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10-23 09:32:03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7篇(精品)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教案7篇(精品)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音乐旋律,让幼儿感受音乐的美。

  2、能够与同伴合作,体验合作表演乐曲的快乐。

  活动准备:

  《化蝶》音乐片段、PPT课件、扇子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入场,初步感知音乐。

  听了音乐之后,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二、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美。

  1、加入肢体动作,完整的`欣赏音乐。

  听完音乐,你的眼前好像出现了什么画面?

  2、讲述故事,感受音乐的美好。

  故事当中都提到了谁?古时候不允许女孩子上学读书,祝英台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去上学读书的呢?祝英台为什么趴在梁山伯的坟上哭呢?他们最后是怎样在一起的?

  3、幼儿自由扮演蝴蝶翩翩起舞。

  幼儿寻找小伙伴一起表演。

  三、自选道具,扮演蝴蝶,表现乐曲。

  1、教师表演

  老师都做了哪些动作?你能来试一试吗?

  2、幼儿尝试拿道具第一次表演

  四、结束

  幼儿表演给老师看。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散文诗,感受诗歌中表现的“雨滴唱歌”的优美意境。

  2、尝试创编儿歌《听雨》,并通过画画、说说等活动体验创编的快乐,发展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

  3、激发热爱大自然、关心周围事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下雨的录音

  2、沙沙沙、丁丁丁、吱溜溜、滴滴答的字卡。

  3、与散文内容相符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

  1、师(放录音):听,什么声音?

  2、师:你喜欢下雨吗?为什么?

  3、师:有一只小蝴蝶一开始也不下雨,可是后来又喜欢下雨了,想知道为什么吗?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散文。

  二、欣赏散文,理解主要内容

  1、师完整朗诵散文一遍。

  2、师:“小蝴蝶听到什么呢?”

  3、师:“小蝴蝶到底听到小雨唱什么歌,我们一起来侧着耳朵仔细听。”师再次朗诵散文。

  4、师:“小雨唱了什么歌?”引导幼儿学说象声词。幼儿说出象声词时,教师就出示相应的字卡。

  师:沙沙沙、丁丁丁、吱溜溜、滴滴答,边说边用动作表现,帮助幼儿记忆理解。

  (当幼儿不能说出吱溜溜时,老师可以提有针对性的问题,如:它钻到花里面时是怎么唱的'?)

  5、师:“小雨点怎么会唱出这么好听的歌?它在干什么呢?”

  (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沙沙沙,那是小雨和森林的树叶在玩耍;

  丁丁丁,那是小雨在小熊的铁皮屋上翻跟头;

  吱溜溜,那是小雨钻进荷花的花蕊里;

  滴滴答,那是小雨在敲窗玻璃打招呼。

  三、再次欣赏,进一步理解内容,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

  1、师:老师告诉你们,这是一首很美的散文诗《听雨》,我们一起来完整地欣赏一遍。看着小图片,在小雨唱歌的地方我们可以一起来说说。

  2、师:小蝴蝶现在还讨厌下雨天吗?为什么?

  四、学习创编儿歌《听雨》。

  1、师:“沙沙沙,小雨除了和森林里的树叶在玩耍,还会在做什么呢?”

  2、师:“丁丁丁,这是小雨在做什么呢?”

  3、师:“吱吱吱、滴滴答,这又是小雨在做什么呢?请你跟旁边的朋友讨论一下。”

  4、老师将幼儿创编的进行汇总,并帮助幼儿稍加整理变成一篇新的散文,带领幼儿一起朗诵自己编的散文。

  延伸活动

  1、师:“小雨点除了会落到树叶上,屋顶上,荷花上,窗玻璃上,还会落到哪里?”

  2、师:它会发出什么声音?那是小雨点在做什么?请小朋友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去想一想,编一编,画一画,说一说。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会儿歌,能变念儿歌,边游戏。

  2、知道清明节有做青团,吃青团的风俗。

  3、让幼儿知道清明节的时间。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关于清明的做青团的儿歌

  活动过程:

  一、引出

  师:小朋友们,清明节到了,谁知道清明节要吃什么?

  二、学儿歌

  1、教师示范儿歌。

  做青团、做青团,好吃的青团哪里来,糯米、青汁揉出来,想吃青团做出来。

  谁知道什么是清汁?

  2、幼儿学习儿歌(3-4遍)

  三、游戏

  幼儿边念儿歌,边手拉手走圆圈,等念完儿歌,听老师口令,老师说:两个人做青团,幼儿就两个人抱在一起,说三个人做青团,就三个人抱在一起,抱错的组,就被老师“啊呜”一口吃掉。

  四、结束

  教学反思:

  在本次的活动中,幼儿能较快的掌握儿歌,但是在玩游戏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如:一开始让他们手拉手边转边念儿歌,本以为很简单的一个环节,有个别调皮的幼儿就拉着跑,导致有幼儿就摔倒了,不过经过提醒后,就没有这种现象发生了;还有最后幼儿做青团的环节,两个抱在一起,大部分都会抱对,数量增加了就出现了很多的错误,有些能力稍微差点的孩子就乱抱。不过几次游戏以后,大部分幼儿都能掌握游戏方法了。

  我觉得下次游戏时,可以再增加一项比赛的环节,把幼儿分成红、黄两队,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比赛,看哪对幼儿能根据老师的提示,正确的“做”出青团。如果“做”错了,就退出游戏,最后哪对人数多,哪对就获胜。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造纸的过程,激发对周围事物探索的兴趣。

  2、懂得珍惜纸、爱护纸,学会纸张的循环利用。

  3、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造纸的过程。

  活动准备

  纸巾一张、幼儿用书《大树和纸的秘密》和《爱惜树木爱惜纸》,请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纸。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

  魔术表演《碎纸复原》:教师准备两张纸巾,一张事先叠好放在左手手心,不让幼儿发现,另一张在幼儿的面前撕碎,然后揉成一团,然后两个手合起来,让幼儿来吹气或者是喊口令,教师把事先叠好的那张纸展示出来。

  ——师:老师今天变魔术用的纸是普通的纸巾,你还认识别的什么纸吗?

  二、信息共享。

  1、认识不同类型的纸。

  ——展示幼儿收集的纸,请幼儿观察它们的不同。(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等手段进行感知,发现有的纸厚,有的纸薄;有的纸光滑,有的纸粗糙;有的纸硬,有的纸软;有的颜色和光亮度也不一样等多种特征)

  ——请幼儿说一说不同的的纸的用途。(如书写、包装、装饰、印刷、做纸盒、做信封、折纸等)

  2、教师小结,提问引出活动主题。

  ——纸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你们知道纸是怎么来的吗?

  三、了解纸的制造和发明。

  1、请幼儿自由说一说纸是怎么来的。

  2、教师出示电子大书,请幼儿完整欣赏造纸过程。

  3、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了解造纸的过程。

  ——师:把树砍下来之后,伐木工人需要做什么?(把树皮剥下来,锯成木块)

  ——师:送到造纸厂之后,为什么要泡在热水中?(把切碎的木块变软)

  ——师:怎样把树皮变白?(加入漂白剂)

  ——师:变白后的树皮变成什么了?(用搅拌机搅拌成木浆)

  ——师:木浆放在什么上面就会变成纸了?(木浆倒在操帘上,再把湿纸压平、挤压、烘干、整平,再裁成一张张的纸)

  4、教师小结:我们平时用的纸多数是用树做成的,经过造纸厂工人一道道辛苦

  的工序,最后才把大树变成了一张张各种用途的纸,是不是很神奇呢?你知道这个神奇的发明是谁想出来的吗?

  5、教师简单介绍中国人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详见附页:造纸术)

  ——师:造纸术是中国人的四大发明之一,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四、环保分享交流。

  1、了解节约用纸的重要性。

  ——师:随着科技的进步,纸的种类越来越多,用途也越来越广泛,每天消耗的纸越来越多,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教师结合幼儿已有的大树知识,引导幼儿想一想滥伐树木对环境的破坏影响。

  2、讨论节约用纸的.方法。

  ——教师引导幼儿讲述更多的节约用纸的方法。(例如:正反面用纸,用废旧纸代替新纸折纸,把报纸、纸筒、纸盒收集起来重复利用等等)

  3、利用书本了解更多节约用纸的方法。

  ——出示电子大书《爱惜树木爱惜纸》,和幼儿一起看一看怎么节约用纸。

  ——书中的主人公是怎样节约用纸的?

  活动应变

  第四个环节,为了形象了解树木与纸张的关系,可以上网收集节约用纸的公益广告让幼儿观看。

  活动延伸

  开展利用废旧纸、纸筒、纸杯、纸盒进行环保制作的比赛或开展用废旧纸进行再造纸游戏。

  区角活动

  1、美工区:收集废旧纸、纸筒、纸杯、纸盒进行自由制作。

  2、科学区:①用废旧纸制作再造纸。②用各种纸的纸条夹在雪糕棍上,一起放入水里,看什么纸的吸水性最强。

  环境创设

  教师和幼儿一起用废旧的纸做手工,挂在教室内。(如用废旧报纸、纸盒、纸筒做枪、坦克、动物等)

  家园同步

  请家长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给幼儿简单讲解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随机教育

  生活中随时提醒幼儿节约用纸,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用双脚夹沙包,跳到指定地点。

  2、 锻炼幼儿的弹跳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沙包每人一个,场地上画好的房子,黑板一块,把幼儿分成红和绿两队并贴上标号

  活动过程:

  一、1、入场:

  师:小朋友说,我们走的时候,沙包放在身体的哪里?

  头、肩、后背、双腿夹着走……

  教师带领幼儿围着画好的房子走一圈

  二、1、今天我们玩的游戏分为红队和绿队两组,请小朋友自由选择队伍,然后自己选一个数字站在数字的后面

  教师为每个幼儿胸前贴上数字卡片

  2、热身赛规则:

  (1)幼儿双脚夹沙包往前跳,双脚不能踩线,如果踩线回到起点,重新开始,然后把沙包用脚放在大房子里,放进数字1的房子得1分,放进数字2的房子得2分,没有进去或脚跳进房子为无效,不得分.

  (2)夹包跳的时候,必须直跳或横跳,不许斜着跳

  提醒幼儿夹包跳时注意安全,幼儿练习夹包跳房子

  三、两队比赛

  1、两队互相当裁判,对应号的'小朋友把参加比赛小朋友在得分随时报告给总裁判,在规定的一分钟内,哪组小朋友的得分总和最多,哪组为胜利.

  2、布置地雷炸弹,小朋友夹包跳的时候必须避过地雷,否则放弃比赛,比赛规则同上.

  3、布置高20厘米的障碍比赛,比赛规则同上

  四、结束;1、小结:请小朋友站回自己原来的位置,今天获得胜利的小朋友不要骄傲,失败的小朋友也不要气馁,以后我们加强锻炼,一定也会胜利!请小朋友说说胜利的原因(1、加强锻炼身体 2、团结合作)

  2、教师带领幼儿围着房子绕圈放松身体《放松操拍手踏脚》

大班教案 篇6

  教学内容:课本34~35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故事,使学生了解风对人类的帮助及危害;

  2、教育孩子们向风娃娃学习,做一个爱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说一个关于风的谜语。

  二、导入新课。

  三、教师讲故事。

  (学生边听边思考:风娃娃帮小猴和小兔灭火怎么帮错了?)

  四、教学故事。

  1、教学第一段故事。

  a、先看图(一)提问:图上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b、讲解第一段课文,并提问。

  c、请大家讲第一段,再找一名同学上台配合表演

  2、教学第二段

  3、教学第三段

  4、教学第四段

  四、请一名同学试者着复述故事。

  五、全班一起将故事,并请6名同学上台表演。

  六、谈话。

  (通过学习这个故事,使我们知道了风娃娃是一个爱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说一说:你们平时是怎样帮助别人的`?)

  七、总结。

  这个故事教育我们:

  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主动去帮助他……

  同学们都要学习风娃娃那种乐于助人的好思想。

  板书设计:

  风娃娃

  乐 帮小熊划船

  帮农民给玉米传花粉 风娃娃

  人 帮小猴和小兔灭火

大班教案 篇7

  指向:初步感知物体的形状与颜色,锻炼手的控制力。

  准备:人手1份小筐,内放积木10~15块(长方形、正方形、圆柱体积木);収玩具音乐(自选)。

  过程:

  1、教师以标准姿势取工作毯和玩具托盘。

  2、教师介绍活动材料,并引导宝宝观察。

  取出盘中的小筐,让宝宝观察:“看,这里有许多积木。”

  取出积木摆放在工作毯上,边放边说出积木的颜色,再将积木一块一块堆起来造高楼。

  3、教师说明活动的指导要求。

  提示家长:这个游戏是让宝宝通过视觉和触觉,初步感知物体的颜色与形状,练习手的控制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鼓励宝宝独立取托盘,提醒宝宝端稳托盘、小心慢走。

  4、宝宝取工作毯和玩具托盘,自主操作。

  教师逐一观察家长和宝宝的'操作情况,并给予适时的指导。如在宝宝搭建高楼的过程中,引导宝宝说说“这是什么形状的积木”、“这是什么颜色的积木”等。

  5、15~20分钟后播放収玩具音乐,提醒家长和宝宝一起収归玩具。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03-14

(经典)大班教案07-31

大班教案(经典)07-27

大班教案07-20

【经典】大班教案08-14

(精选)大班教案08-18

大班教案(经典)08-24

大班教案[精选]08-23

[经典]大班教案08-21

大班教案【精选】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