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总结范文>活动总结>校际教研活动总结

校际教研活动总结

时间:2023-11-14 07:43:23 活动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校际教研活动总结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校际教研活动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校际教研活动总结

校际教研活动总结1

  一、动员部署到位。

  为保证本次教研月活动顺利实施,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教研月活动领导小组。郑福利副校长任组长,王易鑫、邹贤彬任副组长,李章平、黄玉柏、刘建国、刘宗军、严克兵、卢吉祥等同志为成员,于10月12日召开了动员大会,对教研月的各项活动进行了全面的部署。

  二、开展的活动

  1、我校教导处组织了一次全面的教学“六认真”大检查活动,检查时对照《教学常规要求》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对落实教学“六认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规范教学常规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开展校本教研专题研究。这次活动我们结合本校实际重点探讨了语文阅读与作文初步入门教学和数学计算和空间与图形教学的课题。

  3、本次教学质量月活动,督促各教师平时上好“常规课”,争创“优质课”,学校领导随时随堂听课,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另外结合本校学科特点上好“研讨课”。研讨课主要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各教研组教师结合研讨课题共同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充分发挥教师的才智,互相取长补短,保证课堂四十分钟的有效性。本次活动学校一共组织了四节研讨课,我们研讨课展示的目的,一方面让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挖掘课堂的得与失,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制作课件,提高课堂效益;利用学校论坛加强教师间的交流、探讨共同提高。

  三、取得的成绩

  在这次活动中,我校教师围绕各科教研课题在论坛积极畅言,总结自己的经验并互相交流,形势喜人。学校共组织教师集体备课10次,对三个教研专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六位教师提供了研讨课,在学校论坛上教师共发帖23个,对相关教研专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校长王同勤全程参与了教学质量月活动,推门听课8节,组织教师专业成长讲座2次。语文教师李章平作为一名老教师,注重理论学习,自觉上学校网站学习教育教学知识,认真做好摘抄,并经常上论坛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年轻教师树立了榜样。数学组教研组长黄玉柏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带领教师结合本校数学课题共同探讨、共同攻关、共同提高,在此次活动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刘建国老师注重加强自身学习,注重加强网络交流,在教学中把获得新知的过程交给学生自己,体现了以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为主线的思路,注意为学生提供“说”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英语和经历英语,在这次活动中表现突出。

  四、存在的问题

  1、教学反思方面:很注重于案例和随笔的书写,而对日常课后小结类的反思明显不足。建议应在教案上留有一席之地。

  2、同伴互助方面:仅限于集备和互相听课,缺乏有明显效果的做法。

  3、目前我校教师还是停留在使用别人制作的现存课件上,对课件的再加工改造和制作能力急需提高。

校际教研活动总结2

  一、目标明确是校本教研的前提

  客观地说,做任何一件事情、一项工作、开展一项活动,都应该有一个目标,不管目标用多长时间来完成,不然达不到工作的活动效果。校本教研的工作目标是通过开展深入有效的教研活动,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多年来,学校每学期都开展教研活动,活动的项目也安排得满满的,从学期开始到学期结束,几乎每一周都有教研活动,作为学校骨干教师的一员,参加教研活动自然是少不了的,而且每次都有活动的主题参加讨论,时间久了,我总觉得有一种“被忽悠”、“被主动”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觉得学校搞这样的教研活动根本没有什么意义,对教学工作指导性不强,服务教学的思想性没有落到实际当中,归根到底,就是没有目标性,或者目标性不强,通过调查了解,这种情况存在比较普遍,一些学校的校本教研也是没有针对性,没有一个较为长远的目标或阶段性目标,教研工作只是一种应付式或“随机”开展的情况,对教研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校本教研没有实际的现实指导意义,教研的理论得不到提升,经验没能很好地总结和推广。这样下去,更有甚者,会滋生一些教师参与教研工作的积极性,对学校的教学工作造成被动。于此,我认为,在当前基础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搞教科研是为了更新教学观念,更好地促进教学,我们不能让教学工作与教研工作存在着“两张皮”现象,要结合各校实际,明确各个时期的校本教研目标。目标明确后,才能认真围绕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

  二、内容充实是校本教研的载体

  校本教研是以学生为本的一项基础教学活动,追求的是学校和师生发展的和谐统一。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自觉的“研究者”、主动的“实践者”和严肃的“反思者”。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进一步深入,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作为教研的参与者,确定充实的教研活动内容是校本教研工作实施的载体。我认为可通过如下途径实施:

  1.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反映某个地方、学校教育教学重视程度的方向,是以一个个实际的课堂教学实例的教学研究方式,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是提高课堂反映教学水平的体现,也是校本教研的一种有实际意义的研究载体。所以选择正确的课例作为研究的课题,在课例当中善于发现问题,认真分析研究,挖掘其中成功与失败的地方,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从中发现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与建议,生发新的疑问和困惑,然后再总结工作经验,从而促使更多的教师有效地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2.专家引领。为了促进校本教研工作的专业发展,我们可定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邀请省、市有关教学专家、学者到学校进行教育理论的指导和探讨,通过向专家、学者提问,解惑,加深对最新教育理念的学习和消化,从而引进他们新的理念和教学思想,充实与更新教师的理念,开拓思路,认识和理解课改的真正内涵与实质。

  3.个人反思。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下转第40页)(上接第12页)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我们知道,教学是双边互动的一个过程,是灵魂与灵魂的触动,是心与心的交融,不能把教师的主观意志强、知识全部灌输到学生身上,教师要想把知识最大限度传授给学生,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的教学技能外,必须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所以,在当前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改革的情况下,对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认真完成备课、上课、辅导、考试、评价等教学过程外,平时养成个人撰写教学反思已经是当前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不可忽略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只有在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课后认真分析研究、总结经验,善于思考自己课堂教学中的成败,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更加利于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方法,促进自己课堂教学水平专业化成长。

  三、制度创新是校本教研的保障

  校本教研要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一整套对科学、有序运行起到规范、保证作用的制度,有了制度,校本教研才能得以顺利实现。

【校际教研活动总结】相关文章:

教研活动总结05-24

教研活动总结06-12

[精选]教研活动总结07-06

关于教研活动总结03-23

英语教研活动总结03-31

主题教研活动总结03-29

历史教研活动总结03-30

学校教研活动总结04-09

美术教研活动总结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