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小班社会教案

小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3-05-14 13:33:52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小班社会教案模板集合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社会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小班社会教案模板集合5篇

小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警车、救护车、消防车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知道电话110、120、119的作用,懂得在危急时拨打相应的电话号码。

  活动准备:

  1、110、120、119号码卡片;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图片。

  2、多媒体课件(三幅有关突发事件图画)。

  3、一部电话。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出示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的图片,引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导幼儿说出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的不同作用,出示110、120、119的号码卡片,让幼儿了解电话110、120、119的作用这是什么车呀?(警车)(消防车)(救护车)这辆车有什么用呀?(抓坏人、抓小偷)(救火)(救病人、把病人送到医院里去)那警车(消防车、救护车)是谁开的呀?(警察叔叔、消防员叔叔、救护人员)

  二、播放多媒体课件:激起幼儿对安全知识的兴趣。

  教师向小朋友介绍通知警察叔叔打110;消防员叔叔打119;救护人员打120。

  出示小偷在偷东西、生病的人、失火的场景教师提问:"这图上是谁在干什么?该怎么办呢?"我们要叫警察叔叔开车来抓小偷怎么办?(打电话)"房子失火了该怎么办?"失火叫消防员来救火怎么办?(打什么电话)"这个小朋友怎么了?

  小朋友生病了怎么办?(打什么电话)小结、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危急事件时,要及时拨打相应的号码求救。这样才能让自己很快地脱离危险,但我们不能随便地拨打这些号码,只能在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才能拨打。

  三、游戏"开车子"

  1、我们认识了不一样车现在我们来做小司机,开自己想开的车子,到外面去逛一圈,怎么样?

  2、你想开汽车到什么地方去呢?

  3、教师分发套圈当方向盘,"我们开车子,出发喽!"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上得比较轻松,幼儿也积极参与,课堂秩序挺好,幼儿在学的过程中也很开心,幼儿能大胆用完整、清晰的语言进行表述,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本次活动是让幼儿知道特殊交通工具的`名称以及用途。在幼儿探索的过程中教育要有意识地了解幼儿探索的情况,并帮助幼儿完成探索结果的表达。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懂得了道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小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懂得不随便摘花,爱护公共场所的物品。

  活动准备: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社会·小鸟哭了》,亲自手册《领域活动·花儿好看我不摘》

  活动过程:

  1、故事引题

  讲述故事:公园里有很多美丽的花。一天小红在公园里看到这些美丽的花,心想:"这么多美丽的'花儿,如果摘一朵回家,插在花瓶里,那该多好啊!"小红摘走了一朵花。小明也爱公园里的花,让想:"这么多花,我只摘一朵,公园还是很美丽的。"后来很多小朋友都来各摘了一朵,公园里的花全都被摘光了。

  引导幼儿讨论:公园里的花可以摘吗?公园里的花摘光了,会是什么样子?

  2、出示挂图《小鸟哭了》

  讨论:小鸟为什么哭了?

  小结:公园里。马路边的花都是工人叔叔阿姨栽种的,是给大家欣赏的,如果每个人都去摘,就会把花摘光,环境就没美丽了,花儿如果被摘下,很快就会枯萎,也就不美丽了。大家要爱护花儿,不能随便摘公共场所的花。

  3、学习儿歌《花儿好看我不摘》

  引导幼儿学念《花儿好看我不摘》

  请个别幼儿用动作表演儿歌。

小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正确系纽扣的意识,掌握正确的方法,培养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2、锻炼手眼的协调能力以及手指小肌肉的训练。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积极参与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活动室内布置服装展(悬挂扣子较大(较小)的衣服若干)。

  活动过程:

  1、欣赏图片师:你们看,这些衣服都是什么样的?组织宝宝讨论后,引导幼儿答:这些衣服都是扣扣子的。

  师:小朋友们看得真仔细,这些衣服都是扣扣子的。不过,它们的扣子都没扣,老师想请小宝贝们帮忙扣好。

  2、出示衣服,引导宝宝观察扣子及扣眼,让宝宝更进一步地了解纽扣。

  师:宝贝们,这些都是我们每天都要穿的衣服,你们看,衣服正面两侧各有什么?

  答:有纽扣和小窟窿。

  师:噢,小朋友们真聪明,知道有纽扣和小窟窿。小窟窿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扣眼。

  师:纽扣和扣眼本来是一家人,可是,老师不小心把它们分开了,请宝贝们想办法帮他们重新组合在一起,好吗?

  师:谁愿意来帮帮它?

  (指名让一名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主教师演示扣扣子的方法:一手拿扣子,一手扶扣眼,由里向外掏出扣子。

  4、幼儿练习操作。

  (1)分给幼儿每人一件衣服,让他们独立练习扣纽扣,教师巡视纠正。

  (2)练习扣好大扣子后,再扣小扣子,教师巡视纠正。

  (3)扣扣子比赛。(可分组进行)师:小宝贝们都学会了扣纽扣,咱们来比赛一下,看谁扣得又快又好。

  (完成好的及时表扬,鼓励操作差的幼儿。)

  5、总结游戏情况。

  教学反思:

  活动中,幼儿都很乐意自己动手学习扣纽扣,大部分幼儿都能独立完成任务,基本能达到活动目标。以下是我反思的几点不足:

  1.在活动中,对个别幼儿关注不够。

  2.提要求的时候,应该重点强调扣纽扣的时候要先将衣服放整齐,才不会导致个别幼儿扣错。

  总之,在活动中,通过幼儿实践操作,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体现了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小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清明节的习俗,懂得用文明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2、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

  3、知道4月5日是清明节,愿意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4、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扫墓图片(献花、植树、送食)

  2、清明节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知道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吗?

  师:在这个美丽的节日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二、介绍清明节

  师:清明节是个什么样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都干些什么呢?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爷爷奶奶,那你爷爷的爷爷你们见过吗,他们都去哪里了?他们去世以后,人们非常想念他们,就在每年的清明节去墓地看他们,所以呀,清明节就是去拜祭死去的`亲人,表达对他们的思念。

  三、清明节扫墓

  到了清明节呀,人们就要去拜祭死去的亲人,你们知道怎样拜祭吗?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现在的人们是怎样拜祭死去的亲人,表达对他们的思念的。

  1、播放图片

  2、幼儿讲述

  3、教师小结

  四、清明节的习俗

  通过播放课件,了解一些清明节的习俗。

  五、小结,结束

  清明节的习俗可真多,有献花、送食、植树、荡秋千、放风筝等。那到了清明节的时候呀,你们可以让你的爸爸妈妈带你们去扫墓、踏青、春游,并拍下一些照片来带到幼儿园,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过清明节的,好不好?

  活动反思:

  在设计这节活动时,我一直在考虑用不用告诉幼儿一些如今不文明的一些祭奠方式。但经过和大家的讨论研究,一致认为小班幼儿很多的都没经历过扫墓,并不知道那些不文明的行为,我们应当还给幼儿一个纯净的心灵,不该知道的就不要让他们知道。在整个活动中,我以谈话法为主要活动方法,通过幼儿的讨论、已有的社会经验及观看视频,从而使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和表达对亲人思念的方法。每个环节环环相扣,幼儿兴趣很高,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但是有不足的地方就是在播放清明节习俗课间的时候没有对一些习俗进行简单的讲述,只是一遍而过,效果不太明显,幼儿记忆不深刻。再来,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自制简单的花朵,风筝等,既环保,又可以加深记忆,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小班社会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儿歌,有表情地会朗诵儿歌。

  2、通过观察图片、手指等游戏了解儿歌。

  3、感受同伴之间的游戏乐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手指画一张。

  2、幼儿用书一套。

  3、磁带。

  活动过程:

  通过讲述故事的形式来引导幼儿的趣味性,然后提问幼儿故事中所包含的几个问题。?

  如:故事中讲述的手指妈妈有几个宝宝,宝宝的名字叫什么。

  展示幼儿图书,手指画面提问有关手指的问题。

  如:第一幅小孩指的哪个手指,手指叫什么名字。

  通过简笔画,加深幼儿对手指的认识。

  如:画个手指画,提问幼儿手指的名字。

  通过场景、变换等魔术等形式来引导幼儿玩游戏、念儿歌,反复练习。

  放磁带让幼儿伴读,之后一边伴读一边作动作。

  幼儿与幼儿之间分角色表演,为巩固幼儿对手指的认识,以至于达到会说会唱儿歌的最终目的。

  仿编儿歌。

  如:小手指一起伸,看看手上几个宝。

  1、2、3、4、5。

  宝宝宝宝真可爱,妈妈紧紧把手搂。

  大拇哥最懂事,二拇弟、四小弟都听话。

  小妞妞最淘气,认为自己是老小。

  总是欺负大拇哥、二拇弟、四小弟。

  妈妈就是中三娘,每天搂着宝宝唱儿歌去看戏。

  手心手背心肝宝贝。

  活动反思:

  大拇哥,二拇弟,三姐姐,四小弟,小妞妞来看戏,手心手背,心肝宝贝,这是我给小朋友上的一节语言活动《大拇哥》。这首儿歌短小精悍,内容也较容易,主要介绍五个手指的名称,同时还能活动幼儿的.手指,锻炼手部肌肉,促进幼儿小肌肉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增加幼儿生活情趣,五个手指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他们团结友爱,从而潜移默化的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

  刚开始我玩了一个“大拇哥睡觉、大拇哥起床”的游戏,由于小朋友基本上都认识大拇哥,所以在说大拇哥的时候进行得比较顺利,小朋友也玩得挺开心的,接下来我介绍的是二拇弟,我是大拇哥,我长得矮矮的、胖胖的,我在家里是大哥哥,我还有四个弟弟妹妹,你们想认识吗?我旁边的是我二弟叫二拇弟,教师引导幼儿向二拇弟问好,一方面是加强幼儿的礼貌教育,另一方面也是幼儿认识二拇弟的过程。然后继续玩二拇弟睡觉、二拇弟起床的游戏。接着我以同样的方法认识其他三个手指的名字及主要特点。三姐姐:站在中间,个子最高;四小弟:站在三姐姐和小妞妞之间,不高也不矮;小妞妞:个子最小,又矮又瘦,站在最后面。这一环节下来幼儿对三个手指认识得比较好了,有了这个环节铺垫,以便更好地进入到下一个环节来学习儿歌。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我们利用手指偶的形式,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孩子学得很投入。

  一节课上下来孩子们基本已掌握了儿歌的内容,并能边念儿歌边用动作表示。从这一活动中我觉得,对于小班的孩子,可在教育中使用一些拟人的手法,多利用一些教具,多采用一些游戏的形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及方式,让孩子们喜欢、接受,学起来也更加的轻松。体现一个在学中玩,玩中学的乐趣。

【小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社会教案09-24

小班有关社会的教案03-24

小班社会教案03-24

小班社会小猫钓鱼教案06-10

小班社会开火车教案06-10

小班《做客》社会教案03-30

小班社会教案我是谁教案06-10

小班社会教案《亲亲绿色》03-18

【精选】小班社会教案四篇07-10

精选小班社会教案三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