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3-05-26 19:41:30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小班教案模板汇编四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小班教案模板汇编四篇

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如果自己走丢,可以找警察帮忙,并告知电话号码。

  2了解一些走丢求救的方法,学习在不同情况下与家人走失后如何正确的寻求帮助。

  3强化自我保护意识以积极的的心态解决问题。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兔两只,兔妈妈、警察和小孩头饰廿干、ppt、视频。

  三、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讲故事.兔妈妈带领小兔在草地采蘑菇,小兔们很开心,出门时妈妈和小兔子们说了出去要跟着妈妈不能乱跑,到了森林后小兔子边采蘑菇边玩一会了就迷路了。小兔惊慌万分,又哭叉喊。

  (二)幼儿讨论。

  引导语:小朋友,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怎么做’(幼儿自由讨论)

  (三)播放视频和PPT.请幼儿观看。

  情景一:马路上

  1、引导语:如果你和家人在马路上走丢了,怎么办?(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摇放视顿和PPT.请幼儿观看。

  教师小结:如果在马路上走丢了,有三种方法可以解决:1在马路上的人行道上原地等是最安全的方法、2还可以庸马路上的'交警叔叔帮忙。3如果有陌生的叔叔阿姨过来要带你走,—定要拒绝。

  情景二:超市

  1师如果你和家人在超市走丢了,怎么办?

  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教师潘放视频,幼儿观看。

  引导语:视频中谁走丢了?他请了谁帮忙?我们在请别人帮助寻找家人时,应当找谁帮忙。(超市工作人员,陌生人)。

  教师小结:在超市走丢有两种解决的方法:1在超市里可以原地等待也可以找工作人员,通过广播小喇叭让爸爸妈妈知道你在哪里,然后来站在原地等爸爸妈妈来找你。

  情景三:小区

  1、引导语:如果是在小区呢?

  幼儿自由表述自己的观点。

  2教师播放图片,幼儿判断对借。小结在小区走丢有三种解决方法1如果你认识回家的路,可以选择自己回家.2可以找小区里的门卫伯伯,让他仍打电话蛤爸爸妈妈,让大人来领你:3站在厦地等爸爸妈妈来找你。

  四、角色扮演。

  (1)教师出示警察和走丢了的小孩头饰,请名幼儿演走丢了的小孩。请几名幼儿示范。

  (2)全体幼儿—起玩角色扮演,—轮游戏结束后角色互换。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一:花之舞活动目标:

  1、通过对乐曲的欣赏,感受乐曲优美柔和的特点。

  2、结合对乐曲的简单想像,尝试用肢体语言来表现花的美丽。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CD活动过程:

  1、欣赏乐曲,引起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乐曲,我们来听听,听完之后说说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优美、轻柔……――听了这首乐曲,让你想到什么?(小船在水上慢慢的飘、小鸟在天上飞……)2、幼儿回忆花的外形,说出花的层数、花瓣数。

  ――这首乐曲的名字叫《水仙花圆舞曲》听到这个名字,你想到了什么?(花在跳舞……)――花是怎样跳舞的呢?谁来做一做。

  ――我们看到的花有几层?有多少花瓣?

  3、教师和幼儿讨论:怎样表现四层花、五瓣花、两层花?

  4、幼儿听《水仙花圆舞曲》音乐,用肢体语言来表现花的美丽。

  只看见有的两个孩子抱在一起,有的三个孩子抱在一起,还有小朋友说:“我们来做双层花吧,里面一层,外面一层。”说着就去找好朋友了,听到音乐只看见孩子们兴致勃勃的表演着,一层一层的花开的动作,确实非常漂亮。

  活动二:迎春花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接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2、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尝试创编小动物及其叫声。

  3、体验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春天的图片(有迎春花),CD。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2、学唱新歌。

  (1)倾听音乐,初步熟悉曲调。

  (2)在幼儿熟悉旋律的基础上,教师范唱歌曲。

  (3)幼儿在教师带领下随音乐朗诵歌词。

  (4)幼儿随琴学唱新歌。

  3、创编歌词:

  ――鼓励幼儿创编新的小动物及其叫声。

  ――迎春花多漂亮,还有什么小动物来看花?它是怎么叫的?

  4、学习接唱。

  (1)教师与幼儿接唱。

  ――教师唱前半句,小朋友唱后面小动物的叫声。

  (2)幼儿与幼儿接唱。

  活动反思

  在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同时也可以运用一些多元化的手段,比如:唱歌、舞蹈,更能引起孩子们情感上的共鸣!

  教师适时介入,然后对不同层次的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来指导。对能力差的幼儿以鼓励为主,适当帮助使孩子获得成功,增加自信;对能力强的幼儿以设置提问为主,鼓励他们自己去探索,在过程中同时给予适度的帮助。教师的帮助是适时、恰当的点拨与指导,而不是简单的包办代替;对能力中等的幼儿,几种方法都可以用,视实际情况而定。

  活动三:快乐的小蜜蜂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感受音乐轻快的节奏。

  2、通过故事情节,尝试用小蜜蜂飞、采花蜜的动作进行表演。

  3、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蜜蜂采花蜜的图片。

  [page_break] 2、录音机和磁带。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小蜜蜂的情节。

  ——在美丽的花园里,有一只快乐的小蜜蜂飞来飞去地采花蜜,它飞着飞着,看见一朵花,就停下来采花蜜。

  2、在教师的语言提示下随A段音乐做小蜜蜂飞、小蜜蜂采花蜜的动作。

  3、幼儿随音乐做A段动作。

  4、随B段音乐创编小蜜蜂找朋友的动作。

  ——小蜜蜂采完花蜜,高兴地与朋友跳起舞来。

  5、幼儿随音乐做B段的动作。

  6、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完整的舞蹈。

  7、幼儿随音乐自由结伴进行舞蹈。

  活动反思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以有组织的乐音为形式,以丰富的思想感情为内容,把人们带到特定的情境中去,催人联想,发人深思,给人以精神力量,引导人们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未来,激励人、鼓舞人驶进高尚的境界。

  歌词,是音乐的一种文学形式,虽词语不多、篇幅短小,但却是幼儿与歌曲接触的第一步,歌词中所描绘的人物、情节、语言、动作对幼儿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幼儿园的孩子还不具备独立朗读和理解词义的能力,此时若采用传统的条文式的灌输,对他们来讲则会由于抽象而失去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我通常把歌词变化为孩子们爱听的小故事,作为教授新歌的导语,或者以故事情节贯穿整堂课,用生动的语言向他们讲解。这样,孩子们在听故事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对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随之高涨。

  第五单元:花儿秀活动背景:

  我们所面对的是仅有3-4岁的小班幼儿,他们虽然在生理方面对手工活动表现出一种自然的需要,常可见他们撕撕、剪剪、贴贴,但这只是一种最低层面上的动手的需要;他们有表现的需要,但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充分,脑、眼、手之间的协调关系还没有很好建立,脑和视觉对手的控制能力较差,手的骨骼、肌肉发育不完善。在用手工形式表达自我的愿望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使他们的表现和与人交流受到影响。心理方面正处于无意注意占优势,具体形象性记忆、思维为主的阶段,在手工活动中他们是非常情绪化的,易受情绪、情感的影响。因此,教师提供一些有趣、新奇的刺激物,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因为,有了兴趣就有积极性,有了积极性就能专注,要使他们对手工活动保持稳定的兴趣,必须要有足以吸引其参与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材料等。

  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幼儿感兴趣的材料能激发幼儿好奇心、主动尝试的愿望、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我们注意选择新颖多样的材料,加之教师在为幼儿提供多样新颖材料的同时有意识地将综合因素隐藏在提供的材料中,使其他学科的内容有机融合其中,使之建立联系,更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感受意境美,会用动作表现雪花飞舞的样子。

  2、会用纸团沾白颜料,在空中、房屋窗户上、地上、手心印雪花。

  3、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自主性,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体验集体作画的愉悦。

  4、能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绘画材料进行作画,体验快乐的.情感。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小雪花”音乐磁带、卡座、天空底版、房屋模型、手掌卡纸、颜料、纸团

  活动过程:

  一、谈话,启发幼儿感知雪花飘落的地方。

  冬天到了,小雪花飘呀飘,飘到了哪里?雪花是怎样飘的?

  二、丰富歌词及动作。

  小雪花飘呀飘,飘在空中像朵花。我们一起来做一下飘在空中的小雪花吧!

  小雪花,小雪花,飘在窗上变窗花。我们一起来做一下飘在窗上的小雪花吧!

  小雪花,小雪花,飘在手里不见了。小雪花不见了,摇摇手。

  三、听音乐感受歌曲的优美并能用动作表示出来,鼓励幼儿自由表现。

  宝宝们做得真棒,我们一起跟着好听的“小雪花”音乐来跳舞吧!

  四、教师示范盖印雪花。

  五、幼儿听着“小雪花”的音乐,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创作。

  六、在音乐声中欣赏自己及同伴的作品。

  宝宝们看,天空变白了,房子变白了,窗户变白了,这个冬天真漂亮!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初步感知光和影的关系。

  2、 在游戏中体验探索活动的乐趣。

  3、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有阳光的天气;报纸、雨伞等。

  活动过程:

  一、 我和影子做游戏

  1、 带领幼儿来到室外有一面墙的宽阔场地,教师边做动作边说“奇怪奇怪真奇观,我动它也动,我停它也停”,引导幼儿观察墙面影子的变化,引起幼儿的兴趣。

  2、 鼓励幼儿对着墙做各种喜欢动作,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二、 影子不见了

  1、 带领幼儿回到活动室,提问:⑴我们刚才和谁做游戏的?它还在吗?

  ⑵为什么不见了?

  2、 教师小结,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光和影的关系。

  三、 找影子

  1、 带领幼儿来到室外,找找自己的影子、同伴的影子和其他物体的'影子。

  2、 画一画:请幼儿在地面上画画自己找的影子。

  四、 游戏:影子躲起来了

  请幼儿自选报纸、雨伞等材料把自己的影子藏起来。

  五、 延伸活动

  请幼儿想想,影子除了太阳下有,还有什么时候会出现?

  活动反思:

  “光和影”这个活动主要是教师从偶发的事件中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创新了活动。通过教师敏锐地观察,捕捉到了有价值的东西,决定了下一次活动的发展方向。整个活动都是通过教师有效地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使活动一步步向前推进。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03-24

小班的教案06-12

小班游戏教案03-08

小班舞蹈教案03-09

小班综合教案03-21

小班健康教案03-26

小班自然教案03-26

小班复习教案03-26

小班《刷牙》教案03-26

小班海豚教案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