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报告体会>观后感>《犯罪心理》观后感

《犯罪心理》观后感

时间:2020-04-20 04:00:4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犯罪心理》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犯罪心理》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犯罪心理》观后感

《犯罪心理》观后感1

  第二集故事里前后讲述了2起案件的侦破过程,分别是:

  1. 弗吉尼亚州“小径杀手”连环杀人案

  本案的嫌犯侧写已经在第一集中完成

  白人男性,年龄20左右;

  有辆美国产的破卡车;

  做着卑微的工作;

  有着严重的口吃。

  说实话,这些侧写信息实在是太笼统了,在美国大马路上要找20多岁的白人男性开着破卡车应该不是一件难事或者可能说还是一种大概率事件,警方没法采取准确的行动。所以需要更加精准的信息来缩小排查范围,而最大的争议,就在于“口吃”这里。正是这个特征,像GPS定位一样,直接锁定了不明嫌犯。举个例子吧,让你猜个明星,是个女星,年龄30左右,整过容,拍过不少电视剧。我相信,大家可以举出一堆。但我跟你说,外传她有脚臭。嗯哼,瞬间定位了吧?!

  Gideon推断的依据是:凶案发生在徒步旅行的线路上,与世隔绝,如果凶手是个即便四下荒无人烟也要用快速压倒性武力制服对方的话,说明他缺乏自信,他肯定没有办法用个人魅力诱骗受害人进车,他做不到是因为自己为某事感到羞耻。那为什么是“口吃”呢?也许是长得丑?脸上有刀疤?走路o型腿什么的?所以,本集编剧安排“小径杀手”登场,印证了那句“有时候破案靠蒙”的老话,同时也算给Gideon一个台阶下吧,毕竟第一集一上来就大失水准总得给首席侧写师洗白的机会吧,人设崩塌的话也拍不下去了。

  2. 亚利桑那州校园连环纵火凶杀案

  此案的侧写过程,一直在强调:经验主义和另辟蹊径。那让我们看看,BAU破案的所谓“经验”到底是什么?当经验主义走投无路的时候,他们又是如何另辟蹊径的?

  经验主义1:嫌犯是一个人。这个坑,哪怕是Gideon在第一集中就实实在在的掉下去过。此案也是如此,7个月内6起纵火案,为什么不会是多人作案呢?我能想到的理由,可能是嫌犯纵火时使用了多个装置,如果是多人犯案,不需要那么麻烦。那装置本身呢?制作流程,焊接手法,线路逻辑,可能预示的是一个人的杰作。但多人,按照1张图纸,也是有可能的吧~~~

  经验主义2:嫌犯是个男人而且80%以上会是个白人。Reid在片中说到一组关于纵火犯的统计数据:82%是17至27岁的男性白种人,女性纵火犯很少,最典型的动机是出于报复。而Gideon是发话了:你过于依赖先例,就考虑不到万一。因为现实社会中,美国高犯罪率的社区,好像都跟有色人种,其他族裔移民的居住地有关。所以,几十年过去了,犯罪样本在发生着剧烈变化,而破案的经验很可能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经验主义3:连环纵火犯能从病态的纵火中获得快感,统称为性和权力,所以一般他们不会做完案就离开,他们需要时间体验过程中的快感。而一般纵火的动机都是相对简单的,有破坏性,罪案隐藏性,政治动机,利益和报复。所以根据现场表现出来的环境,利用排除法就可以推断大概情况。纵火犯喜欢操纵权力,他们喜欢沟通,解释他们自己。本案BAU的侧写注重于将嫌犯先定为一名系列纵火犯,用标准描述像套公式一样的去代入,结果在动机上缺失了最基础的理论支持。

  当所有常理推断都进入死胡同的时候,一定代表着你破案的方向发生了偏差。你需要足够多的证据来修正自己的侧写方向。其实从一开始,Elle和Reid的推论中,已经基本确认不明嫌犯很大概率上是个懂化学的学生。在科学系的学生向BAU解释嫌犯是如何杀死华莱士老师的那段中,作为学生的角度他们提出了一个结论就是:这个学期可以提前结束了。我觉得Hotch是听进去了。这很可能是嫌犯的直接动机,而一般希望学期早点结束的学生,一定是由于成绩不好。主修化学的,成绩不及格的,把名单拉出来,排查一下,就能迅速缩小包围圈。

  本案最终的突破口,是强迫症OCD,根据嫌犯对“3”的模式反馈,最终定位到了Clara这里。并且确认了她本人对宗教方面的入迷以及幼年时期的火灾经历。但我认为,这一部分是戏剧效果,如果Clara没有直接面对BAU的调查呢?Hotch就不能直接定为到患有强迫症的Clara。

  所以,我觉得,这类案件,警方的破案思路可能会是这样的:

  先是判断嫌犯动机,纵火犯通常的诉求是:

  1. 破坏性。否定!几起连环纵火案都过于精细,不具大规模破坏效果。

  2. 罪案隐藏性。否定!明显不是为了破坏犯罪证据而去纵火。

  3. 政治动机。否定!嫌犯没有在纵火过程中表明明确的政治目的。

  4. 利益。不确定!

  5. 报复。否定!多起连环纵火的被害人,没有明确的关联。

  6. 性和权力。否定!纵火犯没有停留享受过程带来的快感,而是立刻离开了。

  如果嫌犯不是标准的纵火犯,在排除了那么多猜测后,剩下的目的,看似不起眼,但很可能就是最接近于真相的。校园里的纵火犯,一般嫌犯不是学生就是老师,通过纵火能达到的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迫使学校暂停教学。而如果学校暂停教学疏散学生,一般的纵火犯就会很失落达不到自己继续犯案的目的。教师就会短暂“失业”,只有学生是利益最大的。本案嫌犯,明显是个精通化学的学生,如果纵火可以让学期结束,那一定说明他/她的成绩不理想,逃避考试,拖延学校的考评。

  我觉得警方此时一定会把主修化学的系整理出来,对里面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进行监控。并对这些学生日常的购物,生活,学习,社交进行调查。很容易就能查到Clara。回到最初的判断,利益这点,现在看来,纵火导致学校停课,对成绩不好遇到毕业阻碍的学生有最大好处。学期提前结束,不用考核学习成绩,被有可能判退学,或者重修的那部分学生来说,就会有多一学期的机会。

  所以,我觉得,本集要说经验主义,那80%在校园里犯罪的,多半和校园暴力和学习成绩有关才对。纵火只是手段。所以,一开始的侧写,明显就是跑偏了,Hotch一直在修正大家的思路。

《犯罪心理》观后感2

  可能是在看这个剧之前看了两集lie to me,导致control开始5分钟我就想点叉了,怎么能难看成这样。

  跑上来就是一个大个子女人来给我耍嗲,女人大个子没什么,但是能别这么挤眉弄眼的装很傻很天真吗?明明比所有的男人都高……松下奈绪85年生人,仔细看皮肤状态还可以,但是整个人的就是给人35岁的感觉。虽说长得老相也不能说是错。

  接着是藤木直人的出场。这整个流程实在太像伽利略了。可惜和伽利略教授那即使听不懂但仍然觉得很NB的物理理论、实验室什么的比起来,藤木教授的心理学课只让人昏昏欲睡,还不停的强调美女美女什么的,美女在哪儿,麻烦先找出来好吗。

  松下奈绪转去的部门倒是挺有爱的`,一群大老爷们,当中混一白脸帅哥,没错!我说的就是大白横山裕同学。穿黑西装真心帅,酱油也帅(说到酱油我就想到跨年,看过的人懂的)。整个团队那种诡异的干劲也很好笑,抓凶手太用力了吧,于是这剧算是搞笑剧?

  终于熬过了人物介绍的阶段,正式进入探案,案件没有任何特别之处,特别的藤木直人的铁卜神算功。第三个受害人的父母来认领被害人,藤木直人要去围观,这么说是一开始就怀疑这对父母了?围观中又发现这对父母面带内疚神情。我可不可以请问一下你到底哪儿看出来的?从嘴角?从眉毛?从眼珠子方向?什么依据都没有怎么就得出结论了呢?感情是装了钛合金金刚眼,洞穿所有宇宙的秘密么。

  从这里开始我就对这个剧绝望了,lady欺负我没看过criminal minds,这剧可欺负不到我这个lie to me进行中的人了。况且lady好歹还有亮堂堂的办公室,好看的衣服。这火9有啥啊(咱有大白!这个……话是没错啦……),连画面都那么暗,是录制原因还是什么?明明是新剧看着却像20年前的老剧重播,一边看一边就想睡着了。

  我磨磨蹭蹭的终于把第一集看了,我烈个去,这样就破案了?啥证据都没有的靠老头子语重心长得“同志们我来晚了”般的关怀下就全部都招了?刑警真好当。我应该不会追下去了吧。

《犯罪心理》观后感3

  作为一个不讨厌藤木SAMA也会追剧的人来说,当我看到《CONTROL~犯罪心理捜査》的宣传海报时,我纠结了。

  本身,我对藤木SAMA的胡子造型就相当的不喜欢,(回头想想,凡是他留胡子的剧我都没瞅过几眼)。另外,女主松下未绪,原谅我奥特曼,之前我真不知道是谁。几经纠结,我决定回家去看个第一集。可是没想到,第一集给我的感觉就是——山寨!

  这次不管藤木SAMA是不是养眼大帅哥了,就算是他对着我猛放电,我也要吐槽!!

  这剧是《神探伽利略》的翻拍版吗?原来霓虹电视台也会干芒果台的这种勾当。找了一个跟福山SAMA外形气质不相上下的藤木SAMA演男一,找了一个跟柴姐几多相像的松下小姐来当女一。同样是大学教授(方向不同)VS菜鸟警察,同样是古怪VS热血,连初次见面都如此雷同地选择在教授上课的教师。我想说,要过年了,编剧们的脑子估计也都不想动了吧。

  除了COS《神探伽利略》之外,估计编剧在磨剧本之前一定是《LIE TO ME》的粉丝。真当要感谢这部快被砍的美剧,为全球的侦探剧开辟了一条新的断案模式。这样的山寨结果就是,藤木SAMA在剧中的每一部都被我猜到他要做啥。《神探伽利略》中福山那富有科学含义精湛的物理分析,让我折服;《MR BRAIN》中大神的那要脑内分析,让我完全听不懂但被忽悠;而《CONTROL~犯罪心理捜査》中的藤木却让我早早就知道犯人是谁、这是刑侦剧哎,这么容易被看穿还有神马乐趣所言??

  还要说一个就是女主,虽然长得像柴姐,但是演技也太平了吧。那个个子,乖乖,我查了资料才知道175CM,难怪剧中所有男人不是比她矮就是看着跟她持平。我拜托一下,女主大支就算了,但是这么大支的女主却时常摆出瞪眼、嘟嘴等表情,让看剧的我直呼“好不搭!!”。还有,明明是85年出生的女主为嘛看着还是年长的横大白显得面嫩,何解?何解?

  吸气、呼气……弃还是追,是我现在要思考的问题。暂且为了藤木和大白,我决定再看个第二集。

【《犯罪心理》观后感】相关文章:

1.《暖情》观后感

2.风之谷观后感

3.《夺冠》观后感

4.孔子观后感

5.《借钱》观后感

6.《飞天》观后感

7.《弱点》观后感

8.《2012》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