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报告体会>观后感>电影《金刚川》观后感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

时间:2024-03-23 07:08:4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

  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会观看欣赏许多优秀的作品,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影《金刚川》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1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记忆》栏目摄制的20集大型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整整70年前,一场震惊世界的战争,在朝鲜半岛徐徐拉开。

  那一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爆发的一场最大规模的局部战争。 那一次,中国人民志愿军用钢铁般的意志,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

  那一次,中国人民用全民族的空前团结,向全世界证明: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出兵朝鲜,为援助朝鲜。保卫中国安全,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生的战争。这场战争,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烈士当中,有抱炸药冲敌阵与敌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挺胸膛堵枪眼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有战友伤。自己上。炸死敌军的一级爆破英雄伍先华,有双腿伤。忍痛爬。捐躯开路的许家朋,有子弹打光拉响手榴弹冲向敌人的孙占元,有卧火海忍剧痛。维护潜伏纪律的邱少云,有抢修桥梁保畅通英勇献身的杨连第,有战终日。歼顽敌。屡建战功的杨春增,有冒严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

  在朝鲜牺牲的十几万名烈士,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有: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罗盛教、毛岸英等。

  无数先烈的.鲜血,洗染了胜利的军旗,浩荡的铁流里,我看见了长辈伟岸的身驱,是他们,在为民族争解放,为人民争自由的战斗里,创造了伟大的功勋。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更不能忘记战争中牺牲的先烈,解放军的丰功伟绩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2

  新中国成立不久,美帝国就对朝鲜发动了战争,中国政府考虑到朝鲜一旦被占领,我国东北就有可能沦为人间炼狱。应朝鲜政府请求,也为了自身着想,我们派出了部队前去支援。

  我方部队的大部队准备过一条江,这条江流水急,深,通过它的唯一办法就是过桥。美国显然也考虑到这条桥的重要性,不断地派出飞机前来骚扰我军过桥。但令他们惊讶的是,中国工兵一次次的把断桥给修了起来,美国工兵3天修的进程中国工兵只用了两三小时?!我在这一刻看出了工兵们坚强的意志与那似乎拥有无穷力量的体魄。

  令我震撼的有许多画面:

  邓超饰演的高福来被延时炸弹炸重伤的那一刻,脱口而出的不是:“救救我。”而是:“修桥!”原本口齿清晰的他此时说话却变得的含糊无比,但他的眼神——是那样的坚定,是那样的有力量!炸弹炸掉的是桥,而不是他的信念!

  张译饰演的'张飞为了吸引希尔的炮火,让手下人点燃了周围的草木。希尔果然朝着他们俯冲下来,并不断地俯冲,射击。周围的人倒下了他也被炮弹给肢解了,但一个人的信念不能被肢解!凡不能毁灭他的,必使他更加强大!

  他拿起了一根木棍,然后缓缓向另一个炮台走去。

  ……

  他用尽全身的力量发出了最后一发炮弹,叫出了最后一声咆哮!我用暂停键停住了画面:他的面部狰狞。这狰狞,是为了谁?是为了祖国人民、朝鲜人民不受战争的波及,能够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过完温饱一生啊!

  没有人能不朽,活过便是永恒。

  他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路途里,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洒满一地。他们累,却无从止歇;他们苦,却无法回避。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3

  为了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为了让我们回忆并铭记这段历史,激发爱国精神。铁路组织我们一起看了《金刚川》这部电影。在我看来导演用三个个视角分别呈现了这个故事。

  第一是队员视角部队需要过桥,美军无情摧毁,工兵连迅速修桥。我了解到不只是有日本人掠杀我们,还有美国人,让我看到了战争的残忍以及中国人毅力修桥,志愿军死了又上用无穷无尽的血肉填满炮坑,用意志战胜了强国的飞机大炮,诠释了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同时也勾引起我想一直观看的兴趣。

  第二是敌人视角记得美军有个人说了一句话意思是入地狱的人是幸运的,而还在执行任务的他是煎熬的。从此可以看出他们虽然有着强劲的武器可是还是恐惧我们中国人的实力以及害怕继续战争打仗的内心还有对我们修桥毅力的敬佩。在最后他们还说了句“没有什么是可以阻止他们的”,又可以看出中国人在修桥面对巨大困难的不退缩坚持不懈勇往无前的精神。

  第三是炮兵视角其中有个感人的细节师傅让徒弟换阵地是因为第一阵地已经暴露为了保护自己的徒弟他牺牲自己并且故意吸引敌军为大部队过江争取时间,以及后来徒弟残胳断腿也强忍痛意直线面对敌人打败敌人的这部分让我安静了下来仿佛置身于地仿佛在和他一起奋斗,带着痛恨带着力量看完这个片段。

  最后结局是志愿军活人搭桥众志成城取得了胜利。水深4米水流湍急可以想象有多少战士在水下死去,而人桥更像是一种象征意义,用无数生命堆砌而成的胜利,深深的震撼了我,“不可能”就是他们唯一的`武器。最后背景音乐一条大河一想起更是让我潸然泪下,明白了很多之前不懂的道理,同时也赋予了这首歌新的含义。最后也读懂了国歌中“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句话,然而作为年轻人的我们更应该勿忘国耻,我们后辈人更没资格替前辈人原谅敌人。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4

  近日,电影《金刚川》陆续释出CINITY、中国巨幕、IMAX海报,宣布将同步发行CINITY、中国巨幕、IMAX、wanos、dbox、4dx、4dmovie、mx4d、holosound、杜比、DTSX等版本。多种影音格式集结献映,足见影片非凡的历史与行业价值。志愿军战士所展现的英勇精神代代传承,影片以个体这一独特角度切入,以小见大呈现战争场景,正是主创满怀敬畏之心所尝试的战争片新思考。

  三位硬核导演各展所长,从战场上小人物的个体视角去感受战争。而如何以现代电影工业手段呈现当年历史景象,同样令观众倍加期待。对此摄影指导罗攀回忆拍摄历程:我们找到了彩色历史照的反转片效果,同时又有数字时代电影特点的综合路线,影像上既有真实感,又有电影感。作为战争电影,《金刚川》追求的'正是让观众感受真实氛围、看到战争的残酷性,向曾经的先烈致敬。

  实力集结刻画英雄风骨。

  《金刚川》弘扬中国精神。

  此番金刚天团集结,众实力主演怀揣对历史和先烈的敬畏,奉献出动人演绎,力求追寻当年志愿军战士的精神风貌。饰演炮手张飞的张译,在拍摄怒吼戏过程中,因极度投入而缺氧晕眩,稍作调整便继续进入状态;吴京为了更好地融入角色,与戏中炮兵连兄弟们共同训练、交流感情;李九霄、魏晨也接受了军姿、施工等特别训练;而邓超为求更加真实自然的人物呈现,首次挑战家乡方言对白。牢记使命刻画历史风骨,赤诚之心共铸英雄群像,《金刚川》所承载的动人故事和用心诠释,势必将为观众带来跨越时代的共鸣。

  电影《金刚川》怀抱时代感召、回溯历史记忆,以光影呈现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的艰苦作战。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前线,不惧艰难险阻,取得胜利,为新中国的和平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弘扬无畏勇气,生动展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和伟大精神,也正是电影《金刚川》的时代使命所在。影片预售现已开启,将于10月23日登陆各大院线。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5

  看《金刚川》是筹备已久的事了。从听到电影的消息,一直等到电影上映。上映第一天,就拉上朋友一起去了影院。

  这部电影是关于抗美援朝的。抗美援朝在国人心中有特殊的意义,它和我们共和国的成长息息相关血肉相连,也凝聚着千千万万国人的生命和情怀。但因为种种特殊原因,近三四十年以来,抗美援朝题材几乎在影视界绝迹,只有在早期拍摄的《上甘岭》、《英雄儿女》等影片中大家才能一窥当时的情景和传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所以看到《金刚川》,我是有一些激动的,在当下它是一个开局和定调的作品,意味着今后我们可以拥有这个题材的'更多可能性了。

  在这部电影中,管虎、郭帆、路阳三位导演没有展现志愿军与美军的正面交锋,而是以交通线的保障为入手点,分别从渡河士兵、美军飞行员、守桥高炮战士的视角,还原部队抵达战场前的一天。"金刚川"这个名字,代表的其实是一条江,夏季时水流湍急,无法泅渡过江。

  江面其他桥已经被敌军炸毁,只剩下一架木桥,为了能够顺利过江,在规定时间达到作战地点,我军制定多种策略过桥。读后感m只是,虎视眈眈的美军却一次次又一次地轰炸桥体,不仅多次毁坏我军刚修好的桥,并且给我军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最后桥被炸得几乎碎掉,我军战士站到桥底,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架起了生命的桥梁,帮助大部队顺利通过金刚川,圆满完成任务。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时隔70年,在和平年代回顾那段历史,回顾那段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英勇斗争,志愿军战士以热血铺陈奋斗底色,树立起中国军人精神不倒的旗帜。《金刚川》只是一个开始,后续还会有《长津湖》等同题材重磅电影上映。那段历史那些人,祖国没有忘记,我们普通人也没有忘记。作者:张雪云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6

  一部电影,平实的语言,不多的台词,却催人泪下,感人肺腑,这是用中国志愿军的鲜血与生命谱写一段悲壮、感人的历史,这就是电影《金刚川》。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悲壮、豪迈、感人的故事,记录了在1953年抗美援朝末期,关于金刚川河流上的一座木桥所开展的金城战役。中国志愿军须在次日5点前横渡金刚川,保证6点前抵达金城主战场进行最后的决战,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保护好渡江的唯一通道——工兵桥。而在前进过程中美军为了阻击志愿军大部队挺进,全天候24小时轮番炸桥,两小时内向载重桥投下了700多枚炸弹,志愿军们毫不畏惧,用自己的生命撑起了工兵桥,保障了金刚川的水上通道,整部电影也就是围绕敌我双方炸桥、修桥的.殊死较量展开的……

  在影片中,最令人心痛的是张排长牺牲了,张排长满腹怒火,点燃箱子,吸引了美军的飞机,他的胳膊、腿炸断了,仍然顽强地爬到炮位,一个人完成了六个人的操作,以惊人的毅力把敌机打了下来,完成了最终的使命,光荣牺牲了,牺牲的画面定格了,像一面旗帜飘扬在战场上,像一面丰碑永远矗立在朝鲜的土地上,看到这一幕我泪流满面,心潮澎湃。

  最后,志愿军渡过了金刚川,取得了这次战役的胜利,也夺取得了朝鲜战争的伟大胜利,付出的代价却是惨重的,沉痛的,无数志愿军战士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朝鲜的这片土地上!这一仗中国不仅打掉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也获得了全世界人民的认可,中国终于以傲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电影中的那些画面深深地触动着我,也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现在的和平、安定、幸福的生活是无数先辈们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发奋图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繁荣。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国家……”电影结束了。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去朝鲜看看,去金刚川看看,缅怀那些英烈,呼唤那些忠魂……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7

  抗美援朝纪念馆坐落于丹东市的英华山上,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专题纪念馆。每当我走进抗美援朝纪念馆,就会产生对志愿军战士的无比钦佩。

  今天,我们全校师生怀着无比崇拜的心情来到抗美援朝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雄伟的历史丰碑——抗美援朝纪念塔。纪念塔,气势恢弘,雄伟壮观,塔高53米——象征着53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的巨大胜利。我们坐在纪念塔的前面,聆听着大队辅导员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好汉人物事迹。雨来罗盛教黄继光……我仿佛一下子看到了那鸭绿江大桥上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情景。我被他们的事迹所感动着,我被他们的爱国之心感动着,我更被他们的勇气而激励着。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正如作家魏巍所说:他们是世界上一切巨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我们以我们祖国有这样的好汉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国度而骄傲,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参观过纪念塔后,我们来到了陈列馆,展厅中丰富的文物和历史资料,展现了抗美援朝时期无数英烈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八个大字永远在世人的心中铭刻。和彭德怀的塑像伫立在展厅中央,来到展厅的人心中回荡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之歌。

  参观了陈列馆后,我们又来到了全景画馆,全景画《清川江畔围歼战》记述了第二次战役,反映了志愿军在战场上的英雄气概:彭老总叱咤风云;黄继光勇扑枪眼;邱少云身卧火海;罗圣教跃入冰海等无数英雄形象。

  无数先烈血战沙场,抛头颅,洒热血,是坚强的信念和顽强的'拼搏使我们打胜了这场战争。如今,距朝鲜停战已经有50多年了,现在的生活幸福了,社会进步了,祖国强盛了,在中国人欢悦的时刻,我们一定不会忘记曾经有志愿军战士们的付出。我想,当他们看到我们现在的生活时,他们在九泉之下也会开心的。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8

  70年前,他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为抵抗侵略展开了一场正义之战。70年后的今天,这群英雄的战士,虽然已是满头华发,但回忆起那些在枪林弹雨中的故事时,他们依然能意气风发地述说出一个个英雄的赞歌。

  光影回溯,英雄不老。10月25日,在潇湘国际影城长沙东塘店举办的“铭记历史崇尚英雄——致敬抗美援朝老兵公益观影《金刚川》”活动中,8位抗美援朝老英雄亲临现场。

  老英雄们虽正值耄耋之年,却依旧精神矍铄,举手投足间尽显军人风姿。今年87岁高龄的蒋万琼老人,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团46军137师的军人,赴朝作战年仅17岁,聊起当年战争中发生的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蒋老仍然记忆犹新,他坚定地说“我是中华民族的子孙,国家需要我,我必须挺身而出。”

  另一位抗美援朝老英雄张行也感慨说,“能够参加今天的`活动我很高兴,觉得很有意义,谢谢你们还记得我们这些老同志!打仗时,我的头、手、腿,身体各处均有受伤,但我没有一次后悔过,因为我的每一寸皮肤都属于我的国家。”

  “看了这个电影,我感觉又回到了战场。我在电影《金刚川》人物的身上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94岁的成建明老人身上挂满了荣誉勋章,看到电影中击炮的画面时分外激动。韩远正是老人的孙子,他说从小就听着爷爷的故事长大,那段往事虽然没有经历过,但那些战斗的瞬间早已在心中想象过无数次。“我一直为爷爷而感到骄傲,他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英雄,是不畏牺牲、浴血奋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我会将他的故事、他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9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志愿军与朝鲜军队并肩作战。渡江一一最后一次战役,它将会决定战争的结果。”打完最后一次,我们就能回家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了!”,一个志愿军说道。

  然而,渡江绝非易事,他们仅仅依靠一座木桥渡过湍急的江水。美国的飞机又怎会善罢甘休,时不时投放几颗炮弹,炸毁那一座桥。但中国人民是顽强不屈的,尽管桥一次次被炸毁,他们仍一次次地修复,并争分夺秒,飞速渡江,这是别人做不到的。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两个美国飞行员在对话,其中一个说:”这些人是炸不死的吗?像这样一座桥,我们军队修好需要三天,而他们只用了三小时不到!我们的任务仿佛是不休止的……”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军队!

  影片中,有人在前仆后继,冲上去修复桥;有人紧盯着敌军飞机,汇报异常情况;有人全神贯注,操控高炮射击。他们身上都体现了同一种精神一一爱国。”就告诉他们,我们在这儿,让他炸”“不要耽搁,快速渡江”。每一个士兵都在奋力拼搏,为了祖国统一昌盛努力。什么是民族精神,什么是民族魂?这些人,就是真正的英雄,就是祖国的顶梁柱!

  “打赢这场仗,回去拿奖章。”这是一个战士纯粹的'愿望,更是中国人民肩上共同的担当。影片歌颂了志愿军的爱国热情与爱国情怀,渡江的胜利,是中国精神的体现,是全中国的胜利成果!无悔的担当,心甘情愿地牺牲,是对他们最好的诠释。他们是令人敬佩的,他们值得那一份荣耀。

  中国精神需要我们来弘扬和传承,先烈的事迹会永垂不朽,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我们将不断努力,继续搭建那一座通向成功的桥。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10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纠集“联合国军”进行武装干涉,并派遣海军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此后,侵朝美军越过三八线,直逼鸭绿江,并出动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直接威胁到新中国的国家安全。虽然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的紧急任务,但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共中央多次召开会议,经过反复权衡,在10月上旬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到1951年6月,历时7个多月,先后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五次大的战役,共歼敌23万余人,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涌现了无数英雄人物:罗盛教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为了朝鲜人民,为了履行国际主义义务,许许多多的英雄,长眠在了朝鲜的土地上。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同时,国内掀起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

  全国各阶层人民踊跃参军参战,捐献飞机大炮,慰问志愿军,订立爱国公约,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有力地支援了前方作战。1951年7月,朝鲜战争进入“边打边谈”阶段。经过两年的相持,交战双方于1953年7月签署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举。这场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极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威信,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相关文章:

《金刚川》观后感11-05

金刚川观后感11-07

金刚川观后感15篇11-24

《金刚川》观后感(15篇)11-28

《金刚川》观后感15篇11-21

《金刚川》观后感11篇11-26

《金刚川》观后感400字06-18

金刚川观后感8篇(合集)10-30

(通用)金刚川观后感4篇11-06

[必备]金刚川观后感15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