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学设计>生物教学设计

生物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10 08:28:0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生物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物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生物教学设计

生物教学设计1

  【摘要】下面编者为大家搜集了“初二生物认识蚯蚓教学设计”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课前,教师讲台上和学生课桌上都放有学生采集来的蚯蚓,这些蚯蚓放在透明的一次性水杯中。)

  :为了学习环节动物的代表──蚯蚓(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上星期同学们已拟定了有关蚯蚓的研究方案,现在我们请各小组来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

  (大屏幕显示问题)

  1.世界上有多少种蚯蚓?最大的有多大?

  2.在什么地方容易找到蚯蚓?

  3.怎样区分蚯蚓的头部和尾部?

  4.蚯蚓的表面为什么又湿又粘?

  5.蚯蚓的体表为什么是紫红色的?是保护色吗?

  6.大雨过后,蚯蚓为什么会跑到地面上来?

  7.蚯蚓怎么繁殖后代?

  8.蚯蚓是怎样运动的?

  9.蚯蚓冬眠吗?

  10.蚯蚓没有眼睛,它靠什么发现食物呢?

  生:原来我们认为蚯蚓只有一种,就是我们面前的这种,通过查找资料才知道,地球上已知的蚯蚓竟有两千多种,其中最大的达1米多,真吓人。

  生:采集蚯蚓时,开始我们认为很容易,到土中去挖就行了,因为我们都知道蚯蚓是生活在土中的,但是我们挖了几片干燥的地方都没有找到蚯蚓,大家猜测,蚯蚓是不是喜欢生活在湿润的地方呢?于是我们就想到了下水道附近的土壤,果然在那里采集到了较多的蚯蚓。通过查资料,我们知道了蚯蚓喜欢生活在湿润、疏松的地方,而且这个地方还要具有丰富的有机质。

  生:怎样区分蚯蚓头尾呢?乍一看,蚯蚓两端都是尖的,哪是头部呢?它也没有眼睛、耳朵、鼻子呀!可是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它有一端活动非常活跃,我演示给大家看,(用投影仪演示)我们想这端可能是头部,为了验证猜想的正确性,我们就去看书。书上讲,蚯蚓有环带的一端是头部,我们一对比,发现蚯蚓活跃的一端都有环带,大家都很高兴,因为我们验证了自己的设想是正确的。

  生:第4个问题比较简单,蚯蚓的表面又湿又黏,可以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力。

  师:还有别的原因吗?

  生:有,书上讲,蚯蚓是通过皮肤呼吸的,它表面的黏液对它的呼吸很重要,它在干燥的地面上会窒息而死的,我们做了实验确实如此。

  生:我来谈第5个问题。我们在采集蚯蚓的时候发现,蚯蚓体表的颜色和周围土壤的颜色差别很大,这是为什么呀?是不是因为一般较小动物都有保护色呢?或许是因为它生活在黑暗的地下?但我们在研究第4个问题时发现,蚯蚓的皮肤下面密布着许多细小的血管,血液的颜色透过皮肤显示出来,使它的皮肤呈紫红色。原来如此!

  生:我们组好几个同学见过大雨过后地面上有时有许多蚯蚓,它们为什么要跑出来呢?我们分析的结果是,大雨不影响它的食物,也不影响它的运动,可能是水太多,它不能呼吸了,才跑出来的。为此,我们进行了实验,把蚯蚓放入花盆中,然后浇过量的水,过了一会儿,蚯蚓果然出来了。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可以做这个实验加以验证。

  生:关于第9个问题,我们想蚯蚓可能是冬眠的,因为现在不是冬天,没办法证明我们的猜想,开始我们小组想放弃这个问题,后来,有一个同学提议用冰箱给蚯蚓制造一个冬天,经过多次实验、观察,我们发现蚯蚓确实有冬眠的特点,但在真正的冬天,它是否冬眠呢?我们准备到冬天继续研究。

  师:想法非常好。

  生:我来汇报我们小组对第10个问题的认识。我们认为蚯蚓不能看见东西,或许它是靠闻味发现食物的吧,可是我们给它不同气味的东西,发现没什么区别。蚯蚓也没有触角,不知它是怎么发现食物的,但我们在研究这个问题时有了另一个发现:蚯蚓怕光。晚上它出来活动时用光一照或一开灯它就钻入地下,白天一掀盒盖儿,它也马上就往土中钻,不知它为什么怕光呢?

  生:书上讲,将一条蚯蚓切成两段,可以变成两条蚯蚓,可是,我们切了之后,前半段活了,后半段却死了,不知为什么?

  师:哪个小组还有问题?

  生:关于蚯蚓的运动,我们用放大镜发现,它又细又小,根本不可能用它蹬地使身体前进。所以,它的运动肯定靠肌肉,但我们解剖了几条蚯蚓,还没有找到答案。

  生:书上说,蚯蚓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但我们不清楚怎么一回事。

  师:好吧,老师来讲这两个问题。

  (教师用课件、图片讲了蚯蚓的运动:纵肌收缩,身体变粗短,环肌收缩身体变细长。教师讲完,学生观察。)

  (教师用课件通过动画的形式介绍了蚯蚓繁殖后代的过程,顺便讲了环带为什么在蚯蚓的前端。)

  师:蚯蚓是人类的帮手,达尔文讲,如果犁是人类最早的发明之一,那么远在人类生存以前,土地就已被蚯蚓耕耘过而且还将继续耕耘下去。另外,蚯蚓还可以做药材,它的粪便是很好的肥料,它还可以做饲料。现在人们又发现,蚯蚓在环保中也大有用武之地,某国一个大企业养了10亿条蚯蚓,每天处理造纸废水50吨,排粪便2.5吨。

  师:关于这些新问题,请同学们下去继续研究,每组写一篇关于蚯蚓的研究报告。

  生:这些蚯蚓怎么处理?

  师:你们说呢?

  生:养起来,继续进行研究,挺有意思的。

  生:放归自然。

  生:用来钓鱼。

  师:按你们的想法去做吧!

  点评

  执教者同时还作为组织者、参与者,引导学生去寻找和发现,并和学生共同探索。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积极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体验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而且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满足了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符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突出学生主体,关注学生发展和学习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生物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知识】:

  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

  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

  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

  ppt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

  (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学习科学就是这样,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时候,反而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更多。这个学期开设的《分子与细胞》模块,将为我们在化学分子的层面上,解释细胞的结构以及生命活动。解答在初中阶段没有办法解开的谜团,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件以及科学家访谈录师:要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杰出成果。(展示出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背景资料)。学生阅读背景资料和阅读课文中的访谈录,以问题引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生物学上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从访谈录中,你认为造就了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阅读完了这些资料,你觉得对于你学习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启发呢?

  (三)简单介绍高中生物的教材、学习方法和意义

  1.教材分为必修3个模块、选修3个模块。

  必修: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简述三者之间知识结构上的关系;

  必修:

  1.高中新教材的特点:需要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加了探究活动(什么是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流程: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作出结论)、模型制作等,这些都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

  2.学习生物学的意义:生物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相关领域的成果,各个学科之间的边界已经模糊,而出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学习生物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互动,更加是能力培养和思维方式不断完善的过程。

生物教学设计3

  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1、概念:酶通常是指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又称为生物催化剂。(少数核酸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它们被称为“核酶”)。

  2、控制变量:

  ①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作自变量。

  ②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叫因变量

  3、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4、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二、酶的特性

  酶的特性主要四点:

  1、酶具有高效率的催化能力;其效率是一般无机催化剂的10的7次幂~~10的13次幂。

  2、酶具有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酶在生物体内参与每一次反应后,它本身的性质和数量都不会发生改变(与催化剂相似);

  4、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一般来说,动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35~40℃之间;植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40~50℃之间;动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6.5~8.0之间,但也有例外,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植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4.5~6.5之间。

  (3)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0℃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

  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

  5、活性可调节性。

  6、有些酶的催化性与辅因子有关。

  7、易变性: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因而会被高温、强酸、强碱等破坏。

生物教学设计4

  一、教材分析

  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对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确存在着神秘感,自然而然地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而本节内容可以满足学生对于性别遗传知识的需求。另外,社会上一些人仍存在着重男轻女思想,特别是在经济落后的地区,母亲生出女孩而遭到家庭成员冷落和责备的现象并不少见。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地对待生男生女的问题。本节教学内容虽不难,但较抽象,通过安排一系列的学生活动,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分析与讨论获得结论,从而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二、学生分析

  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的规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他们的热情。他们不喜欢、不满足简单的教材里的图画、文字,不喜欢枯燥的说教,但乐于观察、分析图片,自己动手做实验等来表现他们的活力。如果能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合个性发展的空间,更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三、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控制的,说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2.能力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模拟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能够对性别歧视现象作出正确的评价;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大胆思考和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男女染色体的图片,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通过模拟随机受精活动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五、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

  新课程是“以探究为特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本设计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也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六、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猜测验证法、综合归纳法、科学探究法。

  七、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搜集相关资料,准备活动材料。

  学生:调查不同范围的人口性别比例。

  八、教学过程

生物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与生活环境。

  2、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对图片的观看、实物的观察,培养和训练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大量的图片、实物,体验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发奋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的美好愿望。

  【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观察课件上的植物,注意一下它们的形态生活环境。

  2、列举周围见到的植物

  3、拓展反思:观看碟片:恐龙生活的年代。恐龙时代的森林中的树木与现在森林中的树木基本一样吗?它们现在还存在吗?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掌握藻类植物生存环境及基本特征

  1、自学教材P78-79,结合彩图及课件,思考教材P79的讨论题

  2、小组讨论,交流“观察与思考”中讨论题。

  3、结合课件及彩图,归纳藻类植物主要特征。

  4、拓展反思:“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指的是哪类植物?

  学习任务二:掌握苔藓植物生存环境及基本特征

  1、自学教材P80-81,结合彩图及课件,思考教材P81讨论题。

  2、小组讨论,交流“观察与思考”中讨论题

  3、结合课件及彩图归纳苔藓植物主要特征。

  4、拓展反思:为何根据苔藓植物分辨方向和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学习任务三:掌握蕨类植物生存环境及基本特征

  1、自学教材P81-82,归纳蕨类植物基本特征

  2、展示自学成果小组代表复述蕨类植物基本特征

  3、拓展反思:肾蕨为何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长势越来越差?

  三、系统总结

  四、诊断评价

  1、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事应陆地生活的能力较强,原因是()

  A、全身都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B、有茎、叶分化,能密集生长

  C、根、茎、叶具有疏输导组织D、叶片下面能产生大量孢子

  2、紫菜是一种含有碘的藻类植物,生活环境是()

  A、陆地B、森林C、江河D、海洋

  3、将一定量的二氧化硫通种植以下四种植物的密集环境中,那种植物最先死亡()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

  4、在树林中迷失了方向,看到树干的一面长满了苔藓,而对面没有。据此可判断生长苔藓的一面是()

  A、南B、北C、东D、西

  5、在潮湿的树林里发现一株植物,有根、有茎、有叶,叶背面有小隆起,这一植物属于()

  A、蕨类植物B、藻类植物C、种子植物D、苔藓植物

  6、燃烧用煤主要由古代哪一类植物遗体埋在地下形成()

  A、蕨类植物B、苔藓植物C、藻类植物D、松柏类植物

  7、“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出自抗金英雄岳飞的《满江红》。生长在水田、池塘中的满江红属于植物,是一种优良的

  8、肾蕨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结果肾蕨长势越来越差,分析这种情况的原因?

  9、某地区修建一座燃煤的火力发电厂,长时间后,生长在该地的鳞叶藓和尖叶提灯藓将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五)课后反思(略)

生物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及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分辨三种血管,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教学难点:

  血液在三种血管中的流动方向。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动脉

  让学生摸一摸自己的颈部和腕部动脉的搏动,感受动脉所在的位置,观察、思考并表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动脉一般分布较深,可以摸到但一般看不到。

  2、静脉

  指导学生观察身体表面特别是手臂上的“青筋”,即静脉,感受静脉的所在位置,说出静脉的分布特点:在较浅的位置有分布,可以再手臂、手背等处看到。

  握拳,观察手背上凸起的“小包”,了解静脉瓣的作用:防止血液倒流。

  (二)新课教学

  分别播放关于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视频,并配以图片出示让学生根据视频和图片的内容做出讨论分别说出其特点,并就三种血管的血流方向、血流速度、管壁厚度、管腔大小(直径)进行讨论,列表总结起不同之处,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渗透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思想。

  血管类型功能分布管壁特点管腔特点血流速度

  动脉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较厚,弹性大较小快

  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数量多,分布广非常薄,只一层上皮细胞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最慢

  静脉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较薄,弹性小较大慢

  (三)能力展示,巩固提高

  课件出示练习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巩固本节内容:

  1、你观察到了几种血管?血液流动的方向性如何?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什么血管?毛细血管的结构实现了什么功能?

  答:三种血管;血液流动方向为: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管壁极薄,公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极小,细胞只能单行通过,使得管内血流速度最,能与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2、为什么要在指尖、手背等部位取血或输液?四肢的静脉瓣有什么作用?

  答:指尖、手背、手臂、耳唇等部位取血和输血,是因为这些部位都有静脉分布,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内压强小,血流速度较慢,取血时不会倒置血液大量外流,输液时也可以把药剂带回心脏再送往全身各处;静脉瓣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输送回心脏。

  3、用肉眼能看到静脉,能看到动脉吗?动脉和静脉在分布和结构上可能有什么不同?

  答:动脉分布比静脉深,可以摸到,一般看不到。

  血管类型分布管壁特点管腔特点

  动脉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较厚,弹性大较小

  毛细血管数量多,分布广非常薄,只一层上皮细胞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四)课堂小结

  1、血管内血液流速不同,血管壁受到的压力就不同,这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血压。由于心脏想血管供血是间断的,动脉表现的是搏动明显,相比较静脉搏动较弱,根据搏动情况不可以区分动脉和静脉血管。中医诊脉要在手腕位置,这里的血管是动脉血管,搏动比较明显。我们手背和手臂上的这些血管,搏动较弱,都是静脉血管。

  2、在人体四肢,还可以根据血管中是否有静脉瓣区分动脉和静脉血管,静脉血管里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动脉则没有。

  3、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共同构成血液流通的管道,保证血流的畅通无阻。

  (五)小结作业,课外拓展

  联系生活启发学生根据三种血管的血流速度及功能辨别出三种血管创伤出血时的现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关爱生命的意识。

  四、板书设计

生物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结合解析理解诗句的意思。

  2、再诵读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背诵《蝉》和《咏萤》这两首诗。

  3、理解“垂緌”“流响”“疏桐”“的历”等疑难词语的意思。

  4、学会诵读欣赏咏物诗的方法。

  5、学会借助插图理解古诗里包含的意思。

  6、学习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再诵读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背诵《蝉》和《咏萤》。教学难点:理解“垂緌”“流响”“疏桐”“的历”等疑难词语的意思。学会诵读欣赏咏物诗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题《蝉》。(板书诗题:蝉)。

  2、师介绍作者:虞世南,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本诗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咏蝉》同为当时咏蝉诗三绝。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蝉》。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2)学生尝试用简单的话语说说诗的含义。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师生探索,弄懂诗意

  (1)欣赏蝉的“近景图”和蝉鸣幽思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蝉》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释义诗中难解词语。

  1、垂緌: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嘴上的吸管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2、流响:传出的响声。

  3、疏桐:高大的梧桐树。

  师:现在你能完整的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吗?书生试着交流。

  4、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四、拓展活动。

  1、师介绍:《咏萤》是虞世南的另一首咏物诗。

  2、学生试读《咏萤》。

  3、集体诵读《咏萤》。

  4、引导学生理解难解词语及诗的含义。

生物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课本第20-21的海洋生物。欣赏海洋生物,表现海洋生物,感受海底生物世界的美妙。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欣赏奇异的海洋生物,初步认识海洋生物的形状、花纹和色彩等。

  2、操作目标: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来表现海洋生物,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人类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教师:将美术教室布置成“海底世界”,《海底总动员》的片子,与大海有关的音乐等。学生:油画棒、水彩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交流。老师播放《海底总动员》的片子,让学生欣赏。然后再交流。

  1、谈谈你对海底世界的感受和海底生物的特点的认识。

  2、你最喜欢哪种海洋生物,为什么?

  3、你还见过哪些更神奇的海洋生物?

  二、课堂讨论。

  讨论:你觉得海洋生物的哪些特征最适合表现?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出?(适时让学生欣赏一些作品,鼓励学生构思与众不同的作品)

  三、创作练习。

  确定对象后,与小组的同学就表现手法及对象的大小,表现的重点(花纹、开关、色彩、形态等)进行讨论,可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在学生合作的过程中播放与大海有关的音乐。

  四、展示与评价。

  在班级中办一个小小展览,展出学生作品,并各自说说构思,设计意图。其他学生进行品评,对说得好、做得好的同学授予“小海星”的贴纸。

  五、拓展延伸。

  师:海底世界美丽富饶,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瑰宝,我们在感受它的美丽的同时更有责任去保护他,那怎么去保护呢?提出问题让学生一起讨论思考。

生物教学设计9

  一、教材分析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4节《能量之源一光与光合作用》第1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叶绿体内色素的种类和功能、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掌握提取、分离色素的实验方法。本节内容是对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的提升,又是后面学习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

  (1)通过“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学会提取、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通过联系知识与生产实践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热爱,分析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联系,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难点: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色素的提取分离过程。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有些学生对于毛细吸管怎么用都不清楚,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对于研磨和过滤等操作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纸层析法是首次接触,需要教师指导并借助动画给予直观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

  1.实验法: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初步把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两人一组,实验室内教学。课前打开实验室门窗通风,课前准备好绿叶、滤纸条、纱布等材料用具,配制好层析液。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首先提问:

  (1)万物生长靠太阳,那么,太阳能是怎么转变成生命活动可以利用的能量的呢? (光合作用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又依靠什么进行光合作用呢? (叶绿体)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绿叶中有哪些色素呢?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绿叶中有哪些色素呢?

  教师: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很好,看得出课前认真预习了。那么我们今天主要来解决这些问题。多媒体展示实验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重点讲解实验原理,强调提取色素和分离色素的不同,其中纸层析法学生第一次接触,所以着重讲解,通过fash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学生明白原理后教师继续和学生分析说明实验步骤,强调实验注意事项,提出思考问题,布置学生进行探究实验,两人一组,分工合作。并让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思考讨论所提出的问题。

  多媒体展示探究思考题。

  (1)研磨时放入少量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2)过滤时,用尼龙布而不用滤纸的原因是什么?

  (3)滤纸条为什么要剪去两个角?

  (4)层析时烧杯要加盖,为什么?

  (5)为什么要重复画滤液细线?如果只画一次会怎么样呢?

  (6)为什么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如果接触了又会怎么样呢?

  (7)滤纸条上出现了几条色素带,其排列顺序怎样?宽窄如何?这说明了什么?

  在学生分组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课堂实录),

  等学生分组实验进行到滤纸条在小烧杯中进行层析时,组织学生在等待结果的过程中交流实验前提出的思考题,进行师生交流。交流到第七个问题时,正好实验结果也就出现了,这时找学生展示自己滤纸条上的实验结果,并让学生交流观察自己滤纸条上的结果,教师展示结果比较好的色素带,总结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及颜色等知识。色素的种类及其作用

  胡萝卜素(橙黄色)

  类胡萝卜素

  (含量1/4)叶黄素(黄色)

  叶绿体中的色素

  叶绿素a(蓝绿色)

  叶绿素(含量3/4)叶绿素b(黄绿色)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能深入领会实验原理,有利于掌握操作要领;通过提出探究思考题,注重了试验的探索性;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操作过程,解决了课本中提出的“不能”、“注意”等的原因,从中找到了成就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大有提高。这时进一步提出问题:我们分离出了绿叶中的色素,那么这四种色素对光的吸收有什么差别吗?

  探究二:绿叶中四种色素对光的吸收有什么差别吗?

  让学生观察多媒体白光通过三棱镜和白光先通过色素滤液再通过三棱镜的光谱情况,对比思考色素对光的吸收情况,从连续光谱中可以看到不同波长的光被吸收的情况,并给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学生很容易得出色素的功能:吸收光能,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然后给出探究二的思考题:

  (1)叶片呈现绿色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许多植物到了秋天叶子就变黄了?红叶是怎么回事呢?

  (3)温室的顶棚用红色玻璃还是绿色玻璃好?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师生总结。(课堂实录)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的对比给了学生一个感性认识,通过看图,提高了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通过联系生产实践进行拓展,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价值,提高了学习生物的兴趣。

  探究三:捕捉光能的色素存在于细胞中什么部位呢?

  简单介绍前面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然后多媒体展示叶绿体的结构。这时提出问题:色素具体分布在叶绿体的什么部位呢? (类囊体)

  设计意图:本部分知识很简单,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的细胞器来掌握。

  探究四:叶绿体的作用仅仅是吸收光能吗?

  多媒体flash动画展示资料分析中恩吉尔曼的实验。通过实验分析得出叶绿体的功能,并讨论恩吉尔曼实验的巧妙之处。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科学家的实验,让学生明确实验设计的原则,提高生物学的科学素养,通过对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共3页,当前第2页123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那么,光合作用是如何进行的呢?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光合作用探索的历史。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着重分析科学家是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得出恰当的结论的。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

  1.色素的种类

  2.作用

  (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本节课的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分离是课本上重要的学生必做的实验,四种色素与后面要学的光合作用过程联系非常密切,所以在实验室上这节课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虽然准备实验很麻烦,但提高了课堂效率,不用再另找时间做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并合作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学重点内容——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并通过亲身实践进一步领会了实验原理纸层析法,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色素的提取分离过程,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也提升了生物学的科学素养。整堂课学生求知旺盛,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化,亲自动手操作,加深了印象,提高了能力。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科学,需要学生做的实验必须做,时间长了不做实验学生的动手能力明显下降,同样也会影响学生的分析拓展能力。在小组的合作实验中,实验能力强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好,实验能力弱的学生就差一些。所以教师要着重强调实验的规范性,特别是实验仪器的使用。

生物教学设计10

  新一轮课改强调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相互作用的主体,同时也是课程的创造者;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构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基于上述认识,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一节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做了一些尝试,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教材分析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都离不开环境对他们的影响。那么,生物又是怎样适应和影响环境的呢?教材是按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两部分编写的。第一部分出示了几幅图片,试图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理解生物的生活都是与环境相适应的;第二部分是让学生通过“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理解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最后总结: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2. 设计思想

  一般在设计这样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往往会考虑用两节课的时间完成。第一课时:让学生在课前收集资料和图片,课上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最后总结得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第二课时:重点组织学生做“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研究活动。笔者认为,第一课时若能用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相对真实的实物(或标本),让学生能近距离、全方位地进行观察和分析,深切感受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关系,比单纯地看图、找资料、得结论要好得多。所以,我们想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再利用学校有限的资源,通过“给生物找个家”的活动,让学生更直接、更亲近地去领悟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观察和思考、体验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建构起新的认知层次,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同时生物也影响环境。

  3. 教学目标

  (1)结合图片资料和标本,学会从多角度去观察和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

  (2)通过观察图片资料、标本,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概括和表达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3)理解人类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和其他生命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4. 课前准备

  准备三四幅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几种不同环境下生活的生物标本(动物、植物),用布将这些标本罩上并编号;放大镜;学生分成七八个小组,围坐在放有标本的实验桌周围。

  5. 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探究课题。

  教师连续展示精心挑选的美丽的自然风景画,然后向学生提问:看完这些画,大家有什么感觉。

  教师用语言来激发学生对自然界和谐美的共识;每当人们提到辽阔的草原,就会想到绿草和牛羊;提到茂密的森林,就会想到悠然自得的小动物;提到浩瀚的海洋,就会想起海洋中斑斓的海底世界和海面上飞翔的海鸥……但是,如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牛羊在水里泡着、鱼在树上挂着、鸟在地上躺着,我们会觉得很不舒服,认为是不和谐的。

生物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描述磷脂双分子层的特点及形成原由。

  2.通过构建磷脂双分子层模型,提高学生推理及操作能力。

  3.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磷脂双分子层的特点及形成原由。

  【难点】

  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提问:为何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引导学生回答出生物膜的功能。进而追问:为什么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二)新课展开

  分组活动,由学生作为科学家代表,对教材中所提及的实验依次进行解说。

  第一组学生代表上台对欧文顿的实验进行解说。教师追问:欧文顿的推论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在推理分析得出结论后,还有必要对膜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吗?

  (欧文顿是通过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这一现象,推断出膜由脂质构成的。并未进行膜成分的提取与鉴定,所以并不准确,所以需要对膜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

  第二组学生代表上台对从哺乳动物红细胞提取膜实验进行解说。教师提问:为什么以哺乳动物红细胞为实验材料?细胞膜中的脂质主要是什么?教师提问:学生阅读P66页中磷脂的内容,教师简单介绍磷脂的特点,并尝试构建磷脂分子模型。

  (成熟的哺乳动物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与细胞器,是提取细胞膜的理想材料;细胞膜中的脂质主要是磷脂。)

  第三组学生代表上台对荷兰科学家的实验进行解说。教师提问:那么磷脂分子是如何参与到细胞膜的构建中呢?学生利用磷脂模型尝试构建可能的磷脂双分子层。学生展示完毕后,教师进行点评和修改完善,最后解释原由。

  (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构成,磷脂的“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因此在细胞膜的构建中,磷脂的“头”部均朝外部,“尾”部均朝内部,构成了磷脂双分子层。)

  (三)巩固提升

  教师提问:对于磷脂双分子层的探索过程,你有什么启示?

  (生物是一门需要不停探索的学科,探索过程是一个漫长、曲折和艰辛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其次,生物的结构往往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两者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四)小结作业

  师生总结生物膜中磷脂双分子层的组成。

  布置作业:除了脂质外,蛋白质也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那么蛋白质位于细胞膜的什么位置呢?又有哪些科学家对此做了哪些探究呢?同学们回家查查资料,了解一下。

  四、板书设计

生物教学设计12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消化、物质的运输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它在本主题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解决好尿的形成和排出,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人体营养、消化、血液循环等有关知识,同时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加上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但是还缺乏一定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本节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生能理解泌尿系统的有关知识,但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因为这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说出肾脏的结构和特点;

  (3)描述尿液形成的大致过程。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收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有关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信息分析和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更加珍爱生命。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肾单位的结构

  (2)尿液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

  (1)肾单位的结构

  (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五、教学手段与方法

  采用“自学、引导、议论”的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适时运用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益。

  六、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充分的考虑了初二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设计了多媒体动画课件,尽量将抽象、微观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并创造条件吸引学生有意识地参与活动,主动探究。学习内容的安排也是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易理解和掌握。

  首先以一则新闻报道导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尿液的形成过程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由视频思考“肾脏为何重要”,引出肾脏的功能,而排出废物的途径有多种,可以与呼吸系统相联系,引出排泄的概念。在介绍肾脏结构时,展示课件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并提出问题:肾脏的外形;肾脏内部有哪些结构?由学生讨论、回答。肾单位的结构较抽象,无法用实物来表示,所以用课件显示肾脏局部放大之后的结构,由学生对照书本,同座之间相互提问,认识肾单位结构。让学生阅读书本,自学,培养学生自我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血液流过肾单位时,通过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这个过程属于微观的现象,学生看不到,摸不到,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所以安排了一个动画,将微观的尿液形成过程直观地展示在了学生面前,并根据教材提供的模式图和文字说明,让学生可以通过观察、阅读和分析自主归纳出尿液的形成过程中,各成分的变化。同时,本节课中还提出了一些和日常生活、身体健康有关的一些问题,促使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优秀品质,使学生体验成功的自豪感。

  七、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八、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知 视频导入:新闻报道中的主人公身患尿毒症,生命岌岌可危。

  提问:为什么肾脏功能的丧失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肾脏有何作用? 观看视频

  前后四人作为一个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作答。 以新闻报道导入课题,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件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题: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提问:肾脏如何排出毒素?引出排泄概念。

  提问:人体可通过哪些途径排泄废物? 学生讨论,回答。 启发学生回顾有关呼吸系统的知识,并将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常识相联系。

  泌尿系统

  的组成 展示课件泌尿系统的组成,并提问:

  1、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2、 最重要的器官是

  哪一个?

  展示课件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并提出问题:

  1、肾脏的外形。

  2、肾脏内部有哪些结构?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回答。

  同桌互问互答,了解肾脏结构 了解人体的基本生理知识。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肾单位 展示课件肾单位的结构,引导学生对照书本,同座之间相互提问,认识肾单位结构。

  学生阅读书本,自学 培养学生自我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尿液形成过程 展示课件尿液形成的两个过程(动画) ,动画中可看出血液流经肾单位时,其中物质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总结出尿的形成的两个过程:

  1.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比较健康人血浆、原尿、尿液中主要成分的差别。

  思考:健康人的尿液中是否会有葡萄糖或蛋白质、血细胞?如果有,是什么原因?

  学生讨论,血液经过肾单位时,成分的变化情况。

  学生上黑板板书。

  学生讨论回答。 通过动画直观地将尿液形成过程展现出来,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尿液形成过程。

  小结 提问:

  1、 人体一昼夜产生

  的原尿和尿液量一样吗?

  2、 人体尿液的形成

  是持续不断的,还是有间歇的?排尿呢?为什么呢?

  将此问题作为课后思考题,下节课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讨论、回答。 激发学生思考尿液形成与排出之间的关系,为下节课打下铺垫。

生物教学设计13

  复习目标①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本章的知识框架和各个知识点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 ②能力目标: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观察与思考,调查和技能训练),了解亲自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能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在大自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生物具有一系列的生命特征,进一步加强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基本素养的培养,鼓励他们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难点和重点重点:①与学生一起复习,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获得能力,因此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是本节课的重点;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好调查表格(有条件的可带照相机,放大镜等)。

  教师:帮助学生分组并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一些生物适于环境的特点。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带领学生到植物园进行复习。学生认真观察和记录(预计给学生30分钟的时间)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让学生在自然中区分生物与非生物,感受生物的勃勃生机。提出问题:“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已经走进了美丽的大自然,就让我们尽情的呼吸洁净、清新的空气,尽情的放松自己,尽情的感受自然,在这优美的环境中,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仔细辨认在植物园中你看到了哪些生物,哪些非生物?在观察时请注意以下三个问题:①结合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辨认!②注意做好观察纪录。③请注意一下你所观察到的生物它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它有哪些特点(如茎、叶)是与它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此处为下一章做好铺垫)”(注意鼓励中差生参与)

  指导学生观察生物,从实际生活中认识生物与非生物。教师组织好学生,让其在大自然中认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二、利用“击鼓传花”的游戏,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

  学生休息,席地而坐,围成一圈,以“击鼓传花”的方式来回忆生物的基本特征,花到谁手,谁就说出一个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需要营养;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生物能呼吸。在游戏中完成单调的复习回忆过程。学生回忆做过的调查以及刚刚完成的第二次调查,并交流调查表格的最佳设计方案,对于2片相似的树叶,应该会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了解亲自进行调查也是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一种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学生根据所观察到的畅所欲言:松树的叶子细长如针适合干旱环境、莲的叶子宽大适于水生,等等。教师主要起鼓励、协调的作用。(让学生从以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巩固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教师启发:通过这一章的学习,除了获得许多知识外,你是否获得了一些有利于学习和生活的技能呢?同学们,请问我刚才提出的第三个问题,你们谁能告诉我一点你的看法?很好,同学们观察的都很仔细,那么生物与环境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从下节课开始,我们将系统的学习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请同学们做好预习。

  三、通过对sars病毒的分析,巩固和延伸所学知识

  是由sars病毒引起的。集思广益,调动思维潜力,学生通过平时视听获得的感性知识,结合第一章的生物知识,协作互补,从记忆中搜索信息,说出sars病毒是生物的原因。例如,生物有一定的寿命,sars病毒可以存活一定的时间;生物能繁殖,sars病毒在人体内可以增殖;等等。同学们,去冬今春流行的“非典型肺炎”是由什么引起的?很好,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sars病毒是生物吗?如果是,请你说出它具有哪些生命特征?向学生解释不同生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方式有所不同(如动植物繁殖的方式不同)。

  四、小结学生畅所欲言,将自己心里的感受说出来,包括对祖国的热爱,对环境的珍视,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达成共识。这一章我们先告一段落了,那么学完这一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吗?有什么想法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分享吗?

  在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上,有多少可爱的生物呀,就让我们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创我们的美好家园吧!

  五、反思反思这节课是否达到了我们第一章要求达到的目标。这节课通过教师带领学生真正走进自然,使学生亲自感受大自然,理解大自然中的生物,自然而然的巩固了所学知识,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外知识的引入,拓展了学生已有知识。利用小游戏,帮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复习有关知识,加深了同学间的交流、帮助。通过这节课增强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生物教学设计14

  摘要: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生物教学设计是对传统生物教案备课的发展和变革,我们往常的教案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所以本文在根据传统教案与现代教学设计的区别分析中,优化教学设计,讨论生物学教学中从传统教案像现代教学设计转变的必要性。

  关键词:生物学 教案 教学设计

  自从初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后,我们往常的教案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相对应的是生物教学设计已经成为生物课堂教学中提高生物教学效率的一个必要的手段。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在生物学教学的备课中,教师应该大力的彰显这门学科的个性特征,倡导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设计出特点不同,风格和个性多样教学方案,促使教师的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从而实现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而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前进行认真的备课,在教师的备课阶段,有很多老师认为教学设计和教案在本质上根本没有什么区别,教案即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只是教案的补充版本的概念和想法,这是明显不正确的,所以树立教师对教案和教学设计的正确认识,了解它们之间的的联系和区别,才能更好的备课,更好的完善课堂教学。

  1.现代教学设计与传统教案的区别

  1.1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概念区别

  教案是教学科学领域的一个基本概念,又叫课时计划,是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实施方案,是教师实施教学的蓝本,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案的编写是依据教学大纲,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

  心理学家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1998年)指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的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作出有利的学习安排,任何组织机构,如果其目的宗旨在开发人的才能均可以被包括在教学系统中。”教学设计也被称作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科学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

  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评价其结果,从而优化教学效果。[1]教学设计实质上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对学生达成教学目标、表现出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境做出的精心安排。[2] 整个教学设计大体应当包括这样三个基本程序:“我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我怎么实现教学

  目标”、“我的教学目标实现了没有”。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再现性和操作性。

  1.2教学设计与教案对应层次不同

  教案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辅助老师自己上课用的。是教师把某一个课题或者课时作为研究对象儿编写的,对应的范围比较集中,从研究范围上讲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层次关系是不完全对等的。

  教学设计是把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教学设计包括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宏观设计的范围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课堂教学设计属于其中的微观教学设计。目前的教学组织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教学设计中运用的最多的一个层次。虽然课堂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使用最多,但是教学设计的对应范围是远远大于教案的。

  1.3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学生、教师的地位不同

  在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学设计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为学生怎样学习去做设计和准备,生物教学设计秉持以人为本,基于学生学习和知识的创新的“学习者中心”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充满生命意识、社会意识和独立个性的人,教学是师生平等交往和积极互动的过程。因为“任何教学设计理论的基本前提都是为学习者的学习而设计教学”,“教学设计的生命力在于‘学习者中心’,这是现代教学设计最本质、也是最显著的特征。[3]所以,生物教学设计不仅重视教师的教,还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结合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力,给学生充分的空间,使学生学得更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为核心的目的。例如: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在讲解八年级上册“鸟”这一节的教学设计时候。多学生都喜欢鸟,通过了解我们发现有的学生甚至从小就一直保持着观鸟的习惯,一到周末就会带着鸟类图谱外出观鸟,积累了许多鸟的知识和实地考察的经验,这就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教师一定要利用起来。课前指导学生从鸟的起源、鸟的习性、鸟的形态结构特点、鸟的分类、鸟的趣事、观鸟的收获等方面查资料、准备PPT,给学生提供讲鸟的机会和平台。不少同学做了准备,讲得很精彩。

  传统教案秉持 “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其主要目的就是教师怎样把教学内容讲好。传统教案则往往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为教师怎样教做准备,教师大多时候只是在意知识传授的系统性,而对学生的思考有无并不关心。学生只是教师课堂中的一个听从者的角色。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生物教学设计中,教师是地理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并居于课堂的主体地位;而在传统教案中,教师更多地体现为控制者、解疑者和传递者,教师居于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传授教学方法。

  1.4教学设计与教案构成不同

  生物教学中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分析、教学难点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和步骤(教学进程)以及教学后记等因素构成,还包含了组织教学、复习、新授、练习巩固、布置作业等五个大致环节。从而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计划和安排。

  而生物教学的教学设计可以包括教学目标的该分析和制定、学习者情况的有关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策略与媒体的运用、教学的评价等构成元素。其中在日常教学中,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代表了教学设计的三个基本程序,也是人们讨论最多的主要构成元素。

  具体来分析下教学设计和教案构成的具体区别:

  1.4.1教学目标与设计理念的区别

  生物备课设计理念上,教学设计和教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在知识观方面,教案认为知识是客观的`,是可以传递给学生的,而教学设计认为知识不是纯客观的,是学生与外在环境交互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在学生观上,教案认为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一个容器,而教学设计认为学生是有生命意识的,有社会意识,有潜力和独立人格的人。在教学观念上,教案认为教学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教导学生的过程,而教学设计认为教学观应该是课程的创新和开发,师生的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而目标的的制定是教学设计应该重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教案中常称为教学目的,多来源于大纲要求。在生物备课教学目标上,教案主要以教师为阐述为主体,使学生掌握双基和培养能力,教学设计则以学生为阐述主体,在双基、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得到发展。

  1.4.2教学重难点分析上的区别

  生物教学教学设计在分析教学重难点上,一般会结合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学生之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学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的分析后得到重点和难点,然后设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往往会具有针对性。而生物学教案,传统教案对重难点很多时候只是参考教学大纲,大纲上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就设定为什么,对具体情况没有做出具体分析,同时这些重难点也成为了教师教学上课时的主要内容,对其它的方面的生物学知识可能就忽略教学。

  1.4.3对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分析上的区别

  教学设计和教案之间两者的构成元素在大致环节和基本程序不同以外,还要值得注意的是,对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有关分析是传统教案所不具备的,而在教学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的生命力在于以学生为中心,在传统的教案中,教师往往一厢情愿地设计教学,缺少对学生现有知识储备和能力的考虑,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有助于教师对教材的充分理解和对学生的充分了解,这样教师才能备好一节课。

  1.4.4在教学手段上的区别

  生物教学设计注重现代教学方法与媒体的选择以及运用,而且在媒体的选择上都比较先进,随着技术在不断的升级,同时教学利用媒体也在不断的与时俱进和跟新,强调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结合御用,注意使用时候的最佳作用和时机,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师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效果。例如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演示实验有时候可能在后面的同学观察实验并不是很清晰,但是教师利用投影仪技术,可以清晰的将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展示给学生。而传统教案需要的教学工具比较简单,主要是黑板、粉笔、挂图、标本、模型等,信息承载和传递功能比较有限。

  1.4.5教学评价效果上的不同

  教案一般在编写的过程中体现的不明显,常常有时候内容宽泛,没有严格要求,并且在备课的过程中常常被忽略。而教学设计的教学评价是三个基本程序之一,是有不可缺的比重。教学设计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能力的形成状况,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做出准确及时的评价,教学设计的教学评价则要同时从三个侧面看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要显示出对价值观的充分注重。教学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2.生物教学设计的优化

  生物教学要求教学设计前,应该明确本节课的目的,对生物课程标准的解读,是指教师对课表相关条目和内容的理解和说明,教学设计虽然有许多教案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盲目使用,也需要特别注意一些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一下这几点:(1)三维教学目标设计要具有准确性和可量性。少用课标中高水平要求的目标动词,如确立、形成、养成,尽量不用课标中未列出的目标动词,如培养、提高、发展等。注意目标的阶段性。每一节课都是有限目标。如“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应改为科学探究的某一环节的能力目标。(2)教学过程设计应该更加衔接和完善,导入、展开(包括提问)、总结、等环节应各得其所并有机衔接。(3)教学策略设计应该更加开放和多选择性。生物教学设计是对教学活动的一个预设,但是真正的生物教学课堂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的,做到与实际相结合,与学生相结合。(4)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更加凸显先进性和组合性。(5)在生物教学设计中,应该彰显个性特色,每个教师都不一样,每个班级的学生也不同,所以生物教学设计的编写,应该结合各个方面,设计出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通过这些对教学设计提出的见解和看法希望能够有效的帮助到教师的发展,实现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

  3.生物教学设计的优势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只有弄清了这两者的区别,才能真正的理解并掌握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技术,在进行备课教学的时候不会将二者混淆。传统教案作为人们长期以来经验性教学行为的产物,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其实是现代教学设计赖以产生的必要基础,但是面对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已经表现出显见的理论性不足和教学理念滞后,必须加以改革。相信大家对于教学方案的编写一定会有全新的认识,不再局限于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束缚,不再只是把传递系统的知识作为方案设计的惟一目标,不再只是为了方便自己的“教”而设计,而是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把“问题”的设计(任务驱动)提上“日程”,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媒体工具,为学生的学习创造真实的课堂情境,把所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起来,是真正的为了学生的“学”而进行设计,既教给了学生基本知识,又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同样,在新的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可以发现现代教学设计比传统的生物教案设计更加完善、更加合理,在强调目标实现的同时兼顾教学过程,突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更符合时代的需求,因而提议教师在教学中学习运用、改进提高、熟练完善现代教学技术,摒弃原来传统生物教案的不足之处,使现代教学技术理念走进生物课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2]盛群力.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3]裴新宁.现代教学设计的概念与特征[J].开放教育研究,20xx (2).

生物教学设计15

  一、教学目标:

  1、说出芽的种类,描述枝芽的基本结构和发育过程。(重点)

  2、了解木本植物的茎的大致结构。(重点)

  3、了解顶芽和侧芽的关系,理解顶端优势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难点)

  二、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本节内容主要说明茎是由芽发育成的。首先从芽的种类入手,使学生对芽的位置、外观及发育的方向有常识性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通过重点探究枝芽的内部结构和发育结果。让他们在课堂上亲自动手,小心地将枝芽剖开,结合教材上的模式图认识各个部分,使学生理解枝芽就是未发育的枝条。然后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使学生理解顶芽和侧芽发育的相关性的具体利用。

  三、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准备解剖刀、解剖盘、枝芽等试验用具。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5分钟

  1、根的形态和根的组成是什么?

  2、根尖指的是哪一部分,根尖有哪四个区组成,并说出各区域的细胞特点及功能?

  3、根有哪些功能?

  学生回忆,抢答,要给出准确、规范的答案。

  将复习旧知常态化,从而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3分钟

  多媒体视频展示“冬日萧瑟的植物、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初春各种植物竞相吐蕊争艳、发芽返青的怡人景象。花的盛开,枝叶的展放,他们的出现都与谁的发育有关系?我们这就一起来学和它有关的知识。.

  生认真观看视频,根据老师的提示,引入本课的课题

  利用视频为学生增加感性认识,自然提出问题引入本节的课题,同时利用视频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感受美好的生活。

  自主学习

  引导探究

  5分钟实验探究

  合作交流

  8分钟

  一、芽的类型和结构

  同学们,请阅读教材第33页内容,认识芽的两种分类情形:

  多媒体出示各式各样芽的图片:

  1、大家看这个枝条上有许多芽,它们的位置不同,有的芽位于枝条的顶端,有的位于枝条的侧面。如果我们按照芽的位置给它分类,你认为可以分哪几类?

  2、如果按芽的性质和构造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将来分别发育成什么?3、小结:芽有许多种类,分类的标准不一样,名称也不一样,如:

  ⑴按着生位置区分,可分为顶芽、侧芽。顶芽着生在主干或侧枝的顶端;侧芽着生在主干或侧枝侧面的叶腋处。

  (2)按照芽将来发育结果的不同可以把芽分为枝芽、花芽和混合芽。

  过渡:枝芽的结构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动起手来,一起来探索吧!

  1、讲述实验的注意事项:

  (1)、使用解剖刀要注意安全。

  (2)、纵切枝芽时,不要切偏,将芽在中央进行纵剖。

  (3)、对照多媒体出示枝芽的图片,分清各部分名称。

  投影展示学生画的枝芽结构图。

  师生共同总结:枝芽由生长点、叶原基、幼叶、芽轴、芽原基组成。

  引导讨论:是不是枝芽、花芽和混合芽都具备这些特点呢?你能区分吗?

  小结:枝芽的芽体顶端尖,基部较粗;花芽的芽体顶端钝圆,基部较细,内部具有花部原基;混合芽的芽体肥大,顶端钝圆,内部有叶原基和花部原基。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阅读教材第33页内容,并自主完成填空部分。生认真思考并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进行总结。

  请个别学生进行指图的活动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

  利用自己的观察结果将枝芽的结构画出来。

  学生自学教材34-35页了解花芽和枝芽的区别指名回答

  学生小结

  利用图片让学生总结出芽的类型,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归纳知识的能力。通过实验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及动手能力。对照图片指出相对应的结构名称,使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把握更牢固。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解剖枝芽了解枝芽的结构,培养学生自学探究获取信息的能力。并指导多名学生根据图示说出部分的名称,强化知识的学习。组织交流

  点拨建构

  12分钟

  二、芽的生长发育

  过渡:通过以上实验我们了解到了枝芽的就够分为五部分,大家知道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枝芽有这样的结构,它有什么功能呢?

  1、结合图示,讨论枝芽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谁能把老师出示的两幅图片联系起来?3、如果你认为有不对的地方可以过来帮助修改。

  小结:枝芽的中间部分是芽轴,芽轴顶端的结构是生长点,生长点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产生新的芽结构。芽轴四周生有幼叶,幼叶展放后形成新的叶。生长点外侧的几个突起是叶原基,叶原基逐渐发育成幼叶。幼叶与芽轴之间的小突起是芽原基,芽原基能够发育成侧芽。芽轴的生长使茎不断伸长。花芽的花部原基逐步发育成雌蕊、雄蕊以及其他结构。混合芽的花部原基和叶原基分别发育成花和叶。

  展示:具有顶端优势的植物。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常常利用顶端优势的原理,对棉花进行打杈。可以是棉花多生侧枝多开花多结果。让学生了解顶端优势的原因。

  提出问题:“某些种类的蔬菜和花卉,在生长期间,常常要进行“打顶”(摘除顶芽)”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过渡:同学们,有些植物的茎非常细长,有些木本植物的茎很粗壮,你们知道这些木本植物的茎是为什么增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吧。

  1、出示图片,找出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并说出各自的功能。

  2、绿叶在光合作用的作用下产生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是怎样输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呢?

  3、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怎样运输的?小组讨论,每小组选一名同学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看哪个小组表现的最好。

  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把两幅图连起来,并请同学修改。

  小组讨论

  交流反馈

  教师指名回答学生读图分析并指出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运输有机物树皮内层为韧皮部,分布有筛管,运输有机物。

  形成层:有分裂增生能力,使茎逐年加粗。

  木质部:内有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髓:储存营养物质。指导学生自学教材、交流,最后共同得出结论。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播放几种植物的图片让学生去观察,找到生活中的顶端优势,理解顶芽的生长影响侧芽,从而体会利用顶端优势在生产实践中得以应用。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利用多媒体出示茎的各部分结构及功能,增加学生的理解。

  知识整合

  迁移应用

  7分钟

  同学们根据我们所学的内容,你们来帮助老师释疑吧。

  出示题目:剥去树皮枝条上的果实和未剥去树皮枝条上的果实相比,是长大了、长小了还是根本不生长?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同学们表现的都很出彩,给自己来点掌声鼓励一下自己。

  学组织学生分析、交流、讨论、发言。(重点解释原因)

  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

  每人一句话说一知识点。

  这一环节的设计促进了知识的整合、迁移和应用,反馈训练针对性强,注重知识的应用,使学生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或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后,由学生自我总结所学与所思,得出结论要求学生要合上教材叙述,强化知识的识记。

  课堂达标检测题及课下作业

  5分钟

  A类:(知识目标①)1、芽按着生位置分和;按芽的性质和构造分、和。

  2、(知识目标②)枝芽的结构与发育:

  ①生长点:能产生新的;②将来发育成叶;

  ③发育成叶;

  ④发育成茎;

  ⑤发育成侧芽。

  B类:3、果农用斧的钝头在树干上敲打,使树干的韧皮部受轻伤,所结的果实反而会更大的原因是()(知识目标④)

  A、促使激素更多地运送到果实,刺激果实生长

  B、阻断部分有机物向下运输,使有机物更多的输送到果实中。

  C、刺激树干产生更多的激素,刺激果实的生长。

  D、使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更多地运送到果实中,促使果实的生长发育

  4、我国南方有“笋有多大,竹有多粗”的说法,初钻出地面的竹笋与长成后的竹子同样粗细,这说明竹茎的结构中没有()

  A、韧皮部B、形成层

  C、木质部D、髓

  C类:(1)填写各部分名称:(知识目标①②)A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A的作用是使________不断伸长,D伸长成为________,E发育成__________。

  (3)B逐渐发育成________,在芽生长展放后,会发育成_______________。

  (4)由此可见,枝芽将来能够发育成_______________。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并及时互纠。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将学习延伸到课下。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

【生物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2022初一生物教学设计大全11-16

生物与环境的教学反思11-28

《表里的生物》教学反思08-13

生物教师教学总结06-29

卖炭翁教学设计《卖炭翁》教学设计11-13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6

生物教师教学方面总结11-19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06-01

《雨后》教学设计12-02

《比尾巴》教学设计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