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说课稿>语文说课稿

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1-05-15 10:55:3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必备】语文说课稿范文8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必备】语文说课稿范文8篇

语文说课稿 篇1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一年级数学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第一课时厘米的认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本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说,1、课标要求,厘米的认识位于小学数学第一学段中,它在四大领域中属于图形与几何部分的测量这方面的内容,新课标对这部分内容有明确的要求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3)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2、教材内容,一年级下册共安排了十个单元的内容,图形与几何领域共安排了两个单元,厘米、米的认识被安排在了认识图形之后,本单元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单元在教材编写上的特点:

  1、选取有趣的故事为素材,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2、设计大量实际测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长度观念。

  3、设计了一些让学生选择测量工具和估计物体长度的练习,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估计意识。

  4、运用图形直接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

  厘米和米是最常用的长度单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过接触,对长度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自然界中物体之间存在着长度上的不同,能够直观地比较某些物体在长度上的差异。本单元的内容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习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本单元的重点是建立1厘米和1米的表象,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建立长度表象。

  3、教学建议: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一年级学生认知能力,

   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4、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5、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正确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为:通过实际活动正确建立厘米的印象。掌握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测量方法。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学生在对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学习中认识比较了物体的长、短 ,会直观比较物体的长短,本节课上他们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厘米”

  2、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能力:厘米和米是最常用的长度单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过接触。对长度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自然界中物体之间存在着长度上的不同,能够直观地比较某些物体在长度上的差异。

  3、学生的学习方式、习惯、能力。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基本上已经会进行小组

  合作,会跟同桌,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在动手操作方面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有序地进行

  三、教学模式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本堂课我采用的教学模式是新授课“诗意六步走”,设计理念是我们科信小学的诗意课堂理念,让孩子从小在充满诗意的情境中快乐、自主地学习,让他们从小就有一种诗文情怀,学会过充满诗意的生活。

  1、诗意情景创设,搜集与数学有关的古诗,童谣,儿歌,童话故事等来营造诗意的氛围,让学生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2、合作探究,动手操作,培养能力,强调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3、质疑环节,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4、诗意总结,让学生学会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诗意回顾,把学到的知识试着编一首小诗。

  5、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布置有诗意的作业

  四、说教学设计

  1、诗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根据课本插图从网络上搜索动画故事,让学生在故事的意境中不自觉地进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这样设计的意图:以故事引入,给学生留下悬念,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也为学生体会测量长度需要工具和统一单位的重要性创设了具体的情景。教学本环节大约需要2分钟

  2、合作探究,认识厘米

  学生在故事的意境中已经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在此基础上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感悟因为师傅跟徒弟的拃不一样长,所以衣服才做小了,然后设置下面这样一个活动

  ㈠组织学生用不同工具测量课桌短边的长度。

  如: 用手量,用文具盒,长短不同的铅笔来量。

  ㈡交流讨论:用这些工具测量物体长度效果怎么样?用什么工具测量好呢?

  设计意图:思考质疑,引入新知,让学生亲身实践,深入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及时引出小博士的话;测量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尺子,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

  接下来,让学生认识直尺

  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记一记、举一举、想一想中很直观地感知厘米,认识尺子。

  接着让学生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让学生指一指尺子上的1厘米,可以多种形式,比如:从0刻度到1刻度是1厘米,你还能从直尺上找到哪些1厘米?让学生在多次指认的过程中对1厘米有较为深刻的印象。

  接下来,认识几厘米就比较容易了,有几个大格就是几厘米,重点讲不是从0开始的几厘米的认法。

  联系实际,找出生活中的1厘米,因为实际物体可能不会正好是1厘米,因此这一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让他们积累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将抽象的1厘米转化为实实在在物体,有利于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在此环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教学本环节大约需要12分钟

  3、动手操作,培养能力

  本环节设计了两个活动:

  1、让学生测量自己一拃的长度,他们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学生测量出自己的一拃,记住了自己一拃的长度,有时也可以用自己一拃的长度去测量物体的长度。

  2、测量练习本的长度,测量绳子的长度。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多次的测量中,总结出并能够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教师引导学生适时地总结。

  4、及时巩固,当堂掌握

  第一个练习,通过图读数,针对全体学生,是最基本的内容。第二个练习是对测量方法的练习,及时巩固学生学习的测量的基本方法,在充分练习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检测,设计这几道检测题的目的从这三个方面考虑:

  1、通过先估测再测量

  2、对于断尺的问题,就是训练学生的灵活性,看会不会数出是几厘米。

  3、前面学习的三角形,长方形的边,动手量量,既联系了旧知,又能巩固新知。(本环节大约需要12分钟)

  5、诗意总结,拓展延伸

  (1)学生谈收获

  (2)用简短的话总结测量的方法,教师可以课前早准备好一些诗歌,适时出示给学生。可以引导学生一起编一首 小朋友要牢记,用直尺量物体,物体放平要谨记,左端先和零对齐。右端指向刻度几,物体就是几厘米。 (本环节大约需要5分钟)

  6、诗意作业(1分钟)

  1、回家量一量自己喜欢的物体的长度

  2、为了能让阿福穿上合适的新衣,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的内容,重新编一个阿福的故事。

  这样既能让学生又回到故事中去,又能让学生把新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五、板书设计 这样板书简单明了,本节的重点内容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对本节

  知识的梳理。

  六、课堂评价

  在本节课中,由于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所以对他们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首先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一直贯穿始终的,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你坐的真端正,听讲真认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回答问题声音真洪亮等,学生自己说本节课的表现,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时的表现可以小组长评,同桌互评,面对面地相互说鼓励的话等,最后老师还要对小组进行评价,对表现好的小组,同学进行星级奖励。

  七、课程资源开发

  1、在第一环节中,课本上给出的是四幅图,利用互联网资源找到一个动画故事,阿福的新衣,通过欣赏,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不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很自然地就引入了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青岛版教材中有个小博士,本节课对于小博士的话,在第二环节及时引出,顺理成章。小电脑的提示,也是在第二环节联系生活实际的时候及时地提出来。

3、充分挖掘利用孩子身边的生活资源,如常用的尺子,手,文具盒,作业本等增加估测和实际测量的机会。

语文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珍珠鸟》一课是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以“人与动物”为内容专题编选课文。这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写动物的佳作,都各自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人与动物”的关系,阅读这五篇课文,不但可以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还可以引发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

  《珍珠鸟》一文主要写了由于作者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让小鸟由怕人到喜人、近人、亲人、爱人,最后到与人融为一体的经过。从而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并由衷地发出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从对“人与鸟”的关系的叙述中,启发学生在“人与动物”和谐共存方面作深入思考。

  2、教学目标:

  ①积累生动和优美深刻的语句,引导学生欣赏和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进行描写的手法。

  ②引导学生学习抓住的关键词或句子来把握全文感情基调,分析作者和珍珠鸟建立相互信赖关系的过程和原因。

  ③进一步强化学生朗读、默读、速读、精读等能力,在读中品味,逐步培养学生对词语句子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

  3、教学重点:学会赏析优美语句和语段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对文句的赏析进一步理解的内涵。

  4、教学难点:领会“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和感受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深刻意义。

  5、学情分析:①从德育角度讲,现代学生并不缺少“被人爱”,相反地,恰恰是因为拥有太多的“被人爱”,反而使他们缺少了一种“爱别人”的胸怀,根据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最美好的教育应该是把孩子们对善的向往提升起来,把人的良知焕发出来,使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建立起独立的精神,健全的人格,懂得爱和自由,乐于创造,热爱自然,学会生活和怀有理解人生的渴望。因此,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是责无旁贷的,也是力所能及的。

  ②从语文角度讲,初中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往往还只停留在以情节判断作品好坏这一浅层面上。因此,帮助学生品味文学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长期任务。

  二、说教法

  朗读型美读鉴赏法:(此法由叶圣陶先生提出)。

  设置原因:

  1、本文描写人鸟相亲的画面,语言优美精致,有着浓郁的诗意,适合朗读。

  2、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言“对于写在纸上的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教师表情化的朗读可以把作者感情的流程直接诉诸于学生的听觉,加之伴随着语意的理解,学生的心灵和情感逐渐被打动,从而使他们逐渐展开全面的鉴赏活动。这样以读导讲,以讲导读,更能使学生明晰而深刻地感受到作品中的意蕴。

  三、说学法

  1、朗读鉴赏法

  设置原因:A、初中学生由于阅历浅,生活积累少,以及思维能力的限制,他们不可能如高中生一样,对作品进行理性的分析。而只能通过对语言的感受体味来切入文本,对作品获得感性的认识。

  B、学生的朗读可以让学生调集各种审美心理因素,去亲历再造作者言语表达生动性的过程,在情感上与产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获得再创造的兴趣和喜悦。

  2、小组合作学习

  设置原因:A、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探讨,可以开阔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合作的精神。

  四、说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搜集带有“鸟”字的成语

  (二)导入新课:

  借助多媒体展示“鸟语花香”的境界,以便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速读课文,要求找出全文的主旨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由此引导学生走进,通过精读研讨,看看人与鸟的信赖是如何营造出来的。

  (四)精读研讨:

  这一阶段,让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或举手抢答;或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或发挥想象,尝试着扮演鸟爸爸、鸟妈妈、雏鸟的角色,进行精彩的家庭对话。雏鸟活动的那一部分还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多媒体展示文字和画面),学习细腻的描写手法。这些教学形式,会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起来,每个人都想参与,都想表现自己,我们的课堂教学便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问题设计:

  1、我初见朋友送的珍珠鸟时心情如何?从文中哪句话读出了这种喜悦之情?

  2、可是紧接着,作者为什么单独用一段强调“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想象:这对怕人的鸟被送到新的主人家,心里会想些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试着扮演鸟爸爸、鸟妈妈的角色,说说他们将进行一段怎样的家庭对话?

  3、我在关爱珍珠鸟的过程中,首先为它做了什么事?怎样做的?我这一温存的举动换来了什么?你从这一叫声中读出了什么?

  4、我还为它做了哪些事?我的付出又换来了鸟怎样的反应?

  过渡:是谁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

  5、雏鸟长得怎样?

  想象:雏鸟诞生后,它的爸爸、妈妈将对它进行怎样的教育?雏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吗?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展开一家三口的对话。

  6、雏鸟对我有什么反应?我又是怎样关 爱它的呢?请一位同学朗读雏鸟活动的段落,大家思考刚才的问题。(大屏幕出示与文字有关的画面)

  7、雏鸟的变化和我的关爱是分不开的,我在雏鸟活动的时候是如何对待它的?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提示的问题回答。

  8、在我的关爱下,鸟不但亲近我,信任我,还对我产生了一种依恋,你能从文找出雏鸟对我依恋的句子吗?作者在表现这种依恋的情感时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9、读到这里,你感觉作者笔下的鸟和你以往见到的有什么不同?

  10、这种表达效果和作者细腻的描写是分不开的,你认为作者对雏鸟主要进行了什么描写?能找出相关词语吗?请带着对鸟的喜爱之情朗读这段文字。

  过渡:我们再来看这鸟,亲昵的趴在作者肩头睡着了,还呷呷嘴,似乎在做梦。

  想象:此时的鸟做了一个什么梦?

  11、作者也被鸟的这种亲昵、依恋的深情所打动,灵感涌上心头,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想象:作者在这里想对我们人类发出怎样的呼唤?你以后会怎样做?

  (五)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想让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唤起情感上的共鸣,走进大自然,留心观察自己喜欢的动物,亲近它,欣赏它,关爱它,并象作者一样及时捕捉灵感,拿起笔细腻的描写出自己喜爱的动物。

  (六)课堂结束

  多媒体展示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画面,配以优美的音乐旋律,结束今天的课堂学习。

语文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出师表》。

  新课标指出:“阅读……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本文文质兼美,情理交融,实在不可多得。教学应该通过读、背、悟、思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得到提高。学习时,还应该结合文章组织相关分析性学习,合理地将语文学习发散到课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

  二、说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A在学习中了解“表”这种文言文体的一般知识;

  B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用法,能够背诵文章的重点段落;

  c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迁移性阅读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A反复诵读,在读中感知文章大意及内容要点;

  B在读中质疑探究、迁移发现;

  c强调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实现师生的相互动;

  D引导学生联系本人的生活体验进列多角度阅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会怎样对他人陈述本人的观点和建议;怎样正确对待他人对本人的恩惠;怎样看待本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一情感培养绝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应该让学生联系本人的生活体验,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本人从多角度去思考,得出本人的结论。而学生对诸葛亮人品、气节的思考解读过程,实际上就是情感培养过程、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三、说教法、学法

  1、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品味。

  2、由单向思维转向多向思维,正确引导学生进列多元化思考。

  3、注意传授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走向完善。

  4、重视教与学的双边性,重视师生互动,注重学生的自主理解和思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成功的喜悦。

  5、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天然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切忌为了完成目标而强列设计教学环节。

  6、要借助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和兴趣所在,以知识链接的形式,将学生对文本本身的学习拓展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时空中自主学习。

  四、说教学构思

  (一)以诗句引入的方式,通过“出师一表”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文。

  (二)自读课文,扫除障碍

  通过学生自读课文,熟悉课文,提出疑难,扫除朗读和理解的障碍。

  (三)共读课文,理清要点

  以理清文章结构为目标,以教师范读为引子,通过师生共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课文,在理解中反复朗读,把握要点,品味语言。

  (四)分析学习,自主探究

  学生围绕人物和作品评价或分析其学习中的问题,自我发现,自谈感受,合作探讨。

  (五)选背课文,文化积累

  学生选背精彩片段,展开竞背,师生共评。

语文说课稿 篇4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一剪梅》,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作业四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说教材:

  一、第三册语文主要是诗词,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诗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原因如下:

  1、在这一部分,高考时直接题和间接题都很多,关键是直接题较多,如:

  (1)作家作品、作家的姓名字号、并称及文坛地位等;

  (2)风格流派、文体;

  (3)名句填空;

  (4)对相关背景的了解、对主要内容和重点字词的理解;

  (5)对写作特点及艺术手法的鉴赏。

  2、诗词教学从培养人文素养提高文化品味来谈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到人生态度,小到言谈举止,都有影响。

  二、这首词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

  李清照是一个大家,就像讲诗经要讲《氓》,讲楚词要讲到屈原,讲魏晋诗要讲到陶渊明,讲唐诗要讲到李白杜甫,讲宋词不能不讲到李清照,他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诗词对后代文人影响极大。

  三、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背诵本词

  2、熟记作家作品地位

  3、把握婉约词的意境及特点

  说教法

  一、上片以讲授为主,用语言再现当时场面,引导学生去想象李清照积满苦涩忧怨的情景,尽可能使其有如临其境之感。

  原因是:我们的学生阅历浅,学生几乎没有跟自己亲人分隔两地的经历,更不可能有过结婚后深切思念自己另一半的体会,如不引导,很难体会面对冷月凉席,深切思念自己的丈夫。但李清照又不同于苏轼辛弃疾,她倾向于写深闺体会的婉约词。

  二、下片以讨论为主,启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因为有了上片学习的基础,把握全词意境问题不大,讨论更能深入领会到情景交融的写法;更能领悟到李清照用词的精妙,如“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我安排的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正体现了上述认识和想法。

  说教学过程:

  一、在导课时,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后面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婉约词与豪放词的区分打下基础。

  二、在作者简介中,介绍得稍多了一点,有些内容似乎与本课内容联系不大,原想舍去,但又想到高考要考,所以就罗嗦了点,希望各位老师指正。

  三、范读正音

  朗读是诗词教学的重中之重。朗读有利于记诵,朗读有利于理解,朗读有利于把握意境,朗读好了甚至可以以读代讲,朗读时要把握诗词不同风格、不同基调。这是一首婉约词,应读得语调低缓,情感深沉。

  至于将字词板书,我个人认为在高中教学中依然必要,字词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语文教学中极重要的部分,传统教学在这一点上做的很好,相反,近年来流行的所谓“素质教育”对字词教学有点忽视。平时时间充足时,我会在一单元学完后叫学生听写字词并注音,开始学生不以为然,以为是小学生的事,慢慢地倒引起了重视。

  四、赏析部分

  一是把握对字词的赏析;二是把握意境,尽可能地再现当时的情景;三是对一些艺术手法赏析穿插其中。

  五、至于延伸比较部分,以李清照的另外两首词为例比较不同,是为了把学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性差异上升到理性,使这种感性更加深刻、明晰。

  说板书及作业

  一、板书基本上是按行文思路来安排的,这样安排一是便于总结写作特点;二是便于学生按思路记忆背诵—本来还安排尽可能课堂背诵。

  二、在指导检查作业时可以强调评价和鉴赏同一个人的作品,应从实际出发,我们所强调的风格流派不过是就其主要成就或主要方面来谈,不能一概而谈。

  自己的缺点有时是自己清楚的,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背面,旁观者更清楚,所以希望各位老师多提意见,畅所欲言,给我们年轻人一个不断进步的机会!

语文说课稿 篇5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七颗钻石》是人教版语文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下面我将分别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及说板书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次地球上发生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神奇的变化,最后从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童话表达了作者美好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本文情节简单,但包含的内涵很深刻。围绕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计划安排两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第一课时自主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学习生字,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致内容,学习课文第一段。第二课时精读品悟课文,在品味语言中感受文本蕴含的教育意义。

  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和教材内容的特点,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上设计了教学目标:

  在知识目标上,认识本课8个生字,正确认读10 个生词,理解“喜出望外”的意思.

  在能力目标上,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

  在情感态度目标上,体会爱心对别人及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是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主动获取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引领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去感悟课文,通过生动活泼的`读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经验。在读中识字、写字,积累语言、感悟语境。让全体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整个学习活动。根据教材的特点,我拟定以下教法:直观教学法,以读代讲法,读中感悟法等。

  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我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文识字,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练生字,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感情朗读。使学生不但领悟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读、说、思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1、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曾经遭受过一次特大的旱灾,接连几个月滴雨未下,每天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河流干涸,草木枯萎,地球上的生灵面临着死亡。同学们此时此刻,如果你就生活在这里,你最想得到什么?

  2、师:是的,水意味着生命,意味着希望。为了生的希望,为了母亲的健康,一个小女孩在一天夜里手捧着水罐走出了家门……她找到水了吗?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9课《七颗钻石》(板书课题)。

  (二)讲读课文

  1、师:同学们打开书80页,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勾画新认识的词语。

  2、检查生词掌握情况。

  (1)开火车读生词。

  师:刚才大家读得真认真。看,老师让生字带着它的朋友一齐走进了咱们的课堂,谁能读一读?

  师:大家真踊跃!好,咱们开启一列小火车吧!1

  (2)指导“罐、忍”两个生字。

  师:同学们把生词读得这样好,老师奖励你们一则谜语:心上有把锋利的刀。(忍)

  师:对于这个字你有没有提醒大家注意的?

  师:大家再观察其他的生字,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

  (生说哪个字就指导哪个字。引导生说出记忆的好办法,适时书空。)记忆生字有很多好办法,课下让我们再去交流。

  3、指生分段读课文。

  师:大家对生词掌握得这样好,相信课文读得也一定不错,请你们推荐四名同学读课文。好!我们比一比,看谁听得最认真,谁读得准确。

  4、整体感知课文。

  师:同学们,你们都是那么专心致志,真好!听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生自由回答。抓住水罐很神奇,会变化适时板书:

  空木水罐——装水罐——银水罐——金水罐——七颗钻石。)

  5、谁能用自己的话来复述一下课文内容呢?

  (三)深入学习课文

  1、首先我们来看看第一自然段,大家一起读一下,再看看有哪些词引起了你的注意呢?

  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说明地球上已经没有水源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说明了当时动植物和人都会因为缺水而死,因此让学生认识水的重要性)

  2、那么在这个干旱之年,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继续学习第二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复习生字词(小黑板出示)

  焦渴而死 清澈新鲜 劳累   竟然 哀伤  舔水   反正

  涌出 喜出望外 匆匆忙忙 递给 忍住  凑上去  咽唾沫

  二、学习课文

  (一)导入:同学们的生字记得真熟,上节课我们简单学习了课文,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课文吧!(学生朗读)

  1、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内容。

  (生自由回答。抓住水罐很神奇,会变化适时板书:

  空木水罐——装水罐——银水罐——金水罐——七颗钻石。)

  2、师:水罐会变,真神奇!请同学们赶快到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水罐特别神奇?请你勾画出来。

  3、小组讨论、交流体会。

  师:找出来的同学可以和你的小组同学共同交流交流。(师巡视指导。)

  4、师生交流。(随机播放课件)

  (1)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师:多神奇呀!谁能再读一读。(生读)小姑娘寻水那么辛苦,都累得晕倒了,醒来突然发现了水,她的心情会怎样?(喜出望外)

  (指导理解“喜出望外”的意思,再读体会。)

  就带着这种心情,谁再来读一读。(多找两个学生读。)

  师:读了这些句子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生再体会读。

  师:谁能接着往下说,还有哪很神奇?

  (2)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师:摔了,水竟然没有洒,真神奇!还有神奇的吗?

  (3)“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水罐变成了银的。(适时指导学生读出来,体会小姑娘对动物的爱心。)

  (4)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体会到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抓住机会让学生读出来,启发学生母爱的伟大。)

  师:“一瞬间”多长时间?(眨眼间、霎时、一刹那)

  师:是呀!就在妈妈说完话的这一瞬间,水罐变成金的,你能再读一读妈妈说的话吗?生读。

  师:听了她的读你感受到了什么?生读。

  师启发:同学们如果你就是那个小女孩,端着妈妈舍不得喝下的水,你最想对妈妈说什么?

  (5)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师: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宝贵的钻石,太神奇了!它是在什么情况下跳出来的?生读。

  师:听了她的读你有什么想说的?

  (体会小姑娘的爱心、善良,启发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动。)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师读“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同学们请睁开眼睛,你的眼前浮现出一副怎样的画面呀!

  生想象:人们都争先恐后地跑来喝水、打水;小动物们也都跑来喝个够;小河丁冬丁冬想起来;土地湿润了,草木生长了……

  (6)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师:神奇!钻石怎么会变成星星呢?

  (三)总结扩展

  师:请同学们往前看,从交流中我们知道,水罐从一个空空的木水罐,突然间装满水,然后变成银水罐、金水罐流出清澈的水,最后跳出七颗宝贵的钻石,这一系列神奇的变化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师:一个孩子把爱不仅给了亲人,还给了自然界里的一个小动物,甚至一个陌生人,那这样的爱是又是什么样的爱呀?(伟大的爱、无私的爱……)

  师:对这就是广博无私的爱!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爱,水罐才最终会跳出七颗钻石,变成星星升到天上,让这爱永远在空中闪烁。现在老师从你们的眼神中看出,你们被小姑娘的爱心感动了。在生活中,你可能给过很多人爱,也感受过别人的爱,你能用一件事简单地说一说吗?生谈。

  (四)赠送格言

  听了大家的谈话,我很受感动,你们和文中的小姑娘一样,都是有爱心的孩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三位朋友《七色花》、《卖火柴的小女孩》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其中《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是我国九岁的刘倩倩写的一首诗。诗中写到“我要把蛋糕和棉衣都送给她,你要知道她是谁,就请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小姐姐。” 《七色花》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就留做大家课下阅读,相信在读完这两篇童话,你会对爱有更深的感悟。

  有一首歌中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师生一起读)“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请大家记住这样两句话。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分为左右两部分,左半部分是围绕神奇的变化为主的语言文字线,右半部分是一条贯穿全文的思想线。纵观我的板书,做到了简洁精练。


语文说课稿 篇6

  一、分析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十二册第三组11课《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文章讲述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十天内选出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诸葛亮为顾全大局,与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暗算的故事。说明诸葛亮有胆有识、谋划周密、才智过人。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第三组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就是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目标:

  我依据《新课标》对高段语文阅读教学及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我根据三个维度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使学生领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总结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4、从故事中具体的人和事中得到启示,体会我们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而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是"诸葛亮是怎样利用草船借箭的"让学生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教学难点是"了解诸葛亮借箭为什么能成功,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全面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要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努力启发诱导,变"教"’为"导",变为学生探索、发现的过程。针对训练的重点项目和课文的特点,设计富有思考价值的重点项目,和符合课文特点、富有思考价值的、多层次、多梯度的问题来导读课文,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充分发挥朗读、默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感受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的有关《三国演义》的人物、歇后语、故事

二、说教学思想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两个基础,一个重要".由此我确定的教学指导思想是:①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主人的学生观;②坚持文道统一,重视方法指导的教学观;③革新、开放的大语文教育观。

  三、说教法、学法

  随着课改的深入,现在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一直在默默的思考:怎样教才能有效,怎样教才会有效呢?通过实践、反思,我慢慢的明白: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时的教学方法为:

  1.采用启发式教学。即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在读中思考、领会、划词划句,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弄懂弄通课文的内容。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3、情感教学,用感情朗读贯穿全课程。

  4、用朗读贯穿始终。

  学情分析:课文写了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是周瑜不得不为之叹服,称诸葛亮"神机妙算".教学时,教师就引导学生围绕"神机妙算"这个词展开教学。教学中以读为主,采用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的形式使学生形成能力。旨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创新意识的语文综合素质。

  四、说课堂教学程序

  (一)、交流资料,走近名著

  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三国演义》的人物、歇后语、故事。然后教师小结并简单说明故事发生的背景,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我设计任务型的初读方法,要求学生带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草船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任务进行初读。目的是落实字音教学,在此基础上概括课文内容,这样,既降低了难度,也提高了环节操作的实效性。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这一部分教学,我打算抓一个关键词"神机妙算"来展开。因为崔峦老师说:"提高课堂教学,问题不在多而在精。问题要提在课文内容、形式的特点上,提在语文训练的重点上,最好能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钻研教材,我发现"神机妙算"就是这一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语。

  因此,我让学生默读课文,看看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划出有关句子并写体会。我并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作为教学主线,组织教学。此时我让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读完后再小组合作,这样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开阔了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他们在读中思考,读中领会,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学生在思考、探究、交流中才会对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这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教学建议》又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同学们很快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有关材料,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充当质疑者、并以合作者的身份提出这个问题,犹如向学生的心海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他们就会更主动,更细致地研读语言文字,深入理解诸葛亮巧妙安排之处。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方面已经有了充分的理解。

  五、说板书设计

  14、草船借箭

  诸葛亮 周瑜

  知天文

  神机妙算 晓地理 自叹不如

  知人心

  这样板书,显示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又显示了借箭成功的条件,显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看过板书就能对文章内容一目了然。

语文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这个单元的话题是爱的生命乐章,本单元这几篇文章,都是纯洁爱情的美丽赞歌。《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

  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人物性格。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诗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了解人物美,爱情美

  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分析

  这首诗歌的教法通常是:从词句的理解到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主题的提炼,再到艺术手段的分析。同时扩展阅读空间进行比较阅读,在不同的形式转换中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和艺术特征。主要采用三种教学方法:互动教学,启发探究式教学和比较阅读。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此类诗歌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其中讨论探究,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主要采取以下的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三、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导入新课,激发兴趣;预习检测,了解情况;整体感知,把握脉络;深入探究,精度分析;话题作结,畅谈感受;布置作业,温故知新。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我将通过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来吸引学生,其歌词是: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木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这首歌曲调低沉舒缓,非常符合原诗的意境,而屠洪刚的演唱丝丝入扣,深沉含蓄,对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较细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为本篇的学习奠下感情基调。

  (二)预习检测,了解情况

  我将通过对个别同学的提问默写来检查他们对生字词的的掌握和对本文的基本理解

  (三)整体感知,把握脉络

  我会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结合刚才的《孔雀东南飞》歌曲,谈谈他们对整个故事的感受。

  (四)深入探究,精度分析

  在深入探究的环节中,我将让会让学生以配乐分段阅读的方式深入分析诗歌中主要人物的性格,我会以一个句子为口,鼓励他们自主讨论分析。比如文章第二段“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体现出兰芝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的性格。至于本文的难点,我将对背景知识加以补充说明,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引导的方式,让他们掌握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和意义。

  (五)话题作结,畅谈感受

  在话题讨论的环节中,我会先通过介绍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与唐婉的故事,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理解封建礼教对青年人爱情婚姻生活的摧残及其吃人的本质,这么多凄美爱情故事的意义,并发表他们的看法。

  (六)布置作业,温故知新

  在对本文的学习后,我会让学生课下仔细查阅关于陆游和唐婉的故事,并对他们的性格进行分析。

  各位考官,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果完毕,谢谢。

  梁祝的化蝶,焦刘的孔雀东南飞,陆唐的钗头凤,哪个不是以悲剧结尾,哪个不沾染着青年人的血泪,从中我们就不难发现造成这一切悲剧的刽子手就是封建礼教。几千年来,冷酷的封建礼教,使无数美丽的爱情成为“牵牛织女”,化作“双飞蝴蝶”,飞出“东南孔雀”,筑就“血泪沈园”。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无数的悲剧后面,还有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执着地追求

  托物起兴:孔雀失偶(第1段)

  事件起因:兰芝被遣(第2~6段)(被逼休妻)

  过程发展:夫妻誓别(第7~12段)(无奈别妻)

  情节延续:兰芝抗婚(第13~21段)(贤妻再嫁)

  长诗高潮:双双殉情(第22~31段)(夫妻殉情)

  悲情结尾:告诫后人(第32段)

语文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我说的课文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二册中的《手指》。这篇课文通过写五个手指的不同特点,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以及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这篇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楚,共有6个自然段,第一个自然段是总写手指的特点,2——5自然段是分写五个手指的不同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又总写,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文章的语言朴实又富有风趣,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手指的不同特点写得淋漓尽致。这样的写作顺序及写作方法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可用一个课时完成教学。根据以上教材的特点以及新课标所特别关注的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这三个维度的理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读带有拼音的生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窈窕、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写作顺序及写作方法。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3、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以及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而且语言也较通俗易懂,所以我主要采用从重点段突破,再由扶到放,层层引导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地学习,通过读读、划划、议议、说说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文章的道理。

  三、说教学程序

  第一步: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一开始我就用亲切,生动的语言让学生猜一猜谜语:“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非常简单又非常有趣的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 这是什么?”学生猜后,课件出示手的图片。接着,我又说:“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每只手上又都有五个手指,让我们拿出我们的双手叫一叫这些手指的名字。”学生叫后,我再让他们仔细观察自己的手指,说说有什么发现。请几个学生说后,我再导出课题:“我们的丰子恺爷爷也把自己对手指的认识写成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手指》。”(板书:手指)这样用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快地进入以下的学习。

  第二步:感知全文,了解内容

  紧接着,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并课件出示以下自读要求:

  1、边读边划出带拼音的生词,读正确。

  2、标好自然段的序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从中又告诉了我们什么?

  心理学表明:强烈的目标意识是导读成功的关键,阅读之前目标明确与否效果大不一样,无目的的读的效果是有目的读的效果的三分之一。基于这点,让学生在阅读之前就明确学习任务是非常必要的。学生自学完后,再检查自学情况,先课件出示带拼音的及容易读错的词让学生读一读,重点指导:“搔”、“憎”、“窈窕”的读音 。读后完成以下填空: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写五个手指的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填空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对自学课文的第三个要求的检查。学生在说告诉我们什么的时候,可能会说出很多不同的答案,我就用:“如果这个地方叫你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你会用哪一句呢,赶快到文中去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出文章的中心句,知道五个手指有强弱、美丑之分,过渡到第三步的教学。

  第三步: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这一步我又分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个环节,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大拇指的特点。

  先指名学生读读这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描写大拇指特点的句子。然后,引导他们抓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这几个词来重点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联系实际生活说说除了课文中写的,还有哪些事情也需要大拇指吃苦受累呢?这里用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大拇指的优点,学生体会起来会更加深刻。接着,让学生设身处地把自己当成大拇指,把文中的“他”换成“我”再读一读这段话,体会大拇指的优缺点。最后,引导他们总结出大拇指有所长,也有所短的。(板书:所长 所短)

  接着,我用:“大拇指有自己的优点,又有自己的缺点,那其他几个手指是不是也像大拇指一样呢?”这句话过渡到第二环节的教学。

  第二环节,自学3——5自然段,完成以下表格。(课件出示表格)

  手指名称

  优点

  缺点

  大拇指

  最肯吃苦

  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叫学生在文中找到相关词句划出来,说说剩下四个手指的优点及缺点,在说的过程中,结合理解: “窈窕”、“堂皇”、“养尊处优”、“附庸”的意思,并指导感情朗读,引导他们总结出每个手指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特点。(板书:各有 各有) 再引导他们联系到我们人是不是也各自有优缺点,谈谈假如自己就是这五个手指中的一个,你觉得自己是属于哪一个手指呢?这里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不仅是对所学知识、道理的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更是文本中的道理与实践的一次碰撞,更重要的是为下面理解中心句,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作了铺垫。接着再分角色读一读2—5自然段,体会各个手指的不同特点。

  第三环节,找出总起句,读一读,我先说:“同学们,其实文章一开始就用一句话写出了五个手指的特点,赶快找到这句话读一读。”学生读后再引导他们说说本文的写作顺序及方法。

  第四环节,理解中心句。“是啊,我们人就像这五个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让我们再来读读丰子恺爷爷的这句话。”(课件出示中心句齐读。)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小结,相机板书:团结、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人人有用、人人有力量。

  第五环节,拓展延伸,深化认识。为了学生在课堂中不仅能学到书上的内容,而且还能积累到课外的知识,丰富、深化他们的理性认识,我又出示两句课外的关于团结的名言以及一篇写文具争功的童话让学生读一读,进一步体会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阅读《文具争功》这篇文章也是为学生完成作业题中的第三题作铺垫的。

  第六环节,课外作业布置(课件出示以下作业)

  1、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

  2、积累关于团结的名言警句。

  3、把这篇课文改写成一篇对话式的童话,

  并演一演。

  一二两题作业是学生积累课内外词句的练习。语文新课标中非常重视学生的积累,提到有“厚积”才能“薄发”。确实,语文学习永远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脚踏实地地学好每一步,多阅读,多积累。而第三题则是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学生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四、说板书设计

  手指 人

  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 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

  团结

  根根有用 根根有力量 人人有用 人人力量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好的板书,应是文章结构的简缩,既体现文章的重点内容,又能反映文章的中心。我这样将手指和人对比起来设计板书,力求突出本文的教学重点及教学的难点,使学生看一看板书就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中心,简洁又富有意义。

【【必备】语文说课稿范文8篇】相关文章:

1.【必备】语文说课稿范文集锦五篇

2.【必备】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汇编6篇

3.【必备】语文说课稿集合七篇

4.【必备】语文说课稿模板汇总9篇

5.【必备】说课稿范文合集6篇

6.【必备】说课稿范文合集5篇

7.【必备】说课稿范文合集7篇

8.语文观潮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