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学反思>反思性教学

反思性教学

时间:2023-04-23 08:30:2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反思性教学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如何把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反思性教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反思性教学

反思性教学1

  生物教学不仅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也是师生交往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这种有目的的有步骤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对生物及其相关事物进行观察、描述、提出问题、从各种信息渠道查找信息、提出假设 、验证假设、思维判断、作出解释,并能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等。教师在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应注意:

  1、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

  2、应该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3、注意课内外活动相结合。

  4、重视探究性学习报告的撰写和交流。

反思性教学2

  一、源于生活导入,使学生感受亲近的数学知识。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不确定现象,本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使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概率知识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概率知识太抽象了,怎样使这一知识深入学生的生活,让我们的教学过程更直观呢?这堂课一开始,我设计了老师和学生玩“猜牌”这一游戏情境,简单而有效地突出“可能、不可能、一定”,以至引导学生直奔这堂课的主题“可能性”。

  二、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充分提供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猜牌”“摸球游戏”“小小设计师”等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游戏中玩中学,乐中悟,获得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直观感受,从而获得有用的概率基础知识,并用来解释生活现象,更为全面地分析问题,作出一些简单的判断和推理。三、加强活动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进行“摸球游戏”之前,教师先进行个示范摸球以及“友情提示”的出示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小组合作“摸球游戏”的顺利进行起了事到功倍的效果。同时在活动中应用知识,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的交流,更加深刻的感受、体会概率知识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反思性教学3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真正做到这一句话所提到的要求,必须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这一问题,我在设计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第三课时练习课时着重从创设开放、灵活的数学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堂组织形式灵活、开放,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交流和合作的过程。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大胆猜想,积极交流想法,集思广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合作交流使课堂组织形式更灵活、开放,让学生有充足的参与学习时间,将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大大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练习内容设计灵活、开放,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练习题的设计至关重要。本节课,我设计了大量内容灵活、开放的练习内容,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多种途径感受策略应用范围的广泛、内容形式的丰富、解决方法的'多样,进一步培养策略意识,增强价值认同感。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让学生的思维更灵活,课堂教学更有效。

  三、探究学习空间灵活、开放,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知识与真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正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而且课堂40分钟是有限的,学生学习数学不能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可以引导学生将探究活动由教室扩展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本节课,因为我设计的练习题开放性与灵活性比较强,难以于课堂40分钟探究完毕,因此我布置了课外继续探究活动,让学生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探究的时间更充足。

  以上是我在设计教案和上课时的几点思路与本节课的亮点所在。当然,整节课下来,还是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各位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得不够,对学生的具体引导不够到位。有些具体环节与细节的处理有待改进。通过本次精品课程的研讨,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历炼,不做一个死教书的教书匠,做一个善于思考的教育者。

反思性教学4

  1、课前交流很重要

  因为是第一次给五(2)班的孩子上课,为了调节气氛,也为了培养好的课堂习惯,课前我习惯性地和孩子们进行交流。可能是因为我第一次和他们交流,我觉得大家放不开,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

  2、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活动,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收获。

  枯燥的讲授,不止是孩子们不喜欢,我们也不喜欢。数学较之语文更理性,也更枯燥。我们要把这些枯燥的东西变得更灵性,更生动。游戏就是个很好的载体。这节课的摸球奖、掷筛子和玩飞行棋都是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并且每个游戏过程都能让孩子们自发地思考,我认为设计这样的游戏是可行的,但在操作过程中,因为事先考虑不周全,也因为个人课堂教学机智更待加强,所以最后的游戏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3、数学课堂教师应该思路清晰,每一个环节都要有设计的意图,应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4、数学教师要做到语言精炼

  第一次上课,耿华老师就告诉我,可能性的语言一定要精炼。简明扼要是一个方面,少重复学生的说话是另一个方面。一直记着,一直努力控制自己。这节课前半部分我就用的时间很长,越到课堂的后面,可能性大小上面,就强调的`少了,学生掌握的也不太好,有待修炼呀!

  5、可以调整的地方。

  (1)在课堂的总结时,应该结合孩子们的学习体会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2)将判断生活中的例子和学生举例放到一起练习。

  (3)玩飞行棋。有的孩子可能不会玩,教学时要求要更明确,可以考虑先让孩子们读懂要求,再请一个小朋友示范。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最后还应该有一个汇报交流和评价。

反思性教学5

  1反思能力与反思性教学

  1.1什么是反思

  Dewey在1933年第一次提出“反思”的概念,他认为,反思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特殊形式,也是一个动态的、仔细的高级认知处理过程。Schon(1983)首次提出了“行动中反思”Reflection-in-action)与“行动后反思”(Reflection-on-action)两个概念,“行动后反思”在教育领域运用较广泛,主要是集体或小组行为,指教师在教学实践后的反思。在Dewey和Schon反思定义的基础上,Fendler(20xx)认为反思具有笛卡尔基“Cartesianbasis”的特征,即自我认知是知识生成的有效途径。目前,大部分教师所采用的反思途径都是间接采用了笛卡儿的反思理论,当教师写反思日志或者叙事时,是将自己的生活和经验作为解决课堂上可能遇到的问题的知识来源[5-7]。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不难发现,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全面、深刻的反思和总结,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对象和教学过程进行检查和分析,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的过程,提高教师反思能力是外语教师教育的发展理念与趋势。

  1.2什么是反思性教学

  在我国,反思性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在上世纪90年代,受西方“反思性教学”的思潮的影响,中国的教育专家和参与教学改革的教师们,开始积极推进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熊川武(20xx)在《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详细描述了“反思性教学”的定义:“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通过结合“学会教”和“学会学”的方法,不断地找到解决自身、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问题的途径,并进行理性的教学,最终成为学者型教师[8]。反思性教学是对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研究,要求教师提高自我意识,更新教育理念,将反思贯穿到教学实践的各个方面。反思性教学通常由团队领导者主导,由一线教师参与,共同分析教学中的亮点,课堂教学的独特方法以及教学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最后互相交流的研究活动。

  2对青年大学英语教师的建议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要求和大学英语教师目前的职后教育现状,青年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变得非常紧迫。许多研究表明,反思性教学是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反思性教学可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提高教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意识,也可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因此,青年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积极反思。

  2.1丰富反思内容,在反思性教学实践中提高自我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青年英语教师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反思性思考。一方面,反思所授课程的知识结构、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和个人特质。另一方面,反思与教学有关的外部因素,包括教师的定位角色,专业发展规划和职业满足感等。此外,教师应该意识到培养反思的自我意识。

  2.2采用多样化的反思性教学方法

  青年大学英语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知识水平采用不同的反思方法。许多国内外专家和学者都提出过不少有效的反思方法和策略。RichardsandLockhart(1996)在《反思性教学在第二语言课堂》一书中介绍了一系列有助于研究课堂教学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教学日志、课堂报告,调查问卷、音频或视频、课堂观察和行动研究[9]。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根据特定的情境和目的将这些方法结合。

  2.2.1教学日记教学日记是教师对教学事件的记录或描述,写教学日记有两个目的:

  (1)对教学事件和想法进行记录,为事后的.反思做准备。

  (2)写作本身的过程有助于触发教师的教学心得。记录每节课的不同事件后,教师可以很容易从教学经验找到大量不同的主题。3.2.2课堂报告课堂报告是回顾和描述课堂教学点的结构化的清单或列表。撰写课堂报告的目的是为教师定期监测教学事件提供快速和简单程序,比如课堂的不同环节分别花了多少时间,课堂的有效率如何等等。

  2.2.3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是教师在短时间内收集关于教学信息的便利手段,如学生的态度、信仰、偏好和动机等。

  2.2.4音频或视频记录音频或视频记录可以反映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全过程,能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供最生动、最直接、最有用的信息。音频或视频的优点在于它可以重播,可以反复检查,让我们捕获到很多课堂上通过其他方式不容易观察到的细节。

  2.2.5课堂观摩课堂观摩是教师通过参与课堂或者听课的方式,观察和分析同行的教学活动。教师进行课堂观摩后,可以和授课教师交换关于教学过程的问题和行为的观点,课堂观摩是一个反思、分析、综合和实践的循环过程。

  2.2.6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发展和提高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最后改进课堂教学。行动研究是教师通过收集和分析教学材料和信息,采用自我反省的方式来做出决策并改进教学实践的过程。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师通常作为研究者和参与者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2.3注意反思和实践相结合

  教学反思贯穿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整个教学实践过程,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理论素养,特别是要掌握教学反思理论,掌握教学反思的内涵、特征、形式及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等知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掌握扎实的教学理论是教学实践的前提,教学实践是检验教学理论的唯一标准。教学反思是沟通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教学反思是否科学、有效,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进行检验。要成为优秀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经过理论加工后,再将这些经验指导以后的教学工作。因此,青年大学英语教师应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不断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把教学反思作为促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水平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力工具。

  3结语

  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通过分析和研究自身的教学行为,解决“如何教”和“如何学”的问题,是教师探索合理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促进自身职业发展的过程。在反思性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青年大学英语教师应提高自我意识,更新教育理念,将反思贯穿到教学实践的各个方面。

反思性教学6

  一、源于生活导入,

  使学生感受亲近的数学知识。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不确定现象,本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使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概率知识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概率知识太抽象了,怎样使这一知识深入学生的生活,让我们的教学过程更直观呢?这堂课一开始,我设计了老师和学生玩“猜牌”这一游戏情境,简单而有效地突出“可能、不可能、一定”,以至引导学生直奔这堂课的主题“可能性”。

  二、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充分提供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猜牌”“摸球游戏”“小小设计师”等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游戏中玩中学,乐中悟,获得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直观感受,从而获得有用的.概率基础知识,并用来解释生活现象,更为全面地分析问题,作出一些简单的判断和推理。

  三、加强活动指导,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进行“摸球游戏”之前,教师先进行个示范摸球以及“友情提示”的出示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小组合作“摸球游戏”的顺利进行起了事到功倍的效果。同时在活动中应用知识,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的交流,更加深刻的感受、体会概率知识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反思性教学7

  周二,听了六年级的一节竞赛课《十五从军征》,在这节课中,教师通过运用联想、想象等方法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取得了比较好的学习效果,该节课中教师对课文的朗读指导做得非常好,下面选取其中的一个片断与大家分享:

  片断一:

  师:老兵历经艰辛,和亲人分离了65年,因为战争,他们音信隔绝,现在,他终于可以回家了,在路上,他遇到了乡里人,便向乡里人打听——“家中有阿谁?”此时,老兵的心情怎样?

  生:老兵急切想看到他的家人。

  师:大家想想看,他会怎样问?

  生:老兵迫切地问。

  师:你能读读这句话吗?

  生读。(生语速加快)

  师:你能边做动作边边回答老兵的问题吗?

  生边做边读,读出了老兵的回家的急切心情。

  师:听了乡里人的话,老兵非常——

  生:非常难过。

  师:为什么?

  生:他觉得自己非常对不起自己的父母,六十五年了,终于能活着回来了,却再也看不见父母了,再也不能孝顺他们了。所以他很痛苦。

  师:是呀,多少次战斗,多少次死里逃生,是什么使老兵能够咬紧牙关坚持到最后?

  生:是回家的信念使他渡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难关。

  师:可如今,当他带着希望回来时,听到的却是——

  生带着哭腔读: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学习“回家路上乡人”部分,理解老兵在回家的路上急切想知道家中情况是重点。此环节中,执教者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老兵久不归家渴望回家的迫切心情来感受战争给服役的'士兵带来的痛苦。特别是学生表演朗读乡里人回答老兵时的一个“遥指”动作,更给人与无尽的凄凉之感。但是,我们都知道,语文教学是指向体验与表达的。体验也是一种全身心的参与,体验的通道一旦被打开,它将大大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所以,如果执教者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让学生分角色采访式表演朗读,使学生通过表演去体验老兵对亲人、家的急切盼知又怕知的询问及听到乡里人“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后的悲痛之情,他们的感受将会更深。

反思性教学8

  本课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第八单元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是复式条形统计图。

  本课教学因为有上一节课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在统计图的情境里,学生在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中,逐步加深统计观念。

  在第一环节观察统计图说信息时,学生观察的很认真、思考很认真。小组讨论中也很积极,把看到的,想到的,是不是数学信息都一股脑都说了,加上教师的适当补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环节画统计图时,学生有了第一环节观察的基础,在小组的认真激烈讨论中,学生逐渐由了怎么画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思路,确定坐标、先画点、再连线的方法。

  总的来说,本课教学基本做到了以学生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在学习的知识的过程中,即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又经历了独立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反思性教学9

  学生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主旋律,“以学生为主体”是当代教学的基本思想。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改为主动,是终身学习的基础 。我认为,数学预习有以下几个优点:

  1、利于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在自学课本时,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往往不能很到位的理解某些知识,只是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让学生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尽管在老师看来非常简单,但这些问题是学生思考后的思维断点。由于学生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的`问题具有思考的价值,有的甚至幼稚,我们重在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长此以往,滴水穿石,学生提出的问题肯定越来越精彩。

  2、利于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经过预习后,有些简单的问题学生自己可以解决,教师没有必要在课堂上设置情境让学生解决。在单位时间内,解决三个问题与解决两个问题,哪个更有效率?不言而喻。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对自己疑惑的问题肯定会倍加关注。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模糊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和澄清,鼓励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得。经教师的点拨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对教师来说,间接实施了因材施教。对学生来说,易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如果没有预习,学生的大脑会一片空白,不能及时与旧知识链接,会毫不批判的无条件接受。预习后,当认知发生冲突时,及时反思学习成果,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3、充分利于教材的能力。

  在学生预习后,教师要相应的改变教学策略,不能照本宣科,原封不动的使用课本提供的素材。教师必须站在学生发展的高度,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从学科的总体目标拟定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灵活的选用教法,设计合理的科学的教学过程。在教材处理上做到以教材为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灵活多变的处理教材,让教材为师生服务,不要成为教材的奴隶。学生预习时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认识浮浅。因此教师更应深入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巧妙的将教材的知识思路转化成学生易于接纳的教学思路,并注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合适的空间。学生的心理结构、接受能力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诚然,小学生年龄小,还不知道如何去预习,这就需要教师有步骤的分阶段进行辅导。对于刚刚起步的小学生(如一、二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在一节课结束时留出5分钟时间来一起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为他们在家如何预习给予示范,以此逐步培养学生预习的能力和意识。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就可以通过布置预习作业来促进学生预习。在预习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

反思性教学10

  新课程倡导了三大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

  为了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少数学生争台面,多数学生做陪客”的现象,我们在教学中引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何克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弊端,使合作学习落到实处,这是走进新课改后每一位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我谈以下几点想法:

  一、考虑是否必要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只有与实际的教学效果结合起来才能评价是否必要。要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对学生认知水平、学习特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和资源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对课上要解决的问题要有一个估测:为什么这节课(这个环节)要用小组合作学习?不用可以么?如果要用,要解决哪些问题?什么时候进行?哪些内容适合班级集体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内容适合个人自学?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内容有所选择,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避免“把所有鸡蛋放入合作学习之篮”,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二、把握恰当时机

  一般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共同参与探究、讨论,相互启发、互补,以集体智慧解决个体无法解决或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当学生自己独立解决某个问题遇到困难,需要寻求他人帮助、产生了交流与合作的心理需求时,再安排合作与交流,可能更有实效。同时,学生要参与小组讨论或研究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因此,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代替的。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之时,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只有这样,学生的个人力量才能在小组合作中体现出来,学生也才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

  三、让学生学会倾听

  教学中,我们常看到:当一个同学发言时,还有许多同学举手,嘴里不住地喊着“老师,我、我”,有的甚至就直接打断别人,大声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是需要的,但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也是非常必要的。倾听是对发言者的尊重,只有热情倾听他人发言,才能使发言者感到自己是受欢迎的。相反,有人发言而无人倾听时,将极大地挫伤发言者的积极性。同时,倾听别人发言能使自己从中得到启发,以触类旁通,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高效的课堂不但要鼓励学生“爱讲”,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听”,倡导学生“多思”。

反思性教学11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思考:把9张数字卡片打乱顺序后摆在桌子上,随机抽取一张,抽到每张数字卡片的可能性都是1/9,而单数有1,3,5,7,9,共5个,所以抽到单数的可能性是5/9,同理,抽到双数的可能性是4/9。可见,这个游戏对小芳而言是不公平的。那么小芳一定会输吗?有的聪明的孩子马上想到:虽然游戏规则对小芳不利,但根据随机事件的特性,小概率事件也是会发生的,所以在一次试验中并不能断定小芳就一定会输,这里的可能性5/9和4/9都是一个理论值,是在大量重复试验下抽到单数和双数的频率的.极限,只能说明小芳输的可能性很大,尤其是在该游戏大量重复进行试验时,这一点会表现得更明显。

  因此,在独立的一次游戏中,小芳还是有可能获胜的。那怎样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呢?很多同学想到:可去掉一张单数卡片或再增加一张双数卡片,从而使得摸到单数和摸到双数的可能性都是1/2,就实现了游戏的公平。那是不是只有这种加卡片和减卡片的方法呢?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1-9这九个数,发现5正处在中间位置,5前面的有4个数,后面也有4个数,聪明的孩子马上想到:如果摸到大于5的卡片小明赢,如果摸到小于5的卡片小芳赢,如果摸到卡片5游戏重来。通过这样一番思考学生真正理解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游戏公平性,加深了对可能性的理解,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反思性教学12

  说起合作学习有人认为一年级的孩子还太小,自己还管不了自己,什么都不懂,根本不会合作。其实,专家研究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在幼儿阶段,儿童对合作选择的认知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其中超过一半的幼儿知道在面对问题时可以通过与同伴合作解决,这说明孩子已经有了合作本领。学习和游戏是相通的,我们也要教会孩子在学习中的合作,帮助孩子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回顾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识字学习中的合作:

  1.找生字词:同桌对照一下找的.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一起读读生字所在的句子,商量一下该怎样组词正确。这是最简单的合作,孩子们都愿意去做,且都有能力做,可以说是简单的合作热身。

  2.学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以后,同桌你读一个,我读一个,如有不对的地方给对方纠正后再让对方读一读,读完后同桌交换读。这个过程即是认识的过程又是检查监督的过程,这是要求稍高一些的合作学习。

  3.去掉熟字读生字:请同桌两个人互相说说这些字是怎么记住的,然后互相读给对方听;或小组内说说科学记字的方法。

  写字中的合作:

  一、同桌一起空写田字格里的字(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写字经验,如果写的一样就说明正确,如果不一样讨论一下错在哪里?)

  二、同桌把生字卡片上自己认识的词语读给对方听,即巩固自己已经认识的字词,又互相补充了对方认识。

  三、小组互相监督平时的读写姿势、纪律情况、发言情况等,周五班会上学习习惯互评打分。

  阅读学习中的合作:

  1.同桌对照一下自然段序号标注的一样吗?不一样的找一找问题在哪儿?

  2.同桌每人读一个自然段,不正确的地方马上给对方纠正,然后再读这个地方。

  3.小组内每人读一个自然段,不正确的地方纠正后再读。

  4.小组内分较色朗读,小组长分好工。(为今后真正的小组合作打基础,树立小组长威信)

  为了让学生尽快学会合作学习,我把竞争也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快速记住汉字,在合作与竞争中正确阅读课文,在生生的互相帮助和提醒中不断进步,这样的上课效果甚佳,我发现所有学生合作学习的这一刻精力是高度集中的,思维得到最大发挥,记忆也特别牢固。

  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思维火花竞相绽放,创造潜能得以发掘,个性品质得到培养,真正达到教师授之以渔、学生收之以鱼的成效。

  实验这段时间,我的真正感受是:我要坚持下去,尽快让合作成为孩子们的学习习惯。低年级的学生不是不应该合作学习,而是合作学习的习惯应该从低年级抓起。

反思性教学13

区旅行的见闻,用教师本人的经历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请两名同学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经历和感受。
  提出具体任务与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任务,自主学习。
  教师进一步引入:
  许多同学会认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固然重要,但那是政府的事,自己无须操心,或者认为自己操不了心。我们的身边也没有砍伐珍稀植物、疯狂挖掘发菜、偷猎大熊猫之类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事件。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关注和更加深入的'思考。
  教师小结: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经过漫长岁月进化、发展的结果,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谐发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含保持、恢复、重建和持续利用几重意思,而保护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持续利用。然而,由于人为因素,生物多样性受到了威胁。作为中学生,不仅应知道保护生物多样性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等内容,更重要的是增强保护意识,使自己能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怀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能为我们国家、我们生存环境的持续发展,尽自己的责任。


  

反思性教学14

  摘要:本文立足于反思性教学理论,通过分析高职金融英语的教学性质和现状,指明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深刻反思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探讨了优化高职金融英语教学的具体措施,旨在促进教学效果和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为培养“金融+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提供有力保证,以满足我国金融行业人才国际化的需求。

  关键词:高职;金融英语;反思性教学

  高职金融英语是高职教育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有机结合,专业性和实用性突出,旨在培养“金融+英语”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如何运用反思性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并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对于改善我国高职金融英语的教学现状和国际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一、反思性教学综述

  反思性教学源于美国著名哲学家与教育家杜威于1933年出版的《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提出的“反思性思维”理念,即“根据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之依据和它们所趋于导致的进一步结论,进行主动的、坚持不懈的、仔细的思考”。

  中国学者熊川武教授对反思性教学理论作出了较为全面的概括,将其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这一界定,既诠释了“反思”的本质,又关注了“教学”理论与实践,呼吁教师对教学进行探究与反思,深入观察和思考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金融英语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现状

  作为语言教学领域的分支学科,金融英语在我国的发展仅仅20余年。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或者金融专业都已开设《金融英语》课程,但教学现状并不令人乐观,不少仍然流于单一的语言教学形式,远未深入金融专业知识的教学层次;对于如何突出高职教育的“能力为本”缺乏重视,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金融英语应用能力,更是涉及甚少,无法满足金融行业的人才需求,跟不上社会发展的形势,更谈不上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二)成因分析

  探究这一现状的成因,笔者认为:教师是一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具体实施者,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影响高职金融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从事普通英语教学的教师缺乏系统的金融专业知识及业务经验,在教学中重“英语”而轻“金融”,往往单纯输入语言知识,忽视专业知识和综合语用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大部分金融专业教师的英语技能(特别是口语水平)尚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强化英语技能的训练,语言的交际性和应用性无从体现。

  可见,专业知识的欠缺或语言技能的薄弱足以导致教学模式偏离职业标准或岗位需求,无法实现“培养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明显不符合金融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性质,也有悖于高职教育的“实用性”原则和“职业化”导向。

  三、反思性教学的可行性

  金融英语的性质和高职教育的原则决定了高职金融英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必须具备“金融+英语”的复合型知识结构以及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重视实际岗位应用能力训练,实现职业能力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反思性教学以探索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出发点,以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为动力,旨在促进“两个学会”――“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高职金融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亟需教师深刻反思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分析、调整、优化教学行为,将“教”与“学”有效结合,达到教学效果提高和自身专业发展的双赢。

  四、反思性教学在高职金融英语中的应用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三方面来反思、分析和优化高职金融英语教学,旨在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教学目标是教学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导向和控制功能。

  1、目标的反思

  金融英语是金融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技能的有机结合,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高职教育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原则,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因此,高职金融英语教学既不是培养专业语言研究人员,也不是培养以英语为交际工具的通用人才,而是既懂金融又通英语的专业应用人才。

  2、目标的明确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金融+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对于加速我国金融业与国际接轨具有战略性的意义,代表着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作为高职金融英语的教师,必须积极更新教育理念,结合时代与行业的发展变化,将教学目标建立在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之上,以实用为导向,大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技能和实际运用英语处理相关金融业务的综合能力。

  (二)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科学的教学内容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

  1、内容的反思

  现行的高职金融英语教学普遍存在“金融专业知识”与“英语语言技能”相互孤立以及“理论教学”与“实际业务操作”严重脱节的问题,有的把金融英语教学与普通英语教学混为一谈,仍然以语言知识的单纯输入为主;有的仅泛泛介绍金融领域的一些常识和术语,很少触及基本理论和具体业务操作;有的甚至干脆撇开金融业务操作。

  2、内容的深化

  高职英语教育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金融本身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须推行跨学科、综合化、整合化的方法,充分考虑知识的互补性和整体性,使语言知识和能力融会于专业知识和能力。具体来说,要求教师:一方面,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的技能,这是学习语言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具备从事金融业务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包括必备知识(如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等)、相关知识(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等)以及常用工具(如统计学、应用文写作等)。同时,关注金融创新和语言教学领域的发展,及时反映最新成果,并随着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以体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基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反思,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必须有相应的优化措施,以适应高职金融英语的教学性质,有力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1、方法的反思

  高职金融英语的教学容易陷入“以教师为中心”或“以教科书为中心”的模式,缺乏师生互动,教学手段落后,一味灌输理论知识,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不利于增强学习主动性;不利于培养质疑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不利于教师自身教学技能的提高和教学思维的创新。

  2、方法的优化

  教学方法的优化可以通过加强互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以及强化实训等途径来体现高职金融英语的实用价值。

  从互动性来看,金融英语的专业性强,不如普通英语通俗易懂,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营造良好氛围,尽可能创造师生互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要求学生报道金融英语新闻;或组织专题讨论会,用英语分析、讨论或辩论金融领域的相关热点。这些形式既能充分满足学生的表达需求,提高专业分析能力,又有助于其在掌握金融专业知识的同时全面锻炼语言技能。

  从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来看,金融英语的教学内容相当丰富,若采用传统板书形式,费时费力,事倍功半;若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运用网络和多媒体等媒介实施教学,则省时省力、事半功倍,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最大限度的获得教学资源,有效拓展课堂教学的外延。

  从强化实训来看,既然高职金融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突出“实践”二字,注重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训练。比如,采用模拟场景的方式,建立“模拟银行”,帮助学生熟悉柜台业务的办理流程及填写各式英文票据等操作;另外,也可以安排学生去银行实习,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体会“学”与“用”的“零距离”,实现最终的培养目标。

  综上,反思性教学的应用能有效弥补教师专业素质与高职金融英语教学要求之间的差距,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教”与“学”两方面的反思可以激励教师通过进修、实习或攻读学位等方式树立在职教育、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的意识,有力促进了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可持续发展,为培养“金融+英语”的复合型人才以及满足国际化专业人才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Dewey, J.How We Think[M], New York: D.C.Heath and Company, 1933

  [2]熊川武.试析反思性教学.教育研究[J].20xx(2)

  [3]李云翔.金融英语教学法初探[J].金融教学与研究,20xx.(11)

  [4]谢芳.金融英语培训中语用能力的培养[J].金融与经济,20xx.(12)

  [5]章玮.大学英语反思性教学的当下之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xx.(03)

  [6]谭俊梅.反思性教学:高职高专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05)

反思性教学15

  内容摘要: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评价目标要多元化,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要突显学生的自主性,要做到师生关系由权威、依存到平等、对话的评价;教材观从“圣经”到学生自主解读的评价;教学方式由教师灌输到学生自主探究的评价;教师评价从“一刀切”到激励学生自主发展的评价 。

  关键词:教学评价 自主性 激励 平等 探究

  传统教育长期以来是“听话”教育,学生在惟书、惟上、迷信权威、盲目服从的思维定势中生活,自主思考的能力、创造的愿望日渐丧失。而时代的发展呼唤着人的自主性,迫切要求我们的教育转向,让学生回归自我,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掌握一定基础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强调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元的空间,是在一个连续的时间内进行的,要想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必然要采取多种多样的评价形式,并逐步形成一套与教学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下面是我对自主性教学评价的几点反思。

  一、师生关系:由权威、依存到平等、对话的评价

  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下,形成的是“师道尊严”传统。教师充当的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而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学生在教师面前“只不过是未成熟而有待于成熟的人;是知识浅薄而有待于加深的人;他的经验狭隘而有待于扩大。他的本分是被动的容纳和接受。当他驯良和服从的时候,他的职责便完成了。”这样的师生关系相当于“学生是储蓄所,教师是储蓄者”。课程运行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在学生那里储蓄的知识量,而学生则在不断接受所谓的“博学者的知识赠品”的过程中,其客体地位及依附于权威的心理便变得根深蒂固,批判意识及能力也就会随之丧失。

  要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就必须转变这种师生关系。首先教师应转变自己的角色,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破除学生“无知者”的人学假设,不再把学生看作是不成熟的、不能承担发现知识和创新知识重托的个体,而应该认为学生是具有批判力、创造力的个体,他们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视界,有着自己个体的独特性。

  为此,教师不要轻易用自己或教材的观点、看法统一所有人的思维,不要轻易根据自己的思路将学生进行“格式化”,而要允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拥有多个“版本”,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感受、理解发表自己的观点、阐明自己的看法,允许白菜地里长花生、高粱地里长萝卜,使学生通过与教师的精神相遇而与知识对话,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主地建构知识、生成知识,从而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最终成为自己的主人。

  否则,学生以后就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了,脱离了书本和教材就不会有自己的声音和言语,就只能像“录音机”一样说话。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育中作用的消解,而是要求教师设身处地使自己的情绪和理智处于学生的地位,表现出对学生在情感上的充分理解,对学生内心世界的了解,以外在于学生情境转为与这情境共存,成为内在于情境的领导者,而不是课堂情境之外的控制者、知识的“权威者”。

  二、教材观:从“圣经”到学生自主解读的评价

  传统课堂将教材当成教学内容的全部,教师对教参的依赖程度极高,我们经常可以在课堂上见到这样的景象:“‘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与学生,让他们围绕着它转。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教师被教材牢牢地栓住,他们没有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教学设计的个性化,扼杀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自主性的教学不是再把教材当成“法定知识”的“圣经”去复制。

  去“小心翼翼地保存”,而是慷慨地赋予学生建构课程内容意义的权利,课程内容也只有当学生赋予其意义时,其“潜在的意义”才能凸显出来,它好比“罗夏墨迹测验”的测验纸,需要通过自由联想才能生成其意义。因此,发展学生自主性的教材不是强制学生接受的“圣经”,而是师生共同解读、共同建构的文本材料,其本身存在的意义只是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同观点的融合提供一个平台,从而展开学生精神自由的翅膀,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通过与教师、教材的相互作用而自主地对知识进行理解和建构。

  但“教材无论编制得多么出色,它依然只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被加工和重新创造的对象,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加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教师作为教材与学生的中介,教师处理教材的态度和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对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近乎灾难的障碍,同样,一个缺乏自主性的教师也不可能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发展。所以,教师应该从“教教材”的传统观念中走出来,不断地学会“用教材教”,做有自主性的教师,由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积极建设者和创造者。

  确立课程的主体地位,具备课程意识和批判意识,别具匠心地“肢解”教材,“重组”教学内容,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与知识牵手,利用教材唤起学生表达的欲望,给予他们自由思考的空间,从而现实地赋予学生决定课程内容意义的权利。同样,学生也应联系自身的知识体系和生活经验主动寻求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判断和思考,不迷信书本知识,使自己成为体验者,成为自我知识的建构者,真正地成为自己的主人。

  三、教学方式:由教师灌输到学生自主探究的评价

  长期以来教师遵循的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课堂成了教师的“讲堂”,学生成了“沉默的`他者”。这样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变成了‘容器’,变成了可任由教师‘灌输’的‘存储器’。教师越是往容器里装得完全彻底,就越是好教师;学生越是温顺地让自己被灌输,就越是好学生。于是,教育活动变成了一种存储行为。

  学生是保管人,教师是储户。教师不是去交流,而是发表公报,让学生耐心地接受、记忆和重复存储材料。”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总是乐于接受现成结论,而不是质疑,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批判、创新能力日渐削弱,而思维定势和对权威的服从却日益增强。

  四、教师评价:从“一刀切”到激励学生自主发展的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以考试作为评价的唯一手段,并且在考试形式上以“标准化测试”最盛行,认为任何问题只存在唯一正确的答案。在这种测试中,凡是与标准答案不一致的看法,皆为错误,学生不得不掩盖自己的真情实感去一味追寻所谓的“正确答案”。学生逐渐形成了死记硬背标准答案的习惯,其思维桎梏在别人设置的范围之内。

  要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必须改变以教师为绝对主体的“一刀切”标准化测试,完善教学评价。首先要加强考试的灵活性与开放性,使学生摆脱书本知识的束缚和已有答案的限制,为学生自主探究和发挥自己的独特个性提供足够的探索空间和余地,养成学生放弃对书本的依赖和开动脑筋自主思维的习惯。其次应该摒弃等级评价,选择非等级评价,从目标评价转向过程评价;从静态评价转向动态评价;从终结性评价转向形成性评价。这种评价不是为了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是旨在提升学生的自我意识。

  尊重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存在体验和自我价值感,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和认识自己,不断自我反思和自我激励,使学生获得自主发展的期望和自主发展的动力,而不是依赖强制的外部力量和标准。再次要赋予学生自主评价的权利,使学生从被评价的对象转变为评价的主体,赋予学生自主制定评价标准、选择评价方式与评价内容的权力,从而增强他们对自己评价的责任感与能力,这样有利于学习者的自我反思与自我改进,使学生从消极被动的、任务完成式学习转变为积极自主的发展性学习。

  课堂教学的评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教师在实施中应针对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并将各种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灵活变通、创造性地使用,这样才能使课堂具有发展性,充满生命力。

  评价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就是在于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激励学生的学习活动,激起他们强烈的、积极向上的情绪和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充满获得成功的信心。以上是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几点想法,是结合课程改革的理论探索和实践需要所进行的一些初步思考,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探索中逐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