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30 08:33:11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语文教案9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语文教案9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

  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

  2、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

  教学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

  法。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

  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

  来。

  教学准备:

  1、师生查找有关诗人、诗作的相关资料。

  2、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调动积累,揭示课题

  1、启发学生回忆背诵过的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2、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 全诗描写了江南

  春天的绮丽景色。

  3、介绍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

  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4、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2)解释词语:

  “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楼台”、

  “四百八十寺”

  (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大致即可)

  三、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边读边思考:《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

  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

  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2、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

  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3、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

  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怀古

  1、提问: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2、学生默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4、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

  意境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6、练习背诵古诗。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江南春》。

  3、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分析葛朗台的行为、语言,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认识葛朗台的社会意义,

  学习刻画人物的常用方法,培养描写人物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小说的具有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描写,把握葛朗台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葛朗台人物形象把握

  教学方法:

  自学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与本文有关的情节。

  在欧也妮23岁生日的晚上,葛朗台在巴黎的侄子查理因父亲破产自杀而投奔葛朗台的家,欧也妮与查理一见钟情。但葛朗台对弟弟的死和侄子的处境毫不同情,更不用说把女儿嫁给一个破落户了,于是他把查理送往印度去经商。在临别之际,为了帮助查理实现发财还债的计划,欧也妮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送给查理,查理也将母亲留下的一个贵重精美的梳妆匣寄存在欧子妮这里。当葛朗台知道女儿把积蓄送给查理后,大发雷霆,把女儿关了起来,妻子吓得一病不起。公证人克罗旭向他说明了利害关系,如果妻子死了,女儿有权继承母亲的财产。于是葛朗台跟女儿和好,并讨好妻子,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三、整体感知

  思考[1]:守财奴是怎样的人?课文第1段中有哪些语句表现了葛朗台的性格?

  思考[2]:"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指什么?可他为什么又要向女儿屈服?

  思考[3]:为什么葛朗台见到金匣子就忘了一切呢?作者是怎样描写葛朗台动作语言的?

  归纳:这个"执着狂"一见到金子就头脑发热,欲火燃烧,于是不顾一切,只想占有。描写的动作有"纵"、"扑"、"叫嚷"、"撬",当欧也妮想抢回梳妆匣时,他是手臂"摆",使劲"推",表现出对金子的强烈的欲望和狂热。语言上三次重复"金子",并说"这交易划得来"。这是葛朗台看到梳妆匣上镶嵌金子时发出的狂叫,把原来对女儿将自己的积蓄送给查理的不满变为狂喜。这暴露了他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看成交易的肮脏灵魂。

  思考[4]:为什么太太晕倒,葛朗台态度就变了呢?是不是他关心怜爱妻子呢?

  课文至此,情节是跌宕多变,环环紧扣。作者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在多变中将守财奴贪婪吝啬的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

  思考[5]:太太死后,葛朗台有哪些变化呢?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思考[6]:在骗取继承权的过程中,葛朗台又有哪些"精采的表演"呢?

  归纳:先是吞吞吐吐,称"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连哄带骗;接着是感情拉拢,故作苦相,"牵肠挂肚","受罪";然后是惶恐紧张,"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再次是许愿哄骗"要化许多钱","按月100法朗";最后是唯恐女儿翻悔,声嘶力竭,"别多嘴","一言为定"。当继承权到手后,他是欣喜若狂,热烈拥抱女儿。这一系列"精采"的表演暴露了他丑恶的灵魂。

  思考[7]:葛朗台在临死前又是怎样地表现呢?从中可以反映什么?归纳:"裹紧被子",生怕别人偷了东西,"几小时用眼睛盯着金子"。尤其是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当金银法器一出现,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肉瘤也最后动了一下";还做了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镀金十字架抓在手里,还要吩咐女儿:"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这些语言、动作和细节描写得入木三分,深刻表现出葛朗台爱财如命的性格至死不变,"死而不已"。

  情节发展表(右图)

  四、师生共同讨论归纳葛朗台形象特点及形象的社会意义。

  明确:葛朗台是一个贪婪、吝啬、狡诈、卑鄙的守财奴,金钱狂,是一个爱财如命、至死不变的有产者。葛朗台这个形象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五、学生举例讨论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要点: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传神的细节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窥其灵魂,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金钱狂。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波纹、干涸、点缀、潮湿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4、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

  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切入 想象揭题 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本单元的主题是怀念和赞美故乡,这一课也是一篇有关思念家乡的文章,请大家齐读课题:《小桥流水人家》。

  2、看了这个题目,觉得面熟吗?其实,这个题目就是一首散曲中的名句,有谁知道?(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人们通常用它来指代美丽的江南水乡。作者谢冰莹是湖南人,题目小桥流水人家指的就是作者的家乡。)

  3、现在让我们先来看几幅江南水乡的图片。出示图片,师配旁白:小溪潺潺绕村庄,杨柳依依垂水面,水鸟流水相唱和,真的是太美了。简直让人回味无穷。

  4、请同学们一边回味,一边再读读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题目吧!

  5、作者的家乡真的如题目这么富有诗情画意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小桥流水人家"吧!

  齐读课题

  回忆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 秋思》

  欣赏美图,尽情享受

  诗意朗读课题

  打开课本进入本课学习

  课件出示图文并茂的《天净沙 秋思》

  出示动态变化的江南水乡美景图

  二、梳理步骤 初读课文 感知大意

  1、请同学们先独立阅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师走到学生中间,抽读字音拗口或易读错的字;对学困生多关注;纠正不良的读书姿势等。

  2、检查字词,注意多音字“娜”

  3、读了课文,你觉得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思念、热爱家乡)。

  4、通过前几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古往今来,人们的思乡之情都是一样的,但感情寄托的对象却因人而异。有人喜欢借景抒情,有人擅长寓情于事,还有人把写景与叙事融为一体。在这篇课文中,你觉得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手法?(写景叙事融为一体)

  5、我们先来看景。作者对故乡的哪些景致久久不能忘怀? 小桥、流水、人家,同时板书,那几个自然段着重写了流水?小桥?人家?

  读懂学习要求后自读课文

  开火车读字词,解释生词

  积极发言

  认真思考,积极回答

  多媒体出示学习要求

  课件出示本课重点字词

  三、读悟交融 顺学而导 领悟写法

  1、A、首先我们来欣赏作者家乡的流水。通过描写家乡的美景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这样的抒情方式叫作什么?("间接抒情") 间接抒发感情的语句,我们只有深入研读,才能体会得到。再读读课文,从哪些词句可以体会到作者的这种情感?

  B、引导学生从 “清澈见底”、“长长的柔软的柳枝”、 “婀娜的舞姿”等来体会家乡景色的.美,从而看出作者是多么的热爱家乡!(教师以诗意的语言动情描绘这幅画面)

  C、师:这么美的景色谁不喜欢呢?让我们伴随着优美的乐曲声再一次走进这诗一般的"图画"中吧!

  D、师点明学法。通过“抓重点词句”来体会感情,是读书的一个好方法!板书-抓重点词句

  E、你还能从哪些描绘景色的段落里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爱?请你用刚才这种抓重点词句的方法找一找,体会体会。

  2、家乡的美景让作者永生难忘,那童年时期又有哪些事让作者记忆犹新呢?

  A、第二自然段的“……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我们并不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儿。” 童年时期的事作者至今仍记得这么清楚,可见作者一直怀念着家乡、深爱着家乡。板书:捉鱼虾

  B、课文中还有哪些片断也是描写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

  C、手指着板书,作者通过描绘家乡的景色和回忆童年一件件有趣的小事来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这种抒情方式叫,板书(“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句子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用想象去补充。请选择你最感兴趣或你曾经经历的一个片断,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让大家一起分享其中的乐趣。

  D、师总结方法,板书:“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这种方法能使我们更容易走进作者所描述的情境中,与作者共欢乐,同悲伤。

  33、请大家集中精力,我们重点来看描绘人家的两个段落,看看还是间接抒情吗?引读“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 从这几句话中,可以体会到作者非常热爱家乡。

  A、 “我爱我的老家、”但我非常爱它",这种直接抒发感情句子,我们一读就能明白作者的情感。这样的抒情方式是什么?板书(“直接抒情”) B、但是,如果说家乡的美丽景色使作者十分爱恋,这好理解, 可“低矮的平房,阴暗的光线,潮湿的地面”,这样简陋的房子会让人喜欢吗? 可作者却“非常爱它”,你是怎么理解?C、真是“谁不说俺家乡好”呀!不管景色美不美、条件好不好,只要是家乡的,作者都喜欢。这更进一步说明了什么?D、让我们带着这种深深的爱恋之情读读这几句话吧!

  4、请大家找一找,第六段中哪些句子是作者直接抒情的句子?

  A、多少的思念、多少的眷恋,使作者油然发出了这样的肺腑之言。通过这节课的读书交流,现在,你知道"那段日子",是指什么样的日子?"那些美好的印象",是指什么样的美好的印象。

  B、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借助板书)来理解。("那段日子",指的是童年在家乡生活的那段时

  间。"那些美好的印象",一指家乡美好的景色,二指童年玩耍的情景,三指家乡人们的太平生活。)

  C、“美丽的家乡景色、快乐的家乡生活,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千言万语汇成一个字—“爱”!让我们带着这份满满的爱意读这句话。

  小组交流,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交流展示

  做笔记

  用刚学到的抓重点词句的方法,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第五段写景部分,体会感情,美读句子。

  小组讨论、展示

  在教师的引导下研读

  四、充分想象,讲台展示

  做笔记

  配乐朗读

  跟随教师读句子,体会感情。

  五、动脑思考,深入理解

  体悟作者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和思念。

  感情朗读

  找出“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从中直接感受作者一直爱恋着家乡!

  联系上下文理解“那段日子”和“那些美好的日子”分别指什么自读自悟、感悟语言、体会情感、出示第一自然段

  配音朗读

  出示第四自然段的“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过茶叶……” 体会当时情景指什么?从中体会出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出示“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一句。

  出示“那段日子”一句

  六、回归整体 小结学法 积累延伸

  1、小结课文

  2、总结学法

  3、我们再一次走进作者的家乡,去欣赏那诗一样的景色,去感受那诗一样的生活吧!(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内容与目标:

  学习课文4-7自然段,了解鲸的生活习性;初步认识列数字、举例子、比较、比喻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创设故事情境,生续说故事:

  元旦到了,海洋鱼俱乐部准备庆祝节日,邀请所有的鱼类到海底隧道参加活动。鲸鱼也兴致勃勃地去参加活动,却被红鲫鱼拒之门外,鲸鱼很生气……

  教师启发:鲸和红鲫鱼会有怎样的对话?结果如何?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还知道鲸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课文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鲸“大”的特点?

  二、新授。

  1、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教师归纳学生问题,明确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生活习性。

  (2)看看作者是怎样来写这些特点的。

  2、自学课文4-7自然段:

  (1)边读边思考:

  课文介绍了鲸的哪些生活习性?

  (2)学生回答,师板书:

  吃食

  生活 呼吸

  习性 睡觉

  生长

  3、选择最感兴趣的一至二个段落认真读一读,并想一想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鲸的生活习性讲清楚的,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朗读、画图、鲸的自述等)把你学到的有关鲸的知识介绍给大家。

  4、交流汇报,你想向大家介绍什么?用什么方式介绍?注意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将特点介绍具体,详细。

  学生评议:他(她)介绍得怎么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相机指导:

  第四自然段:

  书中怎样描写鲸吃食?(张、吸、闭、滤、吞、扑),注意突出重点词。

  算一算鲸的食量20xx多公斤有多重?(相当于40多个成年人)30多吨有多重?(可以装6辆卡车)

  师引读,生分角色朗读。

  第五自然段:

  生说鲸呼吸的特点;做一个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来判断鲸的种类。

  第六自然段:画示意图。

  第七自然段:

  师介绍:鲸长得很快,寿命很长;生说这样介绍好不好,为什么?体会运用列数字、举例子说明的好处。

  三、延伸:

  1、你还知道有关鲸的哪些知识?

  2、(演示课件:各种各样的鲸)

  3、小结:还有很多知识有待同学们去探索,你会发现大自然是个奇妙的世界!

  四、作业。

  以下四道题目大家任选一道完成:

  1、熟读课文,了解鲸的有关知识。

  2、收集资料,进一步了解鲸。

  3、以《鲸的自述》为题改写课文(也可用课文外的内容)。

  4、学习课文说明事物的方法,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动物。

语文教案 篇5

  一、揭题:

  1、同学们,你们了解卫星是怎样上天的吗?讲解有关卫星是被火箭送上天的相关知识。以及火箭的规格,随着科学的发达,卫星越造越大,为提高运载能力,在火箭底部捆绑上几个装有更多燃料的助推器,以增大运载能力。

  2、课题《新的跨越》中“跨”字是什么意思,“跨越”一词又可以怎样理解?这是一则消息,我们从上节课就已经知道,阅读一则消息应从标题开始,那么看了这一标题,你有什么样的问题要问呢?

  3、带着问题轻声读课文,哪些语句告诉我们这是一次“新的跨越”。

  二、学习生字词语

  1、指名读生字,要求读准每一生字,尤其是“碌”字,不要跟“绿”字混

  2、读读课后词语。

  跨越自行研制醒目忙碌陆续烈焰苍穹天际

  解释“忙碌”中的“碌”字,“苍穹”中的“穹”字。结合课文理解“自行研制”体会我国的航天科技已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3、提出在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三、学习内容。

  1、回顾学习消息的方法:先看标题,再看课文开头,最后想这则消息有什么作用。

  2、了解大意。刚才我们已经看了标题,这一标题你是怎样理解的,课文哪些语句告诉了我们这个题目的意思?

  3、那么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们可以从哪一部分中找出答案?

  4、学习第一段:先划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再划出事情发生的地点,最后划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5、据回答板书:时间:北京时间七时地点: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事情:我国自行研制蝗“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将美国制的通信卫星准确、顺利地送入预定轨道。

  6、其中开头黑体字部分你是怎样理解的.?(是新华社报道的这则消息)

  7、知道了这个消息,你的内心有何感想,为什么?

  四、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完成作业本第一、二题。

  3、说说读消息的方法。

语文教案 篇6

  第六课时教学内容:

  鸿门宴

  教学目标: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鸿门宴会的时代背景。

  2.了解司马迁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 事生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3.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

  教学重难点:

  1.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

  教学方法:

  文本研习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请学生欣赏两首诗

  投影:

  垓下歌

  项 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学生默读理解。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

  这首楚辞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才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竟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已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投影:

  大风歌

  刘 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学生默读理解。

  提示:这首诗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黥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的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板书文题)

  二、作者简介

  选一学生回忆初中所学《史记》中的篇目,简介司马迁及《史记》,突出有关常识。可参照课后知识卡片“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继父职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辩护,入狱遭宫刑。发愤著书,历尽艰辛,著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含本纪12篇、年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史记》不但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

  一幅“陈涉起义”的教学图片

  一幅“楚汉相争”的教学图片

  教师讲解:秦末,“天下苦秦久矣”,民心思变,公元前209年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作为反秦势力的傀儡首领。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邦、项羽兵分南北两路,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要同刘邦开战。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了一个藏有杀机的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四、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听录音一遍。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投影:

  生字:

  飨(xiǎnɡ) 卮(zhī) 俎(zǔ) 玦(ué) 瞋(chēn) 杓(shá) 戮(lù) 鲰(zōu) 跽(ì) 彘(zhì) 啖(dàn) 眦(zì)

  异读字:沛公欲王关中(5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与含义以及文言句式宾语前置句等相关文言常识

  2、把握《史记》叙述历史事件时采用的起伏跌宕的叙事特色

  3、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

  4、让学生能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看待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提出独到的见解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并积累文言常识

  2、体会叙事的跌宕起伏的行文特色

  教学难点:

  1、体会叙事的跌宕起伏的行文特色

  2、体会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由旧知往新知的延伸

  2、设计相关的问题切入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想

  其一本选段故事情节紧凑,学生容易读懂,所以梳理文章不作为重点,但与必修教材中涉及的文言知识点比较丰富,所以把积累文言知识作为教学重点;其二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达一种独特的历史观:统治者心狠手毒,欲加之罪,何患无辞。(1)功高震主;(2)单枪匹马(3)恃才放旷,君王对他早有猜忌;(4)杀功臣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的现象。要引导学生体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布置预习

  1、《淮阴侯列传》叙写了哪几件事?

  2、自己疏通文章,找出必修教材里出现的文言文知识点在本文的落实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司马迁的身世经历中甘愿受宫刑,然后卑贱屈辱的苟活着的原因是有比尊严更加尊贵的事情需要他去做。因为屈辱地受胯下之辱而青史留名的人物是谁?他为什么会这样?要想了解真相,我们就来研读《淮阴侯列传》吧。

  二、介绍韩信:

  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汉高祖元年(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

  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大破赵军。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四年二月,被封为齐王。参与指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乃与萧何定计,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杀之。韩信著有兵书三篇,已失传。

  三、检查预习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1、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 2、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3、韩信使人间视 4、背水陈 5、有生得者购千金

  6、顾诸君不察耳 7、信由此日夜怨望

  8、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9、不伐己功,不矜其能

  10、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虚词

  1、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乃敢引兵遂下 大王乃肯临臣 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2、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为陛下所为 淮阴人为余言 必为二子所禽

  3、辞于淮阴侯 信钓于城下 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4、诈令人从上所来 为陛下所为

  5、信与张耳以兵数万

  (三)本文叙事曲折,情节起伏有致,你的根据什么?

  (师)先叙述韩信窝囊无用,再叙写韩信指挥对赵国德战争中显现出来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后叙述韩信郁郁寡欢以及被夷三族的悲惨境遇。时时刻刻揪着读者的心。

  四、研读文本1----3节

  补充三个故事的结局:(韩信被封为楚王)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五、研读文本4---7节

  (一)先研究文本P138中“阅读与探讨”部分的“萧何追韩信”“登坛拜将”,提问:这是从正面还是侧面写韩信的卓越才能?(师)侧面表现

  (二)4——7节是写与赵国之间的一场战争,给这场战争取一个名称,并且说说是从正面还是侧面表现韩信的军事才能。

  (师)井陉之战。正面表现。

  (三)问题探究:

  (1)韩信能取得井陉口这场战斗胜利有哪些主要原因?

  (师)背水而阵,迷惑赵军;引蛇出洞,骑兵偷袭,内外夹击;关键是抓住了成安君迂腐、轻敌的弱点,做到知己知彼。

  (2)作者在描写井陉之战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师)A.对比。成安君和广武军进行对比,广武君较机智,但计策没被采用;成安君和韩信进行对比;

  B.衬托。如“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反衬其料事如神;以赵军望见他的背水阵大笑,反衬出他的智谋;活捉广武君以后,对广武君的态度,衬托其胸襟气度;打完仗后对诸将的解释,反衬他高人一等的用兵机智。

  六、研读文本8——10节

  总结关键语句

  第8节写刘邦忌讳韩信

  第9节舍人得罪韩信,“舍人弟上变”不足信;

  第10节蒯通劝韩信反他没有反

  问题探究:

  (1)有人说韩信是被吕后等设计陷害死的;也有人认为他造反证据确凿,咎由自取;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对此你怎么看?请认真研读课文,收集有关资料,说说你的看法。

  (师)三种说法各有道理,关键是联系文本,言之成理。一般多赞成“陷害说”。主要依据是:韩信临刑前的遗言:“恨不用蒯通计”(“恨”意思是“遗憾”,不是“怨恨”),蒯通的话:“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不用”、“自夷”,反过来说明韩信不可能谋反。另外,与陈豨密谋叛逆,以及和在京城的内应,也显得很小儿科,一代大英雄竟如此小儿科,不大可信,所以有人说这是吕后等人的诬告。密谋造反与事实不合。参照《陈豨传》中记载,陈豨并没有谋反,而是被逼迫造反。还有其他种种理由。

  韩信,一代名将,旷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挣扎,在草莽中崛起,在战斗中奋进,在胜利中沉沦。他在最能够背叛刘邦的时候忠贞不贰,却在最不可能反叛时涉嫌谋反。正如司马迁所说:“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因此,有人认为韩釜底抽薪谋反并不可能,也有人认为其造反证据确凿,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但这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韩信作为我们英雄时代的英雄人物,他的忍辱负重,他的自强不息,他的叱咤风云,甚至他的犹豫狐疑、患得患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永久的记忆,耐人寻味,发人深思。(见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韩信成败之谜》)

  (2)韩信墓前有对联曰:“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联中“一知己”和“两妇人”分别指代什么人?

  明确:“一知己”指萧何,“两妇人”指的是漂母和吕后。不仅概括了韩信一生,而且点出成败之由。

  七、研读文本11节

  议论表达司马迁的看法,有钦佩有惋惜

  八、总结全文的行文思路:

  略写微时的三件事情,详写井陉之战的经过(战前、战时、战后)表现卓越的军事才能,详写被灭族的经过,暴露许多的漏洞。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习

  1、注音

  商贾( ) 晨炊蓐( )食 漂( )染 井陉( ) 裨( )益

  偏裨( ) 辎( )重

  答案:商贾(gǔ) 晨炊蓐( rù)食 漂( piǎo )染 井陉( xíng ) 裨(bì)益 偏裨( pí ) 辎( zī )重

  2、翻译文本中的几个文言句子

  ①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少年)当众侮辱他说:“韩信不怕死亡的话,就刺杀我;帕死的话,就从我的胯下爬出去。”

  ②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砍柴割草后再煮饭,士兵们不吃不饱肚子。

  ③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您应该深挖壕沟高筑营垒,使营垒坚固,不与他们作战。

  ④水上军开入之,复急战。

  河边的军队打开营门让他们进去,继续与赵军激烈地作战。

  3、总结一下出自文本的成语

  (师)一饭千金 背水一战 多多益善 胯下之辱 逐鹿中原

  二、阅读高考文言文语段,完成旧知到新知以及阅读能力的迁移的任务。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因谓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闲,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②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于胡,陈胜等起。于今创痍未愈,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楚人曹丘生,辩士,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何足下拒仆之深也!”季布乃大悦,引入为上客。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注]①为气任侠:任性使气霸见义勇为。②嫚(màn):用言辞轻侮。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季布匿僕阳周氏 匿:隐瞒。 B.意季布匿其所 意:料想。

  C.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拜:授官。 D.诸将皆阿吕后意 阿:迎合。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季节“任性使气“的一组是( )

  ①季布为项籍用,职耳。 ②樊哙可斩也!

  ③高帝将兵四十余力众,困于平城。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

  ⑤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⑥季布乃大悦,引入为上客。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季布本为项籍旧将,打仗时屡次陷汉王于困境。项羽灭后,汉高祖悬赏缉捕季布,鲁人朱家通过汝阴侯滕公劝说高祖,季布才最终得到赦免。

  B.汉惠帝时,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极为气愤,樊哙表示要率军痛击匈奴。季布动引历史故事,铁证如山地认为出兵难以取胜,说服吕后收回成命。

  C.汉文帝时,有人称赞季布贤能,文帝想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季布到京后,在住所滞留一个月,拟议却未见实行,季布说起此事,文帝无言以对。

  D.曹丘有口才,他听说季布不喜欢自己,仍然坚持前往拜访。见面时,他热情地对季布拱手作揖,尽力与之联络感情,终于使季布改变看法而善待自己。

  4、画横肉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译文:

  (2)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译文:

  三、完成小论文《韩信英雄末路的原因分析》

  提示:可以从客观原因角度和主观原因角度多角度作分析。

  附例文(略)

  《太史公自序》导学案4(教师版)

  《太史公自序》导学案﹙教师备课参考﹚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㈠探讨第二部分内容。

  ⑴答案参考:第4自然段写了3件事,一是他生于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诵古文;二是二十岁开始,离开家乡进行了一次壮游,到了许多地方。三是奉使巡视西南地区。

  这些经历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十岁开始的壮游,给司马迁以实地寻访文化古迹、收集历史是资料的机会,开阔了他的眼界,培育了它的历史观。巡视西南,他考察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历史、民俗以及当地的`山川物产,为《史记》写作准备丰富的资料。

  ⑵答案参考:第5自然段司马迁父亲临终嘱托有3层意思,一是写信史是祖传的绪业,自己难以完成续写历史的任务,要求司马迁“无忘吾所欲论著”,强调完成这一使命就是“孝亲”;告诫司马迁要以周公为榜样,通过写史,“修旧起废”,兴礼乐,正王道;三是汉兴以来许多值得记载的史实,自己未能论载,“余甚惧焉”,要求司马迁切记勿忘,完成自己的遗愿。

  ⑶答案参考:不赞同,第6自然段写了2件事,一是司马迁当上了太史令,开始缀集资料,为写《史记》做准备;二是参与并完成了制定太初历的工作。这2件事似乎与《史记》创作无关,其实,《史记》的内容宏富与司马迁的博学和工作经历不无关系,可以说,司马迁参与并完成了制定太初历的工作为以后《史记》创作做了准备。

  ㈡学习第三、四部分。

  ⑴解释下列词语。(A级)

  ① 重点实虚词。

  本:遵奉。 让:谦让。 诸侯害之:嫉恨。 善善恶恶:善,形作动,彰显;恶,形作动,惩罚。贤贤贱不肖:贤,形作动,尊崇;贱,形作动,鄙夷。 存亡国,继绝世:存,使动,使……保存;继,使动,使……承继。 君不君:名作动,像国君。上明三王之道:名作状,向上。 下辨人事之纪:名作状,向下。 论次其文:整理,编撰。

  ② 古今异义。

  是非,古义:褒贬;今义:事理的正确和错误。所以,古义:用来……的;今义:因果连词。故事,古义:历史旧事;今义: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整齐,古义:整理,归纳;今义:有秩序,有条理。隐约,古义:含义隐奥而言辞简约;今义: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

  ③下列句子属何种句式。

  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宾语前置 ﹚

  孔子知言之不用﹙ 被动句 ﹚

  夫子所论,欲以何明?﹙宾语前置 ﹚

  而君比至于春秋﹙介宾状语后置﹚

  ⑵探讨文本。

  ⑴答案参考:司马迁表示要做周公、孔子之后的第三人,以论载史实的方式“绍明世”“继《春秋》”。

  ⑵答案参考:“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司马迁不同意他的看法,他认为孔子作《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

  ⑶答案参考:借评述孔子作《春秋》,表明自己著《史记》的目的,说明自己著《史记》就是想效仿孔子,通过论述历史,评判是否,褒善惩恶,为

  天下仪表。他否认是创作,非本心话,是为了逃避世俗的劫难,怕世俗人犹壹壶那样批他著《史记》是如孔子那样是因为“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或者为发个人私愤。

  ㈣阅读文本第11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题。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次:编次,整理。厄:遭受困厄。厥:才。遂:通达,表达。

  2. A﹙前“而”表修饰,后“而”表因果。前“夫”表感叹,后“而”表感叹﹚

  3.略。

  4. A﹙司马迁并未为对辩护事感到后悔﹚

  太史公自序》导学案﹙教师备课参考﹚

  第三课时

  【学习过程】

  ㈠探讨第五部分内容。

  ⑴解释下列词语。(A级)

  ①重点实词。

  绝:中断 。拨:废弃。 次:整编。

  间:不断地。原:推究。科条:名作动,对史事科分条列。

  ②古今异义。

  古文,古义:用先秦文字写的古书;今义:古代的文章。

  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连词。

  至于,古义:至,到;于,介词;今义:连词。

  原始,古义:推究本始;今义:最初的,古老的。

  ⑵探讨文本。

  ⑴答案参考:1.时代的因素:当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学术发展较快。

  2.家族的影响,父亲遗命:史官世家赋予司马迁的使命感、责任感,先祖多方面的才艺对司马迁的熏陶。3.自身的努力。

  ㈡文本探究。

  1.答案参考:壹壶的话(第九小节) 司马迁的话(第十小节)历史条件(第十二小节)

  2.答案参考:史官世家赋予司马迁的使命感、责任感,先祖多方面的才艺对司马迁的熏陶。

  3.答案参考:(1)年十岁诵古文。(2)游历。第一次游历,到过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安徽、湖南等地的许多地方;第二次奉使出使巡视西南地区。

  4.答案参考:孔子作《春秋》褒善惩恶给了他启迪,在自己遭受挫折的时候,屈原、左丘明等人“述往事,思来者”,最终能“立功扬名于后世”给了他很大的激励作用。

  ㈣本课巩固练习。1. B ﹙①王,名词作动词;④显,彰显。﹚2. C﹙第一个“其”,表祈使,第二个“其”是代词;两个“于”为介词﹚ 3. D﹙“嫌疑”“聚散”古今同义﹚4. B 5. C﹙A“王”,为王。B“下”,处在下面。D“死”,为……死。﹚6. D﹙以,目的连词。A 表顺承,表并列。B 取独,定语后置。C动词,介词。﹚7. B﹙A“杜”为“牡”C“杉”为“彬”D“蔽”为“敝”﹚8.略9. 答案参考:①示例:让我去经受磨练 给我一次失败 让我去体会忍耐 给我一次耻辱②要点:内容贴切,语言通顺,形成排比。

语文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认识自我,正确对待成长中的烦恼。

  2、了解他人的烦恼,重新审视并评价自我。

  3、学会沟通与理解,帮助别人解脱烦恼

  4、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关注并热爱生活的情趣。

  活动重点:

  1、 正确认识、审视、评价自我。

  2、能正确表达感受、心理和体会。

  3、激发热爱生活的情趣。

  课前准备:

  学生:1、提前布置学生玉溪,准备好小记者的资料。2、可以自由结合,互设情景,做采访准备。3、可向爸爸、妈妈、朋友了解少年时期的烦恼。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美国故事片《成长的烦恼》。

  活动过程:

  一、播放故事片《成长的烦恼》(片段),学生畅所欲言谈感想。

  1、你喜欢这部影片吗?为什么?

  2、你喜欢戏剧中的哪一个人物?说说自己的观后体验。

  3、小组选一名发言代表,在全班交流。

  4、可以有分歧、有争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5、教师小结:无论你喜欢哪个任务,都无可非议,关键是你明白了这是一群可爱的少年成长中的烦恼,这些烦恼仿佛就在近前,就在我们身边或我们的成长中,最可贵的是不仅能说出,而且还能不断地审视和正确评价自我,这就是笑声中的烦恼,也是《成长的烦恼》一片带给人的艺术 魅力。

  二、下面让我们来交流一下:我们是否也有成长的烦恼。

  1、全班分四大组,各族抽取一格题目。

  2、题目打在屏幕上:(1)说说自己的烦恼一组。(2)替朋友解脱烦恼为(二组)(3)回首成长中的烦恼。(三组、四组。三组是记者,四组是被采访人。)

  3、在预习的`基础上,各组准备五分钟后,各组进行小组擂台赛。

  4、准备好后各组派代表进行交流,其余同学可参与评析。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语言流畅,敢于直言,态度诚恳,用语礼貌。

  5、全班交流。

  三、活动小结:

  全班四个大组同学的三项活动都围绕“成长中的烦恼”这个主题展开的,大家不仅说出了自己的烦恼,了解了他人的烦恼,同时也有了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向上的态度,这对同学们的成长是很有益处的。假使我们能正确认识自我,学会为他人着想,以冷静的思索和应有的谅解去化解、释然许多烦恼,那么,生活将变得更加灿烂美好!

  四、作业:

  将今天的知心话、心中情写在作文本上,记下自己成长中的烦恼和快乐。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以“快乐”为主题,包括两篇主体课文和一篇自读课文。和识字、写字、抄写音节、词语积累、搭配及听故事、讲故事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识字28个,写字15个。熟读《大家都快乐》和《快乐的小公鸡》。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识字、写字,理解快乐的.含义。

  学习方式:

  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机、

  教学时间:7课时。

  第一课时 大家都快乐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儿歌《大家都快乐》,体会“快乐”的含义。

  2.识字15个。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识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对“挺、真、很、最”的理解。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间和学生一起做游戏,课上提问:同学们刚才做游戏你的感觉怎样?那么什么是快乐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家都快乐》。

  二.学习新课。

  1.自读儿歌把不认识的圈出来。

  2.互教互学生字。

  3.出示生字检查自学情况。

  4.给生字找朋友。

  5.组内读课文。

  6.推举读得最好的到前面读。

  7.引导学生观察这首儿歌共有几节。

  8.每节都写什么?

  9.理解“挺、真、很、最”的意思。

  (1)学生说一说这几个词在表达程度上有什么不同?

  (2)填空(出示小黑板)

  a.我挺喜欢( )花,我真喜欢( )花,我很喜欢( )花,我最喜欢( )。

  b.我很喜欢和( )一起玩,我最喜欢和( )一起玩。

  c.( )跳绳条的挺好,( )跳绳跳得很好,( )跳绳跳得最好。

  (3)互相交流一下:你一人在家时干什么?你不快乐是怎么办?

  (4)师小结。

  10.指导朗读。

  11.学生说一说,还有什么时候你感到快乐?你有什么心玩法?

  三.巩固复习

  1.出示生字所带的词指名读。

  2.表演读:(1)一个同学读第一段,由他邀请另一个同学读二段,依次顺延。

  (2)加上舞蹈动作读。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大家都快乐》,你知道了什么是快乐了吗?只要有好心情,怎么都快乐?

  板书设计: 大家都快乐

  一个人玩 挺

  两个人玩 真

  快乐

  三个人玩很

  许多人玩最

  第二课时 大家都快乐

  教学目标:学习写字。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生词指名读。静悄悄 独自 折纸 踢毽子 听广播 象棋 乒乓球 掰手腕

  丢手绢 比赛

  二.学习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还 广 些 话 众 跳 丢

  2.齐读生字。

  3.学生分析结构、笔顺。

  4.知道“众”,“众”是品字型结构,引导学生观察三部分排列有什么特点?笔画有什么变化?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

  6.评比。

  三.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写7个字,同学们写得很认真。

  板书设计: 大家都快乐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精选】08-13

语文教案[经典]08-27

语文教案(精选)08-25

语文教案[精选]08-15

(精选)语文教案07-21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经典)07-30

语文优秀教案03-07

语文下册教案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