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12-25 09:26:07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锦集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美术教案【锦集9篇】

美术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近几年,我园一直在开展省级课题《回归生活的幼儿园美术教育研究》。作为子课题《互动式幼儿园亲子美术活动研究》的主持人,我和课题组成员开展了不少亲子美术活动。美术欣赏是亲子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挑选了一些名画家的画进行欣赏。吴冠中的美术作品很有特点,兼具西方技巧和东方意境,有一些内容相近但画法不一的画很适合幼儿欣赏。我选取了其中两幅进行对比欣赏,内容都是树与鸟,但一弯一直、一彩一墨,孩子会喜欢哪幅?家长又会喜欢哪幅?他们喜欢的理由又是什么?活动使孩子与家长之间的相互了解能深人多少?这些都是值得期待的。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欣赏,感受《小鸟天堂》画面色彩的浓烈欢快,及《林中小鸟》中水墨表现出的清寒孤寂的意境。

  2.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家长能积极互动,用表演、绘画等方式大胆表达自己心中的树林与小鸟。

  3.幼儿、家长相互了解对方对不同色彩和美术作品的喜爱。

  活动准备

  1.吴冠中作品《小鸟天堂》、《林中小鸟》。

  2.音乐:贝多芬《小步舞曲》,民乐《寒江残雪》,背景音乐《天空之城》、《神秘园之歌》。

  3.电脑,投影仪,桌子几张,木椅一人一把。

  4.宣纸、颜料、毛笔若干。

  活动过程

  1.色彩篇

  (1)聊聊有哪些颜色。

  看,老师身上有哪些颜色?小朋友身上有哪些颜色?我们周围还有哪些颜色?除了这些颜色,你还知道哪些颜色?

  小结:世界上有红、黄、蓝等许多种颜色,我们的生活也因为这些斑斓的色彩而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多彩。

  (2)说说最喜欢的颜色。

  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你的爸爸妈妈最喜欢什么颜色?

  请家长说说喜欢这种颜色的原因,让幼儿对父母有更深入的了解。

  2.欣赏篇

  (1)欣赏《小鸟天堂》。

  ①问: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会想到什么?

  幼儿讲最初的感受。

  ②引导幼儿细致欣赏。

  问:画上有什么?小鸟是什么颜色的?住在哪里?树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画面上还有什么颜色?你喜欢这些颜色吗?为什么?小鸟住在这样的环境里,它的心情怎样?谁会用动作表现快乐的小鸟?

  ③音乐与作品的匹配。

  播放《小步舞曲》、《寒江残雪》。问:哪段曲子更像这幅画?为什么?

  ④请幼儿和家长分别扮演小鸟、大树,跟着音乐表演。

  要求大树姿态多样,小鸟动作多种,有快乐地飞、站、找食等。

  ⑤作者简介。

  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吗?这幅画是一位叫吴冠中的老爷爷画的,他是一位著名的画家,画了好多幅有关鸟和树的画,这幅画的`名字叫《小鸟天堂》。

  (2)欣赏《林中小鸟》。

  ①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吴爷爷的另外一幅作品,看看这幅画和刚才那幅画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点击《林中小鸟》,播放《寒江残雪》。

  ②引导幼儿欣赏。

  这幅画和刚才那幅画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地方不一样? (从色彩、形状两方面对比)这幅画用了哪些颜色?树是什么形状的?鸟是怎样的?看了这幅画,心里是什么感觉?

  介绍水墨画的有关知识:是中国特有的,用水和墨来创作的(尽可能请家长来介绍)。

  ③介绍吴冠中画的特点:融合了西方的绘画技巧和东方的意境,融汇传统与现代等。

  ④请幼儿和家长讲讲各自喜欢哪幅作品及理由。

  原以为幼儿都喜欢色彩鲜艳的《小鸟天堂》,活动中却发现不少孩子喜欢《林中小鸟》。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画得像”;二是因为大部分家长喜欢,他们认为,现在的社会过于浮躁,水墨画《林中小鸟》能使人沉静下来,安静地生活;三是可能有些孩子确实喜欢。

  3.绘画篇

  (1)你心目中的小鸟天堂是什么样的?

  请小朋友和爸爸妈妈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自己心中的小鸟天堂。幼儿、家长合作作画,教师巡回观察,配背景音乐《天空之城))。

  (2)展示、交流作品。

  活动延伸

  将所有作品拍照传至班级博客,将部分作品布置在活动室,并介绍作者的创作想法。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观察几种秋天的水果,丰富有关水果形状和颜色的经验。

  2.通过多感官的接触,能用语言描述自己对水果的认知。

  3.愿意与同伴一起分享食物。

  4.感受色彩对比。

  5.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活动准备:

  1.几篮不同的水果(苹果、香蕉、橘子、梨等,或当地秋天常见的水果)。

  2.削成小片的水果若干盘,塑料小叉若干。

  3.各种水果图片(尽可能全面)。

  4.教学挂图:《秋天的水果》。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欣赏实物水果。

  1.教师出示一篮水果,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果园丰收了,农民伯伯给小朋友送来了水果。你们看看有哪些水果,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2.教师分别出示各种水果,引导幼儿欣赏水果的形状和颜色。

  教师:这是什么水果?它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它像什么?

  3.请每位幼儿从篮子里拿出一个水果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

  4.幼儿与同伴相互说一说自己手中拿的事什么水果,它是什么颜色的,像什么。

  5.幼儿自由交谈,教师对水果的形状、颜色等特征进行小结。

  (二)引导幼儿回忆其他各种自己见过的水果。

  1.教师:你们还见过哪些水果?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出示颜色标记和水果影子,让幼儿猜)

  (评析:小班的孩子正处于形象思维发展阶段,此环节教师设计了颜色标记和水果的影子后能让孩子们更有目的地说出相应颜色的水果。)

  2.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或在黑板上画下来。

  (三)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认识更多的水果。

  教师:看一看,这上面的水果你都认识吗?有没有你没吃过的水果?

  (四)幼儿品尝水果,结束活动。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你刚才吃的是什么水果?是什么味道的`?

  2.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换分享水果。

  延伸活动:

  在美工区提供各种水果的外形图,让孩子们给水果涂上相应的颜色。

  课后反思:

  《秋天的水果》这个美术活动过程充满趣味性,是幼儿生活中知识的巩固,也符合幼儿需要,活动目标完成比较好。活动中幼儿最感兴趣的是最后吃水果的环节,将活动推向**,孩子们在吃吃,说说中自然结束。此次活动尝试了对幼儿的有效回应,通过回应孩子更加积极的回答问题,都愿意说一说自己的水果什么样、什么滋味,回应中体会到新鲜感。不足之处:值得反思的是问题:“你还知道哪些水果”的问题设计,小班幼儿经验少,当老师问到这一问题时大部分孩子说“我还知道苹果(香蕉)(橘子)”虽然老师一再引导说一说别的小朋友没说过的,看看谁知道的多,但是孩子们举手回答的依旧是眼前的水果,只有个别孩子会说“我还知道草莓、我还知道葡萄”而这几个小朋友都是想像力很丰富的,平时知识经验比较多的。寻找原因:对于没有上过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这个问题似乎有些抽象,幼儿吃过的水果虽多但是回忆起来有些难度,眼前的水果实实在在摆在面前而且确实是经常见到、吃到的水果,难怪孩子只会回答这些答案。策略:我及时在已有的水果中让孩子说说颜色,教师记录颜色的标记,以“你还吃过什么水果也象苹果一样红红的?”能让孩子们更有目的地说出相应颜色的水果。在活动延伸涂色活动中,幼儿充分感受到颜色和具体的形状。可能因为孩子还小,对颜色不是很明白,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多提醒。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头饰的设计依据头饰的用途来确定,要按戴头饰人的头部来确定大小

  应会:按预定的设计用彩色卡纸剪贴、加工制作成头饰

  1、隐性内容与目标

  1.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用简单的资料美化生活,初步培养事先预想和计划行为的习惯,进一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发明能力

  2.认识了解我国的民族头饰,培养小朋友们的爱国民族精神

  重点:根据用途确定头饰的设计,并完成头饰的制作

  难点:巧妙利用资料和创新表示 课程资源准备与开发彩纸、胶水、剪刀等各种工具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同学工具准备情况,稳定同学情绪!

  二、导入:

  师: 同学们老师手上的头饰漂亮吗?

  生: 漂亮

  师: 的确很漂亮,这只是老师自身做的,那老师想请你们和我一起来欣赏更漂亮的头饰呢!

  (点击课件 欣赏民族头饰短片)

  师:这些头饰漂亮吗?

  生:漂亮

  师:一看你们那惊奇的表情就知道,你们已经被这些头饰吸引了,是的它们的.确很美,连老师也被吸引了,那你们知道这都是什么头饰呢?

  生:少数民族头饰

  师:恩,同学们真的是见多识广,这些就是代表我们少数民主特色的头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头饰文化(出示课题《美丽的头饰》)4’

  三、 讲授新课

  1。 既然我国少数民族头饰代表着这个民族的特色,那老师就来考考大家,你们知道这些都是什么民族的呢?(猜)

  (点击课件 出示图片)

  1 瑶族 (瑶族是中国南方一个较典型的山地民族,瑶族头饰特点较为突出,有“龙盘”形、“A”字形、“飞燕”形等)

  2 藏族(藏族是汉语的称呼。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头饰以巴珠为主,藏族妇女极为重视头饰,巴珠的款式有两种,以拉萨地区为中心的前藏流行状似三角形的式样,以日喀则地区为中心的后藏则流行以弓形为主体的式样。

  3 苗族(。把自身的图腾物作为饰品佩戴在头上是苗族各支系的一起习俗。苗族有的支系女子头饰银铃叮当,满头银饰繁花似锦;有的支系的头饰别具特色,将女子长发绾于头顶结髻,以錾花银碗为饰,用银簪别在发髻上;有的支系银冠高高戴在头上,如银蝶飞舞,富丽至极。海南苗族则喜欢戴上绣有各种花纹图案的头帕,头帕一般以几何图案为主,是精致漂亮的装饰品之一。可以说,苗族女子的头饰是中国少数民族女子头饰中最丰富、最漂亮的。其头饰主要以银饰为主 )

  4 满族(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以辽宁省最多,其头饰又叫旗头:“答拉赤”是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的长约三十多厘米、宽约十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即可。上面还常绣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

  师:看样,老师还考不倒大家,同学们的见识真广,的确我们少数民族的头饰是民族的象征,很有特色,那我们如何利用我们今天的资料来制作呢?,还请同学们先别急,我们先看看他们做了些什么头饰(课件播放 欣赏同学头饰)1’

  师:他们做的真好看,那老师这里也有几个头饰,现在老师就发给每组一个头饰,请你们瞧瞧老师制作的头饰,一起讨论研究下老师用到了那些方法?1’

  (小组讨论)

  师:OK,我想应该有讨论的结果了,请小组代表说说

  生:剪,粘贴,折叠

  师:GOOD,同学们研究的很仔细,首先就让我以一个头饰为例研讨如何进行制作。(出示几个头饰图片)讲解制作步骤。首先按戴头饰人的头部来确定大小,其次主要是以剪,粘贴,折叠,卷等方法,最后呢就是进行装饰点缀。

  三 安排作业

  师:请发挥你们那无穷的想象力设计制作一个比老师的更漂亮,更有意义的头饰,那就让我们随同这优美的音乐比一比哪个组做的最快,最有意义!(提醒同学注意平安,注意卫生)

  同学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师:哇!你们的作品真是太美了,而且那么的与众不同,那么谁愿意到前面来展示并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头饰哪?

  生:……

  师:恩,介绍的真好,今年是一个奥运年就让我们带上我们制作的头饰一起来来载歌载舞吧(播放音乐师生共舞)

  五、师小结:

  今天我们这节课,不但学会了设计制作头饰,而且还用我们的双手发明了美,用我们的劳动发明了美!其实美就在我们的手指间,只要你大胆的发挥你的想象力,它将永远属于你!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内容:动感生活

  2.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从贺卡的整体外形上来考虑,可以有哪些不同的创意构思?

  教学重点 区别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初步了解花鸟画的发展。(第1课时)

  区别青绿山水画与水墨山水画的特点,了解山水画发展的概况。(第2课时)

  教学难点

  对工笔花鸟精细逼真的写实与写意花鸟水墨酣畅的意境美的理解。(第1课时)

  青绿山水画与水墨山水画艺术美的区别。(第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运用多媒体教学设计好相关的。风景名胜照片1~2张。

  学生准备:收集山水画的印刷品。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问:鸟类在自然界中有哪些作用?

  问:观看过鸟类活动的录像后,你喜欢哪几种鸟?

  二、合作探究阶段

  1.投影显示麻雀的照片,工笔画麻雀的艺术形象,写意画麻雀的艺术形象,请学生的讨论观察后讨论三者之间的异同。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及时总结。

  重点语:笔墨中的自然于真实的自然于真实的自然。笔墨中的自然充满着画家的情感和审美理想,体现了画家对艺术美的追求。

  2.播放画家在绘制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的创作录像,强化学生对两种技法的感知效果,讨论画家在不同技法创作活动中的情绪状态,画面效果。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及时总结。

  重点语:花鸟画是我国传统画科之一。以描绘花卉、竹石、鸟兽、虫鱼等哦作画主体。

  工笔花鸟画:是用笔工整细节明澈入微,用极细腻的笔触逼真地描绘花鸟。

  写意花鸟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摒弃物象的细枝末节,大胆地概括、提炼、夸张物象的形神,用豪放简练的笔墨加以表现;它要求画家落笔准确,得心应手,意到笔随,达到物我相融的境界。

  欣赏《写生珍禽图》、《墨葡萄图》、《荷花小鸟》、《竹石图》,四个学习小组各选一幅画并结合所收集资料进行讨论。讨论它们是哪一种表现技法、画面构图、内容、艺术效果,并选代表在班级中交流。

  三、感悟体验阶段

  1. 《写生珍禽图》逼真精细地画出自然中的禽鸟龟虫等物,你佩服吗?你能画出吗?你怎样做才能最终画出来?

  2. 从《墨葡萄图》中,你能体味到徐渭晚年的心态吗?

  3. 《荷花小鸟》图中有哪些形象组成?画上题款“八大山人”四字看似“哭之”又似“笑之”,你能领悟朱耷的为人及性格吗?

  4. 郑板桥的《竹石图》中,竹比石的墨色浓,为什么?你对瘦劲的竹和石有何视觉感受?

  重点语:黄筌重视写生,并养了许多鸟,观察它们的动态,以便把鸟的形态状貌画得逼真生动,羽毛、翅翼、嘴爪刻画的质感很强,动态结构准确生动,自然真实。

  水墨写意画画境平淡、自然、天真多趣。欣赏这些画,一方面观赏画家笔墨布局的形式美,更重要的是透过视觉形象去窥见形象画家借自然之物所蕴含的人的精神气质的人格美,品味画家的意境所在。

  四、归纳巩固阶段

  1.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有何区别?

  2.说说《写生珍禽图》的技法特点和艺术效果。

  3.谈谈对《墨葡萄图》、《荷花小鸟》、《竹石图》的感受。

  五、课后拓展

  1.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花鸟画作品写一篇赏析短文。

  2.你喜欢什么样的鸟?请画出它。请你为保护鸟类出个好主意。

  第二课时

  一、引导阶段

  1.江苏是我国山水园林、名胜古迹高度集中的省份,你知道我们家乡有哪些著名的湖光山色。

  2.你游览过祖国哪些名山大川?谈谈身临其境的感受?

  二、合作探究阶段

  1.投影显示,本地风景名胜照片,并出示教师据之所作的一幅山水画,通过比较讨论如下问题:

  a、照片中的景与画中的景有什么不同?

  b、照片中的景属何种美?画中的景又属何种美?

  余音:景是现实,画是艺术。景是现实美,画是艺术美,现实美较之艺术美有无与伦比的丰富性,但缺乏艺术美的高度集中和高度理想性,所以才有“西湖风景美如画”。

  散点透视即透视没有固定的视点,视向,视域,取景作画的局限于视点、视向的束缚。

  2.比较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和倪赞《幽涧寒松图》,讨论两幅山水画表现方法有何不同?

  余音:青绿山水画属中国画中工笔重彩画范畴之内的画种,是把石青、石绿、朱砂等矿物性颜料涂在经过勾皴的山峰与坡脚形成主色调,使山水处于浓郁的青翠之中。

  水墨山水画的水墨为主进行勾、皴、擦、染、点来表现山石树木等,其中包括用不同的`植物颜料渲染的设色山水画。

  3.通过画家创作青绿山水的水墨山水的录像,强化学生对这两种山水画的感知效果。

  4.分组讨论《溪山行旅图》、《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清凉环翠图》、《淮扬洁秋图》。对它们的技法特征,画面布局,艺术效果畅谈自己的感受,每组选一名代表参加班级交流。

  教师小结并交代山水画发展的简要脉络,作者的师承关系,画家轶闻趣事等,让学生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品味我国古代山水画杰作。

  三、感悟体验阶段

  1.《溪山行旅图》与《富春山居图》主要区别是什么?

  2.《清凉环翠图》表现的是何方水土?你知道该地现在变成了什么状况?

  余音:宋初山水画以自然山水为师,写实为本,画家作画讲理法,布局严谨,使山水画更加浓厚而生气韵。元朝绘画主流是以表现性为特征的文人画兴起,他们追求绘画的文学性,强调“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四、归纳巩固阶段

  1.青绿山水画和水墨山水画艺术美的表现有何不同?

  2.北宋的绘画在谁的直接参与下有了很大发展?他们的绘画称做什么绘画?

  3.元代的山水画更注重表现什么?他们的绘画称做什么绘画?

  五、课后拓展

  1.选择自己喜欢的山水画一幅写一篇赏析短文。

  2.你喜欢哪一个地方的风光?能画出来吗?请你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出个好主意。

  教学反思

美术教案 篇5

  教材内容分析:

  《连环画》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五册第十二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的课程,旨在学生通过编故事、画连环画,培养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综合学习能力。

  连环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从孩子呀呀学开始,连环画就与他们相依相伴。连环画中有趣的故事、诱人的形象、丰富的色彩深深地吸引着他们,因此,这节课的内容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对连环画十分的喜欢,利用学生的兴趣结合合作学习的方式,尝试团体完成作品的方法,并以自创的形式展示方式在班级亮相,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认识、分析、观察、创作连环画作品,了解连环画的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连环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及综合学习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连环画的特点及其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故事中主要情节的画面表现及形象的连续性。

  资源准备:

  多媒体计算机、课件、《三个和尚》故事图片、自制连环画装裱册??

  教学过程:

  一、认识连环画:

  1、故事导入:《三个和尚》

  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

  后来发生了什么?

  故事的前半部分是用文字表现的,后半部分是图片和文字共同表现的,你更喜欢哪一种?

  其实我们喜欢的这种方式就是:连环画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连环画

  直达主题让学生了解连环画的定义

  2、进一步认识:什么是连环画

  课件出示:连环画是由多幅画面连续讲述一个故事的绘画形式。(辞海解释)

  设计意图:以讲故事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出今天学习内容是图文并茂的连环画,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找到连环画的表现形式,并能够自己总结出连环画的定义。

  二、探究连环画:

  1、历史:你们猜猜连环画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

  告诉你们吧:(课件)这就是4000多年前古埃及出现的历史上最早的连环画。

  我们中国的连环画历史也非常的悠久,最早出现在汉代的画像砖上,后来经过唐、元、明、清历朝历代的发展与完善,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连环画达到了鼎盛时期,由最初的无色到彩色,由单幅到连续的多幅,成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绘画形式。

  开阔学生的视野,感受连环画历史发展。

  2、篇幅:在1957年我国还出版了篇幅最多的连环画之最《三国演义》,共60册,近

  7000幅画面,是不是很了不起啊!

  根据连环画篇幅多少的不同,分为长篇、中篇、短篇。

  结合图片欣赏分析:《三毛流浪记》、《父与子》、《机器猫》;《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小蝌蚪找妈妈》??

  分析:以简练、流畅的线条表现的黑白画概括特点;以强烈的色彩对比突出特点;以夸张、概括的手法突出特点。

  3、和大家一起认识了连环画的历史、篇幅和表现技法,你们想不想试试亲手画一画连

  环画?

  欣赏并思考问题:(1)由几幅画面讲述一个故事;(2)连环画由哪几部分组成;(3)

  每幅画面有哪些相同之初,有哪些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整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连环画知识的讲授让学生们感受国家的成就,并乐于去认识连环画的知识。最后自主合作通过欣赏,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更进一步了解今天学习的连环画知识,为下一环节做一个铺垫。

  三、创作连环画:

  提出要求:在4幅图中选择小组喜欢的一幅画,用你们的奇思妙想将连环画以线描画的方式补充完整。

  小组讨论:选图——编故事——选择画面情节——分工

  小组合作完成作业,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全班进行讨论。

  设计意图:以合作的`形式完成作业,集思广益使画面情节更有意义,并能在创作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五、赏析连环画

  1、合作设计自己小组的展示方法。

  2、展示:评价

  以多样的形式展示连环画作品。连起来展示,翻页展示,表演展示等

  3、展示另一种方法:连环画册

  4、总结:研究更新颖的连环画形式,表现自己快乐的生活,创作自己的连环画故事。

  设计意图:用小组独特的形式把画好的连环画展示出来,可表演,可连成一串,让同学们体验创作后的成就感,以及小团体的集体力量。在使用老师自制的装裱册表现作品之后,学生俨然看到了一本真正的自己绘制的连环画,又回扣了本课的重点。

  反思:

  连环画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一提起上这一课就能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到喜悦

  之色。但是在上课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

  在课上由于时间问题所以在学生作业表现的环节,省略了很多过程,也是完成这节课

  的比较关键的部分,比如:小组在连环画故事的选择上,在编故事时,在选择画面以及分工。

  连环画可以表现的内容很广,所以我规定了四个内容的选择,因为时间的仓促,所以

  选择了教学课件中提供的四个内容,节省了课上因为选题而浪费时间的麻烦,而这种做法又限制了学生自由选择创作的思路,所以总觉得有弊有利。

  作业的表现形式其实也可以有很多种,为了选择最快速的表现,我在课堂中选择的线描的方式。在教学中缺少了其他作业形式的欣赏,可以让学生有一定的了解。

  展示环节我采用了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展示自己的作品,效果比较突出。让学生们喜欢自己的故事,喜欢别人的故事。并且通过展示,更理解连环画的含义。

  上完了客让我觉得每个孩子都是真心的喜欢上这节课,喜欢上连环画这种表现形式,我认为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意图

  在农村,竹筒是常见的东西,许多孩子能够用竹筒来玩不同的游戏,但是用竹筒制作物品来玩倒是很少见。因此我设计了这次活动,让孩子通过动手动脑的设计、制作来培养幼儿的大胆创新精神,既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让幼儿学会了靠自己的力量和能力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活动目标

  1、通过分享经验和成果,让幼儿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2、启发幼儿大胆的猜想探索竹筒可以制作的玩具,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3、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和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竹筒半成品、竹片、线、泡沫胶、各种颜色的'纸、水彩笔等物品。

  2、竹筒制作的高跷、水枪、水桶。

  3、沙子、水、石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许多的小伙伴来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出示竹子各部分,如:竹节、竹筒、竹竿等。)

  教师逐一进行介绍。

  二、幼儿探索活动。

  1、请幼儿自主玩竹子材料。

  2、请幼儿将竹子材料与沙子、石头、水结合进行探索:可以怎么玩?

  3、幼儿介绍、交流、分享。

  三、幼儿再次探索。

  1、观察探索。教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竹筒制作的不同玩具如:水桶、高跷、水枪等。)小玩具今天要邀请和小朋友们一起来玩游戏,但是小朋友们要动脑筋,想想这个玩具是怎么玩的,此外还可以怎么玩。(将幼儿分为几组,每一组拿一个竹子制作的玩具,试玩玩具。)

  2、分析讨论。教师:小朋友们拿到的是什么玩具呀?是用什么做出来的?看一看是怎么做的?(让幼儿知道竹筒可以制作很多不同的玩具。)请小朋友说一说,小朋友平时是怎么玩竹筒的?(幼儿分别说说自己玩竹筒的经验。幼儿讨论后,教师向幼儿介绍玩具的玩法和制作经验。)

  四、操作与实验。

  1、教师:我们今天来设计一个新的玩具吧!(幼儿大胆发挥想象设计竹子玩具,讲述玩具的名字叫什么、是什么玩的,并说一说这个玩具应该怎么样制作?)

  2、幼儿操作。

  (1)教师出示辅助工具,让幼儿了解其用途。

  (2)请幼儿用线、泡沫胶等其他物品辅助制作玩具来完成自己的设计,尝试制作自己所想的玩具,在操作中摸索经验。(交代幼儿注意安全,可以请教师来帮助完成。)

  (3)欣赏幼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制作的玩具。(如:飞机、双响筒、小竹人等。)

  五、分享与交流。

  1、展示:将幼儿的作品进行陈列、展示。

  2、和大家一起分享制作的玩具及玩法,说说自己制作玩具的过程及做法。

  六、延伸活动。

  提供更多的竹子材料(如竹节头、竹片、竹竿、竹根等),让幼儿探索制作更多的竹制玩具。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设计】

  布老虎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布制玩具。教材《布老虎》是中班主题《我喜欢的动物》背景下的一个活动。做为一个手工作品的欣赏,我感到可着重引导幼儿对形象、做工、色彩选择以及所表达的意思进行欣赏。基于这样一种理解,考虑到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我在活动设计中以欣赏布老虎的造型、色彩、图案之美作为本次活动的核心。在欣赏教学中如何挖掘幼儿的想象力方面,则试图实践运用米罗可儿的教育理念,让幼儿在理解民间手工作品的基础上,以借形想象引导幼儿进行相关的思考、设计与创作。

  【活动目标】

  1、欣赏布老虎造型、色彩、图案之美,感受中国民间玩具艺术的魅力。

  2、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尝试参与创作,感受乐趣。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布老虎实物若干,PPT幼儿操作材料:布小鱼布蝴蝶拼贴图形花片记号笔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布老虎,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神秘礼物”,让幼儿猜猜,并打开看看,说说。

  2、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是用什么材料?会有什么用处?

  介绍与小结:布老虎是中国特有的,是古时候小朋友的玩具。在古时候,大人希望也相信布老虎能保护小朋友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观看PPT和实物,交流、讨论、欣赏布老虎夸张的造型、色彩与图案。

  1、PPT从颜色的角度欣赏布老虎。

  师:老师这里收集了很多布老虎的图片,我们来看看,有什么颜色的布老虎?

  (1)提问:有没有发现颜色的秘密?什么颜色最多?还有哪些颜色?这些颜色你觉得怎样?

  (2)小结:布老虎身上红色、黄色最多,颜色是一块一块的,而且很鲜艳。

  2、PPT从造型角度欣赏布老虎。

  小朋友真厉害,发现了布老虎独特的秘密,那布老虎头上会有什么秘密呢?

  (1)布老虎图片和老虎图片对比观察。

  (2)提问:布老虎和老虎的头一样吗哪里不一样?眼睛怎样?嘴巴怎样?

  (3)小结:布老虎的头上,眼睛特别大,嘴巴特别大,特别的夸张。

  (4)提问:你觉得这样的布老虎怎样?

  (5)一起学学可爱、神气、生气勃勃、威武勇猛的布老虎(2只老虎音乐2遍)

  3、PPT从图案角度欣赏布老虎。

  (1)提问:布老虎头上两边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小结:有图形、花草、动物等,头顶上有一个“王”字,(山中之王,林中之王)

  (操作PPT)如果从头上中间分开,“王”字一半在左边,一半在右边,图案这边一个或半个,那边一个或半个,两边是相同的,说明什么?说明布老虎头上两边是对称的。

  (3)布老虎头上两边是对称的,那身体两边是怎样的?

  (4)请小朋友找找、看看布老虎身体两边有没有相同的图案。

  (5)小结:身体两边装饰的图案也是对称的。

  4、讨论:你觉得布老虎美吗?美在哪里?你喜欢布老虎吗?

  5、总结:布老虎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宝贝,夸张可爱的样子、鲜艳的颜色,特别是用两边对称的颜色、图案装饰的布老虎,让大家越看越美。我们中国人很喜欢,外国人也很喜欢,我们要好好的保留并传下去。

  三、延伸拓展,体验创作。

  1、提问: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现象布老虎一样用对称的'颜色、图案装饰的东西?

  (蝴蝶风筝衣服裤子锅碗勺子盆子手帕桌布)师:运用对称的颜色、图案装饰的东西端庄、漂亮,让人们看了舒服,让我们生活变的更美。

  2、操作活动:请你设计一个布玩具,用对称的方法,自己喜欢的的颜色、图案装饰。

  第一小组:用对称的方法剪贴、装饰布小鱼。

  第二小组:用对称的方法涂画装饰布蝴蝶。

  3、晒晒我的布玩具宝贝。

  幼儿作品点评与欣赏。

  【活动反思】

  瑞吉欧有一条著名的教育理念“帮助孩子的眼睛越过围墙!”老师就是孩子活动中的伙伴、支持者和参与者。在本次活动中,我通过制作的布老虎PPT、收集的布老虎实物帮孩子搭了一架小梯子,让孩子的眼睛自然而然地越过围墙,看到了古老久远的中国民间艺术。

  在欣赏布老虎中,通过整体欣赏,帮助幼儿认识了布老虎;分层欣赏:从颜色的角度欣赏布老虎——从造型的角度欣赏布老虎——从图案角度欣赏布老虎,逐渐让幼儿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其中的自主探索发现、说说唱唱学学,让幼儿用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情感和个性。

  在最后的创作体验环节中,我以米罗可儿借形想象理念为引导,让幼儿进行相关的思考、设计与创作,即平面布蝴蝶与立体布小鱼的创意活动,将一个载体(布老虎)转换成另一个载体(布蝴蝶、布小鱼),鼓励幼儿即兴联想和思考,使他们在无形中养成敢于创新、勇于冲破思维定势的良好习惯,获得快乐和成功的经验,有助于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让孩子在尝试创作中中施展艺术天分,自由挥洒创意想象。

  附资料

  布老虎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布制玩具。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期间,民间盛行给儿童做布老虎,因为在中国人心里,老虎是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布老虎种类繁多,有单头虎、双头虎、四头虎、子母虎、枕头虎、套虎等。布老虎以头大、眼大、嘴大、尾巴大的造型来突出老虎勇猛的神态,虎头及五官显示出天真和稚气,透露出儿童一样可爱的憨态。布老虎的色彩斑斓热烈,色度极为饱和,对比强烈。

美术教案 篇8

  活动设计背景

  秋风起来啦,树叶像彩蝶翩翩起舞。好奇的孩子们在树底下忙得不亦乐乎。这样情景当然不能错过,引导孩子用树叶来拓印的大好时机。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了解树叶的奇妙以及树叶的外形和叶脉的不同之处。

  2、了解拓印的方法,乐意与同伴探索交流。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使幼儿学会拓印树叶的方法,从中得到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各式各样的树叶若干,厚薄画纸人手一份,蜡笔每桌两盒,胶水每桌2个。

  教师:事先做好的挂图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介绍各种奇妙的树叶

  教师:你们搜集的树叶都是什么样的,有谁愿意和大家介绍下自己带来的树叶。

  幼儿自由介绍个子搜集来的树叶,大家欣赏交流树叶的特点。

  2、欣赏教学挂图中“奇妙的'树叶”,感受树叶,叶脉的奇特之处。

  教师:请大家欣赏了一些奇妙漂亮的树叶(引导幼儿自由想象)。老师考考小朋友,看看谁的小眼睛最漂亮,小脑袋最聪明。

  “小朋友看到图中的这些树叶,大家想到了什么?好像什么?与平时我们见到的树叶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呢?”

  “这些树叶是什么形状的?中间一条一条的小线线(叶脉)谁知道是什么,谁能告诉我”?

  小结:秋天到了,小树叶们都换上了新衣服,离开了自己的妈妈,他们都到哪去了?树妈妈看见自己的孩子不见了会着急么。小树叶都离开了妈妈,它们还回回家找妈妈么?什么时候还会去找妈妈呢?(当春天来了小树叶就会回来找妈妈了)

  3、出示拓印画,引发幼儿对拓印画的兴趣。

  教师:这里有一副奇怪的画,从这副话里面,小朋友们能看到些什么呢?画里面又藏着些什么呢?谁能看出来?

  4引导幼儿观察拓印画,讨论怎样进行拓印。

  教师:画里面的树叶是怎么样画进去的?可以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引导幼儿对拓印画的兴趣

  阅你读幼儿用书,了解拓印树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先选好树叶,可以用一种或者两种、

  2>然后把树叶用胶水贴在厚纸上做底板固定住,把薄纸铺在上面固定好。

  3>再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蜡笔均匀地涂在薄纸,进行拓印。

  5幼儿动手尝试拓印画。

  教师:

  大家想用什么样的树叶拓印呢?想怎么样拓印呢?

  1>幼儿分小组进行版画游戏

  2>在幼儿练习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整洁,手上脏了及时擦干净,

  鼓励幼儿发挥独创性设计出新颖的拓印画。

  3>把印好的画用蜡笔进行装饰成各种各样的树叶拓印画。

  6、互相交流各自拓印的过程,并讨论,分析成功与否的原因。

  教师:请大家说说自己刚才是怎么拓印树叶的,拓印出来了吗?为什么?

  小结: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只有画面产生凹凸不平时才能拓印的,树叶可以拓印出来,拓印的时候,要把上下两张纸固定好。

  7、幼儿根据刚才的发现,再次进行拓印画的尝试。

  8、展览、欣赏各自拓印画的作品,分享、尝试探索拓印画带来的快乐。

  延伸活动

  下节课也可以提供不同的拓印工具(颜料、油画棒、铅笔、水笔等)和不同纸质的纸张。引导幼儿探索什么材料拓印的清楚,也可以选择树皮、轮胎、布条、不同粗糙程度的墙面等一些其他有纹路便于拓印的东西。由拓印引发幼儿对不同物质的表面机理的关注兴趣。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们的参与性都是很强的,掌握了一定的捏贴技巧,在拓印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制作出了各种形态与颜色的树叶拓印,而且能积极的与教师配合探索拓印的方法。

美术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能用刻刀在陶土上刻画出有趣的表情并用彩纸进行拓印。

  2、通过观看视频,学习拓印画的制作方法。

  3、体验拓印画创作中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陶土、彩纸、颜料、刻刀、排笔、有趣的`表情PPT、背景音乐

  经验准备: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各种表情。

  活动过程:

  一、欣赏PPT,幼儿观察各种表情的图片的脸部特征,拓展幼儿经验。

  1、欣赏PPT,引导幼儿观察各种表情的图片。

  教师:我这里有几种有趣的表情图片,大家来看一看。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不同表情时,五官的不同形态。

  你觉得哪种表情最有趣?它是什么表情?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二、通过观看视频,幼儿学习制作拓印画。

  1、出示范例和制作材料,激发幼儿制作欲望。

  教师:刚刚的有趣表情,我制作成了一幅画?它和我们平时的画有什么不一样?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是怎么制作的呢?

  2、教师播放视频,幼儿了解拓印画的制作过程。

  总结:制作的几个步骤。(刻画表情—涂刷颜料—用纸拓印)

  3、个别幼儿尝试,教师总结制作的几个重要环节。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学习拓印画的制作方法。

  难点:用刻刀在陶土上刻画出有趣的表情。

  四、作品展示、相互欣赏评价。

  1、幼儿随音乐自由创作。

  2、幼儿的作品展览,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参观。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02-28

【经典】美术教案12-14

美术教案07-20

[经典]美术教案07-20

美术教案(精选)07-27

美术教案[精选]07-31

(经典)美术教案08-03

[精选]美术教案08-19

(精选)美术教案08-27

美术教案【经典】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