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08-23 07:43:49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汇总【4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大班教案汇总【4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设计】

  大班幼儿已经有了较好的数概念认识,但是尝试运用不同点数方法进行数量比较的能力相对欠缺,本次数学活动以竞赛性游戏“剪刀石头布”贯穿始终,以“谁的豆豆多”为主题,通过层层递进、自主探究的不同点数方法,让孩子在游戏中兴趣盎然的分享、演练“获胜”的不同点数方法,将以往抽象的图文学习模式转化为以自身活动为主的游戏活动,寓教于乐,使幼儿在过程中不断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并获得了多种数数、比较等方面的数学概念。活动延伸部分仍是以孩子的“游戏战利品”为载体,引发幼儿更多关于不同点数方法的思考,并鼓励幼儿通过以后的操作探索活动发现更多又快又正确的点数方法,为以后的经验提升奠定操作基础。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用的数数方法对20以内的物体数量进行正确点数,并通过数量比较判断输赢。

  2、在两两合作的竞赛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探究意识和大胆表述的能力。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20个操作盘,10筐蚕豆,磁性黑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组织讨论,引出游戏。

  提问:你们玩过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师生小结:说完剪刀石头布才能一起出拳,剪刀赢布、石头赢剪刀、布赢石头、一样的叫平局。

  二、数豆豆游戏,尝试运用各种数数方法计数。

  1、第一次游戏,交待规则:

  (1)游戏玩法:2人一组,每组一篮豆豆,每人一个盘子。

  听老师说开始,就一起玩“剪刀石头布”游戏,谁赢了谁就拿一粒豆,听到结束,大家立即停止游戏,谁的豆豆多谁就是获胜者。

  (2)幼儿合作游戏。

  (3)共同进行游戏分析:数数你赢了几粒豆,比比谁的多?讲讲你的'获胜方法!

  (4)小结:两个好朋友一起玩《谁的豆豆多》这个游戏的时候,要分别数数自己和好朋友各有几粒豆,谁的豆豆多,谁就获胜。

  2、第二次游戏,交待规则:

  (1)换个朋友,两人一组;谁赢了谁就从篮子里抓一把豆豆;用和刚刚不一样的方法数数你得到了几粒豆,谁的豆豆多,谁就赢。

  (2)幼儿再次游戏。

  (3)提问分析:刚刚谁赢了,你是怎么数的?能不能用不一样的更快速的方法数一数?

  (4)师生共同进行2个2个点数方法的巩固,并验证本次游戏两个好朋友赢得的豆豆数量。

  (5)小结:今天我们在“谁的豆豆多”的游戏中,既玩了“剪刀石头布”的游戏,我们运用了不同的快速点数的方法,在最快的时间就知道谁输谁赢。

  三、给予孩子游戏奖励,提升并进行经验迁移。

  1、引发幼儿讨论:这么多蚕豆你们想和谁分享?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够不够呢?有什么更好更快速的方法数一数呢?

  2、幼儿讲述并适当演示。

  3、拓展迁移:

  孩子们说了各种不同的点数方法,到底哪一种方法更快更准确,大家可以回教室摆一摆、试一试,数一数,再把结果告诉老师好吗?

  小百科:豆,汉字基本字义是指双子叶植物的一科,木本、草本植物都有。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目标

  1、学会顺数与倒数,学会顺接数、倒接数。

  2、在游戏中感知倒数与顺数的规律,开拓幼儿的思维发展。

  3、情感上: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理解顺数与倒数的内在规律。

  活动难点

  学习倒数、倒接数

  活动准备

  1、1—10磁性数字卡2套、方向箭头1个

  2、青蛙10个,荷叶若干个

  3、相同火车头图片2个(区别:车牌号不同)

  4、高楼模型1栋、1—10粘贴数字1套

  5、《开火车》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教师自我介绍,表达认识新朋友的愉悦心情。

  (二)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导入青蛙,及要去参观青蛙的新楼房的主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进行知识铺垫。

  1.通过拍手游戏感知数量之间多1与少1的关系。

  2.数字感知多1与少1的关系:如:比2多1的数是几?比9少1的数是几?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报数的方法,使幼儿初步感知顺数与倒数的内在规律,并进行小结:我们把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这样排列的一排数叫顺数。从大数到小数排列,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l,这样排列的一排数叫倒数。

  (二)教师引导幼儿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观察、感知由于方位的变化,数的顺序也会发生变化。

  (三)复习巩固:

  1.教师以神奇的口吻,导入青蛙,以寻找青蛙不同点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有的青蛙胸前没有数字,并启发幼儿进行按规律填数字。

  2.以青蛙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从任意数起的顺数与倒数练习。

  3.教师以乘坐小火车参观青蛙的新楼房的方法,导入小火车,引导幼儿对车牌号码变换方向进行观察,再次感知由于方位的变化,数的'顺序也会发生变化,并引导幼儿根据车牌号的排列规律结合报数乘坐火车,以参与的形式体验、感知顺数与倒数。

  4.以观察楼房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顺接数与倒接数的练习。如:住在5楼的**想到1楼的**家串门,要走哪几层楼?……

  5.教师以祝福青蛙搬新家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游戏,再次进行顺接数与顺倒数的练习,如:“拍拍手,来数数,123,接着数……”(456),“拍拍手,来数数,987,接着数……”(654)。

  三、结束部分

  拓展幼儿思维,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哪里有顺数与倒数,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同爸爸妈妈共同寻找、查阅资料,顺数与倒数还应用在哪些方面,下周一大家共同分享。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在建构主题《中国娃》中,我们让孩子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代的火箭卫星,从有趣的汉字、京剧脸谱到多民族的大中国进行了学习了解。为了让孩子更加领略祖国山河的秀丽,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所以我设计了本节活动。

  一、活动内容:大班语言社会活动——月亮船

  二、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大的海洋、最大的广场和最长的长城。

  2、领略蒲公英所见的祖国秀丽山河,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划小船”音乐月亮船图片

  《月亮船》故事课件我爱家乡新密短片

  “大中国”歌曲幼儿课前会唱“大中国”歌曲

  四、活动过程:

  1、幼儿做着划小船的'动作进活动室。

  2、出示月亮船的图物,引出故事主题。

  3、教师一边演示课件,一边讲故事。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都有谁?故事发生什么事?

  4、教师分段演示、讲述课件,引导提问、模仿表演。

  一段:从开始——蒲公英沿着兔子的尾巴,攀上了月亮船。

  提问:蒲公英被风吹到了很远的地方,它睁开眼看到了什么?什么是“陌生”呢?

  蒲公英迷路了,它出现了什么表情?

  谁来到了蒲公英身边,它们是怎样对话的?(教师引导幼儿模仿表演)

  最后谁来帮助了蒲公英?它们又是怎样对话的?(教师引导幼儿模仿表演)

  最后蒲公英上月亮船没有?它是怎样上去的?

  二段:月亮船在云海里飘呀飘——结尾。

  提问:蒲公英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仙女告诉它那叫什么?蒲公英看到了世界上最高的山,仙女告诉它那叫什么?

  蒲公英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仙女告诉它那叫什么?

  蒲公英看到了世界上最长的城墙,仙女告诉它那叫什么?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儿?仙女告诉蒲公英它的家叫什么?

  5、教师自然过渡提问:蒲公英的家乡在中国,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呢?你们喜欢她吗?请小朋友互相说说我们的家乡新密都有什么?(幼儿讨论后提问)

  6、幼儿欣赏短篇:我爱家乡新密

  7、教师小结:教育幼儿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家乡。

  8、师生共唱“大中国”结束。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课题生成:

  在主题活动《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中,我们从小班起重点介绍地球七的动物。于是幼儿、老师共同收集了几种动物如兔子、金鱼、寄居蟹,幼儿对这些活生生的动物很感兴趣。

  “菊香蟹肥”的时节,幼儿都吃过螃蟹,他们带来了蟹壳,他们说:熟螃蟹是红色的。因为螃蟹的大钳子要夹人,父母都不让孩子玩活螃蟹,但幼儿却有着强烈的兴趣。于是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为幼儿提供条件,创造机会让他们探索。

  活动目标:

  1、充分体验探索活动的快乐。

  2、了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学会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

  3、激励幼儿勇敢探索,积累一些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

  1、四十只小螃蟹,两只大螃蟹。

  2、二十只小塑料箱,四只大塑料箱。

  3、夹子、筷子、手套人手一份。

  4、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过程:

  1、教师问:你们知道螃蟹吗?(知道)在家里爸爸妈妈让你们玩吗?(不)为什么?

  幼儿l:因为螃蟹凶。

  幼儿2:它有大钳子。

  幼儿3:要夹人。

  2、教师说:今天教师和你们一起玩螃蟹好吗?(好)不过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钳子。

  幼儿观察螃蟹:

  幼儿1,只看不动手。

  幼儿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

  幼儿3,用手碰一下马上缩掉。

  幼儿4,拿起一旁的筷子夹着玩,夹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

  3、幼儿坐在地毯上。

  教师问:玩得快乐吗?(快乐)

  教师说:小动物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它是我们的好朋友。

  教师又问:螃蟹长得什么样子?

  幼儿自由谈,教师巡听。

  幼儿1,背上有壳,是灰黑色的。

  幼儿2,有眼睛,烧熟了是红色的。

  幼儿3,有三只脚。

  幼儿4,不对,有四只脚。

  4、教师说:螃蟹到底有几只脚?大家去数一数。

  5、教师示范,戴上手套捉起螃蟹点数。

  教师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里,仔细看看螃蟹底部是什么样的。

  6、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中幼儿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动中老师有目的的引导幼儿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学习一些科学知识,使他们在以后的探索活动中更加聪慧。

  不过在活动中觉得“数活螃蟹腿”这个环节较有难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后进行。

  专家点评:

  把本活动列为生活活动,可能更加贴切。从整个过程看,并没有什么太难的知识点,但教师把探索精神放在首位,体现的是大班幼儿应有的求知学习欲望,这一点,是值得大家借鉴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不一定每次都有众多的难点要突破,只要能激发求知欲望,萌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活动都是好活动。

  反思与讨论:

  这个活动曾为小班设计,现设计为大班活动,你认为还应做哪些修改与补充?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3:动物的防身绝招

  预设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小动物头饰,用绉纸编成的“尾巴”,吸吸果冻瓶4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捉迷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我数1、2、3小朋友躲起来。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师小结。

  二、隐身妙招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观看课件: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的动画。)

  2、 身体表演:枯叶蝶飞到树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钻到草丛中。

  3、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

  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三、讨论动物的防身绝招。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观看课件。在观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讲出一种,点击出现相应字宝宝和相应动物的头像)

  盔甲:乌龟

  硬刺:刺猬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气:黄鼠狼

  装死:狐狸

  3、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四、表演防身术。

  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来了,怎么办呢?你就要用你变的小动物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看谁模仿得最像!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8-01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8-09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06

幼儿园大班教案07-22

幼儿园大班教案07-18

(集合)幼儿园大班教案08-20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10-23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12-05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01-01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