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08-29 08:00:06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优秀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术教案(优秀5篇)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能说出口、眼、耳、鼻的名称(分别用中、英文说)

  --能撕贴五官,巩固五官在脸部位置的认识。

  活动准备:

  1、一面镜子、固体胶。

  2、制作好的活动、可贴的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

  3、幼儿活动材料《美术》。

  活动过程:

  1、照镜子,找五官。

  --照照镜子,看看我们的脸上有什么?

  --它们分别在脸的什么地方?

  (1)首先让孩子认识自己的五官,要求孩子说出自己五官的名称(引导幼儿用中、英文说出五官的名字)

  然后教师拿出准备好的'五官图片让孩子辨认。

  (2)请配班老师示范贴,可有意识地把五官位置贴错,让孩子分辨正确与否,同时请孩子把错的纠正过来。

  (3)邀请孩子上台操作,教师加以指导。

  2、教师出示幼儿活动材料《美术》,提问:脸上少了什么?

  3、教师讲解撕贴作画的要求:按轮廓撕下来,在背面抹上胶水,然后找到合适的位置粘贴。

  4、提供材料给幼儿,鼓励幼儿大胆撕贴。

  将幼儿作品放置展览区,供幼儿互相欣赏。

  5、课后学念儿歌《我的五官》。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棉签点画得方法画果园里的果子。

  2.能保持画面的整洁。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白纸上画好三棵树,颜料(红、黄、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次我们知道了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秋天有那些果子成熟了?

  2. 观察画面:这几棵树上结了好多好多的`果子,猜猜会师什么水果?让幼儿说说。红彤彤的是什么水果?黄橙橙是柚子,那橙色又是什么呢?师示范画秋天的果子,这里还有好多的果子树,看看少了什么?(果子)树上光秃秃的,你想不想让树上结满果子?那树上会结哪些果子?(苹果、梨子、橙子等)那我们为这些树画上果子吧!

  二、介绍作画的方法。

  1.认识作画的工具。

  我们画画的时候用什么来画得?(蜡笔、记号笔等)、今天我们用同一种新的作画工具,看,这是什么?(棉签、颜料),今天我们用棉签来画画,这就叫棉签画。

  2.个别尝试作画。

  谁会用棉签画果子呢?师请一幼儿来画一画,师讲评作品:棉签上得颜料蘸得太多,所以有颜料流下来了,这里的果子没画出来,是颜料没有了,那你们想不想用棉签画果子呢?

  3.学习绘画果子

  师示范用棉签画果子,先用棉签在颜料里蘸一下,让它喝饱了,在一棵树上画一个圆点提一下,画第二个果子,再蘸一下,继续画果子,画得时候要注意果子和果子之间要分开一些,画好一种颜料的果子后,拿着你地果树到另一张桌子画好另一种颜色的果子,一直到画满为止。作画时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整洁,画上你喜欢的颜色的果子。

  三、展示幼儿作品

  1.你地树上结满果子了马?这棵树上什么颜色画得果子。

  2.她画的果子是什么果子,你看出来了吗?

美术教案 篇3

  知识要素

  掌握平行透视和近景与中景

  技能要求:

  线条的各种表现方法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近大远小、近高远低,发现透视规律

  实践与创造:在写生中运用透视原理表现物体的特征

  欣赏与评议:欣赏、写生作品,评议透视的表现

  教学重点

  近景与中景的表现

  教学难点

  线条、色彩的协调与对比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与观察

  1.引导学生参观校园。

  2.让学生边看边讨论哪一处角落最美?为什么?

  3.教师引导学生选景要有主题,要有近景、远景的区别。

  二.发现与思考

  1.结合上节课写生的树,说说建筑物在树的.陪衬下有什么不同?

  2.观察时发现近、中景有什么透视变化?如何取景?

  3.在色彩、造型、线条上有什么区别?

  三.写生与辅导

  1.画建筑一般从上开始,注意平行透视中“近高远低、近大远小”的变化。

  2.如近景是建筑、中景是树木,先画建筑后画树木。

  3.注意线条变化,运用疏密区别近景与中景。

  4.记号笔是黑色,所以可选用比纸淡的色彩先涂,以此黑、白、灰的距离。

  四.欣赏与评议

  1.学生自评:发现自己作品的优缺点。

  2.小组互评:分析别人作品的优点。

  3.教师总评:选择有特点的作品分析,线条的组合、色彩的搭配、景物的取舍等是否美?美在哪里?

美术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折纸的造型艺术特点,掌握折纸纸娃娃造型构思与制作。

  2.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动手制作能力及审美能力。

  3.培养幼儿在生活中注意美.创造美。

  二、教学准备:

  正方形纸、水彩笔、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引入。

  引导幼儿观察折纸:纸娃娃的造型。

  提问:这些作品像什么?,作品是否抓住了纸娃娃形体的主要特征?)

  ㈡交流探究:

  1、引导幼儿观察折纸图谱,了解基本折法。

  2、鼓励幼儿提问:哪一步不明白。

  3、教师演示,巩固新知:

  ㈢动手操作:

  1、幼儿尝试折纸,教师巡回指导。

  2、将作品在全班交流,教师加以点评。

  教学反思:

  1.着重开发孩子的动手能力,这一时期的幼儿需要老师对他们进行引导。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⑴幼儿在活动中大部分能够参与进来,个别有自主创新意识,还能够做出别的作品。

  ⑵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根据他们不同的性格设计出不同的应对方案。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例如,师幼配合情况,教师能否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度较高,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大家身心愉悦。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更加细致的考虑活动的各个细节,让孩子们自主创新,互相交流经验。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练习用直线交叉画块面,巩固练习直线。

  2.学习用各种颜色图块面。感受色彩的美。

  3.体验艺术活动的愉悦。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五彩的色块示范画。

  2.沙皮纸和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1.请幼儿欣赏五彩的色块示范画。

  师:图上有什么线条?理解儿歌内容,感知儿歌中的`"穿"、"钻"和"绕"等动词。

  这幅图上的颜色你认识哪一种?

  2.教师向幼儿介绍几种常见的颜色。

  二。图形刺激:

  1.教师示范:

  老师边讲直线画法边动手画,画直线时一定要画到纸的边上。

  直线与直线间不能靠的太进,不然就不好涂颜色。

  2.教师示范图色块:

  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来涂。(强调用力)

  涂颜色时要注意从上往下或从左往右。

  3.请幼儿记住不能把颜色涂到其它框里。

  三。创造表现:

  1.幼儿大胆的在沙皮纸上用直线画块面。

  2.找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块面。把每个块面涂的满满的。

  3.教师在幼儿绘画时出现的错误即时纠正。

  四。作品赏析:

  1.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欣赏,说说自己用了哪些漂亮的颜色。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美术教案08-27

[精选]美术教案08-19

美术教案(经典)08-18

美术教案07-20

[经典]美术教案07-20

美术教案(精选)07-27

美术教案[精选]07-31

(经典)美术教案08-03

美术的教案02-28

美术教案(合集)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