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说课稿>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06-21 08:12:3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推荐】说课稿模板合集六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说课稿模板合集六篇

说课稿 篇1

  《勇敢者的足迹》是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第五单元“地球真美丽”中的小课题。内容涵盖:北极、南极与珠穆朗玛峰这三处地方。通过介绍它们地形险恶、气候恶劣,来表现人类对地球的探索永无止境,赞扬了无数探索者以他们坚强的意志,勇敢的努力,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我所执教的是第二课时,讲授的内容包括:南极和珠穆朗玛峰。

  在写教案中我三易其稿。从一开始的着重讲解南极气候特点、动物矿物;珠穆朗玛峰的气候地形特点到通过了解南极与珠峰的气候恶劣,突出中国科考队员和登山队员的勇敢无畏的精神与坚强的意志,这里有一个从由讲地理知识为主的地理课到品德与社会课的转变。在一次又一次解读教材、钻研教材中我意识到《勇敢者的足迹》是《品德与社会》这本教材的最佳诠释。人类探索者征服的地带,留下的科学遗产是社会范畴的,而勇敢者留下的精神遗产则是属于品德领域。一节成功的品德课绝不是停留在知识的讲解上,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在学生情感上的触动,精神的升华上。

  思品课倡导的学习方式有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和解决问题学习。由此我这样设计教学过程。在学习南极这部分时紧紧抓住“南极的寒冷”来设计教学,提出“南极是否适合人居住,为什么?”这一问题。采取四人小组讨论的形式探究学习。接着展示南极冰川图片,企鹅生活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间接体验南极的极度寒冷与生活在其中的艰难,层层推进,最终将学生的思考聚焦到“南极这样寒冷,生活在这里这么艰难,为什么科考队员们还要到南极去考察?”这个问题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所在,有了前面图片、文字资料、视频和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的铺垫,突破重难点应该不难。接下来展示和讲解科考队员在南极的考察发现,解决了学生“科考队员在南极去干什么”的疑问,学生对南极科考队员有了更具象的了解,最后教师点拨:在南极,科考队员就是当之无愧的勇敢者。让“勇敢者”落到实处。

  第二部分,学习珠穆朗玛峰,首先让学生欣赏珠穆朗玛峰的图片,感受其壮美。我设计了2个问题作为这部分的重难点突破口。一是:珠峰的气候怎样恶劣,为什么会如此恶劣?接着追问:如果是你攀登在海拔几千米的山峰上,你可能会遇到那些危险?学生的想像力是丰富的,他们在这个问题上会感同身受。当学生了解到无限风光在险峰时,讲述中国登山队员王富洲等人登顶珠峰创造奇迹的故事。才最能激发学生心中的英雄意识。教师设计的第二个问题“为了登顶珠峰,有的队员牺牲了,有的队员成了终身残疾。你认为值不值得,为什么?”这个难点问题就变得迎刃而解了。品德课最忌空对空,泛泛而谈。这节课的设计我力图紧贴学生生活经验,唤起间接经验,采用探究学习、体验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感受《品德与社会》的独特魅力。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为了忘却的纪念》是选自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文章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为记念左联五烈士遇难两周年而写的。这是一篇以记叙为主,又与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悼念性散文。文章通过对白莽,柔石等烈士的回忆,抒发了对烈士们的无限崇敬和怀念之情,表达了对反动派的深切愤恨。由于当时文网森严,鲁迅在文章中不得不采用隐晦曲折的笔法和借用典故。所以在学习这篇文章时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研究探讨,深入领会,领会作者的深切感情和写本文的主旨。

  2.说学生

  高一的学生在初中时就接触过鲁迅的文章,但都较为浅显。学习《为了忘却的记念》要由浅入深,沉入文本,走近烈士,将感情融入其中。

  3.教学目标

  依据学生特点,教材特色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 了解作者鲁迅及写作背景。

  (2)、 把握文章主旨,体会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学案导学下的六环节教学法。

  三、教学设计:

  打破常规思路,从第五部分入手,先把握感情基调,然后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围绕“情”字,紧扣“五个部分―――三个典故――一首诗”,有浅入深,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教学内容和步骤:

  1.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副挽联写的是谁?

  就你的了解,谈谈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鲁迅曾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今天我们来认识这样一些人。

  2、出示目标:

  3、自主探究:

  诵读课文第五部分,体会情感。

  文中的“他们”指谁?在五位烈士中重点写的是谁?

  3、 合作解疑:

  从文中概括五烈士的事迹。他们是怎样的人?

  文中用了三个典故,有何深意?

  柔石死后,鲁迅写了一首诗来悼念,这首诗表达了鲁迅怎样的情感?

  4、 巩固训练:

  依据《为了忘却的记念》中记叙柔石和白莽的内容,为他们写一段悼词。

  5、拓展延伸:我们当代青年应该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以慰先烈?关注社会热点,积累写作素材。

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下午好,感谢大家给我这次说课机会,我的课题是《基础会计》。我将从以下七方面来介绍对这门课的设计:即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设计、课程展望。

  一、课程定位

  课程的定位应以学院的办学定位为基础,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导。

  因此在我院“坚持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这一办学定位的基础上,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审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和英语水平,能在各类工商企业及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从事财会、理财及相关工作,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专业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我们将《基础会计》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入门课程,通过理论和实际操作两条主线对该课程加以学习。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体系的入门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调查发现,在企业中,会计的职业岗位设置包括11项,包括:出纳会计、成本核算会计、往来结算会计、总账报表会计、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等岗位。根据这些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对本专业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财务管理教研室特设置了7门核心课程。而在这七门课程中,基础会计作为入门课程为其他六门课程的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学生们顺利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证书”等提供了保证。

  二、教学内容

  课程设计原则:

  对于《基础会计》来说 ,我们的课程设计原则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会计岗位工作任务为驱动,职业技能为主线,按照“必须、够用”与“拓宽知识面”相结合原则,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真正做到“教、学、相结合”。

  职业能力:

  根据这一原则,针对会计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有哪些呢?包括:填制凭证、日记账、总帐的登记、财务报表的编制,这其中就涉及到《基础会计》中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财务报告的编制能内容。

  课程目标:

  根据会计这一职业能力的需求,我们在课程设置时遵循了三大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其中

  1.知识目标有:

  掌握会计的定义、会计要素、会计恒等式等内容。

  掌握复式记账中有关账户结构、记账规则、会计分录及试算平衡原理。 掌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概念、分类及填制方法。

  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编制方法。

  2.能力目标有:

  能根据具体经济业务合理区分会计核算的内容。

  能理解并严格执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能熟练处理经济业务。

  3.素质目标有:

  要求具备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严格公正地执行财经纪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诚信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能抵制金钱的诱惑,具备独立开展社会调查的能力,工作作风严谨、实事求是,具有主动、热情、耐心的服务意识。

  课程模块

  有了这三大目标,我们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就明确了方向。我们将《基础会计》课程分为三个模块,五个部分,十个教学任务。首先在会计职业部分中,要求学生能够认识会计职业,了解会计概念,职业岗位、职业道德等。其次在岗位实务中,我们按照期初建账到日常账务处理到期末账务处理这一流程,要求学生掌握会计要素、账户的基本结构与设置、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账簿的登记、对账、结账、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内容,并且能够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

  中去。最后在会计工作规范中,为学生提供会计基本原则、我国会计的法规体系等内容。

  教学内容安排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分别根据内容的详略,难易程度分别安排了适宜的课时,保证课程内容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其中,在理论知识学习之后,我们会安排30个课时专门对学生进行实务操作的`训练。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在教学内容中,红字部分是该门课程的重点部分。其中包括: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法的应用、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其中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又是重点中的难点,因此在教学中因重点关注。

  三、教学资源(为了能更好的开展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实践工作,我专业特配备了科学有效的教学资源)

  教材使用与建设:近两年来,一直采用“十二五”高职高专管理类核心课程规划教材。该教材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理论论述详实严谨,并配有大量的模拟案例,帮助学生理解。

  (翻页)此外,还专门配备了由康述尧老师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配套习题集》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

  网络教学资源:为了方便学生,在学校网站上传了《基础会计》授课录像以及课件等网络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

  会计实训中心: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的特点,推行“边学边做,学做合一”的教学形式,将教室和实训室合二为一。校内建有财务会计实训中心,设1个会计手工实训室和1个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能有机地将“教、学、做”融为一体。

  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学校十分注重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与句容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句容恒信会计师事务所、江苏七加七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句容市茅山百事特鸭业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华东销售分公司江苏公司等20多家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健全,执行好

  师资队伍:《基础会计》课程组目前有专职教师8人,副教授一名、讲师6名,硕士以上学历占85%以上,形成了一支朝气蓬勃、富有创新能力、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四、学情分析

  《基础会计》的教授对象为刚入门的初学者,他们有如下特点:

  1.不具备任何相关的会计知识;

  2.理解能力尚有欠缺;

  3.对陌生知识存在好奇,乐于接受新生事物;

  4.动手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解决措施:针对初学者以上四个特点,在教授该门课程时,首先应运用案例法教学,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形象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其次利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其正确引导,帮助大家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职业观念;最后,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帮助其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增强学习兴趣。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启发式的教学:由于本课程是学生的专业入门课程,学生的专业知识完全空白,所以首先必须由教师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式的互动教学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2.模拟教学: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模拟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要求,推选一名财务主管,会计、出纳若干名,通过模拟一个企业一个月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要求,使用真实的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按会计工作过程完成一整套会计核算资料。

  3.实物展示法:课前准备好本次与本次课程有关的教学实物,例如: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向同学展示实物,以此为依据展开课程内容的讲解。

  4.边学边做:会计职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加强实际操作的训练,通过实际操作训练来更好理解理论知识。不断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便于学生掌握,提高学习效率。

  5.分组讨论法: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推举一名小组长。让学生围绕对会计的初步认识,列举生活中涉及到与会计有关的事项,或学习中遇到不理解之处,展开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6.现场教学:可以将课堂搬到企业的工作现场,通过现场的情景,色彩、声音的感染来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大家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考核:在对学生考核时,将考核内容分为实务操作与理论学习两部分,每部分各占50%,体现“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期中,在理论学习部分,将学生的成绩根据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三部分,按照3:3:4的比例分成三块,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课程设计(为了体现本门课程的设计安排,我选择了“记账凭证的填制”为例进行展示。)

  本节内容共设定3个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填制要求,运用相关知识进行记账凭证的填制及审核。

  能力目标:通过本次课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生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使学生能够根据原始凭证正确、熟练填制记账凭证, 并对其进行审核。

  素质目标:加强学生对企业经济业务的感性认识,填制凭证应从“真实可靠入手”,树立其诚信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然后进行深入探究,从而获得新知识,巩固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科学严谨、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生活的强者》是《品德与生活》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同在蓝天下》的第三课。本单元的重要思路是帮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学会体谅、尊重他人,并尽所能关爱残障等弱势人群,由此引导学生通过寻找身边强者的事迹,探寻人们自强的足迹,懂得面对困难、克服困难,不轻言放弃,做生活中的强者。本课以四川大地震中的英雄少年和优秀少年的事迹为题材,贯穿不畏困难和挫折,努力向上,积极生活的理念,引导儿童珍爱自己,学习做生活的强者。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目标,针对教材内容和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遇到困难不退缩,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

  2、了解身边的强者,知道遇到困难时,只要不轻言放弃,想办法去克服,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强者。

  3、收集名人自强的事迹和名言,激励自己做生活的强者。

  三、教学重难点

  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遇到困难不退缩,只要不轻言放弃,想办法去克服,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强者。

  四、课前准备

  1、收集人们自强的相关诗篇,名人名言,名人故事。

  2、调查身边的强者事迹。

  3、征集同学尚未克服的困难,制成学习卡。

  五、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

  六、教具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自制多媒体课件:“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颁奖晚会视频。

  七、说教学流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应是学生的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三个环节:

  环节一、感受“强者”精神

  1、在生活中有太多的困难和挫折,可是却有很多不向困难低头的人,他们就是生活的强者。(引出课题:做生活的强者)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诗歌《美哉,英雄少年》,小组交流说出自己的感受。

  3、播放“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颁奖晚会视频。

  (通过该环节,让学生在情景、事迹、行动中体验“强者”精神和品质)

  环节二、深入了解“强者”

  1、让我们一起走进英雄少年。

  阅读材料:

  A因为我是班长

  B病房里的小小志愿者(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感受和学习强者的精神品质)

  2、你还了解哪些“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事迹?从他们的身上,你怎样理解“做生活强者”的意义?

  分小组介绍自己课前收集到的身边强者的事迹,每小组再推选一名代表发言,说说从这些身边的强者的故事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的学习,深入了解“强者”所具有的精神品质和个性特征)

  环节三、学习做“强者”的行为引导

  1、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

  阅读13页三份材料,说说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2.交流大家对身边的人的优秀品质的观察与发现:说出身边的强者事迹。

  3.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你打算怎样学习英雄和楷模的优秀品质呢?

  将事先收集的学习卡贴在黑板上,请同学们讨论、交流该如何战胜这些困难。谁的办法最好,谁就可以摘下学习卡成为小擂主,主持下一次讨论。

  4.向同学们说出自己尚未克服的困难。

  5.完成“学英雄,见行动”小计划

  (通过事例和学生的实际,使学生能积极面对、努力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积极向上,做生活的强者)

  八、引导学生小结:

  一个人要有同情心、怜悯心,才能理解关爱他人。在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时不要退缩,勇敢地面对,你强他就弱,当你战胜了困难,就会取得成功的乐趣。

说课稿 篇5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叫党锋,是语文_____号,我来自安子营乡一初中,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春风》,作者林斤澜(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春风》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讲读课。该单元以“斑斓春色”为主题展开。

  《春风》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主要写了北方春风的豪迈、雄健、刚劲、粗犷之美,表达了作者对北方春风的敬意。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是:1、动词的妙用、短促的句式、排比、反问,使语言富于变化读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2、采用了对比烘托和欲扬先抑的写法,突出了北方春风的阳刚之美。

  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

  3、品析精彩的词句,了解短句的特点及其表现力。

  4、学习文中对比衬托和欲扬先抑手法。

  【教学重点】

  1、品析精彩的词句,了解短句的特点及其表现力

  2、理解作者感情,领略自然景物的美。

  【教学难点】

  学习文中对比衬托和欲扬先抑手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

  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

  1、对比阅读教学法:与江南的春风展开比较阅读,分析北方春

  风的特色。

  2、讨论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组织学生在讨论、回答中学习本课。

  3、引导启发法:教师引导,适当启发学生解决问题,点到为止。

  4、朗读指导法:通过对重点句、段的朗读指导,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以上多种教学方法的设想,要针对学生实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机结合,灵活运用,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

  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圈点勾画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

  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一)导入新课

  (二)读一读

  (三)议一议

  (四)比一比

  (五)想一想

  (六)说一说

  (七)写一写

  (一)导入新课

  我设计的导语是:我们刚刚学习了朱自清的《春》,江南的春风在朱自清笔下是温暖、和煦、清新、悦耳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作林斤澜所写的北方的《春风》,看一看南国的春风和北国的春风有哪些不同?作者是如何来写北国的春风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此导语以悬念激发式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探求欲望。

  (二)、读一读

  这一环节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在学生朗读课文前提出这样的要求:

  1、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对课文内有疑问的地方,先在小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说出来,在班上共同探究。

  2、你感觉作者对北方春风的感情是怎样的。是讨厌、还是喜爱?本课的春风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3、找出文中具体描写北方春风的段落,反复朗读并画出其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

  教育专家指出,语文课堂应响起朗朗的读书声,因此我设计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在扫除文字障碍的基础上,欣赏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悟课文内容,在吟读中有美的享受.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 这一环节以学生自主勾、画、圈、点、吟诵、朗读为主要学习方式。

  (三)、议一议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

  和运用??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以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就很有必要让他们勾画出自己感受最深、最喜欢或认为写得很精彩的语句或段落,并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先让学生齐读6、7、8段,然后讨论下边的几个问题:

  1、作者是怎样来表现北方的春风的特点的?勾画出你最喜欢的

  直接描写春风的句子并进行赏析,体会一下北国的春风有什么特点? 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运用对比(第9、10段)衬托(第6、7段)的手法

  “一夜之间,春风??如无数针扎”用响亮有力的短句,琅琅上口的对偶、排比句式,用一系列准确的词语,展现了北方春风雄健、宏大、粗犷、苍劲的、难以遏制的气势

  2、象声词的运用“轰的一声”,“嘎的一声”,“格拉拉”有什么作用?

  渲染了氛围,使北方春风的气势更加有声有色。

  (引导学生体会北方春风的巨大威力、气势,欣赏这种并不优雅,并不柔婉的、粗犷的美。)

  此环节采用读、赏、析、说相结合的方式,抓住精彩的地方深入体会,有利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有利全体学生的参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说是由扶到放的过程,这样也落实了教学重点及难点。答案在学生合作探究交流之后,老师归纳明确,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示。

  (四)、比一比

  有比较才有鉴别,才有深刻的理解,北师大教材及本课的主要特点就是比较,所以我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深一步理解的基础上设计这一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比较能力。同时为进行下一环节打下基础。

  我打算指定几个学生分别读课文3、4、9、10段。然后比较江南的春风与北方的春风有什么不同?并说一说更喜欢哪种春风?为什么?

  这一环节先让学习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见解,然后,每小组推荐一个人,在班上说说自己小组的主要观点。最后老师归纳,以幻灯片的形式明确。

  江南的春风:温暖、柔情 犹如多情的小姑娘

  北方的春风:粗犷、刚劲 犹如豪放的男子汉

  (五)、想一想

  1、让学生纵观全文,作者对北方春风是喜爱的、赞扬的,可课文前两段为什么写对北方春风的厌恶情感呢?又为什么写江南春风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申请免费的电子邮箱》是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的内容,在前面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知道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网络操作,利用网络免费资源获取免费的电子邮箱,为下一节课学习《收发电子邮件》作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进一步掌握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的基本操作。

  2、学会利用网上免费资源获取免费的电子邮箱。

  能力目标:通过自我探索,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体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网络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兴趣和意识,体验交流的愉悦。

  2、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与他人交流。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网络免费资源获取的免费电子邮箱。

  难点:注册资料的填写。

  四、说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用电脑1台,学生用电脑若干台。

  五、说教法学法

  1、任务驱动法。根据学科特点,我将以“任务驱动法”将教学内容设置成一个个具体的教学任务贯穿本课,在任务驱动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学会去发现、去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2、直观演示法。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独立完成申请免费电子邮箱的操作有一定的困难。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直观演示法组织教学,可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操作技能。

  3、主动探索自主学习法。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此产生的效果必然是事半功倍。任务的完成就标志着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也能体验到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六、说教学过程

  为实现本课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本课教学过程设置为六个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我拿一封信在手上,问同学们有没有写过信,发一封这样的信要准备些什么东西,对方收到需要多长时间,总结出这种寄信方式最大的不足就是耗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有一种新的寄信方式,它的特点是:传递速度快,范围广,收费低等。它就是电子邮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申请一个免费的电子信箱。(板书课题)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比较两种邮件方式的优劣,从而引入本课课题。

  第二环节:直观演示,激发兴趣

  老师打开126网站,通过大屏幕,演示申请免费电子邮箱的过程。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直观演示,使学生对申请的过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也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就想尝试申请的操作,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X。

  第三环节:主动探索,获取新知。

  教师出示三个学习任务:

  任务一:组织学生讨论:还有哪里可以申请到免费的电子邮箱?

  任务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填写注册信息的操作。

  任务三: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电子邮箱地址的基本格式。请学生观察几个邮箱地址有什么异同?然后得出结论。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完成任务一,使学生知道免费的电子邮箱随处可寻,一些大型的站都提供免费的电子邮件服务(如新浪、搜狐、雅虎等),通过完成任务二,使学生明白必须遵守注册条款,健康文明地使用网络资源与他人友好交流。通过完成任务三,使学生懂得电子邮箱地址由用户名与服务器名两部分组成,中间用符号@连接。

  第四环节:自主学习,巩固新知。

  出示任务四:老师及时为学生提供几个大型网站的网址,让学生到不同的网站上申请电子邮箱,要求学生组成小组互相合作,交流注册心得,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申请不同网站上的免费电子邮箱,既巩固了申请免费电子邮箱的操作,又掌握了不同网站邮箱地址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第五环节:课外延伸,拓展知识。

  出示任务五:鼓励学生课后通过电子邮箱与远方的朋友进行通信,交流。让学生尝试:如何登陆自己的邮箱?如何发送邮件、接收邮件。

  [教学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课外主动探索,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好铺垫。

  第六环节:小结

  老师充分肯定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用激励、赞赏的语言总结、表扬。

  [教学设计意图]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快乐。

  板书设计:

  申请免费的电子邮箱

  申请(新浪、搜狐、163等)

  注册

  邮箱地址:×××@163.com

【【推荐】说课稿模板合集六篇】相关文章:

1.【推荐】说课稿模板合集6篇

2.【推荐】说课稿模板合集8篇

3.【推荐】说课稿模板5篇

4.【推荐】说课稿模板集合六篇

5.【推荐】说课稿模板汇总六篇

6.【推荐】说课稿模板汇总7篇

7.【推荐】说课稿模板汇编九篇

8.【推荐】说课稿模板汇编5篇

上一篇:语文说课稿 下一篇:中班语言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