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说课稿>《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

《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

时间:2022-11-19 19:06:2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

《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1

  《认识岩石》优秀教学反思

  一、兴趣,开启探究活动的大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好奇心比较强,他们对待那些新奇的的

  东西非常敏感,一种现象、一个演示、一段故事、一幅挂图都会激发起他们的兴趣、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在〈认识岩石〉一课引入时,播放了有关岩石的视频资料,学生看到引人入胜的画面、各种各样的岩石时不断发出惊叹声。采用这种方法从一开始上课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岩石的兴趣。

  二、动手之前先动脑

  科学素养的形成、发展、提高,既重视学生的动手,更要重视学生动脑。任何动手活动之前都要动脑,动脑是为了保证动手的顺利进行,也是提高思维能力的途径。因此,在〈认识岩石〉一课探究岩石特征之前,我先让每个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研究岩石的方法,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他们把想到研究岩石的方法都一一记录在了记录表中。然后我有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先进行设计探究岩石的方案,然后进行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看看哪个小组设计的方案齐全,设计的探究方案更细致,可行性更强,其他的小组有不同意见的及时补充。让学生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利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问题。带着问题有准备有目的地去经历探究,是培养学生正确地进行实验探究的一种有效方法。只有让动手和动脑紧密结合起来,学生才能在动手动脑活动中提高科学素养。

  三、记录,巩固探究的结果

  科学课的探究活动,我们希望学生能把讨论的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如实地描述出来,但是在实际汇报时,学生说得很少,丢三落四,或抓不住重点。这就需要一些方法将看到的结果记录下来便于学生描述和交流。因此我在〈认识岩石〉一课中让学生进行了三次记录:第一次是讨论研究岩石的方法,在小组讨论后把讨论的不同方法记录下来。第二次是设计探究岩石的方案。第三次是探究岩石的特征,把所有的发现都如实的记录下来。通过做记录,既能巩固了讨论、观察的结果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求变创新能力。

《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2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常见岩石》教学反思

  许多同学在课外都喜欢玩石头,但对于岩石的观察和研究他们只是停留在表面和局部,没有系统全面的去观察一块岩石,没有进一步深入地去研究岩石中隐藏的奥秘,因此,探究岩石的奥秘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探究天性。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原有知识。

  一开课我给学生展示了来本地山区的各种各样的奇石,激起学生对岩石的兴趣。问学生原来对岩石有什么了解?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现了科学知识的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活动主动建构的。

  二、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当我指导学生观察一块岩石的时候提问:“你打算从哪些方面去观察岩石?”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观察前,还出示的观察要求,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工具材料,大量的时间进行认识岩石的特征,并随时作好记录,我参与到了整个学生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帮助他们解决碰到的困难,体现了科学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三、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评价。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在交流讨论岩石的特征时,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评价,完善对岩石的基本特征的认识。并且让学生及时参与评价,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以便学会更加细致、准确的进行观察。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仅认识了岩石,而且最重要的是掌握了认识事物的方法,经历了研究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主要采取以下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是观察岩石时,通过老师引导使学生有意识地按顺序观察从而发现更多的内容,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二是观察岩石,通过记录,把发现多理化。培养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完整性,三是汇报时鼓励和表扬学生描述的现象,培养学生思维流畅性。

  五、合理地拓展探究空间

  学生对岩石的外在特征进行深入观察后分类,没有统一标准。只要学生能说出分类的理由就行,这样学生的主题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只有在自由的氛围中探究,思维才是自由的。

  不足之处:

  一、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如果把“给岩石分类”的活动放到第二课时,让学生在本节课中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究岩石的基本特征,这样也许会让学生更有收获。

  二、没有及时抓住课堂的闪光点

  在让学生观察完岩石的特征,我问学生对于自己刚才观察的那块石头,有什么新的发现?有学生很快举起了手,但是我由于担心后面的活动时间不够,没有给机会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新发现,而是匆匆把这一环节过了。课后想想,这是多么遗憾的一件事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形被我打击了,课堂上最闪光的地方没有让我抓住。

《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3

  过程与方法:

  1、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岩石,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基本特征。

  2、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画等)记录观察结果,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实验等探索性活动。

  科学知识:

  1、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等方面的不同和遇酸反应中的不同特征;

  2、知道岩石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合作探究,认真细致观察的科学习惯;

  2、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喜爱祖国山水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实验用的岩石标号标本。、放大镜、小刀、烧杯、滴管、稀盐酸、录像或课件、盘子,学生准备:自己采集的各种岩石标本,查阅的有关岩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 视频导入 引出岩石

  1、(出示一块岩石)问:这是什么?岩石

  2、哪些地方有岩石呢?请同学们看一段岩石的资料,播放录像。

  3、指名讲、补充小结:岩石在山上,在水中┈┈知道今天研究什么了吗?板书:岩石

  二、研究岩石的特征

  1、今天研究的岩石被老师和别的东西放在一起了,你能找出来吗?(盘子里有五块常见岩石、砖、煤、玻璃、水泥块)若找错了则追问: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呢?

  2、你对这些岩石了解多少呢?

  3、它们的颜色怎么样?交流、补充。

  过渡:它们的颜色不一样,看来对于岩石的学问还真不少,还想研究岩石的其他问题吗?

  4、小组讨论研究岩石的其他问题,边商量边把你们小组研究的方法填写在“我们的记录”这张纸上,桌上提供的材料可以用。

  5、交流学法:想研究岩石的什么问题呢?用什么方法研究?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教师相机提出各种方法的注意点,如用锤子应到地面上轻轻敲击岩石,头部稍偏一点;用稀盐酸做实验时应注意安全不要滴在皮肤和衣服上,每块岩石滴一小滴,手碰到盐酸后不要揉眼睛,立即去清洗。

  6、学生开始研究岩石,教师亲身介入研究活动。提醒填写研究记录表。

  7、研讨交流:

  (1)你研究岩石的什么问题?发现了什么?指名上台交流。

  (2)你是怎么知道的?其他同学进行补充交流。

  动态生成的细化问题可能有:A汇报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颗粒组成时,哪几块是颗粒组成的?其他组发现了吗?其他几块岩石是否也是颗粒组成的?B研究岩石的软硬时,怎么发现它是较硬或较软的?给岩石软硬排排队;C用稀盐酸做实验时,哪两种会冒泡?其他组发现了吗?设计疑问:为什么其他岩石不会冒泡?(问题尽量启发学生提出)

  (3)小结:还有别的发现吗?现在你对岩石了解多少呢?我们来开展一个抢答比赛,比比谁的反应快!

  三、抢答比赛识别常见的岩石

  1、 抢答比赛规则:老师说一个关于岩石的问题,同学们根据自己研究的发现抢答问题,谁抢答成功就可以奖到一本科学小书。问题如下:

  A哪一块岩石看起来是花白的!

  B哪一块岩石看起来是白色的!

  C哪一块岩石比较起来是最软的!

  D哪一块岩石是白色且遇盐酸会冒泡的!

  E哪一块岩石是青黑色遇盐酸也会剧烈冒泡!

  2、 相机总结出每块岩石的名称并小结:这些岩石就是我们研究认识的常见岩石(板书:认识常见)。

  四、机动:

  找一找生活中用到岩石的地方?说说用这些岩石的道理,能不能用今天研究的方法来把结果告诉我们。

《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4

  说教材

  (一)教材体系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与《岩石和矿物》、《认识矿物的性质》、《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共同组成“岩石与矿物”单元,本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部分的内容,是小学科学教材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地球运动和地表变化”作好铺垫。

  (二)教学内容本课教材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覆盖在地球表面通过图片导入,提出问题“对于岩石,你了解多少”?为后面学习岩石的特征,岩石的种类建立联系,作好铺垫;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仔细研究各种岩石,多角度了解岩石的特征,并对岩石进行分类;

  第三部分:初步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岩石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岩石是一种大家经常能见到的东西,说陌生是因为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于学生来学,还处于表面的认知状态,只是一些零碎、杂乱、单一的片断,对于岩石的特性,还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科学的认识。

  (四)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岩石,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特性;

  2、能够用相关的分类标准(如颜色、形状、软硬等)对岩石分类;

  3、能查阅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有关资料;

  4、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实验等探索性活动。

  科学知识

  1、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等方面的不同和遇酸反应中的不同特征;

  2、认识岩石有三种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初步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喜爱祖国山水的美好情感;

  2、意识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各种岩石。

  教师准备:

  1、分组观察用岩石村本;

  2、工具:放大镜、小刀、锤子、滴管、稀盐酸;

  3、课件说教法。

  学法:本课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采用看图——赏石头——设质疑——引导提问题通过学生的观察,了解岩石分布——接触自己搜集的实物赏识自然美→产生质疑。

  第二部分:采用设计研究方案——选择实验方法——组织分工——分组操作——观察讨论——组织交流——比较分类。

  第三部分:采用与信息技术课相结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查阅资料。

《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5

  《认识常见的岩石》教学设计

  本课是《岩石与矿物》单元的第一课。通过运用多种方法认识一些常见的岩石,能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初步了解岩石的形成,建立岩石的概念;并且初步学会记录和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由此达到《标准》中学生意识到岩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愿意保护岩石等目标。在本课学习前,学生对岩石已有一定了解:他们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岩石,在家观察过放在水里的岩石,有的从课外科普书籍上了解了许多关于岩石的知识,这些都成为本课学习的基础。在本课的学习中,一方面学生将分享他们对岩石已有的知识;另一方面,还将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进一步观察岩石,并把自己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生活,我们需要做的是教学准备和对教学内容的调整:一是淡化科学知识目标,而着重让学生参与观察岩石和给岩石分类等活动;二是不拘泥教材,学生具体认识哪几种岩石、用哪些方法认识,教师应根据当地实际和学生实际充实教材;三是教学遵循开放性原则,整个过程不应局限在一节课进行,课前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岩石收藏活动、查询资料等活动,课后可组织学生展开岩石标本制作活动和岩石手抄报等活动,使科学学习得到更有意义的延伸;四是为学生准备“有结构”的材料,主要有常见的岩石标本(假如学校没有,可以课外组织学生采集当地的常见岩石,并指导他们把采集来的岩石洗净、敲开,露出新断面,做成岩石标本)、放大镜、锤子、水、稀盐酸等材料及有关多媒体课件。这些材料将为学生的认识过程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以期望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多方位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

  ●用多种方法仔细观察岩石;

  ●用简单的语言或图画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能按不同的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岩石的分布,建立岩石的概念;

  ●能认识花岗岩、大理岩、砂岩等常见的岩石;

  ●知道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生成过程;

  ●知道化石和煤层的.形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从欣赏自然界中的石头美景获得美的体验,从而热爱大自然;

  ●从了解岩石的生成,意识到万物是在不断变化的,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教学过程设计

  一、以多媒体激趣,诱发学生对岩石的原有认识

  1、播放课件,欣赏大自然中由岩石组成的美景。

  2、谈话: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岩石?

  3、学生发言。

  4、谈话: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那么,你对岩石了解多少呢?把你对岩石的了解写在活动记录上。

  5、学生填写活动记录。

  6、组织交流学生关于岩石的已有知识。

  【评析】自然界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在此教师不失时机地运用媒体, 把学生带到广阔的大自然让学生产生美好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喜爱祖国河山,热爱家乡的感情。并借此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为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辨别岩石,建立岩石的初步概念

  1、谈话:大家对岩石了解这么多,那么哪些是岩石,()哪些不是岩石你能分得清吗?

  2、师生共同举办“岩石收藏展览会”。

  3、学生当“小小岩石鉴定家”,找出哪些是岩石并简单说出理由。

  【评析】师生共同举办“岩石收藏展览会”,使丰富的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此时让他们当“小小岩石鉴定家”,既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又增长了见识,进一步认识岩石的特征,同时也发展了学生课外采集收藏的兴趣,可谓一石三鸟。

  三、观察岩石,能说出常见岩石的名称和特征

  1、谈话:现在同学们可以借助工具用多种方法仔细观察岩石标本,并把你的观察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说明】在此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提供的一些观察工具,并着重讲解稀盐酸的使用方法,科学课上强调大胆探索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相当重要的。

  2、学生有序地领取所需材料并对岩石进行仔细观察,填写活动记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

  3、交流汇报观察结果。

  四、给岩石分类,初步认识岩石的生成方式

  1、谈话:现在你能把岩石分一下类吗?你能想出几种办法?

  2、给岩石分类,把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记录下来。

  3、交流岩石的分类方法。

  4、谈话:你们想知道地质学家是按什么来给岩石分类的吗?

  5、观看多媒体课件。(介绍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以及化石、煤层的形成)

  6、谈话:现在你能像地质学家那样把你桌上的岩石标本分类吗?

  7、学生尝试再次分类。

  【评析】让学生先自己给岩石分类,再与同学交流,了解其他同学的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让他们了解地质学家给岩石分类的方法和理由,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发现的价值,知道他们离科学家并不遥远,他们就是小科学家。

  五、课外延伸

  1、识别自己采集的岩石,制成岩石标本。

  2、编写一份岩石广泛用途的手抄报。

  教学片断赏析

  交流对岩石已有认识的教学片断

  师:现在交流一下,你对岩石已经了解了什么?

  生:岩石都很漂亮,有的岩石上还有各种美丽的花纹,里面还有十二生肖呢!

  生:岩石有各种颜色,还有的岩石是透明的。

  生:有的石头拿在手里不透明,放进水里才透明。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有的石头很值钱,像我爸爸上次买了一块鸡血石花了八百多元呢!

  生:像钻石、水晶也是岩石,它们的价格就更贵了。

  生:石头可以用来造房子、铺路,还可以用来雕塑、刻图章。

  生:古代人们用石头做成兵器,还用两块石头一擦,就会有火。

  师:你知道得真多!

  生:用石头还可以烧饭。

  生:我还知道石头有大理石、雨花石、花岗岩、音乐石…….

  师:音乐石?老师都不知道,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这种石头在非洲,敲击它会发出很多种声音,所以叫音乐石。

  生:我知道在美国有一种会走动的石头,科学家发现它下面有走动的痕迹,据考证,是自然形成的。

  生:我还知道在我国河南有一种麦饭石。有人做过实验,把放在水里能使小鱼的生命延长。

  师:你知道的真多,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在《我们爱科学》上看到的。

  师:真是个善于学习的好学生!

  生:我还知道,一些动物死后经过很长的时间,会变成化石。

  师:你看到过化石吗?

  生:我没有亲眼看到过,但我看到过图片,知道有恐龙化石、猿人化石、蜻蜓化石、三叶虫化石等,科学家通过化石能知道很多地球上以前的事情。

  师:看来你对化石颇有研究,我真希望你也能成为科学家,通过化石来破解地球留给我们的一些难题!

  生:我还知道,科学家发现一种石头,里面有地球上没有的元素,因此称它为“天外来客”。

  生:你讲的是不是叫陨石?

  生:对。

  生:我知道,石头在大自然中,经过不断地热胀冷缩,会裂开,最后变成沙子。

  师:真了不起,你怎么会知道这种变化的?

  生:我在电视上看到的。

  生:我知道科学家一般用刀刻、用指甲划等方法了解岩石的硬度;用盐酸滴在岩石上的方法了解岩石的耐腐蚀性。

  师:在以后我们对岩石的研究中,也争取向科学家学习,好吗?

  ……

  【片断评析】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带着经验来到课堂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学生在与同伴兴奋地交流中不断地获取大量信息,教师在此时应该创造和谐的氛围,不断地鼓励,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在倾听中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从而及时捕捉课堂生成信息调整教学,使教学少一点呆板,多几分灵气。

  教学手记

《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覆盖在地球表面通过图片导入,提出问题“对于岩石,你了解多少”?为后面学习岩石的特征,岩石的种类建立联系,作好铺垫;第二部分:引导学生仔细研究各种岩石,多角度了解岩石的特征,并对岩石进行分类;第三部分:初步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本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部分的内容,是小学科学教材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地球运动和地表变化”作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目标:

  1.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岩石,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特性;

  2.能够用相关的分类标准(如颜色、形状、软硬等)对岩石分类;

  3.能查阅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有关资料;

  4.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实验等探索性活动。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等方面的不同和遇酸反应中的不同特征;

  2.认识岩石有三种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初步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喜爱祖国山水的美好情感;

  2.意识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通过对岩石的收集、观察、分类形式的研究,认识岩石的特征。

  (二)难点:鉴别身边的岩石。

  四、教学法

  (一)教法:多媒体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案例教学法;

  (二)学法:主动学习法、合作谈论法、协作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谈话引入。

  老师看到你们带来了许多岩石,说说你们是从哪里找到的?

  2.教师课件出示梵净山风光图,导入岩石的分布,让学生欣赏自然界美丽的岩石。

  3.讲述: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常见的岩石。(板书课题)

  (二)识别岩石

  1.介绍岩石的用途。

  谈话:岩石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你们知道哪些呢?(学生汇报、交流)出示岩石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的图片,教师进行小结。

  2.辨别岩石与非岩石。(教师课件出示)

  提问:岩石不但分布非常广泛,而且它们的样子也是各种各样的。今天老师就来考考你们,请你们识别它们(老师指着六种物体),并说明理由。

  师:它们都是岩石吗? (学生讨论辨别)

  教师小结:岩石一定是天然形成的,像砂岩、砾岩;而不是人为加工后的混合物,像烧制的方砖、水泥块、玻璃块;岩石也不是地质变化后的矿产,像煤。

  (三)观察岩石,认识主要特征。

  1.介绍岩石。

  师:每个小组都带来了一些岩石,谁来说说自己小组的岩石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们还想研究岩石的哪些方面的问题?

  小组同学讨论:准备研究岩石的哪些问题,需要选择什么工具,使用什么方法。小组内要发挥好团结协作精神,认真完成观察任务。

  根据学生的描述,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初步确定指导的方向。

  (让学生初步观察、描述岩石的一般特征。)

  2.谈话:盐酸是具有很强腐蚀性的化学药品,同学们实验时要特别小心,注意安全。操作时先用滴管吸少量盐酸,再滴2~3滴在岩石上,立即观察现象。千万不要把盐酸滴在手上或衣服上。实验时不要忘记把你们所有的发现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大约4分钟后,材料员整理观察工具和岩石,小组内的同学可以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

  3.岩石观察描述。

  师:谁先来说说自己的观察发现!学生汇报岩石观察发现。

  要求同组学生对他的观察方法和观察结果进行补充或质疑。

  (四)给岩石分类

  1.同学们已经对这些岩石进行了研究,大家能不能按自己的方法对这些岩石进行分类呢?

  2.学生分类

  3.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充分把自己的想法描述出来

  4.刚才这是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标准给岩石进行了分类,有谁知道科学家对岩石是怎样分类的吗?

  5.出示课件: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科学家根据岩石的生成方式把它们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大家是不是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知识呢?这些岩石又有什么用呢?

  (五)课外活动:

  1.完成模拟变质岩的形成实验。

  2.拓展、查阅资料,指导学生寻找到自己想要查阅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把岩石作成岩石标本或编写一张科学小报。

  教师要能够通过展示各种各样岩石的方式,激起学生对岩石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仅认识了岩石,而且最重要的是掌握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7

  过程与方法:

  1、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岩石,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基本特征。

  2、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画等)记录观察结果,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实验等探索性活动。

  科学知识:

  1、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等方面的不同和遇酸反应中的不同特征;

  2、知道岩石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合作探究,认真细致观察的科学习惯;

  2、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喜爱祖国山水的美好情感;

  说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实验用的岩石标号标本。、放大镜、小刀、烧杯、滴管、稀盐酸、录像或课件、盘子,学生准备:自己采集的各种岩石标本,查阅的有关岩石的资料。

  说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引出岩石

  1、(出示一块岩石)问:这是什么?岩石。

  2、哪些地方有岩石呢?请同学们看一段岩石的资料,播放录像。

  3、指名讲、补充小结:岩石在山上,在水中┈┈知道今天研究什么了吗?板书:岩石

  二、研究岩石的特征

  1、今天研究的岩石被老师和别的东西放在一起了,你能找出来吗?(盘子里有五块常见岩石、砖、煤、玻璃、水泥块)若找错了则追问: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呢?

  2、你对这些岩石了解多少呢?

  3、它们的颜色怎么样?交流、补充。

  过渡:它们的颜色不一样,看来对于岩石的学问还真不少,还想研究岩石的其他问题吗?

  4、小组讨论研究岩石的其他问题,边商量边把你们小组研究的方法填写在“我们的记录”这张纸上,桌上提供的材料可以用。

  5、交流学法:想研究岩石的什么问题呢?用什么方法研究?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教师相机提出各种方法的注意点,如用锤子应到地面上轻轻敲击岩石,头部稍偏一点;用稀盐酸做实验时应注意安全不要滴在皮肤和衣服上,每块岩石滴一小滴,手碰到盐酸后不要揉眼睛,立即去清洗。

  6、学生开始研究岩石,教师亲身介入研究活动。提醒填写研究记录表。

  7、研讨交流:

  (1)你研究岩石的什么问题?发现了什么?指名上台交流。

  (2)你是怎么知道的?其他同学进行补充交流。

  动态生成的细化问题可能有:A汇报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颗粒组成时,哪几块是颗粒组成的?其他组发现了吗?其他几块岩石是否也是颗粒组成的?B研究岩石的软硬时,怎么发现它是较硬或较软的?给岩石软硬排排队;C用稀盐酸做实验时,哪两种会冒泡?其他组发现了吗?设计疑问:为什么其他岩石不会冒泡?(问题尽量启发学生提出)

  (3)小结:还有别的发现吗?现在你对岩石了解多少呢?我们来开展一个抢答比赛,比比谁的反应快!

  三、抢答比赛识别常见的岩石

  1、抢答比赛规则:老师说一个关于岩石的问题,同学们根据自己研究的发现抢答问题,谁抢答成功就可以奖到一本科学小书。问题如下:

  A哪一块岩石看起来是花白的!

  B哪一块岩石看起来是白色的!

  C哪一块岩石比较起来是最软的!

  D哪一块岩石是白色且遇盐酸会冒泡的!

  E哪一块岩石是青黑色遇盐酸也会剧烈冒泡!

  2、相机总结出每块岩石的名称并小结:这些岩石就是我们研究认识的常见岩石(板书:认识常见)。

  四、机动:

  找一找生活中用到岩石的地方?说说用这些岩石的道理,能不能用今天研究的方法来把结果告诉我们。

《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8

  课程分析:

  本课是《岩石与矿物》单元的第一课。通过运用多种方法认识一些常见的岩石,能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初步了解岩石的形成,建立岩石的概念;并且初步学会记录和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由此达到《标准》中学生意识到岩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愿意保护岩石等目标。在本课学习前,学生对岩石已有一定了解:他们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岩石,在家观察过放在水里的岩石,有的从课外科普书籍上了解了许多关于岩石的知识,这些都成为本课学习的基础。在本课的学习中,一方面学生将分享他们对岩石已有的知识;另一方面,还将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进一步观察岩石,并把自己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生活,我们需要做的是教学准备和对教学内容的调整:

  一是淡化科学知识目标,而着重让学生参与观察岩石和给岩石分类等活动;

  二是不拘泥教材,学生具体认识哪几种岩石、用哪些方法认识,教师应根据当地实际和学生实际充实教材;

  三是教学遵循开放性原则,整个过程不应局限在一节课进行,课前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岩石收藏活动、查询资料等活动,课后可组织学生展开岩石标本制作活动和岩石手抄报等活动,使科学学习得到更有意义的延伸;

  四是为学生准备“有结构”的材料,主要有常见的岩石标本(假如学校没有,可以课外组织学生采集当地的常见岩石,并指导他们把采集来的岩石洗净、敲开,露出新断面,做成岩石标本)、放大镜、锤子、水、稀盐酸等材料及有关多媒体课件。

  这些材料将为学生的认识过程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以期望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多方位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

  1、用多种方法仔细观察岩石;

  2、用简单的语言或图画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3、能按不同的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岩石的分布,建立岩石的概念;

  2、能认识花岗岩、大理岩、砂岩等常见的岩石;

  3、知道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生成过程;

  4、知道化石和煤层的形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2、从欣赏自然界中的石头美景获得美的体验,从而热爱大自然;

  3、从了解岩石的生成,意识到万物是在不断变化的,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教学过程设计:

  一、以多媒体激趣,诱发学生对岩石的原有认识

  1、播放课件,欣赏大自然中由岩石组成的美景。

  2、谈话: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岩石?

  3、学生发言。

  4、谈话: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那么,你对岩石了解多少呢?把你对岩石的了解写在活动记录上。

  5、学生填写活动记录。

  6、组织交流学生关于岩石的已有知识。

  【评析】自然界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在此教师不失时机地运用媒体, 把学生带到广阔的大自然让学生产生美好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喜爱祖国河山,热爱家乡的感情。并借此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为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辨别岩石,建立岩石的初步概念

  1、谈话:大家对岩石了解这么多,那么哪些是岩石,哪些不是岩石你能分得清吗?

  2、师生共同举办“岩石收藏展览会”。

  3、学生当“小小岩石鉴定家”,找出哪些是岩石并简单说出理由。

  【评析】师生共同举办“岩石收藏展览会”,使丰富的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此时让他们当“小小岩石鉴定家”,既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又增长了见识,进一步认识岩石的特征,同时也发展了学生课外采集收藏的兴趣,可谓一石三鸟。

  三、观察岩石,能说出常见岩石的名称和特征

  1、谈话:现在同学们可以借助工具用多种方法仔细观察岩石标本,并把你的观察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说明】在此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提供的一些观察工具,并着重讲解稀盐酸的使用方法,科学课上强调大胆探索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相当重要的。

  2、学生有序地领取所需材料并对岩石进行仔细观察,填写活动记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

  3、交流汇报观察结果。

  四、给岩石分类,初步认识岩石的生成方式

  1、谈话:现在你能把岩石分一下类吗?你能想出几种办法?

  2、给岩石分类,把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记录下来。

  3、交流岩石的分类方法。

  4、谈话:你们想知道地质学家是按什么来给岩石分类的吗?

  5、观看多媒体课件。(介绍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以及化石、煤层的形成)

  6、谈话:现在你能像地质学家那样把你桌上的岩石标本分类吗?

  7、学生尝试再次分类。

  【评析】让学生先自己给岩石分类,再与同学交流,了解其他同学的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让他们了解地质学家给岩石分类的方法和理由,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发现的价值,知道他们离科学家并不遥远,他们就是小科学家。

  五、课外延伸

  1、识别自己采集的岩石,制成岩石标本。

  2、编写一份岩石广泛用途的手抄报。

  教学片断赏析

  交流对岩石已有认识的教学片断

  师:现在交流一下,你对岩石已经了解了什么?

  生:岩石都很漂亮,有的岩石上还有各种美丽的花纹,里面还有十二生肖呢!

  生:岩石有各种颜色,还有的岩石是透明的。

  生:有的石头拿在手里不透明,放进水里才透明。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有的石头很值钱,像我爸爸上次买了一块鸡血石花了八百多元呢!

  生:像钻石、水晶也是岩石,它们的价格就更贵了。

  生:石头可以用来造房子、铺路,还可以用来雕塑、刻图章。

  生:古代人们用石头做成兵器,还用两块石头一擦,就会有火。

  师:你知道得真多!

  生:用石头还可以烧饭。

  生:我还知道石头有大理石、雨花石、花岗岩、音乐石……。

  师:音乐石?老师都不知道,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这种石头在非洲,敲击它会发出很多种声音,所以叫音乐石。

  生:我知道在美国有一种会走动的石头,科学家发现它下面有走动的痕迹,据考证,是自然形成的。

  生:我还知道在我国河南有一种麦饭石。有人做过实验,把放在水里能使小鱼的生命延长。

  师:你知道的真多,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在《我们爱科学》上看到的。

  师:真是个善于学习的好学生!

  生:我还知道,一些动物死后经过很长的时间,会变成化石。

  师:你看到过化石吗?

  生:我没有亲眼看到过,但我看到过图片,知道有恐龙化石、猿人化石、蜻蜓化石、三叶虫化石等,科学家通过化石能知道很多地球上以前的事情。

  师:看来你对化石颇有研究,我真希望你也能成为科学家,通过化石来破解地球留给我们的一些难题!

  生:我还知道,科学家发现一种石头,里面有地球上没有的元素,因此称它为“天外来客”。

  生:你讲的是不是叫陨石?

  生:对。

  生:我知道,石头在大自然中,经过不断地热胀冷缩,会裂开,最后变成沙子。

  师:真了不起,你怎么会知道这种变化的?

  生:我在电视上看到的。

  生:我知道科学家一般用刀刻、用指甲划等方法了解岩石的硬度;用盐酸滴在岩石上的方法了解岩石的耐腐蚀性。

  师:在以后我们对岩石的研究中,也争取向科学家学习,好吗?

  【片断评析】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带着经验来到课堂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学生在与同伴兴奋地交流中不断地获取大量信息,教师在此时应该创造和谐的氛围,不断地鼓励,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在倾听中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从而及时捕捉课堂生成信息调整教学,使教学少一点呆板,多几分灵气。

  教学手记

  科学教学应是一个开放的教学过程。这开放性在这节课上首先体现时间的开放性,科学课堂不应以一堂课的铃声为起点和终点。鉴于以往课前组织每位学生采集岩石活动的效果较差,这次改为岩石的收藏活动则要容易实施得多。学生大多都带来了一定数量的岩石,当然还有些非岩石,这使得课上别开生面“岩石收藏展览会”以及“岩石鉴定活动”得以顺利实施。其次还体现在科学学习的空间的开放上,在科学学习中教师不应把学生束缚在课堂内,“我们不能把所有孩子带到整个世界中去,但我们可以把整个世界搬进教室。”我们让学生用语言把以往对岩石的认识带进课堂,让学生把各种场合搜集的石头带进课堂,用多媒体把大千世界的美石、奇石及岩石的形成带进课堂……学生通过丰富的感性材料亲近自然、欣赏自然,从而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9

  《认识岩石》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

  1、指导学生了解采集岩石的方法,知道采集的地点。

  2、指导学生掌握认识岩石特征的方法。

  3、指导学生了解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鉴别事物的能力以及动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老师提供岩石图片和实物,学生自行搜集有关岩石变化的资料,使学生经历寻找岩石变化痕迹的探索过程,并在活动中了解冷热、风雨、植物等对岩石变化的作用。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假设——验证”的科学研究过程,能够根据现象,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珍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设计实验方案,能够根据现象初步认识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神秘、稀奇的事物。今天老师要邀请同学们一起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好,我们出发吧!(课件展示风化岩石:钟乳石、蘑菇石、鹅卵石、黄山奇石等岩石)同学们欣赏了这么多的美景,想跟老师说什么呀?(欣赏并说出有什么想法。)

  二、猜想与假设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真了不得,雕琢出这么多千姿百态的岩石,那么,它们的模样一直是这样的吗?(猜测岩石会不会改变模样。)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科学来研究“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板书: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1、猜测使岩石变化的因素。

  2、教师随机分类板书:冷热、水、风、地表运动……

  三、制定方案

  1、同学们刚才欣赏许多形态各异的岩石,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再过一千年、一万年后,它们还会改变吗?

  2、(板书:会)会是什么力量使岩石改变模样的呢?

  四、实施探究

  1、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使岩石变化的因素,你们能用科学的方法来验证你们的说法吗?那么我们就来研究同学们说的其中两个因素。冷热作用和水的作用使岩石发生变化的研究。其它的因素,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其它因素对岩石的改变。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你们将研究那一个问题?是研究冷热作用的,还是研究水的作用的、或者是两个都想研究。选择好之后,再讨论你们将设计怎样的科学方法验证?(两个模拟实验同时进行)

  2、学生汇报实验方法。

  3、其他学生修正实验方法。

  4、同学们的设计方案真好,老师根据同学们的方案再给你们一些小提示。看看有哪些细节是同学们没有注意到的。(出示提示)

  5、老师给你们已经准备了一些器材和实验纪录表,请各小组根据你们设计的方案,每组派两位同学来领取。器材领到后,就请同学们开始动手研究吧!(生研究,师指导。)

  6、学生汇报实验发现。

  7、听了同学们的汇报,老师觉得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真棒!同时通过同学们的实验研究,的确说明冷热作用和水的作用能使岩石变化。除了这些,老师还要告诉同学们,植物的根和大气也会使岩石改变模样。(展示:长着植物的岩石图片,师简析。)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鉴别岩石的方法,了解几种常见岩石的特征。

  教学难点:给岩石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1、教师:岩石标本、实验表格、小刀、放大镜。

  2、学生:采集各种岩石标本并洗干净,记好采集地点,搜集有关岩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放岩石录像。

  师:关于石头,你都知道些什么?

  二、猜想假设

  生:展示自己带来的石头。

  师:(小结)这些石头我们都称之为岩石,它组成了地球外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岩石。

  三:制定方案:

  研究各种岩石的特征。

  师:关于岩石你们想了解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师:归纳学生提问,确定今天研究的问题:岩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研究方法。

  生:回答。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要研究的问题。

  生:分组研究桌上的各种岩石,并填写实验记录表。(教师要进行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

  师: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评价。完善对岩石的基本特征的认识。

  师:介绍新的认识岩石特征的方法:用化学药品认识——盐酸认识岩石的特征。(化学药品先集中放,学生使用时,再由教师发给每个小组。)

  师:介绍盐酸,强调盐酸是化学药品,有很强的腐蚀性,注意安全。介绍实验方法:利用滴管,在岩石上滴1-2滴,然后观察现象。

  生:分组实验。(教师要进行巡视,注意学生的使用盐酸的情况。)

  生:汇报实验情况。填写记录表格。

  四、实施方案:

  认识岩石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岩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师:播放录像资料。

  生:说一说。

  五、展示交流

  动手玩一玩

  师:展示几种不同的岩石标本盒

  生:看书:了解标本盒的制作方法。玩一玩

  师:布置课后采集岩石,自制标本盒的作业。

  六、拓展创新

  师:归纳总结。(注意既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岩石的特征,又总结研究岩石的观察方法――利用感官、工具及其它物质如化学药品,三方面的结合才全面了解一个物体特征。)

  师:大家感觉我们这节课上得怎样,在刚才的研究中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对于刚才提的问题,你们自己能研究哪些?可以怎样研究活动?

  师生互评,提出课后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及一些研究想法。

  教学反思:

  1、让学生积极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探究,体验动手的乐趣。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探索自然事物的兴趣。

  ★

  ★

  ★

  ★

  ★

  ★

  ★

  ★

  ★

  ★

  《《认识几种常见岩石》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认识几种常见岩石》教学反思(精选12篇)】相关文章:

  20xx-10-02

  20xx-04-30

  20xx-08-12

  20xx-05-07

  20xx-09-17

  20xx-09-18

  20xx-09-21

  20xx-09-22

20xx-09-06

  20xx-09-08

【《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相关文章:

认识除法说课稿11-03

《认识分数》的说课稿10-27

《秒认识》说课稿09-27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09-22

《认识小数》说课稿09-22

《认识钟表》说课稿07-23

认识乘法说课稿07-21

圆的认识说课稿07-17

认识6说课稿07-09

《吨的认识》说课稿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