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语文下册教案

语文下册教案

时间:2023-02-17 16:04:03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下册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下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下册教案

  语文下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汉字,了解玩具的有关知识。

  2、学会积累表达情绪的词语。

  3、会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4、熟读《手影戏》,做到正确、流利,读懂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积累表达情绪的词语。

  3、熟读《手影戏》,做到正确、流利,读懂内容。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喜欢玩什么样的玩具呢?这些玩具你都玩过吗……跟着课本一起来看一看。学生自由畅谈。

  导入新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陀螺、毽子、不倒翁、玩具枪”。

  领读词语,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依次出示图片,学生说一说平时是怎样玩的?

  (预设):不倒翁很有趣,怎样打都不会倒下。

  2、出示“橡皮泥、溜溜球、遥控坦克”。

  领读词语,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依次出示图片,学生说一说平时是怎样玩的?

  (预设):橡皮泥可以捏成很多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东西,很有趣。

  3、出示“陀螺”等全部词语。认读词语。开火车读。

  学生自由表述。

  4、你还玩过哪些玩具呢?学生自由表述。

  预设:毛绒玩具、拼搭积木等。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玩具的玩法。

  5、出示要求会认的10个生字,讲解并让学生组词。

  6、出示图片:说一说你和玩具之间的故事吧!

  三、字词句运用

  1、把你积累的词语写下来。

  出示课件:形容生气:愤怒;形容高兴:兴高采烈;形容难过:悲伤。

  2、小组自由交流:

  (1)我还知道形容生气的词语有:怒吼、怒气冲冲、火冒三丈;

  (2)我还知道形容高兴的词语有:眉开眼笑、欣喜若狂、心花怒放;

  (3)我还知道形容难过的词语有:嚎啕大哭、肝肠寸断、痛苦。

  3、你还知道其它表达情绪的词语吗?说一说。

  我的情绪:害怕,厌恶……

  4、照样子,用变色的'词语说句子。

  5、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

  6、“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表示三个动作交替进行。

  7、我会说:出示图片。

  孙悟空发现情况不对,一会儿观察天色,一会儿凝视草木的动静,一会儿俯下身子倾听。

  8、我会说……出示图片进行。

  9、妈妈一回到家就忙起来了……

  四、我的发现

  1、出示汉字“匹、巨、周”,引导学生观察。

  指导:三包围的字,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大小要写得协调。

  2、出示汉字“团、圆、国”,引导学生观察。

  指导:全包围的字,要把国字框写得方正,框内部分的大小要合适。

  3、想一想还有哪些字需要这样注意呢?

  预设:回、圈、因、区……

  五、日积月累

  1、有些名言要跟大家一起分享。播放歌曲:好孩子要诚实。

  “轻诺必寡信。——《老子》”意思是轻易许下的诺言必然缺乏信用。“失信不立。——《左传》”意思是不讲信用的人无法在社会立足。“小信成则大信立。——《韩非子》”指做小事情讲信用就可以建立起大信用。

  2、我积累的其它关于守信的名言:

  言必信,行必果。

  民无信不立。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六、我爱阅读

  1、读一读文章,你读到了什么?

  2、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讲的是谁?

  学生一句一句地读,轮读,小组合作读。慢速咬准字音,不断加快速度。

  3、练习快速、流利朗读,熟读。

  小组派代表展示。

  4、讨论:宁宁和男孩玩手影戏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5、找一找文中的拟声词,这些词语表现了什么呢?

  6、宁宁和男孩用手影做出了哪些小动物?他们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这体现了什么?

  七、布置作业

  八、教学反思:

  语文下册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⑴ 学习含有反义的叠词。

  ⑵ 学习相同偏旁部首的、意义相近的新字。

  ⑶ 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⑷ 朗读现代诗。

  ⑸ 进行口语交际。

  ⑹ 展示才艺。

  2、过程与方法:

  ⑴ 在比较、区分中学习新字,复习旧的字。

  ⑵ 通过交际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⑶ 在展示中扩大知识面。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叠词。

  2、学习新字,复习旧字。

  3、口语交际。

  【课时设计】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叠词。

  2、学习新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开着汽车来了,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智力王国”逛一逛,赶快上车吧!“嘀嘀嘀……”第一站到了。

  二、我的发现

  1、出示叠词:

  大大小小 多多少少 深深浅浅

  高高低低 长长短短 粗粗细细

  2、同学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师:我发现每一个词语……

  4、生考虑。

  5、生:我发现每一个词语都是叠词。

  师:大家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6、生: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欢欢喜喜……

  师:还有新的发现吗?

  7、生:我发现每一个词语是反义叠词。

  师:能试着说出这样的词语吗?

  8、生:黑黑白白、宽宽窄窄……

  9、师:“第一站”我们顺利通过了,我们再启程吧!

  二、读读认认

  1、出示一组新字:萝、茄、菇

  2、同学读、辩。

  3、讲每一个字所指的都是植物中的蔬菜类。

  4、继续出示其它的几组生字进行认读:

  ⑴ 炖 烧 烤(与“火”有关,都含有煮之意)

  ⑵ 扒 扛 拣(与“手”有关,都含有动手干活之意)

  ⑶ 跺 踢 跳(与“足”有关,都含有动脚的意思)

  5、读词语:茄子、香菇、炖肉……

  6、自由再组几个词。

  三、作业

  认读新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2、读现代诗。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卡片。

  〖教学过程

  一、我会填

  1、出示形近字。

  2、同学识别,口头组词。

  3、同学填一填,师巡视指导。

  二、读现代诗

  1、同学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师生纠正读音。

  3、教师范读。

  4、再给同学五分钟朗读。

  5、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

  6、同学读后说说读懂了什么?想说些什么?

  三、同学谈感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把自身的想法说出来,与大家讨论交流。

  2、说话时要态度大方,讲文明。

  〖教具准备

  课件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生活在班集体中,我们都爱自身的班集体。可小华作为值周生,却遇到了一件左右为难的事,想知道是什么事吗?大家都来帮帮他吧。(板书:大家都来帮帮他)

  二、出示课件或图片

  1、同学看图后,议一议。

  2、汇报看图所得。

  3、分小组讨论问题:小华怎么办?

  4、汇报讨论结果:记下名字,教育小龙,让他以后不迟到。

  5、请同学上台演一演。

  6、同学评价扮演者。

  三、总结

  同学们知道了班集体的荣誉要每个同学来争取,每个同学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大家齐心协力,这样的`班集体才是优秀的。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展示才艺。

  〖教具准备

  才艺展示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聪明的小朋友们,大家尽情地展示自身的才艺吧!

  二、分组展示自身的展品

  三、小组评议后选出几个展在黑板上

  四、讲评或评比

  五、把优秀作品展示在“展示台”

  六、作业

  动手办一份墙报(每人提供一份展品)

  语文下册教案 篇3

  教材分析:《归航》是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些渔民最黑时归航时与凶险的大海顽强,斗争,最终平安归来的故事,歌颂了渔民不畏艰险,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

  目标: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勇敢战斗,执着前行和精神。

  3.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重难点:体会渔民不怕艰险的精神。

  教具:多媒体

  教程:

  一、 导入新课

  1.利用课文前的导语,揭示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请学生自由读课文。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在课文中进行批注。

  二.朗读精彩段落,体会课文内涵。

  1.学生选自己喜欢玩的段落,自由的朗读。

  2.学生边听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三.讨论:是什么使渔民们战胜了困难,顺利归航。

  四.积累内化。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日记里。

  四. 积累好词好句。

  五. 作业:朗读课文。

  语文下册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会认“娶、逼”等7个生字,会写“淹、官”等14个字,正确读写“管理、田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西门豹是怎样勇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课前准备:

  1、收集关于西门豹的.资料。

  2、投影片。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察挂图(或播放课件),说说图中人物及其神态、动作。

  2、揭题谈话。你知道西门豹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吗?是从哪里知道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读准字音。“绸”是翘舌音,“尚”是后鼻字,“麻烦”的“烦”读轻声。

  认清字形。“渠”是上下结构,“灌”是左右结构,不要和“罐”相混,注意“溉”与“概”的区别。

  2、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读后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相机辅导,理清课文脉络。按“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提示,找出课文中相应的部分。

  三、课文释疑,学习“摸清底细”部分(第1~9自然段)

  1、带着问题默读。

  问题:西门豹到了邺这个地方以后是怎样“摸清底细”的?读后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四次问答的内容。

  2、在学生自读、讨论及教师点拨的基础上,概括出西门豹四次发问的主要内容

  (1)了解原因。

  (2)了解作恶的坏人及其头目。

  (3)了解受害者。

  (4)了解漳河的情况。

  3、分角色朗读四次对话。

  4、引导学生探究。

  (1)从哪里可以看出西门豹已“摸清底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2)西门豹说“河伯还真灵啊”,你认为他真这么想吗?为什么?

  (3)西门豹说“我也去送送新娘”,他真的是去“送”新娘吗?

  语文下册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写作热情。

  2、锻炼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并抓住特点简练介绍。

  3、体会将事件经过叙述具体生动的方法,即从语言、动作、心理入手,详细描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图片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赵老师和你们一起合作学习,别提多高兴了。合作不仅体现在学习上,还体现在很多方面。(出示有关合作的图片)

  2、引导理解合作的意义。

  你怎么理解合作?在你的生活中和别人一起合作做过什么事呢?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以我们来合作为题上一节写话课。

  设计意图:

  此环节中选择的图片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奥运会开幕式的精彩表演,雄壮的解放军检阅队伍,拔河、堆雪人这些常见的活动等处处渗透着合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贴近学生生活的图片便于激发学生寻找自己的生活经历,确立写作素材。

  二、审题

  1、自主读要求。

  请同学看看这次写作向我们提出什么要求?自由读读画一画。

  2、汇报明确写作要求。

  教学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学生写作素质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自主审题的过程就是把学习体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相信学生有能力读出习作要求中的重点语句。

  三、体验

  1、师生合作做游戏,明确规则。现在请一名同学与我合作做个游戏,怎么样?游戏的名字叫“你说我猜”(出示香蕉图)教师给出提示语,却不能说出这个事物名字中的任何一个字。

  2、点名合作做游戏,体会过程。请四名同学来合作玩游戏,其他同学来当裁判,认真观察,监督。

  3、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述。同学们我们要想猜得又快又准,提示的同学得抓住事物什么来提示才好呢?

  4、同桌再次合作做游戏,切身感受合作过程。教学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仅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合作游戏情景场,还要训练学生观察事物抓住重点,描述事物语言准确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为下面练习完整说作文打下基础。

  四、练说

  1、调动情绪,积极表达。

  老师看到同学们玩的真开心,合作愉快的同学,同桌互相祝贺一下。你们愿意把自己刚才与同桌合作的过程讲给我听吗?怎么玩的,同桌先相互说一说吧!教学设计意图:先将较难的要求抛给学生,同桌间交流,有了这样的预热过程,学生在全班汇报时信心会更足,保护了孩子写作的热情。

  2、听评游戏过程,学习写作方法。

  谁愿意把你们合作的经历讲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认真听请你评一评。(引导学生抓住活动中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具体)

  设计意图:

  这里是本堂课教学的重难点所在,教师的灌输讲授,不如建立在伙伴互评的基础上,教师的语言应注重婉转、真诚,例如,如果你在描述中能把同桌刚才着急的表情说出来就更好了,你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你给他怎么提示的,怎么说,怎么做的。逐步引导学生知道将过程写具体是怎样做到的。

  3、加开头结尾,完整作文结构。

  要在游戏前加个开头,你该介绍些什么?结尾说点什么?教学设计意图:一篇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是否精彩或紧扣中心,对于一篇习作是很重要的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老师侧重开头与结尾常用方法的渗透。

  4、推荐词语句子,练说完整作文。

  设计意图:

  二年级的学生词语积累的不够丰富,所以模仿和记忆也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所以推荐一些恰当的词语让学生在合适的地方选用。

  五、总结

  同学们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不但体会到合作的乐趣,还收获到写话的方法,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合作,合作不仅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方法,一种精神,它需要我们敞开宽广胸怀,学会与人真诚合作。

  语文下册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自主预习

  一、对联导入新课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2.“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武侯书堂》)

  3.“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二、解题,简介时代背景

  1、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2、写作背景: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出师表》文言文复习

  一、内容概述: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他“北定中原”的计划得以实现。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全文主旨是使后主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开头谈论形势和治国方针,六次提到“先帝”,勉励后者继承遗志,这是寓情于议;中间叙述21年来的`经历,抒发自己对先帝的感激,表达效忠刘氏父子的心愿,这是寓情于叙;结尾更以“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集中表达了作者感恩图报,担当大任的心情。

  二、中考链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死亡)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时候)

  (3)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4)陟罚臧否(陟,提升,提拔。臧,好。否,恶。)

  (5)不宜异同(应该)

  (6)作奸犯科(律条)

  (7)以昭陛下平时之理(彰明,显扬)

  (8)使内外异法也(内,指宫中。外,指府中)

  (9)此皆良实(忠良信实)

  (10)志虑忠纯(精神,思想)

  (11)志虎忠纯(忠诚纯正)

  (12)悉以咨之(商议,询问)

  (1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选拔,选择)

  (14)必能裨补阙漏(裨,弥补,补助。阙,缺。)

  (15)性行淑均(公平,平均)

  (16)晓畅军事(谙熟,精通)

  (17)先帝称之曰能(有能力)

  (18)远小人(人格卑鄙的人)

  《出师表》教学反思

  《出师表》是一篇文质兼美、感情真挚文章。由于本文的注释比较多,多数学生都能结合注释读懂课文,所以学习这篇课文时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先读课文,基本读熟后再读注释,然后抽学生翻译课文——每人翻译一段。第二课时让学生先做练习题,然后练习背课文,通过20分钟的背诵练习,基本能集体背过,我认为我这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相互促进的原则和语文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教学效果从总体上来说是理想的。

  为了落实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解决学生畏惧学习古文的困难,我设计了讲故事比赛,要求学生讲《三国演义》中的精彩故事,以此来激发他们学习热情。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我就接着提醒他们:“宋朝诗人陆游在《书愤》中写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你们是否知道,这又是一段怎样的故事? ”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已经被激起,我想本课教学的序幕已经拉开了!

  但文章内容上的重点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学生往往把握不住;诸葛亮是怎样突出他的论述重点的,学生更难以体会得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把课文的重点、难点化成若干足以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按合理的顺序编排,进而把学生的阅读思考活动导向深入。

  如何让学生学好文言文,我认为应把好四个关,即“读”“译”“赏”“用”,但怎样读,如何译,如何引导鉴赏和运用,需要提炼有效的方法。本课教学设计运用“断句朗读”和“口译朗读”两种方法通读全文,突破传统“教师译,学生听”,“盲目读,收效微”的弊端,对训练学生语感,积累语言有积极的作用,同时省时省力,为学生所接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教材学习的重点,也是指导学生学习鉴赏的范例。

  教学过程中不足的是临场点拔不够到位,鉴赏分析和知识点的落实尚不能自然有机的结合,教学的空间拓展不够。还有就是师生互动这个环节没有展开好,主要是学生没有积极的配合,这是失败的地方,以后在这方面自己要多下一些功夫。因为重情感体验,所以在字词咀嚼的精微程度上还远远不够。争取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能够尽可能地多积累品味字词,又能让学生对人物和主题有较为深入的理解,这才是文言教学的最佳效果。

  语文下册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夸父的执著、奉献精神。

  3.会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

  课前准备:

  将学生的`座位按学习小组排列成“马蹄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遥远的古代,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让光明永远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他能追上太阳吗?他给我们留下一个怎样神奇的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夸父追日》。

  二、自主读书,感知大意

  1.自主试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自主练读: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想一想喜欢的原因。

  3.默读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合作读书,感情朗读,复述课文

  1.小组内轮读,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内评读喜欢的段落,交流读书感受。

  3.小组内练习讲这个故事,可以自己讲,可以合作讲。

  四、全班交流,评价补充

  1.随机抽查每组一至两名同学朗读喜欢的段落,交流喜欢的原因,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2.各组推选代表或合作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五、课外拓展

  1.绘制一幅夸父变成大山、手杖变成桃林的图画。

  2.继续收集神话传说故事。

  板书设计:

  夸父追日

  喜欢光明目标

  追赶太阳决心

  追寻光明信念

  语文下册教案 篇8

  《柳树醒了》是一首诗,以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春天的柳树。本课,通过对柳树与春雷、春雨、春风、春燕这些景物生动、形象地描绘,让学生理解春天、感受春天里事物的变化,从而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

  适用年级:一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

  相关标签: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柳树醒了

  资料简介

  点评:《柳树醒了》是一首诗,以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春天的柳树。本课,通过对柳树与春雷、春雨、春风、春燕这些景物生动、形象地描绘,让学生理解春天、感受春天里事物的变化,从而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1 柳树醒了

  教学目标:

  1. 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3. 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突破方法: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教师领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文字的美。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词语卡片等。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八个生字,写好“说、话”两个汉字。

  2、正确朗读课文,学习背诵。

  3、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感悟春天的美丽。

  教学重点:让学生识字。

  教学难点:感悟春天的美丽。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

  教 学 过 程

  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

  1、出示图画小朋友,春天已不知不觉来了,春天是个万物复苏、柳绿花红的季节。瞧,图上画的是什么呢?你能不能说给我们听。

  2、师:春天来了,小朋友多高兴呀!来,自己高高兴兴地把课题读一读。谁来念?再读得亲切一点?再高兴些。

  3、师:想不想自己读好课文?那么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注意把字音读正确、读流利。读好后,把不认识的字圈一圈,认一认,想办法记住它。

  二、读课文,感知内容

  1、师:冯老师相信,这些词到课文里,你们能读得更好,对不对?来,先自己试试,把课文读读。

  2、开展朗读接力其他小朋友拿起书认真听,呆会做小评委,评评谁做到了正确、流利。

  3、找小伙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感悟内容

  1、师:现在你能不能说说柳树有几个好朋友?来,拿起笔用“——”把它们划出来。

  2、说话训练:用上“_________是柳树的好朋友。”也可以自己用其他句式说。

  3、读准:春雷、春雨、春风、春燕、小朋友(词卡贴在黑板上)

  4、把5句话合并成一句话说说,可以用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是柳树的好朋友。

  5、这些好朋友为柳树做了什么呢?请你用喜欢的记号把它找出来。

  6、老师这里有几个词语(说话、洗澡、梳头、捉迷藏、玩耍),来,读读,谁帮老师贴贴。贴好了说一句话。

  7、指导朗读:这群好朋友真能干,你能不能夸夸他们呢?这样吧,选其中一个夸夸。先自己试试。

  (1)、谁来夸?你夸谁?

  (2)、春雷会跟柳树说什么悄悄话呢?(机动)如果你也夸春雷,站起来也跟他一起夸夸。

  (3)、师生表演第二节(机动)

  8、4人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夸夸柳树的5个好朋友。

  9、4人小组汇报

  10、齐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春天里,柳树醒了,还有什么也醒了?

  学着编诗歌春天跟____________说话

  说着说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下册教案 篇9

  设计理念: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共有三页插图,其中第一页的主题是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第二、三页的主题是认真写字启发讨论,使学生知道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意义和基本要求;教学时创设适当的情境,模拟训练,引导学生专心倾听,勇于发言,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与此同时,除了发挥好教材中图片的参照作用,还要发挥好榜样的示范作用,一点一滴地引导,满腔热情地鼓励,逐步巩固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喜欢读书、写字、倾听、交流的欲望,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学挂图,反复训练正确的读书姿势,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反复训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学习描红、临帖等写字方法,提出明确要求,继续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训练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准备:投影 名言 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言导入

  1、出示名言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约?凯恩斯【美】

  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巴金

  2、读名言。

  3、揭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

  二、学习课文:乐于倾听,勇于发言

  第一页插图1

  1、看图思考问题:

  图上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这时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乐于倾听,勇于发言)

  学生齐读

  告诉学生:竖排版的字应先读右边,再读左边。

  第2、3幅图

  1、问:谁能说说上课时,我们怎样乐于倾听呢?(专心倾听不仅指上课时要注意听老师的讲课,要一边听一边思考,有不懂的地方要敢于提问,而且要注意听同学的发言,要认真听,要边听边想。尤其是小组讨论时,更要仔细倾听同学的发言,为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准备。在听他人发言后,可以举手补充或发表自己的想法,意见。)

  问:为什么在听老师讲解、提问和听同学发言时要用专心的态度?

  (1)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需要

  (2)是尊重老师和同学的表现,是对人的一种礼貌。

  名言:一双灵敏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听也是读,用耳朵来读。

  2、学习除了学会倾听还需要积极思考,勇于发言,谁能说说为什么?(勇于发言就是指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只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就勇敢地说出来,不管是小组内,还是班级内。)

  3、训练举手发言——

  上课我们要认真思考,积极探究,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请小朋友们看第三幅图,说说我们该怎样发言。

  在讨论中,老师点拨:

  (1)发言要先举手,让学生像图中小朋友那样练习举手,但动作不必强求整齐划一。

  (2)发言时,站姿要正确;说话要口齿清晰,声音响亮,语速不快不慢;表情要大方、自然。

  4、乐于倾听,勇于发言而取得进步的小故事。

  5、让学生说说自己以前上课,在这两方面什么地方做得好,还存在哪些不足。

  四、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表扬会倾听、勇于发言的孩子。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我们已在学校生活了一学期了,知道了读书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姿势,知道了怎样坐,怎样拿书,怎样握笔。但这还不够,还要进一步巩固,形成习惯才行。只有这样,才能读好书,写好字,保护视力,促进身心健康成长。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认真写铅笔字。

  二、看图说话。

  请小朋友把书打开到第2页,从上往下看,说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三、训练正确的写字姿势

  1.上一学期,我们学习了一首《写字姿势歌》,歌唱的是我们写字时要做到的要求。小朋友们还记得吗?投影显示《写字姿势歌》。

  2.逐句出示《写字姿势歌》,结合看图,训练写字姿势。

  (1)投影映示第1页最下面的—一幅图,同时在图下方覆盖上“眼离书,约——尺”。

  ①请小朋友看这幅图,谁来说说,眼睛离书本大约有多远?为什么要有一尺远?

  ②上学期老师讲过,一尺在米尺上30厘米过一点的地方,请小朋友拿出尺,同座互相量—量,看有没有达到要求;

  ③同座互查,教师巡查,纠正错误;

  (2)胸离桌子约有多远?

  (3)在图4下方覆盖:“臂肩脚,要摆平”:

  ①哪个小朋友来说说,这句话要求我们写字时要做到什么?写字时背要怎样?为什么要这样做?

  ②点名说。

  ③请小朋友按要求做,老师巡查。

  (4)写字时该怎样握笔呢?请小朋友们看书上第3页最上面的小朋友是怎样握笔的。

  ①写字用右手握笔,握笔时,用中指、食指和大拇指他的两根手指起帮助作用。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动作,让学生也做一做。教师巡查,对于学生的错误,予以纠正;

  ②握笔的地方离笔尖该多远?请小朋友们看第1页中间的图,观察后、投影出示“离笔端,约一寸”。点名说。请小朋友们用尺量一量,在3厘米过一点的地方用橡皮筋或水彩笔做上记号。

  ③再次训练握笔姿势,教师巡查,纠正错误。同座互查。

  (5)写字时,左手该怎样放?书本和文具盒该怎么放?投影映示“用左手,轻按本,学用品,放有序”。点名说。

  (6)训练写字姿势。

  请小朋友按照《写字姿势歌》的要求去做,看谁做得好。

  ①请小朋友读儿歌。

  ②同座小朋友拿出本子、铅笔,摆好写字姿势,同座小朋友互相检查,教师巡查,纠正错误姿势。

  3.评析错误写字姿势:下面请小朋友们当老师,说说图上的小朋友错在哪里,投影映示:胸*在桌缘上,眼睛离本子太近,人身体倾斜着写字,握笔点离笔尖过近或过远等。

  4.复习《写字姿势歌》,投影显示,齐读。

  5.小朋友们能按要求做吗?请小朋友们摆好读书姿势,教师巡查,同桌互查,纠正错误。

  五、总结

  1.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2.我们不光在学校要注意读写姿势,在家里也要注意。

  3.发读写姿势检查表,要求家长填写

  附:读书、写字姿势歌

  写字姿势歌 读书姿势歌

  学写字,重姿势 读书时,要做到:

  眼离书,约一尺 眼离书本要一尺

  胸与桌,离—拳 脚放平,背挺直

  离笔端,约一寸 胸离桌子约—拳

  臂肩脚,要摆平 书本稳稳手中拿

  用左手,轻按本 还要稍稍向外斜

  学用品,放有序 书本用具放有序

  好习惯,早养成 条条要求须牢记

  终身益,受无穷 还要天天坚持练

  语文下册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会“罐”等8个生字,会写“股”等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读好全文,品词赏句、积累语言。

  3.初步感受泉水的“多、清、甜、美”的特点,初步体验泉水的欢快、急切的心情。

  教学准备

  课件一组:有关泉水流过地方(山上──山腰水池──山涧平地──山坡果园──山谷──山下)的动态情景与相关文字的幻灯片及图片,一曲《泉水丁冬》的歌曲,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在情境创设中激发学习兴趣

  1.激趣谈话:小朋友,生活中谁见过泉?(学生自由说话。)

  2.简介“泉水”:老师这里有几组“泉水”的生活照(播放《泉水丁冬》音乐)。教师随滚动的课件介绍泉水的照片。学生边听边思考用一个词来形容看到的泉水。

  3.揭题并读好课题。

  4.学习“泉”字。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的目的是调遣学生知识库存中已有相关知识,激发其学习兴趣。运用课件直观介绍泉水是为下文想象说话铺路。]

  二、在整体感知中积累语感

  (一)初读(大声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读,画出自己遇到的生字。看看你自己能解决几个生字。教师预设了A、B、C,当学生学有困难之时随时调用。

  2.交流,反馈。

  (1)交流自学的生字新词。预设A:用媒体展现文本第一段情景,巩固3个生字(“哦、股、缝”)。预设B:用图片识字。图片一为水罐、天然水塔,认识“罐、塔”;图片二为杜鹃,引出画眉鸟等;预设C:理解“清脆”一词。(边读边想象与词语相关的情景。)

  [设计意图:识字正音是读通课文的基础,又是低段的重点。本环节的预设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词语的方法,真正体现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二)二读(自由读通)全文,触摸语感

  师:学词原来会这样有意思,那么我们把这些生字宝宝送回到句子中,会更有味道,赶快找到一段或几段读给同桌听,试试看,你肯定行!

  1.检查课文。指名合作读好课文,教师相机点拨,正音。(推荐朗读最好与需要帮助的学生来参与初读这一环节。如果学生都能读通顺那就跳过这环节。)

  预设一:第五段中读“漏”字的句子:“画眉鸟在尽情地歌唱”中的“在”字,让学生比较“在”字的作用。

  预设二:第四段中读破句的句子的正确的读法:“泉水流到山坡的果园里,果树大口大口地/喝水。”让学生感悟“大口大口”是个重复的词语,不能分开读,它是说明喝水的程度或状态。同时以此为契机进行词语积累,让学生说说类似的词语。(如:嫩黄嫩黄、碧绿碧绿、雪白雪白等重叠形式的词语。)

  预设三:第六段中读“多”字的情况:他们互相约定:“大海里见!”“再见”与“见”两个词的区别!

  [设计意图:教师不放过每一位学生,采用不同方式帮助、指导,引领学生把书读通,读好。关注读通课文这一环节等于关注学生的知识缺陷与理解的错位,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三读(默读)课文,揣摩文路

  1.小朋友们,默读时候不发出声,也就是在心底里读读,想想泉水到过几个地方?找到课文中句子并拿笔圈出来。想想:泉水来到这些地方干什么?

  交流:师用课件出示句子:泉水来到_________。

  学生讲,教师板书。(水池、平地、果园、山谷)课件展示4句完整的句子,教师多次变换形式引读这些句子。

  2.练说:读好一句话与四句话。

  (1)上述四个句子,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吗?(学生开火车练说。在练说中感悟“和”字的用法:泉水来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等关联词说说课文的大意。(学生大面积地练说,帮助学生在说中明白说话是有一定顺序的。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是重点品味的基础。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放下书本仍能记得内容,为第二课时的精彩而蓄积力量。其二是搭建语言实践平台,理解简单与具体的语言概念,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四)再读课文,你会有更多的发现。

  1.预设一 词语的巧用。

  师:细心的小朋友会发现文中并不是用“来到”一个词,赶快读读课文,作者是怎样描写泉水到的地方的?跟谁说话?

  ①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②泉水流过山间的平静。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③泉水流到山坡的果园。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④泉水穿过静静的山谷。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2.预设二 词语的妙用。

  (1)用视频让学生感受用词的准确性。(如:流进……水池;穿过……山谷。)

  (2)读好横线上的词组。

  (3)文中像这类词组很多,找出来读读。(同桌互助互评。)

  3.引读课文最后一段:难怪泉水“丁冬,丁冬”地在弹琴呢!唱着,蹦着,多么欢乐的泉水啊!想一想,还可以说()的泉水。(再次说话练习)设问:泉水为什么快乐?我们来看看──(出示动态课件。)

  [设计意图:“来到”与文中的“流进、流过、流到”的区别,用视频形象地展示了“流进水池”、“穿过山谷”的动态画面,让学生由此领悟作者用词准确。从预设一中学生学会细心,明白用词严谨,讲究方法;从预设二中学生学会欣赏,领悟不同词语表达同一个意图,文章就更加生动。]

  三、在潜心品读中体验快乐之情

  1.观看课件:请同学们边欣赏课件边读课文第一段话。请你说说你想到什么?(教师视学生的感悟情况作出相应的点拨。)

  2.交流,反馈。

  预设一 品赏“冲”字。(力量大,颈头儿足,这里体现出泉水快乐、急切的心情。)多元解读,积淀语感。设问1:泉水是()地冲出来。学生可能说──使劲地、不停地、高高兴兴地、笔直地、急切地……要求学生把自己想到的词语放进句子中读读悟悟。设问2:泉水这样冲出来,仿佛_________。(说话练习。)

  预设二 想象“阳光灿烂的世界”。(可以用课文中词组说说,一句话或几句话都可以。)

  3.朗读指导。一问一答,读出预设中学生体验到的情感。

  [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读后都有所感悟,而所悟又不尽相同。于是在读中感悟词语,在品赏中积累词语,在想象中激活思维,在理解中积淀情感,丰满了泉水乐于奉献的美丽形象,培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四、在观察与评价中共享写字情趣

  1.课件展示“脆”、“股”、“鹃”3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共同点。

  ①这3个字有什么共同点?(月字旁。)

  ②这3个字写的时候有什么不同?(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时播放《泉水丁冬》的音乐。

  4.作业展示: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并授之方法。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是2年级教学的重点。在此环节教师改变以往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方法,采用多元激励评价。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愉悦地学会了3个漂亮的字,又欣赏了同伴的字。在评价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会鉴赏美。]

  五、课堂总结

  小朋友,刚才我们随着音乐学会了8个字和一些词及词组,了解了课文中泉水来到水池、平地、果园、山谷,跟姐姐、杜鹃、果树、画眉鸟说说话,还学会了3个要求会写的字。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对着板书总结课堂学习,是非常好的一个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总结方法,明确任务。]

  语文下册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掌握会写、会认的词语。

  2。结合本单元课文,领悟写人的方法。

  3。积累中外名言、有关思乡的诗。

  4。练习写人的作文。

  教学重点

  积累名言、有关思乡的诗句。

  教学难点

  领悟写人的方法、习作。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几篇精美的写人的文章。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词语超市

  1。激趣导入。

  2。出示第一组词语,开火车读,同桌互读。

  3。出示第二组词语,互读,练写,可以挑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写话。

  二、金钥匙

  1。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让我们步入知识殿堂。这一期的“金钥匙”又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内容,想想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2。学生默读内容。

  3。集体交流。

  (1)要我们留心生活中的小事;(2)学习作者传神、细腻的描写和质朴的语言。

  4。快速默读《我的老师》一文,让学生交流:文章中哪些事例写得好?为什么?

  5。想一想,在生活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6。集体交流(注意说清具体事例,抓住人物的言行说,表达真情实感。)

  7。教师小结:同学们平时要留心生活中的人和事,要记下最动人的言行,做生活的有心人。

  三、名诗名句

  1。出示四句诗。

  2。你听过哪句?明白它所蕴含的道理吗?

  3。生自由发言。

  (1)“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

  意大利诗人但丁用诗句表明了自己坚持真理,不懈追求的坚定信念。

  (2)“黑夜无论怎样漫长,白昼总会到来。”——莎士比亚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这两句蕴含的道理相似,告诉那些身处黑暗、痛苦中的人,光明已经不远了。

  (3)“使生如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

  生命存在的时候要有所作为,让它展现出最美的光华,当它消失的时候也要有豁达平和的态度。

  (前三句大部分可能听过,知道含义,着重讲讲最后一句。)

  4。教师还可以介绍这四位著名的外国作家、诗人,推荐他们的代表作给学生课外阅读。

  四、古诗诵读

  1。回忆学过的有关思乡的古诗。

  2。读一读《客中作》,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3。全班交流。

  4。讨论诗人真的“醉而忘乡”了吗?

  5。练习背诵。

  五、布置作业

  1。搜集古今中外的名言;

  2。积累有关思乡的`古诗词。

  第二、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学时候的老师蔡芸芝先生,给作家魏巍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小学六年,你也遇到了许多老师,他们或慈爱,或严厉,或风趣,他们的音容笑貌也各有特点。这些都可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那就给大家讲一讲你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吧。

  2。学生口头介绍自己印象最深的老师。

  3。既然印象这样深刻,那就让我们写下来吧,让更多的人了解他。

  二、读范文

  1。再读《我的老师》和课前老师准备的精美的写人文章。

  2。看看作家们是怎样写出人物特点的。

  3。明确写作要求:

  (1)写真人真事,表真情实感;

  (2)可以写写老师的外表,写出比较特别的地方;

  (3)用一两件事写出老师的特点,最好是你熟悉的事。

  三、写作文

  1。学生写作文草稿。

  2。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四、修改草稿

  1。再次明确要求;

  2。同桌互评互改;

  3。自己修改;

  4。老师批阅后发现一些典型的问题,再选一篇学生习作进行讲评;

  5。学生再次修改,誊抄。


  语文下册教案 篇12

  教材分析: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你们几个课外知识怎么样?1、岁寒三友是哪三友?2、你能背出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吗?(指生背)

  2、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欣赏王冕的千古佳作《墨梅》.

  3、揭题,读课题.

  二、读诗

  1、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检查读.

  2、古人写诗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出来,不仅要读,还要吟唱,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

  请同学们试着有节奏地来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自由练习,再指读,齐读.

  三、解诗

  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段时间,结合书上注释,自学这首诗.看自己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打上?.

  1、生自学.

  2、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

  A、①结合注释能理解的重点词有:淡墨、痕、清气、乾坤

  ②交流每句诗的意思.师小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盛开的梅花.

  ③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④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自由读读这首诗.

  B、师引导: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读懂了这么多,没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吗?

  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要画墨梅,而不画鲜艳的梅花?

  ②这是一幅画,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

  ③为什么说不要人夸好颜色?

  师小结:这些问题提得好,可见同学们读诗时动了脑筋,有大疑必有大进,这就是会读书.当然,同学们不用着急,通过下面的学习,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四、品诗

  1、品淡墨

  ①同学们,谁见过盛开的梅花?老师拍了好多幅梅花的照片,想不想欣赏?(课件:几幅盛开的梅花照片)

  照片中的梅花什么样子?你能用上一、两个词描述一下吗?

  ②王冕笔下的梅花从外表上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默读前两句诗,思考一下.

  生说:淡墨;痕迹一般浅;颜色不够骄人

  ③师点课件,出示《墨梅图》.这就是王冕的代表作《墨梅图》,仔细观察一下,这淡淡的墨梅又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生说:素洁、淡雅;美得有特色,不俗气

  ④指导朗读:你们说的老师深有同感.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读.

  指点:淡墨痕淡雅的,要读得轻一点.

  2、品清气

  过渡:同学们,这梅花如此浅淡,貌不惊人,从没引起过别人的注意,从没受到过别人的夸赞,但它却在洗砚池边不畏严寒地怒放着,呈现出勃勃生机.

  ①老师这儿有一个问题不懂,墨梅这样做心里是怎样想的?揣摩一下,谁来帮一帮老师?

  指生说.

  现在明白不要人夸好颜色了吗?指生说.

  ②正如诗中所说(课件出示诗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谢谢同学们,在你们的帮助下,老师读懂了墨梅.

  师引读:

  这真是一株清香、迷人的梅花啊!女生读

  这真是一株洒脱、淡定的梅花啊!男生读

  这更是一株自信、不俗的梅花!齐声读

  3、品读

  过渡:(对照板书)这梅花是痕迹一般的'淡墨色,但却素洁高雅,而又清香怡人.可这是一幅画呀,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谁已经明白你们提出的问题了?生回答.

  ①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完整地读一读,让墨梅的形象走进你的心中吧.生自读.

  ②把书扣在桌上,闭上眼睛,让你的思维跨越时空,让你的想像飞起来,飞到元代王冕

  家的小院子里(老师的语气要饱含深情,有一种静谧之感).

  (配乐)

  师引读:

  淡墨色的梅花开了,多么淡雅,多么高洁啊!指一生读.

  淡淡的清香弥漫在小院子里,充满了天地间,也飘到了我们的教室里,让我们静心闻一闻吧.指一生读.

  五、品诗人

  过渡:看得出同学们都陶醉于这梅香中了.回忆一下前面学过的《竹石》、《石灰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墨梅》与这两首诗对照一下,有什么相同之处?(板书:借物喻人,借物言志)

  1、师:能提到借物喻人,借物言志,老师相信你们对这首诗的思想内涵已有所感悟了.如果能再了解一下作者的情况,你们的感悟会更深!王冕把自己的情感倾注笔端,挥毫泼墨,晕染出一幅幅惊世之作.至此,墨梅与作者之间的联系你读懂了吗?(借梅自喻,借物言志,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2、师小结:对呀!王冕曾说: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作者已与墨梅融为一体,墨梅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

  3、现在让我们回到课始提到的问题:

  指名提出问题的同学:你明白作者为什么画墨梅了吗?生回答.

  师评:你们真正读懂了《墨梅》,读懂了王冕,老师很高兴.

  4、升华读:同学们,看着这幅墨梅图,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墨梅、对王冕说吗?

  指生说,该生接着读出自己的情感.

  师:同学们,让我们把千般喜欢、万般敬佩化成一首诗,表达出对墨梅对王冕的由衷赞美吧!

  齐诵《墨梅》!

  六、作业:搜集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

  七、板书设计:

  5 墨梅

  墨梅借物喻人王冕

  淡墨借物言志不与世俗

  清气 同流合污

  语文下册教案 篇13

  教材分析:

  《礼物》是北师大新世纪版教材第六册中的一篇课文,描写了小作者去年和今年收到家人送给自己的礼物,从中学会了知识、懂得了道理。本文以诗歌的形式,语言浅显、易懂、琅琅上口,有浓郁的生活息,贴近学生生活,适宜朗读、积累和练笔。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能够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独立识字。三年级上册注重了读书与练笔并行,学习使用优美的句子,变文本语言为中心语言,促感悟之情为笔下之情。

  设计理念: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在呼唤教育本质属性的回归。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本教学设计以这一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读的实践,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巧妙地引导学生品读、赏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另外,在本教学设计中,围绕“亲情”这个主题,通过扩展性阅读,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加深对“亲情”的感悟和理解,从而进一步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注意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思维训练,仿照课文前四段写一段话。

  3、懂得礼物的含义,使学生知道感恩,了解小小的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体会亲情的可贵。

  4、背诵课文,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下来。

  教学重点:

  1、随文识字,认识生字9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亲人的关爱和期待。

  2、仿照课文前四段写一段话。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收集的.有关亲情的文章或诗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礼物吗?谁能向同学们介绍介绍,你在什么时候收到过亲人送的什么礼物?(学生交流)

  2、师小结:当你过生日时,当你取得优异的成绩时……,家人都会满怀关爱和期盼地送上一份礼物。这些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我们的学习小伙伴冬冬也和你们一样,收到过很多亲人的礼物。她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了一首小诗,题目就是《礼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小作者收到了什么礼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正确流利,困难的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互评,然后再读课文。

  3、把自己读得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全班同学听听。

  (三)、再读课文,初步体验。

  1、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分小组合作解决,筛选出难解之疑。

  3、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四)、品读课文,体会发现。

  1、读一读

  (1)自由读文,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

  (2)小组朗读,并派代表在班上读。

  (3)班级赛读,评选班级“朗读能手”。

  2、说一说

  (1)“小小的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亲人期盼什么?你能替小作者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送上几句祝福的话吗? (2)为什么把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的礼物比喻成“春雨绵绵”,不比喻成夏雨或秋雨呢?

  (3)、让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亲人的关爱之情。

  (4)你觉得家人对你还会期待些什么?

  3、背一背

  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评选“背诵能手”。

  (五)、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师:人们常说:“礼轻情意重。”小小的礼物寄托着厚重的情意。请你回忆亲人们平日里对你的关爱,回忆收到过的礼物,想想有什么感受?

  2、师生交流。

  3、让我们仿照课文1—4自然段作诗。

  4、自己练说,小组内说,指名说,教师相机指导。

  5、学生自由作诗。

  6、评选班级“小诗人”。

  (六)、作业超市,自主选择。

  任选以下两项作业内容,独立完成。

  1、摘抄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读一读,背一背诗歌。

  3、收集的有关亲情的文章或诗句。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交流资料。

  交流收集的有关亲情的文章或诗句。

  三、学习生字。

  1、学习生字(教师重点指导:博、套、绵、)

  2、抄写文中好词(7页抄一抄)

  3、选用抄下的好词造句。

  四、指导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横中线上的笔画

  2、写字。注意把字写端正。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3遍。

  2、背收集的有关亲情的文章或诗句。

  语文下册教案 篇14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生字6个,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2.学习作者由远到近的观察事物的方法。

  3.背诵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同学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词语的能力

  2.能够感情朗读课文。

  3.培养同学有顺序地观察事物背诵全文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同学体会祖国山河无比壮丽,

  二、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法

  (一)重点、难点

  引导同学弄清作者在不同观察点听到瀑布的声音和看到的瀑布的景象,进而体会作者通过诗句所表达的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二)解决方法

  教师引导,同学自学

  三、课时布置 三课时

  四、同学活动设计

  师生一起讨论,计算机软件直观演示。

  (一)自同学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结合学习目标与课后考虑题找出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

  (三)各自提出不懂的问题,相互讨论交流。

  五、教具准备

  投影仪和投影片

  六、教学步骤 计算机和软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导语:同学们,你们谁看见过瀑布?谁能简单介绍一下瀑布?(瀑布就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水,从远处看好像白布一样,发出的声音很大,景色很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诗——瀑布。(板书课题:1、瀑布)

  (二)初步感知。

  1.大家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和课前预习提纲,把预习情况在小组内交流。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遇到本课的生字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2)借助拼音渎准生词,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

  (3)找出不懂的词句,画上“?”

  (三)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的认读和理解情况。

  2.理解词语。

  叠叠:诗中是指一层又层,前浪未平,后浪又起,也就是后浪推前浪。

  屏:指遮挡用的屏风,多扇相连,可以折叠。

  如:好像。

  涌:这里指水浪往上冲的意思。

  2。检查读书情况

  (1)这首诗共有几个小节?分小节渎。

  (2)指名读全文,考虑: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在同学说出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基础上,师再问:主要写了瀑布的什么?从而引出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声音和样子。作者是依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的。)

  (板书:远——近)

  3.同学质疑

  (1)同学自由读课文

  (2)同学质疑

  考虑:你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

  (教师要抓住同学提出的一些实质性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作为下——节课的学习目标。一些非实质性的问题,可在当堂让同学们交流解决。教师鼓励能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同学。)

  教师根据同学质疑归纳出下节课学习目标:

  (1)你感觉瀑布的声音和样子各怎么样?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2)怎样朗读才干把瀑布声音和样子的特点表示出来?

  4.本课总结

  (四)安排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下节课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引导同学说出学会了生字、生词知道了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声音和样子。作者是依照由远到近的顺序来观察瀑布的。)

  (二)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考虑:这小节主要写的是什么?

  (引导同学说出这小节主要写了没见到瀑布,先听到了瀑布的声音。)

  2.自由读这小节,说出这一小节给你什么感觉?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教师先引导同学概括出这一节给我们的感觉是瀑布的声音很大,瀑布很壮观。然后引导同学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来体会瀑布声音的响亮。教师引导同学从以下重点词句中去理解。

  (1)“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还没看见瀑布,说明还没到瀑布跟前,就已经听到了它的声音,还没看见瀑布,说明还没到瀑布跟前,就已经听到了它的声音,说明瀑布声音一定很响

  (2)“叠叠”“涌”叠叠就是一层又一层,前浪未平。后浪又紧跟着涌上来,后浪推前浪。瀑布的声音就像浪涛翻滚时发出的巨响。

  指名说出海浪的声音怎么样? (去过海边的都能说出海浪翻滚时声音很大,哗……哗……的。)板书:叠叠)

  (3)“阵阵”“吹”

  风吹过松林时,会发出“轰……轰……”的响声。瀑布从上落下来冲击岩石,跌进潭里,发出的就是像松涛一样的吼声。(板书:阵阵)

  (在理解到“叠叠”和“阵阵”这两个重点词语时,播放瀑布落下进的声音的录音,协助同学理解“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和“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时发出的声音,并让同学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

  3.指导朗读

  (1)复合投影片出示第一节停顿和重音提示: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2)教师范读。

  (3)同学练习读。

  (4)揭去复合投影片中的朗读提示

  5.同学再次感情朗读第一小节,体会写法的巧妙。

  (三)总结学法。

  师生一起总结出第一小节的学法:

  1.读这小节,了解这小节的主要内容。

  2.再读,说出这一节给你什么感觉?说说从哪读出来的?

  3.有感情朗读这一节。

  过渡:听着瀑布的声音,我们随着诗人转过山路瀑布就出现在了眼前。瀑布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依照刚才学习自学第二、三小节。

  (四)自学二、三小节

  1.让同学按上述学法自学二、三小节,投影为学困生出示学习提示:

  (1)自由读2、3小节,想想:这两个小节各写了什么?

  (2)默读两小节,考虑:看到瀑布之后,瀑布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你是从哪些词句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3)怎么读才干表示出瀑布的特点?

  (4)这两小节中哪些地方写得比较好?为什么?

  2.同学自学,遇到困难可以在组内讨论。教师要进行巡视指导,深入到同学中间去讨论。

  3.同学汇报。

  (1)第二小节写远看瀑布的样子。第三小节写近看瀑布的样子。

  (2)同学概括出感觉瀑布很雄伟之后,引导同学重点通过以下词句进行理解。

  ①“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中的“千丈青山”和“一道白银”(运用计算机软件直观演示协助同学理解,没条件的可以用投影。)

  “千丈青山”实际不是真指千丈,是形容山高。“白银”是指瀑布。绿色的高山衬着白色的瀑布,对比鲜明,使得瀑布显得更加壮丽。(板书:一道白银)

  师提问或生质疑:为什么作者先说没法比喻,然后又把瀑布比作了白银呢?

  (引导同学从作者看到瀑布时的心情去理解。初见瀑布,它实在太美了,美得超出想象,一时被它的美吸引住了,想不出用什么比喻好。仔细看看瀑布的样子和周围的山,作者自然想出了这个比喻,并且用一个“衬”字,非常巧妙。)

  ②“一座珍珠的屏”也体现了瀑布的雄伟和美丽。(继续运用计算机软件)

  “屏”是指比较讲究的装饰品,珍珠的屏说明瀑布飞泻而下时,串串乳白色的水珠被阳光一照,闪着光亮。整个看,就像一道珍珠做的屏风,真是雄伟、美丽。(板书:珍珠的屏)

  ③“如烟,如雾,如尘”当有风吹过时,珍珠的屏被吹散了,水花飞溅,腾起水气,缓缓飘落,这时就像烟一样飘飘悠悠,像雾一样朦朦胧胧,像尘一样四处飞散。(计算机软件协助理解) (板书:如烟如雾如尘)

  师重点指导:读这句话时,如烟,如雾,如尘之间停顿时间可略长些,声音轻而缓慢,更能够体现出作者此时看得入迷的心情。

  说明:同学理解到哪,教师就随着同学指导到哪并且理解到哪,同学就在已有的基础上练习朗读,师指导。

  (3)有感情朗读这两小节。

  (4)引导同学说出这几个打比如的句子写得非常好。在学习第一节的基础上,同学回答出这样写更加形象,具体,使瀑布的样子更雄伟,美丽。

  (5)质疑:为什么作者写到的第二、三小节瀑布的样子不一样呢?

  (引导同学说出因为作者的观察角度不同。)

  (五)计算机软件播放整首诗。让同学边听,边看,边体会瀑布的雄伟壮丽。

  (六)总结。

  瀑布从高山上飞流直下,气势澎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仿佛听到了那如浪涛轰鸣,似松涛欢吼的瀑布声音,又仿佛看到了那雄伟、美丽的瀑布景象。在我们国家,像诗人看到的这样的瀑布还有许多,如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浙江的雁荡山瀑布,江西的庐山瀑布等。希望同学们有机会能把我们今天听到的和看到的变为实际。

  (七)作业。

  板书: 瀑布

  叠叠

  声音 阵阵

  一道 白银 ] 雄伟壮丽

  珍珠的屏

  样子

  如烟 如雾

【语文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下册教案12-02

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01-06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09-06

语文下册教学总结12-31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语文教案02-16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06-24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11-28

四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案02-02

语文下册教学规划大全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