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时间:2020-07-29 12:45:47 教学范文 我要投稿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2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2篇)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的内容,例如有关混合运算,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左到右依次运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而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因为这节课的内容较为简单,我通过算式引导学生归纳同级运算的法则: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进行。

  因此学生在了解了这法则后,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的较好。练习中除了粗心大意外,都较为乐观。但是我班学生欠缺的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课堂作业本里,学生对应用题这块做的不是很好,不能根据题意准确的列出算式。因此,对解决问题这块我将重点教学。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2

  本单元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用了两节课学完了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学生掌握地越来越好了。在教学中主要有以下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引起重视。

  一、第一课时学习同级运算,运算顺序很简单,对学生来说没什么难度,唯一费时、难懂的是脱式计算的数学格式。这节课是实习生上的,我在课前给他们好好分析了教案,告诉了他们改怎样引导学生,但是因为他们的经验太少,驾驭课堂的能力差,讲了一半学生对于脱式计算的格式就糊涂了,我当时马上自己上讲台接着讲,几句话学生就明白了。学生明白了格式后心情很轻松,马上问题就来了,有的学生问:老师,这些题我们明明口算就行,问什么要学习脱式计算呢?太麻烦了!有的学生问:老师,两个数计算的还用脱式计算吗?我马上表扬了这些爱思考的学生,然后给他们讲解学习脱式计算的重要性。学生的态度才有所转变,才开始愉快的做练习。

  二、第二课时学习两级运算,对于7+4×3这种题的脱式计算的格式,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实习老师没有说清,学生就不会,所以做练习时遇到20-8÷2这道题不会写。

  三、实习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太少,他们表扬、激励学生的话太少,很多学生无精打采,积极性不高。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3

  学生原来已经有看到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经验,所以例题的运算顺序学生很清楚,通过预习自己也能解决。关键是计算上的失误较多,像150÷30=50,12+150=270了,认真计算的习惯要养成,看来口算也要加强练习。

  本节课的重点还有解决实际问题,把多步计算列成综合算式对于后进生是有点难度的,所以这里关键要学生弄清楚数量关系,题目要求什么,必须要用到什么条件,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未知的要先求等等,每道题我总是先让学生说说思路,再去解答,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方法很重要。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4

  1、理解教材,把握目标,扎实落实目标。

  本课时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所以本课时共设计了两个问题。首先,问题一,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说清自己的思路,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结合思路说清算式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因为先求的事天坛公园的1/4是多少,所以计算时应先算271*1/4,初步体会有乘有加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然后独立完成小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其次,问题二,重点放在不同思路的比较与联系上,对于30*7/10+30*2/15和30*(7/10+2/15)这两个算式,它们只是不同思路的不同列式方式,并不是乘法分配律的体现,所以我引导学生从算式结果相同上分析,可以用等号连结两个算式,这样再让学生观察等式两边算式特点,才会让学生明白它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发现整数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这样处理,有效地落实了目标,突破了难点。

  2、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渗透。

  看想算查这四个字可以说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法宝,在教学中,我分两个层次渗透了这种方法:在试一试小练习环节中,重在让学生说清,看的是运算符号想的是运算顺序;而在计算四道题时,强调不仅要看运算符号还要看数字特点,不仅想运算顺序还要想有没有简便算法,从而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该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差异。

  对于每个问题的解决与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独立思考与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想法,不断地获取知识与方法,同时也关注学生差异。对于计算,要求快的同学可以全部完成,一般完成2-3道,在问题二的处理上,出示线段图就是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第二种思路,使不同程度的孩子得到不同的发展。

  不足之处:

  1、由于教学经验缺乏,再加上比较紧张,本节课有些环节落实得不到位。对于看想算查方法的渗透,第二个层次落实的不及时不到位;计算题在订正时应该展示不同的做法,进行对比,体验运算律的作用;教师的语言不够准确,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时总结应该说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而非运用。

  2、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关注不够全面,没有真正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生生互动。本节课部分学生的思维活跃,思路清晰,表达准确,但还有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由于本人教学时间短,教学经验少,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教学过程的设计上还存在许多不足,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以促使我加深对这节课的认识与理解,促进我的成长。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5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数学源于生活。课堂上再现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情境的创设也能促进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利用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感悟与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体会,逐渐学会,学习思辨,掌握技能。

  学生刚学习两步计算式题时,对运算顺序较难理解,往往难以灵活运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明确算法。第一个问题,在学生列出分步算式的基础上,引导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使学生体会综合算式的含义,并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尝试计算,理解运算的顺序;第二个问题,则引导学生直接列出综合算式,帮助学生联系数量关系理解其运算顺序。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坚持让学生在列出算式后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注重了思维的表述,又让学生明白要先算乘法的道理。注意对同类题的比较,通过比较归纳出含两级运算的计算顺序,有利于学生掌握。

  教学中重视学法指导,尤其是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辨析。学生出现的错误主要是格式问题:等号的对齐;运算顺序:学生在理解了运算顺序之后,有些前面是减法、加法后面是乘法的混合算式,学生往往是将后面的结果写在前面。通过强调算法: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针对出现的错误情况展示,进行纠错;算法强化练习进行诊断及矫正。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6

  本单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试题的运算顺序;二是解决简单的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本单元重在梳理并教学混合运算的顺序。难点在于解决没有中间问题的两步计算问题。为了突破本单元的重难点,我教学中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混合运算时,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的“规定性”。

  在复习混合运算和新授时,要求学生要把先算的部分下面划横线,并问一问自己:这部分为什么先算?通过这些方法,给学生以直观的支撑,作为学生学习的“拐杖”。绝大多数孩子借助这一拐杖能够较好地完成混合运算的学习,但是也有绝少数孩子在计算的顺序上还是会有所混淆。

  2、教学脱式计算时要规范写法。

  由于脱式计算是本单元才开始正式学习的,在此之前,学生都是以直等的方式写出得数。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对过程书写的规范。要求先分步计算,再综合计算,由于学生对将两步算式写成综合算式感觉有困难,我在教学中教学生使用“等量替换法”,将第一步算式中的算式部分替换第二步算式中的对应的数,替换完以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考虑要不要加小括号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我的这种方法,但是仍有部分学生在要不要加小括号的问题上有所混淆。

  3、多样的练习设计。

  为了巩固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根据低年级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送动物回家,我是医生、我会填等巩固所学习的知识,提高了教学效果。

  4、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教学例题2的时候,借助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主题图,让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理解图意、讨论、发现、对比、归纳和应用与口算等方法含有不同级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教学效果好。

  总之,要改进低段课堂教学教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年龄特点,结合教材特点,抓住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教法要多元化,学法要多样化,教学环节要简洁、教学过程要灵活,注重教学生成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7

  这节课作为练习课,本来内容是比较单一的,但是当我把趣味填括号出示出来的时候,孩子们的眼睛一下子发亮了,马上有好多人高高的举起了手,直到结束还显得意犹未尽。

  课后我反思,这道题也许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所以孩子们才显现出强烈的兴趣,以后我们的数学教学中也可多一点以“趣”导学,特别是练习课中,尽量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也可改编一些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习题,让孩子在“玩中学”。

  也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呢!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8

  分数混合运算(三)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分数乘加乘减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与分数运算相关的问题情境非常抽象,不易理解,数量关系相对复杂,所以在小学阶段与分数有关的计算都是重点内容。因此在科学处理教材内容、正确把握课程标准、全面熟悉学生情况方面我们都要非常慎重,来不得半点敷衍。

  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我对本节课的成功与失败、收获与困惑等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与诸位共享和商榷。

  一、教学流程

  以人为本是我进行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一切以学生的需要和成长为根本出发点,尽可能使学生能够自主的、主动的、生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为此我设计了一下教学流程:复习铺垫——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课堂达标——当堂反思。

  二、体现两个重视

  1、重视学法渗透。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标要求之一。在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中,如何去分析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画线段图是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它能够直观形象的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解决问题帮助很大。因此课堂教学合作探究环节我特别提出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并在此基础上找出途中隐含的等量关系,方程解答才会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2、重视情境创设。

  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能够让学生感兴趣的、引发思考的问题情境,学生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全身心的投入到探究活动中,自主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进行必要的、有效的交流和探讨。因此在学案设计合作探究中,我设计了两次探究活动。第一次是对“比八月份节约了1/7”进行研究,让学生产生困惑,与分数混合运算一二中“单位1已知”产生认知冲突。第二次是把“比八月份节约了1/7”改为“比八月份增加了1/7”,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没有发生变化,等量关系也没有发生变化,形成解决“单位1未知”问题的基本数学模型。

  当然在课堂实践后我也发现了很多缺憾。

  1、课堂环境影响学生表现。

  我班共有8个合作小组,在听课中很多教师参与在每一个小组中,原来思维敏捷、敢于大胆发言的学生都显得谨小慎微、唯唯诺诺。学生不适应这么多听课者参加的课堂教学,就连学习最优的张星宇同学发言都语无伦次,那些天生腼腆性格内敛的学生表现就更是差强人意。因此学校要经常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常态课等多种形式的听评活动,这样既锤炼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可以有效增强学生抗干扰的意识。

  2、钻研肤浅影响探究活动。

  高效课堂给学生减负了,但是对教师来说却是加压了。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必须在课堂外下足功夫,这样课堂上教师才会游刃有余、进退有方。本节课中由于过高的估计了学生的能力,忽视对教材难点的分析与处理,造成了探究活动的卡壳现象。我对“比八月份节约1/7”中“单位1未知”没有充分研究,让学生错误的认为“已知量”才是单位“1”,引发对等量关系的错误认识。

  3、思路固化影响课堂生成

  课堂教学的设计、实施、反思等环节都充满着预设和生成的矛盾,课前要充分预设,才能有效的应对课堂生成。但是课堂是动态变化的,无时无刻都在生成着新的问题,不是能够全部预设到的。面对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我还是坚持原来的学案设计流程,希望学生能够侥幸的冲破难关。在这个时候教育机智和教育智慧就显得尤为重要,及时调整学案设计,针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扭转课堂教学面临的颓势。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无法超越自我,无法相信奇迹发生,只好任其自然了。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在课改的大路上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磨练自己。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要张开宽广豁达的胸怀迎接更加明媚的明天,用辛勤的汗水去浇灌和浸润那执着追求的理想课堂。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9

  反思《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这节课,本以为这是一节很平常的计算课,应该很顺利地教学,但是却给我不小的启发。

  一、努力之处

  1.体现学生不同的解题思路。

  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例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不同的思路展示得比较充分,一个是用全程减去第一和第二赛段的和,第二种是后三段的赛程相加,在教学中交流学生不同的方法,让学生体会一道题有不同解决办法,让学生说的时候重点说思路,学生说完各自的解题思路后,再比较这三种方法的思路的不同。我觉得这点做得比较成功。

  2.练习目标明确,方法指导到位。

  学生已经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在巩固练习环节安排了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和提高、拓展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我适时引导学生提炼和总结了基本方法。在提高练习效率的同时,又促进学生的思考。练习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单纯地授之以“鱼”,而是为了更好的授学生以“渔”。

  二、改进之处

  1.备课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

  反思这节课,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备课时教师应该首先备学生,应该明白学生哪里不会,要了解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新知识的学习哪里是他们不会的地方,上课时及时调整讲课的重难点。

  在备这堂课时,我觉得重点是让学生明白小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按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但当开始引入课的时候问你知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呢?学生很轻松地回答出了和整数的运算顺序一样,这时我就认为看来小数加减的运算顺序不是他们的难点,但是在教学中仍按照原来的设计抓住运算顺序不放了,其实在习题的处理时应不要再让学生说说每道题运算顺序了,不如让学生亲自算一下,踏踏实实的做两道题,亲自体验,练习比说说更有效。

  2.个别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个别学生叙述思考的过程不够清楚,心里明白但不能组织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这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给学生机会来表达。

  3.计算正确率和熟练程度有待于提高,应通过不同的.方式加强训练。

  有人说:“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在教学中学会教师注重引导,学会放手,学生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0

  今天,我讲了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这节课,因为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应该很自然的会将知识迁移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去。课前的复习我准备了几道小数加减法口算,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回忆起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因为本节课的重点是解决小数连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每步计算的意义。内容相对较为简单,好理解,易接受。于是我整合了教材内容,做了大胆的取舍,并没有按部就班的讲教材,而是选择让学生自己解决,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我放在让学生经历小数连加和加减混合计算方法的过程上,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通过让学生自主看书学习,在学生了解例题的信息后,我利用提问,明晰了这道题的来龙去脉,然后,让学生在回答我的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各种算法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最后观察三个算式后,得到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这一点上我觉得处理的还不错,问题出示以后,我没有急着去总结,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在观察之后,学生自己得出了结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以前学过的整数运算顺序是一样,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总结,而我一直处于引导、合作的地位,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主体性,也体现了新课标中所倡导教师的主导性,最后通过练习让孩子顺利的掌握了新知。

  整个教学过程完成后,学生对我说,好简单。从学生的反馈中,我清楚的知道,学生是彻底的明白学会了本节课的内容。

  本节知识点班上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技巧,并为后面的简便运算打下了基础。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意识到,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已经开始形成,如果有适合学生自学的课程,那么,我以后会继续放手,让学生自学的,这样可以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同时更多的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的课,看似老师说的少,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是很不错。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1

  学生对混合运算顺序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知道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我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进行教学,我先让学生计算300—120+25×4×(38+12)×50+6×3—18÷3等,复习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再把第一题改成300—(120+25×4)变成了例题,让学生观察比较与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学生明确是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也初步体会到了要先算小括号面的。我让学生独立进行尝试计算,并出示学生的不同的计算过程,再进行讨论交流,学生自主归纳出结论,也品尝到了获取知识的乐趣。

  在做第37页想想做做第2题时,我让学生比较每组的3道算式有什么异同,通过比较沟通了新旧知识(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与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小括号对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进而巩固了新知。

  从学生做的作业情况来看,计算准确率不是太高,还得必须重视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2

  本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两步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避免计算与实际引用的割裂,我将运算顺序与具体场景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充分理解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思考先算什么,然后列出综合算式,并总结出运算顺序,感悟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的练习情况来看,基本上没有出现运算错误的情况,但是计算错误比较多,看来对于计算能力的训练还需进一步加强。还有,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薄弱,特别是“想想做做”的第4题,很多同学不理解“人均居住面积”的含义,因此都用乘法来求,其实我应该在学生解题之前就应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

  今天教学了不含括号三步混合运算,重点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例题出示后,学生都能列出综合算式,对于如何计算?学生中出现了两种计算,虽然都正确。但引导学生先同时算出两个积,既先算出象棋和围棋的钱,这样计算比较简便。当时,我让学生先算的部分划出来,这样下面就出现了150+120÷6×5把后面的除法和乘法都一起画,一起算,没有过程的。我发现后及时指出:在计算时,要把没有参与计算的部分照写下来,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要写出来。又让学生练习了45—20×3÷4,学生把过程写得很清楚了。最后,大部分学生能归纳出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后面教学中,我补充了2组把3道一步计算的题目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有点难度,错的也比较多。书上的几道解决实际的问题没来得及讲评完。我想,运算顺序没问题了,本节课目标基本上已达成了。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2篇)】相关文章:

1.运算教学反思

2.《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3.《混合运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4.《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5.小学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6.小学数学五年级《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7.《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数学教学反思

8.跳远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