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11 09:45:48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科学教案【合集9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科学教案【合集9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会生蛋的动物,知道它们的蛋大小不同,颜色不同。

  2、培养幼儿自由探索的兴趣。活动准备

  1、实物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等若干。

  2、一些卵生的小动物图片。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和幼儿边说儿歌(老母鸡真能干,会捉虫儿会生蛋,咯哒咯哒下了一个蛋;小鸭子真能干,会捉鱼儿会生蛋,呷呷呷下了一个蛋;大白鹅真能干,会游泳会生蛋,嘎嘎嘎下了一个蛋;小小鸟真能干,飞得高会生蛋,喳喳喳下了一个蛋……),边模仿各种小动物进入活动室,教师以儿歌导入课题。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各种实物蛋,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观看桌子上的各种蛋,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等方法比较蛋的不同,并让幼儿说一说鹅蛋很大,鹌鹑蛋很小,鸡蛋有白的和红的;有的蛋很大,有的很小,有的白,有的黑,有的.花,有的绿澄澄……

  2、幼儿认识了各种蛋,下面请幼儿帮蛋宝宝找家。教师:“小朋友,刚才小动物们把下的蛋混在一起了,我们把蛋送到小动物家里,让蛋宝宝都找到自己的妈妈?”

  3、幼儿把蛋宝宝送回家,并自由讲述蛋宝宝是否找到自己的妈妈。

  4、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进一步了解会生蛋的动物妈妈。请幼儿想一想自己还知道哪些动物妈妈会生蛋?(教师引导启发幼儿展开想像,以小组的形式互相讲述)

  5、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幼儿,你知道天上飞的动物哪些还会生蛋?你知道地上跑或爬的哪些动物还会生蛋?你知道大海里游的动物哪些还会生蛋?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会生蛋的动物妈妈,它们的蛋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以后再认识好吗?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放上相应的材料(蜡笔、剪刀、固体胶),用于幼儿在日常活动中制作惊喜蛋。

科学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使幼儿乐于在活动中动手操作。

  2、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可以吸水的。

  3、发展观察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的准备。

  (1)教师应充分了解生活中有那些东西可以吸水。

  (2)幼儿已认识一些常见的操作材料。

  2、物质材料的`准备。

  (1)八宝粥瓶子人手一个(里面装有毛巾,盖子上开一个小口),杯子人手一个。

  (2)每组一盆水,海绵,布,棉花,沙,石头,水果网,泡沫,积木,毛线等材料若干。图表一张。

  三、活动过程。

  1、以变魔术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

  (1)将一杯水倒入八宝粥瓶子里,请幼儿猜猜水能否倒回杯子,并以实验证明。

  (2)出示另一个瓶子(里面装有毛巾),猜猜看结果是否一样,并验证。

  (3)集体讨论水到那里去了?

  2、引导幼儿自己变魔术,寻找原因。

  (1)鼓励幼儿像教师一样变魔术。

  (2)打开瓶盖,发现水是被毛巾吸掉了。

  (3)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可以吸水。

  3、幼儿自由选择材料一至两种,再次实验。

  4、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材料吸水的,并以结果记录在图表上。

  5、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让我们在外面去找找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吸水的。

  四、延伸活动。

  回家后,继续研究可以吸水的材料。

科学教案 篇3

  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培养幼儿对事物的思考能力

  2、让幼儿明白如今的环境状况以及今后该如何保护身边的环境,从小就该拥有强烈的环保意识

  过程:

  (一):观察

  1、将小朋友分成两组,进行观察和总结,地点分别设在校内的花园和草坪内和校外的竹林里

  2、将两组的小朋友带出教室,带到位于教室外左边的以银杏树下,让小朋友们深呼吸下,感受下现场的'空气如何

  3、再将小朋友带到位于校外左侧的竹林里,再让小朋友深呼吸,感受下竹林里的空气

  4、然后将小朋友带到马路上,深呼吸,感受下那里的空气

  (二):交流

  1、问问小朋友,这三个地方最喜欢去哪一个地方,为什么?

  2、然后两组小朋友抢答植物对咱们的空气有什么好处,答案相近的小朋友有奖品

  (三):总结

  在这次的活动中总结下植物对身边的空气的重要作用,所以小朋友们要爱护植物,更加要注重环境保护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和“一样多”。

  2.会按要求整理活动材料。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实物:4个苹果、3个香蕉、3个梨子。

  2.图片:4个娃娃及3个苹果、4个香蕉、5个梨子。

  3.幼儿学习资源②第31页。

  【活动过程】

  1.出示水果,引出主题。

  教师出示苹果、香蕉、梨子各1个,请幼儿说出他们的名字。

  教师再拿出3个苹果、2个香蕉、1个梨子。

  “来了这么多水果宝宝,他们一样多吗?”

  2.引导幼儿探索比较多少。

  请幼儿尝试比较多少。

  教师将4个苹果、3个香蕉摆到桌子上,请幼儿说一说谁多谁少。

  “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示范一一对应比较多少的方法。

  先将4个苹果摆成一排,再将3个香蕉一一对应摆在苹果下面,引导幼儿发现苹果多、香蕉少。

  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香蕉和梨子一样多。

  3.请幼儿给娃娃送水果,比较娃娃和水果谁多谁少。

  为每组幼儿提供4个娃娃及3个苹果、4个香蕉、5个梨子的图片,请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娃娃和水果的“多”、“少”或者“一样多”。

  教师加强个别指导,对于能力情的'幼儿通过适当增加图片数量的方式增加挑战性。

  活动反思:

  部分幼儿能较快的根据指令拿取水果进行比较,但是语言表述能力较弱,大多需要教师引导才能拼凑出完整的话。部分幼儿活动较被动,不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示,少数幼儿积极。通过互动和观察,发现大部分幼儿能找到颜色一样的水果、形状一样的水果、大小不一样的水果。幼儿对吃水果感兴趣;大多能完成涂色任务。

科学教案 篇5

  主动活动教育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师带领幼儿共同创设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引导幼儿在良好的物质环境和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有兴趣地去观察、实践、创造、体验、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这次中心组陈老师的的数学活动《彩旗飘起来》,就让我们感受了探索型教学模式。活动中孩子们很感兴趣,能积极的参与,通过操作、游戏,进行观察、理解。

  活动亮点:

  一、数学材料生活化。

  罗杰斯认为:越是儿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内容,儿童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就会越大。只有当儿童察觉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相关时,才会全身心投入,意义学习才会发生,这时,儿童不仅学习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会产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彩旗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让孩子们在操作方便的橡皮泥条上进行插旗游戏,孩子们都感到既熟悉又兴奋,熟悉的是这些橡皮泥经常玩,兴奋的是今天的玩法很特别,居然用了火柴棒制作的小彩旗让他们玩。这些生活化的教学材料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二、活动过程游戏化。

  游戏是根据幼儿好动的天性、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之中,让幼儿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各种游戏之中学习数学,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它更有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本次活动开始,教师结合刚刚结束的亚运会,让幼儿一起装扮运动场地。这样的情境,让幼儿能非常投入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最后让幼儿动手挂彩旗迎接圣诞节。

  整个活动以游戏为导索,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的和谐。根据中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多元的排序材料,引导孩子自己动手给材料排队,学习从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并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规律,促进幼儿观察、比较、思考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

  当然,在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争议,自己的一点看法:

  我想中班幼儿对排序处于探索的状态,他们在游戏的时候,常常会很有兴趣地或按颜色或按形状有规律地用间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积木,拼搭玩具等。教师的目地应引导幼儿将这些经验加以统合,使幼儿对物体按规律排列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活动开始环节,孩子“指导”老师一起插好彩旗,在插好彩旗后,教师没有引导幼儿发现排列规律的有趣,从而帮助建立起对排列概念的理解,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多加引导幼儿学习颜色的间隔不同来进行排序。那么最后的环节是让幼儿自己设计排列规律,这样一个难度的递进操作,幼儿的表现也许会更好些。另外教师应注意自己的示范应该有一定的严谨性,我们的操作要从孩子的左边先开始,教师的操作要在无形中强调“从左到右”。

  数学的排列活动,在小班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让幼儿进行了多种排列的游戏,但多数都是根据老师已定的规律进行摆放或者在规定的地方摆放各种图案。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就比较简单了,于是在改良后的排列活动中教师制订了如下的目标:

  1、发现排练模式中的规律,在操作活动中尝试多种排序方式。

  2、乐于参加积极的探索与练习,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排练模式。

  但在活动中,发现目标一没有很好的达成。虽然一开始,幼儿就发现了红绿相间的排练规律,但是教师没有让孩子明白,当我们选择好一种相间隔的排练方法后,就要不断重复这种排练方法。活动中教师注重引发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学习新的知识点,利用挂彩旗的游戏方式,创设开展多种排序活动,拓展幼儿思维,帮助幼儿多角度理解排序活动。但在最后的环节活动中,教师利用了颜色规律排除了大小的不同,混乱了孩子的排序概念。教师试图从多角度幼儿建立幼儿的有规律排序,但是却没有起到一定的教学作用。最后许多孩子的排序很混乱没有规律,让教师们产生了一定的争议。

  如今的教材,科学活动系统性缺乏,活动为了迎合主题也变得面目全非,让教师们感到迷茫和困惑,所以每一次的科学活动大家都会意见各异,这只是纯个人的一些简单看法。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对物体的简单特征进行概括

  2.建立"10"以内数字的守恒概念

  活动准备

  1.红金鱼,黑金鱼各八条,三张图片(分别画有青蛙,蝌蚪,蜻蜓各九个,颜色,排列形式不同),数字卡"8,9,10",各种印章。

  2.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引入:池塘图片。

  提问:请问这幅图是什么地方?夏天快到了,这个地方会有什么小动物呢?

  2.初步感知数的守恒。

  (1)出示红金鱼和黑金鱼各8条,引导幼儿分别点数红金鱼和黑金鱼的数量。

  提问:游来了两群金鱼,请问是什么颜色?数量多少?一样多吗?

  小结:虽然他们颜色不同,但都是八条,数量是相同的`。(出示数字卡"8")。

  (2)出示三张图片(分别画有青蛙,蝌蚪,蜻蜓),引导幼儿分别点数每张图片中物体的数量。

  提问:这三张卡片有什么不同?(从颜色,形状,排列上引导)有没有相同的地方?什么地方相同?

  小结:虽然他们颜色,形状,排列形式不同,但都是九个,数量是相同的。(出示数字卡"9")。

  3.做实物卡(1)教师出示数字"10",示范用印章制作"10"的实物卡。

  (2)幼儿操作,用不同印章制作"10"的实物卡。

  4.幼儿交流,讨论,从做的实物卡中,发现了什么规律。教师选出3个幼儿印章实物卡,进行总结:物体数量不因为他的排列,方向,位置等发生变化而变化。

  活动反思:

  1.图片展示的布局有待于更加完善。

  2.教师展示印章"10"的实物卡时,应注重排列形式的多样性。

科学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在我看来,孩子们学习数学,就是在玩游戏——体验、感知、观察、操作中“打怪升级”解决问题,从而建立自己的数学思维体系。近日来,音乐游戏“九宫格动起来”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因为心智和年龄的成长,他们喜欢更有难度、更具挑战性的游戏。九宫格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数学领域中的一个典型案例,结合孩子们喜欢的音乐游戏,根据《指南》的中“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事物,体会其中的排列特点与规律”的建议,我设计了此次活动,带着幼儿一起探索 “数独”的排列规律,开阔幼儿的数学思维,感受九宫格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在玩一玩摆一摆中体会九宫格游戏的乐趣。

  2.认识九宫格,观察发现图案排列规律,学会按照规律排列。

  3.根据数独规律,摆放4*4宫格内的数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按照规律排列。

  教学难点:摆放4*4宫格内的数字。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有过找规律的经验、对横排和竖排有清晰的认识。

  材料准备:九宫格图谱、底板、小动物图片、数字、作业单、铅笔、PPT。

  环境准备:地面九宫格。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师:今天我们这里来了很多客人老师,我们和客人老师一起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好吗?(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及动作。)

  2.发现九宫格规律:

  (1)刚才我们玩的九宫格游戏吸引了很多的'小动物,它们也想参加,你们看看他们是谁?

  (2)找规律。

  ?看看来了几个小动物?

  ?你发现他们排列的规律了吗?它们有没有重复?

  小结:3*3宫格里每一横排、每一竖排都有三个不同的小动物,而且这三个小动物的排列不重复。

  (3)分组游戏:小动物拼拼拼

  3.探索发现

  (1)介绍新来的小动物。

  (2)小动物躲猫猫。

  动物们都躲在了小问号后面,你想先从哪个小问号开始猜呢?为什么?是谁躲在这里?

  4.示PPT4,讲解数独

  根据九宫格图片摆放规律,发现“数独”规律。根据数独规律,探索发现4*4宫格

  里的数字摆放规律。

  (1)师:我这里有很多游戏单如果完成数字游戏单,就可以玩更有意思的游戏了。

  ?教师宣布填写规则:横排竖排都不能重复。

  ?幼儿分组完成数字游戏单。

  (2)纠错总结

  ?师:我发现有小朋友是这样排列的,大家一起来看看,有没有不同意见?为什么?应该是怎样的?(和孩子一起总结每一行,每一列不重复)

  ?师:孩子们,你们刚才在做游戏单时,先从哪里开始的?为什么?(排除法)

  总结:你们已经找到了很好的方法,知道从数字最多的一横排或者一竖排开始找,这样就容易找到答案了。

  五.延伸活动:

  邀请客人老师上来一起来玩九宫格游戏。

  活动总结

  活动环节设置有趣,孩子们都非常感兴趣。整节课的重难点也把握得很到位,孩子们基本上都掌握了“数独”规律。

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吹泡泡,发现有洞的材料都容易吹出泡泡。

  2、掌握吹泡泡的.方法,能用缓慢均匀的力气吹。

  3、喜欢吹泡泡活动,体验成功吹出泡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组一盆泡泡水,一块毛巾。

  2.操作1:瓶盖,积木(木质,镂空),吸管,筷子,一次性杯底,猜测验证表。

  3、操作2:夹子,漏勺,雪花片,积木,纽扣。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宝贝们,欢迎来到泡泡王国。

  (二)共同探讨,个别示范。

  教师:泡泡漂不漂亮啊?那你们会吹泡泡吗?是怎么吹的?

  (三)第一次操作,猜想与验证。

  1、猜测。

  教师:泡泡王国的国王呀最喜欢吹泡泡,可是他遇到了一个难题,这里有一些东西,他分不清哪些可以吹出泡泡,哪些不可以,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他吗?你觉得它可以吹出来么?

  2、验证猜想,提出注意事项。

  (四)第二次操作,尝试用更多不同的生活用品吹泡泡。

  1、出示材料,提出要求。

  教师:泡泡国王可开心啦,他还请那你们帮个忙,他想知道是不是有洞就能吹出泡泡?泡泡是从哪里出来的呢?你们愿意帮助他吗?他找了很多有洞的东西,我们来看一看。

  2、自主选择游戏材料。

  3、观看泡泡秀。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内容:

  彩色的纸花

  活动目标:

  1、对排序活动有兴趣。

  2、学习用语言讲述排序结果。

  3、初步学习按自定的规律给一组物体排序。

  活动准备:

  每位幼儿三种颜色纸花若干,排序板一份。

  活动过程:

  1、观察操作,发现规律。

  (1)教师出示各色纸花。

  提问:这些纸花有什么不同?(颜色、形状、数量)如果给它们排队,可以怎么排?

  (2)幼儿自由发言,讨论排列方法。

  (3)演示操作,幼儿观察并发现规律。

  2、幼儿独立进行排序活动。

  (1)教师:你们想把纸花排成什么样子呢?想好了大家就可以试试看。

  (2)幼儿操作,教师帮助指导。

  3、请幼儿互相介绍、欣赏排序作品,了解更多的排列规律。

  (1)幼儿讲述自己的排序结果,教师同步演示幼儿的'操作。

  (2)教师小结。

  4、引导幼儿利用更多的元素变化,去设定规律。

  (1)提问:刚才每个小朋友都想出了好办法,你还能排出不一样的吗?

  (2)幼儿表达操作结果,教师同步演示。

  (3)教师再次小结。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精选)07-24

(经典)科学教案07-27

科学教案[经典]08-02

科学教案【经典】08-02

科学教案(经典)08-02

【必备】科学教案08-04

[集合]科学教案08-05

[必备]科学教案08-06

[通用]科学教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