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说课稿>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05-15 16:26:0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必备】说课稿模板汇编六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说课稿模板汇编六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本课题是西师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在掌握了它的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知识之一。因此,体验和感知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学生后继学习的重要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教材的编排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动手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来计算面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按照新课程理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说明:这里强调“过程”,即:让学生亲身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探索与获得的过程,而不是要教师直接把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讲明给学生,让学生处于接受的状态。这样设计,符合了新课程学生的现代学习观。)

  (2)通过多种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学习活动,通过图形的拼摆,渗透图形转化的数学思想,在探索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会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是理解三角形的底、高和面积与拼合而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之间的关系。

  四、说教法、学法。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采用:

  1、实验法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比听教师讲解新知识记忆更加深刻,兴趣更加浓厚。因此,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时,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2、课件演示,配合启发。

  学生动手实验,交流汇报之后,再看课件演示,教师给予点拨,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请学生回忆并指名学生说明上节课同学们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过程。(设计意图:要求学生完整地说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继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即: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计算面积,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对于表达不清楚、不完整的同学,教师显示课件,启发其完整的表达,并给予鼓励。)

  2、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面积

  (二)探索新知

  1、我先采用演示法,让大家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并引导他们观察,发现底占几格?高占几格?面积是多少?接着运用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用手中三对不同类但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去拼凑成平行四边形,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去观察,去发现:任何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特殊三角形还可以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而它们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等于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从而归纳、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

  2、最后来验证推导出来的面积公式的正确性。整个探究、推导、验证过程,始终面向全体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3、出示问题:怎样把三角形的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

  想一想: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就是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小组合作:再试试用两个完全一样钝角三角形来拼,会怎么样?

  小组讨论:通过以上试验,你发现了什么?

  一、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

  二、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

  三、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

  四、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就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所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三)巩固拓展。

  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是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S=ah÷2

  =100×33÷2

  =1650(平方厘米)

  答:它的面积是1650平方厘米。

  1、完成课本85页做一做。

  2、指出三角形的底和高,并口算出它们的面积。

  判断

  1、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

  2、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3、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那么形状也相同。 ( )

  4、在一个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 ( )

  六、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布置作业。

  教材第63页练习十六第2题、第3题、第4题.

  八、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三角形面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 ÷ 2

说课稿 篇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的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认识音量由物体的振动幅度决定,感受声音的强弱和高低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声音的强弱和高低变化。

  【教学准备】

  为每一组准备:1把钢尺或塑料尺、2个同样的杯子里面装有不同量的水、1张“杯子声音高低的实验记录单”、一块钉两颗钉子的木板、1根橡皮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一段音乐给学生欣赏,问学生:听了音乐后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初步感受声音的高低、强弱变化)

  揭示课题《声音的变化》

  (二)展开新课

  1、观察比较声音的强弱变化

  一把钢尺,怎样使它发出声音?

  (1)实验:使钢尺的一部分伸出约10cm,用一只手压住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另一端。注意拨动尺子时避免尺子和桌面撞击。

  先轻轻拨动钢尺,观察钢尺上下振动的幅度有多大,发出的声音有多强,并用振动幅度的大或小、声音强或弱作记录。

  再用力拨动钢尺,与前面的实验进行比较,尺的上下振动幅度和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重复实验3~4次,体会物体振动时,振动幅度的大小与声音强弱之间的关系。

  (2)实验活动,记录实验结果。

  (3)汇报实验结果

  (4)小结: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音量的单位是分贝。

  2、观察比较声音的高低变化

  (1)实验: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四个杯子,分别盛水:满杯,3/4杯,1/2杯和1/4杯。试着用铅笔和小木棒敲击杯口,比较发出的声音。能用声音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吗?现在记录单上记录预测。

  由水多到少或少到多的顺序,反复敲击杯口,比较发出的声音,并做记录,与预测进行比较。

  交流实验结果,比较实验预测,对结果进行分析。

  (2)观察橡皮筋音高的变化

  装置:一块木板钉两个钉子,钉子之前绑一个橡皮筋。

  提问:还记得怎样让橡皮筋发出声音吗?在今天的让橡皮筋发声的实验中,老师有新的要求:先拨动橡皮筋,让它发出声音;把橡皮筋拉得紧写,再拨弹。观察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稍稍放松橡皮筋,再拨弹,注意发出的声音的变化。同时注意,在这个过程中,橡皮筋的振动发生了什么变化?

  交流实验发现,对发现进行分析。

  (3)小结: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高的单位是赫兹。

  (三)总结

  课外拓展:听听长短、粗细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本节课在科学教研员邓老师和叶老师的点播指导下,我感受颇深:

  1、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太少,学生发言的亮点把握不够。

  在我的科学课堂上,特别是公开课的时候,我往往想的是我设计的下个环节是什么,教学任务是否能完成、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是否在我的欲设之中,对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新的有价值的问题和他们发言中的亮点却视而不见。

  在探究尺子不同振幅产生声音强弱的变化的实验中,学生对于“重复做3—4次”都有各自的观点,特别是有个学生提出:做1次,不能让我们观察清楚尺子的变化和声音的变化,重复做3—4次,能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多么好的发言,的确,反复实验,反复观察,就能给我们新的发现,很多科学规律的发现不就是这样来的吗?但在课堂上,学生这样精彩的回答我却忽视了,如果我当时能对她的发言加以肯定,我想小女孩以后的多少会有一定的发展。因此,我觉得我们在科学课堂上要多关注学生的问题和他们的发言。

  2、敢于大胆的处理教材。

  新课程科学教材内容的不断修改,不断改动,不断完善。我想,编写教材的专家们和我们一线老师一样,也在不断反思,发现了有些内容编排的不合理。一样新东西的出现,是在不断更新中,不断变化中,才完美的。因此,我们一线老师可以根据我们自己的教学需要,大胆的处理教材。《声音的变化》中既有探究声音强弱的活动,又有探究声音高低的活动,而接下来一课《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一整课都是探究声音高低的活动。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的教学内容作一个简单的处理。利用一节课时间设计各种相关活动(尺子振动声音高低的实验探究、橡皮筋松紧声音高低的实验探究、不同长短铁钉震动声音高低的实验探究等),专门探究声音的高低变化,一节课专门探究声音的强弱变化。这样可以理清学生的探究思路,更能加深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3、科学教师要加大自己的科学知识储备量。

  在这堂课中,我竟然出现了一个严重的科学性错误。我认为同样大小的杯子中,盛入不同量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去敲打时,盛水越多的杯子,敲击时发出的声音越高,盛水越少的杯子,敲击时发出的声音越低。水越少,敲击时发出的声音越高;水越多,敲击时发出的声音越低;看来,我们科学教师真的要加大自己的科学知识储备量。如果有些科学概念,科学实验现象我们自己都搞不清楚,那么真的是大糊涂教小糊涂,误人子弟。因此,我们平时要多看一些科学杂志,一些科学专著,还要去了解更高年段的科学知识。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必须要有自来水的容量。

  总之,通过本次上课,我受益非浅。我相信在专家们的指导下,老师们的帮助下,我在教学中会成长的更快。

说课稿 篇3

  各为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题目是《抽屉原理》(板书),这节课是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的第一节,下面我从以下四方面来说说这节课。

  一、(首先谈谈第一点)从学情出发,确定课时的划分,与文本对话。

  本单元共三个例题,例1、例2的内容,教材通过几个直观的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抽屉原理。例3则是在学生理解抽屉原理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会用这一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1例2的内容,主要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总结规律,这一内容为后面学习抽屉原理(二)及利用这一原理解决问题做下了有力的铺垫。例1和例2既可以用一课时完成,又可以分两课时完成,而我选择后者,有如下思考。

  数学广角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广角的教学目的主要在于让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因此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学起来是存在一些思维难度的。而抽屉原理是数学广角这个皇冠上的明珠,比十一册上的《鸡兔同笼》的学习更具挑战性。在《抽屉原理》中,“总有一个”、“至少”这两个关键词的解读和为了达到“至少”而进行“平均分”的思路,以及把什么看做物体,把什么看做抽屉,这样一个数学模型的建立,学生学起来颇具难度,尤其是对“至少”的理解,它不同于以往数学学习中所说的含义,这里的“至少”是指在物体个数最多的抽屉中找到最少的物体个数,这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他们很可能一时转不过弯。另外,让学生用精炼准确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思考也是一个难点。

  再看看课本,根据例1、例2理出了《抽屉原理》的知识序列。例1描述的是物体数比抽屉数多1的情况,例1的做一做代表的是物体数不到抽屉数的2倍,比抽屉数多2、多3一类的情形,例2描述的是物体数比抽屉数的非1整数倍多1的情况,例2的做一做代表的是物体数比抽屉数的非1整数倍多,且不止多1的情形。可见,例1是学好例2的基础,只有通过例1的教学,让全体学生真实地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把他们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几个困难,弄懂、弄通,建立清晰的基本概念、思路、方法,他们才可能顺利地进行例2的学习,否则,此内容的学习将只是优生炫酷的天地,他们可能一开课就能说出原理,而其他学生可能一节课下来还弄不清什么是“总有一个”、什么是“至少”,怎样才能很快知道“至少”是几个物体。因此,我选择将例1、例2分成两课时完成。可能有老师说,这样本课的教学内容容量太少了,基于这一点,我在第四个环节有说明的。

  二、从文本出发,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课学习目标如下: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 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是: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发现、总结并理解抽屉原理。

  我把:理解抽屉原理中“总有”“至少”的含义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我之所以这样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是因为《新标准》指出:在本学段学生将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三、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合理的教法学法

  教法上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设疑激趣法、讲授法、实践操作法。

  学法上学生主要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第四个方面是:以学定教,与课堂对话。

  本节课共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游戏导入——探究新知——反思、呈现——解决问题(游戏)。

  下面我分别说说这样设计的意图。

  第一环节——游戏导入

  由于只把例1作为本课的教学内容,我在设计的时候对例1的教学进行了一些铺垫和补充。在导入部分,设计了猜至少有几个学生是同月生的游戏,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例1的教学后加入了5枝铅笔放入4个盒子的问题,目的在于通过两个不同的实例让学生较充分地感受、体验、发现相同的现象,有利于学生进行抽象、概括,使结论的得出更有说服力。然后拓展到7枝铅笔放入5个盒子,8枝铅笔放入5个盒子,9枝铅笔放入5个盒子,这一类余数是2、是3、是4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对抽屉原理第一层次的认识。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

  根据学生学习的困难和认知规律,我在探究部分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这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由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层层递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一个层出:实物操作,把4枝铅笔放入3个盒子(板书),解决3个问题:

  1、怎样放

  知道排列组合的方法,明确如果只是放入每个盒中的枝数的排序不一样,应视为一种分法,并引导学生有序思考,为后面的列举扫清障碍。

  2、共有几种放法 孕伏对“不管怎样放”的理解。

  3、认识“总有一个”的意义。

  通过观察盒中铅笔枝数,找出4种放法中铅笔枝数最多的盒中枝数分别有哪几种情况,理解“总有一个”的含义,得到一个初步的印象: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铅笔盒放的枝数是最多的,分别是2枝,3枝和4枝。

  第二个层次:脱离具体操作,由抽象到数,进行数的分解——思考把5枝铅笔放入4个盒子(板书包括6支5盒),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学生直接完成表格。这一层次达成三个目的:

  1、理解“至少”的含义,准确表述现象。

  通过观察表格中枝数最多的盒子里的数据,让学生在“最多”中找“最少”,学会用“至少”来表达,概括出“5枝放4盒”、“4枝放3盒” 时,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放入2枝铅笔的结论。

  2、理解“平均分”(板书)的思路,知道为什么要“平均分”。

  抓住最能体现结论的一种情况,引导学生理解怎样很快知道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是几枝的方法——就是按照盒数平均分,只有这样才能让最多的盒子里枝数尽可能少。

  3、抽象概括 小结现象

  通过“4枝放入3个盒子”、”5枝放入4个盒子”和练习题“6枝放入5个盒子”,让学生抽象概括出 “当物体数比抽屉数多1时,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入2个物体” (板书),初步认识抽屉原理。

  (三)学生自选问题,探究“如果物体数不止比抽屉数多1,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铅笔盒中至少要放入几枝铅笔?”(板书789物体5抽屉)

  这一层次请学生理解当余数不是1时,要经历两次平均分,第一次是按抽屉的平均分,第二次是按余下的枝数平均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让“最多的盒子里枝数尽可能少”的目的。

  教学流程的第三个环节,将本节课研究过的所有实例进行总体呈现,让学生通过比较,总结出抽屉原理中最简单的情况:物体数不到抽屉数的2倍时,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抽屉中至少要放入2个物体(板书)。

  在最后的练习环节以游戏的形式出现,我设计了几个需要应用“抽屉原理”解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让学生能正确地找出问题中什么是“待分的东西”,什么是“抽屉”,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抽屉原理

  平均分

  4支铅笔放进 3个文具盒

  5支 4 个

  6支 5个

  当物体数比抽屉数多1时,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入2个物体。

  7个物体 5抽屉

  8个物体 5抽屉

  9个物体 5抽屉

  ﹕ ﹕

  ﹕ ﹕

  “……,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 2 个物体。”

  这是这节课的板书设计。

  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完毕。

说课稿 篇4

各位评委晚上好:

  我是XX班的XX。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物质的分散系》。本节内容选自苏教版化学1专题一第一单元。教材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为切入点,引入了分散系的概念。在回顾初中知识浊液、溶液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胶体的性质与应用。并由溶液的导电性过渡到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知识,以此引入了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本节内容被安排在《化学1》的第一个专题,是对学生初中科学中已经接触过的溶液和浊液这两种混合物的相关知识的一个延续和拓展。同时,也将为后续的强、弱电解质以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因此,本课程在教材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初中科学并没有从分散系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并且胶体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而言更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

  基于以上分析并结合《学科指导意见》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分散系的区分以及掌握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本课时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虽然思维活跃但不够严谨,缺乏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同时他们比较喜欢动手做实验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操作能力,但是对于丁达尔效应可能还停留在观察阶段,缺乏深层次的分析,对于胶体性质的理解仍具有一定困难。因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定为,从结构特点上理解胶体的性质。

  针对以上内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分散系的含义和常见类型,能用物质的分散系解释一些实际的问题。

  2.掌握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3.区别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初步学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交流,掌握多种获取信息的手段,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2.通过问题情境的讨论,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科学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胶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感受化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根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要求,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

  交流讨论、归纳分析等方法,并结合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以此来实现我的教学目标。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我会用幻灯片播放三张图片,雨过天晴的后的云层缝隙中透射的光线、高山上的云雾、美味可口的果冻布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入本节课的知识----胶体。

  2. 比较分析,归纳总结

  我将以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的溶液和浊液的知识为引导,通过比较分析得到分散系的概念。首先我将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溶液和浊液的例子,并提问“那么溶液和浊液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引发学生们的思考。我将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得出浊液和溶液的共同点,以此引入分散系的概念,并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对其分类,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00纳米,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纳米。同时提问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什么,引入胶体的概念。并将胶体与浊液和溶液做相应的比较。

  3. 实验探究,揭秘原理

  通过对照实验探究胶体的性质,以此达到教学难点的突破。

  探究一 丁达尔现象,即:溶液与胶体的性质探究

  我将在课堂上演示实验:在暗处,用激光笔分别照射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从垂直于光线的方向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光束通过氢氧化铁胶体时,在垂直与光线的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而溶液没有。以此我将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比较溶液和胶体的区别,掌握胶体区别于溶液的本质特征和鉴别方法。

  探究二 净水作用,即:浊液与胶体的性质探究

  我将进行另一个演示实验:在两只烧杯中加入等量的含有悬浮颗粒物的浑浊污水,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铁胶体,搅拌后静置片刻,比较至少被中液体的浑浊程度。同样的,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胶体的净水作用,得出氢氧化铁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凝聚沉降。并组织学生自主阅读,了解胶体的其它应用。

  至此,学生对胶体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将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总结归纳胶体的性质,并对胶体聚沉后遇到过量的电解质会溶解做简单补充。

  之后,我将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物质的分散系解释一些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4. 由表及里,深化知识

  我将采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抛锚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演示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根据实验现象提出疑问:“为什么氯化钠、氢氧化钠、盐酸可以使小灯泡发光而酒精、蔗糖溶液不可以呢?”引导学生回顾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掌握两者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我将再次发问:“电解质能够导电的本质原因是什么?”以此引入电离的概念,并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做初步介绍。

  最后,我将对本堂课进行小结,并布置形成性练习。

  板书设计:

  物质的分散系

  一. 分散系

  1. 概念

  分散质

  2.分散系

  分散剂

  浊液

  3.分散系 胶体

  溶液

说课稿 篇5

  亲爱的各位老师,您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二氧化碳》。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亮点这六个方面来讲解。

  一、教材分析

  我将从教材的内容、地位与作用、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这3个方面来展开进行。

  1、教材的内容、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第一课时二氧化碳,主要介绍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与人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同时又是生活中常见物质。经过前面氧气、碳单质及二氧化碳制取的学习,学生对二氧化碳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二氧化碳,对碳单质、二氧化碳的制取起到了巩固作用,也为后续学习燃料及其应用以及其他化合物打下基础作好铺垫。所以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多样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化学新课程特点,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1)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方面:

  (1)通过对二氧化碳气体的观察,归纳总结部分二氧化碳性质,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对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初步的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通过实验探究以及小组交流,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2)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课程标准“降低难度,拓宽内容——双基要求降低,思维方法、技能加深,增加科学方法、STS内容”的要求,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原理。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他们在第二单元“们周围的空气”课2“氧气”的学习过程中已经知道认识一个物质需从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来学习,并且通过实验探究的形式得知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所以本节课采用以往的模式学习二氧化碳。另外,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能和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储备。好奇心、求知欲较强,对实验探究有较浓厚的兴趣,且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将对本节课的实验操作起很好的帮助。但是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较差,分析能力比较薄弱,所以我将通过小组交流,实验探究法,推理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为了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者必须统一。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实验探究法,小组交流,推理法,多媒体辅助法,问题探究法等教法学法。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碳酸型饮料,拧开瓶盖使学生听到饮料漏气的声音。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碳酸型饮料里面装的气体是什幺东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新课内容。

  2、新课讲授

  (1)二氧化碳物理性质

  首先,利用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出问题“我们人类或者动物呼吸后排出的气体是什幺?”并且要求学生现场呼吸,观察归纳总结呼吸排出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以及气味,培养学生观察并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并且重排教材内容出现顺序,强调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是气态,在一定条件下是液态或固态,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干冰的知识。并且联系生活,运动后喝碳酸型饮料是利用二氧化碳气化带走大量的热的原理,并告诫学生喝太多碳酸型饮料不利于身体健康,让学生了解到化学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接着,利用推理法: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44大于空气的相对分子质量29,从而得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紧接着演示“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改进教材实验,将二氧化碳倒入漏斗中,防止倒入二氧化碳过程中上层蜡烛先熄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到漏斗是倒水的工具,从而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演示“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向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瓶子变瘪得到二氧化碳溶于水并讲解二氧化碳的溶解性,从而引出碳酸型饮料的原理,将化学知识引入实际生活,打开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观察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2)二氧化碳化学性质

  引导学生回顾“倾倒二氧化碳”实验,得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的化学性质并引出二氧化碳灭火器,进入深的矿井要进行灯火检验等。体现化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看待物质世界,能应用化学知识和化学方法参与社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着引导学生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小组合作交流,实验探究。第一组在石蕊染成的紫花上喷洒醋酸;第二组在石蕊染成的紫花上喷洒水;第三组将石蕊染成的紫花放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第四组将石蕊染成的紫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并由各小组代表展示分析实验结果。学生分析对比:水、CO2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从而得出结论二氧化碳溶于水中生成碳酸的结论。并加热第四组的纸花,观察到红花变紫色,说明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H2O+CO2↑。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能力以及化学方程式书写能力。

  引导学生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吹气,注意现象。分析得出CO2+Ca(OH)2=CaCO3↓+H2O这一反应原理,并且告诉学生这用于检验CO2气体。

  由于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我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所学二氧化碳的知识,总结归纳二氧化碳的用途,并派代表到讲台上分享自己的见解。最后,自然引出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真正做到了“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这一教学理念。

  五、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采用提纲式结构,达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加深学习印象,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六、教学亮点

  1.利用实验探究和小组交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改进实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重新调整教学顺序,便于学生理解。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6

  现在流行课堂问题化,用问题串联起整个课堂的架构。现在还流行课堂教学流程化、目视化,总是喜欢分出个几步。其实每个学科有各自的学科特征,不应该大而化之,统一要求。语文课授课就有其特殊性,她除了需要记忆、背诵和练习意外,更需要熏陶,需要感悟,需要积累,所以不应该总是流程式样的生产商品式的上课,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同时高一、高二、高三也有不一样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场景,可是现在三个年级一个样。

  明明上了一堂诗歌鉴赏课,光色声影里千回百转,要的是熏陶是鉴赏是彼此碰撞后的会心一笑,落实到考试上肯定有一定距离。可是,某些资深专家总要喋喋不休的地要问一个煞风景的问题,怎么没有题目?怎么没有和高考链接?怎么没有联系学生学情?怎么没有教学步骤?怎么没有学生自主活动安排?我只想说,有时候阅读就是虚心的安静的思考,就是认真的接受,根本不需要轰轰烈烈的学生互动。就比如开会,怎么可能都让我们台下台上互动呢?会议有好多种类型的。

  我们这两位老师这丰富语文上课模式上做出了很好的尝试,注重高一学生基础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课上出了语文味,上出了语文的大气派,不会让人感觉这是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课。人文素养的熏染,文化情怀的浸染在课堂上随处可见,亮点辈出。

  她们的课如果我们,这类课只是熏陶只是鉴赏,和题目暂时无涉,或者是题目归题目,鉴赏归鉴赏。春华秋实春风化雨,不是说春风一吹,就开花结果,是一天天吹拂,一日日雨露,一丝丝阳光,然后才有一个草长莺飞的季节的到来,而这就是潜移默化。教育的功利已经蔓延成了一堂课非有题目不可,甚至有些大妈大叔以讲题目为乐,深信此课可以充分展示自己“内在美”。一堂语文习题课,如果能旁征博引,不要老是拿着几片答案纸嚷嚷,那或许还有些看头,可是,到底只是一张讲卷的按部就班的解读罢了。

【【必备】说课稿模板汇编六篇】相关文章:

1.【必备】说课稿汇编6篇

2.【必备】说课稿汇编八篇

3.【必备】说课稿汇编五篇

4.【必备】说课稿汇编9篇

5.【必备】说课稿汇编六篇

6.【必备】说课稿模板10篇

7.【必备】说课稿模板集锦九篇

8.【必备】说课稿模板合集六篇

上一篇:说课稿 下一篇:语文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