考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使幼儿能专注投入某一活动,充满自信地探索问题。

  我们的区域设置在由教师与幼儿共同商量确定下,采用固定与灵活设置相结合方式,创设丰富多彩的、多功能的、具有选取自由度的区角,让每个幼儿有机会自由选取,用自身的方式进行学习。例如大班具体设置了以下区域:“生活区”:用筷子夹珠子种子、扣纽扣、系鞋带、编辫子、织衣服、缝衣服、蔬菜削切搓加工等;“数学区”:用小石头数数、用小木棍排序粗细长短、加减编应用题等;“表演区”:蚌壳做成沙球,竹筒做成双响筒,竹块做成快板,啤酒壳做成响铃,奶瓶做成腰鼓等进行打击乐;用树叶、芭蕉叶、包装带、袋子等做成各种服饰进行表演;“操作区”:用干花、干草制作贺年片、用种子粘成各种物品、用火柴棒粘成各种物体形状、制作小陀螺等;“科学区”里带给树叶变色、物体沉浮、用品弹性、饼干面包桔子皮食物发霉等等。

  活动区设置是要善于利用班级环境的地理因素,尽可能地使活动动静分区:一般将较为安静的区域安排在室内:如语言区、数学区、生活区;相对会发出较大声音的活动安排在靠近门口或室外:如表演区、建筑区等;另外,还利用楼梯转角等开设“私秘区”等;并根据游戏状况灵活调整。

  区域环境作为主题环境的一部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幼儿的活动很大一部分要在区域中进行并且完成他们的学习活动。区域环境要根据各个区域特色进行有特色的布置。各个区域的创设也要根据主题的具体状况而定。语言区通常投放一些主题相关的图书、头饰、手偶等资料,张贴一些搞笑的图画和一些幼儿仿编的儿歌,同时也可放置一些空白纸,铅笔等习作物品。美工区投放的东西除一些常规的幼儿练习用品外,如剪刀、橡皮泥、工作纸、彩色笔、油画棒等,还能够投放一些简单手工作品的制作步奏图,以供幼儿的探究学习,在美工区最重要的是要设置一面幼儿作品的展示墙块,能够让幼儿粘贴自我觉得满意的绘画及其他的作品。在科学区通常带给一些幼儿操作材料,操作材料与主题相关。在音乐区、表演区投放一些简单或自制的乐器、头饰、自制服装等。通常建构区是根据主题而定。区域活动应根据活动区的层次性特点带给难易程度不一样的材料。有时即便是同一班级中同一类型的活动也透过带给不一样层次的材料来体现层次性。适合幼儿不一样发展水平、不一样学习节奏的多层次的活动材料,能够满足不一样幼儿进行自主选取的需要。

  二、区域材料投放要有层次性

  每个幼儿的潜力水平不一样,所以材料投放要兼顾到每个层次幼儿,不能都简单,也不能都复杂,要为不一样水平的幼儿带给活动的机会和成功的条件。比如小班美工区“穿项链”游戏、教师带给三种层次的材料,由最简单的按同种颜色穿到两种颜色间隔穿再到三种颜色规律性穿。益智区投放的拼图,按块数的不一样拼(4、6、8、10)都就应体现层次性。

  三、教师的指导

  教师的现场指导在幼儿游戏的开展中显得十分重要,它决定着幼儿游戏的开展,教师始终要清楚自我应处的位置,不就应是知识的输出教育者,而是应带给舞台、清楚自我应处的位置,指出方向与关键时刻给予指导的教师,扮演好观察者与指导者的主角。

  1、观察、再指导。

  观察是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它能够帮忙教师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了解其发展的特点与需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从客观实际出发,提高教育指导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游戏。可避免教师因不了解游戏情景而产生的不适宜的干扰幼儿游戏的指导行为。

  2、把握时机,适时介入指导。

  如果教师发现了幼儿游戏的问题,需要介入游戏,须找好最佳的时机。通常在以下状况下介入:

  (1)当孩子遇到困难玩不下的时候。如:杰杰为“娃娃家“人数已足不能进入娃娃家游戏而苦恼,又不想去其他游戏区玩的时候,教师可引导他:“你想一想怎样才能进去”当他想出“当一名客人”的时候,孩子最终以一名“舅舅”的身份进入到娃娃家去玩了。

  (2)当孩子出现纠纷与行为问题时。如在一次搭建游戏中,阿乔在不留意碰坏了小朋友搭的动物园的时候,孩子们一时,很激动,有的埋怨阿乔,有的以暴力攻击阿乔,有的不知所措,教师立刻说:动物园是不是“地震”了,我们赶快抢救动物,把动物园修好吧!于是孩子们又重新投入到了新游戏当中,巧妙地化解了一次即将发生的纠纷。

  (3)当孩子操作发生困难时。孩子在做一件撒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个他一些帮忙,他不但印象深刻,还会感受到教师的浓浓关爱,有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有影响。

  (4)当游戏无法深入时。一次,当教师看到娃娃家的孩子无所事事,很无聊的样貌,教师立刻以“客人”的身份进入到娃娃家,原先孩子们觉得每一天都是做饭,抱娃娃,收拾房间,太无聊了,于是教师立刻说:这天小舞台有一场十分精彩的表演,孩子们就忙着抱好娃娃去车站坐车到剧院看表演了,看完表演后,又到超市里买食品与零食,参观建筑角的建筑等等,游戏的资料又丰富了起来,教师适当的指导,不仅仅深入了游戏的`开展,还让他们走出家门,加强了与其他游戏区域的联系。

  (5)当幼儿发生创造性的行为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发现与鼓励

  另外,教师的出现与介入还要体现艺术性,即什么样的主角介入是最自然的,既能到达指导的效果,又不影响孩子的游戏,教师有时是游戏的伙伴,有时是某个特定的主角,还有时是旁观者,必要的时候是解调员。当教师以伙伴的主角出现时,能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引导游戏的进程。当孩子对游戏的玩法、规则、扮演主角资料不熟悉时,能够以某种特殊的身份参与。当幼儿的游戏发生纠纷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状况,采取适宜的解决方法,小班,较多的是矛盾的解调员,到中,大班的时候,要带给解决问题的时间,在一旁做一个安静的旁观者观察事态的发展,如幼儿顺利地将问题解决,教师就能够悄悄退出,如矛盾激化,则用适宜的方法帮忙孩子解决。

  3、指导最基本的方法以鼓励、肯定为主。

  有时为了调动幼儿用心性,不管成功是否都要给予用心的鼓励,幼儿之间存在着差异,只要幼儿是主动参与,用心思考的,那不管结果如何,都要给予表扬与鼓励。否则潜力弱的孩子总是失败,会使其产生畏惧情绪和自卑感,最终导致对整个游戏失去兴趣。对于这种孩子,教师一方应对他进行个别指导,帮忙他掌握必须的技能,有提高就进行表扬,使他对自我的表现有信心,另外可请潜力强的孩子与他共同游戏,让他也体验游戏的成功。

  四、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也是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既能操作各种材料,又能与同伴交往,其动作、言语、思维、想像、情感等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贯彻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原则的同时,游戏的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幼儿在区域中活动完全是自由的,他们自主的选取游戏材料,选取活动资料和合作伙伴,按照自我的想法意愿进行游戏。教师在活动中也完全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幼儿创造性地、主动地活动,推动和激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幼儿能够根据自我的意愿进入不一样的活动区域,在同一活动区中还能够选取不一样的活动形式和活动资料。再例如:教师在游戏中发现幼儿“一窝蜂”现象和在材料的使用上因使用不当给下次使用的小朋友造成不便的状况,我们两位教师不是自我商量该这么办?把大人制定的意见和规则让幼儿执行,而是让幼儿透过自身的体验去寻找答案“怎样样玩才会开心又不会影响别人?”当问题提出,孩子们开始用心讨论,各抒己见,共同总结有效的方法,构成区域活动规则,也仅有透过幼儿自我的体验构成的规则才会转化为幼儿活动中自觉遵守的行为。

  五、本园特色

  1、本园游戏活动现状:每周每班平均进行两三次游戏活动,幼儿对游戏活动的需要还不能完全满足。游戏材料的带给比较精细逼真,尤其是刚经过了全体教师的教玩具评比活动,教师都花了心思为幼儿准备制作,游戏材料丰富、形象。但教师对于有些游戏活动的特点及组织策略了解的还不够清晰,不明白该怎样对幼儿的游戏进行指导,以及游戏中的指导策略。

  2、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制定了下列目标

  (1)针对教师对各游戏的特点和组织策略还不是很了解,本学期,将针对不一样的主题游戏详细介绍。

  (2)教师在平时的游戏组织中,仔细观察、探索各游戏的特点及组织策略。

  (3)利用图标,指导幼儿有序进行游戏。

  图标,它是一种表示某一件事情或事物的符号,它带有形象性、简洁明了性等特点。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标记,我们运用图标的方式对幼儿进行间接的指导。

  具体措施

  1、有目的的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为游戏的开展做好准备。

  (1)引导幼儿观察周围成人的劳动,并可适当参与劳动,带给给幼儿参与劳动过程的机会,积累生活经验。

  (2)提醒幼儿留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发展幼儿的观察潜力,为幼儿带给反馈生活经验的机会。

  2、以图标的形式指导幼儿进行游戏。

  (1)教师学习游戏指导策略中的“标志制约法”,了解本指导策略的运用方式,思考如何用“标志”指导幼儿进行游戏。

  (2)教师在本班游戏中观察图标对幼儿游戏的指导作用,及时进行记录,并反思、调整。

  (3)教师相互交流自我对游戏中图标的运用的观察及思考,吸取研讨活动中的精华,并运用到本班游戏活动中。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10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能满足不一样发展中幼儿的需要,所以,区域活动的开展成了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正因为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和限定的目标,在设置区域角活动时出现了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比如有的区域材料新颖好看,但却不中用;而有些只是一时好玩,却没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更有甚者,孩子们“自由放松”,教师“袖手旁观”。那么,怎样才能使区域活动更有效呢?我们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秋瑾幼儿园的教师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调整,深刻地感悟到开展区域活动应以贴合幼儿认知、满足幼儿兴趣、立足幼儿发展为指引,同时把握好资料、环境、过程这三个方面:

  一、选取资料是关键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获得整体性的发展?关键在于资料的选取。我园主要围绕主题活动、地方特色、幼儿兴趣的相互渗透来选取区域活动的资料。

  1、与主题活动相融合。主题活动和区域活动具有共存性、相融性,这两种教学活动都是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的,两者的开展形式都比较灵活多样。从教学与发展的整体效益上看,两者间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宽松自主的区域活动往往能很好地配合、补充主题活动。所以,我们以一种开放的姿态,立足传统,兼容并蓄,将主题活动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根据需要把主题活动的资料提前投放到区域活动中或把主题活动中没有完成的任务延伸到区域活动中,让两种活动资料互相融合。如在大班主题活动“兵器”中,我们在建构区请幼儿搭建兵器,在计算区给兵器分类,在语言区展出“各式各样兵器的图片”,在美工区开展“学做兵器”、“设计未来的兵器”的活动,在科学区进行“潜水艇为什么能潜入海底”、“军舰为什么会浮在水上”的探索。这些活动不仅仅促进了主题活动的开展,并且使区域活动的整体性教育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绍兴是水乡名城,乌篷船、茴香豆、绍兴酒、社戏……无不散发着浓厚的地方文化气息。绍兴水养育了绍兴人,绍兴水滋润了绍兴情,孩子们看在眼里,爱在心里,急待尝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应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引导幼儿从实际出发感受家乡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为此,我们将绍兴的地方特色教育融于区域活动之中,以鲁迅笔下的人物、地名为主线,分为“鲁镇社戏、孔乙己酒店、水乡手工坊、绍兴特产店、吴妈印染”五个区域,培养幼儿知我绍兴、爱我绍兴的情感,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潜力。如社戏是祭祀而演的戏,现已演变成绍兴城乡间一种举足轻重的特有的民俗文化。个性是在农村,每逢过年过节或某些特定节日,社戏屡见不鲜。为此,我们在大厅设计了一个水中大戏台——鲁镇社戏区域。让幼儿表演学过的、自已创编的歌舞和家乡戏。每当简单欢乐的乐曲响起,孩子们都会跃跃欲试,一显身手。表演是那么投入,那么富有活力。“台下戴着乌毡帽的”也不闲着,坐在船上、桥上、长条凳上,咂着老酒,吃着茴香豆,好不悠闲自在。小小戏台为幼儿搭建了充分展示艺术才能的舞台。再如,印染业是绍兴的传统产业,中国的轻纺城就座落在绍兴水乡——柯桥。我

  们幼儿园在印染厂、纺织厂工作的家长比较多,幼儿对于纺织、染色、销售已耳孺目染,积累了必须的生活经验,期望能亲自尝试一下。所以,我们投放了废旧的喷瓶、积木、颜料、毛笔、水果、蔬菜、细铁丝和家长带来次品布、小染缸等作为“印染”区域活动的操作材料。活动时,孩子们在吴妈印染坊中印的印、染的染、喷的喷、画的画,一派繁忙的景象,激起了幼儿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每次活动结束时,孩子们总是意犹未尽地拉着教师的手说:“教师,我们还想玩一会。”“教师,什么时候再让我们玩?”“这天我交了三个新朋友!”……这些活动不仅仅锻炼了孩子们的潜力,增长了见识,并且对孩子的社会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3、与幼儿兴趣相匹配。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我们在设计活动资料时,常常会顺应幼儿的活动进程及他们的兴趣点,尽量多带给这方面的机会。比如,在益智区小朋友们很喜欢拼图。我们想到了让幼儿用自我画的作品、废旧书封面、广告图片等作为材料制作拼图,教给他们制作拼图的基本方法:先画后剪再塑封。玩自我做的拼图是何等的急切,但在兴趣盎然中,却突然发现有的很难拼,是因为构图太乱、剪的块数太多……这些问题都是小朋友在自主操作时发现的,所以他们会自觉地、有兴趣地探索、思考,这时教师要不时地关注他们,引导他们找到解决的方法。

  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除了预定资料外,许多时候根据幼儿的需求,运用生成的方法,从幼儿兴趣中产生、确定区域活动资料,这些资料往往是由幼儿的兴趣热点拓展而来,这样,幼儿的学习动机直接来源于自身的需要,学习时会表现出很强的探索愿望和自立精神。

  二、创设环境是前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透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材料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用心的相互作用。所以,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要根据教育主题的具体要求、幼儿的发展水平、活动室的地理位置等实际状况出发,开辟出一个个可供孩子们相互交流、共同促进又互不干扰的'小天地,让他们在模拟环境中成为活动的主人。

  1、区域设置要注意适宜性、趣味性。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教师的职责在于为幼儿带给适宜的环境。”所以,因地制宜地创设一个能吸引幼儿、引导幼儿、支持幼儿活动的区域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打破了班级及年段的界限,根据本园的建筑特点——长走廊,想方设法“变废为宝”,创设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鲁镇风情”全园性区域。如用稻草做成古朴的农家屋顶;废蛋糕盒叠放起来,包上家长们拿来的次品布做成漆黑透亮的台门柱子;泡沫板涂上颜色、割成古色古香的窗格子;废旧席子添上几笔做成一道道幽雅的窗帘和屏风……那里的环境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他们看看、问问、摸摸,在充满古镇风味的小街里充分感知、尽情模仿、大胆交往,这些都成了他们自身探索的需求,常常流连忘返。各班则充分利用阳台、衣帽室、午睡室以及教室的四角,科学合理地设置“鲁镇街景”“手工作坊”、“义卖”等区域,小朋友们可在教师的视线内活动,指导方便、互不干扰。

  2、材料投放要注意层次性、操作性。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透过材料来实现的,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个别差异,带给不一样难度的又便于操作的材料,最大限度地调动其探索的用心性,让每个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都得到发展。如小班的材料趋于生活方面,中班趋于尝试探索方面,大班趋于合作探索方面。在同一年龄段也要注意个别差异,如带给镊子、筷子、调羹、磁铁,让幼儿探索用哪种工具能较快地取出大头针。第一层次:是让幼儿取出混杂在赤豆里的大头针;第二层次,是让幼儿取出在大小、深浅不一的小口瓶子里的大头针。再如按数字夹弹:潜力弱的用调羹,潜力强的用筷子,并进行计时训练。

  在区域材料的操作上,除了材料的方便可取、持久耐用以外,还应思考材料的检验性能,即孩子能够一边操作,一边检验自我的操作是否有误,以便及时调整,方便孩子自主学习。如小班孩子的“砖块图形铺路”游戏,在大小、形状不一样的砖块中,让孩子找出适宜的,把坑坑洼洼的路修好,就是一个很好的材料。最终能把自我的成果展示出来,孩子们不胜喜悦。

  3、墙面创设要注意提示性、展示性。区域活动更多的是为幼儿创设、带给自主探索的活动空间,所以,活动中教师不妨变得“被动些”、“迟钝些”,有些活动幼儿能独立操作完成的,教师应尽量减少显性指导,只是带给一些范例、图示即可。为此,我们在区角的墙上,设置了图文并茂的指示牌,将规则、流程很明白地告诉幼儿,提醒他们这是什么地方?在这能够做些什么?怎样做?注意什么……美工区:我们把作品的制作流程图贴在墙上,让幼儿自我按步骤尝试、探究,如碰到困难,能够把范例拆开,一步一步地跟着学;在表演区,贴上节奏图谱,让幼儿边看图谱边听音乐演奏,更好地帮忙幼儿进行演奏活动;在建筑区,透过把幼儿自我拼搭过的东西画出来,第一次、第二次进行纵向比较,展示在墙上。这样,从墙面上就能看到自我的提高,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把握过程是重点

  1、把好进区关。区域活动是幼儿喜爱的游戏活动,在选取区域活动时,我们常会碰到这样一些现象:有些区域幼儿个性感兴趣,踊跃参加,而有些区域却无人问津,为解决这一矛盾,许多教师往往采用“活动区分配指定法”,即教师强行指定幼儿的活动区域,这样做违背我们设置区域活动的目的本意,也影响区域活动的深入开展。事实上幼儿对区域活动的选取和活动区资料的“新陈代谢”有关。例如在科学区,未带给玩水材料时,参加的幼儿往往达不到规定人数,但增加了玩水材料以后,材料的沉浮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使活动的情景大变,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拥向科学区,大大超过了规定人数。所以,我们应注意科学地投放材料,使每一个活动区都能成为吸引幼儿的强有力的磁场。

  幼儿对区域活动的选取还与教师的有意引导有关。教师事先的引导有利于幼儿选取意向的建立,事后的引导则有利于选取意向的巩固,在幼儿参加有关的区域活动之前,教师要对有关活动的规则、材料、情节以及有关的注意事项进行介绍。这种介绍实际上是一种主观上的引导。

  幼儿持卡入区是教师把好进区关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即教师在每个活动区根据空间的大小为幼儿设置数量不一样的插卡处。活动一开始,幼儿每人拿着自我的小钥匙(小树叶或小鱼)入区卡,任意选取区,然后将小钥匙插在相应区域的插卡处,当插卡处插满时,则表示该区已满员,幼儿须另选其它区域进行活动,有空档时,幼儿可随时持卡换区。这样,既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意愿,实现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又能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进一步的发展。

  2、注意观察指导。观察是教育的先导,善于观察是一个成功教育者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观察指导是教师把握区域活动过程的重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构成合作探究的师生互动。在活动中,教师要给孩子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在自我尝试、探索和同伴交流、讨论中学习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自主学习。

  幼儿活动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在活动中是否能用心主动地探索?是否能坚持完成某一活动?是否能大胆地表达自我的想法?是否能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尝试新的玩法?怎样在玩?遇到了哪些困难?解决了没有等等,透过观察、了解、分析幼儿,从而发现问题,掌握动态,因势利导。

  在不断的实践反思中,我们领悟到:要学会观察,真诚地向幼儿学习,真正读懂幼儿的心。观察务必细致、深入,活动开始、结束时采用整体观察为宜,活动中要有目的地重点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选取时机,适时介入,适时参与,适时引导,与幼儿一齐协商,提出推荐或进行启发性提问;与幼儿共同探索,激发幼儿想象、思考,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师要“变成孩子”,与幼儿共享“欢乐”。

  3、深入讲评。区域活动后的讲评是对区域活动的进一步完善,其目的是为了将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的一些有价值的资料在群众中进行讨论和推广,它有助于平衡个别指导和群众教学,充分地激发同伴之间的学习,以到达“以点带面”的效果。讲评时应兼顾到过程和结果:

  (1)注重过程的评价。教师评价的原则是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让孩子自我成为评价的主人。活动结束后,教师能够引导孩子相互讲述自我高兴的事情。如:“你是怎样玩的?”“为什么玩得这么开心?”也可要求幼儿向同伴介绍自我创新的玩法,如:“使用了哪些新的材料?”“和以前的玩法有什么不一样?”说说自我是如何与同伴一齐学习的,碰到困难双方是如何解决的。让幼儿在交流中明白哪些是欢乐的事,哪些是不欢乐的事,并找到解决的方法。这一环节,一方面让幼儿充分回忆了操作中碰到的种种问题,让孩子将新的认知提升为经验;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孩子喜欢交流、愿意共享的需要。

  (2)注重结果的评价。处处有教育,人人有发展,教师要善于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以肯定鼓励为主,如幼儿作品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表现,能克服困难,相互合作的学习品质,整理物品的良好习惯等进行适当的正面讲评,让孩子感到教师对他们是很关注和很重视的。仅有在这种成就感的不断刺激下,幼儿参加区域活动的兴趣才能长盛不衰。

  总之,提高区域活动的有效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教师把握好环境、资料、过程这三个方面,更需要教师不断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使区域活动的教育目标得以实现。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11

  区域活动的幼儿评价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重视,要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建构技能、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在新《纲要》精神指引下,我们努力改变区域活动中幼儿评价方式,体会到有效的观察为区域幼儿评价提供依据,多角度、多维度的评价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评价的结果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新的平台、幼儿、教师都是评价的主体。幼儿是区域活动的主人,也是区域活动成效落实的主体,因此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还要关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状况,教师依此进行指导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评价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状况,主要观察以下几方面:

  一、幼儿的兴趣基础如何

  区域活动具有自由性、自主性、个性化和指导的间接性等特点,每个幼儿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动进行探索、学习。兴趣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一个根本要求。但是,在现实的许多区域活动中,一些幼儿的兴趣比较短暂、容易转移,很难长时间专注于某一活动,致使许多活动都是浅尝辄止,如:主题活动《蚂蚁王国》,开始我们只是在美工区里投放蚂蚁图案让幼儿进行涂色、绘画,剪纸(蚂蚁图形),刚开始第一天,幼儿的兴趣比较高,到了第二天,入区时,孩子在区里待的时间变短了,过了几天,就已经很少有幼儿光顾这个区域了。于是,与班上老师交流,重新调整这个区域的材料,材料之间有层层递进关系,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而在集体活动中,常引导幼儿介绍与交流自己的发现,在此过程中,幼儿对如何运用所有的材料装饰蚂蚁,包括用什么图案、什么颜色搭配以及用泥工、手工制作蚂蚁等。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对活动充满热情,实现了幼儿与区域活动之间的积极互动。兴趣是的老师,评价幼儿对区域活动是否感兴趣,主要看幼儿是否喜欢活动,在活动区域中持续时间的长短,因为幼儿只有感兴趣了,注意力才会集中,才会在此过程中积极探索。

  二、幼儿能否依计划活动

  区域活动不是幼儿随心所欲的活动,也不是幼儿在活动区无所事事的活动,更不是幼儿在活动区到处转悠的活动,幼儿园区域活动强调幼儿要依计划开展活动。所以,制定计划是幼儿进行活动的起始(当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幼儿要能决定自己选择什么区域、做什么、如何做、如何度过在区域的时间,也即幼儿要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比较明确的活动意向。在活动过程中,依活动的意向执行、完成活动。每天下午离园前,教师指导幼儿制定计划,让幼儿有一个明显的目标方向,待到明日入区时,幼儿能有秩序、规律的操作。

  三、幼儿的参与情况

  评价幼儿的参与情况要观察幼儿是主动、独立地选择区域活动,还是盲目服从别人,或模仿别人选择区域活动;做出选择后在区域是坚持玩一段时间,还是频繁地变换材料,甚至在于各个区域中游荡;此外,还可以观察幼儿是否关心自己的活动成果,如果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就会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或最后的成果很关注,通过对活动成果的了解,获得成就感,或是将自己与同伴相比较,对自己进行定位。这些方面都可以使我们对幼儿的活动参与做出评价。如:在《蚂蚁王国》这主题中,让孩子到户外观察蚂蚁,孩子们很兴奋,双眼睁得大大的,生怕错过一点小细节,有的幼儿甚至一边观察一边思索,脑袋里出现了很多的“什么”,在回忆时间里,孩子们获得很多有关蚂蚁的知识。幼儿幼儿甚至因为自己的发现获得成就感。

  四、幼儿的社会交往水平

  对区域活动中幼儿的社会交往水平进行评价时,主要是看幼儿是经常一个人单独活动,还是常与别人合作;在合作时是,还是服从者,合作时在团体中处于什么位置;活动中能否与同伴轮流分享,是否经常与别人发生冲突,经常采用什么方式解决冲突等,不同的表现反映着幼儿不同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如:在建构区,老师提供废旧鞋盒,目的让孩子们利用这些鞋盒搭建一个蚂蚁窝,鞋盒大小不一,幼儿要想自己一个人完成这项工作很难,需要同伴的协助,那么幼儿就会想起找自己伙伴商量一起来搭建这蚂蚁窝,在合作的过程中,孩子们慢慢学会与人交往的能力。

  五、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自我、社会关系、社会规则等社会性客体和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的.感知、理解的心理活动。社会认知的内容十分广泛,从其对象看,社会认知包括对自己、他人、社会关系(权威、友谊、公平等)、社会群体、社会角色、社会规范和社会生活事件等的认知;对人的认知又具体包括认识人的情感、意图、知觉、思维、态度、动机、行为等心理过程或特征。认知又是智慧的直接根源体现,它虽然是内隐的,但可以通过幼儿的区域操作活动表现出来,所以,评价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认知水平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操作来,尤其是对智力操作材料的情况加以分析。如智力操作的材料是复杂还是简单,是单一还是复合;操作方式是单调重复,模仿别人还是富有创造、善于变通;操作结果是单一的产品,还是多样化的表现,如绘画、拼图、手工、创编故事等。从中分析,即可了解幼儿的认知水平,进行评价。

  六、幼儿区域规则遵守情况

  区域活动是幼儿的一种自由、自主的活动,但并不意味着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可以为所欲为。事实上,区域如果想真正成为一个幼儿自由活动的场所,幼儿内在地遵守一些规则是保证区域自主、有效开展的前提,因此区域活动中幼儿能否遵守规则就成为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对于幼儿遵守规则的评价首先要观察幼儿能否自觉遵守区域规则,如娃娃家要脱鞋进入,活动区门口会画几对小脚印,自觉遵守的幼儿会主动脱掉鞋子摆在小脚印上,然后进入;其次,观察幼儿能否解读区域环境中的暗示规则,如:在图书区的墙面上贴有读书的顺序卡通及小宝宝把食指放在嘴唇边让大家小声“嘘”的动作,即暗示幼儿进入图书区时要保持安静,并要遵循看书的顺序:取书――看书――收书。总之,幼儿对区域规则的遵守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幼儿的规则意识与自我控制能力,对于区域活动的有效进行是必要的。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12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探索、自我完善的自主性综合游戏活动,幼儿在简便愉快、丰富多彩的操作环境里自由分配主角,增长各方面的社会知识。我园各班级根据实际情景开展了不一样的区域活动。我班开设的有:化妆区、人间美味餐厅、美工区、娃娃家、建构区,经过一学期幼儿的操作,对幼儿平时在操作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以下反思。

  1、合理投放活动材料。区域活动中的操作材料必须尽可能丰富多样,并且贴合本区域的操作特点,富有必须的趣味性。操作一段时间之后,还应适时地调整活动材料,应充分地研究幼儿兴趣及个性发展的需要,能够经过与幼儿共同商量,更新材料。此外,活动区的材料还应具有层次性和探索性,还应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不一样难度的材料。

  2、教师适时合理的`指导。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恰到好处的介入是最重要的。在进入区域活动之前,教师应给幼儿讲明该区域的活动要求与玩法,并且回忆上次活动中碰到的问题,如何解决的方法。同时,教师应详细介绍新添置的活动材料,使幼儿能大胆地尝试新资料。活动中,教师请幼儿根据自我的意愿选择活动区域,成为区域的主人,自由分配主角,自主式、商量式的操作。区域活动中,既研究到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使幼儿能专注投入某一活动,探索问题。活动后教师与幼儿一齐交流活动的感受,使其能进一步体验倒成功得喜悦,同时有针对性的对某一活动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常规。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养成良好的操作常规十分重要,比如: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对操作材料要爱惜,操作完之后应将材料整理好并且归位。从小教幼儿爱惜物品是一种美德,这样的话,教师精心准备的材料有必须的操作期限。活动完幼儿习惯性地将材料整理好,提升了幼儿收拾整理物品的本事以及自理本事,幼儿自身获得一种成就感,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

  经过一学期我班区域活动的开展情景,使我在实践中不停地摸索总结,我认识到区域活动能让幼儿学到更多的东西,让每个幼儿都能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我将继续担当幼儿区域活动中的观察者、指导者、合作者、完善者的主角,让幼儿自主地操作、欢乐地操作,在操作中学到各种知识和本领。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13

  我班开展区域活动依据自己班孩子的能力以及平时去别的园参观的经验,总结了一些方法,还比较实用。

  首先要做的是带孩子来到开放的区域前,介绍今天开放的'区域,让孩子熟悉区域里的物品,介绍我们要进行哪些活动,讲清楚就可以让孩子有目的的活动,老师的教育目标也达到了。

  在区域活动中看幼儿的状态,当孩子的活动进行不下去的时候,教师要给与适当的指导,给孩子提要求找线索,“孩子,这样干行吗?”“老师想要个XX,你能帮我吗?”“现在已经很好了,如果能把这里变个样子,它会看起来更好。”“可以和其他小朋友换换吗?”“你们两个一起玩会是什么样子?”教师不断的抛出问题,引导孩子不断的进行尝试。

  结尾精彩环节展示,这一环节可以介绍作品,也可以给孩子机会说说你们小组最爱玩的是什么,以便下次多投入这个材料。这个环节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孩子参与下次活动的兴趣。

  区域活动是主题活动的延伸,虽然活动材料不能全是有关主题的,但每个区有一到两个涉及点,我班教材有《车来了》《1到5的认识》依据这些添了组装小汽车,小夹子变变变,孩子们通过玩复习了学过的知识。

  区域收放找“能人”。区域材料的收放对大孩子来说不成问题,但对小孩子来说注意力广度不够,东西一多眼花缭乱。这就需要几个“能干”的宝贝协助能力弱的小朋友来收拾,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其它宝宝也会收放自如。

  做任何工作一定要有想法。能干加巧干才会有效果,前提是老师得付出,这个过程是要相当有耐心的,苦过才有甜。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14

  我们班幼儿通过两个月的区域活动,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思维相对性地得到了提升。本月我们开展的区域有:美工区、图书角、表演区、建构区、小超市等。在各个区域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主题活动开展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丰富有效的材料,引导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主动探索、学习。

  在材料的准备上,家园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准备活动材料。在这个学期的区域活动中,我们有部分的材料是来自对各自幼儿家庭的'废物搜集,比如小超市里的饮料瓶、各种各样的盒子、都是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的;为了丰富班级的植物角,我们发动家长和孩子,利用各种废旧瓶子在里面种植各种种子、花卉等,家长和孩子们积极参与、发挥想象、把废旧瓶子装扮地很有创意。幼儿对自己自己带来的东西都很感兴趣,投放以后,都纷纷参与到其中。这样,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园之间的联系也进一步紧密。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能够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操作情况和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孩子们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孩子们的主导地位,而不是在发现问题时,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强加与孩子。同时我们给幼儿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现。我们常常在一旁无声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不去打扰到他们,充分满足了幼儿表达和表现的需求,对幼儿的全方位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1.但是在区域活动开展的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

  2.在材料的提供上还不够周到,材料单一,幼儿活动时兴趣不高,积极进去工作的幼儿不多。2.和同伴合作性不是很强,活动中幼儿对于美工区、建构区的参与性强,较多的幼儿都选择了这几个活动区。活动中幼儿都是各自操作,但体现不出合作行为。

  3.区域材料更换不是很及时,因此幼儿在区域工作的持续情况不好,部分幼儿不能把整个过程都完成。

  4.区域活动的正确指引有时不到位,也就是幼儿在区域工作时的目标不够明确,这也说明了老师的引导欠缺。

  所以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要真正成为孩子的合作者、引导者。首先,在活动中,我们要相信孩子,将角色转向幼儿的合作者及引导者。其次,在幼儿的活动中,我们要关注他们的活动,了解他们当前已有的经验,观察他们对什么感兴趣,是否应在哪方面给予帮助。不能急于用自己心目中的游戏水平做标准来要求孩子。注重幼儿能力差异,安排适当内容。在区域活动的实践和观察中,我们要不断的积累经验,只有做到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尊重孩子的想法,开展区域活动的才有它的真正意义。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15

  区域活动是幼儿阶段的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他们可以在活动中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活动,可以自由的发挥与探索。现在我将小班区域活动的开展做如下总结:

  一、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

  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既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使幼儿能专注投入某一活动,充满自信地探索问题。

  我们的区域活动采用固定与灵活设置相结合方式,创设丰富多彩的、多功能的、具有选择自由度的区角,让每个幼儿有机会自由选择,用自身的方式进行学习。例如小班具体设置了以下区域:“生活区”:、喂宝宝、扣纽扣、、编辫子等;“数学区”:数字象棋、图形投放盒等;“表演区”:头饰、手偶、手摇铃、双响筒、扇子、各式各样的服装、快板,腰鼓等进行打击乐;“操作区”:白板画画、穿编花篮、包糖果、棉花、穿糖葫芦、干树叶、毛线、穿珠子、涂颜色、喂小鸟等半成品;“科学区”里提供望远镜、小汽车、九连环、动物模型、磁性玩具等等。阅读区:各种类型的图书和大小不一的字卡;搭建区:废旧纸箱、废旧易拉罐、幼儿园提供的大、小积木玩具,因为我班可利用空间比较有限,经过商量我班将较为安静的区域操作区、科学区、阅读区、数学区建立在活动室内;将表演区、搭建区建立在活动室内的床上,区域活动时将床铺叠好,以供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生活区安排在室外栏杆上,将操作物品安装在栏杆上,即方便又有立体感,大大提供了利用空间。操作区的白板安装在墙上,以供幼儿方便操作并根据活动情况灵活调整

  同时,我们也根据我们的主题活动将区域环境作为主题环境的一部分,在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也能进行学习活动,提高活动的利用率。比如操作区,会投放一些平时做宝宝秀时剩余的一些材料放在区域中,让孩子有时间时或是进行区域活动时去操作。秋天落叶,我们会带孩子到院子里捡一些形象的叶子,摆放在区域中,孩子在区域中会粘贴、会用手去撕、会插在头上当头饰等。我们班玉函小朋友在操作叶子方面比较有天赋。在数学区中我们会放入俄罗斯套娃、大小不一的物品,让幼儿自己去看、去比较,培养幼儿积极动脑的好习惯。在美工区中会投入剪刀、油画棒、橡皮泥、空白纸、水彩笔等,在平时的艺术操作中剩余的一些成品、半成品,供幼儿去参考、去仿照。有些幼儿购买的橡皮泥中会有一些模具和步骤图,我们也会将这些现成的材料投入到区域中,方便幼儿自由选择。在表演区,会投入一些自己用毛线编的假头套、表演用的衣服、扇子、腰鼓、响板、玩具剑等,提供丰富的材料。通常建构区是根据主题而定。区域活动应根据活动区的层次性特点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有时即便是同一班级中同一类型的活动也通过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来体现层次性。适合幼儿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学习节奏的多层次的活动材料,可以满足不同幼儿进行自主选择的需要。

  二、区域材料投放要有层次性

  每个幼儿有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这也就决定了每个幼儿的能力水平不同,所以材料的投放要兼顾到每个幼儿因,不能都简单,也不能都复杂,要为不同水平的幼儿提供活动的机会和成功的条件。比如小班美工区“穿珠子”游戏、教师提供三种层次的材料,由最简单的按同种颜色穿到两种颜色间隔穿再到三种颜色规律性穿。益智区投放的拼图,按块数的不同拼(4、6、8、10)都应该体现层次性。

  三、教师的指导

  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教师的现场指导显得十分重要,不做指导幼儿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所以说教师在这个区域活动中显得非常重要。作为教师,要始终要清楚自己应处的位置,不应该是知识的输出教育者,而是应提供舞台给幼儿自由发挥,可以做示范,但不能过多的干涉幼儿的操作,扮演好观察者与指导者的角色。

  观察、再指导。把握时机,适时介入指导观察可以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比如:我们班的熙森小朋友在操作区中包糖果,糖果有大有小,糖纸也有大有小。熙森刚开始操作,他根本不知道大的糖纸包大的糖果、小的糖纸包小的糖果,经过很长时间后,熙森还是没有掌握其规律,乱包一气,当然,包出来的形状肯定不好看,有的还都没有包好,糖果都露在外面。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伸出援助之手,充分发挥自己引导者的角色,给熙森指条明路。这个时候,熙森豁然开朗,一下子就掌握了包糖果的技巧,相信熙森对于包糖果印象很深。作为教师,我们就要了解幼儿发展的特点与需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从客观实际出发,提高教育指导的效果,限度地发挥幼儿的游戏。可避免教师因不了解游戏情景而产生的不合适的干扰幼儿游戏的指导行为。

  由此可见,教师的适时介入也非常的重要。再举两个例子:默默很想进表演区穿区内的漂亮衣服。可是表演区内的小朋友已经很多了,小朋友们在玩过家家的游戏,也没有区牌可以用了。但是默默还不想去别的区域里玩。教师就可引导他教师可引导他:“你想一想怎样才能进去?”当他想出“当一名客人”的时候,孩子终于以一名“舅舅”的身份进入到表演区去玩了。如在一次搭建游戏中,强强在不小心碰坏了小朋友搭的动物园的时候,孩子们一时,很激动,有的埋怨强强,有的以暴力攻击强强,有的不知所措,教师马上说:动物园是不是“地震”了,我们赶快抢救动物,把动物园修好吧!于是孩子们又重新投入到了新游戏当中,巧妙地化解了一次即将发生的纠纷。如果教师发现了幼儿游戏的问题,需要介入游戏,须找好的时机。

  当幼儿发生创造性的行为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发现与鼓励,教师有时做调解员,有时做旁观者,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放下自己的身份,以伙伴的`身份进入到游戏中。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孩子在进行区域活动时发生的较多是矛盾,所以教师应以调解员的介入游戏中,用适宜的方法帮助孩子解决。

  为了调动幼儿积极性,教师的指导尽量用鼓励和肯定的方法,幼儿之间存在着差异,只要幼儿是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那不管结果如何,都要给予表扬与鼓励。否则能力弱的孩子总是失败,会使其产生畏惧情绪和自卑感,最后导致对整个游戏失去兴趣。

  四、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区域活动可以更好的锻炼幼儿的积极性,对幼儿的动作、言语、思维、想象、情感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幼儿在区域中活动完全是自由的,他们自主的选择游戏材料,选择活动内容和合作伙伴,按照自己的想法意愿进行游戏。教师在整个区域活动中也不会干涉幼儿的自由。例如: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入不同的活动区域,在同一活动区中还可以选择不同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教师不占主导地位,幼儿发散思维很强的。在我们小班,在区域里玩得最开心的当属强强、高高、玉函、笛妃、桑晨、小彤、心月、镇昊。幼儿自己形成规则。

  五、特色

  对于我们幼儿园来说,特色就是棋类游戏,我们小班的棋类游戏有身体动动棋、动物的食物棋、数学棋、相反朋友棋及各类原始棋、整合棋。孩子在游戏中能孩子自由探索、大胆操作、勇于创新。可能小班的幼儿没有接触过棋类游戏,学习起来比较的吃力,相信在过年后会有所减弱。

  六、下一步打算

  1、对各游戏的特点和组织策略还不是很了解,本学期,我将针对不同的主题游戏做深入了解。

  2、在平时的游戏组织中,仔细观察、探索各游戏的特点及组织策略。

  3、利用进区卡,指导幼儿有序进行游戏。区域里进入幼儿数量有限,以保证幼儿在区域内的安全与质量。

  4、投放丰富的区域材料,保证材料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5、不过多的干涉幼儿的区域活动,尊重幼儿想象力。

  6、区域活动一切以安全为主,投放安全、利于幼儿操作的材料。

  我参加幼教工作快一年了,对于区域活动不算是很了解,也不太懂,我刚刚接触区域活动,在这方面还很不成熟,有说的不准确的地方请见谅。但是我相信,只要去做,付出努力了,就算成果不好,我也会很欣慰。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相关文章:

尿酸多少正常03-03

50岁突然不来月经正常吗01-11

更年期如何保持月经正常01-13

绝经后半年又来例假正常吗01-19

儿子妈妈关系不正常怎么办02-24

开公司需要多少钱02-17

还阳卧害了多少人02-23

乳胶床垫克重多少合适02-25

儿童每日需要摄入多少肉类补充营养?03-01

减肥茶一盒多少钱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