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学设计>地理教学设计

地理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07 08:25:1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地理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地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理教学设计(15篇)

地理教学设计1

  课前准备

  查找信息:利用网络、报刊书籍查找或者向亲戚朋友了解两三种不同类型的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带来怎样的污染?其中应包括轻重工业、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情

  诊断

  思考:象农业生产一样,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先请你结合生活体验归纳有利影响。

  学生思考回答。

  工业生产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切身感受,培养感受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

  学习目标

  展示

  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

  ①朗读学习目标;

  ②迅速说出关键词

  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

  第二部分:新授内容设计xx

  探究活动1:读课本“世界主要工业区与环境污染分布图”,了解环境污染区与主要工业区之间的关系,并完成分析:xx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了解环境污染区与主要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世界主要工业区与环境污染分布图”。

  ②根据学案要求,查找信息,分析思考,填写答案(见下面)

  ③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读图,注意不同图例所表达的工业污染类型。

  ②学生读图分析,作出回答。

  掌握阅图分析的方法。

  了解环境污染区与主要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世界主要工业区与环境污染分布图”。

  ②根据学案要求,查找信息,分析思考,填写答案(见下面)

  ③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读图,注意不同图例所表达的工业污染类型。

  ②学生读图分析,作出回答。

  掌握阅图分析的方法。

  环境污染的分布规律与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规律具有xx性。因为人类对xxx、xxx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严重的xxxxxx,并直接破坏xxxxxx。

  资源库[内容解析]教材重点突出了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图中几个世界工业密集地区,环境污染程度大、种类多,表达了

  环境污染的分布规律与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规律具有明确的相关性。可见,人类对资源和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生态环境。

  探究活动2:过度开采自然资源产生的问题: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过度开采自然资源产生的问题

  ①提出思考问题:以大量开采煤炭资源和过度开采地下水为例,列举资源过度利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②启发学生拓宽思路,尽可能全面地回答问题。

  ③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

  ④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导学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

  ③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填写比较表(表中的具体内容预先留空)。

  ④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认识对自然资源(可再生、不可再生)的不合理利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启发,掌握发散思维能力并培养协作能力。

  表1

  工业活动

  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大量开采煤炭

  ①破坏地表,如露天开矿会引发滑坡、崩塌等,井下采煤会形成地下采空区,导致土地塌陷;

  ②大量的煤矸石占用土地;

  ③矿山排水造成水土污染;

  ④粉煤灰造成大气污染。

  过度开采地下水

  ①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②地面下沉,建筑物塌陷;

  ③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地下水质恶化。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超量排放废弃物产生的环境问题

  ①投影图1。

  ②要求学生观察思考:图中表达了与工业污染有关的那两个方面的问题?以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为主的工厂分别是什么?哪些工厂具有两种主要污染类型?什么是最小风频、上风地带、下风地带?

  ③阅读课本,归纳高新技术产业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包括哪些方面?

  ④组织评议活动,让不同观点者发表看法,教师进行评价。

  ①阅读投影图,思考问题,可以与旁边的同学小声讨论。

  ②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③板图演示最小风频、上风地带、下风地带。

  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工业企业所产生的主要污染类型,了解防治办法,学会从环境因素出发进行工业区位选择。

地理教学设计2

  一.教材

  湘教版

  二.章节

  第一章 第一节

  三.学时

  1个学时

  四.课程标准解读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本课标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学生需先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上主要的人口增长模式;之后,学生需将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比较,了解不同增长模式的特点;最后学生需学会运用资料判断不同地区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及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的分布。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及其分布;中国人口增长状况

  2.难点

  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影响因素

  六.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文字、图片、动画等材料。

  2.案例分析法。通过文字和图片材料,让学生自主分析,得出结论。

  七.教学过程

  【引入】“世界70亿人口日”

  20xx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70亿。10月31日,丹妮卡·卡马乔在媒体聚光灯的环绕下,于31日零点前2分钟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一家医院降生。她将成为全球范围内几名被宣布成为象征性的世界第70亿人口的婴儿之一。

  【人口增长】

  1.人口增长历程

  2、衡量人口增长速度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地区一年内的自然增长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阅读教材P3,思考为什么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

  ①工业化程度较高,劳动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并接受系统的教育和技术培训,参加劳动的人口年龄较大,劳动力培训费用比较高,对家庭造成的经济压力较大,导致出生率降低;

  ②老年人的社会保障程度高,对子女的'依赖程度低,人们逐渐消除了“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

  ③妇女的受教育水平高,易于接受少生、优生和优育的新观念。相反,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3.影响人口增长因素

  ①生物学规律

  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如: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社会保障等。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为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① 高—高—低”模式

  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

  讨论分析:

  发展中国家出生率较高、人口增长快, 这种状况对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有何主要影响? 应采取何种对策?

  影响: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费也会随之快速增长,极易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破坏资源、环境污染、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 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措施:大力实行计划生育

  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讨论分析:

  发达国家为“三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缓慢;这种状况对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有何主要影响? 应采取何种对策?

  影响: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低、人口增长慢

  ⑴劳动力紧缺:

  ①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影响经济的发展;②兵源不足,国家安全得不到保障

  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低

  ⑵老龄化现象严重:

  ①增加社会保障和青壮年人的生活负担;②老年人生活孤单, 也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措施:鼓励生育、吸纳移民

  2、我国的人口增长和人口政策

  ①我国正由高-低-高向低-低-低的现代模式转化。

  ②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练习】

地理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2)学生能够结合相关资料认识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并能举例说明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

  3)学生能够运用地形图、地形景观照片等,认识塬、梁、峁、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说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特征,并能解释黄土的成因及黄土高原的形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图表、图文资料,提取相关信息,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2)通过活动题,认识黄土高原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以及这些“黄土风情”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

  (3)通过不断地渗透乡土地理知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地理分析、推理和判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貌景观。

  教学难点: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读图归纳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理课本、地理填充图册

  新课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课

  (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说起黄土高原,人们眼前总浮现厚厚的黄土和千沟万壑的黄土景观,那么黄土的由来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同时给出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的图片和鲸鱼沟及其周边的景观图片)

  知识点一、文明的摇篮

  文明的摇篮

  1、位置和范围

  读图6.25,完成下列各题。

  在图中圈划出以下地理事物:

  (1)黄土高原的范围:太行山、乌鞘岭、内蒙古高原、秦岭。

  (2)黄土高原所在的省级行政区:

  陕西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

  (3)指导学生在图中找到渭河和西安,知道本地区的位置。

  1、学生完成以下填空。

  填空:黄土高原

  东起山脉,西至,北连高原(大致以为界),南抵。

  2、学生在图中重点圈出秦岭和渭河以及西安;明确西安(包括灞桥)的位置,知道西安(包括灞桥)也属于黄土高原的一部分。

  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逐步渗透乡土地理的知识,明确本地区的地理位置。

  请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以下内容。

  2.古代文明

  (1)在黄土高原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_,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2)黄土高原土质肥沃,便于耕种。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平原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文明。

  (3)北京中山公园是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祈祷丰年的场所;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的,相传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

  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自主学习。

  2、(1)黄河

  (2)疏松、渭河

  (3)社稷坛

  黄帝陵

  培养学生阅读课文,从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活动:3.黄土风情: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

  (1)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原因是黄土具有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容易开挖。

  (2)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是,其歌腔高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请学生谈谈自己所见到的灞桥周围的窑洞景观,并分析居住窑洞的优点。

  学生阅读p25活动题,观察图文资料,完成各题。并分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结合生活中的地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知识点二、风吹来的黄土

  过渡: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1000—20xx米,除一些石质山体外,地表覆盖着深厚的黄土。那么,这些黄土是怎么来的.呢?对此,科学家提出了许多的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风吹来的黄土

  指导学生阅读材料,了解“风成说”的相关内容。

  活动:2、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现象。

  下列现象被认为是支持黄土“风成说”的证据,写出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关于黄土的来历,你还有其他的推测吗?

  1、学生阅读文字资料,提取相关信息,得出结论。

  2、同时,也可以分析出本地区的黄土来源。

  让学生运用地理观点解释地理现象。通过地理分析、推理和判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过渡:黄土高原最突出的地表特征是沟壑纵横。其表现形式是广泛分布的塬、梁、峁、川等黄土地貌景观。展示白鹿塬和鲸鱼沟的图片,并结合图6.29和图6.30,试解释这些黄土地貌的特征和形成原因,并体现它们成因上的联系。

  探究·展示交流,自主构建

  学生通过观看图片,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来领悟这些这些地貌的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得出相互关系。

  关系:塬--粱--峁

  沟谷-----川;

  培养学生阅读图文资料,得出结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作业:

  板书设计:

  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文明的摇篮

  1、位置与范围

  2、古代文明

  二、风吹来的黄土

  1、黄土的成因及黄土高原的形成

  2、黄土地貌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教学反思:

  略

地理教学设计4

  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第2讲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课前准备】

  位于美国西海岸的硅谷是世界电子工业的中心,中国北京的中关村是是全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之一,阅读课本第68页的知识窗,分析归纳这类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发展特点。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情诊断

  在城市功能区中,工业区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形成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工业地域与城市工业区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前两问,再结合对教材的预习和思考,尝试回答第三问。

  在工业区位因素的基础上认识工业企业得以存在的条件,进一步考虑一个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展示

  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

  ①朗读学习目标;

  ②迅速说出关键词

  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

  第二部分:新授内容设计

  探究活动1:理解工业联系与工业集聚的内涵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理解工业联系与工业集聚的内涵

  ①指导阅读课本3-2-4、3-2-5图及文字材料。

  ②展示导学问题:三者的内涵分别是什么?有什么区别?工业联系为什么会促成工业集聚?工业集聚有什么优势?理清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者之间的关系。填写图1、图2中的相应内容。

  ③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

  ④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及时填写图1、图2.

  ③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

  ④2-3个小组分别投影已经完成的导学案,并让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理解生产联系、空间联系和信息联系各自的含义和相互之间的区别。认识工业集聚的优势。认识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者之间的关系。

  ①指导阅读课本3-2-4、3-2-5图及文字材料。

  ②展示导学问题:三者的内涵分别是什么?有什么区别?工业联系为什么会促成工业集聚?工业集聚有什么优势?理清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者之间的关系。填写图1、图2中的相应内容。

  ③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

  ④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及时填写图1、图2.

  ③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

  ④2-3个小组分别投影已经完成的导学案,并让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理解生产联系、空间联系和信息联系各自的含义和相互之间的区别。认识工业集聚的优势。认识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者之间的关系。

  (1)在下面的纲要图上填入合适的内容:

  (3)工业地域的规模逐渐扩大,则有可能形成工业城市,如我国的石油城________;钢铁城_________等。

  [内容解析]工业联系分三种,其中生产联系是工厂之间存在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如钢铁厂和机械制造厂之间、汽车零部件厂和整车厂之间;空间联系又叫基础设施的联系,即不同工厂是为了利用某工业区提供的道路、水电供应、通信、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彼此间不一定存在生产联系;信息联系是为了信息交流的方便而彼此接近。由于各工厂之间存在工业联系,导致工厂在一定地域发生集聚,工业集聚带来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能力、获得集聚效益的优势。工业集聚又最终促进了工业地域的形成,有的甚至形成专业化的工业城市。从工业联系到工业地域的出现,其间存在着前因后果的`关系,在学习时要注意其中的联系。工业集聚有许多明显优势,正是这些优势的存在,才使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可能。集聚又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传统工业的集聚,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利用基础设施,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加强信息交流和协作。另一种是新兴工业集聚,其往往是为了控制某一类或几类产品的国际市场,这些区域具有发达的专业化分工,有良好的产业文化,有利于技术的快速创新。

  探究活动2:工业过分集中,就会出现许多问题,所以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工业分散的现象。读课本知识窗“日本工业地域的变化”,想一想日本工业地域分布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工业地域分散的原因和条件

  ①阅读课本知识窗“日本工业地域的变化”,想一想日本工业地域分布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工业得以分散分布条件是什么?

  ②指导学生阅读“福特汽车生产网络图”思考下面的问题,思考工业分散的另一种原因是什么?

  ②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导学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

  ③小组代表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发言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认识工业集聚的负面影响,以及由此出现的工业分散现象。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一分为二地评价问题以及为问题寻找对策的理念。

地理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看图熟悉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及主要城市

  2.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简要说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 运用地图、资料分析自然条件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的启示。

  4.了解东西方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是国家地理的第一节,学好这节对以后的国家学习会起到良好的拖动作用。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活动题,或因图起、或因表生、或因计算而得答案、或探讨而有结论,无不要求学生勉励亲为,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通过对日本经济依赖性强的分析,培养学生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在教师创设的一系列情境中体会并树立发展经济的方向和趋势有所理解,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日本的经济发展特征;日本的工业布局。

  教学难点日本的工业布局及其成因。

  教学器材 多媒体课件 地图 挂图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读图法 问题解决法

  教学建议

  新课导入:日本自古以来与我国密切相关,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部分中国与日本字唐朝以来相关的图片。曾经远远落后于我国的日本,在当今日本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质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四万美元稳居世界前列,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提问:为什么日本的经济会是如此发达呢?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密切的联系,那么日本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呢?

  (板书)一、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

  让学生根据结合66页文字部分了解日本的面积、人口、语言和民族等基本概况,读课本66页“日本地形”图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组成。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板书)1、日本的民族和人口

  (提问)日本虽然面积小,只有37万平方千米,但海岸线却比我国还长,为什么?

  (学生指图回答:日本是个群岛国家,海岸线曲折。 )

  (板书)2、群岛国家,多港湾

  (提问) 看日本地形图,看一看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日本国土四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仅沿海一带分布这狭小的平原,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日本不仅多山,还多火山、地震,这是为什么? (展示)“板块构造示意图” 与“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

  (讲解) 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分布带上,所以,多火山地震。 境内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80多座。富士山就是其中一座著名的活火山,也是日本的最高峰。日地震频繁,人们可以感觉岛的地震平均每年1500多次,真不愧是“火山之国、地震之邦” (板书) 3、多山,多火山、地震

  通过课本67页了解日本的气候

  读表:东京和北京一月和七月气温和降水量

  提问:(1)冬季,东京比北京冷还是暖?夏季呢?

  (2)降水量,哪一个多?

  (3)这说明日本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 ?

  (小结) 东京和北京大致处于同一纬度。但是,冬季东京比北京温暖,夏季比北京凉爽,且降水量比北京丰沛,这说明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 (提问) 日本多山,降水又较多,河流会有什么特点?

  多山使日本的河流短促,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由于日本山地多,且降水丰富,全国大部分地区为森林覆盖,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0% (转折过渡) 日本的水力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那么用来发展工业的矿产资源是否丰富呢?

  日本缺乏哪些主要原料和燃料?缺乏的程度如何?这些原料和燃料都从哪些大洲进口 。

  结合课本68-69页及图3-6“日本进口能源和矿产示意”图了解日本的资源状况。

  (总结)日本大部分原料需要进口,而且进口的比例较大(90%以上)说明日本的矿产资源严重缺乏。日本工业原料的来源很广,除欧洲和南极洲外,其他几大洲均有。我国和日本相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才13.4%,但还大量出口木材,一次性筷子等,破坏森林资源,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板书)4、矿产资源贫乏

  (提问)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这对它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利,那么日本如何克服这一不足呢?

  让学生根据日本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分析这些因素对日本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资源贫乏的岛国。日本作为一个经济强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口存在着矛盾。那么,日本为什么会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呢?

  (板书)二、发达的经济

  提问:日本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生活中有哪些产品是日本的?

  (由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料说明日本出口产品在世界中的地位。说明日本是一个加工贸易大国,依靠大量出口产品赚取大量外汇而发展经济,从而成为一个经济强国。

  提问:是否任何一个地狭人稠、资源贫乏的国家都可以成为世界强国呢? (不能)

  那么,日本产品的独特魅力何在呢?

  (板书)1、经济发展条件

  一种产品能够畅销必备的条件就是物美价廉。

  物美,也就是产品的质量好,技术含量高,日本注重科技教育的`发展,可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价廉,就是价格低,成本低。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哪些呢?(由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成本构成包括工人的工资、原材料和运费等。

  引导学生分析:

  (1)日本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工资成本低;

  (2)日本资源贫乏,需要大量进口原材料(结合课本69页日本金库能源和矿产示意图学习);

  (3)运费:日本是一个多优良港湾的岛国,海洋运输发达。(进口—加工—出口,这样的类型就是加工贸易。)

  提问:日本依靠大量出口产品赚取外汇、进口大量原料弥补资源的贫乏。应该把工厂建在哪里才能最大限度的节省运输路费呢?

  (小组自由讨论)

  (板书)2、工业分布

  教师小结:把工厂建在沿海地区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运费,方便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日本多优良的港口,海洋运输便利。(结合课本69页“日本工业分布图”落实日本工业的分布及日本的著名港口城市)

  加工贸易经济不仅使日本成为经济强国,还使日本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展示大量关于日本文化对比的图片,体现出日本文化关于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东西方的强烈对比)

  思考:这与加工贸易有什么关系呢?

  作为相对封闭的岛国,要想发展经济尤其是发展对外加工贸易经济就必须对外开放,开放就意味着要吸收外来文化,包括东西方文化。于是日本就形成了独特的东西融合的文化,既保留有民族的传统内容,又兼有东西方文化的特色。

  合作探究日本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

  当堂达标 运用多媒体提供日本空白图,由学生将日本重要的地理事物填充在图中相应的位置。

地理教学设计6

  一、复习内容

  湖南教育出版社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七章-了解地区;第八章-走进国家

  二、复习时间

  16-18周:六个课时

  三、复习步骤

  16周: 第一课时——复习提纲六单元+单元测试

  第二课时——试卷讲评+查漏补缺

  17周: 第一课时——复习提纲七单元+单元测试

  第二课时——试卷讲评+查漏补缺

  18周:第一课时——复习提纲八单元+单元测试

  第二课时——试卷讲评+查漏补缺

地理教学设计7

  生本教学是郭思乐教授近年来提出的教育新理念,他切中了我国现行教育模式中“师本”理念的要害,以教育本体论、建构主义等为理论基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也尝试了一下生本教学模式,发现经过一个多月的探索,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高了,对地理学科的恐惧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率高了,学生变得更喜欢上地理课了。我在有限的实践中尝试到了运用生本理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的甜头,体会到了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推行生本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以下是我落实生本理念,在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探索与反思,想跟大家讨论一下。

  一、生本教学理念的实施

  1.充分信任学生,依靠学生学生自主地学习

  实施“生本教育”,首先需要教师在思想上完全放下包袱,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还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又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去自由发挥,自由创造。否则的话,如果教师只是在形式上放开,而在实际操作时,总是担心学生这没学到,那没学好,非要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框架学习,那就会束缚学生的手脚,压制学生的学习天性,大大削弱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我在地理课堂上尝试运用生本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时,教师由“主演”变成了“场外指导”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学习必修一《地球公转的意义》关于影长的计算时,老师就没有象以往那样按部就班地依据教材的安排进行教学,而是“放手”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切实注重学生自身的体验,在前置作业布置完毕后,学生很开心地找来灯泡、竹竿(有的小组用铅笔来代替)、皮尺(有的小组用鞋带)等。不等老师提示,探明就小组合作,有条不紊地计算出厦门地区冬至日、夏至日不同的太阳高度,然后分工,演示、测量、出竹竿、铅笔等标志物在冬至日与夏至日的影长。最后,老师进一步点拨各个小组“厦门某小区欲盖一60米高的楼房,其北面的建筑一楼要想全年都能得到太阳光线,楼间距最少不能少于多少米?”本以为这个问题一定能难倒学生,可是,在各个小组的分组演示下,各个小组先后得出了正确结果。不禁让我大为吃惊。本以为这个问题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可是当我真正放手之后,发现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真的收到意向不到的效果。

  2.前置作业的布置

  生本理念中的“先学后教”以将学生的先学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以往的作业布置都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师教学成果,改进教学

  的重要依据。但是生本教育下,教师会将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以浅显纲要、要点的形式布置,这类作业是为新课做准备,做铺垫,做指引。它是预习作业,但又超越了预习作业,这就是生本课的前置作业。它引导学生怎样去预习,怎样做好“先学”,怎样进行组内的知识融合。前置作业必须是对学生的预习、“先学”有导向作用。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二《工业的区位选择》时,我给学生布置的前置作业如下:

  ⑴网上查阅资料,寻找你感兴趣的企业的相关资料,小组汇总分析这种(类)企业分布在某地区的原因。(小组上台展示)

  ⑵国家决定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现在银行愿意给你们提供1000万人民币的无息贷款,请问你们将在什么地区发展什么企业?并详细说明你们的.理由。(小组上台展示)

  前置作业的布置应本着低入性、指导性、个人作业与小组合作作业相结合、趣味性、开放性、等原则。

  ⒊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趣”提质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望摆在首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好之”、“乐知”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只有对地理课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成绩的关键是设置悬念。如必修二《工业的区位选择》时,学生尽管经常接触一些工业产品,但是很少注意到工业的区位选择问题,这时“查找感兴趣的企业的详细资料,进一步思考它们选择在不同地区的原因”,学生可能就会开始关注自己平时喝的矿泉水、绿茶等饮品的产地,喜欢玩电脑的同学可能会关注电脑配件产地、游戏软件产地等,爱美的同学可能会关注最喜欢衣服的产地,进而激发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给与1000万的投资金额,鼓励你们办不同企业,说明选择的理由”更是给学生更多的发散思维的空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质疑和解惑的兴趣。

  4.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积极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

  在地理课堂中,我们应十分重视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并以课堂讨论作为合作学习的有效载体。生本教育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教师可通过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我们可以把学生学习中产生的疑惑,教师教学中设置的问题,通过不同的形式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讨论一般以前后两张桌子的4名同学作为一个小组,也可以是同桌2人为一个小组,或者以班级自然小组为单位。但不管以何种形式开展讨论,都必须让每一位学生在合作中承担责任,在讨论中分享收获。如在必修二《工业的区位选择》中,全班40名同学共分5个小组,它们分别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技术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动力导向型工业,先小组内个人查阅资料,每个组员将自己准备的部分由记录员或组长再整合,综合成报告进行汇总。在小组展示的环节中,各小组在分别展示后,要留有2—3分钟的答疑时间,其它小组进行提问,由展示小组进行解释,充分发挥全小组的智慧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营造全班良好的学习环境。

  5.要高度尊重学生,多用欣赏的眼光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

  “生本教育”提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因此作为老师,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并不断地给与学生支持与鼓励,让学生感受和分享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这样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如在必修二《工业的区位选择》中,一位平时最喜欢通宵玩游戏的同学,选择了“分享游戏软件的产地及选择的理由”,回答的相当不错,这时我就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不断发出啧啧赞叹之声,并情不自禁地多次用到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像“太好了!”“棒极了!”“谢谢!”“真让人难以相信你们会想出这么好的办法来”等等,该学生老师的激励下,尝试了成功的喜悦,学习愿望得到了满足,学习积极性空前提高。

  二、 对生本教学理念下的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感觉生本教育有很多的优点,但是也存在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生本教育的优势:

  ⑴生本课堂迎合了学生喜欢自我表现的心理特点,消除了学生的思想顾虑和心理负担,学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展示或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⑵生本课堂符合了新课标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要求。学生通过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前置作业来达到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目的;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及展示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⑶生本课堂解放了老师也解放了学生。在生本课堂中,学生是演员,老师只起到了导演的作用。演员的角色越投入,生本课堂就越精彩。

  2.生本教育继续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生本教学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知识的探究和展示过程中,所以练习的机会变少了,因而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掌握的不够牢固。在解题的过程中错漏较多,速度

  也较慢。此外,对于一些基础差而且内向的学生如何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也是生本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上是我对高中地理生本教学的实践及思考,生本教学实践使我解决了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困惑,学生通过自发主动的学习,在课前课后大量地查阅资料,充分感知、感悟和内化学习内容,自身去品尝知识的“原汁原味”而不是无奈地“咽啃”教师已“咀嚼”好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走近地理,喜爱地理这门科学,尽管生本教育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我将和同仁们一起慢慢摸索,力争使其较好地应用于地理教学。

地理教学设计8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美国的位置和组成,知道其领土变化的原因和过程。

  2、了解美国居民的构成和美利坚民族的复杂性。

  3、了解美国自然环境的特点,掌握主要的地形区和气候类型。

  4、了解美国自然资源的丰富性。

  5、运用美国的地形图、气候图,分析美国自然环境的优越性。

  5、运用美国的矿产资源图了解美国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6、通过学习美国对世界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教学重点

  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以及种族构成等。

  教学难点

  美国自然环境和资源对于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复备栏

  导入新课: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踏上西半球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透过美国和巴西,了解美洲的自然风貌、经济特点和人们的生活风俗等。

  我来预习:

  1、世界政区图。

  观察地图,说说美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临国位置。(美国位于西半球的北温带,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西南与墨西哥相邻,北临加拿大,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除了本土外,美国海外的两个州分别位于什么位置?属什么温度带?(阿拉斯加,位于北极圈附近,大部分属北温带,少部分属寒带。夏威夷,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热带太平洋地区,属热带。

  3、美国国旗。

  问:你知道美国国旗的含义吗?(美国国旗的左上角蓝色星区内,一共有50颗白色五角星,他们分别代表美国的50个州;星区以外还有13道红色白色相间的条纹,他们又代表美国最初独立时的13块英国殖民地。)

  一、领土组成

  1、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2、领土组成美国的普遍居民中,都有哪些肤色的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说明美国是一个由各种人种构成的移民国家。

  总结:美国建国只有200多年,居民都是由各大洲移人的,所以说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二:移民国家。

  1、你所熟悉的美国名人中,哪些人是其他国家或大洲移民的后裔?(华盛顿:美国人。爱因斯坦:德国犹太人。杨振宁、李政道:中国人。乔丹:非洲人。)

  2、阅读教材86页图9、2“美国的人种构成饼状图”,看看在美国什么种族的人口最多?

  (白种人占84%,最多;其次黑种人占13%;其他占3%。)

  板书:种族歧视。

  3、情景教学。

  问:华人对美国的建设都有哪些贡献?(西部开发,修筑铁路;科学界获诺贝尔奖的有: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等;航空领域有第一位华裔太空人:王赣骏。

  我来探究:

  1、美国农业区域化生产的优点是什么?

  2、中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美国的些经验?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美国农业生产的布局与特点。

  2、美国的工业布局及高科技的特点。

  3、美国对世界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4、运用美国的矿产资源图以及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揭示矿产资源对美国工业区的影响。

  5、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6、通过学习,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地理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美国工业特点以及城市分布

  教学难点

  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复备栏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美国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知道美国的自然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这一切对于发展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美国的经济发展特点

  我来预习:

  1、导入: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产品是美国生产的?请列举一些产品或品牌。(可口可乐、摩托罗拉手机、福特汽车、柯达胶卷等。总结: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它的工业产品遍布世界,我们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今天我们就来全面认识美国的工业状况。

  2、你知道美国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吗?(钢铁、汽车、化学、电子、宇航、石油、飞机制造等。

  3、展示“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

  请同学们在图上指出下列工业城市,并说明总结:东北部是美国开发最早,污染最严重的工业区,主要是传统工业部门。后来逐步向南部、西部“阳光地带”转移,这两个地区逐步发展成为以新兴工业门类为主的工业区。

  4、美国有哪些产品居世界前列?(居世界第一位:合成橡胶、轮胎、铅、载重汽车、发电量、磷肥等。居世界第二位:煤炭、新闻纸、水泥、钢、小汽车。

  提示:多看“阅读材料”。

  5、根据以上“材料”学生发现美国的工业生产有什么特点?(工业产品种类齐全,产量大,技术先进。

  6、引导:有人说:“美国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你同意吗?你能列举一些有关高新技术的产品和其他事物吗?(航天飞机、微软公司、彼尔盖茨、爱国者导弹、大型轰炸机。

  7、近几年,美国的经济平稳发展,主要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

  阅读P90页提供的材料,说说高新技术产业对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美国的确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8、过渡: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第一经济强国。它众多的工业产品和高水平的生活消费,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请学习下面一个标题的内容。

地理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3)了解东南亚人口稠密、华人众多的特点,了解华人、华侨在开发东南亚和支援我国经济建设中做出的贡献。

  (4)了解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和社会风貌。

  技能目标

  (1)会读东南亚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会利用地图来分析地形特征和位置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内差异,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进一步树立各国发展应该因地制宜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东南亚位置及其重要性;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东南亚的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农作物及分布

  教学难点

  (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气候与农业的关系;农作物的分布

  教学方法

  观察、比较、演示、讨论、归纳等方法,制作多媒体。

  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诗歌方式引入:读陈毅赠缅甸友人的一首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这首诗所描述的就是与我们国家山水相连的东南亚。

  [讲授新课]

  1.展示:图9.1“东南亚在亚洲的位置”和9.2“东南亚的国家和地区”,明确东南亚的范围,主要国家和重要的地理位置。

  一、重要的地理位置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1)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我国有时称南海为南洋,故习惯上常把马来群岛称为南洋群岛。

  (2)国家:共11国,其中东帝汶为新建的国家。教师指图让学生说出:与中国相邻的国家(越南、老挝、缅甸);内陆国(老挝);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也被称为“千岛之国”。

  (3)重要的地理位置

  教师指图让学生说出:纬度位置(10°S~25°N),这就决定了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比较大。

  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和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这种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著名的马六甲海峡。

  展示:图9.3“马六甲海峡”,看图后请大家思考: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向西欧等国出口工业产品,都要途经该海峡,因此日本才会把马六甲海峡称为它的“海上生命线”。

  承接,我们知道了东南亚的位置,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它的自然地理特点,先看地形

  二、多山的地形

  [读图]读《东南亚地形图》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总的看地形有什么特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略)教师指图介绍主要地形的分布。[教师归纳] 总的看东南亚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和三角洲多在大河的下游及沿海。从中南半岛看,(教师边讲边绘中南半岛山河示意图,要求学生从图上找出主要山脉及河流名称)与我国西南部山水相连,呈南北向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

  [提问] 这种山河大势给当地居民生产活动带来什么影响呢?(上游流经山区,地势险峻,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动力。下游水流缓慢,两岸形成冲积平原,土质肥沃,灌溉便利,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提问]在图上找出中南半岛上五个国家的首都,它们所在位置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都在河流沿岸。这一带为冲积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人口稠密。)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板书)

  [提问] 指导学生读《东南亚地形图》后问马来群岛与中南半岛相比较,地形有什么区别?(同样多山,但大河很少,一般河流短小,平原少,地形崎岖,而且多火山。如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看景观图]指导学生看课本“坦博腊火山大爆发”图。

  [提问]为什么马来群岛多火山?提示学生参看《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图》,并注意与日本比较。

  [教师归纳]马来群岛与日本群岛一样,也是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所不同的是,马来群岛处于印度洋、太平洋两大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提问]火山爆发会给当地带来什么影响?(一方面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另一方面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富多种元素,也会使当地的.土壤肥沃。)

  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板书)

  总的看东南亚的多山地形与其所在位置是分不开的。它不仅影响了东南亚的地形,也影响了东南亚的气候,我们来分析一下本区气候特征。

  ②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①从地区看,马来半岛的南部及马来群岛的大部位于赤道附近。从国家看,印尼、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和菲律宾南部都位于赤道附近,这些国家和地区应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②从地区看,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的北部、菲律宾群岛的北部,纬度相对较高,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从国家看,主要是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国。

  而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展示:图“曼谷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归纳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然后,读图“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的天气示意”,由学生说出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降水出现的时间(午后两点左右),以加深学生对东南亚高温多雨气候的印象。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东南亚有什么吸引人的旅游资源?请举例说明。

  分小组进行展示:

  自然景观:越南的下龙湾,原始的热带雨林。

  名胜古迹:缅甸仰光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

  风土人情: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

  多媒体展示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图片,学生做小导游,展示自己搜集的东南亚资料,解说各景点。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东南亚,感受到旅游业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将地理事物联系起来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的理解能力。

  在东南亚降水丰富着呢,大家觉得这里可以种植什么农作物呢?

  (提问)东南亚为什么以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

  (教师)对!由于这里水热充足,人们在种植水稻等农作物的同时,也能培育生长于热带的经济作物。请同学们看书,找出东南亚的更多的世界之最。

  学生阅读图9.12“东南亚的物产分布”,找出东南亚的热带经济作物。

  学生在初步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围绕教师的置疑,互相讨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五、华人和华侨集中的地区

  承接过渡: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之一,有5亿人生活在东南亚,绝大多数属黄种人,其中华人和华侨占了相当的比例,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学生阅读材料“外籍华人与华侨”,了解华人和华侨的区别(中国人旅居国外,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称为华人;仍保留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了解华人和华侨的祖先在解放前由中国的广东、福建漂洋过海,“下南洋”谋生的历史。

  华人和华侨对所在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应当学习他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精神。

地理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作为中学地理的开篇教材,《与同学们谈地理》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什么是地理,主要是通过同学们所联想到的具体事物奠定学生对地理的初步认识;二是为什么要学地理,主要是从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出发推导出生活离不开地理;三是学了地理有什么用,主要是从现实社会面临的矛盾出发得出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教材分为2个板块,用了6幅图、2段阅读材料、一个思考以及相应的文字说明组成,内容较多,需要详略有当的进行讲解。

  学生活动主要设计在“生活离不开地理”这个板块,“学习地理,为了更好的生活”主要是讲导为主。

  二、学情分析

  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地理基础知识普遍较差,有的学生虽然在小学接触过地理,但地理思维能力十分薄弱。另外,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例如:个别学生不明确学习地理的目的;有些同学对学好英地理缺乏自信;缺乏小组合作意识。

  针对这种情况,在入门教学阶段,努力做好中小学的衔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放慢教学进度,并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想一些办法。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地理学科;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五、课程类型

  综合课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1、自我介绍

  师:同学们好,我叫~~~,很高兴能够成为你们的地理老师。从今天起,我将和大家一起学习地理。地理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只有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与能力,我们才能得到更好地生活品质。

  2、什么是地理

  师:请看PPT,你认识它吗?

  生:地球

  师:咱们地理就是的“地”就可以理解为“地球”,那“理”是怎么理解呢?

  生:道理、真理----

  师:很好,那么连起来应该怎样理解地理呢?

  生:研究地球的一些“道理”。(需指导学生形成这个概念)

  师:一说到地球上的事物,那你们会联想到什么呢?

  生:山、水、火山、地震等等---

  师:很好,山、水灯这么多的地球上得事物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过、遇到过吗?

  生:是

  师: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我们会发现生活中出现和遇到的很多事情,都有一定的地理背景,不妨看看P2的四幅图。

  (师生互动简要的讲解四幅图,简要强调出这些地理现象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师:人总是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不同地方的地理环境有不同的特点,在不同特点的地理环境中人们也会形成一定的生活习惯和方式,这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先看PPT,这是一张重庆地形图,从图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重庆四周的地形高中间相对较低时,与成都平原等地形相连共同构成了四川盆地。注意,这里所谓的中间低是相对于四周而言,就重庆主城而言在理论上应该是属于“中间低”,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依旧会遇到很多山,所以重庆也有“山城”之称。

  除此,重庆主城还是处在长江与嘉陵江相汇的地方,再加上重庆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大气降水量丰富,充足的水汽导致重庆大雾天气多。所以重庆除了有“山城”的美誉还有“雾都”之说,雾都说明重庆有很多的雾,具体来说,重庆年平均雾日是104天,有世界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年平均雾日只有94天,重庆是名符其实的“雾都”。雾和云都是由浮游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只是雾生成在大气的近地面层中,而云生成在大气的较高层而已。雾都导致重庆的空气很湿润。

  那我们重庆的这样独特的地理环境又孕育出怎样的重庆人呢?

  生:------(引导学生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说到很多的重庆特色,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挑选其中的3个进行详细讲解。首先,为何重庆美女多?

  生:------(引导学生回答)

  师:其次,为何重庆人爱吃火锅?

  生:------(引导学生回答)

  师:最后,为何重庆夏季高温?

  生------(引导学生回答)

  (过渡)

  师:这只是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问题,还有很多的其他问题。要是,我们有一定的地理背景的话,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所以生活是离不开地理的。既然地理如此重要,那学习地理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请看P2页---

  生:学习地理,为了更好的生活。

  3、学习地理,为了更好的生活

  师:地理教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好朋友”,这样,我们才可以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这里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在大约公元前5000年,在今天伊拉克地区有一个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巴比伦,然而,由于人们长期滥伐森林、过渡放牧等等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再加上战乱等原因,最终使巴比伦被掩埋在了泥沙之下。所以,违背自然规律,人类就会受到怎样的惩罚?

  生:------

  师:地理教我们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每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比如新疆种植棉花质量很好要是让重庆种植棉花的话估计很难获利,重庆适合种植水稻要是将水稻种植到新疆去的话估计颗粒无收都可能,要是不具备一定的地理背景的话,我们就很难过上好日子。

  还需要学会“综合的分析问题”和“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人地关系才会相辅相成和谐发展,我们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4 结语

  最后,跟大家分享2个观点。一是,地理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教师适当的给予解释:春雨主要是暖空气,秋雨主要是冷空气)二是,地理是一门爱情学科,“海枯石烂(大海干涸,岩石成土。喻指经历极长久的时间。)、山盟海誓(指着山、海发誓,订立盟约。表示要像高山大海一样永恒不变)、天涯海角。”

  (若有时间多放些图片)

  愿:同学们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终身欣赏和认识生活,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美好。

地理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

  能力目标 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探究,提高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

  情感目标 通过从材料到总结分析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名人的故事,激发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要求:

  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

  了解大陆漂移假说以及其形成的条件

  教学重点: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地质现象

  教学难点:寻找大陆源移的证据

  教学方法:材料演示 由现象到推理总结出的本质原因的过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海陆是变迁的

  师: 世界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陆地和海洋也不例外。"沧海桑田"这个成语就是古人的智慧

  提问:"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

  生:大海变成田地,田地变成大海。比喻万事多变化大。

  师:它的原意就是指海陆的变迁。古人久已觉察到海陆是变迁的。

  二、海陆变迁的方式

  师: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海陆变迁的图片活动。(观察、分析、讨论)

  提示:1、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2、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3、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古井等人的总称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已往是什么状态?)

  4、荷兰的国土面积在已往的百年中为何在不停扩大?

  师:请同学们总结海陆变迁的方式?

  (总结)生:变迁方式有三种:1.地壳变更;2.海平面升降;3.人类的活动

  师:海陆是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是就是固定不变的呢?

  20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阅读《魏格纳与大陆飘移假说》。

  生:阅读。

  三、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的过程及其合理性

  师:魏格纳发现非洲大陆、美洲大陆轮廓吻合

  生:是否就能验证假说,分组讨论

  师:结合学生学生所观察的作出评价。事实表明不能看到轮廓吻合就主观认为二者是连接在一起的。要认真求证,不能想当然。谁来介绍1个魏格纳寻找证据的过程?

  生:(简单介绍)魏格纳终身为科学而献身。

  师:从魏格纳发现并创立大陆漂移假说的过程,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呢?

  生:科学解释的前提是认真的观察分析总结

  四、大陆漂移假说观点

  师:现在咱们就来看一看大陆漂移假说。它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生:两亿年前,各大洲是连在一起的,它的四周是一片汪洋。后来才分裂为几块,(南北美洲向西漂移,非洲向北漂移,大洋洲向东北漂移,南极洲向南漂移。)缓慢漂移逐渐形成今天的结构。

  师:对照现在的世界地图看一看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洋有什么变化?

  活动:分组讨论。

  总结:

  生:之前没有大西洋,后来非洲、欧罗巴洲与南北美洲逐步漂移开才形成大西洋。

  生:太平洋在逐渐缩小。

  师:太平洋将来会怎样呢?

  生:会消失。

  师:据科学家考证,在白雪皑皑的南极洲地下埋藏着大量的煤矿,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学生活动:讨论。总结:

  生:煤是树在高温高压下经过很长时间形成的,树是生活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说明南极大陆之前不在这里,而是在1个温暖多雨的地方,后来才漂移到这里的。

  师:所有刚才咱们讨论的问题都可以证明大陆漂移假说的成立,魏格纳用生命代价收集证据,验证了大陆漂移假说的正确性。

  练习: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

  大陆漂移学说是谁提出来的

  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依据和验证过程,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验证假说的正确性。最后由老师总结得出结论。

  课后反思:教学设计体现了一定的驾驶教材的能力。如在一开始上课时就通过 “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有海洋动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人类活动的遗迹”等一系列有趣而又耐人思考的问题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带领学生一起深入学习,在讲授大陆漂移时采用动画效果,使学生清晰地看到大陆在漂移,十分形象也容易记忆,学生乐于接受。

  本节课的教学细微的改进在教学效果上能出现巨大的差别。虽然一个很小的改变对于老师来说没有多大差异,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另外一种思维方式,所以通过这次的反思,更加清楚地看到,在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是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效”,特别在教学上,每一个细节都能够改变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重视每一个细节的设计,全面、多方位考虑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才能最好的利用好课堂四十分钟的时间,提高教学效果。

  从本节课的实施情况来看,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反映还算积极,对提出的问题能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但有些拓展知识可能对初一年级的学生还不太适合。

  这堂课虽然做了较充分的准备,但仍有很多地方不足,还有待于提高。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一、海陆变迁的原因:

  1、地壳的变动; 2、海平面的升降; 3、人类的活动(填海造陆)

  二、大陆漂移假说

  海陆的变迁的例子

地理教学设计12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本课是高中地理必修模块一的最后一节内容,从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关于必修一“地域分异规律”的内容标准: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其旨在通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从本条“标准”来看,首先应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其次,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无论在自然地理过程上,还是在自然地理特征上,都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地域)差异。而空间差异有不同的尺度,正像教材中讲的那样,海陆差异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陆地上的自然带是相对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还有更小尺度的区域差异的。区域差异是有规律可循的。教材从自然带的分布现象入手,分几个方面重点讲述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拔影响的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统一是相对的,而差异是绝对的。建立这个概念是极为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科学地分析地理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具有一定的兴趣,但是要探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就要与之前所学的世界气候的分布联系起来,气候的分布是地理学习中的难点,有些学生可能没有掌握,有的学生则早已遗忘。其次高一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还较为欠缺,因此对于一个事物中影响要素有哪些,主导因素又是什么,难以把握。另外,在教学设计时,重点考虑了身边的案例,使学生能亲身体会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展示不同地区自然景观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的观察陆地自然环境的差异性,通过自然带模型图的展示,让学生直观的总结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同时设计相关的探究活动,培养高一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设计思想

  “地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地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规律,本节内容要讲清楚的两个核心概念是“差异的空间尺度”和“差异的.变化规律”。教材内容也围绕这两个概念展开。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首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旅游出发,让学生明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则是绝对的。为了让学生明确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在不同空间尺度的不同,在教学中展示温度带的分布和海陆分布图,让学生对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有所感知,进而明确本节内容主要研究相对较小尺度的陆地上的地域分异。通过研究自然带的形成分布,通过直观的展示图片,分析不同的景观特征,总结区域差异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条件,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启迪学生去思考问题,从而有所得。总之,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建立对地域差异的感知,并通过景观图片和有目的的启发式提问、探究式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地域分异的规律及成因,达到提升学生读图能力,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目标。

  四、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能够举例说明地域存在差异现象。

  2、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能够分析其主导因素。

  3、逐步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过程和方法:

  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总结。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逐渐形成正确的环境观。

地理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明确西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特点。

  2.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

  因。

  3.明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

  相互关系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分析本区“高”“寒”的自然

  地理特征及对其他地理特征形成的影响。

  5.明确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布及我国主要的牧区。 6.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7.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谈话教学模式,比较法,发散思维,归

  纳总结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识、了解祖国的热情和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成因

  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自然特征的成因及对生

  产、生活的影响。

  第1页/共5页

  ●教学媒体:多媒体。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主要问题设计[导入新课]

  图5.4(课本第4页)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一块儿复习四

  大区域划分界线及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青藏地区的地势及地理位置。从而引出课题。

  一、干旱的西北地区

  1、西北地区的地形。(读图、思考,在自学基础上生与生、

  师与生交流)

  ①本区的位置特点及主要地形。 ②本区河流、地貌、自然景观有何特点? ③分析原因。

  ④完成活动1和2(课本第12页) 2、拓展思维:

  ①西北地区制约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②绿洲的分布有何特点?(盆地边缘) [课堂小结]

  (师生一起复习总结)提问:回答:

  第2页/共5页

  1.本区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2.东西方向山脉?对湿润气流阻挡。 3.结果呢?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4.特征包括?降水稀少。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5.东西向降水差异使本区

  自然景观出现什么差异?由东向西由草原递变为荒漠●板书设计

  ●练习:《十分钟掌控课堂》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让学生计算拉萨和成都的'气温差异。根据第一册书所学

  “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说明造成差异的原因。从而引入课题的学习。

  [讲授新课]

  二、高寒的青藏地区(读图P13 5-17,思考后,生与生交

  流,师与生交流)

  1、青藏地区的地形特点。

  2、本区气候特点。简单分析成因。 A地势高,气温低。

  B由于气候寒冷,青藏地区许多山峰终年积雪不化,冰

  第3页/共5页

  川分布广泛,而这又加剧了寒冷的程度。

  3、高寒的区域自然特征出现的现象(课本P14活动2) 4、青藏高原地势高,除影响本区气温外,对降水有无影

  响。(阻挡夏季风,降水稀少。)

  三、以牧业为主的地区(读图P15 5-21,思考后,生与生

  交流,师与生交流)

  1、西北、青藏地区主要农牧业的分布。

  2、找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主要畜种——三河马、

  三河牛。

  新疆的畜种——山羊、绵羊、伊犁马等——细毛羊为著名

  畜种。

  青藏的牦牛、绵羊、山羊等——牦牛、藏绵羊为著名畜种。宁夏的山羊、绵羊等——滩羊是著名畜种。 3、通过图例,找出本区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地区。提问:①这些地区分布是否集中、连片?(不是。分布面积

  小,分散分布。)

  ②为什么这些地区能发展粮食生产呢?(西北地区的农业

  区:灌溉水源丰富。)

  (青藏地区的农业区:热量条件较好。)

  4、完成P16活动1(给学生充足时间思考、判断、归纳,

  最后教师总结。)

  差异:内蒙古温带草场草质较好。

  第4页/共5页

  青藏地区高寒草场草质较差。成因:

  地势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影响植物生长。活动2(由生交流完成)

  牧区→放牧→流动性强。

  生活习俗:喝奶茶、穿靴子、赛马比赛…… [课堂小结]由学生小结 ●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

  通过对我国四大区域的学习,试着从不同的事物中找出相

  同(或相似点),从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中找出不同点。

  练习:《十分钟掌控课堂》

  第5页/共5页

地理教学设计14

  课标要求与分析课标要求:

  在新课标中,对《城市化》的第一个小知识点“城市化”有如下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对于上述内容,课标还提出了活动建议: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讨论城市的变化,交流感想。

  课标分析:

  本次课程内容主要学习四个内容,根据上面课标的要求,本节课不仅要求学生对城市化有理性的概念及特点的认识,还要求学生在感性上去感知城市化。同时,课标说明了本节内容的教学方法,运用图片对比及学生参与活动来让学生对城市化形成更深的认识。

  教科书分析

  本次课包括四个内容:一是城市化的概念及其过程;二是衡量城市化的标志;三是推动城市化的的动力;四是城市化的影响。重点为城市化的概念及其过程;城市化的特点;推动城市化的的动力。难点是城市化特点的概括。对于“城市化的影响”这一内容,只要求简单了解。

  学情分析

  “城市化”研究是我们身边的地理现象,从学生的已有基础知识来看,他们对城市化有一定的了解,但这种了解往往是粗浅的、片面的,本节教学将以图片、讲解及分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更加理性、深入地了解城市化相关问题。

  在前两节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化的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的特征之后,本节教材主要从动态的角度探讨城市化。

  设计理念与思路

  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学习。主要以讲解+小组讨论为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影像与教材的学习,能准确的说出城市化的定义及其衡量标志。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学习推动城市化的动力。3、理解城市化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展示武汉的一些照片,让学生从感知上认识城市。2、展示课本图片,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城市化的定义。3、以城市化的概念入手,讲解衡量城市化的标志。

  4、小组讨论推动城市化的动力。

  5、展示城市化前后的建筑、交通、生活方式等的不同图片,让学生理解城市化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对城市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小组讨论实验法

  教学媒体黑板、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学生观看有关武汉的一些照片,让学生从感知上对城市有个大概印象。

  2、课件展示伦敦1801年、1851年和1981年的城市扩展图提问:伦敦市的区域范围呈现一种什么趋势?

  3、课件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先引导学生看图例,并提出问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等级及数量上有哪些变化?”,然后让学生观察图片并进行思考,在此期间,将我国城市等级分类标准补充到板书上,最后请一位学生进行回答,并对其回答进行判断和补充。

  4、由上面的环节归纳出城市化的概念。

  5、由城市化的概念,引导学生分析、学习衡量城市化的标志。

  6、通过练习题目对刚才所学知识进行巩固题目一: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是:(C)

  A、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B、城市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D、城市数量增加

  题目二: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对城市化的理解正确的是:(D)

  A、大批的农民迁移到城市,由农民变为市民

  B、农民进城的数量越多,就说明城市化率越高

  C、农民进城越多,这个地方的社会发展越先进

  D、农民生产方式的工业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

  7、由上面的题目二,提出“我国最近几年出现的大量农民工涌进城市与城市化的关系”这一问题,并进行解释,解释时说明这只代表老师个人观点。

  8、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推动向农民工等农村人涌向城市,推动城市化的动力有哪些?”,根据班级学生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别分析使农业人口离开农村的原因有哪些,吸引农业人口进入城市的原因有哪些,并结合自己身边的事例进行说明分析。总结学生讨论结果,并不断进行解释、补充。

  展示课本上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驱动示意图》,以比较形象的方式让学生对推动城市化的动力进行学习。

  9、展示城市化前后的建筑、交通、生活方式等的不同图片,让学生理解城市化的影响。

  10、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并指出本节课的重难点。

地理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

  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

  4.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

  【教学设计】

  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第二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难题。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不会灵活自觉地应用大气环流的知识解决问题。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课件,但是时间、精力、能力有限,未能成功。

  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美贴近教学时,便立即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学生乐于通过观察电脑动态演示,经过仔细思考,认真讨论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由于结论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反复讨论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因此学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晰而严谨,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让我们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是否存在热量差异呢?那么是否存在热力因素引起的空气环流呢?思考。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运动。思考假设的含义:无海陆高低之分;大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A组导学内容

  1.赤道近地面空气在垂直方向上是上升还是下沉?极地垂直方向上空气的运动状况又如何呢?

  2.赤道与极地之间的近地面,空气在水平方向是由赤道向极地运动,还是由极地向赤道运动?

  3.极地和赤道近地面气压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投影演示,相互间合作学习完成A组导学内容。

  过渡:地球实际上是在不停地运动的,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那么大气该如何运动呢?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公转。思考假设的含义:无海陆高低之分;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思考地球自转会对大气运动产生什么影响?

  B组导学内容

  1.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最终的运动方向是什么?为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

  讲述:赤道高空北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于北纬30°附近高空偏转为西风,之后,大气运动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合作学习,完成B组导学内容中的2~3题。

  2.赤道高空的北流空气不断地流到北纬30°附近高空堆积起来,导致北纬30°附近高空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会如何运动?使得近地面气压升高还是降低?

  3.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空气分流、偏转后的风向?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

  讲述:北纬30°附近被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附近~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

  东北风风向常年不变,就好像一个人很守信用,因此,这个纬度带被命名为东北信风带。至此形成了低纬环流。而北纬30°附近~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中纬西风带。

  讲述:北纬60°(极地)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极地东风带。

  4.自北纬30°附近北流的空气与自极地南流的空气相比较,热力性质是否一致?有何差异?相遇后两种空气的运动状况有何不同?由此造成北纬60°附近近地面气压较周围低还是高?思考、讨论。

  时间推移到18世纪,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观测证实,银河系是范围有限的恒星体系,并建立了银河系的天文体系,从而将人类认知的宇宙范围拓展到星系级别。

  之后,随着科学继续发展,技术不断进步,人类的宇宙范围观念也日渐扩大。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分光仪、射电技术的成熟,人造卫星、探测器等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使天文观测的尺度大大扩展,达到上百亿年和上百亿光年的时空区域。

  这里的光年是一个长度距离单位,它是指光在一年中所传播的距离,我们知道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0万km/秒,照此计算,1光年约为94605亿km。那么,能否说宇宙的范围大小就是这百亿光年呢。显然不行,这里所指的是目前我们所能观测到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认识的宇宙范围一定会继续扩大。

  我们在前面讲过,宇宙是物质的世界,那么宇宙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物质的东西,总有个外化的存在形式。例如,人的外化存在形式就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体”。仿此,宇宙(天)的物质存在形式就是一个个的“天体”。

  就像我们人体有高矮胖瘦的体态差异,黑白黄褐的肤色差异,男女老少的性别、年龄差异等等方面的差异一样,天体在大小、质量、光度、温度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别,这就是天体的多样性。

  天体的多样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在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用肉眼看到:星光闪烁的恒星(这是一种能够自行发光、发热的天体)、轮廓模糊的星云(主要成分为H,呈云雾状),这两种天体是宇宙空间中最基本的天体。还有较明显位移的行星(绕太阳【恒星】运转、反射太阳光线)、以及有圆缺变化的月亮、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巴的彗星。

  此外,在宇宙空间中,还有一些我们单凭肉眼看不见的天体,比如一些星际气体和尘埃,以及人类制造发射到宇宙空间的人造天体:如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空间站等。

  (边引导学生看图讲解边板书)

  <板书>

  3、宇宙的物质性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2)天体的多样性

  自然天体:恒星------星光闪烁(自行发光、发热)

  星云------轮廓模糊,主要成分为H,呈云雾状)

  行星------移动(绕恒星运转、反射恒星光线)

  卫星------月亮(地球的卫星,有圆缺变化)

  流星------一闪即逝

  彗星------拖着长尾巴

  星际气体和尘埃

  人造天体: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空间站等

  这里有一点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天体是指存在于宇宙空间(星际空间)的物质。因此,掉落到地面的陨石、陨铁等就不能被称为天体。

  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是个天体,但地球的一部分或附属部分就不能称为天体,如地球大气、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等。

  我们前面讲过,宇宙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这就是宇宙的运动性。

  根据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天体只要有了质量,就会相互吸引。而如果天体既相互吸引又相互绕转,就形成天体系统。那么是否所有的天体都属于天体系统呢?不,只有那些既相互吸引又相互绕转的天体才能称为天体系统。

  目前,人们将认识到的天体系统,从小到大排列,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月球绕地球运行构成地月系,九大行星及其卫星以及流星、彗星、小行星和星际气体和尘埃等构成太阳系,太阳系又和跟太阳系相似的其他一些恒星系构成银河系,而银河系又和河外星系(简称星系)共同构成总星系──这是目前我们所观测到的宇宙的范围。

  讲了上述的内容,同学们不免要问:宇宙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呢?这就涉及到宇宙的起源及演化。

  关于宇宙的起源,我国有盘古开天劈地的传说,西方则有“上帝创造宇宙”的信仰。我国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是这样的:“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盘古出,而天地分,阳清者为天,阴浊者为地……盘古日长万八千丈,天日高万八千丈,地日厚万八千丈。”这与我们现代天文学家所提出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在思想上十分接近。

  宇宙大爆炸的观点认为:在宇宙的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物质密度也相当大。此时,宇宙间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由于高温,这些物质极不稳定。在150亿年前的某个时刻,宇宙突然爆炸膨胀开来,这些物质迅速向外辐射出去,刹那间,宇宙空间扩大了1029倍,温度亦随着宇宙的膨胀而迅速下降。当温度下降到10亿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或衰变,或与质子结合成重H(氢)、He(氦)的原子核,原子核继而捕获电子,早期化学元素开始形成。当温度继续下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弱,此时,宇宙主要物质是气态的,之后气体逐渐凝聚成星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期间,也有一些已经形成的恒星爆炸成星云或进一步塌缩为白矮星、中子星、黑洞以及膨胀成红巨星。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宇宙。

  因此,我们说宇宙中的天体不是同时形成的,各自都有其发生、发展、衰变的历史。作为整体的宇宙,也经历了温度从高到低、物质密度从密到稀的演化。

  <板书>

  4、宇宙的.运动性

  (1)天体系统:天体相互吸引又相互绕转

  天体系统层次:(见文中)

  (2)宇宙的演化:温度从高到低、物质密度从密到稀

  Ⅲ、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暂时讲到这,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进一步学习“宇宙中的地球”部分。请同学们做好预习,并着重掌握前面所学的各种天体的特征以及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

  (来源:原创作品)

  讲述: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副极地低压带。

  5.北半球形成了几圈环流?南半球是否会形成同样的环流?

  C组导学内容

  1.全球近地面共分为几个气压带、几个风带?

  2.全球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是否有规律可循?思考、讨论,从而找出分布规律:南北对称、相间分布。

  过渡: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纬度位置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呢?让我们把假设情境进一步接近实际情况来设定。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思考假设的含义:考虑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

  D组导学内容

  总结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的规律。

  板书:二、形成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前提是地球表面性质均一,但是地表是不均匀的,所以实际上的大气环流要复杂的多,下节课我们再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2.4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定义: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二、形成

  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附:对高中地理观摩课《大气环流》的教学设计的分析:

  《大气环流》是第二单元大气环境的重点合难点,它是气候类型的原因与分布、洋流的成因与分布等地理现象的主要原因。

  对大气环流的学习和掌握关键是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动态、立体的空气运动图像,既能分清地面空气运动和高空空气运动,又能很好地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准确地记忆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更好地加以运用。

  学生主体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目前教改的方向之一。周老师的这节课有两个突破点:

  1.运用素材库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

  周老师使用素材库中的《大气环流》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课件运用动画的形式把教学中单纯用语言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很容易、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学生主体参与,突出了师生交互式的学习方式。

  周老师根据教材,挖掘内涵,提出了导学内容,再结合课件演示内容,让学生观察、动脑、思考、研究、讨论,由学生总结、表达得出结论,再由师生共同总结,这种师生交互式的学习方法,效果优于其他形式的教学,它既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特点,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值得提倡的。

  周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优点:

  1.语言流畅、教态自然、思路清晰、条理清楚、由简入繁、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思维步骤。

  2.课前的复习提问设计巧妙。

  让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用绘制热力环流的方式来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内容,在绘制的过程中,学生的下笔顺序反映了他对热力环流的认识是否了然于胸,下面的学生是否能立即指出错误同样反映了他们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通过大气环流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来引入大气环流,由简入繁,过渡自然,不留痕迹。

  3.不直接将大气环流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在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理解清楚之后再由学生总结大气环流的概念。这种方式使学生接受新知识更自然、更积极。

【地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地理教学设计10-25

地理课的教学设计04-02

地理教学设计15篇01-21

初中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教学设计09-15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09-15

地理教学反思08-17

地理教学总结12-23

地理教学反思04-25

初一地理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