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大班美术教案

大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3-03-02 09:23:26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美术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美术教案(通用15篇)

大班美术教案1

  目标:

  1、引导幼儿自主观察牵牛花,了解牵牛花的主要特征及难以发现细小的特征。

  2、在观察的基础上,自主地写生牵牛花,并附注自己的想象。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4、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5、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准备:

  图片牵牛花课件笔纸

  活动流程:

  一、课件出示牵牛花,认识是牵牛花

  1、老师带来了一朵美丽的'花,谁知道叫什么名字吗?

  2、你知道牵牛花的哪些知识?

  二、引导幼儿观察牵牛花

  1、牵牛花象什么?你看到牵牛花的哪里?象什么?

  2、你看到牵牛花的花瓣是什么颜色的?象什么?

  3、牵牛花花托是怎样的?象什么?

  4、你还发现了我们没有发现的地方?是怎样的?

  三、教师示范作画

  1、如果请你画牵牛花,你想画牵牛花的哪里?

  2、教师按照幼儿的思路示范作画:老师的牵牛花象什么?可以变成什么?(教师按照幼儿的思路变成一副画)

  四、幼儿作画

  1、现在请你们来作画,你想画牵牛花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还可以给牵牛花设计一个漂亮的颜色,你画好牵牛花后再象老师一样,变成一副美丽的画。

  2、教师巡回指导。

  五、自评、互评。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画

  请幼儿相互欣赏同伴的画,教师着重肯定富有创造力的孩子。

  教学反思:

  首先,我以猜谜引出牵牛花,孩子们很熟悉牵牛花一猜就对。接着我简单介绍牵牛花的特征,这样孩子们对牵牛花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把牵牛花有几个花瓣漏了,还应多熟悉教案。最后,展示作品,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因此多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就算一开始画得不算漂亮也没关系,只要是自己的成果就行。

大班美术教案2

  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油菜花的主要特征。

  2、学习分工合作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春天油菜花金灿灿的美景。

  准备:

  1、油菜花实物若干,供幼儿实际观察。

  2、春游时的照片,让幼儿感知油菜花漫山遍野金黄色的美景。

  3、教师画好油菜花枝干的画纸若干(每桌一张),水彩笔、油画棒

  过程:

  1、导入:

  师:上次我们春游时,在野外看到了一种金黄色的花,今天老师把它带来了,你们来看看它叫什么名字?(油菜花)

  2、观察油菜花的外形。

  1)观察花的外形。

  师:请你们来看看它有几个花瓣?花瓣是什么形状的?

  油菜花的颜色是什么样的?

  油菜花是怎么排列在肢干上的?像什么?

  你还见过什么花?油菜花和那些花一样吗?

  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

  教师总结:油菜花是金黄色的,有四个花瓣,花瓣是椭圆形的。

  2)观察枝干及菜叶。

  师:油菜花的枝干是一根还是有很多根?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油菜花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它们怎样排列生长在枝干上的?

  幼儿观察后回答。

  3、幼儿合作绘画。

  师:今天我们就把油菜花画出来,打扮我们的教室。

  1)幼儿自主商量分工。

  师:前些日子,我们画过美丽的台布,小朋友们回忆一下,台布我们是怎样画的呀?

  幼儿回忆上次合作绘画的场景。

  “今天我们也想画台布一样画油菜花,现在请每桌小朋友自己商量一下,哪几个人负责画油菜花的花瓣,哪几个人负责画油菜花的叶子。”

  幼儿学习自己分工,分好后向大家作介绍,让大家听一听合不合理。

  2)幼儿合作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能力强的幼儿画好后再添画一些别的事物。

  4、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

  1)请每桌幼儿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内容,并说说是如何分工合作的。

  2)提问: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5、教师小结。

  表扬分工合理、绘画有创意的绘画小组(共坐一桌的幼儿)。

  美术活动:设计邮票(大班)

  活动目标:

  1.幼儿欣赏邮票,尝试用鲜明、柔和的色彩装饰邮票。

  2.增进幼儿装饰美和色彩美的感受和经验。

  活动准备:

  1.剪好花边的铅画纸

  2.记号笔、油画棒。(人手一份)

  3.集邮册3本。

  活动重点:

  幼儿学会用鲜明、柔和的色彩装饰邮票。

  活动流程:

  欣赏邮票师生讨论幼儿作画评价活动

  活动过程:

  引起兴趣

  2.前两天老师去邮局寄一封信,可是邮局的叔叔说这封信少了一样东西不能寄,请你们帮我看看到底少了什么?(出示信封)

  3.这封信到底少了什么?(邮票)

  4.你们知道邮票有什么用途吗?(寄信)

  5.有的人喜欢把一些用过的'和没用过的邮票收集起来,有空的时候拿出来看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邮票很美可以欣赏)

  6.老师今天也带来一些邮票,我们也来欣赏一下好吗?

  7.师生讨论

  8.你看到邮票是怎样的?(有花边、有币值、有美丽的图案……)

  9.刚才有小朋友看见邮票上有美丽的图案,和表示邮票价钱的币值,在邮票的旁边有白色花边。

  10.这是邮票设计师们设计。如果你是邮票设计师,你准备设计怎样的邮票图案?

  11.邮票的旁边有一条白边,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也要留下一条白边,然后在邮票上写上中国邮政4个字,这样就像邮票了。

  12.谁愿意将你心里想的邮票图案画给小朋友看呢?

  13.幼儿示范

  14.幼儿作画

  15.你们想不想也设计一张邮票?

  16.请你们先想想你想设计一张怎样的邮票,然后再画到纸上。

  17.幼儿作画,教师指导。提醒幼儿要在设计好的图案旁留下一条白边。

  18.活动评价

  19.谁愿意将你设计的邮票介绍给大家听听。

  20.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大班美术教案3

  目标:

  1、会用折、剪、贴等多种方法做帽子和裙子,能表现出新疆帽和__裙的特点。

  2、能协调的搭配色彩。

  准备:

  1、幼儿对新疆维吾尔族、藏族已有粗浅的.认识。

  2、白纸、彩色腊光纸、彩笔、剪刀、糨糊、录音带等。

  3、事先做好的范例各一。

  过程

  1、教师头戴新疆帽扮买买提,穿着__裙扮小卓玛。

  分别出示新疆帽和__裙,引导幼儿观察他们的形状、图案及色彩运用的特点。

  2、教师介绍材料并和幼儿一起讨论应如何让制作,用什么材料做。

  白纸用于折叠帽子和裙子,彩色纸和笔用于装饰帽子和裙子,尽量反映民族服装的特点。

  3、幼儿制作。

  教师播放典型的维吾尔族和藏族音乐,并注意对个别幼儿进行辅导。

  4、体验成功。

  整理桌面、地面后,让幼儿穿戴自己的作品,分别扮成买买提与小卓玛,在音乐的伴奏下跳这两个民族的舞蹈。

  建议

  在美工区继续提供材料,供幼儿制作。对能力强的幼儿可在装饰上提更高要求。

  评价

  1、能边看折纸步骤边折。

  2、能大胆选择色彩、粘贴__裙。

大班美术教案4

  活动目标:

  1、了解鱼的外形特征,用流畅的线条和简单的图案大胆地装饰。

  2、有序地在鱼头、身体、鱼鳍、鱼尾巴上进行装饰。

  3、分工协商,感受合作表现的快乐。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重难点:

  了解鱼的外形特征,用流畅的线条和简单的图案大胆地装饰。

  分工协商,感受合作表现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2、彩虹鱼、图纸若干、油画棒、记号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一、利用《小鱼游来了》游戏,引发兴趣。

  在配乐中,带幼儿进行鱼的身体游戏。

  二、倾听故事,认识彩虹鱼

  彩虹鱼把它美丽的鳞片都送给了好朋友,我们该怎么帮助它呢?

  三、幼儿合作绘画彩虹鱼。

  1、讨论彩虹鱼的外形特征。

  师:你心中的彩虹鱼是什么样子的?每个部位可以用什么形状来表示?

  2、关注细部装饰。

  师:最美的地方在哪里?(亮闪闪的鳞片、舞动的尾巴。。。)可以怎样来表现?

  3、幼儿分工协商,共同参与集体绘画的创作。

  师:彩虹鱼应该画多大呢?彩虹鱼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怎样画出不同的动态、怎样分工呢?

  引导涂色的小组商讨:彩虹鱼的`整体色调、鱼鳞怎么配色、怎样分配工作可以涂得快,怎样与绘画轮廓的小组配合等。

  4、按商讨的分工和作画方式合作创作彩虹鱼。

  四、提出后续任务。

  将制作好的彩虹鱼悬挂起来,并讨论彩虹鱼生活在什么地方,正在干什么,旁边还有哪些好朋友,以此协商出后续如何添加其他小鱼和背景。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游戏为开头,幼儿积极性高,参与性强,后又以彩虹鱼的故事,孩子们对彩虹鱼有了很深的认识,美丽的彩虹鱼有着闪闪发光的鳞片,有着彩虹一样的七彩颜色。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涵以后更是体会到了分享和友谊的重要性,激起幼儿帮助彩虹鱼恢复美丽真身的欲望和热情。绘画活动过程让孩子们进行小组合作,再次体验朋友间的重要和协调性,每组值日生先分配好工作,构图的构图,涂色的涂色,分配完工作后,就是对画面的布局进行商量。每一组都有着自己的想法与特色,把自己的想法在纸上表现得淋淋尽致。画面上不仅有彩虹鱼,还有海星、贝壳、海草等等,都被孩子们构画出来了,画面很出色。

  画完后请每组派代表介绍自己组的画的内容,以后说说认为自己组画得最出色的地方。每一组介绍的时候都把自己组的画最完美的一面展现出来了,孩子们画得都很开心。

  小百科:鱼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

大班美术教案5

  【活动目标】

  1、欣赏波洛克作品,大胆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2、尝试用滴流的方法绘画,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大胆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尝试用滴流的方法作画。

  【活动难点】启发幼儿发挥想象,感受波洛克的画。

  【活动准备】波洛克的画、纸张、颜料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都喜欢画画吧?你们有没有尝试过一边跳舞一边画画?有一位叔叔就能边跳舞边画画,想知道他是谁吗?对了,他是波洛克,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作品。

  二、欣赏波洛克作品。

  1、欣赏第一幅作品《畅想》

  提问:看着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觉得他的画像什么?你想到了什么?谁能来猜一猜画家在画这幅画的时候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小结:这些流畅的线条和亮丽的色彩,好像把我们带到了……让我们的心情快乐又愉悦。

  2、欣赏第二幅作品《第五号,1948》

  (1)提问: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线条?有哪些色彩?这些暗暗的颜色和乱乱的线条给你什么感觉?

  (2)小结:就像小朋友说的那样,画家在画这幅画的时候心情很压抑很难过,这些暗暗的色彩,乱乱密密的线条,让我们的心情很难过,好像走进了……。

  3、欣赏波洛克其他作品,将波洛克作品放大,让幼儿自由欣赏。

  4、你最喜欢哪副画,为什么?(追问,抓住颜色和线条)

  5、波洛克叔叔的这些画神奇而美丽,他的画和我们平时的画是不一样的,在他的画里,只有颜色和线条。但他不是用笔直接画出来的,你想知道他是怎样画画的,想不想知道波洛克叔叔的故事?

  三、介绍波洛克。

  1、出示1912

  师:1912是什么意思呢?幼儿猜测。

  教师播放录音。

  波洛克1912年出生在美国,因为在他的画面上只有一些线条和色彩。所以别人把他的画叫做“抽象画”。波洛克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画家之一。

  师:原来1912就是波洛克叔叔出生的时间。

  2、出示:滴流

  波洛克喜欢用很大很大的纸或者画布画画,因为画布实在太大了,所以索性把它铺在地上,用笔沾颜料滴到画布上,有时沿着画布的四周作画,有时就干脆提着戳了洞的颜料桶在画布上来回走动,人们把这种画画方法称为“滴流”。因为波洛克喜欢听着音乐边跳舞边画画,所以,人们又把他的画叫做“行为绘画”。

  (3)讨论:浏览了这些知识的'宝藏,小朋友你知道了些什么?

  孩子们说得真好,老师很高兴,我也想用波洛克叔叔作画的方式,把我的心情画下来,教师示范。

  四、尝试滴画。

  1、教师示范。

  2、师:孩子们,你们是不是也想用滴画的方式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你们现在是什么心情?你想用什么线条和颜色滴画?

  3、师:波洛克叔叔说过颜料都是有生命的,现在就让我们随着音乐起舞,用这些美丽的色彩和线条把自己的心情都大胆的表达出来吧。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幼儿自由选择颜料,滴画时笔放低一点,小心不要滴到身上和同伴身上。

  五、展示讲评。

  1、老师当记者采访:这位小画家,你好,你今天玩得高兴吗?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画吗?画了些什么?

  2、幼儿介绍。

大班美术教案6

  一、活动目标:

  1、探索色彩和形象的变化,尝试用魔术画框作画。

  2、能积极参与创作会变的画,并大胆表现。

  3、体验游戏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遇到画框遮挡时如何继续进行绘画

  三、活动准备:

  教师:自制画框、记号笔、蜡笔、素描纸

  幼儿:简笔画经验准备

  四、活动流程:

  (一)、游戏导入、激起兴趣

  出示第一副画,体验色彩的变化。

  1、“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对了,这是一幅神奇的画”

  2、“别眨眼,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我数一、二、三就变了哦,一、二、三,哎?怎么没变化,哦~一定是我的魔力不够,请小朋友们一起帮我呼一口气(幼儿呼气),一、二、三”(抽动画纸——红苹果变绿苹果)

  3、“你们发现了什么?”(颜色变了)

  4、“我是怎么变的呀”(抽动画纸)

  5、“你的小眼睛真亮,这个秘密都被你发现了,相信你接下来还会发现更多的秘密。”

  (二)、激发激情、拓展想象

  出示第二幅画,体验形象的.变化。

  1、演示“太阳变雨滴”

  (1)、出示太阳,这是一个(幼儿回答),那他会变成什么呢,你来猜猜看?(幼儿回答)

  (2)、让我们一起揭开谜底把,一、二、三(抽动画纸——变雨滴)

  (3)、这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是火辣辣的太阳呢,这会儿就下雨了。太阳变成什么了呀?太阳说你们真棒,小眼睛真亮!

  2、演示“鱼被吃掉了”

  (1)、出示小鱼,这是一条(幼儿回答),那他又会变成什么呢,你来猜猜看?(幼儿回答)

  (2)、让我们一起揭开谜底把,一、二、三(抽动画纸——变鱼骨头)

  (3)、呀!才一眨眼,小鱼就被啃的只剩骨头了!

  (三)、教师演示、解决难点

  1、出示画框:引导思考

  请你们想一想:我的图画都会变,它们是怎么变出来的?(幼儿讨论)

  2、解决难点

  (1)、我刚才听到了很多的好办法,让我来试试你们的办法灵不灵。现在是寒冷的冬天,那我就来画个雪花吧(画雪花)找到你要起笔的位置开始画啦!碰到画框怎么办呢?(幼儿回答)

  (2)、对,跳过去,接着画;又碰到画框了,又跳过去接着画,到最后一格不能画了(注意看小标记)。

  (3)、雪花画好了,那要让雪花变成什么呢?(幼儿回答)

  (4)、那么难题来了,怎样才能再在这张画纸上画出雪人呢?(幼儿回答)对了,画雪人之前,先要把雪花藏起来。

  (5)、怎么藏?(幼儿回答)对,拉动画纸直到把第一幅画全挡住。

  (6)、我们可以画雪人了。碰到画框跳过去接着画。瞧,可爱的雪人画好了。我们给雪花和雪人涂上漂亮的颜色吧。(翻转画框)涂好了,我们 来变一下吧!一、二、三(拉动画框雪花变成雪人了)

  (四)、幼儿创作

  孩子们,你们想不想来变变这个魔术呀?如果你是魔术师,你想把什么变成什么呢(种子变成鲜花、雨天变成彩虹、鱼儿变成骨头……)

  那还等什么,小魔术师们,轻轻地走到桌子边开始吧!

  (1)、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展现自己的作品,分享成功的快乐。

  (五)、延伸活动

  其实啊,这个魔术还可以这样变,孩子们,你们看!(大气球变小气球)气球飞起来啦!想不想要再来试试呀!赶紧去休息一下,准备开始吧!

  (六)、活动结束。

大班美术教案7

  活动目标:

  1.欣赏毕加索作品《梦》,感受作品传递的快乐和舒适的感觉。

  2.能结合对作品色彩的感知,为自己描绘自己睡梦中的状态并能配上相应色调的背景。

  3. 体验自我创作梦境带来的快乐。

  4.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会画熟睡的自己。

  教学具准备:PPT、音乐《沉思曲》、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作品,共同欣赏。

  昨天左老师做了一个梦,我梦到了一幅美丽的画,瞧,这儿有个红色的沙发,软软的好舒服,坐在上面,身体也变得软软的,很轻松很轻松,慢慢地我就睡着了……原来这幅画的名字就叫做《梦》。

  二、赏析作品,感受色彩。

  1、分析作品,体验作品传递的快乐和舒适。

  咦,画上是谁?你觉得她像在干什么?

  (幼儿:画家画了一位阿姨靠在沙发上睡得好香,她在做梦呢?)

  我们也来学学画上的阿姨,坐在自己的软软沙发上,放松自己。

  躺在柔软的沙发上休息了一下,你的心情怎么样?(轻松,舒服,快乐)

  小结:是啊,画中的阿姨和我们一样,在沙发上舒服地睡着、梦着,这让我们看画的人也觉得很舒服,很快乐。

  2、感受色彩,理解不同的背景色调。

  ①欣赏作品中的主要色调,感受作品的轻松,快乐的基调。

  提问:这幅画上什么颜色最多?(红色和黄色)

  这两种颜色给你什么感觉?(暖洋洋)

  小结:红红的,软软的沙发,衬托出阿姨粉红色的手臂,画家红色和黄色两种暖色调

  给我们一种很舒服的、很高兴、很暖和感觉。

  ②出示不同的背景色调引导幼儿相互讨论,感知不同色调带来的不同感受。

  背景出现蓝色的夜空

  提问:如果阿姨的背后换成了夜空,你觉得她又会梦见什么呢?

  背景出现辽阔的草原

  提问:如果是绿色的草原呢?

  背景出现冰川

  提问:如果阿姨的背景是冰川,这幅画又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小结:你们的眼睛可真亮,真会动脑筋,通过看画面的色彩就能知道阿姨梦到的东西,可真棒!

  三、选择背景,创作梦境。

  1、介绍工具材料。

  想一想你做过什么样的梦,这个梦是温暖快乐的,还是恐怖诡异的,请你选择合适的梦境背景颜色进行绘画。

  四、作品展示,教师讲评。

  展示幼儿的作品,可请幼儿通过色彩等方面的感知,请个别幼儿讲讲自己的梦的内容。

  结束语:小朋友们真是了不起,能将自己的'的梦画下来,告诉你们这幅《梦》是西班牙著名的画家毕加索创作的,看来你们比他还厉害呢。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用她优美的音乐结合轻柔语言和肢体动作引导幼儿感受《梦》的轻松、舒适的感觉,结合自身体验说一说作品带来的感受;其次利用PPT增加了幼儿对色调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幼儿运用色调进行表现的兴趣和能力。在幼儿画自己的梦地时候,通过引导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背景去画自己的梦,作品设计大胆而丰富,小部分孩子画的非常有创意。

大班美术教案8

  活动目标:

  1.了解石英砂的用途,让幼儿知道石英砂是家乡凤阳特产。

  2.初步尝试用石英砂作画,培养幼儿对沙画的兴趣。

  3.通过活动更深的了解凤阳,增进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已染好的各种颜色沙子若干。

  2.自制课件。

  3.纸、笔、胶水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听《凤阳花鼓》,进入场地。

  教师:刚才你们听了什么歌?这是我们家乡凤阳有名的歌曲《凤阳花鼓》。

  教师:我们的家乡凤阳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你们知道我们凤阳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吗?(小岗村、鼓楼等)

  教师:我们凤阳这么多有好玩的地方,还有很多好吃的有很多有名的`特产,你们知道凤阳有哪些特产吗?(请幼儿回答)(石英砂、花鼓、凤画、葡萄)

  二、了解石英砂的用途。

  教师:石英砂也是我们凤阳的特产,你们见过它吗?在什么地方见过的?石英砂摸起来什么感觉?请小朋友摸一摸?

  教师:你们知道石英砂有什么用途?石英砂干什么用的?(玻璃制品、太阳能管道、等)

  小结:石英砂有这么多用途,其实石英砂还有一个用途,石英砂还能用来画画呢?看老师用石英砂画了很多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我们先画出自己想画的东西,注意我们在作画时我们胶水要涂均匀,多余的沙子还放到盘子里。不要撒到地上。

  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大班美术教案9

  目标:

  1.能均匀地使用颜料画出有渐变效果的晚霞。

  2.使用剪纸的方法,将景物合理的布局在画纸上。

  3.感受红霞映晚的美丽景象,喜爱美术活动。

  准备:

  1.颜料:红色、橘色、黄色。

  2.铅华纸(kt板粘在后面固定)、刷子

  3.各类景物的图片(黑色彩纸彩喷打轮廓图)

  过程:

  一、欣赏红霞映晚的美丽景色

  1.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猜测图片中的时间段。

  师:你看到了什么?这会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呢?

  2.观察晚霞下的景物是什么样子的,欣赏晚霞下城市、农村的'景色。

  师:晚霞真美啊,那晚霞下的城市和农村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出示范画,教师讲解绘画步骤与技巧。

  1.教师出示完成的范画,引导幼儿观察。

  师:你看到了什么?画纸上有哪些颜色?哪些东西?晚霞是什么颜色?景物是什么颜色?

  教师小结:晚霞由红色、橘色、黄色组成,最上面是红色,中间是橘色,下面是黄色。晚霞下的景物是黑色的。

  2.激发幼儿兴趣,教师示范绘画步骤。

  师:这样的景色你们觉得漂亮吗?想不想也来试一试,画出美丽的晚霞。

  教师讲解步骤:

  (1)用红色颜料从顶部刷起,刷满画纸的三分之一处再超过一些。用橘色颜料刷,从红色的底部开始刷,盖住一小部分红色,显出渐变的效果。最后用黄色刷完,同样盖住橘色一小部分,刷出渐变的效果。

  (2)将画纸放在一边晾干,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用剪刀沿轮廓图剪下来。

  3.讲解刷颜料的要点

  蘸颜料不要过多也不要过少,适中一些,将颜料刷完整,不留白。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作品内容。

大班美术教案10

  活动目标

  1.尝试使用毛笔、墨与宣纸,模拟藏水墨画。

  2.体会中国画的艺术美,表现古诗的优美意境。

  活动准备

  1.吴冠中作品之一、二、三。

  2.宣纸,炫彩棒,狼圭笔,墨汁,清水,小毛笔。

  活动过程

  一、欣赏谈论

  1.看看今天桌上放着哪些画画的工具和纸?

  2.了解毛笔、墨汁和宣纸,这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画画工具,用毛笔、墨汁和宣纸画的图画就叫中国画。

  3.欣赏吴冠中的三幅作品,分辨哪一幅作品是《望》。

  师:这三幅画都是中国画,多好看啊!你们是不是觉得在一幅画里藏着一首古诗《望》,它是哪一幅呢?请找一找哪一幅走得最远,房屋又多,家家门前还有很多树和花呢?

  引导幼儿找出中间一幅后,一边念古诗,一边随教师观赏古诗在画上对应的内容。

  4.结合古诗,补充关于表现远近的内容。

  谈论画面最上面的一幢房子怎么看起来这么小。

  二、操作尝试

  (一)画面1——一去二三里:出发了

  1.第一幢房子——教师演示,引导幼儿观察后说出方法。

  (1)第一幢房子,提示幼儿关注教师画的动作:1.做什么,2.做什么,3.做什么,4.做什么,演示后由幼儿说出:1.蘸墨,2.舔舔干,3.笔站直、写个人字,4.走两步的步骤。

  (2)教师演示动作5(房子的屋顶),比较笔的动作和刚才有什么两样?刚刚笔是站着,现在笔是躺(或坐下来)下来休息。

  2.第二幢房子——由幼儿说步骤,教师演示画第二幢房子。

  (二)画面2(最上面画有一幢房子)——烟村四五家

  1.走到哪里才算走了三里路?(了解画到画面的最上面)

  2.一路走最少要看到周围几幢房屋?(至少有四或五幢)

  (三)画面3——门前六七棵树

  1.数一数画上有几棵树。(六或七棵)

  2.教师介绍用炫彩棒沾水的方法添画一棵树。

  (四)面面4——八九十枝花

  讨论:一枝花是不是一朵花,理解一枝花上开出许多花来。

  三、创造表现

  试一试,能不能用画画的方法一口气走三里路,看到和古诗一样的美丽风景。

  1.一去二三里——从纸的下端画第一幢房子,开始出发。

  2.烟村四五家——从下往上地画出各种房屋,边画边数看见了几幢房屋,有没有超过5幢。

  3.门前六七树——任选毛笔或炫彩棒画树干,绿色炫彩棒画树枝,试着在屋前屋后画上满满的树。

  4.八九十枝花——漫山遍野的花儿开放了,想象花的名称并选配颜色。

  四、再现情境

  自我评议:边念古诗边看画,念一句,对照着寻找自己画面上是否表现了该内容。

  小组评议:对照古诗每小组按走得最远、房屋最多、树木最多、花朵最茂盛的选出一幅作品,贴在画轴上。让每个幼儿都感到成功,为自己鼓掌。

  延伸:再去试用毛笔画出很多漂亮的画。

  活动解析

  “望”中的诗与画

  中国画蕴含着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过去由于笔墨技法过于复杂,幼儿难以接受,一直成为幼儿园绘画教学的障碍。

  当代许多艺术家对中国画进行了大胆探索,采用了多种工具和颜料在宣纸上作画,有了这样创意的中国画,解放了我们的孩子,同时也解放了幼儿国画教学模式的枷锁。

  一、变换工具,化难为易

  我采用了炫彩棒和毛笔相结合在宣纸上作画的方法,即用毛笔与墨画房屋,其他部分则采用炫彩棒作画。由于炫彩棒貌似油画棒,但具有沾水后可立即晕色的特点,画在宣纸上时可由幼儿按需要或添加水分,或调换颜色,十分易于控制,画面上又与传统毛笔画的效果十分相似,技法上降低了很大的难度,这样小朋友的发挥空间就大了,使孩子画起来更得心应手,更加大胆地发挥想象,使国画教学顺利地进入了幼儿园。

  二、把握方法,凸显情趣

  设计国画教学,一方面必须凸显中国画的水墨趣味、体会国画韵味,另一方面又要适合幼儿的兴趣,才能保证国画教学在幼儿园顺利开展。为此,我一改传授用笔、用墨的教法,采用由我操作由幼儿来解释,接受幼儿拟人化的解释,将跟着教师学习技法变成幼儿自己的探索发现。

  我在借助画房子来教幼儿掌握使用毛笔的方法时,采用以下方法:

  方法一:边操作,边说步骤,边请幼儿仔细观察我的每一步做了些什么,然后由幼儿解释为:一、毛笔喝喝水;二、舔舔干,别下雨;三、站着写个人字;四、两条腿开步走。我又用侧锋画了屋顶,请幼儿说说画步骤五的时候,这支笔的动作和刚才有什么不一样?幼儿说:“刚才是站着,现在是躺下来休息一下。”我虽然没有介绍中锋与侧锋,但幼儿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作了很好的解释。

  方法二:请小朋友说方法,老师用动作去证实画第二栋房子,并在第五步上再一次比较第一栋房子和第二栋房子画步骤五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幼儿有了第一次观察的经验,立刻找出用笔的不同方向。

  方法三:让幼儿来总结方法体会画房子是可以变化的。例如:有的幼儿说:“原来屋顶在左边,现在屋顶在右边。”有的幼儿说:“休息的方向(用笔的方向)刚才是朝下的,观在是朝旁边休息的。”还有的房子有一扇窗,有的有两扇窗,有的是左边有一扇窗,下面还有一扇门等。这些原来需要教师反复示范、提示的步骤与方法,就在幼儿自己发现、解释和归纳中得到了理解。

  三、诗画结合,彰显国画特色

  在活动中,我选择了《望》的古诗,是因为这首古诗包含整个画面的作画过程,使幼儿可以在绘画创作中不断地让孩子用来检验自己的画面,充分地去诠释古诗的内涵。又借助了吴冠中先生的一幅画,吴冠中先生画的这幅画并不是《望》,但这幅画跟这首古诗非常地吻合,就用这幅画作为一个引子,让孩子们一起来画出自己古诗配图,体现诗与画的结合。我在期间不断提示与激励“有的人已经走到一里了”、“有的人已经走到二里了,”、“有没有走到三里啊”让诗的情境融会其中,使画面不断地丰富。难怪幼儿在欣赏自己的作品时,情不自禁地发出:“真的很美啊!”的赞叹。

  通过本次活动,使我感到运用水墨画的形式让幼儿近距离感知中国的传统美术文化,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浸染的必要和可能,我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使国画在幼儿中生根开花。

大班美术教案11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剪、拼、印凹凸纸版画,掌握印制纸版画的初步技法。

  2、引导幼儿使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表现自己独特思想,体验创造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马铃薯或萝卜、水粉颜料、彩纸、剪刀、瓦楞纸、实物展示仪

  三、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观察范图,请幼儿说一说:

  这些印章上是什么图案?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二)出示拓印画:凹凸世界

  1、这副画是怎么制作的?

  2、它和平时的.画有什么不同?

  3、介绍瓦楞纸的特点

  (三)幼儿制作。

  1、想一想如何制作印章?

  2、幼儿尝试制作印章:将马铃薯或萝卜从中间切开,分给每位幼儿,请幼儿制作,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用瓦楞纸作画。

  A、可自由剪贴各种图案

  B、在图案上刷上颜料,尝试进行拓印画。

  C、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卫生,相互谦让。

  (四)作品展示

  活动反思:

  在作画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好多材料我们没有办法在瓦楞纸上进行,如:(一)彩纸如何在纸上固定?(二)水粉颜料在瓦楞纸上效果不明显?该用何种绘画工具才最合适?……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困扰着我们,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大班美术教案12

  活动目标:

  1、感受瓶上作画的快乐,喜欢并主动参与活动

  2、通过观察脸谱的特点并写生,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3、巩固复习线描画,学用密集排列的线条装饰花瓶,提高幼儿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让幼儿体验自主、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花瓶若干只,脸谱一个、水粉颜料、排笔、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放音乐,出示京剧脸谱;师:"你们看,谁来了?花脸来我们班作客,你们高兴吗?小吴老师还为他准备了一份礼物。"

  2、出示俘瓶子。

  师:"你们瞧,这是什么?"师以花脸的口吻:"这花瓶真漂亮,咦?这上面是我吗?谢谢你们的礼物。不过我想知道小吴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把我弄到瓶子上去的?"

  二、探讨方法。

  1、介绍写生画。

  直接对着物体来画,叫作写生画。写生时一定要画得像,看到的东西是怎样的,画出来的也要是怎样的。

  2、用脸谱装饰花瓶。

  演示将脸谱贴在画好的花瓶上。

  (1)师以花脸的口吻:"你们画的花瓶真好看,让我再仔细瞧一瞧!"

  (2)师边讲边演示:"花脸看着花瓶,花瓶怎么了?"

  (3)师小结:那么我们就叫它花瓶脸谱。

  2、讲解示范用脸谱装饰花瓶。

  (1)先画出它的鼻子,用胖胖的`三角形表示;

  (2)现在鼻子两边画上两只圆眼睛;

  (3)然后在鼻子下面画上一张的方嘴巴,里面画上尖尖的牙。

  (4)既然是"花脸",那就要把脸画花,画满,那我们就用线描的方法在它的脸上画上密密麻麻的线条或图案,可以用直线、曲线或折线、波浪线等,也可以用圆形、三角形来装饰。

  4、幼儿练习装饰花瓶。

  (1)提醒幼儿线条排列要密集,可用粗细不同的勾线笔进行线描。

  (2)鼓励幼儿胆装饰出与别人不同的花瓶脸谱。

  (3)鼓励幼儿以桌布为背景,用线描法进行添画。

  三、作品点评。

  1、表扬线条排列密集,画得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更胆一些。

  2、花瓶脸谱带着所有的"新伙伴"随音乐做各种京剧动作走出场外。

大班美术教案13

  活动过程

  [导入]

  1. 用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胡萝卜。

  - 我是橘黄色的,我长在地里。

  - 兔子很喜欢吃我,我是谁呢?

  [展开]

  1. 谈谈胡萝卜。

  - 你吃过胡萝卜吗?

  - 你吃过哪些用胡萝卜做的食物?

  - 吃胡萝卜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2. 说说在地里成长的蔬菜。

  - 我们吃的蔬菜当中有哪些是在地里成长的根或枝干呢?

  (我们吃的地里成长的蔬菜- 胡萝卜,土豆,地瓜,萝卜

  胡萝卜的根是长圆状的,橘黄色,甜甜的带有香气。

  胡萝卜的根有长的`还有短的,颜色也分为红色和橘黄色等。

  夏初的时候开出白色的小小的花,当结出种子的时候,地面上面的枝干就会枯萎。

  土豆在清新的环境里成长。

  把土豆的种子种下一个月后就会开始发芽,土地里面的枝干就会结出土豆,一棵可以结出10~15个土豆。)

  - 需要摘着吃的蔬菜有哪些?

  (摘着吃的蔬菜- 黄瓜和茄子

  黄瓜原创于印度和喜玛利亚山一带。未成熟的果实上长有许多毛刺,很粗糙。黄瓜的枝干上有卷须缠着其他的物体成长。撒下黄瓜种子后只需要60天左右就可以收获了。切开烫黄瓜汁比较好。

  茄子原产于印度,在蔬菜中是属于喜高温的蔬菜。茄子可以伴着吃或是煎着吃都可以。)

  3.制作胡萝卜并研究制作材料。

  - 装饰出胡萝卜需要哪些材料呢?

  - 用柿子制作出胡萝卜。

  4.用柿子制作胡萝卜。

  ① 轻轻地剥下柿子皮。

  ② 展开薄薄的柿子皮粘在胡萝卜上。

  ③ 把柿子压碎,用手涂在胡萝卜上。

  ④ 晾干后保存好。

  [结尾]

  1. 让孩子们把装饰好的胡萝卜介绍给朋友们

  2. 总结活动。

大班美术教案14

  活动目标:

  1、能用刻刀在陶土上刻画出有趣的表情并用彩纸进行拓印。

  2、通过观看视频,学习拓印画的制作方法。

  3、体验拓印画创作中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陶土、彩纸、颜料、刻刀、排笔、有趣的表情PPT、背景音乐

  经验准备: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各种表情。

  活动过程:

  一、欣赏PPT,幼儿观察各种表情的图片的脸部特征,拓展幼儿经验。

  1、欣赏PPT,引导幼儿观察各种表情的图片。

  教师:我这里有几种有趣的表情图片,大家来看一看。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不同表情时,五官的不同形态。

  你觉得哪种表情最有趣?它是什么表情?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二、通过观看视频,幼儿学习制作拓印画。

  1、出示范例和制作材料,激发幼儿制作欲望。

  教师:刚刚的有趣表情,我制作成了一幅画?它和我们平时的画有什么不一样?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是怎么制作的呢?

  2、教师播放视频,幼儿了解拓印画的制作过程。

  总结:制作的几个步骤。(刻画表情—涂刷颜料—用纸拓印)

  3、个别幼儿尝试,教师总结制作的.几个重要环节。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学习拓印画的制作方法。

  难点:用刻刀在陶土上刻画出有趣的表情。

  四、作品展示、相互欣赏评价。

  1、幼儿随音乐自由创作。

  2、幼儿的作品展览,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参观。

大班美术教案15

  活动目的

  1、在探究虫虫世界的基础上,大胆表现内心世界所感受到的虫虫故事,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个性。

  2、尝试用铅笔进行创作。体验创作带来的愉悦,享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铅笔、小张纸

  2、插幼儿作品的虫虫故事书

  3、《点虫虫》的碟片

  4、昆虫图片、书、前期活动照片

  活动过程

  1、幼儿观看前期活动照片、引出课题

  小朋友这是在干什么呀?

  这些天,我们都在做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认识各种各样的虫虫,找找虫虫躲在哪里,找找虫虫的秘密。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张很好看的碟片,讲的都是虫虫世界的故事,我们来看一下吧!

  2、幼儿观看《点虫虫》的碟片

  刚才的碟片里讲了哪些有趣的虫虫故事?

  除了这些虫虫,你还认识哪些虫虫,知道哪些虫虫的秘密?

  3、提出创作要求

  小朋友知道这么多的.虫虫故事,现在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了,这里有一本虫虫的故事书,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里面的故事都不见了,请你们选一张喜欢的小彩纸,把知道的虫虫故事画下来,装进故事书里,如果你有很多的故事,就可以画很多张。

  4、幼儿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记录创作语言。

  轻声与幼儿交流作品

  幼儿碰到困难时,给与恰当的引导、帮助

  5、自由欣赏故事书,分享成功的快乐

  6、延续活动:

  互相欣赏虫虫世界的故事,讲讲虫虫世界的故事。(用视频转换仪)。

【大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09-10

大班美术教案12-20

春雨大班美术教案10-21

飞机大班美术教案11-21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11-17

大班美术《大花》_大班教案06-22

大班美术美丽的菊花教案06-08

花儿朵朵大班美术教案04-27

大班美术教案《猴子的动态》09-22

大班《点线之舞》美术教案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