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学设计>我儿子一家教学设计

我儿子一家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01 16:52:5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儿子一家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儿子一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儿子一家教学设计

我儿子一家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能概括说出课文的思想内容。

  2、理解并说出以儿子为第一人称写作此文的好处。

  3、理解本文一些句子的情味,进而领悟作者家庭生活中的民主、和谐、快乐的氛围和情趣。

  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并学习本文富有情味的语言。

  2、难点:概括说出课文的思想内容以及以儿子为第一人称写作此文的好处。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指导

  1、正确、清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下列词语,并注意加点字的音、形。

  窥见:暗中看出来或觉察到。

  谐音:字词的音相同或相近。

  鼾声:打呼噜的声音。

  唏嘘:哭泣后不自主地急促呼吸;抽搭。

  干涩:又干又涩。指水分很少,不滑润。

  揉碎:用手来回擦或援而使物体破碎。

  喜滋滋:形容内心很欢喜。

  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磨磨赠蹲(ceng4ceng4):缓慢地向前行进,比喻做事动作迟缓。守株待兔:传说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他便放下手里的农具在树桩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在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你觉得自己的家庭幸福吗?请二位同学描述一下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情况。(自由举手,教师选择)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一个幸福的家庭去坐一坐,作者简介: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福建厦门市人。1969年到闽西山区插队,后当工人。1981年调福建文联工作。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其中《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诗集优秀奖,奠定了她以“朦胧诗”的身份入主诗坛的地位。她的诗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有美丽隽永的意象。近年来,她的散文也颇受人们关注,今天我们要学的《我儿子一家》就是其佳作之一。

  三、理解课文

  1、朗读:全文共有18个自然段,我们请9位同学,每人各朗读两段,注意按平时要求的方法去读。让我们再次熟悉一下课文内容,同时请全班同学为他们正音正字,并说说他们朗读的优缺点。评及正音:先请几位评价,再抽查几个注音。

  2、思考: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思考后提问,(对能说出一二的给予表扬和鼓励)

  归纳:这篇课文的内容很多,材料比较零碎。它不像《散步》那样集中写一件事,而是随着“我”的思绪,从过去写到现在,从未出生写到五岁,把其间有趣的、有情的、有意义的事或详或略地写出来。从而展示了自己一家人的真实、美好、有趣的`形象。我们大体上可以对本文的内容作以下的归纳:第一部分(l-4):“我”的孕育、出生、命名。

  第二部分(5-10):“我”从小成长的家庭“德育”背景。

  第三部分(11—13):“我”一家四口之间的和膝关系。

  第四部分(14-18):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

  3、思考: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请写出中心思想。

  思考讨论提问并归纳:本文从儿子的视角写了自己一家人的一些生活琐事,表现了这个家庭生活中的民主、和谐、快乐的氛围和生动、健康的情趣。

  4、讨论:作者以儿子为第一人称来写作此文,这样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后讨论,教师给予点拨和提示:

  参考:起码有三点好处。第一,以孩子的视角来观察生活,可以把生活表现得特别单纯、美好,使作品充满纯洁的重真。第二,以孩子的口吻来描述生活,使作品的语言洋溢着童稚、童趣,让人耳目一新。第三,以孩子为叙述者组织材料,结构的自由度更大。因为读者不会苛求一个孩子的思维要如何地严谨、完美,只要大体合顺叙就可以了。

  由此可见,以孩子为第一人称来写作是有许多好处的,许多成熟的作家都尝试过用儿童为第一人称未构思和写作作品,以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视角和风格。我们都是健康纯洁的少年儿童,我们写作文更应该忠实于自己的心灵,写自己认识的生活,说自己想说的话,坚决摒弃假话、套话。只要我们用自己一颗健康、活泼的童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我们就一定能写出一篇篇活泼、生动,充满童真童趣的好作文来的。

  5、提问:感受理解体会这篇课文优美些语学生先找,并说明理由,教师适时给予肯定:

  参考:语文学习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基本功,那就是学习语言。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充满情趣。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文中的一些精彩语句。

  (1)“姨姨气急:?我姐姐千辛万苦,哪怕养出个蟑螂来,你都该叫好极了!“—句中“哪怕养出个蟑螂来……”实属有趣而可爱的夸张,表现

  姨姨“气急”的情状,透露她对“我”妈妈的极端同情和对“我”爸爸的不满和揶揄。句子充满生活情趣。

  (2)“…奶奶认不得,以一票否决。”

  句中“一票否决”是个极富时代特色的政治术语,用在家庭生活中,显得十分幽默,也表现出奶奶在家庭中的崇高地位。

  (3)“奶奶回家喜滋滋发布新闻……”

  明明只说一件小事,却用“发布新闻”这样郑重其事的词语,名、实之间的反差造成幽默。同时也表现奶奶为儿孙的聪明、成就而有点沾沾自喜(当然,奶奶表现出的是人之常情,我们不能苛责于她)。

  四、小结

  舒婷是个诗人,她的诗美丽隽永,热情浪漫。而她的散文,也如同她的诗一样地热情浪漫和美丽隽永,让人读了心生美丽,心生热爱。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如诗人舒婷那样热爱生活,领悟平凡的家庭生活中的种种情趣,对哪怕是很辛苦的生活都心存感激,那么,我们一定会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皇帝的新装》

  由此可见,以孩子为第一人称来写作是有许多好处的,许多成熟的作家都尝试过用儿童为第一人称未构思和写作作品,以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视角和风格。我们都是健康纯洁的少年儿童,我们写作文更应该忠实于自己的心灵,写自己认识的生活,说自己想说的话,坚决摒弃假话、套话。只要我们用自己一颗健康、活泼的童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我们就一定能写出一篇篇活泼、生动,充满童真童趣的好作文来的。

  5、提问:感受理解体会这篇课文优美些语学生先找,并说明理由,教师适时给予肯定:

  参考:语文学习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基本功,那就是学习语言。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充满情趣。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文中的一些精彩语句。

  (1)“姨姨气急:?我姐姐千辛万苦,哪怕养出个蟑螂来,你都该叫好极了!”—句中“哪怕养出个蟑螂来……”实属有趣而可爱的夸张,表现

  姨姨“气急”的情状,透露她对“我”妈妈的极端同情和对“我”爸爸的不满和揶揄。句子充满生活情趣。

  (2)“…奶奶认不得,以一票否决。”

  句中“一票否决”是个极富时代特色的政治术语,用在家庭生活中,显得十分幽默,也表现出奶奶在家庭中的崇高地位。

  (3)“奶奶回家喜滋滋发布新闻……”

  明明只说一件小事,却用“发布新闻”这样郑重其事的词语,名、实之间的反差造成幽默。同时也表现奶奶为儿孙的聪明、成就而有点沾沾自喜(当然,奶奶表现出的是人之常情,我们不能苛责于她)。

  五、做阅读提要,具体要求:

  1、抓全篇的基本内容,即主要故事情节,勾勒轮廓;

  2、各情节之间用连贯的语句叙述,可适当加以评论;

  3、语言要简洁。

  4、课外朗读全文录音。

我儿子一家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 体味理解“散”的材料通过“线”(散文的“神”,即散文的主题)有机组合的方法。

  2.整体感知课文,学习本文独特的叙事角度。

  3.品味文章生动、活泼、风趣、口语化的语言特点。

  4.理解本文一些句子的情味,进而领悟作者家庭生活中的民主、和谐、快乐的氛围和情趣,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庭、关心家人的美好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人称错位”的写法和作用。

  2. 品味文章生动、活泼、风趣、口语化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你觉得自己的家庭幸福吗?请二位同学描述一下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情况.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一个幸福的家庭去坐一坐。(作者简介略)近年来,舒婷的散文也颇受人们关注,今天我们要学的《我儿子一家》就是其佳作之一。

  作者简介: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福建厦门市人。1969年到闽西山区插队,后当工人。1981年调福建文联工作。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会唱歌的鸢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其中《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诗集优秀奖。她的诗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有美丽隽永的意象。

  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并概括回答:本文共写了几件事?(用几个字或一句话概括)

  方法引导:提示“划分段落”就是分别合并那些内容集中的自然段,把整个文章分成几个部分。分段可以按照①时间顺序、②事情发展的顺序、③总分顺序、④空间顺序、⑤主次顺序以及⑥事物各个方面的顺序进行划分。划分段落没有固定的方法,也没有绝对的标准,但必须"合理"。划分段落层次时,要注意那些显示上下文关系的语言标志,如关联词语、过渡句、过渡段等。

  精读一段文字,要能够用一两句话说出它的大致意思,这叫做“概括段意”。可以用中心句概括;可以串联中心词概括;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有的段,作者已经把段意浓缩在一两句话里了,这种提示段意的句子称作“中心句”。中心句经常放在段首,也有放在段中或段尾的。为了合乎概括段意的要求,有时需要对画出来的中心句作一些改动。如果精读的是一段记事的文字,段中含有中心句的情况比较少见,一般要循着“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做了什么事”这样的思路,用自己的话来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l-4):“我”的孕育、出生、命名。

  ①妈妈怀孕时反应重,爱看惊险小说,爱同小朋友玩,喜欢小孩;②取名字。

  第二部分(5-13):“我”从小成长的家庭“德育”背景,即家庭对“我”的影响和教育。

  ①妈妈嘱咐我不要说自己是舒婷的儿子,教育我不能有优越感;②文学陶治;③生活习惯的培养;④待客之道;⑤家庭成员的和睦相处。

  第三部分(14-18):母子深情: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

  2. 讨论哪些是详写?为什么要详写?

  提示:(1)妈妈坐月子;(2)熄灯前与熄灯后;(3)“学玩”;(4)爸爸的鼾声是详写。这些之所以详写,是因为最能突出表现主题。

  二、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线索。

  1.写的是哪一类的事?这些事有哪些共同特点?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得起来?请学生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举例说明。

  提示:本文写的都是家庭生活琐事。这些事的共同特点是:充满情趣。反映了“我”的家庭生活和谐的情趣。(具体事例略。)

  2.由以上可以看出,这篇散文的“散”的材料,是通过一个什么线索贯患起来的?

  3.想一想,除了“情趣”这条主线之外,还有没有另外一条线索,这篇文章记述的事件是谁观察到的?这是否有助于找到另外一条线索?

  提示:这篇文章的所有事件都是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发生的,是“我”的亲闻亲见。所以“所闻所见”应是文章的`另一条线索。正是由于我的亲闻亲见,才使事件那样生动,真实可信。

  4.“所闻所见”这条线索对于有机地组织材料有什么作用?

  提示:文章作者“剪辑”了十多个家庭生活“镜头”,这些镜头都相对独立,作者在写作时有时,有时也没有着意安排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过渡。但我们读来并无割裂之感,而是很自然,很顺畅。这除了"情趣"主线的贯串作用外,“所闻所见”这条线索也起了重要作用。因为每件事都是通过“我”发生的,我是第一“证人”,所以真实可售。无论讲哪一件事,都无需着意过渡。

  三、速读课文,把握叙事角度

  1.点拨:记叙的人称:叙述人从不同角度,对作品中的人物所设的称呼称为人称。如果叙述人是作品中的人物,他是以当事人的身份来叙述的,就叫做“第一人称”(“我”、“我们”)。本文从题目看便知是从第一人称角度记叙的。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便于直接表情达意,使读者感到亲切自然、真实可信。

  本文题目中的“我”与文章中的“我”不是指同一个人。题目中的“我”指作者,而文章中“我”指的是作者的儿子。

  2. 文章作者是舒婷,儿子却成了第一人称,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教学难点:人称错位) 如果把人称改一改,让作者(文中的妈妈)做第一人称,儿子做第二人称,效果会如何?试改文章第3段,把改前与改后的表达效果比较一下,看哪一个更好。(让学生改写第三段,然后进行比较)

  提示:这样安排便于把文章写得生动有趣。因为孩子的眼光和笔法与成年人存在很大不同,孩子有孩子的特点和优势,作者正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特点和优势,使得文章生动、活泼、天真、风趣。

  四、品读课文,体会语言特点。

  速读课文,回答:这篇文章语言有什么特点?请学生结合课文举例,并稍加分析说明。

  提示:因为文章以一个五岁孩子的眼光和身份写的,所以口语化,天真、生动、活泼、新颖是其重要特点。这是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当然这个世界就是清新的,美好的,纯真无邪的,而又天真有趣的。(具体事例略)

  小结:本文语言生动、风趣、口语化。

  五、归纳总结。

  ①文章线索 ②文章主题 ③文章语言特点 ④文章人称的妙换。

  提示:让学生归纳,不再赘述。

  总结语:

  本文没有完成的故事情节,所写的都是一些生活细节,但选材典型,富有表现力,使妈妈、爸爸、“我”几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作者运用错位的方法,从儿子的视角,运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描写了自己一家人,表现了作者家庭生活中的民主、和谐、快乐、幸福的氛围和情趣。

【我儿子一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06-24

我的一家教学反思04-11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08-21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08-12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1-22

说说我自己教学设计07-07

老舍《我的母亲》教学设计03-05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04-30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02-26