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说课稿>数学说课稿

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1-06-04 19:07:5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数学说课稿模板合集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说课稿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数学说课稿模板合集9篇

数学说课稿 篇1

  买洗衣机一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加与减这一单元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和活动过程等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是三位数加减混合计算。三位数加减混合计算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此之前学生已学过三位数连加和三位数连减的计算。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培养估算能力,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得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提倡所学数学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本单元的主题是用计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教材一开始就出示小刚看见奶奶洗衣服很辛苦于是就想买台洗衣机,并给出了爸爸的月收入和妈妈的月收入与家里的月生活费,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呈现出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些接近生活,具有操作性、开放性和挑战性的习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发展从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估算能力,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得联系。

  本节课的活动重难点是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三位数加减混合计算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活动的准备材料有:多媒体课件、家庭理财调查表、小组活动记录单。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大胆探索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这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我将教材中较枯燥的数学问题转化成形象生动、贴近儿童实际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会、理解并掌握知识,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三、说过程设计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实践活动的教学建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与学法的基础上,我对本节课的活动过程设计如下,具体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一) 谈话导入

  (二) 传授新课

  (三) 巩固练习

  (四) 回顾总结

  下面我就这四个活动过程做具体的阐述:

  (一) 谈话导入

  在上课的前一天我让学生回家做一份家庭理财调查:

  家庭理财调查表

  妈妈的收入

  爸爸的收入

  月生活费

  近几个月内计划购买的商品

  这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好奇心,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以谈话导入,针对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利用亲切的语言:同学们,昨天老师让你们回家做了一个家庭理财调查,你们都调查好了吗?谁愿意把你的调查情况跟大家分享呢?

  这一环节的设计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

  (二)传授新课

  本环节主要通过解决小刚家每月节余多少元?我想用节余的钱买一台价格是960元的洗衣机,帮妈妈算一算,需要攒几个月?二个实践活动来完成学生对新知的自主探索和认识掌握。

  1、小刚家每月节余多少元?

  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小刚一家的谈话内容的情境图即:小刚妈妈的收入是632元,爸爸的收入是786元,小刚家月生活费是980元

  (1)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根据图回答后,教师再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在学生的回答中引导出小刚家每月节余多少元?这一问题。

  (2)学生根据信息估算出小刚家每月节余多少元。

  (3)根据数据信息实际地在本子上算出小刚家每月节余多少元。

  (4)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计算方法的特点并对脱式计算和竖式计算进行比较总结。

  本活动的设计主要是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入手,通过解决小刚家每月节余多少元,其中包含三个知识点,即什么事节余,如何提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三位数加减混合计算。教师给学生创设了实实在在的探究空间,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最后得出计算方法,初步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了探究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提高继续探索的兴趣。

  2、需要攒几个月?

  这一环节是在前一个环节的基础上将问题进一步深化。这一环节运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再进行小组汇报。

  (1) 在活动之前利用多媒体提出活动要求:

  ①4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 想出解决方法。

  ②将方法记录在记录单上,要写清楚计算过程。

  ③活动过程保持安静,完成的小组举手。

  ④当音乐响起,活动结束, 由小组长汇报。

  (2) 学生活动,进行小组汇报

  本环节学生以承担问题解决者作为推动力,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从而让学生探究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和活动动机,培养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让学生的学习热情上了一个台阶,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三) 巩固练习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本节课还设计了我是小管家这一课堂活动,即:我让学生当小管家用班上同学的调查情况,帮同学算算用每月节余的钱购买计划中的商品要攒几个月?同时鼓励学生回家后参与父母的家庭理财计划,这样就让学生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数学贴近生活,从而体现数学的价值。

  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新知识,让学生在参与家庭生活,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应用,发展数感,提高小组间的合作能力。

  (四) 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在本节课即将结束时,我准备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①三位数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脱式计算 竖式计算

  ②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以上二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最后的总结与交流,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反思和总结一节课的收获和体会,不但学会反思和评价自己,而且学会反思和评价他人,与此同时,我准备将本节课的学习延伸到课外,以你能利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帮爸爸妈妈理财吗?回家以后算一算。这一问题作为家庭作业,引导学生思考并初步尝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提升数学学习的实际价值。

数学说课稿 篇2

  一、设计理念

  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体验具有以下特点:

  1、体验是对学习个体的重视。包括个体的各种生活经验、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态度。因为真正有价值的学习是以学生个体经验为基础的,是学生对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更是使学生整个精神世界发生变化的过程。

  2、体验是学习个体在数学活动中的行为、认知与情感的整体参与。数学课堂上的行为具体表现为:看一看、摸一 摸、摆一摆、拆一拆、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各种形式的感官活动。体验除了感官活动,还需要猜想、类比、分析、验证、归纳、推理等各种思维活动

  3、体验中的数学活动包括合作与交流。这是因为数学建构活动有其社会性质,也就是说,“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与分享,才能达到共同建构的目的。

  二、设计思路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它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以及其它立体图形做好铺垫。

  教材先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模型,归纳长方体的特征,接着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练一练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由浅入深,通过看立体图、实际测量、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进一步巩固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认识,形成空间观念。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观察、讨论、分类、制作等实践活动,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棱、顶点、面的特点,初步学会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

  2、培养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学会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

  为完成以上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本节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发现,体验成功,和谐发展”的教学思路。在教学中,让学生眼、手、脑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通过观察、测量、制作等活动,从具体到抽象,使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促进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多向交流和共同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同时,引导学生体验合作发现的愉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主动探索的创新意识。

  为此,我让学生课前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立体实物若干个(如火柴盒、乒乓球、牙膏盒、茶叶罐、魔方、墨水盒等),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展开教学,即从分类中引入;在观察讨论中了解长方体、正方体面的特点;在制作中了解长方体、正方体顶点和棱的特点;在设计填写学习报告单中深化;课外延伸。

  三、教学过程

  (一)从分类中引入

  1、今天大家都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物体,请以4人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带来的立体都放在一起,然后分一分类。

  小组汇报。要求:你们是怎样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2、指以长方体与非长方体为标准的组:请大家和他们组一样,把所有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挑出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出示课题)。把另一堆放在一边。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这里学生分自己带来的物体,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在分类时,有的按制作材料不同分类;有的按形状不同分类;有的按大小分类;有的按颜色分类……课中让学生知道数学课研究的是形状、大小,颜色和材料不是数学课研究的对象。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我们的数学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

  (二)在观察讨论中了解长方体、正方体面的特点

  1、你是怎么知道它是长方体的?任意拿起一个长方体,观察一下,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讨论特点,并说明你怎么证明?

  汇报:长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大小相等。

  例如证明相对的面大小相等:(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

  (1)可以通过度量长和宽算出面积。

  (2)可以把一个面用剪刀剪下来与相对的面去比。

  (3)也可以把一个面描在纸上,再用相对的面去比。……

  [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里,让学生观察长方体面的特点后,验证自己的观察。验证的方法是开放的,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验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创造欲望得到满足。]

  2、在你们的长方体中,有没有特殊的类型。

  学生汇报:(1)有一个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的大小相等。这一类(我们把它们叫做正方体或立方体)是长方体的一种特殊情况。(并让学生画集合图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有一个长方体有2个面是正方形,4个面是长方形,而且2个正方形大小相等,4个长方形大小也相等。

  再让学生猜想一下,有没有一个长方体只有4个面是正方形?

  [ 从一般的长方体到特殊的长方体,理解正方体是长方体的特殊情况。通过猜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在制作中了解长方体、正方体顶点和棱的特点

  1、自学课本1-2页了解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宽、高。(投影揭示下图)

  2、用小圆球(顶点)和4种不同长度(分别以A,B,C,D表示)的小棒(棱),制作长方体、正方体模型(如下图)。

  3、出示小组合作制作要求:

  (1)每组制作一个长方体和一个立方体;

  (2)制作前先小组讨论填好领料单;

  领 料 单

  模 型 顶 点

  (小圆球) 棱(小棒)

  A B C D

  长方体 个 条 条 条 条

  立主体 个 条 条 条 条

  (3)按领料单领取材料;

  (4)制作完成后,讨论棱和顶点有什么特点。如果材料不够或有多余,请说明为什么?

  4、小组活动。

  5、汇报:长方体是怎么领料的?顶点有什么特点?棱有什么特点?正方体怎么领料?顶点和棱各有什么特点?

  [ 通过观察—讨论—领料—制作—汇报等一系例活动,让学生体验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理解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的特点。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在设计填写学生报告单中深化

  请大家自己设计一张学习的报告单来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模仿老师的学习报告单来设计填写。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 立方体

  面棱顶点

  [ 课堂小结用实验报告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设计学习的报告单,并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填写,在填写报告中深化理解知识和反省自已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五)课外延伸

  1、找一个火柴盒和魔方,分别量出它们的长、宽、高。

  2、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课外实践操作,重在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建立空间观念,把数学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进一步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紧密相关。]

  本课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实践活动,创设引导学生探索、操作和思考的情景。整节课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动手实践,有独立探究,有合作交流;有猜想,有验证;有观察,有分析,有想象,有解决问题的策略。力求让学生在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中切实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数学对解决实际问题是有用的。

数学说课稿 篇3

  第一个环节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

  我先设计了一个学生喜欢的折纸游戏,我用彩色纸折了学生比较喜欢的简单图形,让学生仔细观察我折的方法。让学生说发现了什么?生边汇报,师边演示对折,既形象又生动地让学生体会到轴对称的含义。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折出对称图形,从而引出课题【板书】

  这样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又在游戏中渗透了轴对称图形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第二个环节 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我给每个小组准备了蝴蝶、蜻蜓,奖杯、枫叶等图片。首先让学生找出里面的轴对称图形,说一说找的方法,然后让学生想想,这些图形有什么规律?让学生通过刚才的感知和操作活动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对称性,并能感悟和理解“对折”、“完全重合”、“折痕”等关键词,有的学生归纳得出:这些图形都要沿着中间的直线对折,图形的两侧叠起来是完全一样的。而我,则引导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表达概念,都要沿着直线对折,[板书] 两侧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而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画)就是对称轴(写)。 通过对称和非对称的直观比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我的适时引导。把美术图形和数学教学有机的整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概括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再一次让学生动起手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的几何图形,折一折、画一画,找出轴对称图形和它们的对称轴,而我,则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重点指导容易判断错误的平行四边形,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折,你发现了什么,圆的对称轴,沿着圆的任意一条直径对折,多试几次,你又发现了什么?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和动口归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即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第三个环节 综合实践 学以致用

  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首先,我安排的直观判断题把一些学生明天大量运用的字母,数字。汉子写在卡片上,只让学生观察,判断,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特点的认识。学生判断后我又引导学生品味中国文字的对称美,既弘扬了中华文化,又体现了数学课堂的德育功效。

  接着,我又让学生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创造性地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我先让学生独立创造一个从正面看身体的左右两侧是轴对称图形的姿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摆出了各种呈轴对称图形的姿势。

  而后,我又大胆建议让两位同学或三位同学共同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并鼓励其他同学做个小裁判,大胆的提出质疑。这样做,即激发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大胆质疑的品质。

  最后,我开展了一个小小设计家的活动,我先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展示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各种建筑,天安门城楼、清真寺的门楼,汕头海湾大桥的门楼等等 , 通过信息网络,美术鉴赏和数学教学的3科整合,教会了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然后,又利用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新校门的设计,做到学以致用!

  练习的设计,从加深认识到体验创造再到拓展参与,逐层加深,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意识,教学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增加了学生应用实践的机会。

  【小结】 整节课,我通过三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我通过游戏引入,动手操作,交流感受和课外延伸等手段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感受,得到美的熏陶。

  这节课,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我摒弃了传统概念教学的板书,力求用简洁的文字将概念表述清楚。把轴对称图片作为教学资源展示出来,充分利用。能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概念和学会欣赏轴对称图形的美。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作品,即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数学说课稿 篇4

  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用一位数除》的教学内容。在这一单元中《两位数被一位数除》是单元教学中的难点。本节课是整数除法的相关知识,学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口算表内除法的基础,所以学生的认知结构已具备同化新知的基础。我认为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是可行的,但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了这一内容后,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通过学习除法的分步计算的算理,从而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体现了义务教育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这一理念,是学生在以后学习和工作中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

  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计算任然是他们必须掌握的一项很重要的基本技能。但相对于几何课的有趣生动,计算课相对比较枯燥,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抽象,不容易掌握。班中的同学往往喜欢在课上做练习题,而不愿意理解计算的算理。然而没有算理的支撑,计算往往会出现很多错误。因此对于《两位数被一位数除》这节课,我将它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先通过情景设计与具体活动操作探索两位数被一位数的分步计算,从而为第二课时竖式计算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 通过现实的情境及具体操作活动,探索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分步计算方法。

  2. 理解除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计算问题。

  3.在探究算理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算理,并能够写出分步算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首先通过整十数除以一位数、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练习,进行复习引入,为本节课作铺垫。

  404=

  364=

  505=

  265=

  606=

  166=

  163=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整个新授环节我分为三个层次,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算理。

  1、情境引入,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探究764的计算方法。

  媒体出示情景:小胖有76支铅笔,平均分给4个小伙伴,每人分到几支铅笔?请学生以小棒代替铅笔分一分。这个设计可以让学生体会先分捆,再分根,两次分的商相加就是最后的商的方法。教师以填空的形式将分铅笔的方法和计算的式子记录下来,给学生提供一个支架,为之后计算商有余数的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题作铺垫。

  每人先分得()捆,就是()支。

  □4=□ 余下()支,每人再分得()支。

  □4=□ 合起来每人共得()支。

  764=□ 学生在分一分的过程中,初步理解算理,提高学生自主思考,有条理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想象分铅笔的过程,得出765和766的计算方法和结果。

  借助上一个环节的实践活动。在初步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不借助教具,同时在被除数不变的情况下,想象两位数被一位数除有余数的除法计算过程。并写下分铅笔的整个过程以及相应的算式

  每人先分得(1)捆,就是(10)支。

  505=10 余下(26)支,每人分得(5)支,剩(1)支。

  265=51 合起来每人共分得(15 )支,剩(1)支。

  765=151 每人先分得(1)捆,就是(10)支。

  606=10 余下(16)支,每人分得(2)支,剩(4)支。

  166=24 合起来每人共分得(12 )支,剩(4)支。

  766=124 媒体呈现分步计算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三个算式中被除数和三个算式中商的关系。以此得出总结:两次分的被除数相加就是要分的总数,两次分的商相加就是最后的商。总结出计算方法后,教师出示714一题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直接写除分步算式,并复述分小棒的方法,再次强调先分捆,再分根的重要数学思想。

  3、小组讨论763的计算方法。

  不同于之前的除法算式,763需要学生尝试拿出更大的整十数去分。可能有部分同学会先拿出3捆分,再拿出3捆分,这样的思考过程应当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思考:能否直接拿出6捆分给3人,每人分得2捆?这样整捆的只要分一次就可以。

  整个新授环节层层深入,学生在情境中动手操作,积极思考,从而理解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分步计算的算理,完成教学重难点的任务。

  三、练习巩固

  在练习环节,我出了这样四组有层次的习题来帮助学生巩固新知。

  726=□

  783=□606=□

  126=□

  675=□□

  954=□□

  □5=□□□=□

  □5=□□

  □□=□□

  □3=□603=□

  第一组是两位数被一位数能够整除的除法,我提供了计算的过程与方法,学生只需填入计算结果;

  第二组是两位数被一位数除有余数的除法,在过程中,缺少了一个被除数,需要学生自己思考;

  第三组则缺少了两个被除数,此时学生需要运用算理,思考先拿出几十来除;

  第四组就需要学生自己写出计算过程。

  四组练习,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学生借助一定的支架进行练习,既能巩固新知,又能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

  整堂课在注重算理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情景设计的动手操作,活动讨论,掌握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分步计算方法。新授环节和练习的设计以分层的形式逐步进行,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果,为《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第二课时竖式的教学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基础。

数学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我说的内容是小学数学第四册的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是从表内除法向表外除法过渡的桥梁,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从教材上看,内容抽象,概念性强。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刚学过表内除法,比较习惯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而有余数的除法不能直接从乘法口诀中求商,要用竖式计算,但对于竖式每一步的意思以及具体写法学生较难理解。总之,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掌握这样一个知识跨度较大的内容,是比较困难的。

  针对这一状况,我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通过摆一摆,分一分,以及生活中的大量实例,来理解“余数”这一基本概念。

  2、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书写格式,能进行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等一系列基本技能。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性的应用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及逻辑推理能力。

  本课的重点是:知道什么是“余数”

  本课的难点是:理解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

  二、说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我主要通过游戏“猜猜看”。(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在纸上依次画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圆圈,比一比谁画得多,画好后,将自己画的个数数出来写在张上,老师不用看,就能猜出你所画的最后一个的颜色。)这个游戏的设计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小朋友们学完了这节课,也能和老师一样能猜出圆圈的颜色了。

  2、感受新知,探究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大量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来感受“余数”。

  (1)让学生来分一分桔子。6个桔子平均分成3份,7个桔子平均分成3份。

  在分好后说一说,两次分有什么不同?学生会说出第一次分分完了,第二次怎么分都有一个剩下。这就让学生初步感知余数的概念,触及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

  (2)将11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设问:如果每人分2个,剩下5个,可以这样分吗?这时就有学生会回答,5个还能再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1个,还剩下2个,这时老师追问:2个还能再分吗?学生会回答,不能分了。通过这个坏节,让学生有了“不能再分的就是余数”这一基本概念。

  (3)老师手中有10颗五角星,要奖励给今天表现最好的4位同学,应该怎么分啊?谁来帮助老师来分呢?让多个学生上来分一分,老师对他们分的结果给予评价,让学生更深刻地明确“不能再分的就是余数”。

  3、用数学方法表示。

  对前面分的结果用数学方法表示出来,再翻开书本50页,参照例题,来自学有余数的除法的横式、竖式的写法。教师在学生写完后给予简单点评并说明各部分的意义。我认为这部分学生在前面学习了除法竖式的基础上,完全可以自学。

  接下去通过评价性的活动,看看小动物们做对了吗?出示三个竖式,来比较,观察除数和余数的关系,会发现其中一个小动物粗心大意做错了,余数比除数大了,还能再分。这一环节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不能再分的才是余数,也就是“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练习巩固新知。

  通过直观的练习,40÷7,26÷6,让两位学生上来板演,别的学生下面做。做完后集体讲评。这一环节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并可以根据学生的错误来巩固试商的方法,其实明确了“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试商也是不成问题的了。

  5、回到游戏“猜猜看”。

  这时候学生有种跃跃欲试的心理,通过学习这节课的知识,来想一想,老师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说出圆圈的颜色的,我们能不能用这种方法来试试呢?这时师生共同来探讨这一方法,从而掀起课堂上的一个小高潮。在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找到方法后,让学生来猜一猜。然后设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让学生先来说一说。教师可举一个例子:我们班去春游,要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7人,我们班39个小朋友要用多少条船?这一例子将数学问题引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说课堂小结

  让学生来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总的来说,这节课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余数”的概念,并提高了自己的思维判断能力。

数学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8单元中的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分4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说的是其中的第1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好本课知识,必将为学生以后的解决数学问题提高一个阶层。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法、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对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

  (三)目标定位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我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 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难点是会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二、说教学理念

  1、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学生熟悉的广播操、跑步、相册等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在教学时,我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信息、寻找方法,对于学生合乎情理的阐述,给于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信心。不断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角度去观察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

  以旧引新 这一环节,我从学生熟悉的广播操入手,通过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猜的,加深学生对行列的认识,同时也巩固了几个几。

  2、注重发现

  收集信息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从一个小方阵,很自然地呈现出书本的例题:三个大方阵,让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题中所呈现的数学信息,再出示问题,形成一道完整的解决问题。通过例题的分析与解答,旨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一题多解的思维。当然,此时的教师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在看,而是以合作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此题的教学,意在使部分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理解并能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题方法,而其余学生只要掌握自己理解的那种方法即可。

  3、联系生活

  学以致用这里我安排了三个练习,第一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第二题放手让学生自己来探索,在反馈时重点让学生来说说是怎样想的,第三题安排了一题让学生自己来提问,并解决问题。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你今天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对本课有一个回顾,然后通过数学日记的形式来提出“一家五口一共要花多少钱?”?这个问题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这两类两步计算问题的不同有一个初步的比较,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在两年的新课程数学教学发现,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有所下降,很多的学生拿到题目后,总是很茫然,或是有些学生知道该怎么解决,但让他把想的过程说出来却很困难,那么他还不是真正地懂应该怎么做。拿到这一课时,我问了一些教过老教材的教师,她们认为以前教老教材时,用先提中间问题的方法来教,学生普遍掌握得比较好,思路很清晰。于是在本课中,我借鉴了老教材的一些做法,把传统的方法引进了新课程课堂,在学生把想的过程说出来以后,我把它板书在黑板上,一来想给后进的学生一个引领,当然最大的目的还是想把学生混乱的思维整理出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里只是想尝试一下。

数学说课稿 篇7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丁庄镇中心初中的王红。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一课时代入消元法。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教学感想这五个方面汇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主要内容是在上一节已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的基础上,来学习解方程组的第一种方法——代入消元法。并初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用到了前面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对过去所学知识的一个回顾和提高,同时,也为后面利用方程组来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合理需要,我从三个不同的方面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1)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初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

  (2) 能力目标:通过对方程组中未知数特点的观察和分析,明确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思路是“消元”,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培养观察能力和体会化规思想。通过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训练,培养运算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

  3、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立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探索如何用代入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消元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动手操作,积极参与并主动探索解题方法,我设计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代入消元法。

  成功的教学必须选择合适的教法和学法,因此我确定如下教法和学法:

  二、教学方法

  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方法,设疑思考、点拨启发、小组探究、逐步深入。

  三、学法指导

  我采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方法组织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体会参与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感知数学的奇妙。

  四、教学设计

  1、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六个教学环节:

  2、教学过程

  下面我就每一个教学环节,具体介绍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

  环节一:创设情境

  活动一:出示引例:我校举办“奥运杯”篮球联赛,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胜1场得2分 ,负1场得1 分,我班篮球队为了取得好名次 ,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40分,那么我班篮球队胜负场数应分别是多少?

  学生活动: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决问题

  教师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多角度地考虑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尝试发现

  活动二:小组探究:能否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进而求得方程组的解呢?

  学生活动:小组探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初步体验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教师关注:学生思维角度是否合理,学生是否能抓住问题的核心部分。

  设计意图:在学生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活动三:小组展示

  学生活动:分小组针对老师给出的题目,展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教师关注:关注: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设计意图:在学生小组展示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尽情发挥,这样才能因材施教。发展学生有条理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四:再看转化、把握解题技巧

  学生活动:观察转化过程中的技巧,并尝试总结。

  设计意图:转化是解方程组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度的关键,在这里探讨,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代入消元法。

  环节三、 小组闯关

  活动五:闯关练习一,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小组竞争过关比例。

  学生活动:做练习题

  教师关注:学生解题的步骤的完整性,和解题的正确并及时的纠正错误

  设计意图:掌握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的一般过程,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体会消元的思想。

  活动六:闯关练习二,给出一个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的实际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本题。

  设计意图:在前面学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提出实际问题,发展学生得多角度思维能力。

  环节四、拓展升华

  活动七:出示例题2.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在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想法,然后解决问题。

  教师关注:学生是否可以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

  设计意图:通过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的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将所学知识进一步升华的目的。

  环节五: 反思小结

  活动八:我有哪些收获?

  学生活动:学生归纳总结

  教师关注:(1)学生是否养成归纳、整理、总结的好习惯;

  (2)评价学生是否全面理解并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环节六、布置作业

  1、必做题:

  P103 第2题 ⑵ ⑷, 第4题

  2、 选做题:

  设计意图:分层次,选择作业题,有利于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发展。

  最后我以著名数学家笛卡尔的一句话结束这节课。

  五、板书设计

  8.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代入消元法

  1、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元一次方程

  2、代入消元法的一般步骤:

  3、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消元思想、方程(组)思想.

  六、教学感想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

  坚持一个原则——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坚守一个理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贯穿一个思想——享受数学,快乐学习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有不当之处尽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数学说课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9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已学会2-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独立思考和交流,自主探索并掌握9的乘法口诀。在计算上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计算经验独立完成,并逐步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一)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75—76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计算9的乘法。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3、情感与价值观:在编写口诀和探索9的乘法中的积的规律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三)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四)教学难点: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本节课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 让他们学会用迁移类推的思想去观察、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

  二、学情分析

  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已经学会了编2-8的乘法口诀,针对引导学生编口诀已不存在太大的问题,因此我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把教学的起点抬高了些,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动起来,使他们的探究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

  二年级的学生的思维虽处于形象思维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他们感兴趣的情景让他们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主动学习,把学习当做一件快乐的事,学生就有了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三、教学方法

  教学时根据知识间的迁移类推采用观察法、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借助于直观教具让学生动脑思维,动手操作,学生手脑协作,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掌握本节课学习内容。

  四、教学流程

  根据以上各方面的特点,我通过四个环节来完成教学内容。

  (一)激情导趣,活跃气氛

  (二)独立探究,自主发现

  (三)观察比较,巧妙记忆

  (四)分层练习,在玩中学

  1、激情导趣,活跃气氛

  针对二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景可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一开始,我便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去观察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小学生都具有较强的表现欲,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相互竞争,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

  2、动手尝试,自主发现

  就是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为新知的学习找到相关的理论基础。让学生学会迁移。学生在学习了7,8的乘法口诀之后,已基本了解了学习的思路与方法。在学习9的的乘法口诀时,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四人为一小组,合作学习,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共同探讨,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学有所获。

  3、观察比较,巧妙记忆

  这部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仅起到点播启发的作用。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并用类似“你发现了什么?” “你有什么好方法要告诉同学们?”等语言,让学生感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在学生运用自己发现的特点去记忆口诀时,再教给他们记忆的方法学生就不会感到枯燥疲惫,而会主动积极的去记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分层练习,在玩中学习。

  二年级的学生只有在新异的生动的刺激下,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而且长时间的集中学习会让他们感到疲劳,这时,可将设计的练习容于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学,这样,让学生轻松学习,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里的练习主要分针对性练习、基本练习及拓宽性综合练习三类。既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要,又适应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五、板书设计

  板书要一目了然,才能反映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本课主要体现学生得出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设计如下:

  9的乘法口诀

  9×1=9 一九得九 1×9=9

  9×2=18 二九十八 2×9=18

  9×3=27 三九二十七 3×9=27

  9×4=36 四九三十六 4×9=36

  9×5=45 五九四十五 5×9=45

  9×6=54 六九五十四 6×9=54

  9×7=63 七九六十三 7×9=63

  9×8=72 八九七十二 8×9=72

  9×9=81 九九八十一 9×9=81

数学说课稿 篇9

  教学内容:数学第十二册《圆柱的体积》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包括圆柱体积的推导公式,在教学时,先回忆前面学习过的圆面积的转化,由此推想圆柱的体积能否转化成已经学习过的立体图形,求出它的体积。这部分内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教具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弄懂可以将圆柱转化成以前学习过的长方体(近似),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得到圆柱的体积也应该是它的底面积乘高。

  教学目标: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使学生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教具(把圆柱底面平均分成16个扇形,然后把它分成两部分,两部分分别用不同颜色区别开)。

  教学设想:利用教具演示将圆柱进行切割拼凑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再依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通过例题教学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长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

  学生可能会答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想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底面积×高”。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3、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指名学生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表面各是什么?圆柱有几个底面?有多少条高?

  二、导入新课

  教师:请大家想一想,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把因变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的?

  先让学生回忆,同桌的相互说说。

  然后指名学生说一说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的面积和所拼成的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

  计算公式导出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师: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大家仔细想想看,能不能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求出它的体积?

  让学生相互讨论,思考应怎样进行转化。

  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想到的方法,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出将圆柱的底面分成扇形切开,教师应该给予表扬。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如何将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求出它的体积。

  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三、新课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师出示一个圆柱,提问:这是不是一个圆柱?(是。)

  教师用手捂住圆柱的侧面,只把其中的一个底面出示给学生看提问:

  “大家看,这是不是一圆?”(是。)

  “这是一个圆,那么要求这个圆的面积,刚才我们已经复习了,可以用什么方法求出它的面积?”

  学生很容易想到可以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于是教师可以先把底面分成若干份相等的扇形(如分成16等份)。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沿着圆柱底面的扇形和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

  教师将这分成16块的底面出示给学生看,问:现在把底面切成了16份,应该怎样把它拼成一个长方形?

  指名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操作演示,先只把底面部分拿给学生看,。大家看,圆柱的底面被拼成了什么图形?”

  学生:长方形。

  教师:大家再看看整个圆柱,它又被拼成了什么形状?

  (有点接近长方体:)

  然后教师指出:由于我们分得不够细,所以看起来还不太像长方体;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了。

  教师:

  把圆柱拼成近似的长方体后,体积发生变化没有?圆柱的体积可以怎样求?

  引导学生想到由于体积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可以通过求切拼后的长方体的体积来求圆柱的体积。

  教师:“而长方体的体积等于什么?”让全班学生齐答,教师接着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教师:请大家观察教具,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圆柱的哪一部分有关系?近似长方体的高与原来圆柱的哪一部分有关系?

  通过观察,使学生明确: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

  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教师:如果用V表示圆柱的体积,s表示圆柱的底面积,H表示圆柱的高,可以得到圆柱的体积公式;V=sH

  2、教学例4。

  出示例4。

  (1)教师指名学生分别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

  ③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

  通过提问,使学生明确计算时既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要先统一计量单位。

  (2)出示下面几种解答方案,让学生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①V=sH=50×2.1=105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厘米。

  ②2.1米;210厘米

  V=sH=50×210=10500

  答:它的体积是10500立方厘米。

  ③50平方厘米=0,5平方米

  V=sH=0.5×2,1=1.05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米。

  ④50平方厘米=0.005平方米

  V=sH=0.005×2.1=0.0105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0.0105立方米。

  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哪个是正确的解答,并比较一下哪一种解答更简单。对不正确的第①、②种解答要说说错在什么地方。

  三、练习:

  1、做“做一做”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八的1、2题

  这两道题分别是已知底面积(或直径)和高,求圆柱体积的习题。要求学生审题后,知道底面直径的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圆柱的体积。

【精选数学说课稿模板合集9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数学说课稿初中模板合集六篇

2.说课稿模板合集5篇

3.精选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合集6篇

4.精选幼儿园说课稿模板合集九篇

5.精选幼儿园说课稿模板合集五篇

6.【精选】数学说课稿小学三篇

7.【推荐】数学说课稿范文合集5篇

8.精选说课稿模板六篇

上一篇:说课稿 下一篇: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