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学设计>高一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29 11:15:3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一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2.掌握零点存在的判定定理.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预习教材P86~P88,找出疑惑之处)

  复习1:一元二次方程+bx+c=0(a0)的解法.

  判别式=.

  当0,方程有两根,为;

  当0,方程有一根,为;

  当0,方程无实根.

  复习2:方程+bx+c=0(a0)的根与二次函数y=ax+bx+c(a0)的图象之间有什么关系?

  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图象

  二、新课导学

  ※学习探究

  探究任务一:函数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

  问题:

  ①方程的解为,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个交点,坐标为.

  ②方程的解为,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个交点,坐标为.

  ③方程的解为,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个交点,坐标为.

  根据以上结论,可以得到: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相应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

  你能将结论进一步推广到吗?

  新知:对于函数,我们把使的实数x叫做函数的零点(zeropoint).

  反思:

  函数的零点、方程的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三者有什么关系?

  试试:

  (1)函数的零点为;(2)函数的零点为.

  小结: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

  探究任务二:零点存在性定理

  问题:

  ①作出的图象,求的值,观察和的符号

  ②观察下面函数的图象,

  在区间上零点;0;

  在区间上零点;0;

  在区间上零点;0.

  新知:如果函数在区间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0,那么,函数在区间内有零点,即存在,使得,这个c也就是方程的根.

  讨论:零点个数一定是一个吗?逆定理成立吗?试结合图形来分析.

  ※典型例题

  例1求函数的零点的个数.

  变式:求函数的零点所在区间.

  小结:函数零点的求法.

  ①代数法:求方程的实数根;

  ②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动手试试

  练1.求下列函数的零点:

  (1);

  (2).

  练2.求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

  三、总结提升

  ※学习小结

  ①零点概念;②零点、与x轴交点、方程的根的关系;③零点存在性定理

  ※知识拓展

  图象连续的函数的零点的性质:

  (1)函数的图象是连续的,当它通过零点时(非偶次零点),函数值变号.

  推论:函数在区间上的图象是连续的,且,那么函数在区间上至少有一个零点.

  (2)相邻两个零点之间的函数值保持同号.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满分:10分)计分:

  1.函数的零点个数为().

  A.1B.2C.3D.4

  2.若函数在上连续,且有.则函数在上().

  A.一定没有零点B.至少有一个零点

  C.只有一个零点D.零点情况不确定

  3.函数的零点所在区间为().

  A.B.C.D.

  4.函数的零点为.

  5.若函数为定义域是R的奇函数,且在上有一个零点.则的零点个数为.

  课后作业

  1.求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并画出它的大致图象.

  2.已知函数.

  (1)为何值时,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零点;

  (2)若函数至少有一个零点在原点右侧,求值.

高一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3、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朗读法、串讲法、赏析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二、教学重、难点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诗进行赏析,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难点)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 他是谁?(李白)李白初到长安,贺知章往访,看到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他看完了之后,大叹一声:“李白不是人,你是天上的仙人被贬谪到人世上了啊”,所以李白被我们尊称为“诗仙”,那么这首给李白带来“诗仙”美誉的《蜀道难》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

  2、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即唐玄宗把他赶出了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 , 也是潦倒的一生。为了便于研究他的创作道路 , 我们将他的生平分为四个阶段来介绍。(l) 读书漫游 (42 岁以前 ,701-742)(2) 长安三年 (42-44岁,742-744)(3) 再度漫游 (44-55岁,745-755)(4) 身经战乱 (55-62岁,755-762)。

  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夜宿山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望庐山瀑布》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3、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关于本篇,前人有种种寓意之说,断定是专为某人某事而作的。如课文注解(1)有人(明人胡震亨、顾炎武 )认为,李白 “自为蜀咏”,“别无寓意”。今人有人认为此诗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逢挫折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迄无定论。

  4、简介文体知识

  本诗是一首乐府诗。乐府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就属于后者。

  5、课题简析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6、朗读课文。

  ⑴教师范读课文,疏通字词读音。

  ⑵自由朗读

  ⑶集体朗读

  7、翻译课文。

  (1)学生根据注解自行翻译,记下疑难之处。

  (2)教师点拨重难点字、词、句。

  8、归纳文言知识。

  第二课时:

  一、 研习课文内容。

  1、提问:读过这首诗后,你会发现有一句话重复出现了三次,你知道是哪一句吗?

  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提问:这句话在三段中分别出现了三次,是不是简单的重复呢?

  明确:不是,意义上是有区别的。第一段中说“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写蜀道的高峻及开辟历史,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讲了蜀道的来历。

  第二层(“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写蜀道的高峻。蜀山太高,连太阳的车子遇到它也只好回去,水波也被冲拧倒流。善飞的黄鹤和善攀的猿猱都不能越过。山路纤曲,蜀道极高处,登者可以上扪星辰。

  学生熟读,背诵。

  第二段中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写蜀道的奇险难行及途中的恐怖气氛。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作者借“悲鸟”和“子规”来渲染途中的悲凉凄清的氛围,有千里孤身之感。

  第二层(“连峰去天不盈尺……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作者极写蜀道的险恶。想象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震耳欲聋的“飞端瀑流”之间,惊心动魄。最后用“其险也如此”劝阻历险者慎入蜀地。

  学生熟读,背诵。

  第三次出现在第3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写蜀中战祸之烈。第一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既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守难攻,则必为兵家必争之地,蜀中易生军事叛乱,景象残酷,惨不忍睹。

  学生熟读,背诵。

  3.提问:我们知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绝非简单地重复,那么连续出现三次,是何用意呢?

  明确:奠定了全诗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峻;二叹蜀道之险恶;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三叹其实也蕴含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直白中。

  二、品读课文

  1、李白能开篇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先声夺人,那么蜀道到底有何难呢?

  读第一段,请找出具体描写“难”的诗句,说说诗人怎样把抽象的“难”展现在你我面前。(可以从:传神的词语、表现手法、写作角度等方面点评。)

  (给出一个赏析范例)

  如: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前一句运用绝妙的夸张,“扪”“历”两个动词的连用,显出行人出没在星宿之间,山高之状就显现出来,更让人感觉行走的艰难。后一句中通过“抚膺”“长叹”的动作表现出行人的心惊胆战,以及无法继续前行时无助的叹息之情。“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描写与此处有异曲同工之妙。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足见其与世隔绝之久;“地崩山摧壮士死”更见辟路之难;终于“天梯石栈相钩连”。世上本没有路,开辟出来了,也便有了路。路有了,可是这路好走吗?神龙至此仍要回转,善飞援之“黄鹤”“猿猱”面对奇绝之蜀道尚且不得过,就反衬人行之更难。

  又以“萦岩峦”山之高危,“扪参历井”“抚膺坐长叹”人之无助的神态、动作,正面慨叹。如此行道能不难乎?这一切不仅让行人无助,让我们读者也不禁胆战心惊。

  让我们在惊心动魄中再读第一自然段,再一次感受作者浓郁的情感和奇妙的笔法。熟读成诵。

  (梳理出:隔绝之久--辟路之难--奇绝难行--抚膺叹难)

  2、第一段中蜀道之难已至极点,诗人还能怎样写难,你对诗人下文的描写又会有怎样的惊叹呢?

  请大家跟着老师读这一段(师大声读,生低声跟读)

  通过读,我们初步感受了这一段的描写侧重于意境的营造,请你从语言、手法、意境等角度,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自己的赏析,然后交流。

  (学生品读、鉴赏、交流)

  --诗人忧君入蜀,更因深山绝境中有如此之景:一“悲”一“号”,一“啼”一“愁”,于是古木参天,气象森严,凄厉鸟声,回荡其间。丰富的想象,把人引入一个悲凉、惨淡的境界,诗人忍不住询问友人何日归还。

  “连峰”“枯松”之静,“飞湍”“瀑流”之动相互映衬,雄伟壮阔的群峰,绝壁倒挂的枯松,击崖震响的水石,万壑雷鸣的音响。既充满诗情画意,又令人闻之色变。这排山倒海的力量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不由生畏。至此对蜀道之难的真切骇人的描写似已达到登峰造极之境。诗人不由质问--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以蜀人口吻劝阻“西游”之人不要来蜀地。

  在悲凄中变色,在震响中生畏,让我们再审视这畏途,审读诗人用语之神妙,诗歌意境之奇也尽显眼前。

  再读,背诵该段。

  3、风光变换,险象环生,在这样惊险的氛围中,我们随诗人的思绪飞往剑阁,生读其地势险要的句子 。

  这段由地势之险、战祸之烈,忧安居之难,忧朋友之行,劝诫友人早回家,忧国事之艰。

  三、鉴赏本诗。

  1、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明确:在风云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三十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目的在于劝人引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凶煞的双关语句,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添了深厚的意蕴、现实的内涵。

  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心怀异志者可能恃险作乱,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正证明了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

  2、诗人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明确: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的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恐--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这样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四、探讨文章的艺术风格。

  1、本诗用了大量散文人的诗句,字数从三言,四言,五言,七言,九言、直到十一言,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奔放的语言风格。

  2、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3、变幻莫测,充满浪漫主义气息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是诗人设想自己沿着盘山道攀登青泥岭的情形。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这很像一组摇镜头,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像!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砯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

  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

  五、再次诵读全诗。

  六、作业:课外背诵并默写本诗。

高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2、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通假字,重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理解烛之武的游说艺术,学习他的自信心、大局意识和过人胆识。

  【教学重点】

  文言知识的积累、游说艺术及人物评价。

  【教学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与学生一道探讨本课学习的主要知识点(教师板书主要内容)

  板书内容:背景知识,文学知识,文言文基础知识(包括通假字,文言实词、虚词,特殊文言句式),课文朗诵及文意理解,烛之武的游说艺术及对烛之武的评价。

  二、听录音范读(两遍),然后自读一遍

  1、第一遍:注意字音和断句。

  2、勾画文中的通假字。

  3、学生自读课文一遍,整体感知文意。

  三、指导识记文学知识

  《左传》(见课下注解):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指导学生关注介绍中的关键信息,可适当展开,如“编年体”与“国别体”“纪传体”之比较)

  评价:“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朱彝尊《经文考》)

  四、通假字的掌握

  1、请学生逐一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共(供),说(悦),知(智),厌(餍)。

  2、将其总列在教材上方或笔记本上。

  五、讲读课文一、二段,强调对关键词语、句式的理解和掌握

  1、讲读第一段:强调“以”“于”“军”等词语及状语后置句。

  明确:此段文字主要揭示背景。(归纳:大敌当前)

  2、讲读第二段:

  ⑴ 学生中较难理解的句子,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⑵ 结合文句,强调“于”“使”“之”“是”等词及省略句式。

  明确:此段文字主要写烛之武奉命出使秦军。(归纳:临危受命)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一、二段,小结主要内容,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二、讲读课文三、四两段

  1、讲读第三段:

  ⑴ 指导理解文段中的难句。

  ⑵ 强调“既”“越”“鄙”“焉”“为”“李”“济”“之”“封”“阙”“以”等词语及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等句式。

  明确:此段文字写烛之武游说成功。(归纳:智退秦师)

  2、讲读第四段:

  强调“微”“夫”“因”“敝”“与”“武”“其”等文言词的意义及用法。

  明确:此段写结果。(提示背诵此段内容)

  三、齐读全文,加强整体感知

  四、探讨烛之武的说辩艺术,并评价其人物

  1、说辩艺术:

  ⑴ 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真心实意地为对方着想。

  ⑵ 理由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2、人物评价:自信;有大局意识;有过人胆识。

  五、作业布置

  课后二、三题,做在书上。

  第三课时

  一、文学知识

  《左传》。

  二、字:强调识记通假字及所在的文言语境

  三、词:实词(含词类活用)、虚词

  文言实词:

  1、晋军函陵

  2、是寡人之过也

  3、越国以鄙远

  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5、朝济而夕设版焉

  6、何厌之有

  7、既东封郑

  8、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9、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0、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文言虚词:

  1、以:

  ⑴ 以其无礼于晋(因为。又:“扶苏以数谏故”)

  ⑵ 敢以烦执事(用,拿。又“以乱易整,不武”)

  ⑶ 越国以鄙远(表目的或结果。又如“焉用亡郑以陪邻”“阙秦以利晋”。)

  ⑷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与“为”连用,把……作为)

  ⑸ “何以战”(凭,凭借。又:“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⑹ 皆以美于徐公。(认为)

  2、于:

  ⑴ 以其无礼于晋(对。又:“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等)

  ⑵ 且贰于楚也(词缀。嵌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不译)

  ⑶ 皆以美于徐公(形容后,引进比较对象,相当于“比”)

  ⑷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在)

  ⑸ 赵氏求救于齐(介入对象。“向”)

  ⑹ 青取于之蓝,而青于蓝。(从)

  3、之:

  ⑴ 公从之(代词。佚之狐的建议)

  ⑵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无实义)

  ⑶ 邻之厚,君之薄也。(结构助词“的”。又:“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⑷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⑸ 送孟浩然之广陵(动词,到……去。又:“辍耕之垄上。”)

  ⑹ 久之,目似瞑,意睱甚。(音节助词,无实义)

  4、焉:

  ⑴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用于句尾,表示陈述或肯定,相当于“矣”、“呢”。)

  ⑵ 焉用亡郑以陪邻?(如何)

  ⑶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哪里。又如:且焉置土石)

  ⑷ 又何间焉?(句末疑问语气。又“万钟于我何加焉?”)

  5、而:

  ⑴ 夜缒而出。(表修饰。又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⑵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表承接关系。又:今急而求子)

  ⑶ 朝济而夕设版焉。(表并列。又如: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⑷ 因人之力而敝之(表转折。又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⑸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关系。并且)

  四、特殊文言句式

  1、状语后置句:

  ⑴ 以其无礼于晋

  ⑵ 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

  2、省略句:

  ⑴ 辞曰

  ⑵ 许之

  ⑶ 夜缒而出

  3、判断句:

  ⑴ 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

  ⑵ 邻之厚,君之薄也

  4、宾语前置句:

  ⑴ 夫晋,何厌之有?

  ⑵ 子何恃而往?

  五、记诵精美文句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六、教材二、三大题难点处理

  七、听读材料(可另安排时间)

  1、广播剧剪辑:《秦晋之好》(10分钟)

  2、广播剧剪辑:《烛之武退秦师》(11分钟)

高一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 理解意象,通过意象来把握意境的营造

  2. 把握本课思想内容,在课堂上背熟一部分课文

  3. 体会文中“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朦胧诗的特点

  2.把握作者情感

  3.丁香姑娘的含义

  4.真正做到课堂背诵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朗读课文,感知本文的意境美,含蓄美

  2.启发法:通过图画进行引导启发

  3.探讨法: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交流导入):采用幽默回顾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中导入新课──前些天我们学校有人把一首古诗给改了,这首诗的名字叫“春晓”。“春晓”被改成:“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大家知道后两句吗?(洒下敌敌畏,不知死多少)《学生笑──调动气氛》

  上星期又有一位同学把一首现代诗给改了,大家知道是哪一首诗吗?(学生沉默或答错),大家都不知道?恩,这让我感到很高兴,因为这样我就知道这首诗不是我们班上的同学改的,这首诗改的水平实在让人不敢恭维,我给大家念几句,看看你们能不能想到是那首诗被改:你站在**楼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蚊子装饰了你的床帐,你装饰了蚊子的梦。(**根据自己学校教学楼的名字自行修改)

  (引导学生回忆起“断章”)断章是一首朦胧诗,朦胧诗是一种追求朦胧意境,注重暗示,注重象征,善于用意向表达意境的立意多元化的诗,而意象是指具有某种意义的实物(板书),大家喜欢“断章”这首诗吗?(……)那大家喜欢朦胧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应的回答)

  喜欢的同学要注意了,因为今天我给你们讲的课就是一首极为经典的朦胧诗,不喜欢的同学更要注意了,因为我相信你们听完这堂课后就会喜欢上朦胧诗的。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文,请大声告诉我,今天我们要上的课叫什么?(雨巷,在黑板上写出“雨巷”)

  (二)朗读

  请大家跟我一起看黑板(指着“雨巷”)。大家来说说看在你们心中“雨巷”是什么样的一种景?(……)好,大家都说出了自己心中的“雨巷”,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诗人是怎样表达他心中的“雨巷”,而这种“雨巷”凭什么成为百年经典。好,下面请**同学为我们朗读一下这首诗,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要注意找出诗中的“意象”,同时注意这几个字词:颓圮,太息,彳亍。《意象是指具有某种意义的实物(指着板书强调),大家不要找错了。》

  (朗读完后进行点评,可从普通话标准,节奏轻重急缓,感情是否丰富等方面进行点评)

  (三)作家介绍,写作背景

  大家说“雨巷”这首诗写得美不美?(美)刚才我也说了,这首诗是中国朦胧诗的百年经典。那么对于这么出名的诗,有谁能够向我们介绍一下它的作者跟写作背景呢?(明确: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5年出生于杭州。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灾难岁月》一生留下了诗篇92首。《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汇总,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汇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适当板书)

  (四)找意象(6个:油纸伞,雨巷,丁香,我,姑娘,篱墙)

  (五)分析课文,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这首诗的开头给我们的信息是什么?(雨巷)

  (在黑板画图)雨巷,它是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它给我们的感觉是什么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谁撑着油纸伞(作者=我),我在干么?(独自彷徨)。为什么彷徨?(读诗一定要联系写作背景,在作者介绍中我说过因大革命的失败,作者一度迷失自己,他找不到方向,找不到出路,他迷茫,他哭闷,所以他彷徨着,没有目的,没有方向的胡乱走着)这时我的心里又是怎样的?(凄清,迷茫,苦闷,徘徊)

  这时候的“我”,就只在不断彷徨,苦闷吗?(不是)

  虽然作者在彷徨,但他的心里并没有放弃追求,“我希望逢着……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姑娘是作者所希望出来的虚构的人物,如果我们在画上添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那整幅画给我们的感觉又是怎样?(希望,追求)

  既然“我”是充满希望,那“我”的希望最终怎样了?实现了吗(没有,希望破灭了成了失望,追求也幻灭了──她默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那“我”最终就是以失望跟幻灭结尾吗(不是的,我依旧是充满希望──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图,经过分析我们不难知道这首诗所表达的是“追求与幻灭,希望与失望的双重情调”,“含蓄的暗示出作者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感”。

  (六)分析意象

  刚才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这首诗,现在我们要对这首诗进行具体分析。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明确与朦胧并存,也就是说它的意境是明确于朦胧并存。意境是通过意象来表达的,所以要把握意境就得从意象入手,刚才我们已经找出了6个意象,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意象是如何集明确与朦胧于一身的:

  第一个是油纸伞。明确:这是件真实的雨具。朦胧:油纸伞不比自动伞,它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

  第二个是雨巷。明确:下着雨的江南小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朦胧: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第三个是我。明确:“我”就是指诗人自己。朦胧:指像诗人那样迷失方向,处彷徨苦闷,找不到出路的先进青年。

  给大家分析了三个意象,大家现在应该知道如何理解朦胧与明确并存了吧(知道)。那剩下的三个就当作家庭作业,同学们带回去好好思考,下节课我来提问。

  (七)引导背诵

  请同学们找出上半部分诗中的动词(撑,彷徨,逢,结着,是有……)

  请大家跟我一起朗读一遍这首诗(……)现在合上课本,看黑板试着回忆:

  动词(撑,彷徨,希望逢,结着,是有……)

  撑着什么东西(油纸伞),撑着油纸伞干嘛?(独自彷徨)彷徨在哪?(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诗人仅仅在彷徨吗,不(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姑娘是怎么样的?(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为什么先写颜色,再写芬芳,最后写忧愁?《举个例子:有人在1000米外拿着999朵玫瑰向你走来,因为太远,模糊,你看不清楚到底前方是什么。这时映入你脑海的先是一团红(颜色),等到看清是玫瑰时,大家就会闻到玫瑰扑鼻的香(味道──芬芳)那时大家会不会想:“这么多玫瑰是送给谁?给我的吗?”(内心──忧愁)》

  这个姑娘在干吗(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哪(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作业:1.分析剩下的三个意象

  2.完成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放“雨巷”的朗读带

  (二) 分析意象

  1. 篱墙。明确:一堵墙。

  朦胧:(这个篱墙是颓圮)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

  2. 丁香。明确: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朦胧: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

  3. 姑娘。明确:一个女孩子。朦胧: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

  (三)诗歌的押韵

  《雨巷》共7节,每节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悠长的旋律,这样的音质就同诗人追求的幽深空蒙的意境,凄婉徘徊情调很好地融合起来。诗中不但使用“ang”的韵尾、用音节的舒缓悠扬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而且在修辞上也使用了排比的手法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

  (四) 课堂练习:解读课后习题。

  (五) 复习全文

  (六) 作业:把剩下的练习完成。

  2.预习下一节课

高一教学设计5

  【训练重点】

  1.提高对感受与思考生活的认识,增强感受与思考生活的自觉意识。

  2.掌握感受与思考生活的方法。

  3.表达(写作)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思考。

  【表达训练】

  板块一

  题目:回忆自己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一件事、一个人物、一个场面或一个镜头,讲给同学听。

  要求:按照口语表达的要求,运用口语表达的一般技巧。

  活动:按小组,组员轮流讲演;每小组推荐一至二名表达较好的,进行全班讲演。

  指导:作文是精神产品,反映着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因此,任何一篇佳作,都具有独创性。这独创性,可以反映在题材的发掘和思想认识的深刻上,也可以反映在构思、手法和语言的新颖上,但基础则是作者在生活中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发现。有了独特的感受和发现,才可能有深刻的思想、新颖的构思、鲜活的形象。所以,有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是作文的开始。可以说,没有对生活的真实的感受,就不可能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因此,我们要提高对感受与思考生活的认识,增强感受与思考生活的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出个性鲜明的作文。

  训练感受能力,首先要解决的是感受什么的问题。许多学生都会觉得生活是那样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值得可感受可写作的素材。其实,生活中什么都可以成为感受的对象。一个自然的'景象,一件实物(如建筑物、实用东西等),一件细微的小事,一个小小的微笑,一丝淡淡的思绪,生活中人们的一句话(哪怕是只言片语),一个细节,一幅图画(包括新旧照片等),一篇文章或文中的一段话、一个句子、一个词语,一个历史人物,一个历史事件,这些都能引起无限遐想,引发某种感受,成为感受对象,甚至成为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并不一定非要什么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精彩场面、奇妙情景才能引发感受,成为感受的关注点。无数写作实践表明,能给人深刻感受的事物往往很平凡,甚至微不足道。关键是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留意周围的人和事及其带来的种种感受和发现。一位腿部受伤的同学,只能用一只脚走路,教室、寝室都在七楼,就这样每天来来往往,可很少有人去留意,似乎司空见惯,与己无关。但有一位同学注意到了,感受到了这位同学身上表现出来的毅力和精神,在周记中讴歌了这位同学,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和受到的启发、教育。这就是感受。

  当然,生活中的感受对象不同,感受的重点和方法也就不同。一般来说,感受对象大致可分为这几类:自然景观、实物、人事、图画、内心世界等。例如对自然景观的感受,重要的是要以审美的态度、审美的目光去感知,在情感的催化下引起审美联想和想象,从而达到对感受对象美的感受和领悟。对实物的感受,则要以科学的态度、现实的目光去感知对象,它需要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等方法去把握对象的特征,并探究对象的因果联系,从而认识这一事物是什么而不是什么,其原因又是什么,由此引发对现实生活的感悟。

  这里还要强调一点的是,观察与感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观察着眼于外界的客观存在,以获取外界信息为主要目的;而感受是由外界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它以观察为前提,是对观察所得深化为内心情感上的体验,是一种内心细腻、微妙的情绪和感情的波动。但两者都要以人的感官作为必要的生理条件。

  课外练习:

  1.生活是一本书,一本丰富多彩、酸甜苦辣样样俱全的大书。那里藏有挖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宝藏。请你仔细回忆你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一幕,把它记录下来。题目自拟,文体、字数不限。

  在文末附录上你为什么要选择这段材料?它哪一点打动了你?从中你悟到了一点什么人生哲理?通过这个练习,你对感受生活又有了哪些新的体会和认识?

  2.许多同学觉得生活很平淡,“三点一线”,没有什么可感受可写作的素材。其实,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同学的一句话、一个眼神,老师的衣着变化,天气的阴晴冷暖变化,课文中的一个精彩词句或插图,等等,都可能引发你的无限感受。关键是你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细致了解和认识生活的习惯,培养感受和思考生活的意识。请你就课文中的某一幅插图作仔细的观察,用说明的方法写一段文字,客观地把它介绍给读者;然后,仔细回忆一下你在观察中获得了哪些认识和情感体验,感悟到了一点什么,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

  完成后,请认真比较两文,看看有何异同。请你用理性的文字把这些看法和认识记下来。不必面面俱到,只谈你自己独到的看法。

  板块二

  题目:听音乐写作文

  要求:放一段音乐,学生闭目聆听,然后写一个片断,字数不限。

  活动:学生当堂完成作文后,相互交流。可请最先完成的同学朗读自己的作文,然后全班评论。

  指导:感受以观察为基础,它们都要用到人的感官。因此,训练感受能力,就要做到五官开放,立体的、全面的去感受生活。“生活对于我们来说,它总是通过感觉给我们神经、给我们的大脑以信号的。我们知道,人都是有五官的,认识世界首先是从感觉开始的。比如说,春天,下雨了,是春雨。下雨了,对一个普通人来说算不了什么,一辈子见过的雨也多了。‘下雨了,下雨了,把自行车搬到廊子里去吧!’或者有晾的衣服赶紧收起来,这也就完了。但我们细细观察一下,‘下雨了’这样一个现象,它给予人的是一系列多么复杂多么微妙的感觉。你怎么知道下雨了?首先,或者你看到了雨丝,这是一种视觉的形象。这雨丝可能细细的,因为我刚才说了,这是场春雨,不是夏天那种倾盆大雨。也可能你感觉到了一种凉意。有时候,你还会闻到由于下雨而使泥土潮湿的气息。甚至下雨以后连树叶、花,它们的颜色,它们的气味,都会发生变化。下雨的时候,还包括阴天所给你的视觉的感受。这种阴沉天空的感觉,也许在某些人身上引起的是一种快乐。如果是农民,他的这种感觉就是和他的快乐分不开的,因为他的庄稼地,还有许多地方正需要雨。如果是牧区,对下雨的感觉更敏锐。一场春雨过后,到处都是绿草。放羊放牛的牧民啊,甚至牛啊,羊啊,都感到是非常快乐的事情。所以说,下雨这么一件普通的事情,它是和这么一系列复杂的感觉,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分不开的。”(《王蒙谈创作》,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5月第一版,44--45页)由此可见,正是这样或那样的对事物的感觉,充实着作者的感受体验,激发着写作的欲望。因而,训练五官的感受能力是何等重要。

  但是,在训练五官的感受能力时不能平均用力,而是要有所侧重。因为它们在人的感受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据有关研究表明:“知识输入的主要通道是眼睛和耳朵(视觉通道与听觉通道)。人生之初,通过听觉通道而记知识要比通过视觉通道优越(能够通过测验答案正确的百分率得到证明);大约在小学之末,中学之初,通过视觉通道吸收知识的优势日渐发展起来,有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近代生理学家告诉人们,单位时间内,由视神经输入的信息量是听神经输入信息的五百四十倍。这样说来,就不是‘百闻不如一见’,而是‘五百四十闻不如一见’了。据报道,有人对我国中学生进行过测验,发现通过‘目睹’比通过‘耳闻’,多记知识一点六六倍。有关研究证明,信息通过不同通道输入大脑,大脑吸收率分别是:视觉通道——百分之八十三;听觉通道——百分之十一;嗅觉通道——百分之一点五;味觉通道——百分之一。”(王通讯:《论知识结构》,北京出版社,1986年版,第62页)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古今中外大量的名家名作中对感官的感受描写出现的频率来得到印证。因此,训练五官感受力时要重点训练视觉感受力和听觉感受力。

  课外练习:

  1.生活是千姿百态、变幻莫测的,它具有多重性。因此,对生活的感受也必须是多方面的、立体的。感受时,必须开放五官。当然,这并不是就要平均用力,而是要以某个感受为主,再辅之以其他感受。而且要注意感受对象适用于用那种感受,不能张冠李戴。请你有意识地去感受一处自然景物,或农贸市场一角,或一场晚会,或------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完成后,请统计你用了哪些感受?分别用了多少处?这些感受是否真实、恰当?把它们附录在文后。

  2.感官的感受能力不是一两次作文练习就能有很大提高的,必须长期坚持不懈。你可用写“感受手记”的形式,随时记录下某一感官的独特感受,可长可短,形式不拘。这样长期坚持,必有收获。

  板块三

  题目:《岳阳楼记》中,同一个人面对同一个感受对象,却因天时、环境、心情、境遇等的不同,得出了不同的感受。迁客骚人因“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心境,面对“淫雨霏霏,年月不开”的洞庭湖,看到的景色自然是阴暗的、悲伤的,所获得的感受自然是“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同样,因“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心境,又面对“春和景明”的洞庭湖,迁客骚人看到的景色自然又变得明亮、喜悦,又有“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感受。也许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有过同样的情形——面对同一自然景观或某一事物,因自己的心境、境遇不同而获得不同的感受。请你把这种情形记录下来。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要求:当堂完成,并交流,组织讨论。

  指导:人们在感受的过程中,对感受对象总有这样或那样的态度,总会伴随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可以说,感受与情感总是粘合在一起的,没有情感的参与,就不可能有真切的感受。这里所说的情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感受对象本身孕育的情感因素;一是感受者自身具有的情感因素,包括情绪和心境。感受过程中,两种情感因素不期而遇,引起共鸣,就像一粒火星,引燃感受者情感喷发的熊熊烈火,从而产生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受和认识。例如林清玄先生,他在一个上午看到一个摆设精美的青苹果的果盘,一束光打在青苹果上,他一下子被这情景陶醉了,触动了写作的灵感,于是就有了《光之四书》。又如俞平伯在一个北风卷雪的天气里,忽然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他被深深地感到了,于是就有了《陶然亭的雪》中一段精彩的感受描写。感受侧重表达自己的感情世界,具有浓郁的主观抒情色彩,而这种感情又不能脱离客观外物而存在,因而要找到外物与感受者内在感情的连结点。

  首先,要对感受对象作外在形式美的感受。一方面,要了解一些形式美的知识。例如,绿色可以给人一种平静、稳定的感受;粉红色可以给人一种素淡、欢快的感受;黑色则给人一种阴暗、沉重、伤怀的感受;整体布局上的形态分布如何,则可以给人一种和谐统一、平衡安定或失衡等感受;------另一方面,要把握不同感受对象之间形式美的差异,形成定势思维,积累储存,以便利用。其次,要透过外在形式感受到感受对象的生命运动形式和生命力的种种表现,也即内在美的东西。一方面,要认识生命运动的成因和特征。生命体是一个自主的系统,它依靠自身的新陈代谢的机能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摄取所需的物质并转化为能量;同时又不断地释放出自身的能量并将废物排泄出体外。生命的运动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作用下靠内在力的驱动而表现为主动的、积极的、自由的运动。如被压在石块下的小草,为了生存,总是设法躲开它,如果躲不开就想方设法去顶开它,直到自己获得生命的自由。这是小草顽强生命力的生动表现。透过这些生命运动的过程,可以看到生命内在的力与外在的力之间所产生的主动与被动、前进与后退、积极与消极、平衡与非平衡等矛盾统一的过程,甚至可以看出它们具有的像高等动物那样的意识、心理、动作和表情。另一方面,要从感受对象上观照到自我灵魂和生命形式。生命的自我发现,实质上是“物我同构”的结果。在周围世界里存在着许多与生命同构的运动形式,那蓬勃向上的少年与喷薄欲出的朝阳,那美丽纯洁的姑娘与妩媚皎洁的月亮,那宽阔坦荡的胸怀与浩瀚无垠的大海,------可以说,与生命同构的形式无处不在,无处不有,问题在于你能否发现它,抓住它。再次,要充分调动联想和想象,充分调动各种生活体验和情感积累,使客观事物与客观事物发生联系,使感受对象与主观情意发生契合,引发情感的共鸣,产生深刻的感受和认识。

  课外练习:

  1.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物,都会荡起心灵的涟漪,引发无限的联想和想象,以至感叹万千。其实,看电视、阅读书报、欣赏音乐,也会常常引发我们的感受。请你就读过的古诗词中的某一首或一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尽量放开,展开无限的联想和想象。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2.作文是作者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客观生活场景,经过作者感情的浸洗,经过多种心理要素的改造、组合,形、质都会有所变化,在许多已不是原来的样子,成为由作者的思维、情感、意志和个性‘合成’的‘诸多元素的合金’。”实际情况下,朱自清所见到的“荷塘月色”未必就是幽静的、美妙的,但写进了《荷塘月色》一文中,哪些喧闹的对象或者哪些与此时作者心境无关或不和谐的对象都排除在作者的审美注意之外了。他仔细敏锐地感受到了那微微的和风,缕缕的清香,静静的月光,薄薄的青雾,以及细微如丝的颤动和笼着轻纱的梦。这些,都是和作者当时的心境是一致的。由此可见,并不是看见什么就写什么,而是要有一个基调,围绕这一基调选取景物,选择感受,这样才能将自己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奇妙的结合起来。请你以《晨》为题,写自己的某种感受。要敢于写自己的独特的感受,不要人云亦云,注意选取景物或人物、事件,做到细致入微,又能和谐统一。字数不限。

  板块四

  题目:自行车是我们常见的交通工具。请你就这一交通工具,运用由此及彼的方法,展开多向的自由的联想,揭示出你能想到的不同的社会生活现象及其蕴含的道理,并把它写下来。想得越多越深刻越好。

  要求:当堂独立完成,小组交流,相互启发。

  指导:深入思考生活,就是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上,对生活进行间接的、概括的、理性的认识和理解。它在写作活动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一位外国作家曾说:“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帮助你通向新的境界。”我们要培养深入思考生活的意识,掌握思考生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理性认识,写出好作文。

  由此及彼是深入思考生活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在已被感知的事物的基础上,通过对其外部事物作广泛的联想,在比较中思考、探求事物的本质意义,其重点是思考的联想性、横向性。这个定义可以用下面图形来简化表示:

  由此及彼

  ↓↓↓

  已被感知的事物→联想→类似的人、事、物、景、理。

  由此可见,“此”一类事物是比较实在的、具体的,已被写作者感知;“彼”一类事物往往是抽象的、理性的,是写作者对生活的理性的、文化的、哲理的认识;在“此”和“彼”之间起联结作用的是写作者的联想。举个例子来说。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作为一家之主,在家里拥有绝对的权威,因而妻、妾、客都认为他比徐公更美。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他“暮寝而思之”,认识到了妻、妾、客有“私、畏、求”的情况,使他一度受蒙蔽。由此,邹忌联想到齐王作为一国之君,拥有更大的权威,宫妇左右、朝廷大臣、四境之民也有“私、畏、求”的情况,推想到齐王也可能受蒙蔽,而且由于范围更大,人数更多,所以受蒙蔽程度会比自己更厉害,因而向齐王讽谏。邹忌在这里就是运用了由此及彼的方法。

  当然,客观事物往往是复杂的、多侧面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而对事物的思考也必须是多角度的、多侧面的。所以,当你看到一种生活现象或一则材料后,大脑要呈开放状态,作不定向的自由联想,把凡是与材料有点关系的东西都想出来,越多越好,这样就为自己最终选择一个联想物作为文章的主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拥有了选择的自由。例如,面对《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就可以从以下角度去联想、认识:①从邹忌窥镜的角度→人贵有自知之明;②从邹忌讽谏的角度→提意见要讲究方法和技巧;③从齐王纳谏的角度→纳谏要有胆识和气度;④从妻、妾、客美邹忌的角度→对讨好奉承的言辞必须警惕;------看到一头牛,就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联想:①从牛昂首奋蹄的形象→人也应该像牛一样充满活力;②从牛的“犟”劲→做人应当坚持原则,认定目标绝不半途而废;③从牛的“反刍”→学习也应该温故知新;④从牛奶→“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的奉献精神;-----只有这样,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思考,才可能克服认识雷同的通病,写出具有创新意义的作文。

  同时,由此及彼的“彼”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很宽泛的。可以是关于社会人生问题,也可以是自己身边的琐事;可以是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也可以是某种情感的体验;可以是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也可以是人;------

  课外练习:

  1.当国旗升起时,你想到了什么?请把你想到的都记录下来。

  2.以《路》为题,写一篇散文,不少于800字。

  板块五

  题目:阅读下面材料,运用由表及里的方法,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并把它写下来。注意要做到“理”与“事”的统一。然后,用一段说明性的文字把你的思维过程写出来,体会一下如何运用由表及里的方法思考得出材料的主旨。

  蒲公英

  蒲公英老了。

  子女问:

  留下什么遗产?

  母亲默默地

  在每个孩子头上戴上一把远飞的伞。

  要求:当堂独立完成,小组交流,相互启发。

  指导:由表及里是深入思考生活的又一基本方法。这种方法就是要透过事物表面现象去把握它的本质特征,其要点是思考的深入性。这样才能写出认识深刻的文章来,才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

  怎样来由表及里地深入思考生活呢?先举个例子。《礼记·檀弓》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亡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这个故事,可以看作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由表及里思考生活的例子:它写出了思考对象——因无苛政,尽管舅、夫、子皆死于虎的妇人哭而且哀,但却不肯另寻他处;思考人——孔子;思考结果——苛政猛于虎也。当然,要得出这个结果也是简单的,因为客观事实明白无误地表明了“无苛政”而不怕虎祸的意义,只消思考者简单地分析、比较就可以看出其中蕴含的道理。这使我们联想到另一篇文章——《捕蛇者说》(柳宗元),作者也是用了这种方法来揭示文章的主题。蛇虽然毒,而且它给蒋氏和他的乡邻带来不少的痛苦和悲惨的生活,但蒋氏仍然乐此不疲,原因很简单:“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者乎”。这就是作者思考的结果。再如日本画家东山魁夷的《一片树叶》,他从“花开花落”这一自然现象感悟到了人生的灿烂光华,从而激起了内心的“喜悦”,产生了“珍惜生命”的理性认识。作者由对“花开花落”的感受上升到对生命的理性认识,这就是由表及里地深入思考生活。

  但是,事物往往是复杂的,对它的本质的认识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历几次飞跃才能找出事物的本质意义。象那些惊心动魄的重大事件,其蕴含的意义、道理是较为显豁的,无须花多大的功夫便可把握,如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眼,为我军前进开辟道路、扫除障碍,其事件的意义是明显的,一眼便可看出。问题是,我们中学生的作文大多数是以平凡的习以为常的题材为主。这些材料,有的现象与本质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有的本质潜隐在事物的深处,有的表面看起来并不具有什么价值,但经过分析发掘,里面却隐藏着一些闪光的东西,------对于这些平凡的事物或材料,常常不能凭借简单的思考就能找出它们的意义、道理。此时,就需要反复的思考,不断地分析、综合、比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不断升华,不断飞跃,才能挖掘出事物或材料的本质意义。古人说:“凡作文以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这三番意思,代表了认识逐步深化,文章渐次深刻的过程,也是对由表及里地深入思考生活的生动阐释。如歌剧《白毛女》的主题提炼过程就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它是根据1940年在晋察冀边区河北西北部某地流行的“白毛仙姑”故事改编的。“起初,有人认为这是个神鬼故事,没有思想意义,有人则认为只能编成破除迷信的戏。经过讨论,大家认识到这个故事虽然带着浓厚的传奇性,却反映了中国农村阶级斗争的真实情况,它包含着‘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深刻的主题思想,因而是很有意义的。”(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从“没有思想意义”到“破除迷信”,再到“反迷信和反封建”的相结合,再到最后主题确定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个主题就是作者在对“白毛仙姑”这个故事思考不断深入下去,且经过几次飞跃后得出的,也无疑是深刻的。再如通讯《“一厘钱”精神》,它主要报道的是北京墨水厂节约一厘钱,造纸厂节约一克纸浆,制药厂节约一滴药水的小事。作者在这篇通讯的主题提炼上就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节约方法→节约精神(第一次飞跃)→节约精神与当时党执行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中的多快好省的精神结合起来(第二次飞跃)→伟大的事业要从最小的事做起(第三次飞跃)。就这样,作者完成了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找到了文章深刻的主题。

  这里得特别提醒一句,运用由表及里深入思考生活这一方法时,要做到“事”与“理”的结合。一是不能脱离事物或材料本身,认识无论如何飞跃,都要坚持从事件出发,决不能脱离感知对象去任意发挥,天马行空;二是不能就事论事,要善于由此及彼的升华开去,将看似孤立的事件放到特定的时代和社会大环境中去审视,寻找事件与周遭环境的必然联系,以此透视时代和社会的特点。

  课外练习:

  1.抓住瞬间独特的感受以及引发的对生活的思考,写一个片断。内容不限,题目自拟。

  2.对下面一则材料,三位同学分别推出了三种不同的观点。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谈谈你的认识和理由,并把它写下来。然后以你认定的观点作为主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有一天去看张僧繇的画。第一次看,认为张僧繇不过是虚有其名。第二次看,觉得张僧繇的画是佳品。第三次再仔细看,才领悟到画的妙处。

  观点:

  ①因为阎立本一次比一次看得仔细,所以到第三次才看到画的妙处。这件事告诉我们,观察事物只有仔细认真,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

  ②阎立本看画没有停留在第一印象上,他经过一次比一次的深入观察,终于领悟到画的妙处。这件事说明,要正确认识事物,不能只凭第一印象,必须深入观察研究。

  ③阎立本之所以看到画的妙处,是因为他及时认识和改正了第一次观察的错误。由此可见,要想正确认识事物,必须注意及时改正自己认识中的错误。

  板块六

  题目:“杨柳”,这一意象具有千年的美。它凝聚了妩媚、婀娜、古典、优雅、温柔等等一系列美的意象。所以《诗经》才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所以柳永才有“杨柳岸晓风残月”,所以小晏才有“舞尽杨柳楼心月”,所以朱自清才有“杨柳的风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杨柳”,历经几千年,还道不尽说不完。

  要求:请以“杨柳”为话题,运用由个别到一般的方法,分别替抒情类、议论类文章确立观点和题目。确立观点和题目越多越好,越深刻越有新意越好。

  活动:15分钟内完成,然后小组交流,选出全班有代表性的观点和题目请同学们点评。

  指导:由个别到一般是深入思考生活的又一基本方法。其基本思维规律是:思考→概括→升华。所谓思考,就是通过分析、综合、比较、联想将外在的感受变为概念,并进一步升华,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所谓概括,就是把事物的共同点归结在一起,它要求摒弃枝节,通过比较、鉴别,剖开表面现象,将其基本特征显示出来;所谓升华,比喻事物的提高和精炼,也就是对事物的飞跃,找出普遍意义。具体说来,就是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将个别情感上升到对人们普遍情绪和感情的概括。这是讲的思考的广泛性、普遍性。

  那么,怎样由个别到一般呢?先看一则故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青年时学习兵法,谈起兵法头头是道,连他的父亲也难不倒他。但赵奢从不夸赞他。括母问其原因,赵奢答到:“赵括只知纸上谈兵,在他看来,打仗很容易。而打仗主要要在临战时善于灵活应变。将来赵括带兵要出大问题的。”后来,秦国攻打赵国,两军相持长平。这时,赵奢已死,蔺相如病重,便由廉颇统帅全军对付强秦。秦使离间计,散布流言说:“秦国其他都不怕,独怕赵国用赵奢的儿子赵括为统帅。”赵王轻信流言,果然派赵括代廉颇为将军。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等人极力劝阻,赵王不听。结果在长平一战中,赵括只知根据兵书行事,不能灵活运用,自己被秦军射死,全军40万人被俘。

  这则故事蕴含了一个什么样的深刻的道理呢?

  分析:我们知道,这则故事主要说的是赵括的故事,因而主人公是赵括而不是赵奢、括母、蔺相如、廉颇或者赵王。寻找故事蕴含的深刻的道理就要着落在赵括身上。故事可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赵括带兵之前,青年时期;一是赵括带兵之后,直到兵败。第一部分,思考的重点应抓住“但”字后面赵奢回答括母从不夸赞赵括的原因那句话:赵括只知纸上谈兵,不善于在临战时灵活应变。赵奢的回答告诉我们,赵括谈起兵法来虽然头头是道,有理有据,但不善于把书本知识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而实际情况又是复杂多变的,是发展的、运动的,他是死读书,读死书。第二部分,思考的重点应抓住赵括兵败的原因:“赵括只知根据兵书行事,不能灵活运用”。所以,赵括兵败如山倒就败在他不能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至此,审题还不能算完,还要由个别到一般,认识故事的本质,上升到普遍的道理:赵括的故事对赵括来说是个别的,但推而广之,后来不是还有一个马谡么?至今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或者工作中表现不出色,除其它因素外,不是也有这个问题么?学习书本知识要和实际结合起来,做其它事就不需要和实际情况结合了么?经过这样分析,我们明白了这个故事蕴含的深刻的道理:做任何事都要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不要死守教条不变。

  由个别到一般,这个“一般”首先可以想到人生意义。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人问天,问月,归根到底,是问人生。在经过一番认真探求之后,他终于得到了人生哲理的启迪。

  其次,可以上升到哲理高度上去认识,用辩证法去思考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学一点、懂一点辩证思维的规律——对立统一律、量变质变律、否定之否定律等等。例略。

  再次,可以小题大做。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实质上是联想类推法。它要求作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等由此及彼的类似联想和类比推理。由小事想到类似的大事;由普通现象,类推到重大现象;由局部性问题,悟出全局性问题;由小道理悟出大道理。例略。

  再次,模式识别法或者叫理论思维和认识框架定势法。这种方法要求我们借助自己已掌握的反映事物本质的各种理性概念和判断,去审视和观照某些感性事实或现象,看它们表现了或能说明怎样的概念或判断。那么它们的本质也就被揭示出来了。这些理性概念和判断,就是我们头脑里的认知系统或模式,对相关感性事实或现象的审视、观照过程,就是一种模式识别过程。它与哪种模式匹配、吻合,就反映哪种理性概念和判断,就表现出哪种本质。例略。

  总之,由个别到一般,先要真切感受、研究、认识这个“个别”,再加以概括、归纳规律,最后上升到一般。其中,关键是要掌握辩证法的一些基本概念,形成必要的理论思维和认识框架或模式。

  课外练习:

  1.阅读下面一则故事,回答后面的问题。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①这位耕者之所以“释其耒而守株”,是因为他认为:

  ②他之所以“身为宋国笑”,是因为宋人认为他:

  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普遍性的道理:

  2.写一篇作文,自选内容,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表达自己的某种感受和思考,不少于800字。要求力求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思考,不要人云亦云,避免公式化、概念化,写个性作文。

高一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时间顺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学习体会本文在景物的描绘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景物描写抓住特点

  2.写景中所阐发的哲理。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192公里,其中峡谷段90公里。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古往今来,闪耀着迷人的光彩。

  作者简介:刘白羽(1916--20xx)现代作家,北京人。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有《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刘白羽散文集》等。刘白羽是一位富有时代感的、具有敏锐的生活观察力和多方面艺术才能的作家。他的散文热情奔放,感情真挚。

  二、基础知识

  字词正音:

  启碇(dìng)绛(jiàng)紫夔(kuí)州滟滪(yànyù)婀娜(ēnuó)

  瑰(guī)丽对峙(zhì)草坂(bǎn)崆(kōng)岭澎湃(péngpài)

  跋涉(báshè)秭(zǐ)归万仞(rèn)万壑(hè)汨(mì)罗

  美髯(rán)停泊(bó)缥缈(piāomiǎo)婀娜(ēnuó)层峦叠嶂(zhàng)

  词语释义:

  1.瑰丽:异常美丽。

  2.绛紫:暗紫中略带红的颜色。绛:大红色。

  3.缤纷:繁多而交杂的样子。

  4.婀娜:姿态柔美的样子。

  5.对峙:相对而立。

  6.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7.草坂:长满草的山坡。

  8.怪诞:奇怪,古怪。

  成语积累:

  1、莽莽苍苍:形容草木苍翠茂密,郊野景色迷茫。

  2、层峦叠嶂:形容山峰多而险峻。(嶂,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3、雷霆万钧: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雷霆,霹雳;钧,古重量单位,约合当时三十斤。)

  4、神妙莫测:神奇巧妙达到难以猜测的程度。

  5、小心翼翼:小心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6、森然耸立:茂密而高高地直立。

  7、云蒸霞蔚:形容云霞绚烂美丽。蒸,升腾;蔚,聚集。

  三、学生朗读课文

  要求:

  1.声音响亮,读准字音。

  2.注意文章的段落划分。

  四、分析文章的整体结构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讨论交流。

  以“江津号”的航程(游踪)为顺序,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变换为线索,双线交织。结构: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航行三峡总的感受。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描写瞿塘峡的雄伟险峻。

  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描绘巫峡神奇绮丽的动人姿态。

  第四部分(第6—9自然段),写西陵峡的凶险和作者的实际感受。

  五、文本研读:

  1.分析第一部分:

  齐读第一段。提问:作者说“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这句话在全篇有什么作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飞翔”用得恰当吗?为什么?

  明确:这句话起统摄全篇的作用,“雄伟而瑰丽”,概括了三峡景致的特点。通篇所写景物,全在这“雄伟”“瑰丽”四个字上。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方法,把长江三峡比喻为一支交响乐,非常恰当,因为作为本体的三峡与作为喻体的交响乐之间有共同之处:二者都激越雄壮,声势浩大,催人警醒,令人振奋。

  “飞翔”一词用得恰当,一方面,它写出了山陡流急的形势;另一方面,它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在航行中兴奋、激动的心情。

  2.分析第二部分:

  大声自由朗读第二段,品味写景的文字,与同桌交流体会。

  提问:作者采用什么手法来写瞿塘峡的雄奇?用了哪些词语?写了哪些方面?

  明确:主要采取绘形绘声绘色的手法来状写瞿塘峡的雄伟奇观,并引用诗谚为佐证。

  形:“悬崖绝壁”“中间一条狭长的江面”“江随壁转”

  声:“雷霆万钧”“激流澎湃,涛如雷鸣”

  色:瞿塘峡口“蓝天”“金色浮云”“银片样发亮”的白云、“红雾”“绛紫色山峰”

  这一段主要写了瞿塘峡的山陡、江狭、水流急。

  这一段的描写,先总括其雄奇,继之引古诗古谚为佐证,后直接描写,有古有今,古今对比,有虚有实,有声有色,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浸透字里行间。

  3.分析第三部分:

  快速阅读第三部分,思考讨论:作者用什么手法写巫峡的秀美?把描写巫峡秀美的句子画出来。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描写矗立的山和环绕的水相映成趣。

  主要用了丰富而贴切的比喻来描绘巫山的隽秀,如第5段中的山岩、草坡、山峰等。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云雾、阳光、两岸的山岩、草坂、野草等,所有这些描绘,都体现出巫峡的“美”,那“山如斧削,隽秀婀娜”的峰峦,那与阳光交织“神妙莫测”的白云,那“滚滚向上”“云蒸霞蔚”的浓雾,那神奇秀丽的美峰,那墨色的山岩,那幽然的草坂,那红艳艳的野草,那在江流中“像一个崇山峻岭中漫步前行的旅人”的航船,那盘旋在万山之上蓝天之下的苍鹰,这一切美景,都使读者的心灵受到强烈的感染。取东西

  4.分析第四部分:

  提问:这一部分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西陵峡的凶恶?课文为什么要引用那些神话传说、古人诗句及民谣?

  引用屈原、王昭君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作者揭示了怎样的哲理?

  明确:首先交代“西陵峡比较宽阔,但是江流至此变得特别凶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然后重点写了三个著名的险滩:泄滩、青滩、崆岭滩。

  泄滩:凶险在漩涡多。

  青滩:凶险在江面落差大。

  崆岭滩:凶险在暗礁密布。

  作者引述了屈原、王昭君的故事,因为这里是屈原和王昭君的故乡,这两个人在历史上有过贡献,屈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王昭君因促进民族团结而为后人所怀念。这里作者所发的不是一般的思古之幽情,而是告诉我们:凡是在历史上有过功绩的为人民做出过贡献的人物,他们的形象将永远留在世世代代人民的心中。不仅加深了文章的思想意义,也使文章在结构上和情调上有密有疏,有缓有急。

  在这一部分,作者揭示了这样一条哲理:生活中的风浪并不可怕,要勇于在风浪中锻炼自己,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六讨论:三峡的“雄伟”和“瑰丽”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思考与练习第3题)

  作品写山势、水势、激流、险滩,处处突出“雄伟”二字;写云霞、浓雾、野草、传说,都是紧扣“瑰丽”二字来写,创造出雄浑奇美的境界。

  六、写作特点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归纳:

  1.诗情、画意、哲理完美统一

  2.联想丰富自然,充满浪漫气息

  3.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写景抒情。

  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例句,体会修辞的效果。

  (1)比喻:丰富而有变化,贴切形象,生动自然。有明喻,有暗喻,全文共用比喻十八处之多,手法随机变换,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2)拟人:使作品生动形象,渲染气氛,引发联想,耐人寻味。

  (3)通感:通感是两种感觉的沟通,以视觉写听觉,以听觉写味觉等,它可以把景物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能更深刻细致地表现作者的主观感受,引起读者更多联想和想象,因而更有艺术感染力。

  (4)语言优美精炼,生动形象。

  七、拓展阅读

  阅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三峡》(节选)进一步感受长江三峡那独具魅力的风光名胜和意境,加深对三峡的印象。

高一教学设计7

  教学设想:

  《像山那样思考》是美国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中收录的一则随笔。文章通过对一声狼嗥的特写,引出了关于生态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思考。文笔简洁传神,裹挟着作者深深的忧虑意识。作者把诗意的叙写和深刻的生态忧虑杂糅在这声狼嗥中,给人以灵魂的震撼。在教学中,要做足原点话题,即“狼嗥”;做活发散问题,即生态保护;做深探究课题,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要特别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新性和批判性思维,打造生态活力型课堂。

  教学目标:

  1.通过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培养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内涵的能力。

  2.通过体味作者的生态伦理思考,提升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平等地看待自然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体味此篇文章诗意的语言,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活力思维。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章中狼嗥的含义,分析领会其中饱含的生命内涵和生态意义。

  2.体味作者的生态伦理思考,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步骤及内容:

  预习:1.字词整理;2.课文读两遍;3.问题收集与整理

  一、导入:

  美国好莱坞曾有一部科幻史诗大片《阿凡达》,影片展示了未来世界地球资源日益枯竭,人类为了掠夺新的资源,启动阿凡达计划,攻击潘多拉星球的故事。《阿凡达》虽然只是一部科幻电影,但却给观众引出了人、自然和科学的话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人与自然的话题,那么,这个话题是由什么引出的呢?

  ——“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请学生模拟一下狼嗥,以调动课堂气氛。)

  二、走近文本,聆听“狼嗥”,感受“狼悲”

  1.朗读课文第1节,聆听文中的“狼嗥”,体会语言诗意的悲壮。

  “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从一个山崖荡漾到另一个山崖,回响在山谷中,渐渐地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是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

  明确:“不驯服的”即野性的,“对抗性的”即血性的。作品开篇就是对狼嗥的特写,正像婴儿的第一声啼哭一样,这声嗥叫首先带给我们震撼的是――生命的力量!如同其他生物一样,狼也是大自然的一个生灵,我们应该尊重它,应该平等地对待它。除了生命的意义,这声狼嗥之中还有着更深层的内容,那就是对被蔑视的悲鸣。

  请学生说有关狼的成语。

  明确:长久以来,狼一直是一个被人类错误认识和对待的大自然的成员。从古至今,人们对狼就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憎恶情绪。古希腊寓言家拉封丹写过许多关于狼的寓言,他笔下的狼,不是凶狠就是狡诈。明代蒲松龄在其名著《聊斋志异》中也有《狼》三则,通过描写农夫如何机智勇敢来反衬狼的凶狠、狡诈和贪婪,把狼刻画得跟凶神恶刹一般。翻开成语词典,“狼狈为奸”“狼子野心”“鬼哭狼嚎”“狼心狗肺”,带“狼”字的贬义词比比皆是。

  2.听到“狼嗥”,不同的听众有怎样不同的反映或态度?

  自然界其他成员:

  ——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明显而迫切的希望和恐惧)

  ——站在自身的角度:浅层、片面、主观 自私 ,为了谋生,功利立场。

  大自然:

  ——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聆听狼的嗥叫)

  ——站在自然的角度:深刻、长久、客观 无私,懂得生命,生态立场。

  我:

  ——认识到“山的秘密”,懂得了“山的恐惧”

  ——引起痛苦的回忆和反思,想起“绿光”,由听觉的冲击写到视觉的震撼。

  二、走入回忆,察觉“绿光”,懂得“山的恐惧”

  1.请学生复述作者回忆的狼的故事?和文本中作者的记叙和描写进行对比。

  明确:作者将激情隐含于细腻的描写之中,给了我们心灵的震撼。

  2.在回忆中,我遭遇到了怎样的狼?(请学生朗读第4节写狼的句子,然后将所有的“狼”字换成“狗”字再读,体会这一段作者的用意。)

  明确:发现狼时,狼毫无防范,摇晃着尾巴,和小狼正在自由自在地活动;小狼则“喜气洋洋地摇晃着尾巴,嬉戏着搅在一起”。此种情景,让我们联系起小猫小狗在一起玩耍的情景,在作者笔下,狼与自然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

  3.我为什么会打死狼?

  明确:“在那个年代里,没有人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社会认识充满着“傲慢与偏见”: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当时的我很年轻,正是不动扳机就感到手痒的时候。”(我的年轻冲动,对自然的无知)

  4.什么使年轻冲动的我发生了思想的转变?

  明确:狼被猎杀时,老狼“眼中闪烁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给了作者极大的触动。

  5.在人类的错误认识下,狼难逃被猎杀的命运,但是当人类一厢情愿地消灭了狼之后,有没有出现人们希望的景象?

  明确:事与愿违,狼被猎杀之后,鹿群却死了。这种割裂生态链行为的直接后果让人类始料不及。大自然给人类上了一堂生动的生态教育课,产生了“山的恐惧”。

  《阿含经》有云:“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句话告诉我们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6.文中有哪些话告诉了我们“山的恐惧”

  明确:牧牛人取代了狼调整牛群数目以适应其牧场大小的工作——人类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秩序,不得不“越俎代庖”。

  “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里去了”,高山植被和草原的破坏和退化,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恢复——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沙尘暴……人类的未来就像河水冲刷一样在慢慢消失!

  “我们这一时代的和平”。(这句话该如何读?重音放在何处?)

  7.为什么说“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

  明确:荒野无人涉足,自足本真,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自然的秩序维系着平衡,维护着和谐,能够给人类以借鉴和警示。

  利奥波德在他的书中说“一个事物,只有在它有助于保持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才是正确的,否则,它就是错误的。”

  无独有偶,与利奥波德同一时代的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也曾经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人是“在”的看护者、邻居和牧者。我们虽然是万物之灵长,然而我们并非万物的主宰,我们对我们自己的生命这个“在”,尚且只有管理权而没有所有权!我们与其他生命是伙伴的关系,是友邻的关系,并且我们有责任看护他们,养育他们。如此,我们与其他生命的关系才能达到和谐。

  三、探究质疑课题“三问”,课堂生成新问题

  1.文章主旨小结:在狼的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的启示下,利奥波德告诫人们: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的角度来看,我们并不比一座山高明。只有“像山那样”,从生态的角度思考,尊重自然,与自然平等相处,大自然才能始终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之中。

  2.课题探究质疑,让学生主动思考。

  谁要像山那样思考?(人类、我、每个人)

  能不能像天空一样思考,像海一样思考,像上帝一样思考?(“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种诗意的表达,警示人类应该像山一样思考自身与万物之间的关系。米兰昆德拉“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3.出示材料:为了实现这个土地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奥尔多·利奥波德,这个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近代环保之父”的著名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在他近50岁时,购买了美国威斯康星河畔的一个被人类榨取殆尽而遗弃的名为沙乡的农场,从此开始了在沙乡长达13年的恢复生态平衡的探索,他用全副身心经营着他的“桃花源”,直到去世。1949年《沙乡年鉴》出版,被誉为“绿色圣经”。这是他多年观察、实践与思考的结晶,我们这篇课文就选自其中。这本书的美国版本的销售量已超过了100万册,他的土地伦理概念成为了几个全国性环境保护组织和政府机构行动宗旨的基础。

  结合所给材料,生成新问题,如:

  文章主旨有无时代局限性?

  面对现在的海洋污染、水资源紧缺、雾霾天气,你认为仅仅“像山那样思考”够不够?

  你赞成人与自然平等的观点吗?

  四、结语

  展示《阿凡达》经典台词:能量在生物间流动,所有的能量都是借来的,早晚有一天要还回去。

  展示“我们只有一个脆弱的地球”图片。

  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是脆弱的。透过这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我们或许已经感悟到了利奥波德“像山那样”,从生态的角度,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信,有了这样的思想,我们就可以真正懂得“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合一”(庄子)的道理,保护自然,合理开发,在自然与现代文明之间从容行走,把现代家园变成和谐的乐园。在大自然面前,我们要记住泰戈尔的话:我们最谦卑时,才最接近伟大。

  五、作业安排:课外阅读一首日本诗歌。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日本]谷川俊太郎

  野兽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森林寂静无语,屏住呼吸

  野兽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继续铺路

  鱼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大海汹涌的波涛是枉然的呻吟

  鱼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继续修建港口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大街变得更加热闹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建造公园

  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

  人彼此变得十分相似

  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继续相信未来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天空在静静地涌淌泪水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无知地继续歌唱

  六、板书

高一教学设计8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新课导入

  上课前,先播放歌曲《孔雀东南飞》MTV:

  一个人不妨多有几许惆怅

  只要不再有这出悲剧

  一个人不妨多有几回犹豫

  只要不再有这出悲剧

  莫让那悲剧又重演

  那悲剧又重演

  眼前温柔的灵魂

  岂不是梦中的倩影

  为什么无可奈何

  只当她是窗外一朵浪漫的云

  几千年来的故事

  竟不曾唤醒犹豫的你

  为什么无可奈何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刚才播放的是包美圣的歌曲《孔雀东南飞》,曲调缠绵悱恻,令我们为之伤感。那么,这对恩爱夫妻——焦仲卿、刘兰芝——缘何分手呢?

  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来了激情,议论纷纷。

  (好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接下来,在营造良好气氛的基础上,学生的情感较为投入,理解也较为深刻,思想在不时的碰撞中有智慧的火花出现,为这个课走向成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基础落实

  1、通假字。

  2、文言实词。

  3、词类活用。

  4、古今异义。

  5、文言句式。

  三、研究探讨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新时期的教学模式,要求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发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批判意识。)

  1、人物分析:(主要由学生讨论完成,教师不作具体分析)

  人物形象之一——刘兰芝:

  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

  温柔、贤淑、勤劳

  自尊、自信、自重、有礼、有节、有度、有情、有义、有心

  忠贞而有反抗精神

  人物形象之二——焦仲卿:

  温情、软弱

  愚孝

  忠贞

  人物形象之三——焦母:

  专横跋扈

  2、刘兰芝才、德、貌“三全齐美”,焦母出于什么心理而一意地要休掉这个难得的媳妇?(以下是学生讨论的结果)

  无子说(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更年期说

  恋子说(焦母与仲卿相依为命,兰芝的到来,使氏母子的感情依恋大不如前)

  妒忌说(兰芝太优秀了,做婆婆的与之相比,大为逊色)

  讨厌说(兰芝是焦父在世时作主娶进门的,焦母一直不喜欢)

  煎熬说(有道是“堂上交椅轮流坐,十年媳妇熬成婆”,但兰芝却不服焦母“管教”)

  隔阂说(焦母在家很孤单,而兰芝不理解,只知劳作,婆媳间缺少沟通)

  无行说(在焦母眼里,女子无才便是德)

  第三者说(县令与太守公子均看上了兰芝,故对焦母施加压力)

  另娶说(焦母喜欢东家贤女罗敷,并与之达成某种默契,故需休掉兰芝)

  能干说(焦母担心儿子过于软弱,家里的大权会落到能干的兰芝手里)

  门第说(焦母为仲卿前程计,想休掉无背景的兰芝,娶个门第高的小姐)

  美色说(焦母担心儿子沉溺于兰芝的美色,胸无大志,耽误了仕途)

  3、如何理解刘、焦之死?

  刘、焦之死在当时有必然性。因为他们面临的抉择只有两种可能:或向焦母、刘兄屈服,违背自己的爱情誓约;或者以一死来维护两人的爱情誓约。刘、焦不可能随心所欲地选择第三个可能。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条件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的,而是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刘、焦之死,固然有外来的压力,但也有其内存的原因。这原因就是他们自身的思想也不能摆脱当时占统治地们的封建意识形态。

  《礼记·本命》中记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由是观之,焦母迫害兰芝用的是第一条。

  《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就是孝顺这一条。刘兰芝回娘家后,也遭到家长的威压。

  可以说,焦仲卿彻头彻尾就没有反抗过,而刘兰芝虽说有反抗,但不是太明显。

  两人最终的双双殉情只能说是可爱的、可贵的,但不明智,其精神可嘉,做法不足取。

  4、两家的合葬有没有现实可能?

  有可能:从焦家

  没有可能:

 四、拓展延伸

  1、假如刘兰芝不沿着课文叙述的路子走,还有他法吗?

  2、和焦刘爱情悲剧极为相似的陆(游)唐(琬)却没有走上自杀徇情的道路,这是为什么?

  五、总结收束

  这首首叙事长诗震撼我们心灵的,是一个简单、普通但也更伟大、更普遍的东西,即对人的生命的伟大关怀,小序中的“时人伤之”的话便体现了作者记叙这件悲剧故事的原初动机。这种对人的生命的伟大关怀恰恰是对于文学艺术最为重要的东西。

  为了强化《孔雀东南飞》中焦刘悲剧的震撼力,也使这一课文留给学生更深刻的印象,在结束全文前播放了另外一首流行歌曲——屠洪江的《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飞到天涯去不回

  千般恋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

  心碎的时候

  秋声格外让人悲

  天若不尽人意

  我愿生死相随

  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物低垂

  情深的时候

  哪种离别不伤悲

  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

  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

  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

  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这首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的歌曲,满含激愤,深深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久久地沉浸在这千古悲音中,难以释怀。

  六、作业交流

  全文结束之后,布置学生选取文中最感兴趣或最有心得的一点,写一篇研究性小论文。

  【教后】

  1、本课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先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再设计出若干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讨论,教师只作适时的点拨,真正体现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2、真正体现了新教法的“四性”:开放性、群体性、合作性、交互性。

  3、课文分四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新课导入、基础落实一课时,研究探讨一课时,拓展延伸一课时,总结收束、作业交流一课时。

高一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春节民俗。

  2、引导学生探求春节历史渊源,挖掘文化内涵。

  3、从春节民俗淡化的实际出发,提出合理化建议,学习写建议书。

  4、建立与时俱进、吐故纳新的文化意识,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将当代文化发展和区域文化生活的理解融入建议当中)

  5、通过对家乡春节文化生活的了解,参与家乡春节文化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识。

  二、准备材料

  1、鲁迅《祝福》中过年祭祀、胡适《我的母亲》、老舍《北京春节》、视频。

  2、文章冯骥才《四堡雕版》、鲁迅《祝福》、胡适《我的母亲》、老舍《北京春节》。

  3、建议书格式资料和三份左右建议书范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文人笔下的“春节”

  鲁迅《祝福》(视频)、胡适《我的母亲》、老舍《北京春节》(视频合集)

  界定春节时间,狭义的春节是正月初一到初八,广义的春节是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

  (二)任务一我们身边的“春节”

  (眼中主要的春节民俗活动:饮食习俗、祭祀习俗、交往习俗等)

  吃吃喝喝、压岁钱、春节联欢晚会、掸新、放爆竹、贴春联、守岁(以前)、祭灶神爷、拜年……

  (三)任务二文化浸润下的“春节”

  如果春节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的吃吃喝喝、热热闹闹,那么这样春节是没用生命力的,但是在每个同学心中我相信你们肯定或多或少感受到“春节”各种民俗活动背后的与众不同!请问这春节的吃喝放爆竹等与众不同在哪里呢?(蕴藏在每个活动背后的文化内涵)

  1、饮食类(吃这些东西有什么特别意义吗?)

  吃年糕——年年高;

  吃饺子——“饺子”谐音“交子”,即旧去新来的交子时象征着春节的到来;

  吃发菜丸——发菜,发财;

  吃鱼——年年有余,吃时留头留尾,接下来一年有头有尾

  2、压岁钱

  压岁,是为了驱邪、扶正,特别是民间认为孩子的魂魄不全,用压岁钱压服邪祟,以保孩子健康成长,这虽是迷信,却反映了一种愿望,愿后代硬硬朗朗茁壮成长。但是现今这压岁钱的意义似乎成了形式,有时更是一种炫耀与攀比,原来的意义也渐渐消失。

  3、春节联欢晚会(20xx年春节联欢会节目背后的文化意义,展示节目单)

  春节联欢晚会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文艺活动、联欢活动或者一台简单的电视晚会,他已经成为了一场全民的文化盛宴,财富盛宴。春节联欢晚会的影响和意义是多方面的。

  春节联欢晚会从其诞生便承担着其特殊的功能和意义。从大的方面说,春节联欢晚会起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加中华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凝聚力,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功能。从小的方面说,春节联欢晚会起着陪伴全国人民过除夕,提供一场盛大的狂欢活动释放人民积压一年的情感需求,满足人民大年三十喜庆欢乐的精神需求。

  4、放爆竹

  早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关于爆竹的记载:当时人们用火烧柴草和竹子之类,竹节受热燃烧发出嘭嘭的响声。有关爆竹的早期记载又见于汉代的《神异经》:“西方山中有人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臊,以竹着火中,爆扑有声,臊皆惊惮。”《荆楚岁时记》亦有类似记录:“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以上相似内容在《史记》中也能找到。由此可见,爆竹在古代是一种凭借声驱邪避灾的工具,这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古时的人们用爆竹巨大的声响,扫去对原始自然的恐惧。

  爆竹在古代是一种凭借声驱邪避灾的工具,这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古时的人们用爆竹巨大的声响,扫去对原始自然的恐惧。如今,烟花爆竹的驱邪意味早以不再是主要内涵,加强节日喜庆气氛,成为了烟花爆竹的主要功能。此外,爆竹满足了在人们的心理需求——辞旧岁,迎新春,人们压抑了一年的情绪在爆竹声声,漫天绚丽的烟火中得到了释放和满足。爆竹燃放后红色的纸屑为城市灰色的水泥森林添上了一抹亮色。

  5、贴春联

  在辞旧迎新的节日里,人们早期是在门上悬挂桃板或者桃符,后逐渐演变,人们开始在桃板或桃符上写上形式工整、意义吉祥的词句。如宋代王安石的《元日》一诗中就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直到明代初年,桃符才改名为春联并普及全国。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经过朱元璋这一行政手段的推广,加上悬挂桃符春联的习俗自古有之,由来已久。过年贴春联成为春节习俗中的重要内容,广为流传。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贴春联的习俗在农村保留得更为普遍。在城市中,大量的小区住宅楼房成为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场所,贴春联的习俗也逐渐在消失。往往大部分人家都忽略了贴春联这一习俗。春联这一文学和书法结合的艺术形式、节日风俗也被消解成为了快餐。往日手写的春联被大批量的由机器印刷出来。一些企业和公司为了回馈客户,往往赠送带有企业印记标识的门联,在春节期间发送给客户。传统的习俗沦为商业传播的手段。

  6、守岁

  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区域或者不同的条件下,守岁的意义也有一定的差别,比如有这样一种说法,年龄大的人守岁,有珍惜时间的意思,相比年轻人来说,日子相对不多,珍惜每一天,过好每一天,而年龄小的人守岁,有替父母或家人延长寿命的含义。

  7、拜年

  旧时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在“拜年”这一节日场景中,老人是节庆的核心和主角,是最受人崇敬的角色,由晚辈向长辈郑重行礼,向长辈表达健康长寿、幸福如意的真诚祝愿。老人受到人们的尊敬,既是年高德劭的必然结果,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长幼有序观念的现实反映。

  总结:春节的本质在于,中华民族精神层面的对美好生活的祈望和祝福,是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亲情、重人伦、重礼仪、重和谐的精神和文化特征。春节的文化内涵,是几千年来中国的年文化得以传承延续的基础,也是年文化历久弥新、长盛不衰,具有永恒魅力的源泉所在。

  (四)现实状况下的春节

  任务三阅读下列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国家旅游局数据

  20xx年春节全国共接待游客人数3、86亿。

  20xx年春节国内旅游市场接待3、43亿人次,同比增长13、6%;出境游客预计超过600万人次;春节国内和出境旅游总人次达3、49亿。

  结论:物质文化水平提高,春节民俗活动被进一步淡化,甚至有断层的危险。冯骥才的《四堡雕版》“文化受到自己主人的轻视才是真正的悲哀。”

  小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春节习俗的某些内容已逐渐弱化或消失,不得不承认春节已逐渐失去原有的韵味,很多时候我们感到春节已变得冷冷清清、索然无味。面对春节被淡化甚至断层的情况,请问你如何来“拯救”我的春节!

  (五)任务四建议书(为春节文化插上时代创新的翅膀)

  弘扬春节传统,重在以创新的精神挖掘春节的文化内涵,构建中华民族和谐的精神家园,

  立足现实,为家乡春节文化生活振兴建言献策,并交流分享。

  任务要求:“我为家乡文化生活振兴献一策”倡议书(建议可以少但是不能空)

  建议书是个人、单位和有关部门为了开展工作、完成任务、进行某项活动而提出意见时使用的一种文体,有的也叫意见书。写建议书要认真负责、严肃对待,内容要具体,语言要精练。

  建议书的写作格式:

  1、在第一行正中写“建议书”或《关于XXX的建议书》。

  2、第二行顶格写接受建议方的名称,后加冒号。

  3、正文:空两格。(1)建议的原因或出发点(2)建议的具体事项。可分条

  4、表达建议者的愿望,末尾用“希望XX能采纳我们的建议”。

  5、结尾:敬语或祝福语,如“此致敬礼”等。

  6、落款:右下角写建议者姓名或团体名,日期写在建议人姓名下方。

  (六)总结

  春节本身就是一个高度浓缩人们精神生活的有效载体,亲情伦理的传承、安定团圆的企盼、神灵祖先的崇拜、对真善美的向往,都在这样一个祥和、安宁、喜庆的春节文化氛围中得到淋漓的宣泄和释放,从而超过了现实生活的原本意义。

高一教学设计10

  第一课时

  教师介绍朱自清的生活经历,期间穿插学生朗诵朱自清的散文名篇片段,包括《我是扬州人》、《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白水祭》、《背影》、《悼亡妻》等。

  第二课时

  教师带领同学概括文中出现景物的特点,分析写作方法,体味文中的语言美。

  第三课时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荷塘月色》所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让我们做这样一个比喻,把全篇文章比做一片树叶,那么,我们来说说看,是文章的哪些因素组成了它的叶脉?(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画图)

  答:精美的语言、贴切的修辞、完整的结构

  请看这幅简单的叶片图,我们发现了它并不完整,缺少的是什么呢?

  答:叶子的主脉,也就是文章的主干。

  文章的主干究竟是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再次走进《荷塘月色》

  分析课文

  1请同学回答文中的景物可分成哪几部分

  答:小路、月色下面的荷塘、荷塘上面的月色、荷塘四周

  2根据课文分析这几处景物的特点(答案不必统一,能够体会出作者努力营造的意境即可)

  答:小路——幽僻

  荷塘月色——恬淡、安静、朦胧

  荷塘四周——热闹

  3请同学思考,在这或幽僻或朦胧或安静或热闹的景色当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出门时——不平静

  在小路上——得到自由,超脱

  欣赏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聆听荷塘四周的热闹——重归失落

  惦记江南——无限向往

  走回家门——回到现实

  板书

  幽僻朦胧热闹

  不平静自由淡淡的喜悦和哀愁失落向往回归

  4经过这些分析,请同学画出作者的感情脉络

  学生将黑板上标注出的感情基点连接成线

  5连上了这段线,叶子成为完整的叶子,文章也是一篇动人优美的散文了。

  大家可以看出,文中的景物,已不是单纯的作为景而出现,它被作者的感情涂上了一层新的色彩,这也就是散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一切景语皆情语。

  整体感知,体会升华

  请同学听三段音乐,然后说出哪一段的感觉与《荷塘月色》的风格最接近。

  播放交响乐《命运》、琵琶曲《十面埋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分析:虽然作者的心情主要基调是不平静,但幽雅的荷塘与恬淡的月色缓解了他内心的焦躁不安,《命运》的强大震撼与《十面埋伏》的紧张都不适合于作者此时的心境,只有悠扬柔美的《梁祝》能够表达出作者心中的淡淡喜悦与淡淡的哀愁。

  对比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事先将台湾作家颜元叔的文章《荷塘风起》印发给学生,以备课上之用。)

  1.请同学们根据这两篇文章,在头脑中分别作两幅画,然后将心目中的图画描绘给同学听。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从色调、色彩、构图等多个方面作描绘,但要说出他们清幽与明丽的不同意境色彩来。

  2.请同学思考,为什么同样的荷塘,却能构筑出截然不同的两幅图画?

  答:《荷塘月色》清幽的意境,是由朱自清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感情相结合而产生的。而《荷塘风起》虽然也描写了一个荷香芬芳、宁静翠绿的世界但它是由阳光、荷叶、清风和“我”的情感水乳交融而形成的,所以这样的意境更多的染上了阳光明丽的色彩。

  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在散文家的笔下,景物因人的出现而变得充满动人的色彩,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是否也应用一种新的视角去审视身边的景物,从而使它们焕发出个性化的魅力呢?让我们一同来试试看,做到心中有爱,做到笔下有情,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高一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理解“特别要强调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重要意义,认识职校学生毕业后当技术工人也有远大前途

  2、学习本文篇幅短小、见解深刻、阐述透彻、结构严谨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写作议论文中运用

  教学方法:

  阅读、练习写提纲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型:自渎

  教学程序

  一、导入:

  《人民日报》是我国党和政府的重要喉舌,它常常以评论员的身份对国内国际问题,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社会思潮等等发表意见,表明态度。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有的评论文章出自党和国家领导人或党和政府某些部门的权威人士之手。这是一篇关于如何对待技术工人的评论。

  二、整体思路:结构与内容

  1、(1)从人才标准出发,提出“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观点

  2、(2、3)阐明为什么必须坚持”技术工人也是人才”这个主张

  3、(4)指出加速培养技术工人的紧迫性并提出具体建议

  问题设计:

  1、有哪些字词需要掌握

  特别要继续教育素质当务之急后继乏人

  2、论点论据论证

  三、讨论、练习写提纲

  1、中专生如果企业当体力工人、服务员(大学生打工放低姿态进入),你是否觉得是屈才、大材小用?

  2、就现实以新的材料写《再论“拿来主义”》

  板书设计:

  现象:两种不同人才观

  问题:忽视技术工人的培养——危害及重要作用——也是人才

  方法:加速培养

高一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1、把握历史事实,理清文章脉络。

  2、疏通文言知识,掌握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二、教学重点:目标1

  三、教学难点:目标2

  四、教学方法:点拨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欣赏歌曲《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二)简介班固及《汉书》

  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了《汉书》。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汉书》中的八“表”与“天文志”是由其妹班昭和同郡人马续续成的。

  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模仿《史记》,但略有变更。全书有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起自汉高祖,止于王莽,记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间史实。《汉书》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如对陈涉、项羽加以贬抑,即是显例。历来《汉书》与《史记》并称,史学家刘知几说《汉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史通"六家》),则是其特色。

  (三)疏通文言知识

  【通假字】

  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 女:通“汝”,你。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收藏。

  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祠:通“祀”,祭祀。

  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

  始以疆壮出 疆:通“强”,强壮。

  【古今异义】

  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相抵偿。 今义:副词,表程度。

  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位列将 古义:位;官位。 今义:位置、地位。

  列:一般的,普通的。 今义:排列。

  兄弟亲近 古义:亲近的侍臣。 今义:动词,靠近。

  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 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壮。

  2.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 若: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3.名词活用

  (1)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祠:名词做动词,祭祀

  (5)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动词,抬。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特殊句式】

  1.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女为见

  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女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

  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2.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3.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难句补注]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汉制,官至二千石以上者,其子弟可任为郎(皇帝侍从)。苏武父苏建为代郡太守,故其子苏嘉、苏武、苏贤皆得循例为郎。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且鞮侯)单于自谓'我儿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汉书"匈奴传》)

  持节:节,使者所持信物,持节,指持代表皇帝的旄节出使。旄节,“以竹为之,柄长8尺,以旄牛尾为其眊,三重”(《后汉书"光武纪》李贤注)。

  见犯乃死,重负国:“言被匈奴侵犯然后乃死,是为更负汉国,故欲先自杀也。”(《汉书》颜师古注)

  蹈其背以出血:颜师古《汉书》注:“煴,谓聚火无焰者也。”煴火,指初燃未旺有烟无焰之火。覆武其上,指苏武面朝下,覆其身于坑之横木上。杨树达《汉书窥管》:“背不可蹈,况在刺伤时耶!'蹈'当读为'搯'……搯背者,轻叩其背使出血,不令血淤滞体中为害也。”蹈其背,指搯其背,即轻轻敲打其背。杨说是。

  何以汝为见:王念孙《读书杂志》称原句本作“何以见汝为”。王说是。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颜师古《汉书》注:“苏林曰'取鼠所去草实而食之。'张晏曰'取鼠及草实并而食之。'师古曰:苏说是也……去,谓藏之也。”《汉书补注》引刘攽说:“今北方野鼠之类甚多,皆可食也。武掘野鼠,即得食之。乃颇弆藏耳。”两说皆通。

  (四)安小标题,理清脉络

  本文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下面请同学们给文章的情节发展添加小标题,以此把握文章的脉络中。

  1、学生各自提出自己概括的小标题,

  2、全班进行讨论筛选,评选出最佳的小标题。

高一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经历;

  2、了解课文内容及写作思路;

  3、解读作者的观点,获得教养的途径以及正确的读书观;

  4、鉴赏文章中重点的语句,赏析文章中娓娓道来的语言特色。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研读经典的重大意义,并努力去做一个阅读经典作品的人。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黑塞的诺贝尔颁奖辞: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和高尚的风格。

  2、写作背景

  1912年黑塞定居瑞士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便爆发了。战争无疑是毁灭人性的。这使得黑塞深深地陷入了对人性的思考和探讨中,他试图从教育和修养两个方面来探索人性,通过读书提高修养,达到心灵和个性的自我完善,因此他写下了一系列探讨人性的作品。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杰作。在文中作者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要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黑塞受中国的老庄哲学的影响很大,所以他才会笔随心走,其作品又具有心理的深度、哲学的深度。

  3、作者介绍

  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赫尔曼黑塞

  赫尔曼黑塞,1877年7月2日出生在德国,德国作家、诗人。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入瑞士籍。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5岁。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

  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作品: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

  4、题目解说

  《读书:目的和前提》节选自《黑塞说书》,原文是一篇黑塞介绍自己读书经验和推荐世界文学作品的长文,译者主要节选了开场白与结尾部分,对阅读与提升教养的关系作了独特思考。

  5、层次结构

  文章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什么是真正的修养。

  第二部分(2):获得教养的途径是研读世界文学。

  第三部分(3~7):读书要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

  第四部分(8):号召人们阅读杰作。

  6、全文分析

  1.作者认为真正的修养是什么?

  明确:

  作者认为真正的修养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同时又认为真正的修养呈现的形式是“永远都在半道上”,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而是为了获得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修养是人生存的境界。

  2.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是否矛盾?

  明确:

  并不矛盾。这里的“修养”和“教养”的内涵是交叉的。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是为了“自我完善”,而“具体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有功利企图地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能力和本领固然重要,但它们毕竟只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是人生存的境界。

  3.作者倡导的是一种怎样的读书观?

  明确:

  作者认为“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这句话阐述的是阅读的态度。阅读杰作,特别是阅读那些有久远影响、有世界声誉的杰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之感,如果没有一种敬重之心,是难以体会杰作的伟大的。作者阐明了一个认识,即阅读经典的关键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是否能怀着对知识的敬重之心,为获得“心的教养”而进行“爱的阅读”。在具体的阅读方法上,作者主张“凭自己的爱好去开始阅读”“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4.作者为什么提倡研读世界文学?

  明确:

  读书学习,“读什么”是个基本问题。作者认为研读世界文学是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通过阅读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能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所读的书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对他的人文素养的形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能决定他一生的审美追求。所以,人应当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注意打好精神的“底子”,确立一生阅读的方向,研读世界文学。

  5.如何理解“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

  明确:

  通俗地说,就是读书人自己必须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的追求。如果人没有个性,没有人格,他也未必能通过阅读获得教养。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书中的知趣、理趣、情趣,要靠个性和人格来吸纳、融合。

  6.作者在回顾自己的读书经历时谈到了对巴尔扎克的不同评价,有什么作用?

  明确:

  读者在阅读名家经典时,可能会因为年龄和认知能力的差别而存在不同的评价,但我们不能因为不能彻底理解经典就否定经典,而应该对经典“不厌百回读”。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增强,我们对经典的认识就会越来越深。作者意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认识名家,发现世界,完善自我。

  7.为什么要读杰作?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

  杰作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了一个时代在人文和语言方面的最高成就。

  从获得教养的目的出发,必须阅读杰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所读的书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对其人文素养的构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能决定其一生的审美追求。所以,人应当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打好精神的“底子”,确立阅读的方向。

  8.如何理解“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明确:

  “自己的价值”指对阅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尊重,这句话阐述的是阅读的态度。阅读杰作,特别是阅读那些具有久远影响享有世界声誉的杰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之感,否则就难以体会其伟大之处。同时,此句也是对前文“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的补充说明。

  7、写作特点

  1.构思精巧,条理清晰。

  作者从真正的修养谈起,指出研读世界文学是获得真正的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进而以自身的阅读经历为例,论述应以个性或人格为前提进行获得教养的阅读,最后针对当今出现的轻视阅读的现象,提出阅读杰作的建议。论述层层推进,脉络清晰。

  2.方法灵活,论证有力。

  ①举例论证。文中,作者以自身的阅读经历为例,将论述的道理寓于故事之中,形象易懂。

  ②对比论证。文章多处运用对比论证。如第2段中的“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作者连续使用两次“不是要......是......”来论述读书的作用,增强了语言的严密性和说服力。

  ③比喻论证。如第1段中的“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同时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又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与宇宙共振,于永恒中生存”,以“体育”为喻,把抽象的道理阐释得很具体,指出真正的修养的形式是!“永远都在半道上”,即获得修养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动态过程,而不是一个短暂的功利性行为。

  3.谈话方式亲切自然,语言富有哲理。

  随笔抒写的是作者对生活的某种感受,捕捉的是那种瞬间的思想火花,抓拍的是那些一闪而过的场景。作者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花费大量的笔墨,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娓娓道来,强调读书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在它数以千计的卷帙里面,绝大多数我一点不感兴趣,也永远不会再感兴趣。可是就在这故书堆中,渐渐地,我也发现了另一类东西”。语言亲切自然、富有哲理。

高一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朗读品味,咀嚼诗歌语言,深入意境,把握意象的象征意义。

  2、激活学生感知、想象、体验、认识等潜在能力。

  [教学方法]:

  1、朗读感悟法。

  2、问题法。

  3、演绎法。

  [教学准备]:

  录音机及磁带,雨巷图片。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引导、点拨,并示范诵读。

  2学生通过反复吟诵,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对诗歌中生动、鲜明的意象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的情感意蕴。

  3、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自主学习、发展思维。

  4、扩展阅读,拓宽学生知识面。

  5、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过程实录]:

  一、分角色朗诵,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男生1):你说你曾一度迷失在无边的诗海,寂寞地被困在冷冷的雨季,只因在雨中相遇的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女孩,只因伞下那双透明闪亮的双眸,嘴角轻含的淡淡忧郁,呵!结着丁香一样幽怨的女子,竟使你许久不曾开启的心房,如花般静静地绽放。

  (男生2):哦,女孩,你难道真是从中翩然而至,在这寂寞的雨季来唤醒我沉睡已久的心灵。要我怎么形容你的清纯与美丽,如果你瞬间消失,我也不会惊奇,因为你的出现已是奇迹。如果你真的就此消失,我会于古朝的画中寻你,于幽幽的池边画你,尽管我色彩的笔天边勾勒你丁香花一样的心事。

  (女生1):轻轻的,我穿过雨巷,穿过绵绵的情诗,就这样来到飘浮着丁香花淡香的雨季,你不必惊讶,也不要多问,我只想跳出发黄的诗页,我只想在丁香花盛开的雨季,重温在深巷中徘徊的忧郁。尽管它只会存在于这个雨季。

  (集体):是谁,曾经用美妙的文字,叙我成温柔忧郁的佳人;是谁,用甜甜的木萧,奏我出丁香一样的芬芳;是谁,用流音的古筝,弹我成千年的红颜知音。

  (师):呵,丁香般的女孩,那是你转身离去时的那一声幽幽的叹息和你明亮的眼眸中那一层淡淡的忧郁,它们已经幻化成永不消失的身影,永远留在了每一位爱诗人的心里!好,让我们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一起走近那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

  二、朗读感受,深入鉴赏,把握基调

  1、集体朗读,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师板书课题)

  读毕,师问:读完全诗,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

  生①:忧愁的。

  生②:哀伤的。

  师:是的,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慷慨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轻快明丽,而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

  追问: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

  生:低沉的,感伤的。

  师:对,咱们把它概括为低沉幽怨,行吗?(生表示赞同),那就让我们读出这种感觉来。

  一生朗读

  毕,请一生评价。

  生:节奏把握得较好,能体现感伤忧愁的感情基调。

  2、分析意象,深入赏析。

  师:好,从分析诗歌的意象入手,诗歌为什么会有忧愁的情感色彩呢?

  生思考,沉默。

  师启发:我带着感伤忧愁的心情独自徘徊在哪里呢?

  生齐声答:雨巷(意象1,师板书)

  (紧接着,师出示雨巷挂图)

  师:“我”的心情与活动的环境——雨巷有什么相通的地方呢?

  生讨论,回答:从色彩基调来看,雨巷属于暗色调,而且是在雨中,与我的心情一样都是灰暗的、阴沉的。

  师:对,非常协调,那么能否用诗化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个环境呢?

  生苦思冥想,组织语言,一生表述:

  细雨斜飞,暮色苍苍,雨声淅沥,烟雨朦胧中的雨巷悠长悠长,它远离喧嚣热闹,幽暗的青石板铺成的街道湿漉漉的,透着寒气,静寂,萧条,而又冷清……

  生自发地报以热烈的掌声,投向赞许的目光,师脸上洋溢着极为满意的笑容。

  师:×××同学用简练优美的语言渲染出了沉闷、压抑的环境气氛,下面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描述一下“我”(意象2,师板书)的心情。

  一两分钟后。

  生:宋代词人贺铸《青玉案》有词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在这撩人愁绪的梅雨季节里,在这阴暗狭长的巷道里,我一个人独自彷徨在雨中,孤独、冷漠、苦闷又忧愁……

  生再一次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湿漉漉的天气,湿漉漉的巷道,我的心情同样也是湿漉漉的。然后我却希望逢着一个姑娘(意象3,板书),一个什么样的姑娘?

  引导集体朗读第二、三、四、五、六节(提醒注意感情基调)

  师:姑娘,是怎样的姑娘呢?

  生:丁香一样的姑娘。

  师:为什么说丁香一样呢?

  生:丁香是美丽的、素洁的、高雅的。

  师补充:丁香在古诗词的传统意象中,往往跟忧愁结合在一起,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璟的《浣溪纱》中有“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句子,更是把丁香与忧愁联系在一起,还有哪些地方体现姑娘的忧愁呢?

  生①: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生②:静默地走近,不是呼朋引伴,不是欣喜雀跃的,而是静静的,默然地走近。

  生③:叹息般的眼光,充满忧郁的、哀伤的。

  师:发挥你的想象力,姑娘为何如此感伤?

  生答:也许她是为心爱的人儿离她远去而苦恼心伤,也许她为生活的不幸而失意徘徊,也许,她是为理想受挫而苦闷彷徨。

  师总结,是啊,姑娘悄然飘过我的身旁,留下一声沉重的叹息,那一声叹息里有太多的忧伤,她明亮澄澈的眼眸中满含着迷茫,然后,姑娘携着一阵淡淡的幽香,像梦境般翩然而逝,渐行渐远……。我们仿佛听到了诗人发自内心的呼喊:能否能否请你驻足,生命的漂泊请将我一起带上!,然而姑娘静默的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3、再次朗读,深入意境,读出幽怨低沉的感情基调。

  ①生个别朗读

  ②师有感情朗诵

  师范背朗诵,给学生极大的感染力,全场沉寂在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营造的意境氛围中,稍后,生自发鼓起热烈的掌声。

  三、从形式美的角度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1、师:叶圣陶先生曾经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如果我们从音乐性的角度来欣赏这首诗,你有什么美的享受?

  生①:读起有一种一唱三叹、迂回反复、回肠荡气的感觉。

  生②:听起来悦耳、和谐,读起来像一首轻柔而沉思的小夜曲。

  师:说得好,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呢?

  经过讨论,达成以下共识:

  ①从全诗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飘过”之外,其它语句完全一样,这样,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起结复见,首尾呼应,不仅加重了诗人彷徨苦闷的心境,也增强了全诗的音乐性。

  ②每一节共六行,每节押韵两次到三次,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

  ③另外,语言上用反复,如“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迂回往复,悦耳和谐,一个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复回响,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2、集体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性。

  四、结合背景,解读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

  师问:诗人这低沉的倾诉,失望的自白难道纯属是个人的哀叹吗?

  (生略一迟疑)

  师:本诗写于1927年夏,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们在黑暗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雨后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生顿然悟出:那雨巷应该是当时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的象征。(师板书)

  师:对,说得好,那么姑娘呢?

  生:姑娘应该美好理想的象征。(师板书)

  师:诗人就是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和失落中体验痛苦、无奈、煎熬的进步青年,这彷徨感叹的哀叹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它分明让我们看到了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

  五、听录音,再次感受这首美丽而忧伤的诗

  毕,师:“李杜文章在,火焰万丈长”,诗人虽然远离我们而去,但诗的语言正如星星的光辉,永远闪耀在天际。每当细雨迷蒙的时候,每当你彷徨迷茫的时候,请你一定想起戴望舒的雨巷,请你一定记得在那发黄的诗中,有一位美丽而忧伤的姑娘。

  下课。

  社会现实

  [课后反思]:

  《雨巷》是一篇抒情色彩浓烈的诗歌。没有直白的“情语”,只有委婉的“景语”,形象丰富且具象征意味,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就要首先训练学生感知形象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去进行体验,最后达到认知形象意蕴的目的,用个别读、集体读、师范读、听录音等多种形式的读反复体验,深入诗的意境,造成情感上的共鸣。从初步感知、体会诗的情感基调到深入品味、强化感觉,对感觉和体验进行整理再到细节认知,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知,另外,置疑设问,集散有致。《雨巷》教学设计中共设置了十几个疑问。力图使学生的感觉、体验、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但这许多问题归纳起来只有三个:一是全诗有哪些形象;二是如何发现、体验形象所蕴蓄着的思想感情;三是我们是怎样解读诗歌,进而解读文学作品的。此外,运用适合文本特点的语体色彩是很重要的,《雨巷》抒情性浓烈,且调子低沉,在教学中,尽量采取诗化的语言并且始终保持符合该诗基调的情感色彩。

高一教学设计15

  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教学目标

  一、知识性目标

  ①、了解什么是信息;②、掌握信息的主要特征;③、学会区分信息和信息的媒体;④、通过生活实例具体说明信息的特征。

  二、技能性目标

  学会从信息的传播过程了解信息的构成要素;学会会析信息事例及其特征的方法。

  三、情感性目标

  体验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

  教学重点

  对信息概念的全面而正确的理解

  教学难点

  对信息的依附性和价值性的全面、科学的认识,以及信息特征分析方法的掌握。

  教学方法

  问题解决式、启发式、多媒体

  【 教学过程 】

  一、信息的概念:

  师:同学们,今天是我们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第一堂课。有谁能说说什么是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试着举1~2个例子。

  生:(举例)

  师:(教师在学生举例时可以将案例记录在黑板上,以备区分信息与信息的媒体之用)

  师:刚才大家都列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著名的学者是如何来定义信息这个概念的。 (应用PPT演示文稿)

  师:信息是一个被各个领域广泛运用的概念,其定义因领域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的是信息学奠基人香农和控制论奠基人维纳对信息的定义。

  师:信息需要用载体来表示和传播,表达信息的载体称为信息的表示媒体,简称媒体。例如:书中记载的内容属于信息,书就是信息的媒体。刚才同学们举了这么多例子,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哪些属于信息,哪些属于信息的媒体?

  生:(区分黑板上的例子是属于信息还是信息的媒体)

  师:(将例子按照信息、媒体有规律地排列)

  例如: 信息 媒体

  书中记载的内容 书

  天气预报 广播

  师:信息的媒体类型很多,常用的类型有四种:文本、数据、声音和图像等等。看看黑板上罗列的都属于哪一类型?

  生:(将举例的媒体按照其类型分类)

  二、信息的主要特征:

  师: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课件演示)

  1、普遍性(课件演示)

  师:老师讲课的内容属于信息吗?依附于什么物质来传播的?(生答)属于。是依附于声音来传播信息;请同学们举出其他的类似的实。(生答)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时间信息依附于钟表。

  师:同一个信息可以在不同的媒体上看到,说明了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2、载体依附性

  (1)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 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师:同一信息对所有的人都有同样的价值吗?(生答)不是。

  师:信息可以增值吗?(生答)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等方式处理,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课件演示)

  3.信息的价值相对性。

  (1)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2) 信息可以增值;

  4.信息的时效性

  (1) 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长或短)。

  (2) 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

  典型实例:天气预报、会议通知、招聘信息、军事信息。

  师:台风“维达”给我们带来的伤痕依然存在,有关台风“维达”的天气预报当时对我们十分有用,但是现在对我们还有用吗?(生答)没有。

  师:信息的价值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过了这个时间,该信息就失去价值了。

  生:(疑问)书本中的科学知识会随时间的流失而变得贬值吗?

  师:如果是理论知识几乎不会贬值,但如果是技术知识同样会随时间而变化,但所花的时间会比一般的信息长很多。(课件演示)

  5.信息可以共享

  (1) 信息资源共享。

  (2) 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

  (3) 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

  师:老师讲课的声音只是一位同学听到吗?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只会被一位观众知道吗?

  生:(齐)不是。

  师:信息都是可以共享的,它区别于物物交换,即信息可被多次利用,共享过程中不会发生信息丢失。

  师小结:信息还没有别的特征呢?请同学们再想想。

【高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高一数学教学设计07-07

卖炭翁教学设计《卖炭翁》教学设计11-13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6

课程设计教学设计12-26

倒数教学设计01-03

草的教学设计01-02

《过秦论》教学设计12-31

教学设计与反思12-30

策略教学设计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