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学设计>三角形教学设计

三角形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13 08:28:4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关于三角形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三角形教学设计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三角形教学设计

关于三角形教学设计 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三角形图形、画点的底图、水笔、三角形组合的挂图、教室周围布置三角形的实物。

  2、正方形的.蜡光纸、剪刀、胶水、图画纸。

  活动过程

  1、导入:有个图形宝宝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图形宝宝吗?

  2、出示三角形,让幼儿说出三角形的名称,然后让幼儿找出教室周围与三角形相似的实物。

  3、提出问题:“你怎么知道它们是和三角形宝宝一样的图形?”引导幼儿用手摸摸三角形的角和边,体会三角形的外形――三个角,三条边。

  4、出示三角形组合的挂图:

  (1)引导幼儿找出挂图的图案都是三角形组成的。

  (2)请幼儿说说怎么知道是三角形组成的。

  5、出示图,请幼儿用直线与点连接起来成三角形。

  6、老师与小朋友一起讲评连接三角形的情况。

  7、剪贴花:

  (1)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花是用什么图形粘贴的。

  (2)提出问题:没有三角形的蜡光纸怎么办?(引导幼儿用正方形折剪成三角形进行粘贴)。

关于三角形教学设计 2

  使幼儿通过感知和观察,了解三角形的名称和特点,能找出生活中相应形状的实物来。

  准备

  1、圆形纸板;大三角尺、三角形纸板或这种形状的其他物品各4、5件(按幼儿分组的数准备)。两根约4米长的绳。

  2、彩纸或白纸剪成的.可重叠比较的等边三角形和圆形每个幼儿各1个。

  3、配套幼儿用书《数学》上册。

  过程

  1、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教师出示三角形的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轮流触摸边缘,说一说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征,数一数它们有几个角。

  2、找实物

  教师请幼儿在活动室内找三角形的物品,或让幼儿回忆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这种形状的物品,如小彩旗是三角形的,山的形状是三角形的等。

  3、认识图形名称和基本特征

  教师将三角形的物品按在黑板上,用粉笔沿边缘勾画出物体的外形轮廓,告诉幼儿三角形的名称,教幼儿正确的发音。然后教师请幼儿拿出纸制成的三角形和圆形,重叠起来进行观察比较,并说一说三角形的特征,如三角形有三个角和三条边。

  4、做练习

  教师指导幼儿做幼儿用书第2页的练习。

关于三角形教学设计 3

  教材与学情: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解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它是把一些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数学问题,对分析问题能力要求较高,这会使学生学习感到困难,在教学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信息论原理:

  将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作为已有信息,通过复习(输入),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贮存);再通过例题讲解,达到信息处理;通过总结归纳,使信息优化;通过变式练习,使信息强化并能灵活运用;通过布置作业,使信息得到反馈。

  教学目标

  ⒈认知目标:

  ⑴懂得常见名词(如仰角、俯角)的意义

  ⑵能正确理解题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

  ⑶能利用已有知识,通过直接解三角形或列方程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灵活性。

  ⒊情感目标: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对立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正确理解题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信息优化策略:

  ⑴在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探究中,神经兴奋,思维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⑵在归纳、变换中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

  ⑶重视学法指导,以加速教学效绩信息的顺利体现。

  教学媒体:

  投影仪、教具(一个锐角三角形,可变换图2-图7)

  高潮设计:

  1、例1、例2图形基本相同,但解法不同;这是为什么?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探求状态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将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通过旋转、翻折等变换,使学生对问题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输入并贮存信息

  1.提问:如图,在Rt△ABC中,∠C=90°。

  ⑴三边a、b、c有什么关系?

  ⑵两锐角∠A、∠B有怎样的关系?

  ⑶边与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提问:解直角三角形应具备怎样的条件:

  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及解直角三角形的条件由投影给出,便于学生贮存信息

  二、实例讲解,处理信息:

  例1.(投影)在水平线上一点C,测得同顶的仰角为30°,向山沿直线 前进20为到D处,再测山顶A的仰角为60°,求山高AB。

  ⑴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⑵分析:求AB可以解Rt△ABD和

  Rt△ABC,但两三角形中都不具备直接条件,但由于∠ADB=2∠C,很容易发现AD=CD=20米,故可以解Rt△ABD,求得AB。

  ⑶解题过程,学生练习。

  ⑷思考:假如∠ADB=45°,能否直接来解一个三角形呢?请看例2。

  例2.(投影)在水平线上一点C,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30°,向山沿直线前进20米到D处,再测山顶A的仰角为45°,求山高AB。

  分析:

  ⑴在Rt△ABC和Rt△ABD中,都没有两个已知元素,故不能直接解一个三角形来求出AB。

  ⑵考虑到AB是两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而CD是两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而CD均不是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但CD=BC=BD,启以学生设AB=X,通过 列方程来解,然后板书解题过程。

  解:设山高AB=x米

  在Rt△ADB中,∠B=90°∠ADB=45°

  ∵BD=AB=x(米)

  在Rt△ABC中,tgC=AB/BC

  ∴BC=AB/tgC=√3(米)

  ∵CD=BC-BD

  ∴√3x-x=20 解得 x=(10√3+10)米

  答:山高AB是(10√3+10)米

  三、归纳总结,优化信息

  例2的图开完全一样,如图,均已知∠1、∠2及CD,例1中 ∠2=2∠1 求AB,则需解Rt△ABD例2中∠2≠2∠1求AB,则利用CD=BC-BD,列方程来解。

  四、变式训练,强化信息

  (投影)练习1:如图,山上有铁塔CD为m米,从地上一点测得塔顶C的仰角为∝,塔底D的仰角为β,求山高BD。

  练习2:如图,海岸上有A、B两点相距120米,由A、B两点观测海上一保轮船C,得∠CAB=60°∠CBA=75°,求轮船C到海岸AB的距离。

  练习3:在塔PQ的正西方向A点测得顶端P的

  仰角为30°,在塔的正南方向B点处,测得顶端P的仰角为45°且AB=60米,求塔高PQ。

  教师待学生解题完毕后,进行讲评,并利用教具揭示各题实质:

  ⑴将基本图形4旋转90°,即得图5;将基本图形4中的Rt△ABD翻折180°,即可得图6;将基本图形4中Rt△ABD绕AB旋转90°,即可得图7的立体图形。

  ⑵引导学生归纳三个练习题的等量关系:

  练习1的等量关系是AB=AB;练习2的等量关系是AD+BD=AB;练习3的等量关系是AQ2+BQ2=AB2

  五、作业布置,反馈信息

  《几何》第三册P57第10题,P58第4题。

  板书设计: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例1已知:………例2已知:………小结:………

  求:………求:………

  解:………解:………

  练习1已知:………练习2已知:………练习3已知:………

  求:………求:………求:………

  解:………解:………解:………

关于三角形教学设计 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85页。

  设计思路

  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进行探究活动是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特点之一。学生对三角尺上每个角的度数比较熟悉,就从这里入手。先让学生算出每块三角尺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引发学生的猜想: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吗?接着,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任意画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用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或接近180°(测量误差),再引导学生通过剪拼的方法发现: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再利用课件演示进一步验证,由此获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这一系列活动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了“转化”数学思想,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最后让学生运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练习的安排上,注意练习层次,共安排三个层次,逐步加深。

  练习形式具有趣味性,激发了学生主动解题的积极性。第一个练习从知识的直接应用到间接应用,数学信息的出现从比较显现到较为隐藏。这些题检测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顾及到智力水平发展较慢和中等的同学,第3个练习设计了开放性的练习,在小组内完成。由一个同学出题,其它三个同学回答。先给出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说出另外一个内角。有唯一的答案。

  训练多次后,只给出三角形一个内角,说出其它两个内角,答案不唯一,可以得出无数个答案。让学生在游戏中消除疲倦激发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兼顾到智力水平发展较快的同学。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本着“学贵在思,思源于疑”的思想,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实验、去发现新知识的奥妙,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会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渗透“转化”数学思想。

  3、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本课是安排在学习三角形的概念及分类之后进行的,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其它实际问题的`基础。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比较熟悉平角等有关知识;能力方面: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习惯。

  因此,教材很重视知识的探索与发现,安排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活动。教材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为教师灵活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概念的形成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通过量、算、拼等活动,让学生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一)认识三角形内角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三角形,谁能说出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生1: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生2:三角形有三个角,……

  师:请看屏幕(课件演示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的过程)。

  师: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课件分别闪烁三个角及的弧线),我们把三角形里面的这三个角分别叫做三角形的内角。(这里,有必要向学生直观介绍“内角”。)

  (二)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心理

  师:请同学们帮老师画一个三角形,能做到吗?(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

  生:能。

  师:请听要求,画一个有两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开始。(设置矛盾,使学生在矛盾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师:有谁画出来啦?

  生1:不能画。

  生2:只能画两个直角。

  生3:只能画长方形。

  师(课件演示):是不是画成这个样子了?哦,只能画两个直角。

  师:问题出现在哪儿呢?这一定有什么奥秘?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揭示矛盾,巧妙引入新知的探究)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研究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请看屏幕。(播放课件)熟悉这副三角板吗?请拿出形状与这块一样的三角板,并同桌互相指一指各个角的度数。(课件闪动其中的一块三角板)

  生:90°、60°、30°。(课件演示:由三角板抽象出三角形)

  师:也就是这个三角形各角的度数。它们的和怎样?

  生:是180°。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90°+60°+30°=180°。

  师:对,把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合起来就叫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课件演示另一块三角板的各角的度数。)这个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

  生:90°+45°+45°=180°。

  师:从刚才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中,你发现什么?

  生1: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生2: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并且是特殊的三角形。

  (二)研究一般三角形内角和

  1、猜一猜。

  师:猜一猜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1:180°。

  生2:不一定。

  ……

  2、操作、验证一般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1)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师: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是不是180°,你能用什么办法来证明,使别人相信呢?

  生:可以先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再加起来。

  师:哦,也就是测量计算,是吗?那就请四人小组共同研究吧!

  师: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每种类型的三角形都需要验证,先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很快完成这个任务。(课前每个小组都发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指导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合理分工,提高效率。)

  (2)小组汇报结果。

  师:请各小组汇报探究结果。

  生1:180°。

  生2:175°。

  生3:182°。

  ……

  (三)继续探究

  师:没有得到统一的结果。这个办法不能使人很信服,怎么办?还有其它办法吗?

  生1:有。

  生2:用拼合的办法,就是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放在一起,可以拼成一个平角。

关于三角形教学设计 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图形的兴趣和数学活动常规。

  2、初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3、感知并说出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各一,图形若干。

  活动分析:观察、对比是孩子们探究的`过程,通过图形的对比引导幼儿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活动中运用课件直观、形象的特点,通过多种游戏形式,采用启发法、提示法,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并概括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从而突破难点部分。活动的结束之际,组织幼儿进一步从生活环境中找出像三角形的物体,作为活动的延伸环节,自然结束。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采用观察法,通过课件中图形宝宝的口吻引出三角形。

  二、展开。

  1、采用游戏法引导幼儿在众图形中寻找三角形。

  2、引导幼儿观察三种三角形的共同特征,发现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3、动手操作。

  a、幼儿从图形筐中找出三角形,分别数出边、角的数量,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特征。

  b、观察并说出三角形像什么。

  4、游戏“猜猜我是谁”。组织幼儿根据图形渐渐露出部分猜测出图形,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图形特征的认识。

  5、游戏“捉迷藏”幼儿从简单的画面中找出三角形。

  6、引导幼儿观察并找出活动室中那些物品像三角形。

  三、延伸。

  请幼儿到生活环境中进一步寻找三角形的踪迹。

关于三角形教学设计 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探索操作活动中,初步感知三角形,知道其名称和形状特征,认识三角形的多样性;

  2、能不受其他图形干扰找出三角形;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教具:

  1、各种不同的三角形;数字卡;

  2、星星、正方形、菱形各1。

  学具:

  1、3条长度不同的纸条(幼儿每人一套);

  2、各种图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若干;

  3、图形拼图;

  4、胶垫人手一块

  活动过程:

  一、探索操作:

  1、请幼儿拿3条不同长度的纸条拼摆图形。幼儿探索活动,教师指导。

  2、幼儿展示自己的图形,教师集体说说,摆了什么样的图形,用了几条纸条,有几个角。

  二、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1、"小朋友真棒!现在我们请出今天的图形客人。"出示三角形引导幼儿数数三角形的角与边各有多少?(教师根据幼儿数出的角、边,在三角形上标上数字)

  2、出示星星、正方形、菱形、让幼儿分辨它们是否三角形?

  3、出示各种图形,让幼儿把三角形归类放到一边。(二次操作,巩固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

  4、操作:幼儿人手一图形拼画,请幼儿找出画中的三角形,涂色。

  5、向爸爸妈妈展示自己的画。

  三、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我上这节数学课,就是让孩子们认识三角形,难点就是让幼儿如何区分三角形和正方形。在这教学过程中,我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们的桌上,让孩子们数3根小棍拼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通过让他们动手操作,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了:

  1、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

  2、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关于三角形教学设计 7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三角形。

  2、引导幼儿分辨出三角形的物品。

  二、活动准备

  1、三角形模型

  2、三角形相关物品

  3、三角形泡棉

  4、幼儿操作卡

  三、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点心时间到了,小动物们都围在桌子旁边吃着点心。

  请你们看看点心的形状都是不同的.,你认识这些形状吗?

  2、交流探索:引导幼儿认识三角形,分辨出三角形物品。

  (1)教师带领幼儿进入认知环节,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三角形。

  (2)看,小老虎和小狗的点心形状是一样的,你知道这是什么形状的吗?

  3、教师引导幼儿认识三角形的主要特征。

  (1)教师出示三角形卡片和三角形的泡棉学具,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的主要特征。

  (2)小朋友们,请仔细观察,说一说三角形是什么样的?

  (3)想一想,正方形和三角形有什么不同?

  4、实践操作:引导幼儿操作卡片上内容。引导幼儿区分物品的形状,找出三角形物品。

  5、小结总结: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封闭图形是三角形,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三角形的物品,就像小红旗、衣架、屋顶等。

  四、活动建议

  引导幼儿自助操作练习卡,学习探索,找出拼合图形之中的三角形。

  五、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从活动室、家里或者其他场所寻找三角形物品。

  (2)在区角中,引导幼儿用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积木或卡片拼搭图形。

【三角形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

三角形教学设计11-13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02-01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03-28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05-31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优秀09-06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04-07

三角形的内角和数学教学设计07-04

四年级《三角形分类》教学设计06-29

四年级《三角形特性》教学设计06-29

五年级数学《三角形面积》教学设计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