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学反思>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

时间:2021-02-08 15:00:3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1

  师:小朋友们在你们的身上有许多的小宝贝,我们来猜个谜语,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吗?

  一棵树上两个杈,一个杈上五个芽。(谜底:手)

  师:小朋友能用手做什么呢?(尽量扩展学生的思维,说出能干很多的事情。)

  生:我可以用手写字。

  生:我可以用手打扫卫生。

  ……

  师:是的,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是人的劳动创造。请小朋友想想,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

  揭示课题:1。人有两个宝(出示ppt)

  师:哪位小朋友来读读,“两”和“宝”这两个字?

  生:读“两,宝”。

  师:我们齐读课题,“人有两个宝”。

  师:你读了这个题目之后有什么问题吗?

  生:人有哪两个宝?

  出示出示图片。

  师:你能从图片上看到吗?

  指生回答,回答问题时注意说话要完整,表达要清晰。

  (启发学生说话,双手是人的一个宝,大脑是人的一个宝。)

  梁复梅老师和我上的是同一节课,也是同一课时,在总体的教学设计上却有所不同。

  【案例】

  出示本班学生画得一幅画。

  师:看看老师手中的一幅画,我们大家来猜猜是我们班级谁画的吗?

  生:夏原德。

  师:不错。这幅画就是我们班级夏原德画得。看看他的双手是多么的灵巧呀?

  师:正是因为我们有灵巧的双手和聪明的大脑,我们才可以画出这么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有两个宝》这篇课文,一起来学习双手和大脑对我们的作用。

  【反思】:

  这是我上的第一节上的阅读课文,在导入的时候我用的是谜语导入,低年级的儿童玩心比较的大,用猜谜语游戏的方法导入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因为是第一次用谜语导入,我在引导学生猜谜语的时候不够到位。当引导学生说说我们用手可以做什么事情时?学生的回答很完整而简练。当出示课题时,学生是情不自禁的齐读了课题:《人有两个宝》,但当学生读“两”和“宝”时,学生读的第三声不到位。当让对学生对课题质疑提问的时候,学生不明白我的提问?就直接回答了这个答案。看图说话的时候,学生的积极性也是比较高的。

  梁老师设计的导入环节很简单,她借助本班学生画得一幅图片,巧妙地利用这幅图片进行导入。让学生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来强调手脑的重要性,学生的积极积极性很高,更容易清楚的明白与本课相连的意思。

  同样的一篇课文,在不同的思想的牵引下有着不同的教学设计。但是不同的教学设计却拥有着同样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不断的吸取知识的精华。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2

  今天上了《人有两个宝》第一课时,觉得以下几方面做得比较成功:一、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我设计了两个猜谜语的游戏环节,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它是学习的营养剂和催化剂。课堂上,学生有了兴趣,才有交流的动机,有了兴趣,思维才会活跃。而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就是“激励”。课堂上,我注意抓住时机,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激励,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不足之处: 1.课文中的插图,没有利用上,看来编者的意图我还是没吃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改进。2、朗读课文不够到位。

  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虽然教学按预先设计的那样完成了,可在教学中还有许多需改进的地方,如时间上前松后紧,教学机智还需不断加强。今后我将不断钻研,不断探索,使自己的教学更上一层楼!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3

  《人有两个宝》是我们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首根据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手脑相长歌》改写的儿歌,主要讲了双手和大脑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手脑相长,才能有所发明创造。课文语言通俗,寓意丰富。第一句先讲了人有哪两个宝,第二句讲了这两个宝的作用,第三句说明只有把这两个宝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帮助儿童理解儿歌内容,形象易懂。

  第一幅图是几个小朋友高举双手,一位小朋友十分珍爱地注视着自己的双手,另一个小朋友托着大脑袋正在思考问题。它形象地反映了课文第一句的内容。另一幅图画的是小朋友们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的情景,具体展示了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的含义。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始终以一个组织、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在读中质疑,在读中释疑,让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究。在揭示课题后,我围绕课题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人到底有哪两宝呢 ”,吸引学生进入文本寻找答案,学生读了第一句后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双手和大脑,一下子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很是兴奋,学习热情高涨。。于是我趁热打铁,层层推进“为什么说它们是宝 ”,“我们怎样用这两个宝 ”,学生有了前一问的经验,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认真地自读课文。学生在寻求问题的解答中,渐次将课堂教学推向深入。

  一年级学生尚处于直观思维阶段,易于接受,理解具体,形象,直观的东西,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将课文与直观形象的插图相联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便于学生理解,也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沟通。如在引导学生理解“双手会做工”中的“做工”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中的插图,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xx会(在)用双手做什么” 从而理解“做工”是用手做事的意思。进而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说说“我的双手会……”除了为自己做事,你的双手还能为别人做什么事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的良好品德。在教学中我还引导学生思考 “自己做事时大脑会想些什么 ”,“自己曾经创造了什么新东西 ”这几个问题都以学生的主体经验为基本点,强调学生主体的感受与体验,帮学生具体化,个性化地来理解感悟课文,既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内化,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一年级学生从学课文伊始就感觉到语文课文易学、有趣,从而产生乐学,爱学的情感。

  当然本节课的教学,我仍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没有注意到充分挖掘生字的内涵来帮助识字。例如,学生学习“人”这个字时,我可以充分利用它的演变图,让学生认识它的演变过程,使学生对字形和字义的感知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识字,不仅会认识这个字,而且还会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知识和造字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4

  《人有两个宝》这首儿歌是根据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手脑相长歌》改写的,主要讲了双手和大脑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手脑相长,才能有所发明创造。课文语言通俗,寓意丰富。第一句先讲了人有哪两个宝;第二句讲了这两个宝的作用;第三句说明只有把这两个宝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帮助儿童理解儿歌内容,形象易懂。第一幅图是几个小朋友高举双手,一位小朋友十分珍爱地注视着自己的双手,另一个小朋友托着大脑袋正在思考问题。它形象地反映了课文第一句的内容。另一幅图画的是小朋友们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的情景,具体展示了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的含义。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8个生字,认识2种笔画,并了解劳动要用手和脑的意思,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有关动脑的事是学生学习本课的难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小组合作

  小组由于人数少,合作学习效率高,所以在课堂中我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如学生把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会读、课文大概读通后,请他读给小组的小伙伴听,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帮他指出读得不对的地方,并帮他改正。学习生字“人、个、大”时,请小组讨论这三个字中的“人”在写时有什么变化,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有效识字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低年级学生刚入学就接触汉字,汉字数量多,易混淆,给学生识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通过学生观察、思考、联系生活等方式使学生主动认识生字,让学生对汉字感兴趣,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1)注意分析字形,联系学生已有经验帮助识字。

  最初的字形分析,是分析笔画,分析笔画的先后和位置,如“人”的笔顺是“撇、捺”,当学生认识“人”后,就适当地指导学生,按字的组成进行分析,如教“个”时,直接让学生分析为“上边一个‘人’,下边一个‘│’”,不必再一笔一画地分析了。汉字中还有许多的形近字,教学时我注意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识字,如“大─太”、“人─八”。这样,不仅学习了新字,又复习了学过的字。

  (2)在识字过程中重视写字的指导,把识字和写字结合起来

  对于要求学生会写的字,一定要指导学生认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因为学生刚开始接触写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指导学生看清字的笔顺,看清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指导学生认真写好每一个笔画,适时鼓励认真写字的学生。

  (3)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进行识字教学。如去拼音读字词、让学生猜字谜、看带有生字的实物、游戏“摘苹果”、添一笔成另一个字等等,学生非常感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当然本节课的教学,我仍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没有注意到充分挖掘生字的内涵来帮助识字。例如,学生学习“人”这个字时,我可以充分利用它的演变图,让学生认识它的演变过程,使学生对字形和字义的感知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识字,不仅会认识这个字,而且还会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知识和造字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5

  本课既是象形字归类识字,又是学生入学后正式接触汉字的伊始课。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做到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无论是课初的“我说你做”的游戏导入,还是指认挂图中人体各器官名称,研究汉字的演变过程,以至于在后面的游戏巩固所学汉字的过程中,我都会尊重学生的发现,让他们畅所欲言,哪怕他们的想法是令人可笑的,但都是他们思考后内心真实的想法,是智慧的结晶。对他们这种敢说、会说、乐说,我觉得 在备课时应加大信息的储备,从而准确地判断所提问题。

  本课教学之后使我发现,我与学生一样也需要不断学习、摸索、研究,尤其是字理识字这方面的内容,凭空猜测是不行的。因此,找到每个字的渊源是识字的首要,尤其是象形字归类识字,更需要教师与学生找到造字之初,去体会每个汉字的产生。本节课对于“足”和“手”的教学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直到学生完全掌握为止。我也在教学中认识到自己在字理学习上的不足。

  这节课我用了35分钟就将课程结束了,这是我备课时没想到的。剩下5分钟我没布置学习内容就让学生下课了。现在想想,如果利用这5分钟学习书写2个生字最合适。这样,5分钟时间不能浪费,而且还将生字分散学习了,效果会更好。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合理利用课上的40分钟,还要增强及时处理课上发生的意外的应变能力。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6

  《人有两个宝》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人有两个宝贝,赞美了为了酿造生活而不辞辛劳的人们。我试图通过挖掘教材使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使学生与作者、课文的感情产生共鸣,最后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加强朗读,因此我以朗读课文重要段落和句子为教学的重点,把朗读贯穿在各学段的目标中,即正确、流利地朗读。而教学的重点则以两个宝为线索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手和大脑的作用:做工、思考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因此,课一开始,我就通过让学生读题质疑,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走入文本。

  这篇课文的好词佳句较多,便于学生积累,我就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中另有三个词语用、又用、创造分别也能说明手和脑重要性,地点分布之广,工作是那样的繁忙。我以这三个词语为例又引导学生用自己积淀的成语形容手和脑却一不可,学生说到了做工、思考、创造、等词语,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

  让学生看图读课文,接着问学生你体会到了什么?并且说理由。这样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图的作用也得到了更大的发挥。

  但是,学生对人两个宝贝的重要性总是体会得不够到位,也许是老师没有引导好。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7

  《人有两个宝》这首儿歌是根据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手脑相长歌》改写的,主要讲了双手和大脑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手脑相长,才能有所发明创造。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课文,针对一年级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具体、形象、直观的东西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不是索然无味地解释,而是将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沟通。如让学生说说“大人的双手会做什么?”、“小朋友的双手会做什么?”、“自己做事时大脑会想些什么?”、“谁用双手和大脑创造了什么新东西?”、“自己用双手和大脑创造了什么新东西?”这几个问题都以学生的主体经验为基本点,强调学生主体的感受与体验,帮学生具体化、个性化地来理解感悟课文,既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内化,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学生刚接触汉字,而且识字数量多,易混淆,给学生识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思考、联系生活等方式使学生主动认识生字,让学生对汉字感兴趣,乐于识字,主动识字。这一课中有许多的形近字,教学时我注意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识字,如“大─太”、“人─八”。这样,不仅学习了新字,又复习了学过的字。这节课也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特别是朗读课文不够到位。虽然在课上指导学生多次朗读,而且在老师范读后,学生也能仿读,但后鼻音的字仍有很多学生读不到位。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8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刚刚学完拼音和识字课程,我很快定下教学内容——《人有两个宝》。这首儿歌是根据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手脑相长歌》改写的,主要讲了双手和大脑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手脑并用,才能有所发明创造。课文语言通俗,寓意丰富,学生易于接受。备课前我反复研读教材,又上网参考了名师们对这堂课的一些好的教学设计,备出了一份自己较为满意的教案初稿。试教后,几位评委老师对我的课进行了指点评说,认为我这堂课的过渡比较繁复,细节处还要多做斟酌。有了他们的指导,我对整堂课的脉络更加明晰起来,哪处值得保留,哪处又该反思修改。第二次试教我就更加胸有成竹了,指导老师们给予了初步肯定。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标》明确提出“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并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特别注重学生“探究的研究的过程”。那么用什么启发?讨论、探究、研究什么?——开始时,我提出“人有哪两个宝?”、“为什么说它们是宝?”几个有效性问题,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在自读课文时十分认真。接下来再将问题逐个提出,学生在寻求问题的解答中,渐次将课堂教学推向深入。当然对于一年级学生,我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简短的小结适时地传递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认识。此外,学生读过课文后,组织学生展开互相间的评价,让学生做学习活动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二、利用教材空白处组织教学,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这篇教材虽通俗易懂,但也给学生留下许多空白,这给引发学生的想象创造了空间。教学中我注重抓住关键词句,如“双”、“双手会做工”、“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等,对学生进行词句训练,朗读训练,思维训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如让学生看老师做动作,说说“老师的双手会做什么?”、再想想“我们自己的双手会干些什么?”理解“创造”一词时,让学生动手去捏一捏橡皮泥,边捏边想,体会“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并展示自己创造的作品。这样,通过读、思、说、捏橡皮泥等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手脑并用,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学中玩,创造力也得以较好的体现,很好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三、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好习惯,益终身。回答时说完整话,读书姿势正确??这些关乎学生日常学习习惯的细节,需要教师不断提醒点拨,我在课堂上也时时注意孩子们良好习惯的培养。低年级孩子很多学习方法的掌握,也是在平时学习中一点一滴积累的,例如这堂课的教学中要求背诵儿歌,我是这样跟孩子们说的:“背书有很多方法,我们可以边读边背,遇到不会的可以看一眼;可以看着图背;还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互相背,这样我们就能把课文又快又好的背下来了。”孩子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但因这是学生学完拼音和识字课后接触到的第一篇课文,她们缺乏阅读经验,有拖读、顿读的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想法帮助他们多进行朗读训练。

  课前的准备忙忙碌碌,但整个的过程让我又多了一份从容与思考。回想这次活动从准备到展示,真是收获大于付出。感谢所有指导老师们给我的帮助,我今后会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9

  《人有两个宝》这篇课文,是学生进入一年级后学习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的教学,除了生字教学,我把重点放在了这两个方面;1.朗读。2.理解。

  1.朗读。首先,我让学生认识逗号和句号这两个标点,知道句号的作用,了解这篇课文一共有几句话。其次,逐句教怎么朗读句子。比如第一句: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如果不教朗读,学生会一个一个字的读,毫无节奏,没有词与句的感觉。因此,我用课件出示句子,用/在句中表示停顿的地方,先让学生看标记尝试练习朗读,再指名读,有问题的地方我再示范读。我这样出示标记,如: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学生是非常聪明的,老师点一点,读一读,他们读了几遍之后,就已经读得有模有样了。

  2.理解。逐句出示句子,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例如读了第一句,知道了,人身上有2个宝贝,一个是双手,一个是大脑。读了第二句,知道了,双手可以做工,大脑可以思考。教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启发学生想象,人的双手可以做哪些事?提供人的不同身份来说话:厨师的手可以……,警察的手可以……老师的手可以……农民的手可以……画家的手可以……建筑工人的手可以……再让学生自由说说其他身份的人的双手可以做什么?自己的双手可以做什么?对学生来说,“思考”这个词是比较难理解的,为此,我引导学生想象厨师在做美味的饭菜的时候,在思考什么?警察在抓捕罪犯的时候在思考什么?老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在思考什么?……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也明白“思考”的含义。读了第三句,知道了,人只有用上双手做,用大脑思考,才能有所创造。我联系爱迪生发明电灯这个事例,让学生感受这句话的意思,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10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完了拼音、认识了部分生字,阅读了几篇小短文之后学习的第一篇课文。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愿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我注意在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如学生把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会读、课文大概读通后,请他读给小组的小伙伴听,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帮他指出读得不对的地方,并帮他改正。学习生字“人、个、大”时,请小组讨论这三个字中的“人”在写时有什么变化,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2。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不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就无从阅读和写作,修订版大纲对儿童识字提出了“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低年级学生刚入学就接触汉字,且汉字数量多,易混淆,给学生识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通过学生观察、思考、联系生活等方式使学生主动认识生字,让学生对汉字感兴趣,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1)注意分析字形,联系学生已有经验帮助识字。

  最初的字形分析,是分析笔画,分析笔画的先后和位置,如“人”的笔顺是“撇、捺”,当学生认识“人”后,就适当地指导学生,按字的组成进行分析,如教“个”时,直接让学生分析为“上边一个‘人’,下边一个‘│’”,不必再一笔一画地分析了。汉字中还有许多的形近字,教学时我注意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识字,如 “大—太”、“人—八”。这样,不仅学习了新字,又复习了学过的字。

  (2)在识字过程中重视写字的指导,把识字和写字结合起来。对于要求学生会写的字,一定要指导学生认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因为学生刚开始接触写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指导学生看清字的笔顺,看清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指导学生认真写好每一个笔画,适时鼓励认真写字的学生。

  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还要注意教师的语言要简洁明了,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表扬鼓励学生,让学生更喜欢上我的课。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11

  《人有两个宝》一课既是象形字归类识字,又是学生入学后正式接触汉字的伊始课。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做到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无论是课初的“我说你做”的游戏导入,还是指认挂图中人体各器官名称,研究汉字的演变过程,以至于在后面的游戏巩固所学汉字的过程中,我都会尊重学生的发现,让他们畅所欲言,哪怕他们的想法是令人可笑的,但都是他们思考后内心真实的想法,是智慧的结晶。简单的否定都会挫伤他们的自信心。所以,对他们这种敢说、会说、乐说,我觉得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应加大信息的储备,从而准确地判断所提问题。

  初次涉入长教版一年语文课程,我也与学生一样,需要不断学习、摸索、研究,尤其是字理识字这方面的内容,凭空猜测是不行的。因此,找到每个字的渊源是识字的首要,尤其是象形字归类识字,更需要教师与学生找到造字之初,去体会每个汉字的产生。本节课对于“足”和“手”的教学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直到学生完全掌握为止。我也在教学中认识到自己在字理学习上的不足。

  这节课我用了35分钟就将课程结束了,这是我备课时没想到的。剩下5分钟我没布置学习内容就让学生下课了。牛宝莉老师课下对我说,如果你利用这5分钟学习书写2个生字最合适。这样,5分钟时间不能浪费,而且还将生字分散学习了,效果会更好。在第二节课中,我集中学习本课汉字的书写,正如牛老师说的那样,效果很不理想,由于生字太多,识字和书写都存在困难。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合理利用课上的40分钟,还要增强及时处理课上发生的意外的应变能力。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12

  《人有两个宝》是我们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首根据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手脑相长歌》改写的儿歌,主要讲了双手和大脑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手脑相长,才能有所发明创造。课文语言通俗,寓意丰富。第一句先讲了人有哪两个宝;第二句讲了这两个宝的作用;第三句说明只有把这两个宝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课文配有插图,帮助儿童理解儿歌内容,形象易懂。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始终以一个组织、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在读中质疑,让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究。在揭示课题后,我围绕课题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人到底有哪两宝呢?”,让学生进入文本寻找答案,学生读了第一句后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双手和大脑,一下子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很是兴奋,学习热情高涨。于是我趁胜追击,层层推进“为什么说它们是宝?”、“我们怎样用这两个宝?”,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认真地自读课文。学生在寻求问题的解答中,渐次将课堂教学推向深入,过自由朗读,小组比赛读等方式让孩子们理解课文,掌握课文内容。本节课的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同学们的积极性都很高。

  本课的生字也比较多。在教学生字时,我先进行字形分析,分析笔画的先后和位置,如“人”的笔顺是“撇、捺”,当学生认识“人”后,就适当地指导学生,按字的组成进行分析,汉字中还有许多的形近字,教学时我注意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识字,如“大—太”、“人—八”。这样,不仅学习了新字,又复习了学过的字。而低年级学生刚入学就接触汉字,且汉字数量多,易混淆,给学生识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通过学生观察、思考、联系生活等方式使学生主动认识生字,让学生对汉字感兴趣,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13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完了拼音、认识了部分生字,阅读了几篇小韵文之后学习的第一篇课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在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如学生已会读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课文能读通后,请他读给小组内的小伙伴听,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帮他指出读得不对的地方,并帮他改正。学习生字“人、个、大”时,请小组讨论这三个字中的“人”在写时有什么变化,虽然有些小组由于合作意识不强,而导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我想这也很正常,以后只要合作得多了,他们也就会越来越默契,这样还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14

  《人有两个宝》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人有两个宝贝,赞美了为了酿造生活而不辞辛劳的人们。我试图通过挖掘教材使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使学生与作者、课文的感情产生共鸣,最后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加强朗读,因此我以朗读课文重要段落和句子为教学的重点,把朗读贯穿在各学段的目标中,即正确、流利地朗读。而教学的重点则以两个宝为线索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手和大脑的作用:做工、思考。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因此,课一开始,我就通过让学生读题质疑,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走入文本。 这篇课文的好词佳句较多,便于学生积累,我就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中另有三个词语“用”、“又用”、“创造”分别也能说 明手和脑重要性,地点分布之广,工作是那样的繁忙。

我以这三个词语为例又引导学生用自己积淀的成语形容手和脑却一不可,学生说到了“做工”、“思考”、“创造”、等词语,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 让学生看图读课文,接着问学生你体会到了什么?并且说理由。这样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图的作用也得到了更大的发挥。 但是,学生对人两个宝贝的重要性总是体会得不够到位,也许是老师没有引导好。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15

  《人有两个宝》是一则生动有趣的儿童诗歌。文中赋予了有趣的道理:小朋友们要勤动手勤动脑,才能做一个有才能的人。在学文过程中,我创设悬念,让学生找找自己身上的宝贝,说出后还要说明“为什么你认为这是你的宝贝?”各种答案都有,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当我揭示课题,初读课文后,孩子都能异口同声说出:我们身上的宝贝是双手和大脑。带着“拥有”宝贝的那份满足快乐,学生把第一句话读的十分生动,很自豪。围绕“双手会干什么”的话题,我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一说,我的小手会()。根据图意,出现了“擦桌子”“弹琴”“种树”“写字”……。学生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我再提高要求,让学生想一想,爸爸妈妈在干什么?根据学生的答案,老师帮他们归纳:爸爸妈妈有的在织布,有的在建造房屋,有的给病人扎针,有的种果树……学生会说“妈妈的手儿会织毛衣”。学生会想象各种场景,一片忙碌的景象。我们都有一双勤劳的双手,所以说,“双手是我们的宝,双手创造了许多东西”。引发学生“大脑是我们的宝”时,我借用刚才思考问题时,学生的表情,让学生猜猜:这时的你们在干什么?学生也都异口同声:思考问题。用什么来思考——“大脑”。引用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告诉学生要勤于思考,三思而行。整节课,学生在轻松快乐地学习,对于课后的习题,除了个别学困生,基本能完成。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

2.人有两个宝说课稿

3.《世纪宝鼎》教学反思

4.《吉祥三宝》教学反思

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6.《千人糕》教学反思

7.《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

8.《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