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2-06-25 14:05:3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人文要求:通过学习短文,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2、知识要求:理解短文内容,积累主要实词和虚词,把握人物形象。

  3、能力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教具准备】

  自制光盘(音乐、画面、提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趣引读

  同学们看过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吗?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的片段,听着这雄浑而沉淀着历史沧桑的乐曲,看着这狼烟滚滚、旌旗猎猎的画面,我们就会想到三国时代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吴国有位大将叫吕蒙(图片),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图片)的信赖,可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孙权屡次劝他多学知识,可他总是推三阻四,认为自己是一介武夫,读书没有用处。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同学们想知道吗?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资治通鉴》中的记载《孙权劝学》。

  二、第一次尝试读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文章篇幅短小,注释详尽。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结合注解,争取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适时指导)

  2、指定学生朗读。

  3、学生评价。(是否听清楚他们所读的字音、句读。)

  A、卿qing邪ye即更jingeng

  B、蒙/辞以军中多务。

  C、孤/凯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三、第二次尝试读文:理清故事情节

  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句子找出来,可以和同桌讨论,并尝试用自己的话互相讲讲这个事故。

  1、字、词、句质疑并解答(或将你认为很重要的地方提出来引起重视)。

  ①以:以……为借口

  务:事物

  涉猎:广泛浏览群书,不深入研究。

  ②倒装句:蒙辞以军中多务

  ③成语: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意思、用法)

  ……

  2、理清课文中故事情节(故事情节质疑并解答)

  A、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劝学)

  B、吕蒙接受孙权的建议吗?(辞——→就)

  C、课文怎样表现吕蒙学习效果的?(议论)

  D、鲁肃与吕蒙的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结友)

  3、学生齐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故事情节。

  4、小结:

  孙权这一次劝学让武将吕蒙真的开始就学,而且取得了很大进步,就连文韬武略的鲁肃都愿意和他结为好友。

  四、第三次尝试读文:揣摩人物语言

  这个故事中写了哪几位人物?(3位)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些人物形象的?(语言描写)那么,我们接下来仔细品读品读短文中非常重要的语言描写,我们从哪些方面揣摩语言呢?(①身份②心理状态③语气)

  1、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准语气语调,表现出对话中的神态,看哪些小组做得最好?

  2、播放音乐,创造情境,示范朗读

  (小组比读,学生评价,给更多的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

  3、动画配音。(由学生选出朗读的最棒的同学组合朗读。)

  孙权: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领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苦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语重心长)

  鲁肃: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惊讶、称赞)

  吕蒙: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自豪得意)

  4、教师小结:

  东吴的君主孙权非常爱惜人才,语重心长的劝说吕蒙要涉猎群书;武将吕蒙通过学习有了进步深感自豪,得意之情益于言表;忠厚的长者鲁肃看到吕蒙进步,由衷的称赞,并大为惊讶。

  五、第四次尝试阅读:拓展语言训练

  1、自编故事一则

  同学们,老师有一个建议,我们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在座的老师们,让这些老师再讲给和大家一样的青少年朋友们,好吗?

  2、尝试总结课文

  同学们,今天学习的《孙权劝学》一文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谁能谈谈学习的收获: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体会。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谈启示。(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通过孙权的劝学,他勤奋学习,最后成了一名儒将。所表现出的才能令人刮目相待。我们如果能像吕蒙一样,抓紧时间,发奋学习,将来也一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到时候老师可要对同学们刮目相看,我们的同学也不会是吴下阿蒙。)

  ①鲁肃善于用新眼光看待别人。

  ②吕蒙知不足而后弥补。

  ③孙权是个善用人才的明君。

  ④读书能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

  (注意语言表达清楚,有条理)

  3、写作训练

  我们班上的刘明同学非常聪明,可是由于沉迷上网,厌倦读书,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孙权劝学》,老师觉得有很多话要对他说说,你们愿意劝劝刘明同学吗?

  板书设计(略)

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掌握文中涉和的常用文言词语。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测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

  3、情感目标 同学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揣测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

  2、联系生活,让同学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读

  1、故事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身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2、作品介绍: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同学自主阅读课文下注释。) 二、读译课文,理解文意

  1、读一读:

  认读:读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全班齐读。 解读:边大声朗读课文边根据课下注释逐句理解课文大意,有不理解的,同桌可以相互讨论。 释疑:交流讨论不理解的语句。 故事复述。

  2、议一议:

  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请仔细揣测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来谈。

  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溢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保护。)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身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示出吕蒙对自身才略出息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四、模仿扮演,体验反思

  1、模仿扮演:

  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扮演孙权、吕蒙与鲁肃,然后进行对话扮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人物的心境,演完后同学作点评。

  2、体验反思:

  这个故事给你有什么启示呢?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出息的故事,告诉我们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2、课外延伸:

  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和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学了本文后你的体会。 课后背诵全文。

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3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朗读课文,正确断句、停顿;

  2、理解文章大意;

  3、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像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

  4、领悟并学习文章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

  〖学习侧重点

  1、朗读要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并能熟读成诵;

  2、学习文章以下几点:语言上的言简意赅,选材上的详略得当,人物塑造上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解说:本单元提示中明确要求“理解各篇文章的内容,注意它们各自的写法”,故“自读导言”旨在引导学生以读为突破口,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体会课文艺术上的特色。)

  【自读程序】

  1、初读。整体感知课文,有不认识的字查工具书解决,结合注释粗晓大意。教师适时点拨作者及《资治通鉴》的有关常识。

  2、速读。理清故事情节的发展情况。

  3、竞读。看哪位同学将对话的语气读得最到位。

  4、研读。读自“及鲁肃过寻阳”至文末一段,思考吕蒙有了怎样的变化,给人怎样的启示。

  5、背诵。

  (解说:以上的程序设计体现了读思结合的阅读原则。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借速读来加深对课文故事情节发展的认识。如: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是一开始就马上听从的吗?他本人在学习前后有何变化?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竞读则既检验了同学们对人物语气的把握情况,又是对朗读水平的一种促进与提高。第四步的研读则重在让学生体会孙权的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中的“益处”是怎样在吕蒙身上体现的,并使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谈对读书的认识,激起他们对读书学习的兴趣。最后的背诵是对以上四步阅读的一个总结深化,使阅读过程中的诸多收获得以巩固与积累。)

  【自读点拨】

  1、资料补充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吕蒙(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阳县南)人,三国时吴国名将,从孙权攻占各地后随周瑜等破曹于赤壁,又定计取荆州,擒关羽。授南郡太守,封居陵侯。

  2、重难点分析

  ①以对话为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

  文章篇幅短小,通篇主要记录人物的几次对白,却传神生动地塑造出了三个艺术形象。先看孙权。作为吴国之王,他能够关心下属,鼓励吕蒙要多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比较坚定有力。当吕蒙找借口推辞时,他不急不恼,推心置腹地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先声明要求他读书的目的并非使他弃武从文,成为书生,而是在博览群书中了解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加自己的见识与才智,这种循循善诱的亲切语气已令人非常感慨。之后他又针对吕蒙所谓军中多务的借口,进一步开导,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劝导吕蒙──读书大有益。孙权丝毫未摆当权者的架子,不以威压的方式逼迫吕蒙去读书,这一番娓娓道来的谈话却更令人信服。他的谈话是亲切的,朋友式的,具有长者而非王者的风范。再看吕蒙。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

  ②除正面记言外,对吕蒙这一形象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鲁肃正是一个跳出庐山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他的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③文章材料取舍精当,详略安排得当。

  课文以对话为主,其他内容均一带而过,或简说,或不说。如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的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详略的`安排非常精当。

  ④语言精练,情节发展环环相扣,自然而紧凑。

  人物的语言简洁而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其中的“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更是因其言简意丰而流传运用至今。除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解说:本点拨内容首先以补充资料的形式将课文注释中尚未交待的内容展示出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其他则重在帮助学生完成“自读导言”中的自读要求4和学习侧重点2,目的是使学生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认清人物形象,帮助其从艺术上掌握文章的特点,以便于在写作中模仿和借鉴。)

  【自读思考】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①卿今当涂掌事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③卿言多务,孰若孤

  2、解释文中的两个成语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3、下面的短文出自《三国志·吕蒙传》,将其与课文中的“及鲁肃过寻阳结友而别”一段作比较阅读,说说两文的异同点。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於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4、以下诗句、格言都是与读书、学习有关的,结合文中吕蒙的变化,写出自己对读书的认识与感想。

  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②书到用时方恨少。

  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④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⑤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⑧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⑨知识就是力量。

  ⑩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解说:第1、2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掌握情况;第3题做初步拓展,以比较阅读的形式,换个角度去分析课文;最后一题则进一步拓展深化为谈对读书的认识与看法,这三个题目是按由浅入深,由窄而宽的顺序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既要走进课文,又能跳出课文。既会读,又练写。)

  〖参考答案

  1、①卿:古代君对臣、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以及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当涂:当道,当权。②孤:古时王侯的自称。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③孰若:哪里比得上。

  2、吴下阿蒙:比喻学识尚浅。刮目相待:表示用新眼光看人。

  3、相同点:都写出了吕蒙的变化及鲁肃的赞叹之意。不同点:①课文主要记言,而本文则既有语言,又有人物的动作及心理描写。②课文突出的是吕蒙的变化,而本文还表现出了鲁肃对吕蒙的态度由轻视而叹服的变化。③课文略去了两人谈话的内容,此处则作了清楚的交代。

  4、略

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实词与虚词。

  2、疏通文意,揣摩对话语气,分析课文人物形象。

  3、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材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材难点】

  揣摩语气,分析人物。

  【教材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简介作者及作品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3、简介文中的三个人物。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鲁肃:学识渊博,孙权的谋士。

  三、初读课文,白文断句

  1、试读课文和注释两遍,注意读准字音。

  2、分小组探究无标点无注释的白文,给白文断句。

  3、交流展示断句成果,点拨断句的简单方法。

  4、听音频朗读,读准字音和句读。

  5、齐读课文。

  四、二读课文,理解文意

  1、对照注释,独立译文,若有疑问,在小组内合作探究。

  2、生提出未解决的疑难或教师出示文中重难点字词。

  谓:对....说掌事:掌管国家大事

  当涂:当道,当权岂:难道

  辞:推托以:拿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博士:学官但:只涉猎:粗略地阅读

  往事:历史及,到了……的时候论议:谈论议事

  3、译读课文,并把课文分两层、

  4、分角色表演课文,探究对话。

  (点拨:对话形式呈现故事,找出文中对话揣摩语气,劝说有艺术等。)

  五、三读课文,探究主旨

  1、思考:

  (1)文中的人物,文中的三个人物,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你更喜欢谁?说说理由。

  (2)从文中的故事里,你获得了什么启发?

  2、交流展示

  3、归纳提升

  (1)孙权:关爱部下善劝;吕蒙:听取意见;鲁肃:爱才敬才

  (2)开卷有益,学无止境,学有所成等

  六 四读课文,尝试背诵。

  七、教师结语,寄托希望。

  同学们,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我们正处在学习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的黄金时期,冰心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但愿大家趁着好时光,多读书,收获成长!

  八、布置作业

  1、设计微型试题(出题者要有正确答案),并在小组内展开互测互评。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五个字,每个字2分,共10分)

  (2)解释下列加点字或者词语。(十个字词,每个字4分,共40分)

  (3)翻译下面的句子。(两个句子,每句15分,共30分)

  (4)结合课文提一个有创意的问题。(一个问题20分,共20分)

【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06-08

孙权劝学教案06-23

七年级语文散步教学设计01-21

语文影子教学设计06-14

语文《白鹅》教学设计06-08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02-17

语文教学设计12-27

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5篇06-08

语文《打电话》教学设计06-09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